防忽悠秘笈-被谣传的汽车小窍门4
修车注意

汽车维修骗术有哪些教你几招防忽悠有道是,买车难、停车难、养车难,修车更是难上难!汽车是大宗商品,平时要定期保养,一旦出了保修期,麻烦就更大。
因为对于大多数只懂开车的家庭用户而言,在汽车的保养维修方面绝对是“外行”和“菜鸟”,多花冤枉钱不说,不但车没修好,还会埋下安全隐患。
那么,种种真假难辨的汽修行业“黑幕”有哪些?目前汽车维修业部分不良从业者的宰客情况到底如何?常见骗术之一:小题大做,过度维修一般来说,爱车出了毛病,到正规厂家特约维修4S店相对稳妥些,而也有些不正规的汽车修厂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很容易小题大做,没病的地方说成有病,小毛病又说成大毛病,是不少维修厂惯用的骗人伎俩。
【防忽悠绝招】先货比三家,再长期选定一个固定的维修站第一次到路边店修车时,最好能带上一个比较懂行的朋友,可经朋友推荐或货比三家,也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查询系统获得很多有用信息(如信誉度等),或从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中推荐的特约维修站选择修理厂。
对于车辆保养,最好长期选定一个固定的、厂家指定的特约维修站进行保养。
如果“流动式”保养,在遇到较大零部件需要索赔时,往往会出现几个厂家相互推诿的局面,给车主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始终如一地坚持在同一地点,有利于车辆档案的完整性,一旦车辆发生变动,完整的车辆档案会起到关键作用。
常见骗术之二:以次充好,偷梁换柱汽修行业中最大、最主要的一种手段就是以副厂配件充当正厂配件。
还有些维修店会把前一个客户换下来的零件捡回来,修复之后换给下一个客户。
特别是换下来的电瓶、轮胎等部件,经过翻新后就成为维修厂一个稳定的财源。
一部汽车有数千个配件,现在又有那么多型号的汽车,配件要有数万之多,即使是专业人士也不能将所有配件了解清楚,更别说普通车主了。
常见骗术之三:暗箱操作,偷工减料大多数车主不太懂维修知识,有的维修厂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把白的说成黑的,反正你也不懂。
有的维修厂在修车时是不透明的,也就是说让你看不到修车的过程。
怎么防止车被坑的方法呢

怎么防止车被坑的方法呢
防止车被坑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停放位置:选择停车场时尽量选择有良好信誉、管理规范的停车场。
避免在街边或偏僻地区停放车辆,尽量停在繁华街区或人流量较大的地方。
2. 锁好车门窗:确保在离开车辆之前将车门窗全部关闭,且锁好。
避免因疏忽而造成车辆容易被盗或被损坏的情况。
3. 安装防盗设备:安装车辆防盗设备,如车载报警系统、GPS定位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声音、灯光或警报方式防止车辆被盗或被撬。
4. 使用防盗锁具:购买专门的车辆防盗锁具,如方向盘锁、档位锁、轮胎锁等。
这些锁具可以防止贼手轻易入侵车内或启动车辆。
5. 不留贵重物品:尽量不在车内留下贵重物品,特别是容易引起犯罪分子兴趣的财物。
如果必须留下,应将其放置在车内无法看到的地方。
6. 定期保养车辆:及时维护和保养车辆,确保车辆的性能和安全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检查车辆制动系统、车子照明系统等重要部件,避免因车辆自身问题而引发安全隐患。
7. 留意周围环境:在行驶、停车过程中留意周围环境,特别是在夜间或陌生地区要特别警惕。
如发现可疑人员或情况,及时报警或离开现场。
总之,综合以上措施可以增加车辆的安全性,降低被盗或被损坏的风险。
维修汽车猫腻多 防忽悠谨记四招

维修汽车猫腻多防忽悠谨记四招4S店是一种以“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包括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等。
虽然4S店在提升汽车品牌、汽车生产企业形象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但4S店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厂家,基本经营活动都在为生产厂家服务,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这就造成了以销量换利润,以维修和保险赚资金的现状。
消费者在4S店修车图的就是放心,哪怕价格比路边店贵上一些,他们为了安心也乐于在4S店修理,一些4S店正是抓住了消费者心理和不懂汽车维修知识的特点,他们就通过种种手段谋取利益。
猫腻一以次充好汽修行业中最主要的一种“手段”就是以副厂配件充当正厂配件,这在一些小型非正规、不讲诚信的汽车维修店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副厂配件成本低廉,与正厂配件的价格相差甚远,修理厂为赚取差价,则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副厂配件在质量及功能上都不及正厂配件,若涉及核心配件,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对于这类问题,车主可以从配件包装上的编号或者二维码等途径进行查询。
同时,在维修前最好签订维修合同,标明所用配件来源,方便日后查询。
猫腻二扩大问题一般来说,爱车出了毛病,车主自然是会有些着急,而许多修理厂正是利用了车主的这种心理,来扩大问题,没问题的说成有问题,有问题的说成大问题,车主一着急,就顺着修理厂的话把车留下修理。
扩大问题不仅增加了配件的成本费,还延长工时增加工时费,使车主花了不少冤枉钱。
一般车主缺乏专业的汽车维修知识,在汽车维修消费上处于弱势。
若爱车需要维修,车主最好多咨询几个修理厂,并且保持理性不要听信一家之言。
货比三家,才能防止上当。
猫腻三延长工时大家都知道,不管是4S店还是普通的汽车修理厂,工人都按工时来计算收入。
所以,就容易出现有些不良的维修人员,为了增加收入,千方百计地去磨时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送来维修的车辆,差不多快过保修期了,车商为了多赚钱,就尽量拖延修车时间,直到保修期过了以后,车主不得不自己付费换配件。
生活中买车防骗的技巧有哪些

生活中买车防骗的技巧有哪些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都开始买车,那么,在生活中买车,需要哪些防骗技巧呢?下面就是店铺提供的生活中买车防骗的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活中买车防骗的技巧偷梁换柱以次充好利用很多消费者缺乏汽车常识,以翻新、旧车冒充新车卖,从中牟取利润。
【防骗窍门】:选择较为专业的大型汽车交易市场,可信度高,此类情况也较少发生。
炒作新概念目前,汽车电子装备的名词五花八门、层出不穷:ABS、EBD、ASR、ESP等等,再加上厂商的大肆宣传甚至夸大性能,令消费者目不暇接无所适从。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消费者往往就为这些“看不懂的高科技装备”买了高价单,殊不知,有很多装备在国外是标配的。
【防骗窍门】:不要被广告宣传忽悠,多在网上查相关资料,询问专业人士,只要自己对车市心中有数,销售人员的小伎俩也没那么难被识破。
水货翻新某些经销商把“水货”翻新,然后按照新车价格销售。
【防骗窍门】:“水货车”行车电脑多显示的是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文、法文等;“水货车”不配中文说明书和保修手册。
而且一般出现在较大的汽车交易市场。
试驾车当新车买一些经销商将试乘试驾车的传感器拔掉,在试乘试驾一段时间后,再把试驾车当新车卖给消费者,其实厂家对于试乘试驾车销售给车主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消费者在购买时如果只看行驶路程来判断新旧,很容易受骗。
【防骗窍门】:一看轮胎的磨损状况,如果是零公里的新车,轮胎完全没有磨损。
二看车是否有漏油、漏水、漏气的情况。
团购陷阱【案例】表面上是卖车,实际上并没有车。
某小公司以团购名义,用低价、团购诱惑消费者,但并没有履约能力。
【防骗窍门】:学会识别虚假的广告。
如果出现和市场价格差别很大的广告一定要警惕。
人不可太贪心,往往吃亏的人都是太贪占小便宜。
省了半天钱反被骗钱就得不偿失了。
网络购车的诈骗手段骗子招数一:报价低得您心动接下来,他们的报价低而且有很多优惠(如全国通用中国石油、中石化加油卡上万元;汽车装饰费用上万元等等),您可能因为这些听得到的优惠而动心,并且真的长途跋涉到了首都。
关于汽车被忽悠的小知识

关于汽车被忽悠的小知识
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有些销售人员为了达到业绩,可能会利用消费者的不了解来忽悠
消费者,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以下是一些关于汽车被忽悠的小知识,
供消费者参考:
1. "你需要购买特殊润滑油才能保证发动机效果":这是销售人
员想要卖更贵润滑油的手段。
实际上,汽车公司生产的润滑油已经足
够满足要求,无需额外购买。
2. "购买扩展保修期可以提高汽车性能":某些汽车品牌销售人
员可能会告诉你,购买扩展保修期可以提高汽车性能或保证汽车安全。
事实上,车辆在保修期内只需要进行常规保养,就可以保证安全性和
正常运行。
3. "你需要进行汽车隔音处理":销售人员可能会说你的汽车发
出的噪音是正常的,但你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隔音处理来减少噪音。
然而,这种隔音处理的价格可能会高出很多,而且对汽车性能没有任
何实质性影响。
4. "购买高品质的轮胎可以提高汽车性能":某些销售人员可能
会说,汽车性能与轮胎品质有关,购买高品质的轮胎可以提高汽车性能。
实际上,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不同品质的轮胎对汽车性能没有
太大影响。
消费者需要注意,如果销售人员声称某些商品可以提高汽车性能
或安全性,需要仔细评估其实际效果,并谨慎决定是否购买。
同时,
如果消费者遇到任何不合理的收费或对服务质量不满意,应该及时寻
求解决方案,保障自身权益。
教你几招 保养防止被忽悠【靓车会用车经验分享】

教你几招保养防止被忽悠【靓车会用车经验分享】很多车主在买车后,对于汽车保养总是有各种疑惑,对于同一种现象不同的汽修店总是有不同的说法,最后还是要麻烦4S店维修人员。
其实根本问题在于,车主缺乏对于汽车养护的相关知识,因此容易被一些“黑店”的夸大言辞给忽悠了,让本来并不严重的问题变成大麻烦。
很多保养的车主相信都会被忽悠过吧,那如何减少或者避免呢?分享1:如何保养防忽悠,教你几招关键词:换三滤、火花塞、三洗、发动机买车之后,定期给爱车做例行保养是车主们的“必修课”。
然而,由于汽修市场良莠不齐,一些“黑汽修”瞅准了车主普遍缺乏汽车养护知识的弱点,在顾客保养车辆时增加不必要的项目,或缩短配件更换里程,以牟取利润;而多数车主由于不了解真实情况,被骗了都不知道。
保养之换三滤我们通常把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滤清器合称为三滤。
很多车都是每5000公里左右做一次保养,有些修理厂每次保养时都会建议换三滤,这样可以有更多的利润可图。
更有些修理厂,总会偷工减料地最多只给换两个,空滤给省了是经常的事,有时汽滤也被省略。
实际上,汽车厂家多要求5000公里换一次,但这也要视车子的使用和保养情况而定。
如果车常年在小加油站加油,跑乡村土路、在山间丘陵长途行驶,2000公里就应该换一次。
如果车况保养良好,城市(参数图片拷问)里开车的话1—2万公里换一次即可。
一般来说,三滤每15000—20000公里换一次,也就是说,保养时隔一次换一次就足够了。
保养之三洗当车不容易着火的时候,可能节气门脏了,修理厂会建议你做个“三洗”。
现在街边不少小修理店打着“专业免拆清洗”的广告。
先用“专业免拆清洗液”清洗进气道,俗称“打吊瓶”,然后是清洗节气门,化油器清洗剂喷上去,油黑的泥垢擦下来,看得见摸得着,工夫没白费,工时费掏100元。
三洗过后,毛病果然消失了,其实只要洗了节气门,问题就已经可以解决大半了。
而且真正有效果的清洗进气道是全拆下来,像清洗抽油烟机一样的洗才行,但是维修工人做起来却很麻烦,他们认为费事还不赚钱。
巧避维修保养4陷阱有技巧

巧避维修保养4陷阱有技巧维修“陷阱”一:车辆送修竟被他人私自使用维修车辆被汽修店工作人员当私家车用,这一现象并不少见。
虽然车主气愤,但这种情况,往往找不到证据,车主只能自认倒霉。
技巧:有时候由于特殊原因,不得不将爱车留在汽修店过夜,如果对方缺乏诚信,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就难以得到保障。
车主去维修的时候,最好留意一下里程表和油表,并且拍照留下证据。
如果发现车辆被使用过,要跟汽修店工作人员交涉,为自己维权。
维修“陷阱”二:瞒天过海以次充好欺骗顾客修车时,汽修工用旧件、假件以次充好安装到客户的车上,甚至把客户车上的新件换下来,更换上旧件,再把新件倒手高价卖出。
技巧:以次充好,赚取其中高额差价是汽修店服务中常见的伎俩。
如果车主只是换换机油三滤等一些易耗件,自己对汽车又比较熟悉的话,可以去找一家正规维修店。
对于预防汽修店副厂件充正厂件,在更换部件时,车主最好能在现场,特别是要注意检查那些配件的品牌以及防伪标贴。
维修“陷阱”三:提早保养越早越能多捞钱“买车容易养车难”,如今,高额的维修保养费用已经成为不少有车族颇为头痛的一件事。
每种车都有自己的《保养手册》,里面有首次保养的公里数,增减幅度在百分之十以内都是正常的。
但事实上,有些汽修店工作人员却会劝说车主尽早保养,灌输越早越好的理念。
对汽车知识了解不多的人往往受到这类“专业人士”的误导去做保养。
技巧:提前保养,对汽车而言并没有什么损失,但是需要消费者花更多的钱和时间,从而增加了维护成本。
遇到这类问题,车主不同意就可以了,坚持在厂家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更换是不会错的。
如果要提前,最好是在规定里程的百分之十之内。
去保养之前要明确保养内容,不然汽修店有可能给你另加额外的保养项目,保养费用也会水涨船高。
做完保养后,要向店家索要详细单据,了解本次保养的项目和费用。
知道这些以后,等到下次再做保养时,自己可以心中有数。
维修“陷阱”四:马虎了事治标不治本据了解,有些不负责任的汽车维修店在修车过程中,马虎了事,甚至有意治标不治本,导致修后的汽车需要多次返修,这样,消费者费时又费钱,而维修店则可获取更多利润。
如何在汽车维修中不被骗

如何在汽车维修中不被骗近年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不过,汽车的维修费用却让许多人感到头疼。
有些汽修店为了牟取利润,可能会采用一些欺诈手段,让车主无形中交出更多的钱。
那么,如何在汽车维修中不被骗呢?接下来,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技巧。
一、认准正规汽修店首先,选择正规的汽修店是避免被骗的重要一步。
正规的汽修店通常都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职业资格证等相关证件,能够提供正规的发票,并拥有较高的信誉度和服务质量。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汽修店时,要认证对方是否是一家注册合法的公司。
二、熟悉常见维修项目的价格如果车主对常见维修项目的价格比较清楚,就能够在维修过程中容易地辨别哪些费用合理,哪些费用过高。
因此,车主应该多了解市场行情,避免被一些黑心维修商抬高价格。
此外,在选择汽修店时,车主应该仔细看清服务项目和价格,要求汽修店出具清单和发票,确保详单上的修理项目与费用和自己的预期一致。
三、不轻易相信所谓的“需要更换的零部件”有些汽修店为了牟取更高的利润,可能会在维修过程中,加入一些“需要更换的零部件”来将维修费用提高。
因此,车主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的车辆,对汽车各个零部件的基本功用和寿命有所了解,以便在被推荐更换某些零部件时,进行客观评估。
同时,车主应该要求汽修店出具更换的零部件清单和旧件的归还证明。
四、避免在维修过程中加项一些不合规的汽修店会在维修过程中,将更多不必要的工作项目加入进来,让车主不知不觉地交出更多的钱。
针对这种情况,车主可以和汽修店员工进行必要沟通,让其详细解释需要维修哪些项目、耗时多少以及所需费用等问题,避免在维修过程中遇到额外收费的情况。
五、关注维修过程中的细节在维修过程中,很多车主可能没有足够专业的知识来辨别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因此,做到观察、提问和记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维修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汽修工的操作细节和用品,对车辆维修项目的进度、清单、费用情况等做好具体记录,让汽修店知道车主拥有专业度并可以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家用洗涤剂去除车身污渍效果好
油腻的碗筷用洗涤灵一冲就能立刻变得非常干净,所以很多车主看中了它的去污效果好和廉价,于是洗车时变用洗涤灵来刷洗安车。
很多老司机都采用这种方法来去除车身上的沥青和虫胶,虽然效果好,但这样做会不会损伤车漆呢?
洗涤灵有较强的碱性,PH值远远高于车漆所能承受,而且洗涤灵中含有一种磺酸,这种磺酸长期作用于漆面,容易导致漆面发白,失去原来的光泽往往导致在清洗过程中伤害漆面,形成细小的划纹。
所以用洗涤灵和洗衣粉是非常错误的。
12:冷却液每年都需要更换
每5000公里换机油,每1年换一次水(冷却液)。
经常看到老司机在修理店像新司机传授秘籍。
冷却液是车上非常重要的一种油液,其重要程度与机油不相上下。
发动机运转时的热量都是靠冷却液带到水箱中,在与空气交换散热的。
所以对它的保养不可小视,那是不是就应该1年1换呢?
虽然重要,但确实不需要1年一换,现在的冷却液制造工艺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防锈、散热等性能已经较以前又了很大的提升。
一般来说,在冷却液桶身上都标注又保质期,只要在保质期范围内,冷却液的性能就不会衰减。
通常冷却液的更换周期都在2年或4万公里左右。
所以1年就换掉,未免有些太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