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网络规划设计师学习笔记八

合集下载

网络规划设计师学习笔记

网络规划设计师学习笔记

网络规划设计师学习笔记第1章.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知识设计基础1.1网络基本元素我从XXX网站下载一部电影,这一愿望得以实现,主要依靠一下网络元素的有机结合。

1.2 网络互联设备作为网络规划师,我们着重关心的不是电影的质量,而是各种互联设备的质量。

比如它们的优缺点、工作原理、使用场合等。

这些都是网工的基础,不懂的看书P274-278 和第1章的相关内容。

1.3 网络性能这个很重要,如果不能给客户一个直观的网络性能参数的描述,他们很难采用你的方案,所以,大多数网络改造项目的建议书上,先是用一堆量化的技术参数对你现有网络进行彻头彻尾的“批判”:你的网络啊,响应时间像蜗牛那么慢;链路利用率像失业率那么高,可靠性像党员的党性那么差… 随后就是对他所设计新方案的美妙畅想…所以下面这些参数要熟记于心,常出于口,才能证明你不是一个白丁规划师。

如果在你的规划书中没能找到一个下面的词汇,那你就等同于被捞上来的鱿鱼了,更别说要通过这次考试了。

● 响应时间、延迟响应时间指从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束,这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它是评估网络用户体验的关键值。

如果点击一幅美女图片,当意淫了半天它还没有出现,这是所有男人都不能容忍的。

数据传输的过程就像小溪中的流水,遇石石拦遇沟沟挡,数据经过每一个设备每一条链路都会造成延迟,如:经过网卡有网卡延迟;经过链路有链路延迟(二层交换环境下的局域网内习惯叫物理介质延迟);跨过路由器,穿行广域网叫网络延迟;各种服务器要处理得产生服务器延迟。

至于轮询延迟和等待时间只在多个终端通过通信集中器的网络环境里提到,这些延迟加起来就构成了响应时间。

书上把网络结构分成多个层次来讨论延迟问题,有点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利用率(CPU利用率、链路利用率)利用率是个左右逢源的技术参数。

例如,某公司把升级网络系统提上日程,让你来评估现有网络并作出规划方案。

如果你发现其某些网络设备(路由器CPU等)的利用率或链路利用率徘徊在百分之一二十左右,你可以给出结论:网络结构不合理,部分网络设备和链路利用率太低,造成网络资源浪费;而如果你发现设备CPU利用率或链路利用率平均在百分之七八十左右,你就可以说:目前网络利用率太高,过于繁忙,不能及时处理突发业务。

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完整版)

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完整版)

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完整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作业分为三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运行、完成状态。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2)、不可抢占条件: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3)、部分分配条件: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要求其它资源;(4)、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一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后心得体会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后心得体会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后心得体会2015年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全国软考办)公布了计算机软件考试成绩,本次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的成绩上午、下午案例分析、论文的成绩分别为48、47、48,按照往年每科45分的合格分数线,本次网络规划设计师顺利通过。

本次网络设计师是第二次开考,相比首次开考,试题内容更接近网络设计师的专业内容,首次开考的网络设计师,2009年下半年考的网络设计师下午案例分析只考了36,那个时候由于首次开考,更接近网络规划设计师自己的风格,所以这次考后感觉比首次考后要好一些,但感觉也没有第一次过软考高级那么兴奋了,考后也没去关注,一切都很淡定。

一般说来一天复习时间在4-6个小时最好,早上2小时,下午1-2小时,晚上1-2小时,时间太多并不一定就是好事,但如果不给自己时间看书那一定是坏事,千万不要给自己放周末.把自己要看的书分为几类,没必要一天都看同一类别的书,强调分类,我是按照基础知识,加密原理,CISCO,Unix/Liniux,ATM,程序设计。

当然,你也可以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分类。

下午的题可能和平时积累有关。

如果经常有同学问你一些实际的问题,那么你在考试的时候就要轻松些。

比如说去年考的“NETBIOS工作在第几层”【3分】我只记得一个“NETBIOS 会话”的概念。

学会分析,从自己记忆中去搜索和其有关的一个名词,然后列出来排除不对的。

考上午的时候不要过分自信,做完后可以多检查几次。

去年我半小时就做完了,但最后我用了1个半小时去校正。

毕竟自己既然辛苦了这么久,何必去抢这点时间。

下午考试时,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这点很重要,我考试时看到了Java,VPN等知识时都麻木了,但我在坚持,当时我信念就是一定要过,我是优秀的。

我用C的思维去写Java的试题,虽然有很大不同,但我是尽最大努力把它做完了。

不管做出来的结果如何,它都为我通过网络设计师铺平了道路。

我认识的朋友中,有人在还没考的时候就认为自己不行了,什么都不懂,但他也不去看书,仿佛是在等天上掉下来分一样,这样是绝对不行的。

最新软考网络工程师必考考点整理笔记

最新软考网络工程师必考考点整理笔记

常用公式一.可靠度(可用性)计算机串联R =R1*R2 对应失效率:入1+入2 并联R =1-(1-R1)(1-R2) 二、 香农定理(有噪声)数据速率: 在一条带宽为W (HZ ),信噪比为S/N 的有噪声极限数据速率Vmax=W log2(1+S/N) 单位(b/s)分贝与信噪比的关系为:dB=10log10S/N dB 的单位分贝 例:设信道带宽为4kHz ,信噪比为30dB ,按照香农定理,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约等于? 解:1,例出香农定理算式:Vmax=Wlog2(1+S/N) 2, 例出信噪比关系:dB=10log10S/N 3, 计算 30dB=10log10S/N 则S/N=10004,Vmax=4Khz log2(1+1000)=4000x10 =40kb/s 注意:此处单位换算1 kb/S=1000b/s 三、 尼奎斯特定理(无噪声)若信道带宽为W (HZ ),则最大码元速率(波特率)B=2W (baud ) 由尼奎斯特定理可得:Vmax=B long2N=2 w log2N 单位(b/s ) 例:设信道带宽为 3400Hz ,调制为 4 种不同的码元, 根据 Nyquist 定理,理想信道的数据速率为?解:1,根据题意例出尼奎斯特定理算式:Vmax=2 W long 2N2, 直接套入数字:Vmax=2x3400xlog2(2次方) 3, Vmax=2x3400x2=13600b/S=13.6kb/s注意:此处出现单位换算一次,13600b/s=13.6kb/2 例1:设信道采用2DPSK 调制,码元速率为300波特,则最大数据速率为解:Vmax=B long2N=300x1=300b/s 例2:在异步通信中,每个字符包含1位起始位,7位数据位,1位奇偶效验位和两位终止位,若每秒传送100个字符, 采用4DPSK 调制,则码元速率为?有效数据速率为? 解:1,根据题意计算数据速率为 (1+7+1+2)*100=1100b/s2,由尼奎斯特定理得出,1100b/s=B*log2^4 3,B=1100/2=550baud4, 有效数据速率,即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位,即7*100=700b/S四、 PCM 计算问题PCM 主要经过3个过程:采样,量化和编码。

软考网络工程师笔记

软考网络工程师笔记

网络工程师笔记目录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一、基本概念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送的码元个数,如果信道带宽为T 秒,则码元速率1B T =。

若无噪声的信道带宽为W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 与码元种类N 关系为2log N n =,则极限数据速率为22log 2log N N R B W ==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为(1)2log S N C W += 1010log S N dB =其中W 为带宽,S 为信号平均功率,N 为噪声平均功率,S N 为信噪比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速率的2/3左右,即20万千米/秒编码:单极性码:只有一个极性,正电平为0,零电平为1;级性码:正电平为0,负电平为1;双极性码:零电平为0,正负电平交替翻转表示1。

这种编码不能定时,需要引入时钟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回归到零电平,正电平到零电平转换边为0,负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边为1。

这种码元自定时不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不归零,1表示电平翻转,0不翻转。

双相码:低到高表示0,高到底表示1。

这种编码抗干扰性好,实现自同步。

曼彻斯特码:低到高表示0,高到底表示1。

相反亦可。

码元中间电平转换既表示数据,又做定时信号。

用于以太网编码,编码效率为50%差分曼彻斯特码:每一位开始处是否有电平翻转,有电平翻转表示0,无电平翻转表示1。

中间的电平转换作为定时信号。

用于令牌环网,编码效率为50%。

ASK 、FSK 和PSK 码元种类为2,比特位为1。

DPSK 和QPSK 码元种类为4,比特位为2。

QAM 码元种类为16。

一路信号进行 FSK 调制时,若载波频率为 fc , 调制后的信号频率分别为 f1 和 f2 (f1<f2),三者具有关系fc-f1=f2-fc 。

编码技术:常用编码技术为脉冲编码调制技术。

需要经过取样、量化和编码3个步骤。

在数字系统中,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成为调制;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成为解调。

尼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速率大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

笔记08

笔记08

软考网络规划设计师学习笔记八2.5逻辑网络设计B(P408-447)6、地址设计与命名模型(1)分配网络层地址的原则使用结构化网络层编址模型、通过中心授权机构管理地址、编址的分布授权、为终端系统使用动态编址、私有地址的使用。

(2)使用层次化模型分配地址A、层次化编址的优势B、层次化路由选择:需要配合层次化地址编码C、无类路由选择协议D、路由汇聚E、可变长度子网掩码(3)设计命名模型在网络命名系统中,将名字映射到地址的方法主要包括现两种类型,一种是使用命名协议的动态方法,一种是借助于文件等方式的静态方法。

7、路由选择协议(1)路由协议选择原则A、路由协议类型选择:选择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的条件选择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的条件B、路由选择协议度量: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对度量值的限制设定。

二是多个路由协议共存时的度量值转换。

C、路由选择协议顺序:设计人员可以在网络中运行多个路由选择协议,并约定这些协议之间的顺序,这些顺序可以用路由协议权值来表示,可能会最小的协议顺序越靠前;一旦多个路由协议都选举出了最优路径,则具有最小权值的路由协议的路径生效。

D、层次化与非居次化路由选择协议:对于采用层次化设计的网络来说,最好采用层次化路由选择协议。

E、内部与外部路由选择协议F、分类与无类路由选择协议G、静态路由选择协议:即默认路由。

(2)内部网关协议--OSPF在实际中可根据需要调整下列规则:A、OSPF Router IDB、OSPF时间参数C、OSPF COSTD、OSPF DR与BDR(3)外部网关协议--BGP在实际中可根据需要调整下列规则:A、BGP对等体B、BGP时间参数C、BGP本地优先级D、BGP MEDE、BGP联盟F、BGP同步G、BGP路由发布H、BGP路由过滤I、静态路由8、网络管理(1)行政管理手段注意各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2)传输管理系统(TMS)(3)网络管理系统(NMS)注意书中所列11条功能需求。

软考网络规划设计师学习笔记

软考网络规划设计师学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知识设计基础1.1网络基本元素我从XXX网站下载一部电影,这一愿望得以实现,主要依靠一下网络元素的有机结合。

1.2 网络互联设备作为网络规划师,我们着重关心的不是电影的质量,而是各种互联设备的质量。

比如它们的优缺点、工作原理、使用场合等,这些都是网工的基础。

1.3 网络性能这个很重要,如果不能给客户一个直观的网络性能参数的描述,他们很难采用你的方案,所以,大多数网络改造工程的建议书上,先是用一堆量化的技术参数对你现有网络进行彻头彻尾的“批判”:你的网络啊,响应时间像蜗牛那么慢。

链路利用率像失业率那么高,可靠性像党员的党性那么差… 随后就是对他所设计新方案的美妙畅想…所以下面这些参数要熟记于心,常出于口,才能证明你不是一个白丁规划师。

如果在你的规划书中没能找到一个下面的词汇,那你就等同于被捞上来的鱿鱼了,更别说要通过这次考试了。

● 响应时间、延迟响应时间指从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束,这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它是评估网络用户体验的关键值。

如果点击一幅美女图片,当意淫了半天它还没有出现,这是所有男人都不能容忍的。

数据传输的过程就像小溪中的流水,遇石石拦遇沟沟挡,数据经过每一个设备每一条链路都会造成延迟,如:经过网卡有网卡延迟。

经过链路有链路延迟(二层交换环境下的局域网内习惯叫物理介质延迟)。

跨过路由器,穿行广域网叫网络延迟。

各种服务器要处理得产生服务器延迟。

至于轮询延迟和等待时间只在多个终端通过通信集中器的网络环境里提到,这些延迟加起来就构成了响应时间。

● 利用率(CPU利用率、链路利用率)利用率是个左右逢源的技术参数。

例如,某公司把升级网络系统提上日程,让你来评估现有网络并作出规划方案。

如果你发现其某些网络设备(路由器CPU等)的利用率或链路利用率徘徊在百分之一二十左右,你可以给出结论:网络结构不合理,部分网络设备和链路利用率太低,造成网络资源浪费。

软考网络工程师整理笔记

软考网络工程师整理笔记

网络工程师笔记目 录网络基础 .................................................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 .....................................第二章 局域网技术 .......................................第三章 广域网和接入网技术 ...............................第四章 因特网 ............................................第五章 路由器与交换配置 ..................................第六章 网络安全 ..........................................第七章 网络管理 .........................................第八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一、基本概念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送的码元个数,如果信道带宽为T 秒,则码元速率1B =。

若无噪声的信道带宽为W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 与码元种类N 关系为2log N n =,则极限数据速率为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为其中W 为带宽,S 为信号平均功率,N 为噪声平均功率,S N 为信噪比 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速率的2/3左右,即20万千米/秒 编码:单极性码:只有一个极性,正电平为0,零电平为1;级性码:正电平为0,负电平为1;双极性码:零电平为0,正负电平交替翻转表示1。

这种编码不能定时,需要引入时钟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回归到零电平,正电平到零电平转换边为0,负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边为1。

这种码元自定时不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不归零,1表示电平翻转,0不翻转。

双相码:低到高表示0,高到底表示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逻辑网络设计B(P408-447)
6、地址设计与命名模型
(1)分配网络层地址的原则
使用结构化网络层编址模型、通过中心授权机构管理地址、编址的分布授权、为终端系统使用动态编址、私有地址的使用。

(2)使用层次化模型分配地址
A、层次化编址的优势
B、层次化路由选择:需要配合层次化地址编码
C、无类路由选择协议
D、路由汇聚
E、可变长度子网掩码
(3)设计命名模型
在网络命名系统中,将名字映射到地址的方法主要包括现两种类型,一种是使用命名协议的动态方法,一种是借助于文件等方式的静态方法。

7、路由选择协议
(1)路由协议选择原则
A、路由协议类型选择:
选择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的条件
选择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的条件
B、路由选择协议度量:
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对度量值的限制设定。

二是多个路由协议共存时的度量值转换。

C、路由选择协议顺序:
设计人员可以在网络中运行多个路由选择协议,并约定这些协议之间的顺序,这些顺序可以用路由协议权值来表示,可能会最小的协议顺序越靠前;一旦多个路由协议都选举出了最优路径,则具有最小权值的路由协议的路径生效。

D、层次化与非居次化路由选择协议:
对于采用层次化设计的网络来说,最好采用层次化路由选择协议。

E、内部与外部路由选择协议
F、分类与无类路由选择协议
G、静态路由选择协议:即默认路由。

(2)内部网关协议--OSPF
在实际中可根据需要调整下列规则:
A、OSPF Router ID
B、OSPF时间参数
C、OSPF COST
D、OSPF DR与BDR
(3)外部网关协议--BGP
在实际中可根据需要调整下列规则:
A、BGP对等体
B、BGP时间参数
C、BGP本地优先级
D、BGP MED
E、BGP联盟
F、BGP同步
G、BGP路由发布
H、BGP路由过滤
I、静态路由
8、网络管理
(1)行政管理手段
注意各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2)传输管理系统(TMS)
(3)网络管理系统(NMS)
注意书中所列11条功能需求。

(4)资源管理系统(RMS)
在网络层次中,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处于整个网络运营管理支撑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其主要功能包括网络规、网络设计、网络资料管理、网络资源高度、工程施工、网络维护、网络质量管理。

(5)应用管理系统(AMS)
应用管理系统的主要监控对象是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向网络用户提供的各种Internet、Intranet上的服务;一部分是网络平台上运行的各类专业应用系统。

9、网络安全
(1)机房及物理线路安全
主要是指存放、支撑网络设备运行的物理环境设施及物理线路情况。

A、机房安全:安全措施应符合GB/T9361-1988、GB/T2887-1989。

B、物理线路安全:
包括计算机通信线路安全和骨干线路冗余防护。

(2)网络安全
A、安全域划分
B、边界安全策略:允许高安全级别的安全域访问低级别的安全域,限制低级别的安全域访问高安全级别的安全域,不同安全域内部分区进行安全防护,做到安全可控。

C、路由交换设备安全配置
D、防火墙安全配置
E、网闸安全配置
F、入侵检测安全配置
G、抗DdoS攻击安全配置
H、虚拟专用网(VPN)功能要求
I、流量管理部署与功能要求
J、网络监控与审计部署与功能要求
K、访问控制网络监控与审计部署与功能要求(3)系统安全
A、身份认证
B、账户管理
C、主机系统配置管理
D漏洞与补丁发现系统
E、内核加固
F、病毒防护
G、桌面安全管理
H、系统备份与恢复
I、系统监控与审计
J、访问控制
(4)应用安全
A、数据库安全
B、邮件服务安全
C、Web服务安全
D、应用系统的安全要求
(5)数据容灾与恢复
A、总体要求
B、容灾系统建设
C、数据备份与恢复
(6)安全运维服务体系
A、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B、应急服务
C、安全监控与管理服务
D、其他安全服务
(7)安全管理体系
A、安全管理体系框架
B、建立安全组织机构
C、人员安全管理
D、外部技术支持
E、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F、变更管理和控制
G、安全系统建设管理
10、编写逻辑设计文档
编写逻辑设计文档必须使用非技术性描述的语言,并与客户就业务需求详细讨论网络设计方案,从而设计出符合用户需要的网络方案。

(1)主管人员评价
对项目进行概述
(2)逻辑网络设计讨论
应将重点放在要解决的问题上,而不是解决问题所用的工具上
(3)新的逻辑设计图表
包括新设备、链路或实话安全级别等
(4)总成本估测
要想得到新技术总的成本估价,可以将各个独立方案的成本组合在一起。

注意,要考虑一次性成本和需要重复支出的成本。

此外,还要考虑包含新的培训成本、咨询服务费用以及雇用新员工等在内的成本。

(5)审批部分
为使文档生效,需要各个管理者在逻辑设计文档说明书上签名,网络设计组代表也要签名。

(6)修改逻辑网络设计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