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释光测年中石英样品提纯方法的改进

合集下载

风成沉积石英绿光释光测年的单片技术

风成沉积石英绿光释光测年的单片技术

4期
赖忠平等: 风成沉积石英绿光释光测年的单片技术
405
得相应的剂量水平。两者之差就是真实的等效剂量。 的可靠性, 同时也间接证实了由预热而导致的热转 移信号可忽略不计这一结论。
图 2 运用再生法单片技术测量等效剂量示意图
表 1 是 6 个样品的等效剂量测量结果, 每个样 品测得的等效剂量值从 6 到 22 个不等, 最终结果取 其均值。 其等效剂量与常规方法 (附加剂量法) 的等 效剂量有很好的一致性, 并且单片技术等效剂量的 误差均小于 3%。
Physica l R esea rch L abo ra to ry, A hm edabad 380009, India)
摘 要: 运用再生法进行单片技术测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感量变化。论文探讨了石英绿光释光测年中对感量变
化进行校正的方法, 然后运用单片技术对沙漠黄土边界带风成沉积沙样进行等效剂量测定。结果表明, 单片技术是
石英绿光释光测年的理想手段。
关键词: 光释光测年; 单片技术; 风成沉积物
中图分类号: P533
文献标识码: A
单片技术是光释光测年自 90 年代以来的最新 进展。 常规的释光测年方法要求制备 30 至 40 个样 片, 最后得到一个年代值。而运用单片技术则用一个 样片就可得到一个年代值。 单片技术较常规的释光 技术有许多优点: ①精确度大大提高。所有的测量都 在一个样片上进行, 因而不需要进行归一化, 且矿物 发光特性的复杂性也因其样品量的减少而大为降 低。②实验过程大为简化, 所花费的精力及仪器设备 的占用时间也相应减少。 但单片技术对仪器的自动 化程度要求很高。 制好样片后所有等效剂量测量都 可在仪器内进行, 这同时也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③样片量大大减少。用一个样片, 甚至只用一个矿物 颗粒就可以得到等效剂量。 ④可克服在低剂量区释 光信号增长的超线性。 ⑤可对一个样品重复测得很 多的等效剂量, 从而进行重复性检验, 并通过取均值 进一步提高测年精确度; 同时也为快速沉积不均匀 晒退的沉积物, 如洪积物、冰积物等的年代测定提供 了可能性。通过测定许多单颗粒矿物的等效剂量, 可 从样品的不均匀晒退的矿物颗粒中检测出完全晒退 的矿物颗粒, 从而准确测定其沉积年代。

石英砂高效提纯技术研究报告

石英砂高效提纯技术研究报告

石英砂高效提纯技术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石英砂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冶金、化工等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英砂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研究高效提纯石英砂的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石英砂高效提纯的方法和技术,提高石英砂的纯度和质量,以满足不同领域对石英砂的需求。

3.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石英砂的提纯方法、设备、工艺流程及性能评价等方面展开。

3.1 提纯方法目前,石英砂的提纯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包括水力分级、振动筛分、浮选等;化学方法包括酸浸、碱浸、氧化等。

本研究将对各种提纯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适合石英砂高效提纯的方法。

3.2 设备选型针对选定的提纯方法,本研究将对相关设备的选型进行研究,包括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运行成本等。

3.3 工艺流程根据提纯方法和设备,设计石英砂高效提纯的工艺流程,并对流程进行优化。

3.4 性能评价对提纯后的石英砂进行性能评价,包括纯度、粒度、杂质含量等指标的检测,以验证提纯效果。

4.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

5. 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石英砂提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研究方法;第二阶段:对各种提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定合适的提纯方法;第三阶段:对选定的设备进行选型和研究,设计工艺流程;第四阶段:进行实验研究,验证提纯效果;第五阶段:整理实验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6.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将提出一种高效、经济的石英砂提纯方法和技术,为石英砂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7. 研究团队本研究团队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材料科学博士、2名化工工程师和1名设备工程师。

8. 经费预算根据研究内容和进度安排,预计经费预算为20万元,主要用于设备购置、实验材料和人力资源等方面。

9.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石英砂提纯技术研究进展[J]. 矿物加工,2018,37(2):1-6.[2] 王五,赵六. 石英砂高效提纯设备选型及工艺优化[J]. 化工进展,2019,38(4):78-83.[3] 孙七,周八. 石英砂性能评价及应用研究[J]. 材料导报,2020,34(6):35-40.。

水成沉积物光释光测年前处理方法的探讨

水成沉积物光释光测年前处理方法的探讨

度上 有 较 为 明显 的 差 别 。 重 液 分 选 , 需 实 验 过 程 中 选 用 8 % 激 发 功 率 , 发 温 度 浮 选 法 更 省 时 省 力 , 用 只 0 激 而且 能 够 得 到 更 纯 净
参考文献
[】Aik n M .. emou n se c aig 1 te , JTh r lmiecn ed t n [ . o d n: a e c 1 8 . M】L n o Ac d mi ,9 5
粒 样 品 前 处 理 方面 , 目前 应 用 的 重 液 分 对 选 和 十 二 胺 浮 选 方 法 做 以下 探 讨 。 用 蒸 馏水 洗至 中性 , 干 过 9  ̄ 烘 0 m分 样 筛 去 a 除 变 小 颗 粒 , 选 剔 除 铁 磁 性 矿物 。 磁 ( ) 用 过 氧 化 氢和 盐 酸 处 理 烘 干 后 的 2取
Q:
Sci ce en and Tec hno 0gy nno j I vat o Her l in ad
研 究 报 告
水成沉积物光释光测年前处理方法的探讨 ①
纪 洪 磊 ( 中国地 质 科学 院水 文地 质环 境地 质研 究所 河 北正 定 0 0 0 ) 5 8 3
摘 要: 通过 不等浓度 氢氟酸 刘蚀 实验 , 以及重液 、 十二胺 分选粗颗 柱石英 的对比 实验 。 果表 明, 0 浓度 的氢氛酸 可以有效去 除长石 , 结 4%
1 9
蟊圜 !
。 。 ; 。 . 。 。 。 。 。. . 。
研 究 报 告
的 样 品 和 十 二 胺 浮 选 的 样 品 , 置 于 载 玻 品 进行 了X衍 射 实验 , 放 从样 品矿 物 的 半 定量 光 释 光 测 年 条件 , . 2 2 6 重液 较 用 十 二 胺 处 片上轻 轻摇 动 使其 均匀 分散 , O Y Us 分析 结 果 可 以 看 出 : 1 %、 0 4 %浓 度 理 后 的样 品纯 度 要 高 , 石 信号 强度 较小 。 在 L MP 在 0 2 %、 0 长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测年中石英样品分离提纯的几组实验对比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测年中石英样品分离提纯的几组实验对比
蚀刻提纯 。
关 键 词
宇 宙 成 因核 素 测 年 石 英 分 离 提纯
磁 力 搅 拌 器
H 1H 0 和 HF H O 蚀 刻 超 声 波 清 洗 器 加 热 C/ / N ,
中图 分 类 号 : 5 7 P 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2 3 4 6 ( 0 0 0 — 3 3 0 05 —97 21)2 00—9
19 ) 在 将 石 英 溶 解 分 离 出 e和 l 前 , 要 将 样 品 分 离 提 纯 , 得 到 纯 净 的 石 英 颗 粒 。 92 。 B 。 之 A 需 以
此过 程就 是将 石英 与其 它矿 物进行 分 离 , 同时 去 除石 英 中可 能 的大 气成 因 的 e 。早 期 的 石英 分离通 过 重液分 选 完成 , 但此 过程 处理 的样 品量 少 、 产 生交叉 污染 , 难将石 英 与长石 进 行分 易 较 离 , 且 不 能 去 除 石 英 中 的 大 气 成 因 B 。 因 此 , o l等 ( 9 2) 展 了 用 HC/ O 和 并 e Kh 19 发 IH:
节 。 原 始 的 H 1H 0 和 H / N 蚀 刻 分 离 提 纯 石 英 方 法 应 用 广 泛 、 全 可 靠 , 处 理样 品 周 期 长 、 C/ , , FH O 安 但 效 率 较 低 。因 此 , 在原 始 流 程 的 基 础 上 , 计 了 3组 实 验 流 程 与 原 始 流 程 进 行 对 比 。结 果 显 示 , 样 设 在
[ 稿 日期 ] 2 0 一 l O 收 0 9 l — 4收稿 , 0 0 0 — 5改 回 。 2 1—5 0
[ 金 项 目 ] 中 国 地震 局 地 质 研 究 所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专 项 ( F IC A 6 72 ) 助 。 基 D —G E 00 14 资

石英矿提纯新技术

石英矿提纯新技术

石英矿提纯新技术
石英矿提纯新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提纯法、化学提纯法、高温煅烧法和离子交换法。

物理提纯法是常用的高纯石英砂提纯方法,可以通过擦洗脱泥、磁选、浮选等方式去除石英砂中的杂质。

其中,擦洗脱泥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去除表面的薄膜铁和泥质杂质;磁选则用以去除石英砂中的磁性杂质;浮选则主要去除云母、长石等非磁性杂质矿物。

化学提纯法是一种高纯石英砂提纯的重要方法,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去除石英砂中的杂质。

酸洗是常用的化学提纯方法之一,主要利用酸性溶液去除石英砂中的碳酸盐、氧化铁等杂质。

此外,高温煅烧法和离子交换法也是值得关注的石英矿提纯新技术。

高温煅烧法通过将石英砂加热至高温,使杂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去除杂质;离子交换法则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离子与石英砂中的杂质离子发生交换,从而去除杂质。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更好地提纯石英砂,可以选择联合使用多种提纯工艺。

释光测年的主要问题及其理论探讨

释光测年的主要问题及其理论探讨

不同的预热温度和红外释光在不 同的预热温度、 测量温度 以及持续时 间等条件下的研究表明 : 』长石 的蓝绿光释光信号来源可分为两个陷阱群 , 其一 , 可以用蓝绿光和红外释光激发的; 其二 , 仅能用蓝绿光 激发的. 然而利用红外在升温条件下(2 20%/ i) 以将 以上两个 陷阱群排空到蓝绿光信号降到其 5rn 可 a 初始信 号 的 3 , 样就 有可 能提 高利 用石英 测定 等效剂 量 和定 年 的精 确 度 和准 确 度 , 且 可利用 一个 % 这 并
1 样 品矿 物 组 成 的复 杂 性 对 释光 信 号 的影 响
释 光测 年 的直 接 测定对 象 是各 种 晶体 矿物 , 而不 同矿 物 的释 光 特征 具 有 很 大 的 差 异性 , 包 括 : 这 剂 量率、 释光寿命、 释光信号的衰退及稳定性和释光敏感性等 , 以, 所 当我们利用混合矿物或不纯矿物测定
等效剂量时, 常常会对测年的精度和准确度产生一定 的影响. 石英和长石是释光测年中利用最主要的矿 物, 石英由于耐风化和没有热衰退等优点而应用得更为广泛 , 但石英测样 中长石矿物的存在 , 比如长石
以包裹体的形式或单独微粒的形式存在 于石英测样中 , 就会影响利用石英矿物( 混合矿物和杂质石英 ) 预定等效剂量和年代 的精确性 和准确性 , 0 同时也对释光增长 曲线的形态产生重要影响. 这种特征样品的
第l 3卷 第 1期
21 0 0年 1月
西安 文 理 学院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Jun l f i nU iesyo r o ra o X ’ nvri f t S i c ( a S i d a t A s& ce e N t c E ) n
Vo . 3 No 1 11 .

浅谈第四纪沉积物中颗粒粒径样品前处理方法

浅谈第四纪沉积物中颗粒粒径样品前处理方法

浅谈第四纪沉积物中颗粒粒径样品前处理方法作者:许婧刘冲庞宏蕊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7年第04期(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00)摘要:光释光测年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普遍应用于第四纪沉积物测年。

沉积物采用中颗粒石英测年具有明显优势;目前,中颗粒石英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黄土、沙漠砂、河流沉积物等光释光测年中。

其中,样品前处理中去除长石采用的方法对中颗粒石英提纯十分重要,石英纯度与测年的准确性密切相关。

本文简要地对当前国内外一些研究人员去除长石选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光释光测年;中颗粒石英提纯;样品前处理1985年光释光测年技术首次被提出,1990年由卢演俦先生将其引入中国。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光释光测年法已经成为目前第四纪沉积物测年中应用最普遍也是最被认可的测年方法之一,测年范围可从几十年到十几万年。

因为其测年物质是沉积物中的主要碎屑成分—石英或长石颗粒,在绝大多数沉积物中含量丰富,可以对沉积物直接测年,样品的光释光性质还可以提供研究地区有关地表过程的一些信息,如判断沙漠砂的来源、指示河流沉积物的搬运距离和古高含沙水流堆积物的判断等,因此被广泛应用[1,2]。

光释光基本原理光释光就是沉积物被掩埋后,其内部石英或长石晶体不断接受电离辐射产生的辐射能,在受到光照射后重新以光的形式被激发出来的释光信号。

这些电离辐射产生的辐射能经过光激发之后会被清空或者降低到可以忽略的水平(释光信号被晒退归零),埋藏之后又会重新累积。

简单来说,光释光年龄就是沉积物经历最后一次曝光后重新被掩埋所接受辐射的时间长度[1,2]。

粒径选择光释光测年采用的石英颗粒一般可分为细、中、粗三种粒径。

在OSL测年中通常采用细颗粒(通常为4-11μm)或粗颗粒(通常为90-125μm),当样品中缺乏细颗粒和粗颗粒时则选择中颗粒粒径,而且采用中颗粒石英来进行年代测定优势明显,例如,38-63μm[3,4];40-63μm[5];40-90μm[6];63-90μm[7]。

释光测年中细颗粒石英Stokes沉降法及敏感度意义

释光测年中细颗粒石英Stokes沉降法及敏感度意义

沉降法及敏感度意义
感度等。

三是通过大气观测对现代风暴和颗粒分布、沉积速率进行分析。

然而,无论是研究风成沉积物还是水成沉积物,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物源示踪方法都不能确定源区属性,人们应该综合使用多种物源示踪方法,准确寻找源区位置。

对辐射能量的敏感度高,石英释光敏感度(即单位剂量的释光响应)被用来进行物源研究
黄土物源可以从地形、地化、大气观测三个方面进行。

尽管黄土的起源对了解其传输路径和气候信息至关重要,黄土的沉积来源仍然很有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黄土主要来源于蒙古的戈壁和沙漠以及中国北部的毗邻地区;其他人则认为还包括中国西北地区三大内陆盆地。

根据碎屑锆石证据,孙继敏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来源于中亚构造带(主要是戈壁、
(μm)
图1 小于4 μm分选1、3、5、7次数对比
(μm)
图2 小于11 μm分选1、3、5、7次数对比
(μm)
图3 4~11 μm分选1、3、5、7次数对比
将上述浮选好的4~11μm颗粒加入氟硅酸浸泡3天,加入10%稀盐酸中和表面氟化物沉淀,最后用蒸馏水多次清洗至中性。

该过程利用了石英和长石在氟硅酸中的溶解度不同,对黄土细颗粒石英进行
的颗粒用乙醇浸泡,并将颗粒摇至悬浮液。

然后将乙醇悬浮液倒入装有高约
个左右,每个试
不锈钢片。

用定量移液管从摇
液体到各个玻璃试管中。

在℃以下环境低温烘干,细颗粒落在测片上的颗粒
4 μm,理论上测片间样品
以内。

若长石的
则细颗粒石英纯度能满足试验要求。

11 μm浮选一次
的颗粒,小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3期2008年3月地球科学进展A DVAN CE S I N E AR T H S C I E N C EV o l.23 N o.3M a r.,2008文章编号:1001-8166(2008)03- -06光释光测年中石英样品提纯方法的改进*李国强1,赵 晖1,2,范育新1,彭海梅1,2,陈发虎1(1.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摘 要:为了解决光释光前处理中遇到的传统方法无法获得满足纯度石英的问题,通过大量对比实验,结合玻璃工艺中石英分离研究成果,最后获得了新的石英提纯流程,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通过化学分离避免了密度变化对石英长石分离的影响,从而解决了斜长石和岩屑在传统的重液分离中无法剔除的问题,新方法能够获得满足纯度要求和量要求的石英,同时,新方法比传统方法实验室工作效率更高。

关 键 词:光释光测年;石英提纯;十二胺浮选中图分类号:P597;T D873.3 文献标识码:A1 引 言释光测年特别是光释光(O SL)测年是第四纪年代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重要测年方法,特别是对缺乏有机14C和其它测年载体的松散沉积物测年方面具有其它方法无可替代的优势,O SL测年的测定对象是石英、长石等矿物颗粒[1],目前待测样品中的石英组分是使用最广泛的O SL测年材料[2]。

释光样品在测量之前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前处理,以得到较纯净的矿物颗粒。

目前,在使用粗颗粒进行释光测年时,各个实验室释光样品前处理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基于A it k i n[3]提出的重液分离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重液分离+H F酸溶蚀方法。

主要原理是利用石英和长石相对密度不同,用重液将二者分离,然后用氢氟酸溶蚀掉石英组分中参杂的长石颗粒以及石英颗粒表面被α剂量辐照的约10μm表层,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难以彻底剔除斜长石以及比重在2.62~2.75之间的岩石碎屑。

密度介于2.62~2.75之间的岩石碎屑和斜长石的混入会影响用石英作为释光测年样品获得0 S L测年数据的结果,因此进一步提高石英的纯度对于释光测年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在玻璃工业上,也需要进行长石和石英分选研究以便得到高纯度的石英,长石和石英最成熟的分选方法是浮选分离法[4~6],本文拟通过石英提纯方法对比研究,结合成熟的工业提纯方法,从化学角度对已有以物理提纯为基础的石英分离提纯方法进行改进,探索一种新的暗室条件下O SL测年石英组分提纯的方法。

2 实验方法研究2.1 实验采用的样品采用采自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西南浩特敖包(39°42′53″N,105°36′16″E,1025m)黄色沙漠沙样品(实验室编号L2007~40),我们选取L2007~40样品中样品量最多的250~300μm粒径组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进行大量对比实验,同时方便显微镜下观察和挑选矿物;选* 收稿日期:2007-10-19;修回日期:2008-01-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阿拉善高原—黄土高原全新世重大干旱事件(侧重释光年代)研究”(编号:40401061);“晚第四纪古兰泰湖面波动与环境变化研究”(编号:4050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编号:40721061)资助. 作者简介:李国强(1986-),男,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专业. E-m a i l:l i g u o q03@l z u. c n*通讯作者:赵晖(1973-),男,山西忻州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释光年代学和环境演化研究. E-m a i l:h z h a o @l z b. a c. c n取实验室编号L2007~21的另一风成沙样品的90~125μm粒径组分来验证本研究所获得的新方法对于实验室测年常用粒级样品的适用性。

2.2 石英提纯的理论基础石英和长石的物理性质十分相似,在沉积物中往往同时存在,石英和长石都是架状硅酸盐矿物,石英的晶体结构:硅氧四面体与4个硅氧四面体共角顶相互联结,形成在三维上无限延伸的架状结构,公共氧两边均是Si—O键;长石晶体结构与石英相同,其中硅氧四面体中有一个S i—O键被A l—O键代替,A l—O键比Si—O键更容易断裂;同时,由于存在为补偿A13+取代S i所造成的电价不平衡而引进的K+、N a+,这些碱金属离子与O2-之间的离子键强度很低,加上键之间的硅氧键密度也低,这些碱金属离子在长石表面活动性较强,因此,与石英相比,长石表面更易于发生化学反应,A1在长石表面的存在为长石与化学药剂的作用提供了活性点[6]。

在强酸(本研究采用H2SO4)p H=2~3的条件下,十二胺主要以R N H+3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可以作为阳离子捕收剂使用。

据K・H・拉奥等[7]的研究表明:这一p H值正处于石英零电点附近,而比长石零电点(p H=1.5)高,因此,在这一P H值条件下长石表面荷负电,石英表面不荷电,R N H+3率先吸附在长石表面负电荷区,从而使长石优先浮出。

依此,本研究设计先用2.75重液分离出重矿物,然后用十二胺对参杂长石进行浮选,然后用氢氟酸溶蚀掉石英颗粒接受α剂量的约10μm表层及残余长石,最后除去磁铁矿提纯石英。

2.3 石英矿物提纯方案设计为了研究重液分离+十二胺浮选+氢氟酸溶蚀提纯石英的可行性,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本文设计了如图1的对比实验,实验的基本步骤如下:图1 对比实验流程图F i g.1 F l ow c h a r t f or t h e c o n t r a s t e x p er i m e n t (1)十二胺配制方法:先将2g十二胺(工业名为月桂酸胺)与97m L蒸馏水置于烧杯中,然后用电炉加热并不停地搅拌,直至月桂酸胺溶解为止,关掉电炉,冷却后即可使用[8]。

(2)取野外密封好样品到暗室,去掉表面大约1c m厚的可能曝光的样品。

取出适量样品,放到大烧杯里用自来水浸泡和清洗,重复3~5次,从而去除杂物、细尘和小于8μm的颗粒。

(3)把样品折到烧杯中,放到超声波洗涤器中震荡40分钟左右,洗去样品颗粒上附着的细尘,然后加入过量的10%盐酸和30%的双氧水,除去碳酸盐和有机质,然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样品。

(4)用不同粒径的筛子自下而上组成由细到粗的一组筛子,将冲洗干净的样品充分湿筛分选,得到582第3期 李国强等:光释光测年中石英样品提纯方法的改进 不同粒径范围的样品, L 2007 ~40 选取样品量最多的250 ~300 μm 之间的样品, L 2007 ~21 选取90 ~125 μm 之间的样品。

(5)将所得的 L 2007 ~40 样品250 ~300 μm 的组分用蒸馏水反复清洗,烘干;取出等量的两组份,分别编号s a m p l e-1 , s a m p l e-2 。

(6) s a m p l e-1 采用实验室设计的浮选法,使用A 流程,主要步骤如下:①重液分离:先用2.75 的重液分离,这时试管的下层是重矿物,上层是石英和长石的混合物,抽滤得到石英和长石的混合物,蒸馏水清洗。

②十二胺浮选:将洗净的样品转入黑塑胶盒中,加入 C =0.01 m o l / L 的硫酸,然后向黑塑胶盒中加入少量已配好的十二胺,使十二胺与试样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蒸馏水,并摇晃烧杯,即可见絮状长石集合体浮于水面上,将絮状集合体倒掉,再加入少量水,然后摇晃烧杯,倒掉絮状物,如此反复5~7次,直至无絮状物浮起为止,然后用蒸馏水反复多次冲洗。

③氢氟酸溶蚀:加入40%的氢氟酸,在磁子搅拌器上搅拌40分钟,将反应后浑浊的液体倒掉,剩余在塑料烧杯底部的不溶物质用去离子水冲洗5~7次,再用蒸馏水冲洗3~5 次。

④加入1 m o l / L 的盐酸,浸泡5分钟后用蒸馏水冲洗,然后烘干样品,把烘干后的样品取出,用强磁铁除掉样品里可能存在的磁铁矿,得到实验结果样品。

(7) s a m p l e-2 采用传统方法流程B 提纯石英,先用2.75 重液分离,得到上层石英和长石的混合物,烘干;然后用2.62 重液分离,得到下层石英;然后用氢氟酸溶蚀与(6)中②相同;最后与(6)中④同烘干,除磁铁矿。

(8) L 2007-21 样品90 ~125 μm 的组分采用与(5)~(7)相同的流程。

获得实验结果样品。

3 样品 L 2007 -40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实验结果(1)体式显微镜下的对比。

s a m p l e-1 , s a m p l e-2 经过A ,B 不同流程提纯后得到的石英在体式显微镜下的照片如图2(b 、c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s a m - p l e-1 通过A 流程后结果样品(图2b )纯度很高,肉眼挑不出长石和重矿物的存在。

s a m p l e-2 通过B 流程提纯所得结果样品(图2c )同样在镜下肉眼观察不到长石和重矿物。

在实验步骤(6)中③过程中收集使用十二胺溶液浮选后的上浮的物质,在镜下可见主要为长石和岩石碎屑等杂质(图2d )。

图2 实验所得样品在体式显微镜(40 ×10 )下的照片F i g.2 P h o t os o f s am p l e s f r om t h e s t y l em i cr o s c o p e (40 ×10 )a.只进行过双氧水和盐酸溶液处理的样品; b . A流程所得石英; c . B 流程所得石英; d . s a m p l e-1在十二胺浮选时上浮出的参杂长石及矿物碎屑a . i s t he s a m p l e w it h h y d r oge n p e r ox i de s o l u t i o n a nd h y d r oc h l o r i c ac i d s o l u ti o n t r ea t m e nt ;b . i s t he q u a r t z s e p a r a ti o n o b t a i n e d by A fl o w e x p e r i m e nt ;c . i s t he q u a r t z s e p a r a ti o n o b t a i n ed by B fl o we x p e r i m e nt ; d . i s t he i m pu r it yf e l d s p a r a nd t he m i n e r a l d e t r it us w a s fl oa t e d byL a u r y l a m i ne i n t he s a m p l e-1 p r oce du r e s(2)释光曲线的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