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课课件: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合集下载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件)(人教版)

二、北宋的建立
北
宋
一、北宋的建立
1、时间: 960年
2、建立者: 赵匡胤(宋太祖) 3、过程: 陈桥驿兵变 4、定都: 开封(东京) 5、治国措施:
宋太祖:赵匡胤
对内:杯酒释兵权:解除大将兵权 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守内虚外) 重文轻武 对外:陆续消灭南方其余割据政权
宋 太 祖 驾崩后,其 弟赵光义登 基为帝,称 宋太宗。
③评价: 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
得创筑城隍。
③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
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④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材料一: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 消极: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 “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 万匹。
宋 太 宗 时,灭吴越、 闽南、北汉, 结束了五代 十国的分裂 割据局面, 基本实现统 一(局部统 一)。
二、辽与北宋的战、和 《励学篇》
1、北宋对辽用兵 探究: 宋真宗 请结合北宋的治国措施,分析对辽用兵失败的原因? 979 年,宋太宗在消灭北汉的,结束了五代十国的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分裂割据局面的同时,决定乘胜收复幽云十六州,于 是对辽用兵。其结果是„„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弊端 解除大将兵权,重文轻武 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积弱) 将地方的政权、财权、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边防守卫空虚 军权收归中央(守内虚外)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1、封建社会形成、初步发展,首次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 ——隋唐(581—907) 4、封建国家的再次分裂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5、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明清(1368—1840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ppt课件

西夏的崛起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西夏的建立
党项族杰出 首领元昊于 1038年称帝, 国号大夏, 定都兴庆。
西夏与宋的关系:
西夏
宋夏和议
北宋
(960—1127年)
辽、宋、夏的和战
辽 西夏
宋夏和议 澶渊之盟
(916年 契丹 阿保机 上京)
(1038年 党项 元昊 兴庆)
北宋
周世宗(柴荣)
耶律阿保机(即辽太祖),907年, 契丹的兴起 他被推为部落首领,继而统一契丹 接受汉族文化,重视 八部,控制了邻近的女真、室韦等 农耕。学会了种庄稼、 族。916 年,阿保机称皇帝。国号 冶铁、建房屋、有了 “契丹”,定都上京。 农耕生活。 契
辽太宗时,辽夺取了幽云十六州
丹 人 饮 马 图
澶渊之盟
北宋
(960—1127年)
澶州大战(1004),澶渊之盟(1005)
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 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 澶渊之盟内容: 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 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 辽撤兵,北宋每年送 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 给辽岁币。 十年的战争,使以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和平 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 展,而且还彼此进行贸易。
9.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契丹兴起和陈桥兵变 小 辽、宋、西夏的和战 结 复 习 巩 固
金和南宋的对峙
契丹兴起和陈桥兵变
五代十国
契丹的兴起
陈桥兵变
五代十国
1、五代——占据中原的五个朝代 梁 唐 晋 汉 周
后梁 后唐 2、十国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PPT课件(说课)

民 族 政 权 并 立 的 时 代
二、民族政权并立的第二个时期: (12世纪——13世纪)
北宋
西夏
1、民族 2、时间 金 3、建立者 4、都城 岳飞抗金 金、南宋对峙
南宋
1、民族 2、时间 3、建立者 4、都城
一、单项选择题
1、契丹国的建立者是: A、元昊 B、阿保机 C、石敬瑭 D、耶律德光
2、12世纪初由女真人建立的政权是: A、南宋 B、辽 C、西夏 D、金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你的意见呢?
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十万 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 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的都有道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 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 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 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 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 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秦桧妻 王氏
秦桧
历史诊断
金与南宋的战争实质上是女真族对汉族的侵略, 领,也是著名的民族英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所出现 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女 真族也不例外。中华民族内部不同民族之间 的战争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分析,而 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
民族英雄是指:一个民族在反抗外来民 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 人物。岳飞抗金保卫了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 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只能说是正义的举动, 而不能说他是一个民族英雄。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具 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本节课的内容所含时段相对较长,而教材 对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陈述的较少。 并且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 难点,同时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 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较差。
第9课__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件)

政权名称 辽 北宋 西夏 建立 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金 南宋
巩 一、辽国、北宋、西夏的建立 固 提 二、辽国、北宋、西夏的关系 升
三、金与南宋的对峙
学 以 致 用
辽(契丹)
西夏
北 宋
契丹的兴起.
契丹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 上游一带,以游牧为主。
契丹的兴起.
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1、国名:契丹(辽) 阿保机(辽太祖) 2、建立者: 3、时间: 10世纪初 上京 4、定都: 5、辽太宗时,夺取幽云十六州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预习交流:
1.本课讲述了哪几个民族政权? 2.你如何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结 合课本内容举列说明。 3.把各政权的建立民族、时间、人物、都城 交流一下。
交流提示:小组内交流问题,看是否能解决? 4.在课本上划出描述这几个民族政权之间关 系(战与和)的语句,简要总结。
用图表表示五个政权
临安
达标检测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2.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族建立的(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回纥 D.党项族 3. 12世纪初,灭掉辽和北宋的是 ( ) A 契丹 B 西夏 C 后周 D 金 4.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屈辱的,“岁 币”增加了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它结束了辽宋之间的战争,使辽宋边境长 期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有利于边境地 区的生产发展。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 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金 南宋
巩 一、辽国、北宋、西夏的建立 固 提 二、辽国、北宋、西夏的关系 升
三、金与南宋的对峙
学 以 致 用
辽(契丹)
西夏
北 宋
契丹的兴起.
契丹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 上游一带,以游牧为主。
契丹的兴起.
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1、国名:契丹(辽) 阿保机(辽太祖) 2、建立者: 3、时间: 10世纪初 上京 4、定都: 5、辽太宗时,夺取幽云十六州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预习交流:
1.本课讲述了哪几个民族政权? 2.你如何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结 合课本内容举列说明。 3.把各政权的建立民族、时间、人物、都城 交流一下。
交流提示:小组内交流问题,看是否能解决? 4.在课本上划出描述这几个民族政权之间关 系(战与和)的语句,简要总结。
用图表表示五个政权
临安
达标检测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2.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族建立的(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回纥 D.党项族 3. 12世纪初,灭掉辽和北宋的是 ( ) A 契丹 B 西夏 C 后周 D 金 4.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屈辱的,“岁 币”增加了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它结束了辽宋之间的战争,使辽宋边境长 期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有利于边境地 区的生产发展。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 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2013年初中七年级下历史说课课件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人教版)

• 本课地位:
• 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 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 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 杂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进一步 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 的重要时期。
Hale Waihona Puke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已经 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 题的能力,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对 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上册已经学习 北朝时期,对民族关系已有一定的认 识,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宋朝的百姓负担。澶渊之盟对宋 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 很不利。
辽国方面: 北宋方面: 中华民族发展史方面:
板书设计
一、契丹的兴起和北宋的建立 1 时间 2 建立者 3 都城
二、辽宋夏的并立与更替
西 夏
辽
北宋
西 夏
金
南宋
政权名 建立 称 时间
建立 民族
建立者
都 城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1. 契丹是怎样兴起的? 2. 宋朝又是怎么建立的? 3. 为什么会称这个时期为民族政权并立 的时代?
西辽 夏
北宋
西 夏
金
南宋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
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宋辽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四、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知道辽、宋、西夏等政 权的并立,正确认识这 一时期的民族关系。
五、教法学法
问题探究法 归纳总结法
六、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预习案,多媒体课件制作、材料收集等。 学生:收集相关材料,阅读课本,小组合作并完成 预习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件

思考与讨论环节
民族政权并立时代意义和价值思考
民族政权并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各 民族政权在相互竞争、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创 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这一时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进了 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奠定了基础。
民族政权并立时代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各民族政权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展,积极采取 各种政策和措施,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 。
03
各民族政权特点及相互关系
汉族政权特点及演变
汉族政权建立
汉族政权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其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多个 阶段,如汉朝、唐朝等。
政治制度演变
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 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中央集 权制的演变过程。
经济文化发展
汉族政权在农业、手工业、商 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同 时创造了著名的汉文化,如汉 字、诗词、科技等。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多个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与和平交织,经济文化交流 频繁。
元明清时期
01
02
03
04
元
蒙古族建立的政权,统一中国 ,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明
汉族建立的政权,推翻元朝统 治,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
清
满族建立的政权,统一中国,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 王朝。
元明清时期的特点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经济文化繁荣,对外交流频 繁。
南宋建立
金朝灭北宋后,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今浙江杭州),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关键历史人物评价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首领,建立辽朝,实行 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契丹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民族政权并立时代意义和价值思考
民族政权并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各 民族政权在相互竞争、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创 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这一时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进了 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奠定了基础。
民族政权并立时代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各民族政权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展,积极采取 各种政策和措施,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 。
03
各民族政权特点及相互关系
汉族政权特点及演变
汉族政权建立
汉族政权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其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多个 阶段,如汉朝、唐朝等。
政治制度演变
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 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中央集 权制的演变过程。
经济文化发展
汉族政权在农业、手工业、商 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同 时创造了著名的汉文化,如汉 字、诗词、科技等。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多个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与和平交织,经济文化交流 频繁。
元明清时期
01
02
03
04
元
蒙古族建立的政权,统一中国 ,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明
汉族建立的政权,推翻元朝统 治,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
清
满族建立的政权,统一中国,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 王朝。
元明清时期的特点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经济文化繁荣,对外交流频 繁。
南宋建立
金朝灭北宋后,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今浙江杭州),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关键历史人物评价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首领,建立辽朝,实行 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契丹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ppt课件

2020/10/28
29
内容: 澶 渊 之 盟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 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 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 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 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 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2020/10/28
15
契丹(辽)
北宋
2020/10/28
16
二、北宋的建立
陈桥兵变
• 时间:960年 •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 定都:开封(东京)
• 史称北宋
• 巩固统治措施:1、“杯酒释兵权” 2、对辽用兵,“澶渊之盟”
思考:北宋是否统一了全国 ?
2020/10/28
17
小说《飞龙传》 讲述了这段历史
2020/10/28
18
郭威建立后周,郭威死后无后嗣, 由养子柴荣即皇帝位,但因柴荣年轻早 殇,由其子柴宗训即皇帝位。由于柴荣、 赵匡胤、郑恩为结义兄弟,可惜作为殿 前都检使的赵匡胤在出征到达陈桥驿时, 黄袍加身,发动了政变,杀害了柴宗训, 史称“陈桥兵变”。柴成训落难于云南, 后来当了云南王,柴英平被赵匡胤收为 义女,在后来的小说中就是“杨六郎的 妻子柴郡主”权并立的时代
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二、辽、宋、夏的和战
三、金和南宋的对峙
2020/10/28
5
问题:唐与宋之间还经历了 哪一个历史时期?
五代十国
2020/10/28
6
2020/10/28
7
2020/10/28
8
五代十国的历史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堂PPT)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
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
拾旧山河,朝天阙。
女真贵族
岳飞回临安后即被解除兵 权,任枢密副使。绍兴十一年 (1142年)八月,宋高宗和秦 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要求 “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 秦桧、万俟禹(moqixie)、张 俊、王俊等人乃诬岳飞谋反, 将其下狱。
1.西夏建立:建国时间: 11世纪前期 建 立 者: 建立民族: 都 城: 元昊
党项族
兴庆
①元昊向宋称臣; 内容: 2.宋夏议和: 作用: ②宋给西夏岁币。
①西夏设立 太学 ,译汉文书;
②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辽和西夏与北宋的 关系有什么共同之 处? 都向北宋学习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政治 制度; 辽、西夏和 与北宋发生战争使 北宋的并立 双方损失很大; 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发展。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进士,名叫秦涧泉,来到 岳飞墓前,想到杀害岳飞父子的秦桧,羞愧难言, 写了一副七言联祭祀岳飞,得到人们的赞赏与同 情:“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小刚同学在暑期旅游的时候,参观了岳飞墓。在岳
在杭州美丽的西湖边,有座 飞的墓门上有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 岳 飞 著名的岳坟,抗金英雄岳飞 暮 就葬在这里,岳坟前还跪着 臣 ”。但是小刚同学不知道“忠骨”、“佞臣”分别指 前 的 四个反缚双手的铁铸人像, 的是谁,你能帮他解释吗?(秦 ) 他们就是以秦桧为首的陷害 桧 A.岳飞、赵高 B.郑成功、和珅 夫 岳飞的罪人。结合课文,你 妇 能说说对“流芳百世,遗臭 跪 C.戚继光、兀术 D .岳飞、秦桧 像 万年”的理解吗?
定 建 立 都 者 : : 开 赵 封 匡 ( 胤 东 ( 京 宋 ) 太 祖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 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
说课主题
一、教学思路
说 课 内 容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五、教法学法 六、过程设计 七、教学反思
一、教学思路
教师启发 问 题 探 究 同 伴 交 流
新课程理念
自主学习
二、教材分析
• 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 1、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 2、辽、宋、夏的和战 • 3、金和南宋的对峙
• 本课地位:
• 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 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 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 杂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进一步 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 的重要时期。
三、学情分析
• 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已经 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 题的能力,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对 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上册已经学习 北朝时期,对民族关系已有一定的认 识,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11世纪前期 12世纪初期
东京 兴庆 会宁
金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综观辽、宋、夏、金政权的 并立,战争与和平是交替存在 的,但和平友好相处是我国各 族友好关系的主流,中华民族 的历史是各族共同缔造的。
七、教学反思
第一,每节课都要做充分的准备。 第二,要努力使学生在每节课都保持活跃状态。 第三,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四,要适当的鼓励学生。
辽国方面: 北宋方面: 中华民族发展史方面:
板书设计
一、契丹的兴起和北宋的建立 1 时间 2 建立者 3 都城 二、辽宋夏的并立与更替
西 夏 辽 西 夏 金
北宋
南宋
政权名 称
辽 北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夏
10世纪初
建立 时间
建立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女真
建立者
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阿骨打
上京
都 城
960年
1. 契丹是怎样兴起的? 2. 宋朝又是怎么建立的? 3. 为什么会称这个时期为民族政权并立 的时代?
西 夏
辽
北宋
西 夏
金
南宋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 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宋辽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宋朝的百姓负担。澶渊之盟对宋 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 很不利。
四、教学目标
知道辽、宋、西夏等政 权的并立,正确认识这 一时期的民族关系。
课程标准
五、教法学法
问题探究法
归纳总结法
六、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预习案,多媒体课件制作、材料收集等。 学生:收集相关材料,阅读课本,小组合作并完成 预习案
二、学习新课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本课内容作 了一些调整,重新进行组合和拓展。以民族关系为 主线,首先明确三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确立,再探讨 它们与宋朝的关系,从而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政权 并立与民族关系。
说课主题
一、教学思路
说 课 内 容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五、教法学法 六、过程设计 七、教学反思
一、教学思路
教师启发 问 题 探 究 同 伴 交 流
新课程理念
自主学习
二、教材分析
• 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 1、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 2、辽、宋、夏的和战 • 3、金和南宋的对峙
• 本课地位:
• 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 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 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 杂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进一步 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 的重要时期。
三、学情分析
• 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已经 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 题的能力,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对 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上册已经学习 北朝时期,对民族关系已有一定的认 识,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11世纪前期 12世纪初期
东京 兴庆 会宁
金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综观辽、宋、夏、金政权的 并立,战争与和平是交替存在 的,但和平友好相处是我国各 族友好关系的主流,中华民族 的历史是各族共同缔造的。
七、教学反思
第一,每节课都要做充分的准备。 第二,要努力使学生在每节课都保持活跃状态。 第三,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四,要适当的鼓励学生。
辽国方面: 北宋方面: 中华民族发展史方面:
板书设计
一、契丹的兴起和北宋的建立 1 时间 2 建立者 3 都城 二、辽宋夏的并立与更替
西 夏 辽 西 夏 金
北宋
南宋
政权名 称
辽 北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夏
10世纪初
建立 时间
建立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女真
建立者
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阿骨打
上京
都 城
960年
1. 契丹是怎样兴起的? 2. 宋朝又是怎么建立的? 3. 为什么会称这个时期为民族政权并立 的时代?
西 夏
辽
北宋
西 夏
金
南宋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 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宋辽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宋朝的百姓负担。澶渊之盟对宋 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 很不利。
四、教学目标
知道辽、宋、西夏等政 权的并立,正确认识这 一时期的民族关系。
课程标准
五、教法学法
问题探究法
归纳总结法
六、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预习案,多媒体课件制作、材料收集等。 学生:收集相关材料,阅读课本,小组合作并完成 预习案
二、学习新课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本课内容作 了一些调整,重新进行组合和拓展。以民族关系为 主线,首先明确三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确立,再探讨 它们与宋朝的关系,从而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政权 并立与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