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一、学习活动目标㈠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以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2、通过学习,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3、通过历史图片资料的运用,培养识图能力和提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能力。

4、通过对民族间的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和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5、通过教师的有规律的提问,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民族政权的并立为主线,将其主要情况通过多媒体展示后由学生归纳,然后教师进行小结与分析。

澶渊之盟的内容和作用组织学生讨论进行。

关于岳飞的通过师生介绍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评论。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一方面正确认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另一方面,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和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首尾照应,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教育。

二、学习活动设计㈠重点和难点重点: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

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是一个重点内容。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如何正确对岳飞抗金进行评价?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少数民族较多对初一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学习实践】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10课知识点整理

【学习实践】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10课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10课知识点整理课件www.5y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辽、宋、夏、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契丹的兴起(1)契丹的生活习俗: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过游牧为主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2、北宋的建立(1)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2)北宋与契丹:①北宋北伐:为了夺回被辽占领的地区(幽云十六州),遭到失败,转而采取“守内虚外”的消极防御政策。

②契丹南侵: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到达澶州,东京受到威胁,宰相寇准主战,宋真宗亲临督战,辽军进攻受挫。

1005年,双方订立盟约,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双方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

(3)澶渊之盟的内容:①双方撤军,各守疆界;②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4)、对澶渊之盟的评价:对北宋来说这是一个屈辱性的和议,它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这毕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3、北宋与西夏的和战宋与西夏的和议:①西夏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进行贸易。

二、碰撞中的融合(民族融合)(1)奖励垦荒,学会农耕(2)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3)西夏还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用汉字铸造钱币政权建立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契丹916年辽太祖阿保机上京北宋汉族960年宋太祖赵匡胤汴京、东京(今开封)西夏党项1世纪前期李元昊兴庆金女真2世纪初期金太祖阿骨打会宁,后迁到中都南宋汉族127年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杭州)、辽太宗推行“以汉制待汉人”,保护发展先进中原文明的政策。

2、榷场: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

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1115年,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

2、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定都临安。

第9课__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9课__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祸 患
对内严防的性质,直接造成内政腐朽。 对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思考:北宋是否统一了全国?
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 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 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因而 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 中国的王朝。
辽宋夏的和战.
澶州
东京
寇准
宋真宗
合作探究.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5.岳飞抗金的故事发生在( ) A.北宋建立时期 B.北宋与西夏并立时期 C.南宋与金对峙时期 D.北宋与辽并立时期 6、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的对联中,佞臣指的是( )。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贾似道
7.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 要人物。请分析他们的名字当中的“靖”和“康”与下列哪一历史 事件有直接联系( )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8.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其中“宋太祖” 指的是( ) A、李世民 B、刘邦 C、铁木真 D、赵匡胤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时代。在北 方广大地区,军阀混战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 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与此同时,南方各地又陆续 并存过九个较小的割据政权,即:吴、南唐、吴越、楚、 前蜀、后蜀、南汉、南平及闽等九国;北方河东地区则有 北汉势力。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以后,中国进入 民族并立的时代。两宋与辽、西夏、金之间既有对立和斗 争,也有共同发展、友好往来和相互学习。前者是历史发 展的支流,后者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在相互交往中,辽、 西夏、金接受中原先进的文明。中华民族进一步融合。
2.北宋建立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标要求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教学重难点重点:契丹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岳飞抗金。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课件播放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片段。

提问:你看过这部电视剧吗?你知道萧峰是什么人吗?你还记得在这部电视剧中提到过哪些政权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部电视剧中曾出现过辽、西夏、大宋、大理等政权。

萧峰、段誉、虚竹等人,生活在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大约从10世纪初到1276年南宋灭亡,在近300年的时间里,中华大地上群雄逐鹿,民族政权此消彼长,征伐并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发展。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了解并立的各个民族政权吧!导入二:课件展示两幅图片:《青牛白马图》《宋太祖黄袍加身》。

青牛白马图宋太祖教师设问:同学们,在展示的两幅图中,含有两个故事,一个是青牛白马的故事,一个是黄袍加身的故事。

那么,青牛白马的故事是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传说?“黄袍加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赵匡胤建立的朝代是什么?在这一时期我国对峙并立的主要有哪几个政权?这些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推进新课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1.契丹的兴起和阿保机建国课件播放视频《中华上下五千年》片断,介绍契丹的兴起与建国。

提问:契丹政权是什么时间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什么地方?学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回答:916年,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建都上京。

教师补充:契丹后来改国号为辽。

课件展示《还猎图》及文字资料: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提问: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契丹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契丹人过着渔猎畜牧的生活,以逐水草游牧为主。

思考和分析:契丹族兴起和强大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隋唐时期,躲避战乱的中原人来到契丹地区,带去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契丹地区经济的发展;耶律阿保机任用汉人为谋士,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设置州县,契丹慢慢强大起来。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9-14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9-14课)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1、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结束了黄河流域分裂局面。

联系:七年级上册学过的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人物或政权(东汉末的曹操、氐族符坚建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二、辽、宋、夏的和战1、宋与辽──澶渊之盟(1)背景:宋真宗统治时,澶州之战,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2)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3)如何评价澶渊之盟?①宋每年给辽岁币,增加了负担老百姓,对宋来说也是屈辱的。

②但这个条约也使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边境和平,这样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双方在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

2、宋与夏和战(1)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2)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三、金和南宋的对峙1、12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

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2、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3、抗金英雄:岳飞郾城大捷4、宋金和议: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杀害了岳飞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今北京)。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①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变化;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完成版第9课_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完成版第9课_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2.西夏是由------族建立的 ( ) A契丹 B女真 C 党项 D回纥 3.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4.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相同内容是( ) A对宋称臣 B北宋送“岁币” C辽和西夏送给北宋“岁币” D辽夏推行汉法 5.下列有关辽和北宋灭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政治腐败 B都被金所灭 C北宋比辽灭亡早 D辽 宋 金同时并立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 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 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 负担。 2、积极的一面:使辽宋边境长期处于 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 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四、西夏的建立及与北宋的 关系 1、建立者:元昊 2、定都:兴庆 3、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
五、金的建立 1、建立者: 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2、时间: 12世纪初期 3、定都: 会宁
女 真
金 灭 辽 和 北 宋
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靖康之耻
• 靖康二年(1127年),金大举攻宋,东京城破。 宋钦宗和宋徽宗本人及后妃、皇子、公主等三千 多人被俘虏,运至大金国都。
西夏

北 宋
西夏
第9课
民族政权 并立的时代辽(契丹)西夏Fra bibliotek北 宋
契丹(辽)
一、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1、国名:契丹(辽)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2、建立者: 3、时间: 916年 上京 4、定都: 5、辽太宗时,夺取幽云十六州
返回
契丹(辽)
北宋
二、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 1、建立者: 赵匡胤(宋太祖) 2、时间: 960年 3、定都: 开封(东京) 4、巩固统治的措施: “杯酒释兵权”

课件1: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课件1: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金灭辽和北宋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 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散在他州。”
金、南宋、西夏形势
西夏

北 宋
西夏

南宋
(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
岳云
军法规定:凡是践踏民间禾稼、 压价强买商品者,定斩不赦.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珂《金佗续编》
绍兴和议订立不久,秦桧秉承宋高宗的旨意,加紧了迫害岳飞的活 动。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 杀害,当时岳飞年仅39岁,岳飞临刑前在狱案上挥笔写下“天日昭 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示了对投降派的最后抗议。
学习目标
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澶渊之盟,岳飞抗金,宋金对峙。 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的民族观,评价历史人物。 认识金灭北宋和西夏的进步性,和岳飞抗金斗争的正义性。 学习重点:契丹的兴起和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学习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岳飞抗金。
民族政权 建立时间
辽 10世纪初
北宋 960年
西夏 金
11世纪前期 12世纪初
南宋 1127年
民族 契丹 汉 党项 女真 汉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完颜阿骨打 赵构
都城 上京 东京 兴庆 会宁 临安
风俗叙史
四千一行契 时里卓营丹 畋山穹到人 猎川庐处的 是无数即生 生土乘为活 涯著车家: 。,。,
思考:契丹的兴起与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契 丹 人 饮 马 图
但是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因为金与南宋的战争是属于我们整个 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相当于兄弟姐妹之间吵架,不能说是抵抗 外来侵略,所以岳飞不能说是民族英雄,而是一位抗金英雄。
小结(一)

第9课: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教案)

第9课: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教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备课人:王建辉【课前延伸】:【学习目标】:1.掌握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的兴起与建国;2.记住“陈桥兵变”、“辽宋战争”、“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岳飞抗金”和宋金议和等重大历史事件,理清本课的发展线索;3.探究复杂的民族关系,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岳飞抗金”;【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契丹的兴起(2)契丹与北宋的关系(3)金的建立(4)岳飞抗金学习难点:(1)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2)正确评价岳飞抗金(3)正确认识辽、宋、西金、金之间复杂的民族关系【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杨家将抗辽和岳飞抗金的故事吗?请两位同学分别起来讲一讲。

然后,根据学生的讲述,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两个故事分别发生在哪个朝代时期呢?期间还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呢?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第一部分: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50页——P51页前两段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害羞下列问题)(一)契丹的兴起:1.隋唐时期,契丹逐步强大起来;2.契丹族强大的原因有哪些?(1)契丹人与汉人接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2)逐步学会农耕生活34.哪一个皇帝在位时,辽国占领了幽云十六州?造成了什么结果?(二)北宋的建立1.唐朝灭亡以后,我国出现了割据混战的局面。

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

2.五代后期,黄河流域地区面临着怎样的形势?(统一趋势不断加强)34.注意几个问题:(1)记住三个成语故事:①陈桥驿兵变②黄袍加身③杯酒释兵权(2)北宋建立的意义是什么?(陆续消灭了割据政权,结束了分裂局面)(3)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它统一的只是我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是局部统一。

第二部分:辽、宋、夏的和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51页最后一段和P52页的前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1.北宋建立以后,两次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什么政策?(防御政策)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15年,在会宁称皇帝建立金的是( B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耶律德光 4.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D ) A.堰城大捷 B.南宋收复建康 C.南宋开始 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请同学们打开《导 学与测评》,翻到第 27页,自我测试一下 课堂巩固部分。
课堂练习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 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 A 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 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B )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课堂练习

五代 十国
西夏

西夏

朝北宋南宋民族 政权 建国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10世纪 初 契丹 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 赵匡胤 开封
西夏 11世纪 前期 党项 元昊 兴庆
金 12世纪 前期 女真 阿骨打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 赵构 临安
图 一
图 二
图 三
(1)图一与哪个民族的建立有关?你能用一首诗描述下此民族的生活状况吗? 图二中的皇帝你知道是谁吗?他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又是如何加强君权的?

五代 十国
西夏

西夏


北宋
南宋
民族 政权 建国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10世纪 初 契丹 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 赵匡胤 开封
西夏 11世纪 前期 党项 元昊 兴庆
金 12世纪 前期 女真 阿骨打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 赵构 临安
宋 夏 和 议
澶 渊 之 盟
宋 金 议 和
(2)承接上题,图一图二涉及到的两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如何呢?
双方最终签订了什么盟约?结合课本动脑筋你如何评价一下它呢?
(3)图三的壁画人物你能看出是哪个政权的吗?它与图二政权的关系如何?
后来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①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 对辽来说—— 岁币。
对于北宋来讲——
②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 “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③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 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 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 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图 一
图 二
图 三
(1)你知道图一的骑马男子是哪个民族的吗?你能说说他们的生活状况 吗?后来它先后灭掉了哪两个政权? (2)图二是什么时期的哪位历史人物? 你能说一说他的抗金事迹吗?图 三是图二人物墓前的跪像,你知道他是谁吗?为什么要让他跪在那里? (3)图二人物班师后,宋金形成了怎样的局面?这种局面是如何形成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