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一、学习活动目标㈠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以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2、通过学习,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3、通过历史图片资料的运用,培养识图能力和提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能力。

4、通过对民族间的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和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5、通过教师的有规律的提问,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民族政权的并立为主线,将其主要情况通过多媒体展示后由学生归纳,然后教师进行小结与分析。

澶渊之盟的内容和作用组织学生讨论进行。

关于岳飞的通过师生介绍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评论。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一方面正确认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另一方面,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和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首尾照应,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教育。

二、学习活动设计㈠重点和难点重点: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

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是一个重点内容。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如何正确对岳飞抗金进行评价?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少数民族较多对初一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完成版第9课_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完成版第9课_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2.西夏是由------族建立的 ( ) A契丹 B女真 C 党项 D回纥 3.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4.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相同内容是( ) A对宋称臣 B北宋送“岁币” C辽和西夏送给北宋“岁币” D辽夏推行汉法 5.下列有关辽和北宋灭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政治腐败 B都被金所灭 C北宋比辽灭亡早 D辽 宋 金同时并立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 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 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 负担。 2、积极的一面:使辽宋边境长期处于 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 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四、西夏的建立及与北宋的 关系 1、建立者:元昊 2、定都:兴庆 3、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
五、金的建立 1、建立者: 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2、时间: 12世纪初期 3、定都: 会宁
女 真
金 灭 辽 和 北 宋
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靖康之耻
• 靖康二年(1127年),金大举攻宋,东京城破。 宋钦宗和宋徽宗本人及后妃、皇子、公主等三千 多人被俘虏,运至大金国都。
西夏

北 宋
西夏
第9课
民族政权 并立的时代辽(契丹)西夏Fra bibliotek北 宋
契丹(辽)
一、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1、国名:契丹(辽)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2、建立者: 3、时间: 916年 上京 4、定都: 5、辽太宗时,夺取幽云十六州
返回
契丹(辽)
北宋
二、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 1、建立者: 赵匡胤(宋太祖) 2、时间: 960年 3、定都: 开封(东京) 4、巩固统治的措施: “杯酒释兵权”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精心制作,呕心沥血)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精心制作,呕心沥血)

金 辽
兴庆 上京
请你来判断
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都城临安探视兄长。
途经成都时,他选购了一部贞观年间出版的本朝 史书,准备送给爱书的哥哥作为礼物。在旅店里, 晚上睡不着觉,就拿起这本史书看起来,当读到 “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不禁怆 然泪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上述情景描述中,有哪三处不符合当时历史 真实?指出并说明理由。
岳 飞 郾城大捷
郾 城 大 捷(1140年)
大散关
1141年 淮 水
大散关

淮水
金 宋 议 和
南宋
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幵 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形成 对峙局面,金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癿统治,把都 城迁到燕京,改名为中都。
西夏
西夏 兴庆
中都
兴庆

临安
金 、 南 宋 的 对 峙
课堂练习 知识竞赛
3.1115年,在会宁称皇帝建立金的是( B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耶律德光 4.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D ) A.堰城大捷 B.南宋收复建康 C.南宋开始 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政权 西夏
合理搭配 民族 开国者 契丹 阿骨打 党项 女真 阿保机 元昊
都城 会宁
陈桥驿 河南封丘县
大梁门 河南开封
北宋建立后,有没有统一全国?
思考:契丹兴起不逐渐强大癿原因是 什么? 接叐汉族文化,重视农耕。
二、契丹癿兴起和辽癿建立 1、国名: 契丹(辽) 2、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3、时间: 916年 4、定都: 上京 5、辽太宗时,夺取幽云十六州
返回
西夏

西夏 南宋

北宋
第一个阶段:辽、 西夏和北宋癿幵 立时期

课件1: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课件1: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金灭辽和北宋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 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散在他州。”
金、南宋、西夏形势
西夏

北 宋
西夏

南宋
(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
岳云
军法规定:凡是践踏民间禾稼、 压价强买商品者,定斩不赦.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珂《金佗续编》
绍兴和议订立不久,秦桧秉承宋高宗的旨意,加紧了迫害岳飞的活 动。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 杀害,当时岳飞年仅39岁,岳飞临刑前在狱案上挥笔写下“天日昭 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示了对投降派的最后抗议。
学习目标
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澶渊之盟,岳飞抗金,宋金对峙。 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的民族观,评价历史人物。 认识金灭北宋和西夏的进步性,和岳飞抗金斗争的正义性。 学习重点:契丹的兴起和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学习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岳飞抗金。
民族政权 建立时间
辽 10世纪初
北宋 960年
西夏 金
11世纪前期 12世纪初
南宋 1127年
民族 契丹 汉 党项 女真 汉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完颜阿骨打 赵构
都城 上京 东京 兴庆 会宁 临安
风俗叙史
四千一行契 时里卓营丹 畋山穹到人 猎川庐处的 是无数即生 生土乘为活 涯著车家: 。,。,
思考:契丹的兴起与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契 丹 人 饮 马 图
但是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因为金与南宋的战争是属于我们整个 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相当于兄弟姐妹之间吵架,不能说是抵抗 外来侵略,所以岳飞不能说是民族英雄,而是一位抗金英雄。
小结(一)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讲课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讲课版)

4.在杭州美丽的西湖边,有座著名的岳坟,葬在这里的人“流
芳百世”的主要原因是(
A.抗辽英雄 C.抗元英雄 “匈奴”是指(
B.抗金英雄 D.抗倭英雄 )
B

5.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
A 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
6.小刚同学在暑期旅游的时候,参观了岳飞墓。在岳飞的墓门 上有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但是小刚 ( ) A.岳 飞、赵 高 B.郑成功、和珅
《杨家将演义》
北 宋 时 期
《杨 家 将 传》 《穆桂英挂帅》
《四 郎 探 母》
《杨 排 风》
《杨 门 女 将》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知道北宋、辽、西夏、金的建立经过;
2.记住“澶渊之盟”的内容以及对它的评价;
3.了解岳飞抗金的事迹;
4.知道北宋、辽、西夏与南宋、西夏、金的对峙 局面;
契丹人与汉族人接触,逐 步学会种庄稼、冶铁、建
结果宋军士气大振,打
退辽军。辽宋议和,签 订“澶渊之盟”。
寇 准
观点一:史书记载,澶渊之
观点二:澶渊之盟规定宋要
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 给辽岁币,每年银十万两,绢20 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 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 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 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
A


2.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3.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9课: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教案)

第9课: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教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备课人:王建辉【课前延伸】:【学习目标】:1.掌握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的兴起与建国;2.记住“陈桥兵变”、“辽宋战争”、“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岳飞抗金”和宋金议和等重大历史事件,理清本课的发展线索;3.探究复杂的民族关系,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岳飞抗金”;【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契丹的兴起(2)契丹与北宋的关系(3)金的建立(4)岳飞抗金学习难点:(1)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2)正确评价岳飞抗金(3)正确认识辽、宋、西金、金之间复杂的民族关系【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杨家将抗辽和岳飞抗金的故事吗?请两位同学分别起来讲一讲。

然后,根据学生的讲述,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两个故事分别发生在哪个朝代时期呢?期间还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呢?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第一部分: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50页——P51页前两段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害羞下列问题)(一)契丹的兴起:1.隋唐时期,契丹逐步强大起来;2.契丹族强大的原因有哪些?(1)契丹人与汉人接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2)逐步学会农耕生活34.哪一个皇帝在位时,辽国占领了幽云十六州?造成了什么结果?(二)北宋的建立1.唐朝灭亡以后,我国出现了割据混战的局面。

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

2.五代后期,黄河流域地区面临着怎样的形势?(统一趋势不断加强)34.注意几个问题:(1)记住三个成语故事:①陈桥驿兵变②黄袍加身③杯酒释兵权(2)北宋建立的意义是什么?(陆续消灭了割据政权,结束了分裂局面)(3)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它统一的只是我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是局部统一。

第二部分:辽、宋、夏的和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51页最后一段和P52页的前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1.北宋建立以后,两次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什么政策?(防御政策)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标要求】使学生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及南宋偏安;【教学目标】1.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史实: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2.能正确分析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3.收集和讲述岳飞的故事,认识岳飞的抗金事迹和爱国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各民族政权的建立、“澶渊之盟”、岳飞抗金斗争。

本课内容时间跨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历史线索比较复杂,如何正确认识这一历史时期各民族的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澶渊之盟”是在宋朝军事有利的条件下订立的屈辱性条约,所以如何评价此条约成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乔峰的图片及档案,配乐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主题曲。

乔峰武功盖世却身世凄迷,豪爽却不粗鲁,果敢却不莽撞,忠义却不愚腐,干练却不世故。

他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一个英雄人物,以其为切入点导入新课,能将学生带入那个王朝更迭的年代。

教师过渡:最后为了辽宋两国和平,乔峰以断箭自尽于雁门关外,尸体被阿紫携同坠下悬崖,与萧母同葬一谷。

时势造英雄,乔峰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年代,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感知那段历史。

【讲授新课】契丹的兴起多媒体展示:契丹的兴起让学生结合背景介绍与图片的解读,思考契丹的兴起与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对于契丹这支古老的民族,很少有同学了解,通过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能很好的了解这一民族的兴起及发展过程,更好的将历史与现实接触的知识相结合,达到知古鉴今的目的。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回答:契丹人与汉人接触,逐步学会种庄稼,冶铁,建房屋,有了农耕生活。

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仅限于从课本中寻找答案,缺少概括知识的能力,回答问题不够概括。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肥城市安驾庄镇初级中学王照宾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在创建高效课堂的大背景下,按照我校确定的“三案七环”教学模式,结合历史学科特点,逐步摸索出适合个人特色的教学流程,即一个导学案要包含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个部分,七个环节是:认定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对标自查、训练达标、拓展延伸。

在实际操作中,不搞一刀切,注重根据具体课型,具体授课内容相机调整,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

本节课的教学努力摒弃“教师教学路线图”式设计方式,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整合课程资源,通盘设计问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真正做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快乐”。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

同时也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

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本课的新课标要求是:知道北宋的建立;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学情分析】1、学生好奇心强,对知识的渴求旺盛,已不单纯满足教师对课文的简单重复。

故教师应遵循新课程的要求,采取灵活适当的教学策略及手段,对教材灵活处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系统全面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对历史学科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都较高。

这一课所涉及的许多内容都是耳熟能详的,学生普遍感兴趣。

3、学生仍偏重于形象思维,对史实的理解尚缺乏正确的认识,还需要教师引导才能转化为正确的认识。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逐步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

基于上述教材、学情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课堂教学及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 本史实。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南 宋与金的对峙。
2、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3、对岳飞抗金的评价
自主学习
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辽和北宋的建立。
2、宋辽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影响, 西夏的建立及宋夏之间的战与和。
3、金的建立、金灭辽与北宋、南宋的建 立、岳飞抗金及宋金和议的内容及影响等。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建立者
都城
耶律阿保机 上京 赵匡胤 元昊 东京 兴庆

南宋
12世纪初期
女真
完颜阿骨打 会宁 中都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课堂练习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 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 哪个民族的生活:( ) A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 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B )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宋真宗赵恒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 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 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 很不利。
•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 同而已。 •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 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 的负担。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女 真 金 1、建立者:完颜阿 骨打(金太祖) 2、民族:女真族 3、时间:12世纪初 4、定都:会宁
金 灭 辽 和 北 宋
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金灭辽、北宋(靖康之变)
宋徽宗
宋钦宗
南宋建立
1127年,赵构在 应天称帝,后定 都临安,历史上 称南宋,赵构就 是宋高宗。
杭州六合塔
课堂练习
3.1115年,在会宁称皇帝建立金的是( )
B
A.阿保机
C.元昊 A.堰城大捷 C.南宋开始
B.阿骨打
D.耶律德光 B.南宋收复建康 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4.宋金对峙局面形成Biblioteka 标志是( )D五代十国
1、五代——占据中原的五个朝代 后梁 2、十国 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 荆南(南平)、前蜀(后蜀)、北汉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找一找 国号 间 都城 人物 民族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宋太祖 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
在此事件中 , 宋太祖是怎样“妥善” 安置昔日情同手足的开国大臣们的?
赵匡胤为何要“杯酒释兵权”? 功 绩 祸 患
• 2.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 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 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 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 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 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找一找 国号 时间 都城 人物 民族
元昊
澶 澶 渊 之 州 用 盟 大 兵 战
此时的中国有哪几个政权同时存在?
金和南宋的对峙
对峙:指并存又相对而立,双方敌对状态并未 解除,只是没有大的战争。
北宋 打仗 辽 澶渊 之盟
被 金 灭
对 峙
南 宋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郾 城 大 捷(1140年)
杀“ 害莫 于须年 风有, 波的宋 亭罪高 。名宗 将指 岳使 飞秦 父桧 子以
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出现分裂 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 兵权。
对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 成有一定影响。
北宋统一全国了吗?
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
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 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 面,因而北宋政权并不是 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
澶渊之盟
宰相寇准
或是反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
而这一时期的战争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
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岳飞 不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因而不能称之 为民族英雄。
宋 金 对 峙 形 势
中都
大散关

淮水
南宋
临安
西夏

西夏

北宋
南宋
政权名称
辽 北宋 西夏
建立 时间 10世纪初 960年
11世纪前期
建立民族
1141
杭州西湖的岳飞墓
白 鐵 無 辜 鑄 佞 臣
青 山 有 幸 埋 忠 骨
岳 飞坟 前 的 四 跪 像
妇 虽 长 舌 非 老 贼 不 到 今 朝 !
秦桧妻 王氏
秦桧
仆 本 丧 心 有 贤 妻 何 至 若 此 ?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
族的组成部分。
所谓民族英雄是为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契丹人饮马图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河 上游一带,以游牧和渔猎生活为主。
契丹族兴起和逐渐强大 的原因是什么?
a. 隋唐时期较为宽松的民族政策 b.躲避战乱的中原人带去先进的技术
c. 契丹人接受汉文化,学会农耕
找一找 国号 时间 都城 人物 民族
辽代武士复原图
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皇位,将幽云十 六州割让给契丹。 不料却导致了后来宋朝为夺取该地 区而与辽苦战数十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