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古诗文阅读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专项必刷题(江苏南京)(解析版)

古诗文阅读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专项必刷题(江苏南京)(解析版)

古诗文阅读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甲】读《山海经》(其十)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①既无虑,化去②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③可待。

(选自《六朝诗歌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版)【乙】吾年十三四时,侍先少傅④居城南小隐,偶见藤床上有渊明诗,因取读之,欣然会心。

日且暮,家人呼食,读诗方乐,至夜,卒不就食。

今思之,如数日前事也。

(选自《念楼学短》,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版)【丙】洵二十五岁,始知读书。

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⑤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

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

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

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

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版)【注】①同物:同于他物。

精卫化为鸟,即使死也不过化为另一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①化去:刑天被杀,化为异物,但对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①讵:岂;难道。

①先少傅:陆游对自己已故父亲陆宰的称呼。

①兀然:一动不动,形容专心的样子。

1.以下停顿,最合适...的一项是()A.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B.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C.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D.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2.下列对文言字词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曩”字形旁是日,表明其本义和时间有关,可推断丙文的“曩”应该是从前的意思。

B.由初中学过“方”的用法,推断“读诗方乐”和“方其始也”的“方”是不同的意思。

C.据“浑浑噩噩”类推出“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的“浑浑”也是“浑厚的样子”的意思。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1、默写古诗文。

(8分)(1)逝者如斯夫,。

(《《论语)十二章》)(2),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3)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6)知彼知己,。

(《孙子·谋攻》)(7)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8分)历史文化的zī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

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当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lài,“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活起来”。

,,,,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这是擦亮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青lài zī养打卡(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有趣但不失厚重②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③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④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D③④②①(3)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3。

综合性学习。

(9分)文海中学举办科技节,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校团委策划了“走进科学世界”系列活动,形成了如下构思框架图,请用简明的语言解说此构思,要求内容完整,有条理。

(4分)(2)为了办手抄报,同学们搜集了若干条最新科技成果消息,请你将下面这则消息改写为标题新闻。

(15个字以内)(2分)6月23日9时49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这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黄冈市2013年春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

黄冈市2013年春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

黄冈市2013年春季高二年级模块修习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5.B(“重义尚勇”“过五关、斩六将”的是关羽,而非黄忠。

)6.C(参照原文第二自然段,就知道这种表述不合文意,不符合作者的观点态度。

抗日神剧“彻底”卸下了教育的“包袱”,不但没有教育意义,其罔顾公共理性的本质还有极坏的影响和作用。

)7.A(根据文中“乍一看”可知“剧中体现出的乐观、无畏的精神和非凡的想象力还是有价值的”判断错误。

)8.C(反推错误,“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是不可变更的前提。

)9.C(踵:亲到,至,登)10.B(①是对扁鹊医术《难经》的推崇,⑥体现他艺术的高明,③间接表现仁心,主要体现医术高明。

)11.C(“在徒弟的帮助下”文中无此信息。

)12.(1)不久,(庞安时)已能通晓书中全部内容,时常有自己的新见解,(别人与他)辩论驳诘都不能使他屈服,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没有成年。

(“通”、“说”、“屈”、“未冠”各1分,大意正确1分。

)(2)有人曾用与华佗有关的事询问他,(他)说:“医术如此(高明),不是人所能达到的。

大概史书的记载是虚妄(或:没有什么根据)的吧!”(“术”、“非……也”、“妄”各1分,大意正确1分。

)附:文言文翻译庞安时,字安常,是蕲州蕲水人。

很小的时候就能读书,过目就能记住。

父亲是位世医,教他学《脉诀》,安时(学完后)说:“这不能够成为治病的依据。

”只取来黄帝和扁鹊的脉书研究。

不久,已经能够通晓书中全部内容,时常有自己的新见解,与他辩论驳诘不能使他屈服,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没有成年。

不久,因患病而耳聋,于是他更加刻苦研究《寻枢》《太素》《甲乙》等珍贵罕见的医书,经史百家凡是涉及医学内容的,没有不能融会贯通的。

(庞安时)曾说:“世上的所谓的医书,我基本上都看过,唯独扁鹊的医论比较深奥。

所谓《难经》就是扁鹊在书中将其医学要旨隐藏,但是讲述得并不详细,意思是让后人自己从书中去学习领会吧!我的医术就是来自扁鹊的《难经》之中,按照该书所言来诊断病患的深浅,诀断死和生,就像符合到一起一样恰当。

江苏省宿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1.默写古诗文。

(1)逝者如斯夫,。

(《<论语>十二章》)(2),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3)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野芳发而幽香, 。

(欧阳修《醉翁亭记》)(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6)知彼知己,。

(《孙子•谋攻》)(7)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历史文化的zī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

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当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lài,“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活起来”。

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擦亮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zī养②打卡.③青lài(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有趣但不失厚重②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③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④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A.①③④②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D.③④②①(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3.综合性学习,完成下列各题。

文海中学举办科技节,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校团委策划了“走进科学世界”系列活动,形成了如图构思框架图,请用简明的语言解说此构思,要求内容完整,有条理。

(2)为了办手抄报,同学们搜集了若干条最新科技成果消息。

请你将下面这则消息改写为标题新闻。

(15个字以内)6月23日9时49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这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随着它在北斗三号组网“大棋局”的落子定盘,北斗三号30颗组网卫星已全部到位,北斗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庞安时传文言文

庞安时传文言文

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

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

父,世医也,授以《脉诀》。

安时曰:“是不足为也。

”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

已而病聩,乃益读《灵枢》、《太素》、《甲乙》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说,靡不通晓。

及长,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

活人无数。

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尝诣舒之桐城,有民家妇孕将产,数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

安时之弟子李百全适在傍舍,邀安时往视之。

才见,即连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拊摩。

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

其家惊喜,而不知所以然。

安时曰:“儿已出胞,而一手误执母肠,不复能脱,故非徒服药所能疗也。

吾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

”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

其妙如此。

年五十八而疾作,病甚,不食,自医亦不愈。

数日,卒。

扩展资料:庞安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医学家,著有《难经辨》《主对集》《本草补遗》等书,但均已失传。

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伤寒总病论》一书。

《伤寒总病论》是庞安时根据《伤寒论》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写而成的一部医学著作。

该书共六卷,详细论述了伤寒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庞安时的医学思想和方法对后世医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北宋医王”,与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人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

语文(湖北武汉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

语文(湖北武汉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全解全析一、(共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绚丽的青春,总是让我们心潮澎湃。

沐浴着阳光,满怀炽热的激情,带着无限______,牢记师长的谆谆教诲,______地奔向未来。

即使今天的我们步履蹒跚,但______有汗水的奠基,梦想的大厦就不会坍塌,热血一定会______力量,明天一定会争奇斗妍。

A.幻想不屈不挠只要迸溅B.憧憬锲而不舍只要迸发C.幻想不屈不挠只有迸发D.憧憬锲而不舍只有迸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幻想:虚而不实的思想;憧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结合“沐浴着阳光,满怀炽热的激情,带着无限_____”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我们对青春的美好向往,故应选填“憧憬”;不屈不挠: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结合“牢记师长的谆谆教诲,______地奔向未来”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地奔向未来,故应选填“锲而不舍”;“只要”表示充分非必要条件;“只有”表示必需的条件。

结合“但______有汗水的奠基,梦想的大厦就不会坍塌”可知,句中所填的词语是表示充分非必要条件,故应选填“只要”;迸溅:向四外飞溅;迸发:一起爆发出来。

结合“热血一定会______力量”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热血爆发力量,故应选填“迸发”;故选B。

2.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的首要任务是:能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B.小说中那种激情四射雄辩滔滔的精神让他沉醉,他觉得自己太缺少激情了。

C.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不但靠记忆;文字发明以后,而且使用了书籍。

D.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激发了文人们的灵感,他们由此创作了无数名篇佳作。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一面对两面,应删掉“能否”;B.搭配不当,“精神”可改为“语言魅力”;C.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可删掉“不但”,把“而且”改为“则”;故选D。

最新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阅读答案及译文10篇

最新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阅读答案及译文10篇

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阅读答案及译文10篇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阅读答案及译文10篇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阅读答案及译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6题,每题3分;7题10分)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

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

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①《平台秘略》。

书成,王爱重之。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

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②。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

勃往省,度海溺水,痵③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至勃,泛然④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⑤,遣吏伺其文辄报。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沉吟不语。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

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

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

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作《唐家千岁历》。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

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注:①论次:评定编次。

②唐道名。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译文)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译文)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译文)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一)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6—9题。

(共19分)(1)孝景崩,武帝立。

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

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汉景帝死了,武帝登基。

大臣们都认为李广是名将,(武帝)就把李广(从)上郡太守任上(调回京城)担任未央宫卫尉,同时程不识也担任长乐宫卫尉。

程不识以前和李广都是凭借边郡太守的身份统率军队屯守(边疆)。

等到出关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部队的编制和行阵的部署,靠近水草充足的地方扎营,休息时人人(都可以)自由行动,(夜间)不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幕府简省公文簿册的事情,但也(会)远远地(派出)哨兵(侦察敌情),(队伍)不曾遇到什么危险。

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和行伍营阵的部署,(夜间)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军中办事人员办理公文簿册的事十分齐备详明,部队得不到休息,但是也(从来)不曾碰到什么危险。

程不识说:“李广治军十分简便易行,可是(如果遇到)匈奴突然袭击他,(他)就没有用来制止的办法了。

然而他的士兵只是放松快乐,都愿意为他去死。

我治军虽然烦琐,可是匈奴也不能侵犯我。

”这一时期,汉朝边境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但是匈奴害怕李广的韬略,士兵们也大都愿意跟随李广而以程不识(的苛求)为苦。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2)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

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

父,世医也,授以《脉诀》。

安时曰:“是不足为也。

”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

已而病聩,乃益读《灵枢》《太素》《甲乙》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贯。

尝曰:“世所谓医书,予皆见之,惟扁鹊之言深矣。

盖所谓《难经》者,扁鹊寓术于其书,而言之不祥,意者使后人自求之欤!予之术盖出于此,以之视浅深,决死生,若合符节。

且察脉之要,莫急于人迎、寸口。

是二脉阴阳相应,如两引绳,阴阳均,则绳之大小等。

此皆扁鹊略开其端,而予参以《内经》诸书,考究而得其说。

审而用之,顺而治之,病不得逃矣。

”又欲以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辨》数万言。

药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

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

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

活人无数。

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尝诣舒之桐城,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

安时之弟子李百全适在傍舍,邀安时往视之。

才见,即连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拊摩。

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

其家惊喜,而不知所以然。

安时曰:“儿已出胞,而一手误执母肠不复能脱,故非符药所能为。

吾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

”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

其妙如此。

有问以华佗之事者,曰:“术若是,非人所能为也。

其史之妄乎!”年五十八而疾作,门人请自视脉,笑曰:“吾察之审矣。

且出入息亦脉也,今胃气已绝,死矣。

”遂屏却药饵。

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

(选自《宋史·庞安时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而病聩,乃益读《灵枢》聩:耳聋。

B.扁鹊寓术于其书,而言之不祥祥:详细。

C.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踵:跟随。

D.遂屏却药饵。

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屏:停止。

2、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庞安时“医者仁心”的一组是()
①世所谓医书,予皆见之,惟扁鹊之言深矣②又欲以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辨》数万言③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
⑤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⑥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庞安时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

其父曾将《脉诀》传授给他,他却认为过于浅显不足为奇,而后认真研读黄帝、扁鹊的脉书,逐渐通晓医理,悟出新意。

B.庞安时旁涉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有《难经辨》《本草补遗》,诊脉重视人迎脉和寸口脉并用,在医学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真知灼见,为祖国的中医学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C.庞安时医术精湛,面对桐城孕妇七日而子不下的疑难杂症,他沉着冷静,仔细观察,找出了孕妇难产的根结所在,最终在徒弟李百全的帮助下巧施针术,使孕妇顺利产子。

D.庞安时不仅医术精湛,活人无数,而且医德高尚,一切从患者角度考虑,不以私利为重。

晚年他对自己的病情了然于心,乐观豁达地面对死亡的到来,最后平静地告别了人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

(2)有问以华佗之事者,曰:“术若是,非人所能为也。

其史之妄乎!”
一、
1、C
解析:踵:亲到,至,登。

2、B
解析:(1)是对扁鹊医术《难经》的推崇,(6)体现他艺术的高明。

3、C
解析:“在徒弟的帮助下”文中无此信息。

4、(1)不久,(庞安时)已能通晓书中全部内容,时常有自己的新见解,(别人与他)辩论驳诘都不能使他屈服,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没有成年。

(2)有人曾用与华佗有关的事询问他,(他)说:“医术如此(高明),不是人所能达到的。

(1分)大概史书的记载是虚妄的(没有什么根据)吧!”
参考译文:
庞安时,字安党,是蕲州蕲水人。

很小的时候就能读书,过目就能记住。

父亲是位世医,教他学脉诀,安时学后认为:“这不能够成为治病的依据,”只拿黄帝和扁鹊的脉书研究,不久,已能通晓书中全部内容,时常有自己的新见解,与他辩论驳诘不能使他屈服。

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没有成年。

不久,因患病而耳聋,于是他更加刻苦研究《寻枢》、《太素》、《甲乙》等珍贵罕见的医书,经史百家凡是涉及医学内容的,没有不能融会贯通的。

庞安时曾说:“世上的所谓的医书,我基本上都看过,唯存扁鹊的《难经》一书比较深奥。

所谓《难经》就是扁鹊在书中将其医学要旨隐藏,但是讲述得并不详细,意思是让后人自己从书中去学习领会吧!我的医术就是来自扁鹊的《难经》之中,按照该书所言来诊断病患的深浅,诀断死和生,就象符合到一起一样恰当。

而且观察脉象的要点,最重要的莫过于人迎脉和寸口脉。

这两脉阴阳相应,犹如两条引绳,阴阳平衡,则以绳大小相等。

扁鹊《难经》大体开启了诊治这两种脉象的端倪,而我用《内经》等书加以参考,考索研究然后得出这种结论。

仔细考察病症以后才应用,顺着这个理论然后治病,所有疾病都逃不出这一范围。

”他打算将自己的医术告知后世,所以著《难经辨》数万言。

药物后来增加有的,古人所不知道的,今人不能辨别的,经过尝试,确有功效的不应该遗漏,为此他写了《本草补遗》一书。

庞安时为人治病,大都十有八九痊愈,登门求医的病人,庞安时替他们腾出房间使他们居住,并且亲自察看患者的药物,一定要等病人痊愈然后才让他们回家,那些无法救治的病人,一定如实告诉他们病情,不再为他们治疗。

治好了无数的病人,患者持金帛来感谢,他并不都收下。

一次,庞安时去舒州的桐城,有位民家妇女恰好生产,已经过了七天但是胎儿还没有生下来,有了许多办法都无效。

庞安时的学生李百全家恰好是他家邻居,于是邀请庞安时前往治疗。

刚刚看见产妇,就连声说不会死的,并告诉产妇家人用热水温敷产妇的腰腹部,并亲自为产妇上下按摩,产妇感到胃肠部一阵微痛,呻吟间,一个男孩子就出生了。

她的家人既惊又喜,不知为什么会这样。

庞安时说:“婴儿已出胎胞,而一手误抓着母肠不能脱出来,故不是符药所能治疗的,我隔腹抚摸胎儿手所在有位置,然后针刺他的虎口,胎儿既然感觉疼痛就会立即缩手,所以马上就生了下来,并没有别的方法。

”取来孩子观察,右手虎口针眼痕迹仍在。

他医术的高妙就是这样。

有人曾问他有关华佗的事,他说:“华佗医术如此高明,不是人所能达到的,大概史书的记载没有什么根据吧!”五十八岁时疾病发作,他的学生请求他给自己诊脉,他笑着说:“我已仔细地研究了,而且呼吸出入也是脉象,现在我的胃气已绝,该死了。

”于是他不再服用药饵。

过了几天,坐着与客人谈话时去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