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的生产和使用(PPT)徐梦诗

合集下载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PPT、教学过程(教案部分)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PPT、教学过程(教案部分)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目的 1、掌握氨和铵盐的主要性质和使用。

2、了解氨和铵盐的检验方法。

教学重难点 氨和铵盐的主要性质。

教学过程【导入】人们常说“雷雨发庄稼”,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氮元素,而空气中的氮是以氮气的形式大量存在着,不能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自然固氮)。

【PPT 展示】三条固氮途径,自然固氮、生物固氮、工业固氮显然靠自然固氮无法满足农作物生产所需的氮元素。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科学家一直设法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

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哈伯、波施(Calr Bosch )成功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

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板】一、氨的工业制法;N 2 + 3H 2 2NH 3【板】二、氨气 1.物理性质【展示试样】展示一瓶NH 3,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注意闻气味的方法)。

【小结】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氨液化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迅速变冷(常用作致冷剂)。

极易溶于水。

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700体积的氨。

【设问1】虽然氨气中含有大量氮元素,但是但其适合做氮肥吗?氨气作为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易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并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所以,氨气不适合做氮肥 【实验探究1】喷泉实验【设问2】通过观察样品和实验、描述实验现象,产生喷泉的原理是什么?分析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现象: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喷入烧瓶,变成红色喷泉。

2、原理: 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大量氨气溶于水使烧杯中气压急剧降低,水被吸入烧瓶形成喷泉。

【设问2 】喷泉试验中,我们看到的是红色的喷泉,那么氨气溶于水中是否又发生了些什么反应呢?【板】2.化学性质【板】(1)氨气与水的反应NH 3+H 2O NH 3· H 2O NH 3· H 2O NH 4++OH -【设问3】那么由气态到液态后,氨水适合做氮肥吗?【过渡提问1】我们知道氨水其实可以作为化肥,可是我们现在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发现人们很少用它,通过刚才对氨气物理、化学性质的初步学习,大家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答:氨水中的NH 3· H 2O 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氨气,而挥发掉促进植物生长的有效成分,降低了肥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ppt1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ppt1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须元素,自然界中氮大多
以游离态存在于大气中,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虽
然有的植物通过生物固氮和自然固氮能获得部分氮
元素,但远远不能满足其生长的需要。为了提高农
作物的产量,科学家们苦苦探索了几百年。20世 奠定了大规模工业合成化肥的基础。
NH3+H2O NH3· H2 O
NH3· H2O
NH4++OH-
NH3· H2O = NH3 ↑+H2O
讨论
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并与液氨进行比较。 液氨 物质种类 粒子种类 氨水
纯净物
NH3
混合物
NH3、H2O、 NH3· H 2O NH4+现象: 烧杯中出现白烟。 结论: 浓氨水、浓盐酸具有挥 发性,NH3与HCl结合, 有固体NH4Cl生成。
哈伯(F.Haber 1868—1934)
由于氮气分子很稳定,在参加化学反应时, 要求的反应条件很苛刻,例如放电等。这给人工 固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科学家们经过几百年的 不断探索和苦心钻研,终于发现,在高温、高压 和使用一定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将空气中的N2 和H2化合生成NH3。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氮肥的生产和使》课件

《氮肥的生产和使》课件

氮肥生产
将合成氨和二氧化碳通过高 温和高压合成反应合成尿素 或其他氮肥。
氨的制备方法
氨是氮肥的主要原料,可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包括半水氨法、电化学方法和固体高压氨法等。
半水氨法
电化学方法
固体高压氨法
通过氨水加热分解产生氢气和氨 。 通过电解水溶氨盐化合物获取氨。
通过高温高压下直接将氮分子与 氢分子进行反应。
氨的工业生产过程
氨是通过从天然气或高压合成气中获取氢气,再与氮气在高温和高压下反应合成而来。
氢气的制备
包括天然气蒸汽重整法和部 分氧化法等。
氮气的制备
通过常温和高温等多种方法 制备氮气。
氨的制备
将制得的氢气和氮气在催化 剂的作用下,适当条件下将 氢和氨按一定比例混合并进 行高温高压反应。
氨的储存方式
压缩合成法
将碳酸铵和气体混合,放入高压反应器中进行高压合成反应。
尿素的物理性质
尿素是一种无色、无臭的结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而在醇类以外的其他溶液中就不溶解。
物理性质
• 外观及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 • 相对分子质量:60.07 • 熔点:133℃(分解)
用途
• 作为化肥 • 作为工业原料 • 作为动物饲料和消毒剂
氮肥的检测方法
检测氮肥的成分及含量,是保证肥料品质和安全性的前提。
成分检测
可以使用化学分析或者质谱分析的方法进行氮肥成分的检测。
含量检测多采用气体体积来自、并用分光光度法、火焰法等方法检测氮肥的成分及含量。
校正标准
确保氮肥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性需要进行校正,以确保氮肥用于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高 效性。
2
硝酸铵法
硝酸铵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铵铵盐,再与其他营养元素反应合成固态氮肥。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PPT课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PPT课件
有顾客在马路边的无证商里, 买了几根油条,吃时发现特殊 的臭味:“氨臭味条”。你有 没有吃过呢?本应是香喷喷的 油条为何飘出氨气味?据说生 意还不错!
业内人士认为:
它是由名为“碳酸氢铵”(一种无色晶体) 的膨松剂所致,含碳酸氢铵的油条,经油炸 后,闻到的刺鼻气味很可能就是氨气。
医学专家认为:
认为,过量氨气诱发肝硬化胃窦炎 过量食用这种有刺激味的气体,会对人体造 成不利影响。。。
NH3
+
H2O
思考N:H3氨·H气2O、液氨和氨水中所含有的微粒有哪些?
氨气和液氨中:只含 NH3 氨水中:分子:H2O NH3 NH3·H2O
离子: NH4+ 、OH- 、极少量H+
空瓶生烟:
实验探究:
在一集气瓶中滴几滴浓氨水,另一集气瓶滴几滴浓盐 酸,将滴有浓盐酸的集气瓶颠倒扣在另一集气瓶口上, 抽去玻璃片,观察现象。
为什么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氨的喷泉实验
实验探究:
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 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 量水)的胶塞。组装实验装置。打 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 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形成喷泉,红色溶液充满烧瓶
结论:
氨气的溶解性极大,氨水呈碱性
氨的化学性质
(1)弱碱性
①与水反应:
高温、高压
N2+ 3H2 催化剂 2 NH3
合成氨简要流程示意图。
合 成 塔



离 器
氢氮混和气 水冷器
液氨
循环压缩机
氨的物理性质 ;
(1) 无 色,有 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 小
(3)易液化, 可用作 致冷 剂。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培训课件(ppt 31页)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培训课件(ppt 31页)
思考:加热氯化铵发生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吗? 不是,因为发生反应的条件不同
(2)铵盐与强碱反应
化学
实验现象: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
实验室制取氨气
实验结论 :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2H2O
4、NH4+的检验
化学
讨论
如何来检验溶液中的NH4+ ?
化学
大气压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
重要影响。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夹持 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2N_H__4C_l_+_C_a_(_O_H_)_2=_=_=_2_N_H__3↑_+__C_a_C_l_2+__2_H2O (2)收集氨气应使用向__下_排__空_气 法, 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_碱__石__灰__ 做干燥剂。
(4)如果只提供图2的装置, 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 将烧瓶捂热,氢气受热膨胀,赶 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 接触,即发生喷泉。
b.用沾有浓 盐 酸的玻璃棒检验,产生 白 烟。
(5)氨气的尾气处理装置:防止倒吸
化学
氨气溶于水制氨水时,都要用一倒 置的漏斗如右图,说说为什么?
还可以用下列 ad 装置代替。
a
b
c
d
二、铵盐的性质
化学
1.铵盐的定义 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2.铵盐的物理性质 铵盐大多是易溶于水的无色或白色晶体
化学
氨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 氨的物理性质 氨的化学性质 铵盐的物理、化学性质
使用铵盐注意事项
浮华背后
化学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
常温常压 下存在
第六页,共十三页。
2。铵盐
实验 操作 (shíyàn) :
实验(shíyàn)现象 :
试湿管润的底红部色固石体蕊减试少纸,变在蓝试管,中并 上可部闻有到白刺色激固性体气出味现。。并可闻到
刺激性气味。
实验 结论 (shíyàn) :
NH 4Cl△NH 3HCl 24 N C C H l a 2△ N (C O 3H H 2 a H 2 C N N C l3 4H C )H 2 llH 2 O
小结 : 二、氮肥的生产 和使用 (xiǎojié)
(shēngchǎn)
1、氨气
(1)生产:
(2)性质(xìngzhì)易:溶于水;
一元弱碱。
(3)制取: 24 N C C H l a 2△ (C O 2 a H 2 N C 3 )H 2 lH 2 O
2、铵盐
(1)易溶解; N4H C△ l HC N l 3H (2)易分解; N4 H H3 C △ C O 2 O N3 H H 2 O
第二单元(dānyuán)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二框题 氮肥(dànféi)的生产和使用
知识(zhī shi)目标: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
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第一页,共十三页。
二、氮肥的生产(shēngchǎn)和使 用1、氨 氨水(ān shuǐ)
(1)工业(gōngyè)合成氨
No 二框题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
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喷入烧瓶,变成 红 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 蓝 色。氨 水易挥发,氨气的水溶液具有 碱 性。②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称为 氨水 ,氨水具有挥发 性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yu ppt课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yu ppt课件
(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2020/10/28
16
• 氨水作为化肥缺点是什么?
• 用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020/10/28
17
三、铵盐
1、涵义: 由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构成
的化合物
2、物理性质: 都是白色晶体,并且都能溶于水
2020/10/28
18
化学与生活
有一位农民在仓库里存放了一袋氮肥—氯 化铵(俗称氯铵),有一天他发现这袋化肥包装 破损受潮了,就把它拿出去晒,结果发现没有人 偷盗却少很多,你能从化学的角度替他找原 因吗?
结论: NH3与HCl结合,有固
体NH4Cl生成。
14
(2)氨气与酸的反应
NH3+HCl= NH4Cl(白烟) NH3 + HNO3 = NH4NO3 2 NH3 + H2SO4 =(NH4)2 SO4
2020/10/28
15
(3)氨气与氧气的反应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2020/10/28
1
1978年开始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4.63吨粮食
1800年未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0.73吨粮食 如果不施化肥,中国只能养活2亿多人口,剩下
11亿人就没饭吃。
2020/10/28
2
精品资料
氮肥的种类: NH4Cl
氨态化肥都来源于NH3
氨态化肥 NH4HCO3
NH4NO3
NH4HCO3
NH4Cl
CO(NH2)2
2020/10/28
26
N2
NH3
铵态氮肥 (铵盐)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上课课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上课课件)
NH3 + HCl = NH4Cl
管口又形成无色晶体
管底分解成气体
加热
NH4HCO3
NH3↑ + CO2 ↑+ H2O
注意:硝酸铵受热易爆炸,可做硝铵炸药
实验5:
将少量氯化铵与少量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中, 酒精灯火焰上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反应产生的气体。
实验现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结论:反应产生氨气
如豆科植物根瘤菌 放电
一、氨
1、氨的物理性质
(1) 无
色,有 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小 (2)密度比空气_________ ; (3)易液化, 可用作 (4)溶解性? 致冷 剂;
实验1
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 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 量水)的胶塞。组装实验装置。打 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 管,观察现象。
实验室制氨气
应用: 用碱或碱溶液碱盐铵根离子的存在
氨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2)反应装置: 固固加热-----↑ (3)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4)干燥氨气: 碱石灰(NaOH) (5)检验氨气的方法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
3 3
C、NH3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够大 2、烧瓶干燥 D、装置漏气 3、装置气密性好 喷泉实验条件: 烧瓶内压强远小于外界大气压即可

从气体性质角度: 气体易溶于所给液体或易与液体
反应
可形成喷泉的实例
气体 NH3 HCl
CO2 SO2 Cl2 NO2
液体
实验原理 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 1体积水溶解500体积HC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顾客在马路边的无证商里, 买了几根油条,吃时发现特殊 的臭味:“氨臭味条”。你有 没有吃过呢?本应是香喷喷的 油条为何飘出氨气味?据说生 意还不错!
业内人士认为:
它是由名为“碳酸氢铵”(一种无色晶体) 的膨松剂所致,含碳酸氢铵的油条,经油炸 后,闻到的刺鼻气味很可能就是氨气。
医学专家认为:
认为,过量氨气诱发肝硬化胃窦炎 过量食用这种有刺激味的气体,会对人体造 成不利影响。
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 将烧瓶捂热,氢气受热膨胀,赶 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 接触,即发生喷泉。
牛刀小试
例2、实验室里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试 用表格形式列出图中装置的错误之处,并用文字 简要说明如何改正
错误之处 应如何改正
试管a管口向上倾斜 应略向下倾斜 试管夹的位置不对 应夹在离管口1/3处 应向下 试管b管口向上 试管b塞上橡皮塞
实验现象:
产生白烟
结论:
氨水具有挥发性,与挥发性酸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氯化铵
氨的化学性质
(2)与酸反应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从NH3中N的化合价推测NH3可能具有的性质?
氨的化学性质
(3)还原性:
4NH3+5O2
催化剂
4NO+6H2O (氨氧化法制硝酸)
点燃
NH3 + H2O
NH3·2O H
思考:氨气、液氨和氨水中所含有的微粒有哪些?
氨气和液氨中:只含 NH3 氨水中:分子:H2O NH3 NH3·2O H 离子: NH4+ 、OH-
、极少量H+
空瓶生烟:
实验探究:
在一集气瓶中滴几滴浓氨水,另一集气瓶滴几滴浓盐 酸,将滴有浓盐酸的集气瓶颠倒扣在另一集气瓶口上, 抽去玻璃片,观察现象。
氨气

尿素COCNH2)2
工业合成氨
德国化学家哈伯于1909年600℃高温、 200个大气压和锇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得 到了产率约为8%的合成氨。哈伯并将他 设计的工艺流程申请了专利,1913年根 据哈伯设计的流程,实现了一个日产30 吨的合成氨工厂。1918年诺贝化学奖授 予德国化学家哈伯,但立即世界科学家 的议论,英法等国的一些科学家公开地 表示反对。 高温、高压
④验满方法: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⑤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有无其它方法?
方法二、将浓氨水滴到强碱固体上:
NH3· 2O H
NaOH固体 NH3↑+H2O
方法三、将浓氨水滴到生石灰上: 2 NH3· 2O+CaO == Ca(OH)2+2NH3↑ H
铵盐的性质
(1)铵盐大多是易溶于水的无色或白色晶体
牛刀小试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 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原理是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只提供图2的装置, 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把橡皮塞改为棉花团
反应物没加热
用酒精灯加热
牛刀小试
例3:氨气溶于水制氨水时,都要 用一倒置的漏斗如右图,说说为 什么? 还可以用下列 ad
a b
装置代替。
c d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浙江师范大学 徐梦诗
植物如何获得氮元素?
• 自然固氮
两条途径 植物根瘤菌 化工厂合成
• 生物固氮
• 人工固氮
固氮作用
游离态氮(N2)
化合态氮(氮的化合物)
自然界氮循环图
现在大量使用的氮肥有哪些?
氨水 • • • • • • 铵盐: 碳铵NH4HCO3 硫铵(肥田粉) 磷铵(NH4)3PO4 硝铵NH4NO3 氯铵NH4Cl
为什么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氨的喷泉实验
实验探究:
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 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 量水)的胶塞。组装实验装置。打 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 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形成喷泉,红色溶液充满烧瓶
结论:
氨气的溶解性极大,氨水呈碱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氨的化学性质
(1)弱碱性
①与水反应:
牛刀小试
例1、大气压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 要影响。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夹持装置均 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H2O 2NH4Cl+Ca(OH)2=== 2NH3↑+CaCl 向下排空气_ 法, (2)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 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碱石灰 _______ 做干燥剂。
4NH3+3O2(纯氧) 2NH3+3Cl2 2NH3+3CuO
N2+6H2O
N2+6HCl (NH3不足) 3Cu+N2+3H2O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
方法一: ①药品: 熟石灰和无水氯化铵或硫酸铵 △ ②反应原理: NH4Cl+Ca(OH)2====2NH3↑+2H2O+CaCl2 △ 反应特点: 固+固 制气装置 ③装置:
N2+ 3H2
催化剂
2 NH3
合成氨简要流程示意图
合 成 塔

氨 分 离 器
液氨
氢氮混和气
水冷器
循环压缩机
氨的物理性质
(1) 无 色,有 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 小 (3)易液化, 可用作 致冷 剂。 (4)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 解 700 体积的氨。氨水的密度比水 小 ,且 氨水浓度越大,其密度越 小 。
(2)铵盐受热发生易分解 NH4HCO3 === NH3↑+ CO2↑+ H2O 实验探究
氯化铵晶体加热分解 微热
NH4Cl === NH3↑+ HCl ↑ NH3 + HCl === NH4Cl 气体遇冷形成白色固体
铵盐加热一般分解为氨气和相应的酸
铵盐的性质
实验探究
分别在氯化铵溶液和硫酸铵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溶液加热,在试管口分别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产生气体。
(3)与强碱反应,加热产生氨气
加热
NH4Cl +NaOH
加热
NaCl+ NH3 ↑+ H2O Na2SO4+ 2NH3 ↑+ 2H2O
(NH4)2SO4 + 2NaOH
化学与生活
有一农民买来一包碳铵化肥贮藏在农具间, 放下地时不小心化肥袋被农具弄破,一段时 间后,农民准备去农田施肥,发现农具间有 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化肥袋内的化学数量明 显减少。可能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