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导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赵普》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共3篇

《赵普》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共3篇

《赵普》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共3篇《赵普》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1本文是一篇针对苏教版七年级《赵普》教材的教案教学设计文章。

首先,笔者将从本书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课堂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

一、教学目标本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赵普这个人物的历史经历,让学生了解到晋朝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生存困境;同时,通过赵普的奋斗和执念,鼓励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坚定信念,勇于拼搏,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二、教材内容1. 赵普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赵普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但是他从小就非常聪明,懂得勤奋学习,很快就成为了一名学识渊博的儒生。

2. 赵普的政治野心和理想抱负: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赵普逐渐体会到了时局动荡的状况和社会上的不公现象,他产生了强烈的政治理想和改革抱负,并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3. 赵普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赵普的奋斗历程非常艰辛,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最终成为了文化名流和政治权贵,对当时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课堂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背景介绍引出赵普这个历史人物,让学生了解到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

2. 理解把握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赵普成长经历和政治理想的内容,并进行探讨和讨论,让学生逐步理解赵普的成长历程和理想抱负。

3. 实践拓展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赵普的一些政治场景和社会争议,让他们深入地理解赵普在艰难困苦、政治挑战和伦理考量中做出的决策和行为。

4. 总结评价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总结赵普的奋斗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评价他的政治理想和行为,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一份有益的启示和学习借鉴。

综上,本文是一份基于苏教版七年级《赵普》教材的教案教学设计文章,通过分析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课堂设计三个方面,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份有益的教材辅助工具通过本教案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赵普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深刻认识到赵普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观念,理解并思考政治人物的角色和责任,增强对自己的信仰和使命的认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赵普导学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赵普导学案(新版)苏教版

赵普学习目标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叙事简洁的方法。

3.激发珍惜时光多读书、读好书的热情,学习赵普为国勤奋学习的精神。

●重点:准确翻译全文,背诵全文;学习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和叙事简洁的方法。

预习导学1.作者及作品介绍。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阖.户(hé) 启箧.(qiè) 掷.地(zhì) 薨.(hōng)奏dú(牍) 赵匡yìn(胤) 龌chuò(龊) 补zhuì(缀)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寡.学术(少) (2)及.为相(等到) (3)每归私.第(自己的)(4)阖.户(关) (5)启箧.(书箱) (6)竟日..(整天)(7)发.箧(打开) (8)既.薨(已经) (9)深沉..(沉着)(10)岸谷..(第二天) (12)颜色..(脸色)..(严肃刚正) (11)明日(13)卒.(终于) (14)龌龊..(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15)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4.翻译下列句子。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

(2)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他)晚年读书很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箱子取出书,整天读书。

(3)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4)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宋太祖才醒悟,终于任用了这个人。

5.整体感知,概括段落大意。

本文共两段,写了赵普两件事:合作探究问题一:本文朗读节奏如何划分?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3.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5.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6.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赵普》导学案

《赵普》导学案

《赵普》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飞、及、竟日、既、薨、岸名、尝、牍、明日、颜色、复、以、乃、卒2、掌握今古异义词:处决、龌龊、明日、颜色3、能疏通课文,顺畅朗读。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一遍,读准字音。

给加点字注音:阖.户启箧.薨.龌龊..牍.二、听范读课文,注意朗读停顿。

三、生自读课文四遍,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四、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1、自学,划出不能理解的词句。

2、小组合作学习,质疑、释疑。

3、全班交流,质疑、释疑。

4、点名释词、译句,师生纠错。

五、同桌互译,一人读原句,一人翻译。

六、归纳整理。

1、一词多义为而能以天下事为已任尝奏荐某人为某官2、古今异义古义今义处决如流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明日复奏其人普颜色不变3、文言句式判断句:则《论语》二十篇也省略句:太祖常劝以读书碎裂奏牍掷地上倒装句:太祖常劝以读书七、作业:释词,翻译课文普少习.(1)吏事,寡.(2)学术,及.(3)为.(4)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5),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6)。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7)薨.(8),家人发.(9)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释词:(1) (2) (3) (4)(5) (6) (7) (8) (9)译句:普性深沉有岸谷..(4)循默,普刚..(1),虽多忌克,而能以.(2)天下事为.(3)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5)奏荐某人为.(6)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7)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8)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9)悟,卒.(10)用其人。

释词:(1) (2) (3) (4) (5)(6) (7) (8) (9) (10)译句:《赵普》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2、背诵全文。

《赵普》导学案13(含答案)-word

《赵普》导学案13(含答案)-word

《赵普》导学案13(含答案)赵普学习目标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叙事简洁的方法。

3.激发珍惜时光多读书、读好书的热情,学习赵普为国勤奋学习的精神。

●重点:准确翻译全文,背诵全文;学习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和叙事简洁的方法。

预习导学1.作者及作品介绍。

宋史,是二十五史之一,元末至正三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

《宋史》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叙事详尽。

赵普(922~992),字则平,北宋政治家。

祖为幽州蓟(今北京西南)人,迁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再迁洛阳。

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

宋初任枢密使,乾德二年(964年)起任宰相。

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阖户(hé) 启箧(qiè) 掷地(zhì) 薨(hōng)奏dú(牍)??? 赵匡yìn(胤) 龌chuò(龊)? 补zhuì(缀)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寡学术(少) (2)及为相(等到) (3)每归私第(自己的)(4)阖户(关) (5)启箧(书箱)?? (6)竟日(整天)(7)发箧(打开)?? (8)既薨(已经)?? (9)深沉(沉着)(10)岸谷(严肃刚正)? (11)明日(第二天)??? (12)颜色(脸色)(13)卒(终于)??? (14)龌龊(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15)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4.翻译下列句子。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

(2)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他)晚年读书很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箱子取出书,整天读书。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赵普》导学案.docx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赵普》导学案.docx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赵普》导学案一、预习要求:1、利用工具书解决重要实词的音、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2、重点语句翻译、理解,尝试背诵全文。

二、导学题:(一)字词积累:1、初读课文,为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吏事()寡学术()阖户启箧()()()龌龊()()奏牍掷地()()补缀旧纸()卒用其人(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及划线词。

1.少习吏事2.寡学术3.及为相4.手不释卷5.每归私第6.阖户启箧7.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9.处决如流10.既薨11.发箧视之12.虽多忌克13.龌龊14.循默15.尝奏荐某人为官16.普明H复奏其人既薨)17.太祖怒18.碎裂奏牍掷地19.补缀20.普颜色不变21.复奏如初22.太祖乃悟23 •卒用其人(二)整体感知:1、本文写了赵普的两件事:一是 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一个主题:赵普 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语句回答)。

2、找岀文屮的细节描写,举例分析赵普的性格特征。

(紧扣文屮相关词句)(三)资料链接:作者_______ (公元922年一公元992年8月14日),字则平,______ (朝代)政治家, 北宋开国功臣。

赵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士,15岁随父迁居洛阳,自幼学习吏治,是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的预谋者、“杯酒释兵权”的导演者,三度为相,封魏国公, 为一代名臣,从政50年,终年71岁。

他年少时虽足智多谋却不好读书,后在赵匡胤的劝告下开始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课中参与(实战演练区)(一)、解释下列各句中文言词“以” “其” “之”“为” “而”的意思。

以:1、太祖常劝以读书:2、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3、普又以其人奏:4、跪而拾之以归:其:1、未有其比:2、普明日复奏其人:3、普又以其人奏:4、卒用其人:之:1、读之竟日:2、发箧视之:3、跪而拾Z以归:为:1、及为相2、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3、尝奏荐某人为某官而:1、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2、跪而拾Z以归:(二)在解决字词的基础上尝试翻译全文,特别是下列重点句子。

《赵普》教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共3篇

《赵普》教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共3篇

《赵普》教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共3篇《赵普》教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1《赵普》教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导言:语文教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与现实世界生活紧密相关。

好的语文教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反思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本文将介绍一份《赵普》苏教版七年级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赵普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2.认知目标:学习相关生词和短语,学会描述人物的性格、行为及故事情节,了解赵普在家乡醒狮舞的出现背景及意义。

3.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清晰的表述故事内容,并能从故事中提取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探究。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加强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掌握生词和短语的用法、把握故事情节、理解表达作者的意图。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用讨论的方式引出赵普这个人物。

2.开篇语:让学生们听这句话:“有些人并不看上去有多伟大,但他们凭着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改变了他们周围的环境……”让学生看看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

这个句子与赵普的故事有什么联系?3.学习生词和短语:(1)披红头巾:别上红头巾(象征队伍)。

(2)形影不离:形影转望,似乎相同;亦引申为一物和它的影子总是紧密相连。

(3)气宇轩昂:形容人或事物外貌气势雄伟,或挺拔雄姿中透出自信、庄重。

4.讲授故事情节:讲述赵普醒狮舞的背景、讲述赵普与队友的互动、讲述赵普在比赛中的表现。

5.分析比较和探究:(1)探究文本的目的: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它要向读者传达什么信息?(2)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文中用何种方法来展示赵普的性格和行为?6.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回顾整个故事,再次梳理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教学反思通过讲述赵普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秉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苏教版七下《赵普》导学案

苏教版七下《赵普》导学案
2.
(三)揣摩联想,收获感悟(7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赵普手不释卷,刻苦研读《论语》;刚毅果断,不畏皇权荐人才,最终成为一个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美誉天下的宰相,一个“以天下事为己任”风格高尚的宰相。从他身上,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呢?并要求学生把思考的结果以关键词语的形式写在导学案上。(3分钟)
适时点拨:要从人物的行为和人物行为的目的、结果的角度去思考和感悟。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展示点评:请第7小组派代表回答,第8
【复习旧课】
1.检查第一课时疏通课文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课外学生自主复习和课堂上互助解决问题的习惯。
3.促进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巩固。
4.引入新课,明确新课学习目标。
【课堂导学】一、
1.让学生学会归纳事件,分析事件前因后果。
赵普:
宋太祖:
三、揣摩联想,收获感悟。
问题思考:赵普作为宋朝开国宰相,他手不释卷刻苦研读《论语》,刚毅果断不畏皇权举荐人才,最终成为一个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美誉古今的宰相,一个“以天下事为己任”风格高尚的宰相。从他身上,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呢?
【拓展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熟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处是( )。
A.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处在道路中间。
B.但当涉猎涉猎:粗略的阅读。
C.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

《赵普》导学案5(2课时)

《赵普》导学案5(2课时)

第五课:《赵普》导学案(第一课时)【目标导学】:1.读准字音,流畅地朗读课文,准确解释字词含义,翻译全文。

2.把握第一自然段内容,当堂背诵。

【学习重点】读准字音,流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解释字词含义,翻译全文。

【学习难点】把握第一自然段内容,当堂背诵。

【导学过程】:一、自主预学1. 給下面的字注音寡()学术阖()户启箧()既薨()龌()龊()奏犊()官吏()掷()补缀()卒()处()决2.解释下列画横线的词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阖户启箧发箧龌龊明日颜色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尝奏荐某人为某官3.文学常识《赵普》选自《》,赵普,字,(朝代)著名家,自古有“”的说法,文中“太祖”是指。

4.翻译句子⑴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⑵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⑶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⑷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⑸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二、合作探究1.第一段主要写赵普什么事?2.宋太祖劝赵普多读书的原因是什么?3.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赵普读书非常认真?4.读书给赵普带来的益处是什么?三课堂小结【古今异义】处决如流古义:今义:相位者多龌龊循默古义:今义:普明日复奏其人古义:今义:普颜色不变古义:今义:寡学术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以:①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②太祖常劝以读书③跪而拾之以归2.为:①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②尝奏荐某人为某官3.其:①未有其比②卒用其人【词类活用】碎裂奏牍掷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碎裂)四当堂训练1.从文中找出赵普能“临政处决如流”的原因?2.本段中的“手不释卷”是一个成语,我国历史上像这种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故事还有许多,请再写出两个类似的成语。

附录第一段翻译: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

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

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

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普》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流畅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解释字词含义,流畅地翻译全文。

3、能发挥合理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吗?它和北宋政治家赵普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赵普这篇课文,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2:介绍赵普
3:读准字音
画出课文中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自己查阅工具书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然后放声朗读全文。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交流不会读、读不准的字。

时间3分钟)
lìhéqièchǔhōng wòchuòdúzhìzhuì zú
吏事阖户启箧处决既薨龌龊奏牍掷地补缀卒用
4:读出节奏
听读课文,要求做到:在句中停顿明显的地方画上“‖”。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听读课文,注音,画节奏。

时间2分钟)
朗读下面句子,读出句中的节奏。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3、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5、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6、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下面我们要用多种方式把课文再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用以下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全班放声朗读;读给同桌听;推荐读的好的同学在全班范读……(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交流、评价。

时间3分钟)
5:疏通词意要读懂一篇文言文,关键先要理解文中字词的意思。

下面就请同学们借助书下的注释和查阅工具书,重点解决以下几个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疏通词意(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回答。

时间3分钟)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正确答案,同学们你们做对了吗?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寡(少)学术,及(等到)为(做)相
2、晚年手不释(放下)卷(书)
3、虽(虽然)多忌克(对人忌妒刻薄)
4、而能以(把)天下事为(当作)己任
5、尝(曾经)奏荐某人为(做)某官
6、普明日复(又、再)奏其人
7、普颜色(脸色)不变
8、太祖乃(才)悟,卒(终于)用其人
6:疏通句意
相信同学们对上面的字词翻译一定是对答如流。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几句话,文言文中经常会在句中省略一些句子成分,你能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吗?
疏通句意(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回答。

时间2分钟)
补出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
1、太祖常劝(之)以读书
2、普明日复奏(荐)其人
3、碎裂奏牍掷(于)地
7:疏通文意
明白了单个字词的解释,会补充句子省略的成分,可以说已基本读懂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用现代汉语,把全文翻译一遍。

在翻译之前,老师首先要和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翻译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1、保留法:保留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等。

2、对译法:变单音节为双音节词。

3、添加法:添加句中的省略成分。

4、调整法:调整前后语序等。

5、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把全文翻译一遍,要求做到意思准确,句子通顺。

翻译后,同桌交流,互相帮助,再做一次认真的修改。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翻译、交流、评价。

时间6分钟)
8:复述故事
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复述赵普的故事,简要复述故事:要求:忠实于课文原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讲给同桌听。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讲述故事,并做评价。

时间4分钟)
刚才是请同学们简要的复述故事内容,下面啊,老师有更高的要
求,你能展开自己合理的想像,特别是对一些细节的想像,来生
动地复述课文故事吗?由于时间关系,在这节课上我们就不进行
交流了,请大家在课后列出复述的提纲,做好复述准备,下节课
大家再来交流。

另外,请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争取能熟练的背
诵课文。

课后学习
1、合理想像,列出生动复述赵普故事的复述提纲。

2、熟读课文,要求能熟练背诵。

《赵普》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对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概括课文的中心。

3、能围绕中心,对文中的细节展开合理想像,生动地复述课文。

4、能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说出赵普其人其事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熟读课文疏通了文意,初
步感知了赵普这个人物。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赵普,去感受他内在
的精神境界。

2:复习回顾
在进入本课的学习之前,我们先对上课的内容做一个回顾。


节课我们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并且疏通了文意,还请同学们
在课后作了生动复述的准备。

下面,先请同学们齐声试背课文。

背诵课文,回忆课文大意。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齐声背诵课文。

时间2分钟)
3:概括内容
首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赵普的几件事,请各
用一个四字短语加以概括。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再读课文、交流、
评价。

时间4分钟)
不难发现,课文共两段,分别写了赵普“刻苦读书”和“奏荐
人才”的事。

第一段:刻苦读书第二段:举荐人才
4:分析人物
写人记事的文章往往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
等来正面表现人物;也会通过对他人或其他景物的侧面描写来烘托
人物;还会运用细节描写来突显人物。

本文篇幅短小,叙事简洁,却并不空洞乏味,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使人物性格突出,栩栩如生。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

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

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深化文章的主题。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仿照示例,分析人物性格,说说赵普是个怎样的人。

示例:“阖户启箧取书”
“阖”这个动作上的细节描写,表明赵普主动闭门谢客,暂停一切社交活动,排除一切干扰,由此可见他是个对刻苦读书决心很大的人。

请同学们先在自己书上圈点勾画,找出细节描写,并在旁边作批注,大胆的写上自己的思考。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圈点勾画作批注。

时间8分钟)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推荐本组最好的一位同学,准备在全班范围内做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推荐一份最好的做全班交流。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分组并交流。

时间5分钟)
听了大家的交流,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
赵普其人:
刻苦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勤奋好学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刻苦钻研
奏荐人才:
“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冷静沉着一奏、二奏、三奏、四奏,“复奏如初”--意志坚定
这些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分别写出了赵普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写出了赵普超人的毅力、耐心和坚定的意志;写出了赵普的沉着镇定,为国荐才的精神。

5:感悟中心
那么赵普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又为什么要”奏荐人才”呢?请用文中原句来回答。

不难发现,赵普的所作所为全是因为他“以天下事为己任”。

刻苦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勤奋好学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刻苦钻研以天下事为己任
奏荐人才:
“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冷静沉着一奏、二奏、三奏、四奏,“复奏如初”--意志坚定。

6:生动复述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文章的中心,更真切的感受到细节描写对突显人物性格的作用,现在我们可以水到渠成的来完成生动复述课文的学习任务了。

请同学们生动复述课文,围绕中心,对文中的细节展开合理想像,生动的复述课文。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生动复述、交流、评价。

时间6分钟)
7: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能从赵普身上学到什么?假如把赵普放到当今社会中,你认为他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吗?为什么?
拓展延伸(任选其一完成):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从赵普身上学到什么?
2、假如把赵普放到当今社会中,你认为他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吗?为什么?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任选其一完成,并做交流。

时间8分钟)同学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但相信同学们一定在赵普身上学到了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作业:
课后学习:
1、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刻苦读书,请你再积累两到三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故事或成语吗。

2、“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和故事历代有很多,你能再举出一二,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