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1996年度上海天文台科研工作总结guide download

合集下载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专业课1
名称及代码
专业课2
名称及代码
总分
(请注明数学一或数学二)
考试成绩
调剂信息
申请调剂专业
(代码及名称)
是否愿意服从所内调剂
个人经历及奖惩情况
(后附个人简历,包括本科期间学习、科研、社会经历及考生自述)
考生承诺:
我自愿申请调剂到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遵守国家和贵单位的研究生调剂规定,提交所需调剂材料,按要求参加复试。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年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研究生调剂申请表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毕业学校
毕业专业
学历、学位
毕业时间
身份证号
考生编号
联系电话
(手机)
E-mail
(常用邮箱)
详细通信地址、邮编
本科毕业
论文题目
外语水平
等级:
有何特长
分数:
一志愿
报考学校
一志愿
报考专业
(代码及名称)
考试科目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签名:
年月日

天文学家年终工作总结汇报

天文学家年终工作总结汇报

模型建立与验证
基于提取的特征,建立数 学模型或算法,并进行验 证,以提高数据分析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科研论文撰写与发表
研究成果总结
将数据分析与处理的结果进行总 结,形成科研论文的初稿。
论文修改与完善
邀请同行专家进行审稿,并根据审 稿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论文发表
将最终的论文提交到学术期刊进行 发表,与同行分享研究成果。
05
对团队的建议和期望
对团队管理的建议
加强沟通与协作
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分享研究成果 和经验,促进跨部门、跨领域的 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科学问题

提高团队执行力
明确团队目标和任务分工,确保 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
业优势,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加强团队建设
组织定期的团队活动,增进团队 成员之间的了解与信任,提高团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措施
工作流程优化
优化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等环节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培训与学习
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04
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科研项目规划与目标
科研项目选择
根据当前天文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团 队的研究特长,选择具有创新性和前 瞻性的科研项目。
解决方案
采用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如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以提高数据处 理速度和准确性。
学术竞争与合作中的问题
学术竞争压力
与其他天文学家和研究团队竞争,争取研究资源和资金支持。
解决方案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同时,寻求与其他研 究团队的合作,共同推进天文学领域的发展。
和二氧化碳的分布规律。
针对10颗行星进行了大气环流模拟, 为理解行星气候和环境提供了重要依 据。

天文学家年终工作总结汇报

天文学家年终工作总结汇报
展望
未来将继续加强团队建设活动,提高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合 作精神。计划组织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如邀请专家讲座、 组织学术研讨会等,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
03
技能提升与自我成长
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提升情况
深入学习天文学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技术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不断学习和掌握天文学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技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通过实践和研究,提高了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包括数据清洗、处理、建模和解释等 方面。
增强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和独立研究,提高了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包括问题提出、文献综 述、实验设计和结果解释等方面。
个人成长经历分享
完成了多个科研项目和论文
通过参与多个科研项目和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提高了自己的研究 能力和学术水平。
文学问题提供了更多思路和方法。
数据分析与模拟技术
03
大数据和超级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天文学家能够处理和分析海
量数据,模拟复杂的宇宙现象。
个人研究方向与行业趋势契合度评估
我的研究方向
我的研究方向是行星科学和天体 生物学,这与当前天文学领域的 发展趋势密切相关。
契合度评估
行星科学和天体生物学是当前天 文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我的研究 工作与行业趋势保持一致。
与空间望远镜研究所合作项目
双方共同参与了一项关于黑洞和中子星研究的项目。通过利用空间望远镜的观 测数据,对黑洞和中子星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理解宇宙中物质和能量的 分布提供了重要信息。
团队内部协作经验分享
经验一
经验三
定期开展团队内部研讨会,鼓励团队 成员分享研究成果和进展,加强团队 内部的沟通和合作。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关于做好2017年度总结考核的通知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关于做好2017年度总结考核的通知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文件沪天发办字〔2017〕96号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关于做好2017年度总结、考核的通知台各部门:为做好2017年度总结和干部、职工考核,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年度工作总结的安排- 1 -注:1、科研人员总结主要包括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主要工作进展、成果和贡献(获奖、论文和专利等),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育等;职能部门和支撑部门人员总结要明确工作职责,工作进展和成果;中层干部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要明确分管的内容和工作完成情况,并汇报述廉工作。

2、参加学术、保密、质量、标准化等各类继续教育的人员,务必汇报相关工作。

- 2 -3、研究部门的总结要突出重要的科研成果、人才引进和培养。

4、行政部门的总结要突出重点,反映亮点,及围绕服务科研工作的情况。

5、各部门的年终总结工作要包括两个文明建设,以及典型的好人好事。

二、关于干部、职工的工作考核1、一般职工的考核:由人教处负责组织实施,职工填写“年度考核登记表”,2018年1月19日前提交,人教处组织各室务会和行政考核小组进行考核,于2018年1月26日前完成。

并将测评结果提交台考核工作小组审核。

具体实施办法详见人教处“关于2017年度台一般职工年终考核的通知”。

2、中层干部的考核:由党政办负责组织实施,参与考评人员按要求填写“年度考核登记表”,提交至党政办。

由台年度考核工作小组进行考评。

3、台领导的考核:由党政办负责组织实施,按照上海分院的要求,当年开展任期考核的单位,不再单独组织年度考核。

2017年,台领导人员只需填写本人《年度考核登记表》,报上海分院分党组审核,中科院人事局复核。

三、考核等级的推荐和确定1、考核等级分“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档,其中“优秀”控制在15%内,“良好”控制在25%内。

各部- 3 -门按“优秀”、“良好”的比例推荐,并排序上报。

2、“优秀”、“良好”最终人选由台年度考核工作小组确定。

2002年度上海天文台科研工作总结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2002年度上海天文台科研工作总结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O NS C I E N T I F I CR E S E A R C HA N DT E C H N I C A L WO R KO FS H A N G H A I A S T R O N O MI C A LO B S E R V A T O R YI N2 0 0 2
( 1 )根据天文口关于创新工程的总体部署, 我台研究团组、 观测基地和技术实验室参加了 三年考评和续聘申报工作。经最后评定, 原有 7个研究团组全部获得 2 0 0 2- 2 0 0 4年延聘。经 0岁以下年轻人取代老同志成为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经院核定, 我台进入创 调整, 有两位 4 新工程的人员数为 8 4人, 目前实际聘用 7 0人, 正式人员年龄进一步降低为 3 9岁。团组负责 人和成员的年轻化增强了开展原创性研究工作的活力, 并在主要研究领域取得了若干有国际 8 8 4万, 其中创新工程经费 1 0 9 4万, 院外经费 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年内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 2 1 6 0 2万。 ( 2 )全年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 1 5 1篇, 其中我台科研人员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有 1 3 7篇。 在上述第一作者论文中, S C I 期刊论文有 4 8篇( 其中国外 S C I 期刊论文 3 0篇) , 学科级学报刊 物的论文有 5 2篇。在全部第一作者 S C I 期刊论文中, 天体物理学科计 3 9篇, 占8 1 %; 天文地 占1 9 %。有 4 0篇第一作者论文被 S C I 期刊引用 8 0篇次。第一作者 S C I 期 球动力学科 9篇,
赵 君 亮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上海 2 0 0 0 3 0 )
提 要
对2 0 0 2年度上海天文台科研工作作了简要总结, 其内容包括知识创新工程和基础研究、 实测 和技术工作、 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 科研支撑和相关管理工作、 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 成绩和主要存在问题。

上海天文台年刊(1979~2007)第1—28期总目录

上海天文台年刊(1979~2007)第1—28期总目录

16 90—17 9 9年上海天文 台丹容 等高仪 纬度资料处 理 ……………………… 季素珍
郑 大伟
张 菊珍 ( , 2 2 5)
我 国的经典观测在短期联测 中的作用 … ……………… M RT计 划经典 资料分析 中心( E I 上海天文 台) 3 1 (, ) 关于世界时系统 的精度 ……………… …… …… ………………………………………………… 罗时芳( ,1 ) 3 8
陈幼芬( 6 ) 5, 3 冯初刚 ( 19 5,9 )
维普资讯
总第 2 8期
第 1— 8期 总 E录 2 t
29 2
18 9 3年 中国的世界时工作 ………… …… …………………………………………………… 一室时纬组( ,1 ) 6 9 世界 时服务 中的“ 平滑算法 …… ……………………………………………………………… 廖德春 ( , 8 弱” 6 2)
杨福 民 肖炽娓 ( , 8 1 8)
利用上海天文台丹容等高仪观测资料分析近周 日自由摆动 … …… …………………………… 杨志根 ( , 0 2 3) 纬度非极变化的长周期项和它对长期极 移研究 的影 响 … …… ……………………… 李正心 陆佩珍 ( , 8 2 3)
BH系统 中的非极经度变化分析 ……………… …… …………………………………………… 顾震年 ( , 8 I 24)
关 于极 坐标 和世 界时系统 中扣 除系统差的问题及其 目的和意义 ……………………………… 朱圣源( , 4 3 2)
我 国世 界时综合 系统 与 E O D结果 的比较 RL
…………………………………………………… 廖德春 ( , 0 3 3)
张 曜( 9 ) 3, 7 李正心 ( ,0 ) 3 16 胡振琪 ( ,0 ) 3 2 5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文学研究探索宇宙奥秘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文学研究探索宇宙奥秘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文学研究探索宇宙奥秘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是中国科学院系统中的一所重要研究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开展天文学的研究和探索。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努力下,我们对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介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一、天文学研究的重要性与意义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天体以及宇宙现象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星体、行星、恒星等。

通过天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宇宙的形成与演化,揭示宇宙奥秘,进而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

天文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研究宇宙的演化与变化,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所处的宇宙环境,预测太阳系及地球的未来发展趋势。

此外,天文学的研究对于其他科学领域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例如地球科学、物理学、化学等。

因此,天文学的研究不仅对于人类认识宇宙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其他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天文学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首先,上海天文台在星体观测和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

通过对各种恒星的观测和研究,上海天文台的科研人员发现了诸多新的天体,揭示了星体的形成和演化规律。

此外,上海天文台还积极参与国际天文合作项目,与国际同行共享观测数据,提高了天文学研究的国际水平。

其次,上海天文台的天文学研究涉及到宇宙物理学、星系和宇宙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宇宙的观测和研究,上海天文台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系列宇宙奇迹,如暗能量、黑洞等,这些发现对于人类认识宇宙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上海天文台还致力于通过天文学的普及和科学推广,提高公众对天文学的认知和理解。

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天文科普活动,如观星夜、科普讲座等,吸引了大量的公众参与,推动了天文学知识在公众中的普及和传播。

三、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上海天文台通过地面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的观测,研究了宇宙射线和宇宙背景辐射等重要现象,深入探索了宇宙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the 1997年度上海天文台科研工作总结guide download

the 1997年度上海天文台科研工作总结guide download

第1 9期
1 9 9 7年度上海天文台科研工作总结

尔 波普彗星的近核观测中发现了旋喷流等重要现象 , 观测质量之高和资料完整性居全国同类 观测之首 。 全年观测 7 其中天体物理课题观测 5 天体测量课题观测 1 1 6小时 , 8 3小时 , 3 3 VL B I 小时 , 已返回信息均有条纹 。2 和1 水脉泽 、 表明我台已初步 2 . 6 7 G Hz G Hz OH 脉泽观测成功 , 具备谱线观测能力 , 单天线观测时间达 1 3 0小时 。 ( 1 )在 广泛 征求 2 .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 总部 年内管理 工作 主要 有 : 各观测基地主任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意见的基础上 , 制订了实验室工作条例 , 并下发各基地执 行; 就实验 ( 2 )在北京天文台兴隆站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二届二次会议 , 以 室工作和今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 3 )改变各观测基地对赴基地观测人员的资助办法 , 更好地激励有关人员利用实验室望远镜观测资料取得研究论文和成果 。

朱文耀
冯 初 刚, 何 妙 福, 黄 王成 , 国家科技进步 许 华 冠, 程 宗 颐, 朱元 二等奖 熊永清 , 胡小工 兰,

黄 王成 , 胡 小 工, 董晓军 等
航天部科技 成果三等奖
4 .重要项目情况 九五 ” 国 家 攀 登 项 目 年 内 均 已 正 式 启 动, 由叶叔华院士为首席科学 ( 1 )我台参与的两项 “ 家的“ 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 ” 项目 , 我台共有 1 其 中 2人为 项目 专家 组成 2人参加 , 员, 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和研究 ” 我台 2人为二级子课题组长 。 另一个国家攀登项目 “ , 共有 6 . 5人参加 , 1人为专家组成员 , 1人为二级子课题组长 。 面上项目 3项 ; 结题的面上项目 ( 2 )1 9 9 7年内获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 1项 , 其他单位为主我台参加的结题重点项目 1项 ; 在研项目共计有 1 其中由我台负责的 4项 , 6项 , 为1 3项 。 中国地 壳 运 动 观 测 网 络 ” 正 式 启 动, 我台作为组长单位负责协调中 ( 3 )国家大科学工程 “ 国科学院承担的各项任务 , 首批经费已拨至我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工程型车载式氢原子钟 2 9彗星撞击木星的观 S L 测和研究
天体物理研究室 钱伯辰
表 年我台科研人员参与的获奖成果
序号 成 果 名 称 申请单位 北京天文台 、 云南天文台 、 云南省地震局 、 上海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 上海市政府 、 我台参加人员 廖德春 、 赵刚 、 周永宏 章建华 、 张国庆 、 范庆元 获奖类别 中国科学院科技 进步二等奖 上海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
研 完成 究 室 计 情况 总项目数 6 9 4 8 2 4 1 0 8 6 1 6 5 完成 4 2 4 4 1 6 8 7 6 1 2 3 基本完成 2 0 3 5 1 0 0 2 9 划 内 计划外 未完成 7 1 3 1 1 0 1 3 完成比例 8 9 . 9 % 9 7 . 9 % 8 7 . 5 % 9 0 . 0 % 8 7 . 5 % 1 0 0 . 0 % 9 2 . 1 % 评级 + B A + B A + B A
第1 8期
1 9 9 6年度上海天文台科研工作总结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 的立项申请工作 。 ( 5 )积极参与大科学工程 “
三、 实 测 工 作
由本人接任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联合开放研 究实 验室 主任 之职 , 实验 1 .1 9 9 6年 4月起 , 室总部随之迁入我台 。 年内组成了总部工作班子 , 任命了实验室主要管理人员 ( 副主任 、 基地主 任等) 并在佘山观测基地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和实验室 学 术委员会 的二 届一 次会 议 就 , , 任期 目标和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在全国天气状况普遍较差的情况下仍获得成 2 .1 . 5 6 m 望远镜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 功观测 1 并为海尔 — 波普彗星全国联测工 作中 的近核观测 项目 取得 相当 多的 珍贵 2 7个夜晚 , 资料 , 其中部分资料经处理已获得很好的结果 。 望远镜和圆顶已实现计算机控制 , 摄谱仪已开 始试观测 。 全年 共完成 项目观测 4 质 量较 上一 年 3 .2 5 2 0小 时 , m 射电 望 远镜经设备更新 和改造 后 , 有 明 显 提 高, 绝 大 多 数 观 测 均 获 得 干 涉 条 纹, 观 测 结 果 接 近 国 际 先 进 水 平, 同时还参与了 VS OP的试观测 。 再 次创 历史 最高 4 .激光人卫测距工作取得成功观测 5 9 9圈 、 3 0 . 7万余数据点的 好成 绩 , 纪录 。 特别是白天测距取得重要进展 , 在1 2月份的 1 0天时间内共取得 1 8圈 、 3 8 0 0余点的白 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激光人卫白天测距的天文台站 。 目前 , 我台激光人卫测距精 天测距资料 , 度居全国各台站的首位 。 由本人担 任协调组 的两 位 组 长 之 一 , 我 5 .海 尔 — 波 普彗星观 测研究协调组 于 3月成 立 , 台为协调组挂靠单位 。 经过努力 , 海尔 — 波普彗星全国联测和彗星物理研究 ” 课题已先后获得 “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的经费 支持 。 年内共出 版观 测研 究工 作简 讯两 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期, 并于 9月在上海召开了协调组第一次会议 。 协调组参与单位的各项观测及理论研究工作正 在顺利进行 。
9 6 燉 0 7 燉 0 3 实用新型 9 6 燉 0 9 燉 1 1 实用新型
4 .重要项目情况 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 以 ( 1 )以叶叔华院士为首席科 学 家 的 国 家 攀 登 项 目 “ , 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和研究 ” 均在年内按国家 及我台有多人参加的天文学科攀登项目 “ 科委要求完成了结题工作 , 评价较高 , 我台参与此两个项目的科研人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其中以我台为负责单位的重点项目有 ( 2 )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共 2 4项 , 2项 。 有 7项已在年内结题 , 1项经过批准后延期 。 计划 自 1 秘 书处 设在 上海 天文 9 9 6年 5月起正 式启动 , ( 3 )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 ( AP S G) 台, 叶叔华院士任首届执委会主席 。 我 台 有 5个 研 究 课 题 列 入 院 “ 九五” 重点 ( 4 )经台学术委员会讨论并 报 中 国 科 学 院 批 准 , 项目 。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 除院拨研究经费外 , 我台决定拨出部分台长基金作为经费匹 配支持 。
1 9 9 5年 的 平 摊 式 资 助 方 式 改 为 按 业 绩 择 优 资 助 。 年 内 台 青 年 实 验 室 共 组 织 各 类 学 术 活 动 9 次, 邀请台内外学者为青年人讲课或作学术报告 2 资助 7人次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 作学术 0次 , 报告 7篇 。 本年度内有青年人参与工作而发表的论文共计 6 占全台发表论文总数的 5 其 1篇 , 2 . 1 %, 中 青年 人 为第一 作者的有 3 占全台 第一 作者发 表论文 总数的 2 杂志论文 0篇 , 8 . 6 %。 在 S C I
六 、 科研服务工作
计算机组以网络建设 、 软硬件环境建设和设备更新为工作重点 。台管计算机全年开机 3 5 6 天, 为历年之最 , 设备运行状况良好 。 年内增加一套网络设备 , 扩充 硬盘 1 建立 了内 部微 0 , G B 机房 。 互联网于 1 可供 e 通讯和 WWW 服 9 9 6年 7月 1 7日正式开通 , ,f ,t I n t e r n e t ma i l t p e l n e t 务, 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快速先进的信息传输和交换手段 。 至 1 网络的使用时间超过 2月 2 0日 , 小时 。 计算机组 1 4 0 0 , S u n工作站操作系统及 AI P S I R AF和 MI D AS软件包均已作版本更新 。 会同科研处共同组织了台内首次软件及其应用交流会 , 收到较好的效果 。 此外 , 通过大量的调 查研究 , 基本上确定了台级计算机的设备更新方案 。 继续致力于管理自动化和文献检索 2 .图书馆除搞好常规阅借服务以及图书订购工作外 , 联网 , 制成图书条形码 , 完成 1 计算机化 。年内已实现与 I 9 9 4年下半年以来 AAP等国 n t e r n e t 际刊物论文摘要登录和建立 8 坚持对外刊物交 0年代以来主要中文天文期刊论文目录数据库 。 换, 新增交换刊物 P 上海天文台年刊 》 和《 天文学进展 》 两份刊物出版按 计划 进 行 , 同时 。《 AS J 承担了台内有关科研课题和国际会议的大量资料打印工作 。
五 、 人材培养工作
为了更好地培养优秀青年人材 , 根据个人业绩表现对青年实验室成员进行调整 , 并积极支

中 国 科 学 院 上 海 天 文 台 年 刊
1 9 9 7年
持 青 年 实 验 室 从 经 费 上 适 度 支 持 青 年 人 的 科 研 活 动。 同 时 改 变 台 青 年 基 金 的 资 助 办 法, 从
中 1 9 9 7年第 1 8期










刊 No . 1 8 , 1 9 9 7
ANNAL S OF S HANG HAIO B S E R VAT O R Y AC AD E MI A S I NI C A

四、 技 术 工 作
流动站各项试验设备均已完成 , 由于外单位承担的天线设备车未 1 .由我台承担的 VL B I 能按时运达上海 , 整体计划被迫延期 。MKⅢ 相关处理机的研制已经落实经费和调配人力 , 各 项工作进入最后阶段 , 但鉴于进口磁带机质量问题 , 返回英国修理 , 整机工作只能在 1 年完 9 9 7 成。 2 .时频研究中心完成了 H1 6和 H1 7两台氢钟的制造并已投入使用 。 H8氢钟应用于原子 时守时已连续工作 4年 , 1 0月已经达到 1 1 0 0权 。同时该研究中心已获得为 9 2 1工程研制 2台 氢钟任务的合同 。 低纬子午环已于 8月由南京天文仪器研制 3 .经天文仪器中心有关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 , 中心运至云南天文台 , 初步完成安装和调试 。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 有待与云南天文台协商解决 , 并应取得中国科学院基础局数学力学天文处和天文委员会的理解与支持 。 科研处和有关研究 室共同 努力 , 北 斗 一号 ” 工程的 时频 分系 统已 由我 台中 4 .经台 领 导 、 “ 标, 争取到了这一项目以及相当数量的科研经费 。
序号 成 果 名 称 完成部门 时频中心 申请人 翟造成 参加者 林传富 、 陆家复 陶隽 、 潘红鉴 、 王叔和 傅承启 林清 、 获奖类别 中国科学院科技 进步三等奖 上海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
项。 另外有登记成果2 项。 获准专利两项。 有关科研成果的具体情况见表2 表3 和表4 的有 2 、 。
年度上海天文台科研工作总结 1 9 9 6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上海 2 ( 0 0 0 3 0 )
对1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上海天文台在基础 研 究 工 9 9 6年度上海天文台的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 , 作、 实测工作、 技术工作、 人材培养、 科研服务和对外的主要问题 。
中, 青年人参与的有 7篇 , 占我台 S 发表文章总数的 4 其中 青年 人为 第一 作者 的有 2 1 . 2 %, C I 篇 。 在学报级刊物以上有青年人参与发表的论文为 2 占4 其中青年人为第一作者 4篇 , 2 . 1 %,
的有 1 2篇 。 我台青年人发表的论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有明显的提高 。 年内提拔两位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到台开发办和科研处担任领导工作 , 并已开始发挥作用 。 通过严格考核并经中国科学院批准 , 破格特批 4名青年科技人员晋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 同 时有 1名青年人提前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 年内共录取硕士研究生 6人 ( 国家计划 4人 ) 博士研究生 8人 ( 国家计划 5人 ) 毕业硕士 , ; 生 2人 , 博士生 6人 。 引进两位优秀青年到我台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 博士后工作人员总人数达 到 3人 , 并已在科研和技术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 积极 、 郑重地实施中国科学院 “ 百人工程 ” 候选人的申报 、 审核和评审筛选工作 。 南京大学 天文系廖新浩同志已经中国科学院初审通过 , 将于 1 9 9 7年来我台工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