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种植技术
油菜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

油菜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油菜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
一、种植技术
1.选地:油菜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土壤上,因此在选地时应选择这样的土地。
2.施肥:油菜生长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油菜生长期的需要进行施肥,一般在播种前施入基肥,生长期间适时追肥。
3.播种:油菜的播种时间一般在秋季,播种前应将土地整理平整,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3-4千克。
4.灌溉:油菜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因此在干旱时应适时进行灌溉。
5.病虫害防治:油菜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生长期间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二、田间管理
1.松土:油菜生长期间应经常进行松土,以保持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2.除草:油菜生长期间应及时进行除草,以保证油菜的生长和发育。
3.修剪:油菜生长期间应适时进行修剪,以促进油菜的分枝和生长。
4.控制生长势:油菜生长势较强,应适时进行控制,以保证油菜的产量和质量。
5.采收:油菜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春季,采收时应注意采收技术,以保证油菜的品质。
油菜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种植和管理,才能获得丰收的好成果。
麦稻复种栽培技术

麦稻复种栽培技术麦稻复种栽培技术是指在麦田收获后,将割取后的麦秆碎粒留在地里,并进行适当的处理,然后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稻谷的一种种植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麦稻复种栽培技术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 麦稻复种的选择。
在选择适宜的麦稻复种前,要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麦稻品种。
2. 土地准备。
在麦收后,将麦田的杂草和根状物清除干净,然后进行耕作,松土和翻耕,以便为稻谷生长提供合适的土壤环境。
3. 施肥和基肥。
在土地准备的进行施肥工作。
一般来说,麦稻复种可以施用有机肥、矿物质肥料和绿肥等,以充分提供稻谷生长所需的养分。
二、麦稻复种的种植技术1. 涝田栽培。
麦稻复种可以选择涝田栽培方式,即将稻田灌满水后,将稻谷种植在水田里。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水稻的特点,更好地促进稻谷的生长。
2. 早期保护。
麦稻复种后,要进行早期保护工作,及时除去杂草,保持田间环境整洁。
可以适量喷洒防治病虫害的农药,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3. 过早生育期管理。
麦稻复种后,要注意早期生育管理,及时施肥,充足的养分供应可以促进稻谷的生长发育。
4. 中期管理。
麦稻复种中期,要注意适时追肥和杂草防治。
可以根据田间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追肥和除草,保持稻谷生长稳定。
5. 后期管理。
在麦稻复种后期,要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保证稻谷的正常生长。
三、麦稻复种的收获和储存1. 收获。
麦稻复种后,要根据稻谷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
一般来说,当稻谷穗粒饱满、籽粒颜色由绿转黄时,可以进行收获。
2. 粮食储存。
麦稻复种后,要将收获的稻谷进行加工、晾晒和储存。
进行加工可以提高稻谷的品质,晾晒可以降低稻谷的水分含量,储存时要注意保持干燥、通风和防虫。
麦稻复种栽培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麦田生产力的种植方式。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麦稻复种栽培,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麦后复种油菜饲用一号品种简介

麦后复种高产“双低”饲草(料)油菜新品种—饲油 1 号育引进单位: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特征特性:饲油一号(O0SN122 )属甘蓝型春性雄性不育系双低三交种。
苗期生长旺盛,叶色浓绿,上有少量蜡粉;半直立,茎杆粗壮( 茎粗为0.3cm ~1.0cm ) ,种子红褐色,千粒重3.3 克,芥酸含量为0.2% ,硫苷含量为16.59umol/g 饼,粗脂肪45.98% ,粗蛋白21.44% ,粗纤维11.65% ,粗灰分17.00% ,钙 1.79% ,磷0.464% 。
我省麦后复种出苗后约50 天左右抽苔,80-90 天开花。
经农科院植保所在自然感病条件下田间鉴定:在苗期和成株期均未见菌核病、霜霉病病害发生。
试验表明,饲用油菜饲油一号(00SN122 )亩产鲜草分别较毛苕子、箭舌豌豆、草木樨和谷草增产662 公斤、818 公斤、1034 公斤和1263 公斤,增产率达22.64% 、29.55% 、40.53% 和54.33% 。
五种饲草在同等条件下的产量表现趋势为:饲油一号(00SN122 )>毛苕子>箭舌豌豆>草木樨>谷草, 饲用油菜鲜草产量位居其它四种饲草之首,与其它几种饲草相比,鲜草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 。
栽培技术要点:1 、播种时期:为了提高鲜草产量,可根据土壤墒情于小麦收获后适时早播,播种时间宜早不宜迟。
2 、播量:一般每亩播0.75 — 1.0kg 为宜。
生产中可根据土壤墒情和灌溉条件适当进行调整。
为获得高产,生产中一般通过加大播量的方法来发挥群体效应,争取密植高产。
3 、播种方法:麦收后土壤不翻耕,播种前将土壤耙松,然后将种子撒播于土壤,同时每亩撒施尿素 2 — 3kg ,最后将土壤耱平。
也可在麦收前5-7 天撒播于麦林中。
4 、中期田管:灌区可在油菜苗高20cm 时灌水一次,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7.5kg 左右,以保证后期长势。
5 、病虫害综合防治:由于复种饲用油菜生长期短,采收早,故绝大多数地区在采收前一般不会发生病虫草害问题。
南疆麦后复种饲料油菜栽培技术

南疆麦后复种饲料油菜栽培技术
1麦后复种技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挥重要作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库尔勒市酰特兰乡耕地面积大,麦后复种作业进行时,能够有效提高土地的农作物增产,维护当地贫穷农民的生计。
从2015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培育“油菜+”农业新理念,鼓励农民采用地下水和复种技术,积极发展油菜种植业。
因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别鼓励农民采用麦后复种技术,将油菜播种在麦后,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农民的投入成本,节省农民在播种、肥料和抽穗作业上的劳动力,也可以提高油菜的种植效果。
除此之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还会给予农民相应的技术培训和补贴,使农民能够更好地运用麦后复种技术,从而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益,解决当地贫穷农民的生存困难。
由此可见,麦后复种技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挥重要作用,对当地有着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风气。
它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而且改善了当地贫困农民的生活质量。
只有继续深入推广技术创新手段,把麦后复种作业的技术推广到更多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让当地的贫困农民早日实现美好的生活,并享受社会发展的好处。
麦后复种小油菜

麦后复种小油菜小油菜具有耐低温、生长快、成熟早、栽培简单、用种量少等特点。
尤其是青海门源地区培育的门油系列小油菜品种,该品种出苗长至二、三片真叶时即现蕾抽薹,以后边生长,边开花,边结荚。
是麦后复种的最佳品种,并且芥酸和碱甙含量低,品质好。
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扬黄灌区的土壤、气候条件下种植。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1早播种麦后复种油菜越早越好早播植株生长健壮,有效分枝数、结荚数、结粒数多。
千粒重、单株产量等性状均优于晚播。
扬黄灌区麦收后,气温较高,土壤水分蒸发较快,复种小油菜要及早抢时耕翻土地,碎土灭茬,借土壤墒情及时下种,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麦收前灌一次浅水,麦收后及时耕翻下种,保证全苗,达到争产的目的。
播种方法采用机条播,条播有利于控制播种深度,播深2~3cm,最深不能超过4cm。
播种量1.50kg/667m2。
2早锄草小油菜出苗后正值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各种田间杂草生长速度很快,很容易造成草荒,特别是油菜刚出苗时生长速度较慢。
所以在幼苗期要早锄草、细薅草、同时结合田间间苗进行松土锄草。
3早追肥麦后复种小油菜,由于正是农忙季节,又要抢墒播种,很难做到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在带好种肥的同时及时早追肥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灌头水追施尿素5~7.50kg/667m2。
4早灌水油菜种子较小,幼苗顶土能力弱,如遇干旱很难出苗整齐。
所以要及时早灌水,灌浅水,促进苗齐苗壮。
早灌水还能促进生长,增加分枝和角果数量,提高产量。
5早防虫油菜害虫较多,常见的有20种以上。
有黄条跳甲、蚜虫、小菜蛾、菜青虫、菜种蝇等,尤以蚜虫危害最重。
菜蚜主要有三种:菜缢管蚜、甘蓝蚜、桃蚜,三种蚜虫常混合发生,它们均以成若虫群体寄主于叶面及幼嫩部分吸食汁液,造成菜叶卷曲发黄。
严重时密集于角果使之不能正常发育,对产量影响很大。
蚜虫发生的最适温度在15~16℃,世代重叠明显、每年可发生十几代,成蚜产仔期较长,在秋季危害更为严重。
防治的方法有:以药剂防治为主,可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大功臣1000~1500倍液;扫蚜清1500倍液;跸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英塔木乡复播油葵种植及栽培技术要点

英塔木乡复播油葵种植及栽培技术要点0引言英塔木乡是伊宁县一个农业大乡,每年小麦播种面积4万(667m2)左右。
近年来,为充分利用麦收后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乡党委、政府大力宣传,引导农民复种油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复播油葵种植情况2002年,英塔木乡开始进行冬小麦、冬油菜茬地复播油葵,当时部分农民对种植品种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购买杂交一代种子成本高。
而选用油料原料当种子,产量只有70~80kg/667m2,经济效益上不去。
影响了农民复种积极性。
后来,英塔木乡政府及农业技术推广站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宣传指导,使用杂交一代种子,结果产量翻了一翻,最高产量达到215.6kg/667m2,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复种的积极性。
2005年,复种油葵面积达到4520(667m2),种植的品种全部是一代杂交种子如3790、9801、新葵杂四号、新葵杂五号、A17,平均产量达150kg/667m2以上,总产达678000kg/667m2,净收入360元/667m2以上。
2复播油葵栽培技术2.1前茬选择根据英塔木乡近几年种植情况来看,复播油葵应注重前茬冬小麦、冬油菜品种的选择。
冬小麦以伊农16、伊农18、伊农20、新冬19、天山七号为主;冬油菜以杂交油菜皖油17、美国油王999、巨荚一号、日本KW33为最适。
这些品种可保证复播油葵在7月10日前后播完,产量保持在150kg/667m2。
2.2选用一代杂交种子种子是高产的前提,复播油葵必须选用新一代杂交种子,如DIC3790、欧油101、新葵杂四号、新葵杂五号等。
2.3抢时早播,合理密植油菜、小麦收获前7~10d浇水,小麦、油菜收获后及时清田,采用耕耙播一条龙作业,力争在7月15目前全部播完。
播种量0.5~0.7kg/667m2,播深3~4cm,行距45~60cm,保苗密度4500~5000株/667m2。
严把播种质量关。
2.4重施基肥,带肥下种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耕地前撒施磷酸二铵10~15kg/667m2、尿素10~15kg/667m2。
武威市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的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少 、 植 简 便 、 草 量 高 、 畜 食 口性 好 等 优 点 。 种 产 牲
l 试 种 表 现
据 清 源 镇 王 庄 村 测 产 , 协 1 收 割 时 平 均 株 高 华 1 7 . m , 均 鲜 草 产 量 4 0 g h , 高 鲜 草 产 2 5c 平 80 0k / m。最 量 6 5 g h 。 从 田 间 长 势 看 , 饲 草 前 期 生 长 31 0k / m。 该 较 慢 。 期 生 长 快 , 别 是 深 秋 季 节 的 9月 上 、 旬 后 特 中
热量不 足地 区亦 可套 种 , 现 一 年两 熟 。 此 , 谷 8 实 因 陇 号 是 适 宜 多 种 播 期 需 要 的 理 想 谷 子 品 种 , 推 广 应 其
用 的前 景 十 分 广 阔 。 近 几 年 通 过 在 我 省 各 地 的播 期 、 度 、 肥 试 密 施 验 , 部 旱 区 春 播 的 适 播 期 为 4月 2 日 至 5月 2 中 0 5 日, 度 3 . 密 7 5万 ~ 4 . 5 0万 株 / m 肥 料 氮 磷 比 为 h , 1 0:0 6 陇 东 夏 播 复 种 应 以早 为 好 , 期 最 迟 不 能 . .; 播 超 过 7月 上 旬 , 度 5 . 密 2 5万 ~ 6 . 7 5万 株 / m。 氮 磷 h ,
种 发 生 了 倒 伏 . 陇 谷 8号 没 有 发 生 倒 伏 。 现 出 较 但 表
强 的抗 倒性 。 5 推 广 应 用 前 景 与 栽 培 要 点 陇 谷 8号 的 特 点 可 归 纳 为 一 早 ( 熟 ) 二 高 ( 早 、 高
种 , 可 作 为抗 灾 减 灾作 物 品种 抢 种 、 种 和 补 种 , 还 改
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后茬复种大豆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与大田冬小麦管理基本相同,要防止播后 人畜践踏 , 破坏地膜 , 翌年返青后施尿素 1 5 0 - - 2 2 5 k m , 做 好杂 草病虫 害防治工 作 , 5 ~ 6月 份 成 熟 后 及 时
收获。 2 麦后复种二茬大豆 2 . 1 抢 时复种 大豆
定 当年轮 作倒 茬 地块 , 深耕 耙耱 , 施 农 家肥 4 5 0 0 0 ~
幅膜播 种 7 ~ 8 行, 同向播种 ( 第一 幅膜 面上 推上去 , 第 二 幅膜上推下来 ) , 以免穴孔和地膜错位 。
1 . 3 麦田管理和收 获
工 日, 大大提高 了农 民种 田积极性 , 取得 了显著 的经 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 1 地域选 择和播种管理 1 . 1 地域选择 整地 施 肥 。在海 拔 1 0 0 0 1 5 0 0 m 种植 区域 选
表 2 玉米密度试验产量 结果
T 4产 量 1 4 0 4 4 . 5 k g / h m ,位 居第 一 ; T 3产 量 1 3 7 1 3 . 0 k g / h m ,位居第 二 ; T 5产量 1 3 4 1 9 . 0 k g / h m , 位居第三 , T 2产量 1 3 1 2 5 . 0 k g / h m , 位居第 四 ; T 6产量 1 2 4 8 0 . 0 k g / h m 2 ,位 居第 五 ; T 1 产量 1 2 4 0 6 . 5 k g / h m2 , 位居第六 。经方差分析 , F明 间 = 0 . 9 9 1 < F a  ̄ = 4 . 1 , 区组 间
( 甘 肃省 康 乐县 农业技 术推 广站 , 甘肃康 乐 7 3 1 5 0 0 )
摘
要: 甘 肃省康 乐县农 业技 术推 广人 员在 近年来推广全膜 双垄沟播 玉米的 实践 中, 成 功的摸 索 出了全膜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种植技术
“麦后复种饲用油菜技术” 是指在夏季麦收后到冬季临冻之前的近三个月的土地空闲期中,进行以收割鲜草作饲料或绿肥为主要目的的双低油菜种植新技术。
它充分利用了西北地区大部分少热一熟地区小麦7月中下旬收获后土地休闲,8、9月份雨热同季的特点,将种植业与畜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双低油菜由收获籽粒油用向收获营养体饲用或肥用的转变并将西北一年一熟地区目前推广的单一种植模式,转变成为“一粮一草”一年两季成熟的种植模式。
丰富了饲草(料)的种类,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饲草(料),同时也延长了土地的绿色覆盖时间,有效地遏制了风蚀和水蚀的大面积发生,是一项集饲草生产与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创新性农业新技术。
一、田间栽培措施
1、整地、施肥:前茬小麦收获后清除田中麦秆,然后浅耙2遍。
播种时亩施尿素1公斤作种肥,在油菜生长发育处于5~6叶期时进行追肥,亩追施尿素7.0公斤。
2、播种方法:灌区,麦收后灌水一次,然后将地浅耙两遍,将种子均匀地撒入田中耱地一遍覆盖种子;雨养农业区麦收后将地浅耕一遍,随后将种子撒入田中后耱地一遍,并适当加大播量。
3、间苗除草:油菜出苗后拔除田间自生麦苗,并适当间苗,亩保苗数控制在10~12万株。
4、灌水:麦后复种饲用(绿肥)油菜全生育期一般灌三次水,播前1~2天灌第一水(出苗水),出苗后15天灌第二水(保苗水),油菜生长发育处于6~7片叶(苗高一般20cm左右)时灌第三水(促进生长水)。
5、病虫害防治:禁止使用对家畜有毒害作用的农药和高残留、具三致作用的农药种类。
以苗期防治为主。
防治菜青虫:可用16%菜虫一次净2000倍液或50%农哈哈1000倍液喷雾防治。
连防(2~3)次。
防治蚜虫:虫害发生初期可用大功臣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连喷(2~3)次。
鲜食的饲料油菜应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二、最佳收割期
通过“麦后复种饲用油菜营养成分动态含量变化研究试验”,对饲用油菜的产量最高和营养最佳吻合期进行研究得出麦收后复种饲用油菜深秋收割做青贮时,在抽苔现蕾期进行收割产量和营养达到最佳吻合,是收获最佳时期。
三、饲用油菜贮藏方法
秋季下霜后再进行青贮油菜的采收(栽培中可通过调整播期,结合初霜冻日期预测,使初霜来临时饲用油菜正好处于抽苔现蕾期),一般在10月下旬左右初霜来临时进行采收,然后将收割的油菜按1米的高度顺墙堆放在背阴处,避免太阳光直射,对其进行青冻贮藏,饲喂前将饲用油菜直接切成5cm左右长的小节,解冻后便可饲喂牛羊。
对于具备加工条件的养殖大户,宜青贮加工,即将刈割的饲用油菜凉晒1~2天,然后切成5cm 左右长的小节,与等长的玉米秸秆按7∶3的比例( 油菜7份,玉米秸秆3份)混合装入青贮池,压实、封严,25天后,待青贮饲用油菜出现芳香和酒酸味时,便可投入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