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lS拓扑分析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研究与应用探讨

合集下载

浅析基于电网GIS的配网抢修指挥应用

浅析基于电网GIS的配网抢修指挥应用

浅析基于电网GIS的配网抢修指挥应用发布时间:2022-08-16T01:28:43.715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第7期作者:马煜韬[导读] 为解决基于电网GIS的配网抢修指挥应用问题,本文构建一种具有故障分析、抢修指挥、统计分析马煜韬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开远供电局云南开远661600摘要:为解决基于电网GIS的配网抢修指挥应用问题,本文构建一种具有故障分析、抢修指挥、统计分析、分析决策功能的输配变抢修管理,实现配抢指挥管理、简易物资管理、故障抢修APP、线路巡视APP等多方面应用,形成以抢修工单为载体,实现故障信息的有效传递,并通过故障定位,及时协调抢修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及客户供电可靠性,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高电力抢修工作效率,达到配电网集约化运行、专业化抢修、高效化管理。

关键词:电网GIS;配网抢修指挥引言配电线路维修是云南电网公司的一项重大工作,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在xx集团推行“一流配网公司”战略的推动下,五年来,公司的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信息系统与标准也日益健全。

在这种背景下,电力公司基于目前配网自动化与配网GIS“双向贯通”的结果,通过与负控制监控平台对接,检验配网装备的配网匹配,实现电网设备数据的无差别整合,实现抢修指挥、分析与决策及现场作业,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实现区域配电网的卓越运营,满足配电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业务监管、大数据分析,为人员、物资等配网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数据支撑。

1、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重要性当前配电网的检修工作缺少一个统一的调度指挥系统,使得调度调度工作的整体水平较低,必须进行调度调度。

配电网络生产和应急调度指挥平台是一套覆盖多个专业、多个领域的网络应急调度指挥平台,整合生产、配电自动化、公变监控等多个方面。

该系统既能对抢修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又能进行故障的判定,为现场的调度和指挥决策服务。

基于配网拓扑矩阵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基于配网拓扑矩阵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基于配网拓扑矩阵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摘要:传统的电力系统可靠性算法主要侧重于对电力系统和负载的总体可靠度进行评价,而未对网架结构对负载点的可靠性产生影响进行深入地探讨。

本文从负载点主供电通路环节、上下游设备故障的影响、负载点与多个供电点之间的联系等三个角度,建立了一种新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价模型。

该方法通过建立配电网拓扑矩阵,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能迅速计算出“连接、联络、影响”三个方面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从而判断出配电网网架结构对供电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的薄弱环节。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配网拓扑矩阵;供电可靠性;可靠性评估引言电能应用的高度普及令配网可靠性成为电力系统研究领域的新热点。

电能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与持续性对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行有直接影响。

因此,研究一种有效的方法,评估配网运行的可靠性、分析配网运行过程中不同供电环节中的缺陷,具有实际意义。

作为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配网的网架结构也是配网内各供电环节中的薄弱环节。

西南部某县是南方电网公司的扶贫对口帮扶县,近几年在智能配电网规划方面的投入非常大,但面对的问题也较多。

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配网拓扑矩阵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配网的拓扑矩阵分析配网内各供电环节对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从而提高西南部某县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1.基于配网拓扑矩阵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1.1供电可靠性指标选取在评估配网供电可靠性的过程中,根据供电可靠性评估相关研究结果,选取4个普遍使用的可靠性指标进行评估:配网平均故障率、配网总停电时间、配网故障平均停电修复时间、平均用电有效度指标。

配网平均故障率是指某时间段内用户停电总次数与用户总数的比值。

配网总停电时间是指某时间段内某段线路出现的总停电时长。

配网故障平均停电修复时间是指配网出现停电后到恢复正常工作时平均所需要的时间。

平均用电有效度指标是指用户实际用电小时数与用户需用电小时数的比值。

配电网GIS中的拓扑分析研究

配电网GIS中的拓扑分析研究

配电网GIS中的拓扑分析研究
配电网GIS中的拓扑分析研究
配电网络拓扑分析是配电管理系统高级应用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就所开发的配电网GIS项目中,提出了基于图论的一种在GIS上构建配电网拓扑模型的算法并给出了其数据结构,将影响配电网拓扑结构的开关、T接点看作节点,将配电变压器和馈线段看作边,利用从属关系反映他们间的连接关系.这种算法节省了拓扑分析的计算时间,适合实时应用.最后,以电源点回溯的实现算法来说明拓扑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经过实际应用表明,基于GIS的配电网拓扑分析方法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作者:吴孟泉王周龙崔青春杨华杨成月WU Meng-quan WANG Zhou-long CUI Qing-chun YAN Hua YANG Cheng-yuan 作者单位:吴孟泉,王周龙,崔青春,杨华,WU Meng-quan,WANG Zhou-long,CUI Qing-chun,YAN Hua(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杨成月,YANG Cheng-yuan(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4)
刊名:测绘科学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年,卷(期):2009 34(4) 分类号:P208 关键词:配电网拓扑分析地理信息系统配电管理系统。

探讨GlS在城区配电网规划建设中的应用

探讨GlS在城区配电网规划建设中的应用
Po we r T e c h n o l o g y
探讨 G l S在城区配电网规划建设中的应用
张华 虎 李 宗泰
( 国网攀枝花供 电公 司 。 四川 攀枝花 6 1 7 0 0 0)
【 摘 要 】电力设施 的分布 与地理信 息有 着密切 的关系,在 电
网及关联 数据 ,所 以,为 了保证 G I S系统软件的长 效运行 ,需要建 立数据 维护长效机制 ,同时要整合 多个系统 的采集和维护流程 ,保 持数据 的一致性,避 免数据 出现差错 ,也为促进系统 的协调与发展 提 供保 障 。 2 . 2变 电站选址 的实现 在进行城 区配 电网规划 中,可充分利用 G I S系统空间网络拓扑 关系代 替配电网络拓 扑,做配 电网的选址规划 ,这样不仅可 以减少 非技术因素和不确定 性因素对 配电网规划带来 的问题和影响 ,还可 以使数学算法计 算的复杂性大大降低 。 由于配 电网络拓扑中包 含了地理信息、电网运 行信 息、开关逻 辑关系信息等,建立 起来很 复杂,所 以用道路 网络拓扑代 替配 电网 络拓扑是可行的 。首先,配 电网络 出线敷设方式是沿道路架设或地 埋的,与道路网络拓扑的网络 形态相 吻合 ;其次 ,变 电站 的选址规 划不需要考 虑实际配电网络的开关 逻辑关系和运行状态 ,可 以将道 路网络拓扑看作是配 电网络的全拓 扑,用它代 替配 电网络拓扑进行 分析计算;这种利用空间网络拓扑关系替配 电网络拓扑做变 电站选 址 的办法解决了 以往方法 只能做整体理论规划的局 限。 基于 G I S的拓扑进行分析 的时候 ,用户只需要借助网络拓 扑分 析 的一系列功能分析 即可, 为实现 电网最短路径及最近 设备 的查找 、 服务区分析、选址分析等提供 了方便 快捷 的方法 。 在 选址 问题方面 , 基于 G I S最基本的网络拓扑分析是最短路径分析,可以实现 中心点 选址,分析 出最短的线路长度和最小的线路 总长 ,即最佳选址位置 所 在 的 顶 点 最 大 服 务 距 离 为 最 小 和 到 网 络 图 中其 他 各 个 顶 点 的最 短 路径距离总和为最小。 2 . 3 现有系统应用存在 的问题 在很 多电力企业 中,G I S系统担负着配 电班组多台工作站每 天 大量配 电数据的录入和查询工作,C P U的负荷过 重,导致 数据 查询 速度非常慢,且服务器 是单机运行 的,对 G I S服务连续运行没 有任 何保障 ,系统一旦 出现故障 ,G I S所有的服务都会停止,且恢 复时 间长 ;当前,很多数据的备份是工作人 员定期 的备份在计算 机上的, 如果计算机 出现故障或者长期无人备份,运行中的数据库 就得 不到 保 障,一旦数据库损坏 ,损失将是十分 巨大 的;G I S所有的图形数 据和查询数据都是通过 同一 台防火墙进行传输的 ,造成防火墙 压力 过 大,容 易导致数据丢失和操 作不 响应等通信障碍 。

基于GIS的配电网无功优化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配电网无功优化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配电网无功优化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电力需求量大幅增长,配电网系统的容量和负荷水平不断提升,而无功补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网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的电能质量和效率,进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传统的无功优化方法主要以手动调节为主,存在调节误差大、调节速度慢、难以实现全面、周期性的调节等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化配电网系统的需要。

而基于GIS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技术则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实现自动化调节等优势,对于提高配电网系统的无功调节能力和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选取基于GIS的配电网无功优化的研究与应用作为研究方向,旨在构建一套能够实现精准无功调节的配电网系统。

二、研究内容及重点本文主要围绕基于GIS的配电网无功优化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分析配电网无功优化的基本原理、流程与方法,重点介绍GIS技术在无功优化中的应用。

2. 建立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包括网络模型构建、优化算法设计、计算模型与数据模型等。

3. 基于GIS技术,实现配电网系统的无功优化控制策略设计,并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和优化。

4. 进一步探究基于GIS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技术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包括实际系统的建立、调试和运行控制等问题,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采用实验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配电网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以下技术:1. GIS技术:用于配电网系统的建模、分析和优化。

2. 无功优化算法:应用经典的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等,进行系统的无功优化控制。

3. 仿真与实验平台:基于MATLAB或PSCAD等软件,搭建配电网系统的仿真与实验平台,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image.png](attachment:image.png)四、预期研究成果1. 基于GIS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控制方法与技术,实现配电网系统的精确无功调节和优化。

基于公共信息模型拓扑收缩的配电网转供能力分析(精)

基于公共信息模型拓扑收缩的配电网转供能力分析(精)

第36卷第6期电网技术V ol. 36 No. 6 2012年6月Power System Technology Jun. 2012 文章编号:1000-3673(2012)06-0051-05 中图分类号:TM 46 文献标志码:A 学科代码:470·4031基于公共信息模型拓扑收缩的配电网转供能力分析廖怀庆1,刘东1,黄玉辉1,于文鹏1,张宇2,李亦农2,祝达康2(1.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闵行区 200240;2.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 200122)Analysis on Transfer Capabil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CIM Topological ContractionLIAO Huaiqing1, LIU Dong1, HUANG Yuhui1, YU Wenpeng1, ZHANG Yu2, LI Yilong2, ZHU Dakang2(1. Key Laboratory of Control of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Ministry of Education,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0, China; 2. Shanghai Municipal Electric Power Company,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2 , China)ABSTRACT: Transfer capabil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and self-healing capability of power grid, and difficulties of power transfer capability calculation mainly focus on the choice of recovery path of non-fault region when blackout or contingency happens. An algorithm based on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CIM) model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 analyze the grid structure topology, reduce branch lines, find key nodes for network reconstruction and achieve maximum grid power transfer capability when they are put into operation. Taking a typical power network as example, th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ransfer capabil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under N−1 fault are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CIM); topological contraction; transfer capability摘要:配电网转供能力是电网可靠性和自愈能力评估的重要指标,其计算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故障发生或设备紧急停役时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路径的选择上。

配电网拓扑分析方法研究_

配电网拓扑分析方法研究_
23
加一个“虚变电站”,这不仅增加计算的复杂度,而且增加了管理数据的难度。在 输电网中,由于网络的节点数目比较小,可以应用矩阵法,尤其是在厂站一级的 拓扑分析中,由于接线比较复杂,还是比较适合用矩阵法,但对于配电网络,由 于动辄就成千上万节点,所以并不适合用矩阵法。
3.2. 树搜索法拓扑辨识
树搜索法是现在网络的拓扑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拓扑分析方法。不像矩 阵法是通过对反映网络设备连接关系的矩阵的运算来进行网络的拓扑分析,树搜 索法是通过搜索节点的相邻节点的方法来进行网络的拓扑分析的。树搜索法仍然 是要进行母线分析和电气岛分析,母线分析是从某一个节点开始,搜索通过闭合 开关和该节点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将他们划分为一条母线。电气岛分析是通过搜 索确定通过支路连接在一起的母线,将这些母线划分为一个电气岛。树搜索法和 矩阵法都是基于图的,所以用树搜索法来进行网络的拓扑分析时,仍然是必须将 实际的物理网络映射为图。树搜索法在将物理网络映射为图的方法和矩阵法中的 映射原则是一样的,即在母线分析中,将开关所联的节点映射为图的顶点,顶点 之间是否有边相连,则取决于节点之间是否有闭合开关相连;在电气岛的分析中, 将母线分析得到的母线映射为图的顶点,顶点之间有边相连则取决于母线之间是 否有支路相连。网络的拓扑分析普遍采用的是树搜索法,在树搜索中将母线节点 看作图的顶点将支路看作是图的边,有两种树搜索的方法:深度优先搜索法 DFS 和广度优先搜索法 BFS。有很多数据结构可以实现树搜索的 DFS 和 BFS。
1.形成网络连接关系的节点-支路关联矩阵。 2.根据当前开关状态矢量形成当前网络节点-支路关联矩阵 3 根据节点-支路关联矩阵和支路-节点关联矩阵获得节点-节点邻接矩阵 4.对形成的邻接矩阵进行(n-l)次自乘运算,得到网络的全连通矩阵 T。 5.分析得到的全连通矩阵 T,进行母线划分或者是电气岛的划分。 这种根据邻接矩阵的逻辑自乘的结果来进行母线划分和确定电气岛组成的拓 扑分析方法就称为邻接矩阵法。文献[1]简单介绍了用于输电网的邻接矩阵法。 用邻接矩阵法来进行母线分析和电气岛分析,从数学上说,是同一个问题, 只是所研究的对象不同。必须指出的一点是,邻接矩阵法是针对图而言的,所以 在用邻接矩阵法进行网络的拓扑分析前,必须将实际的网络映射为图,文献[2]对 母线分析和电气岛分析分别提出了一种映射原则。 利用邻接矩阵法来进行网络的拓扑分析要进行母线分析和电气岛分析。在进 行网络的电气岛分析的时候,首先将所研究的网络映射为图。在输电网的拓扑分 析中,母线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变电站内部同一电压等级的开关及其两端节点所组

基于GIS的配电网网络模型和拓扑分析

基于GIS的配电网网络模型和拓扑分析

基于 GIS的配电网网络模型和拓扑分析摘要:GIS平台首先要将实际电网中的设备转化成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网络拓扑分析绘制出配电网络图,最后通过GIS系统强大的分析功能在地图上展示出设备及其属性。

关键词:配电网;GIS平台;拓扑分析;地理图引言随着直流负荷、风机及光伏发电的并网以及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交流配电网正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过渡和发展。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以其独有的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逐步成为配电网发展的主要趋势。

1配电网拓扑分析的概念在地理空间中,网络是通过无数“通道”互相连接的一系列地理空间位置。

抽象来说,网络系统由很多互相连接的线段组成。

许多常见的实际地理事物都能组成网络,比如公路网、通信网络、电力网络等。

把这些实际的网络抽象后进行表达,那就是网络数据模型。

对抽象后的网络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的行为称为网络拓扑分析。

网络拓扑分析是在网络数据集的基础上开展的,其他种类的数据集都不能开展网络拓扑分析。

分析的方法包括网络路径查询、最短路径分析、网络节点查询、最佳路径分析等。

当前GIS系统平台拥有强大的拓扑分析功能,比如:搜索相邻的所有节点功能、连接的所有边功能、连接的所有节点功能、关键点功能、关键边功能、路径分析功能等。

只要充分发挥上述强大功能,就能在GIS平台上高效开展配电网拓扑分析。

2配电网可靠性影响因素由于DG的输入,配电系统从单电源网络到多电源网络,负载由多个电源供电。

如果系统的侧网出现故障,DG除了以下条件外,还可以继续为负载供电。

1)系统侧网故障,孤岛系统启动开关故障。

2)系统的侧面网出现故障,DG的机械要求出现故障。

3)系统的页面网出现故障,DG输出不符合负载要求。

因此,在评估电网可靠性时,应考虑到系统侧网、DG和孤岛负荷要求的混合。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侧网故障;2)指出岛屿内DG出口是否符合负荷要求;3)DG机械故障;4)指出岛屿系统是否成功地启动了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wer Technology
︱214︱华东科技
基于GIS 拓扑分析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研究与应用
探讨探讨
陈 运 俞 伟 吴一可
(国网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浙江 杭州 311400)
【摘 要】基于GIS 拓扑分析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对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有积极作用,本文对基于GIS 拓扑分析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进行研究,对其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基于GIS 拓扑分析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不断完善,促进配网供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GIS 拓扑分析;配网供电能力;评估;应用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供电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网的供电能力是影响供电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对配网供电能力进行评估是十分重要的,根据评估结果,对配网供电能力进行调整,有利于配网供电能力的提高。

本文结合GIS 拓扑分析,建立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对配网供电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为改进配网供电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提高配网供电能力,促进供电服务质量的提高。

1 基于GIS 的配网拓扑分析
1.1 基于GIS 的拓扑分析
GIS 即地理信息系统,GIS 具有较强的数据存储能力和输出能力,GI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地理背景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IS 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利用GIS 的数据存储能力对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进行拓扑分析,将GIS 的功能有效应用到配网供电能力评估中。

GIS 的数据存储功能主要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我国的配电网很多都是以辐射的方式形成拓扑网络,配电网需要较多的设备元件,并且分布面积较广,将GIS 应用到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中,就需要将配网中的地理图形通过GIS 转换成数字的形式,我国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在不断发展,已经趋向成熟,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与配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配电网的主要设备元件进行定位,如杆塔、配电变电站等[1]。

利用GIS 按照配网相关设备元件的地理坐标对数据进行采集,并转换成数字形式,GIS 对空间数据是进行分层组织的,对采集的空间数据进行分层管理,GIS 平台能够根据数据绘制线路图,并且线路图一般能够符合实际地理背景图。

对GIS 的拓扑分析功能进行充分利用,就需要将GIS 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行合理的运用,对配网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配网供电功能进行评价。

本文对基于GIS 拓扑分析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进行研究,对GIS 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行分析,利用GIS 的数据处理功能对配网拓扑结构的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并实现数据共享,要实现数据共享还需要利用负荷测控系统和SCADA 系统,在线监控配网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价,在线对配网负荷进行分析,实现有效的配网负荷管理,提高对配网设备运行情况的分析效率[2]。

1.2 分析配网负荷数据
配网在供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负荷数据,基于GIS 拓扑分析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需要建立数据仓库,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将配网设备作为对象,对其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将配网负荷数据进行收集,同时还制定一套数据备份策略,对定时同步机制进行设计,提高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将配网设备运行的负荷数据变化情况反映出来。

在数据仓库中对配网设备运行的负荷数据进行分析一般由四个工作流程,第一步抽取负荷数据源,第二步以负荷数据源为依据进行建模,第三步是将负荷数据进行重整,并转换负荷数据,第四步是将负荷数据进行加工,并对其进行分析。

在第一步抽取数据源的时候,因为监测的负荷数据量比较大,同步采集数据的频率比较快,所以不能实现将所有的负荷数据量同时进行采集,要实现负荷数据能够同时增量需要利用时间戳机制,在负荷数据抽取的时候,将时间戳添加进去,对上次数据同步抽取的时间进行记录,在进行下一次负荷数据抽取的时候,就对这次抽取数据的时间进行记录,抽取的数据可以在两次时间之间进行选择,使负荷数据的抽取效率得到提高。

最后一步加工分析原始的负荷数据,能够了解配网设备运行负荷数据的变化趋势,为配
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提供参考依据[3]。

2 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的建设
2.1 配电供电能力评估系统
基于GIS 拓扑分析建设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如下图
1:
图1 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图
2.2 馈线供电能力评估
基于GIS 拓扑分析建设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包括馈线供电能力评估,馈线能力评估主要是利用数据仓库对数据进行加工,对配网设备运行的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数据集市,通过数据集市对供电能力进行进行评估,评估要素主要有限流值、年平均负载率、最大负载率等,通过对这些要素进行评估,可以了解馈线的负荷变化趋势,查询馈线的日负荷和月负荷。

2.3 配变供电能力评估
配变供电能力评估与馈线供电能力有很大的相似,不相同的地方就是重新梳理配变过重载的评估规范,进行配变供电能力评估要根据配网供电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相应的评估因素,使评估结果能够得到认定。

2.4 基于GIS 拓扑分析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的应用
基于GIS 拓扑分析建设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在我国很多地区得到应用,如福建省,福建省九地市利用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共有公用配变11万台和馈线1万多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评估系统对配网供电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分析,能够明确了解公用配变的数量和重载馈线的明细,对公用配变和重载馈线进行改造的过程可以全程管控,基于GIS 拓扑分析建设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运行一年后,以评估结果为改造的参考资料,成功将1436台过载配变和143条过重载馈线进行改造,有效的提高配网供电能力,促进供电服务质量的提高[4]。

3 结束语
本文对基于GIS 拓扑分析建设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利用GIS 的数据处理功能,在数据仓库中对配网设备负荷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对配网供电功能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利用GIS 拓扑分析评估结果,为改进配网供电功能提供参考,相信在相关专业人士的努力探索下,基于GIS 拓扑分析建设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得到不断完善,提高配网的供电能力,促进供电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何书华,陈辉河.基于GIS 拓扑分析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研究与应用[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4(03).
[2]赵连明.基于GIS 的配电网管理系统拓扑建模与分析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2010(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