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儿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柳叶儿PPT精品课件

七年级语文柳叶儿PPT精品课件

“露珠滴进脖子, 滚下去,
--滋味并不好受
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生 动, 如 见 其 人、 其 景。
探究·练习二
1、“我”是真的这样看的。这个比喻是 “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脑袋 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 真希望太阳是“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 是肉做的”,多么好吃啊!
2、从中还可以体会到“我”的饥饿、瘦 削到何种地步。这是真实的写照,从下文奶 奶担心可以看出。
主题:
体会“苦中带涩” 的思想感情,珍惜 今天的幸福生活。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02/23
12
4、课文的语言饱含感情,你认为哪些句子包 含了这种感情?完成探究·练习二
1、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点出了作 者对柳叶儿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
课文交代了抢柳叶儿吃的原因: 三个“吃光了”和一个“抢”字, 既可以想见饥荒的严重,又可见柳 叶儿的作用——救命。 时间:“那一年,我八岁。”
一“乐”是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 二“乐”是抢柳叶儿的情景。 三“乐”是吃柳叶儿。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 的内
涵;今天的幸福。 •生动描写的方法。 •一些语句饱含的感情。
初读课文,理清 文章的层次。
文章的层次:
这篇叙事散文写的是童年趣事,但写的是 童年以为是“趣”,但现在回忆起来是“苦中略带 些涩的滋味儿”的事。
“乐”是实写,因为那时的“我”还不懂得 生活的艰难,全家面临的处境。但今天看来, 这种“乐”的滋味是何等苦涩啊。

柳叶儿 (优秀课件)

柳叶儿 (优秀课件)

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问难
老师质问: 找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地方,读一读, 说出你体会和感受到了什么?
导学归纳
反馈训练
1、我为什么会把太阳比作“肉做的”、“鲜 红鲜红”的大樱桃?分析较合理的( ) A.因为我太爱吃大樱桃,看到太阳产生了 幻觉。 B.因为处于饥荒岁月,非常希望吃上“鲜 红鲜红”的“肉做的”大樱桃,因而看到 鲜红的太阳,产生联想。 C.为自己呆在树上找借口。 D.用谎话安慰三叔,不让三叔对生活失望。
噌噌( cēng)
微涩
(sè )
逞能 (chěng)
导学提纲
1.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2.作者围绕“柳叶儿”的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试在“柳叶儿”前面加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来概括。 3、那些语句可以看出当时饥荒的严重程度, 柳叶是救命粮?作者当时想吃点柳叶容易 吗? 4、文中童年的“乐”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5、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国经历了 一场严重的大饥荒。那些年有几千万 人死于这场饥饿。
打发点吃的……
再多捡些,再多……
树皮压饿!!!
我饿!!!
这才叫“皮包 骨”
野菜 “观音” 土
浮肿病
预习检测

下来(luō) 勒紧
(lēi)
兀地
(wù )
) 凉飕飕 ( sōu) n) 一茬 (chá 攥干(zuà
想一想
与“柳”有关的诗词名句?
古诗文中的“柳” 1、柳是美的化身。 2、“柳”同“留”,表惜别。 3、“丝”同“思”,表思念。
宋学孟:“柳是我的救命恩人”?
宋学孟
作者简介
宋学孟,毕业于北京鲁迅 文学院和北大作家班。历任 《北方文学》编辑、小说组 组长,《东北作家》杂志副 主编。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柳叶儿》课件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柳叶儿》课件 苏教版

拓展升华
读完下面这段话,联系我们今天的生活, 谈谈你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 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 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 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 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 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 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 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 前的。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 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 难的一个直接因素。
从开头的悬念和结尾对比的手法里,体会 到作者对柳叶的特殊感情,认识到一“嚼 ”一“品”中透出的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 的不只是柳叶,更是作者童年生活的丰富 内涵。到此,全文苦中带涩的感情基调就 水到渠成般地被“攥”了出来。
对柳叶儿的特殊情感
爬树 乐抢
吃 救命 苦 苦中有乐
分组品读—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读出节奏、感情。
以“童年”为话题说一说。 提示: 1、我的童年小故事。 2、我与作者比童年。 3、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
作业:
把刚才的语言训练整理到练 习本上
(要求:字数不少于200字 文中要有生动的描写)
跳读—
吃柳叶时,哪些描写浸透着苦涩?
菜糊糊粥”的过程中品尝到了苦涩。 “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 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 再攥干了剁碎。”可见,柳叶不经一番 精心处理是难以下咽的。那些“全家便 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等侧面描写又 使大家感到了饥荒之严重。
跳读—

柳叶儿》课件

柳叶儿》课件
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对待生活?请你用一两 句话来对不知道珍惜幸福生活的人进行劝说。
教师寄语
时光已流逝,抹不去苦涩的记忆;柳叶 又抽芽,牵动着如歌的情思。同学们让我们 记住柳叶的那个时代吧!因为柳叶时代的情 感熏陶了我们的灵魂,丰厚了我们的思想积 淀。但愿它能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珍惜现 在的生活,用真正的幸福装点自己的人生。
柳 叶儿
宋学孟
检查预习
捋( luō ) 噌噌( cēng ) 兀( wù)地
逞(chěng )能 茬( chá ) 凉飕飕( sōu )
chā 嚼( jiáo )着 咔嚓( kā )( )
蒙( mēng)蒙亮
弹( tán )过来
攥( zuàn )干
大声朗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课文主要回忆了小时候 关于柳叶儿哪两件往事?
爬高抢柳叶
吃柳叶
想一想:童年的“我”为 什么会感到“最乐”?
一乐: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
二乐:自己为家里出了力,能干活了。 三乐:我可以放开欢文中的……, 因为它……
你可以从写 作手法、修 辞、情感等 角度加以探 究哦
忆往昔,岁月艰难,少年不知愁 滋味;看今朝,生活幸福,稚童 低语尚言苦!
出不 绦万 高碧 ,知 。条 ,玉 咏 细 垂 妆 柳 叶 下 成 贺 谁 绿 一 知 裁 丝 树 章
zxxk
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6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柳叶儿》课件

《柳叶儿》课件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柳叶的那段年月吧!因为 柳叶儿熏陶了我们的灵魂,丰厚了我们的思想积 淀。请珍惜现在的生活,用真正的幸福装点自己 的人生!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五指市红星学校 汪淑瑜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学习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童 年的“苦”与“乐”。
• 2.结合课文的语句,体会字里行间 的思想感情。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听读感知
1.课文围绕柳叶儿写了童年哪些往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作者从柳叶中嚼出怎样的味道?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品读探究
1.找出文中能表现“我”童年快乐 的句子,圈出重点词语,通过朗读, 体会“我”的快乐之情。
(自由朗读-小组品读-单数组展示)
2.划出文中能表现成年的“我”回忆 往事苦涩之情的句子,揣摩“我” 的心理,说说其中的苦涩之处。
(浏览课文-组内赏读-双数组展示)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骨瘦如柴的孩子
人们饥雨饿水盐城少市毓吃龙土路实不验地学校干饱涸穿吃吃不树野暖皮菜
回顾课文
请用“今天我读了《柳叶儿》这
篇课文,我想到了 ,我以后

。”的句式说出你学习这
篇课文的感受。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教师寄语
有人说:苦难是一笔财富。法国作家巴尔扎 克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 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垫脚石,对于强者 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绊脚石,是万丈深渊。”
品读探究
3.作者为什么用快乐的口吻去叙述 这一段辛酸的往事呢?
(小组讨论-小组展示)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柳叶儿》ppt课件

《柳叶儿》ppt课件
2016/10/14
1、嚼一嚼 忆往昔,岁月艰难,少年不识愁滋味 看今朝,生活幸福,尔等学习尚言苦
2、说一说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对待学习 生活,请你用一句名言警句对不知道幸 福生活的人进行劝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3、写一写看看下面的几幅图,你观察 到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你想对现在 的中学生说些什么呢?
1、文章的层次:
这篇叙事散文写的是童年趣事,写的是童年 以为是“趣”,但现在回忆起来是“苦中略带 些涩的滋味儿”的事。
第一部分(1、2)抒写对柳叶儿特殊的感情。
第二部分(3—14)回忆小时侯爬高抢柳 叶 儿和吃柳叶儿的往事。 第三部分(15)再次抒写对柳叶儿的特殊 感情。
2016/10/14
2、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写了什么故事。

碧玉妆成一树高, n) 一茬 (chá ) 凉飕飕 ( sōu) 攥干 (zuà 万条垂下绿丝绦。 ) 逞能 (chěng) ng) 噌噌 ( cē不知细叶谁裁出, 微涩 (sè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下来 (luō)
贺知章 勒紧(lēi) 兀地(wù)
一、初读课文,理清 文章思路。
2016/10/14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2016/10/14
3、“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为什 么当时感到“乐”呢?
一“乐”是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 领。 二“乐”是抢柳叶儿的情景。 三“乐”是能放开肚皮吃柳叶儿。 “乐”是实写,因为那时的“我”还不懂 得生活的艰难(少年不知愁滋味),全家 面临的处境。但今天看来,这种“乐”的 滋味是何等苦涩啊。
在饥荒年代里,“我”与三叔 抢柳叶儿的故事。 3、作者围绕“柳叶儿”的那几个方面 来讲的?试在“柳叶儿”前面加一个表 示动作的词来概括。 恋柳叶

《柳叶儿》 ppt课件

《柳叶儿》 ppt课件
1、“我”是真的这样看的。这个比喻是 “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脑袋 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 真希望太阳是“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的饥饿、瘦 削到何种地步。这是真实的写照,从下文奶 奶担心可以看出。
主题:
体会“苦中带涩” 的思想感情,珍惜 今天的幸福生活。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叶儿》
读完下面这段话,联系我们今天的生活, 谈谈你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 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 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 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 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 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 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 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 前的。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 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 难的一个直接因素。
精读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为什么对柳叶儿有特殊感情?课文是 怎样描述的?(背景)
2、“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为什么当时 感到“乐”呢?
3、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的描写生动?谈谈自 己的见解。
4、课文的语言饱含感情,你认为哪些句子包 含了这种感情?完成探究·练习二
1、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点出了作 者对柳叶儿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
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
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 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

《柳叶儿》实用课件

《柳叶儿》实用课件
忆往昔,岁月艰难,少年不知愁 滋味;看今朝,生活幸福,稚童 低语尚言苦!
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对待生活?请你用一两 句名言警句来对不知道珍惜幸福生活的人进 行劝说。
五、 有人说:苦难是一笔财富。 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世界上的事情永 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 对于天才是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 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
“作者当时想吃点柳叶容易吗?” 五处“抢 ”字上。“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 “柳叶儿,是要抢的”、“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光了”、 “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的时候,就去抢树叶儿的”、“近处的抢完 了,就往远处”。作者的童年岂是一个“乐”字所能包容的? 第二个思考题:“吃柳叶时,哪些描写浸透着苦涩?” 菜糊糊粥”的过程中品尝到了苦涩。“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 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 碎。”可见,柳叶不经一番精心处理是难以下咽的。那些“全家便 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等侧面描写又使大家感到了饥荒之严重。 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能让你对此有更深刻的了解?”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了创造新生活,忍 受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他说:“对我来 说,活着的每一天都意味着要和巨大的痛苦作 斗争,但你们看到的是我脸上的微笑,再没有 比战胜这种痛苦更使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事情 了。” 卢梭在《埃米尔》一书中说:我一生中曾有过 短暂的得意幸运的时刻,它们都几乎没有给我 留下任何持久的回忆,相反,在那些艰苦的岁 月里,我却总是满怀温馨、甜美的感情为受伤 的心灵创伤抹上香膏,将痛苦化为欢乐,而把 当时的苦和累忘得一干二净。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6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学孟
学习目标
理解乐中之苦,把握文章主旨; 品读精彩语句,把握其中感情; 品往昔看今朝,珍惜幸福生活。
涩 捋 逞能 飕飕 兀地 噌噌
sè luō chěng
sōu wù cēng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阳光总在风雨后。 苦难是一所大学 。——高尔基
寄语柳叶:
时光流逝,抹不去苦涩的记 忆;柳叶抽芽,牵动着如歌的情 思。同学们,让我们记住那段年 月,因为它能够熏陶我们的灵魂, 丰厚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珍惜现 在的美好生活,用幸福装点我们 美好的人生。
谢谢合作!
二、品尝苦之味
1、“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 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 抢柳叶儿„„”这句话中的三个“吃光了”和 一个“抢”字说明什么?
三个“吃光了”和一个“抢”字,既可以想 见饥荒的严重,又可见柳叶儿的作用。
2、 我看痴了,三叔便仰头问我:“你看 什么?”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 全是肉做的。”这句话中,作者把太阳比 作了一个鲜红鲜红的大樱桃,从中你能体 会到什么?
他们衣衫褴褛,站 在前面的孩子有的 全身不着衣物,并 且骨瘦如柴,因而 显得头特别的大; 每一个人的手上都 拿着一堆树叶,本 来天真烂漫的童年, 在他们的身上却找 不到一丝痕迹。
这是一位老奶奶,忧郁 的表情和充满期待的眼 神,让人看了辛酸。
这是一群饿死的孩子的尸体。
这是与本文有关的 一幅图片,一个孩子 提着竹篮,爬到一棵 枯树上去摘树叶充饥 的情形,树上的叶子 几乎已被捋光了,但 是仅有的几片树叶, 还是让孩子看到了对 生的希望。
主题探究
本文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 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 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包含在乐中 的“苦涩”)。
拓展延伸
1、我们学校的饭菜好吃吗?和柳叶 相比好吃吗? 2、如果你在餐厅看到好朋友还嫌饭 菜不好,或者不爱惜粮食你会对他 (她)说些什么?
拓展延伸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攥干 嚼 蒙蒙亮 一茬 喀嚓 剁碎
zuà n jiá o mēng chá kā chā duò
在那个严重饥荒的岁月……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一年中国的大饥荒是人类历史 上死人最多的一次。那几年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约1500万 人,成为本世纪中国最悲惨的事件之一。在那个岁月里, 到处都是饥饿的人们 。
挖野菜
这个比喻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 饥饿在脑海中的折射:太饿了!在这充满诗 情画意的描写中又渗进了多少苦涩!
3、少年的作者不识愁滋味,认为抢柳叶是 极其快乐的一件事,从刚才分析的语句来看, 已成年后的作者在写这些往事是还掺杂了怎样 的情感?
苦涩
4、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能够展现作者少年抢 柳叶和吃柳叶的苦涩,试从文章找出并加 以说明。
初读探索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在饥荒年代里,“我”与三叔抢柳叶 儿的故事。 2、作者围绕“柳叶儿”从哪几方面来 写的? (试着用一个表示动作的字填空) (忆 )柳叶儿—( 抢 )柳叶儿 —( 吃 )柳叶儿—( 咏 )柳叶儿
合作探究—
一、抢柳叶儿吃,这本来是一件极苦的事, 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童年的 “我”为什么会感到“最乐”?试从文我”还不懂得 生活的艰难(少年不知愁滋味),全家面临 的处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