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柳叶儿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柳叶儿》课件苏教版pp

服务特 权
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任意下载券标价的文档(不含付费文档和VIP专享文档),每下载一篇共享文
档消耗一个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享受100次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一次 发放,全年内有效
赠每的送次VI的发P类共放型的享决特文定权档。有下效载期特为权1自个V月IP,生发效放起数每量月由发您放购一买次,赠 V不 我I送 清 的P生每 零 设效月 。 置起1自 随5每动 时次月续 取共发费 消享放, 。文一前档次往下,我载持的特续账权有号,效-自
跳读—
作者当时想吃点柳叶容易吗?
五处“抢 ”字上。“榆树皮吃光了, 大家又抢柳叶儿”、“柳叶儿,是要 抢的”、“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 抢光了”、“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的 时候,就去抢树叶儿的”、“近处的 抢完了,就往远处”。作者的童年岂 是一个“乐”字所能包容的?
跳读—
吃柳叶时,哪些描写浸透着苦涩?
菜糊糊粥”的过程中品尝到了苦涩。 “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 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 再攥干了剁碎。”可见,柳叶不经一番 精心处理是难以下咽的。那些“全家便 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等侧面描写又 使大家感到了饥荒之严重。
跳读—
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能让你对此有更深刻 的了解?
从开头的悬念和结尾对比的手法里,体会 到作者对柳叶的特殊感情,认识到一“嚼 ”一“品”中透出的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 的不只是柳叶,更是作者童年生活的丰富 内涵。到此,全文苦中带涩的感情基调就 水到渠成般地被“攥”了出来。
包权
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特 殊的情感
10.柳叶儿_课件

救命
苦中有乐
拓展延伸:
忆往昔,岁月艰难,少年不知愁 滋味;看今朝,生活幸福,稚童 低语尚言苦!
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对待苦难?
有人说:苦难是一笔财富。 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
•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世界上 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 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垫 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 于弱者是万丈深渊。”
在那个严重饥荒的岁月……
树皮充饥!!!
野菜
“观音” 土
1960年,全国大面积受灾,其中以河北、 山东、山西最为严重,占耕地面积的60% 以上
听读课文—
1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用“这
篇叙事散文以 为线索,叙写我 年趣事”的句式表达。)
这篇叙事散文以“柳叶儿”为线索, 叙写“我”在饥荒岁月里的童年趣事。
赏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的饥饿
和瘦削的程度。这也是真实的写照,从 下文奶奶的担心可以看出。
回读课文开头和结尾,体会情感
作者对“柳叶儿”到底具有何 种感情?(请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 对柳叶儿怀有特殊感情的语句,并 加以体会)
•
柳叶儿,那在春天里,在微风中 轻歌曼舞的柳叶,在作者的童年生活 中却是救命的粮,也让作者在那个艰 难的岁月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然而今天,当作者静静地回忆起那段 岁月时,却“苦中带涩” 。这种复杂 的情感我们在成长的经历中也会有的。
cè ng
蹭着
勒紧
mēng
蒙蒙亮
lēi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 害”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风雹、台风、 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交替出现,造 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饥饿而非正常 死亡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 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确实是建国五十年 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自然灾害。 因此,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是苦难的,他们吃完了 野菜吃树叶(榆钱叶、柳叶),吃完了树叶吃树皮、 甚至吃一种观音土(吃后会得浮肿病)……他们的心 情是沉重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柳叶儿》课件 苏教版

拓展升华
读完下面这段话,联系我们今天的生活, 谈谈你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 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 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 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 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 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 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 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 前的。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 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 难的一个直接因素。
从开头的悬念和结尾对比的手法里,体会 到作者对柳叶的特殊感情,认识到一“嚼 ”一“品”中透出的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 的不只是柳叶,更是作者童年生活的丰富 内涵。到此,全文苦中带涩的感情基调就 水到渠成般地被“攥”了出来。
对柳叶儿的特殊情感
爬树 乐抢
吃 救命 苦 苦中有乐
分组品读—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读出节奏、感情。
以“童年”为话题说一说。 提示: 1、我的童年小故事。 2、我与作者比童年。 3、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
作业:
把刚才的语言训练整理到练 习本上
(要求:字数不少于200字 文中要有生动的描写)
跳读—
吃柳叶时,哪些描写浸透着苦涩?
菜糊糊粥”的过程中品尝到了苦涩。 “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 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 再攥干了剁碎。”可见,柳叶不经一番 精心处理是难以下咽的。那些“全家便 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等侧面描写又 使大家感到了饥荒之严重。
跳读—
《柳叶儿》PPT课件(上课用)

•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Leabharlann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
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
11、人生就像是一个马尔可夫链,你的未来取决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而无关于过去做完的事。
•
12、女人,要么有美貌,要么有智慧,如果两者你都不占绝对优势,那你就选择善良。
•
13、时间,抓住了就是黄金,虚度了就是流水。理想,努力了才叫梦想,放弃了那只是妄想。努力,虽然未必会收获,但放弃,就一定一无所获。
•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
1、有时候,我们活得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
2、身材不好就去锻炼,没钱就努力去赚。别把窘境迁怒于别人,唯一可以抱怨的,只是不够努力的自己。
•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0柳叶儿》PPT课件 (2)

菜糊糊粥
菜糊糊粥
祁彦卿和沈梦婷 在快乐的做游戏
陶燕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张怡婷在翩翩起舞
过生日的馋样
秦 怡 君 虎 丘 塔 下 留
练习:
一:写出含有“柳”柳的暗诗花句明。又一村
1山重水复疑无路, 吹面不寒杨柳风 。
23沾两羌衣个笛欲黄何湿鹂须杏鸣怨花翠杨雨柳柳,,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嚼柳叶儿:苦
{{ 我童年生活
苦 —— 抢柳叶儿。
为了抢柳叶儿,可以爬树逞能,有了 乐 用武之地。
吃柳叶儿,可以尽情吃饱。
嚼柳叶儿:苦
学习重点:
1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 2生动描写的方法。 3了解时代的变迁,珍惜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 一行白鹭上青天。
4
, 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今天,人们吃不吃树叶、野菜?如果吃的话,与课文所写
的情况是否相同?
三:我们的手册上有一篇刘绍棠的《榆钱饭》,请和本文比较
一下,有何相同之处。
四:写一篇学习体会题目是《通过〈柳叶儿〉我学到了——》
七年级语文《柳叶儿》课件

复习重点:
掌握赏析生动语言的方法
复习难点:
运用生动语言去写作
复习回顾
1、给加线字注音 jiáo luō kāchā gēbēng sōusōu zuàn 捋 咔 嚓 咯 嘣 凉飕 飕 攥紧 嚼东西 2、本文主要写了哪些事,小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小时候人们生活非常艰难? 4、说说本文的主旨。
(二)、展示文采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使语言生动的方法, 将咱们这堂课中的一个小细节写出来,要 求100字左右,力求使语言形象生动。
教师寄语
同学们,拿“柳叶”当饭吃的日子早已经成为了历
史,今天,我们都在吃着美味加营养的饭菜,但老师 还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听一听当年人们“吃柳叶,挖 荠菜”的故事。这样我们或许就会懂得什么是幸福, 怎样才会得到属于我们大家的幸福! 也希望同学们好 好学习,把咱们今天学到的赏析语言的方法用到咱们 今后的作文中,写出好的作品来。
示例
“奶奶便把柳叶儿捋进盒里、筐 里,然后烧一锅开水煮,煮好后,又
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
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
盐…”
这几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的 方法,作用是具体地写出了柳叶
儿的加工过程,也说明柳叶儿确 实难吃。
温故知新
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也运用了动 作描写的方法,找出来在小组内
柳 叶 儿
宋学孟
赤眉二初中 张景星
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①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万条垂下绿丝绦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客舍青青柳色新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 ④渭城朝雨浥轻尘, ⑤
羌笛何须怨杨柳
. . . .
,春风不度玉门关.
吹面不寒杨柳风
⑥沾衣欲湿杏花雨,
《柳叶儿》 ppt课件

1、“我”是真的这样看的。这个比喻是 “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脑袋 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 真希望太阳是“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的饥饿、瘦 削到何种地步。这是真实的写照,从下文奶 奶担心可以看出。
主题:
体会“苦中带涩” 的思想感情,珍惜 今天的幸福生活。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叶儿》
读完下面这段话,联系我们今天的生活, 谈谈你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 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 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 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 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 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 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 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 前的。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 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 难的一个直接因素。
精读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为什么对柳叶儿有特殊感情?课文是 怎样描述的?(背景)
2、“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为什么当时 感到“乐”呢?
3、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的描写生动?谈谈自 己的见解。
4、课文的语言饱含感情,你认为哪些句子包 含了这种感情?完成探究·练习二
1、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点出了作 者对柳叶儿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
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
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 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
主题:
体会“苦中带涩” 的思想感情,珍惜 今天的幸福生活。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叶儿》
读完下面这段话,联系我们今天的生活, 谈谈你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 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 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 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 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 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 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 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 前的。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 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 难的一个直接因素。
精读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为什么对柳叶儿有特殊感情?课文是 怎样描述的?(背景)
2、“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为什么当时 感到“乐”呢?
3、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的描写生动?谈谈自 己的见解。
4、课文的语言饱含感情,你认为哪些句子包 含了这种感情?完成探究·练习二
1、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点出了作 者对柳叶儿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
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
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 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
(苏教版)《柳叶儿》1ppt课件

第二部分(3—14)回忆小时侯爬高抢柳叶儿 和吃柳叶儿的往事。
第三部分(15)再次抒写对柳叶儿的特殊感 情。
精品课件
8
精读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为什么对柳叶儿有特殊感情?课文是 怎样描述的?(背景)
2、“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为什么当时 感到“乐”呢?
3、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的描写生动?谈谈自 己的见解。
4、课文的语言饱含感情,你认为哪些句子包 含了这种感情?完成探究·练习二
精品课件
9
1、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点出了作 者对柳叶儿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
课文交代了抢柳叶儿吃的原因: 三个“吃光了”和一个“抢”字, 既可以想见饥荒的严重,又可见柳 叶儿的作用——救命。 时间:“那一年,我八岁。”
精品课件
加饥饿的冬天,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重新来
临了!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
灰菜、野葱……最好吃的是荠菜。把它下在玉米糊
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是无上的美味啊!而挖荠
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
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
六百九十七万之多。
精品课件
2
读完下面这段话,联系我们今天的生活, 谈谈你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 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 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 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 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 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 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 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 前的。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 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 难的一个直接因素。
第三部分(15)再次抒写对柳叶儿的特殊感 情。
精品课件
8
精读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为什么对柳叶儿有特殊感情?课文是 怎样描述的?(背景)
2、“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为什么当时 感到“乐”呢?
3、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的描写生动?谈谈自 己的见解。
4、课文的语言饱含感情,你认为哪些句子包 含了这种感情?完成探究·练习二
精品课件
9
1、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点出了作 者对柳叶儿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
课文交代了抢柳叶儿吃的原因: 三个“吃光了”和一个“抢”字, 既可以想见饥荒的严重,又可见柳 叶儿的作用——救命。 时间:“那一年,我八岁。”
精品课件
加饥饿的冬天,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重新来
临了!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
灰菜、野葱……最好吃的是荠菜。把它下在玉米糊
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是无上的美味啊!而挖荠
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
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
六百九十七万之多。
精品课件
2
读完下面这段话,联系我们今天的生活, 谈谈你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 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 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 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 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 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 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 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 前的。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 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 难的一个直接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珠滴进脖子, 滚下去,
--滋味并不好受
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生 动, 如 见 其 人、 其 景。
探究·练习二
1、“我”是真的这样看的。这个比喻是 “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脑袋 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 真希望太阳是“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 是肉做的”,多么好吃啊!
2、从中还可以体会到“我”的饥饿、瘦 削到何种地步。这是真实的写照,从下文奶 奶担心可以看出。
主题:
体会“苦中带涩” 的思想感情,珍惜 今天的幸福生活。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02/23
12
4、课文的语言饱含感情,你认为哪些句子包 含了这种感情?完成探究·练习二
1、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点出了作 者对柳叶儿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
课文交代了抢柳叶儿吃的原因: 三个“吃光了”和一个“抢”字, 既可以想见饥荒的严重,又可见柳 叶儿的作用——救命。 时间:“那一年,我八岁。”
一“乐”是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 二“乐”是抢柳叶儿的情景。 三“乐”是吃柳叶儿。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 的内
涵;今天的幸福。 •生动描写的方法。 •一些语句饱含的感情。
初读课文,理清 文章的层次。
文章的层次:
这篇叙事散文写的是童年趣事,但写的是 童年以为是“趣”,但现在回忆起来是“苦中略带 些涩的滋味儿”的事。
“乐”是实写,因为那时的“我”还不懂得 生活的艰难,全家面临的处境。但今天看来, 这种“乐”的滋味是何等苦涩啊。
课文第9—11段具体描写清晨去抢柳叶儿的情
景。具体写上树的情况。
“仰头看看”, --树高
“天蒙蒙亮” ; —时间早
牙齿 “咯嘣蹦响” --天气冷
“飕飕”地爬上去 --爬树技术高 肚皮“冷飕飕”的,
第一部分(1、2)抒写对柳叶儿特殊的感 情。
第二部分(3—14)回忆小时侯爬高抢柳 叶儿和吃柳叶儿的往事。
第三部分(15)再次抒写对柳叶儿的特殊 感情。
精读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为什么对柳叶儿有特殊感情?课文是 怎样描述的?(背景)
2、“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为什么当时 感到“乐”呢?
3、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的描写生动?谈谈自 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