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MMDS是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衡水市利用MMDS实现全市数字电视村村通

衡水市利用MMDS实现全市数字电视村村通一、我市的广播电视现状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于平原地区,辖11个市、县、区,人口410万,其中农村人口349万,农户90万户。
有线电视在各县城得到迅速发展,传输三十套电视节目,解决了城市居民看电视的问题。
广大的农村地区因资金问题有线电视发展缓慢,农民只能收看几套信号质量很差的模拟电视节目。
如果采用向农村架设HFC网的方式发展有线电视,解决农民看电视难问题,需要巨额资金,而且建设周期长,维护费用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及广电总局《2007》11号文件精神,按照“事业建设的重点是覆盖、覆盖的重点是农村、无线覆盖是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本手段”的要求,结合衡水的实际情况,采用多路数字微波分配系统(MMDS)无线传输覆盖农村是适宜的。
二、数字MMDS的优势建设数字MMDS系统与建设HFC网比较,有以下优势:1、投资低:覆盖衡水市行政区(半径60公里)的MMDS系统仅需投资搭建与有线电视一样的前端平台和约100万元的微波发射设备,无需干线和分配网络投资;经测算,如果用HFC网覆盖全市8837.836平方公里的区域资金需要2个亿以上。
2、建网快:建设一个县的HFC网,工期至少3年,建设全市的HFC网时间更长,而建设数字MMDS系统最多用半年的时间就完成,立竿见影。
3、稳定性高:数字MMDS采用无线发射,没有中间的电缆、光缆、放大器、光接收机等设备,不受中间环节的影响,稳定性高,故障率低。
4、节目容量大:采用64QAM调制技术,每个8兆带宽的频道可压缩传送6-8套数字信号,整个带宽可传送100多套视频节目,并可开发数据广播、电话点播、阳光政务等信息频道。
5、收费有保证:采用CA系统对节目加密,能有效防止非法收看,保护了经营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
6、图象质量高:采用数字技术传输节目,用户可以收看到DVD水平的电视节目。
三、系统的构成系统的前端设在衡水电视发射台,暂时发射8个频道共48套节目,其中有36套基本节目和12套个性化节目。
数字MMDS传输系统在我镇村村通中的设计与应用

总第237期2013年3月(下)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Total.237March2013(C)摘要为确保“村村通”的系统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探索适合乡镇农村有线电视传输的方案。
数字MMDS(Multi-channelMicrowaveDistributionSystem)技术适合地形复杂、居住分散的偏远农村地区,本文即从我镇地理与村民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了我镇村村通数字MMDS系统方案,并对数字MMDS系统在我镇的实际应用情况及问题作了介绍与分析。
关键词村村通数字电视MMDS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MDS Digital TV in Our Town"Cuncun Tong"Project//WuXiaohuaAbstractInordertoensurethesmoothimplementationofpoli-ciesof"CuncunTong"project,thispaperexplorethesolutionofcabletelevisiondigitalnetworktransmissionthatweresuitableforthevillagesandtowns.Multichannelmicrowavedistributionsys-temweresuitableforcomplexterrain,livingscatteredinremoteruralareas,thesolutionofMMDSdigitalTVinourtown"CuncunTong"projectweredesignedformytowngeographyandrequire-mentofthevillagersinthepaper,andthepracticalapplicationsofthisdigitalMMDSsysteminourtownandproblemareintro-ducedandanalyzed.Key wordsCuncunTongproject;digitalTV;MMDS国家广电总局为确保广播电视能够把党中央的精神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位群众的家中,2004年制定了“村村通”的系统工程,有线电视网在我国大中城市和县城已经普及,有线电视网也是“村村通”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线电视由于早期运用的同轴电缆与光缆传输的建网造价高、建设难度大、周期较长,所以在乡镇农村有线电视的应用方案仍然在探索中。
如何利用微波资源提高农村牧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实践

如何利用微波资源提高农村牧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实践近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广播电视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建设,农村牧区广播电视覆盖有了明显的改观。
但是随着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牧区广播电视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广播电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农村牧区广播电视无论从节目数量、节目质量、服务水平远不能满足农牧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科技知识和资讯信息等的需求。
如何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利用广播电视无线资源,采取适合当地特点的技术手段,建立起适应农村牧区广播电视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无线覆盖网络,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广播电视这一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广播电视部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为此,包头市根据本地区农村牧区广播电视的实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广播电视建设和村村通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无线技术手段的优势,将中央、内蒙、包头和区旗县四级广播电视节目送入农牧民家中,受到农牧民群众的欢迎,使农村牧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有了质的变化,初步构建起包头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一、农村牧区广播电视网络的初始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包头市是我国北方较大的工业城市,下辖九个旗县区,其中五个农牧业旗县区,人口70多万,农村牧区面积为26499km,占全市面积的95%。
农村牧区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既有广袤的草原,又有连绵起伏的山区;既有居住人口相对集中的农村,也有人员稀少的牧区。
近年来,经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的建设,农村牧区广播电视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长期以来农村牧区广播电视网络受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经济条件和政策因素等影响,采用有线方式建设贯通全市农村、牧区有线电视网络存在成本巨大和施工困难;利用无线方式解决农村牧区广播电视覆盖问题,也受到广电系统内部结构布局、政策因素、认识差异、资金匮乏等诸多约束,无线电视覆盖的效能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这些问题使得农村牧区广播电视的实际发展与农牧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运城无线数字电视MMDS覆盖方案

全市农 村 除条件 较好 的 乡镇能 看 到有线 电视外 , 多 大
农 民采 用三 种接 收方 式 , 一部 分使 用普 通 开路天 线接
收 3 4套 本 地 无 线 模 拟 电 视 节 目 ;另 一 部 分 使 用 ~ MMD S天 线接 收 4 6套 中央省 市节 目; - 还有 一部 分非
构 的市 有线数 字 电视平 台 ,将前 端部 分 Q M 调 制器 A
输 出的 中频 I (4 z 信号 , 中频 光端 机通过 光缆 F 4 MH ) 经
增 益天 线和 高质量 的下变 频器 接收 。 接收框 图如 图 其
2所 示
传 到 MMD S发 射 系统发 射 ( 路 Q 每 AM信 号 占用 一根
有 线 电视 技 术
数字 M D MS
运城无线 数字电 M D覆盖方案 视 MS
解 卫 东 山西省运城市广播电视台网络中心
摘 要 : 文 介绍 运 城 市 架 构 在 有 线 数字 电视 平 台上 的 无线 数 字 电视 传 输 和 接 收 方 案 。 本
关 键词 : MMDS 8DH QAM
( 中一 , 中七 , 省一 , 市一 )供 不 愿接 数 字 电视 的 用户 ,
免费 收看 。 32 S . DH传输 系统和 县市 的数 字 信号传 输 运 城到 各县 市 的 S DH 网络是 2 0 0 1年建 成 的 , 由 两环 一链 组 成 。两环 分别 为运 城 一 临猗一 万荣 一 津一 河
通” “ 和 长期 通 ” 目标 。
3 无 线 数 字 电视 网络 覆盖 方 案
31 模 拟 MMD 发 射 机 的 改 造 和盐 湖 区无 线 数 字 . S
加快无线数字电视覆盖构建包头市新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大多数的乡镇和村没有建网。 没有网络 通”工程不少出现返盲现象。 网络。 这一网络既考虑了农村、 牧区建 () 3 建设全市有线H C 投资过 网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 ,又能适应未 F 网, 的广大农村 、 牧区, 一部分靠无线的方 回报极低。 包头市农村、 牧区地域 来 网络的发展需要 ,可彻底解决包头 式接收两, 三套不大清楚的模拟电视信 大 ,
维普资讯
运营管理 一 ■ 一 ■
加快无线数字电视覆盖 构建包头市新农村广播电视 公共服务体系
[文 /畅旭辉 赵峰云]
摘要 :广播 电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 用。 包头市广播电视局根据包头市旗,县、区农村 牧区的广播电视网络的现 状, 进行了全市农村 牧区广播电视无线数字电视覆盖 , 在构建包头市社会主 义新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做 了有益的探索。
字 MMDSMutc an l co v s ( l h ne rwae - i - Mi Di
收视质量。
影响, 无中继传输可达近百公里, 中继 ()数字电视图像不会出现雪花、 5 网纹、图像模糊等模拟电视 图像常见
1 包头市农村、牧区广播电视
网络 的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
而人1居住分散。 : 1 号, 另一部分是私 自 架设小型卫星接收 面积大,地形复杂 , 任何一个旗、县将其乡、镇联成有线 设备 , 有的村几乎家家户户架 “ , 锅” 就
这种现象也是极 网,目前都十分困难。以固阳县为例, 近年来, 随着包头市广播电视事业 连市区周边的九原区, 0 0 而户数 存在着大量盲村盲点。 而那些 主干线路由最长达 1 多公里 , 的发展 ,市区敷设了光纤有线电视, 传 为普遍 , 只有二, 三万户, 且分布分散, 每村从 送的节 目套数越来越多,信号质量也 已建的网络也分布分散 ,隶属关系复 几户到几十户至百十户不等。如果建 其中分旗县级网 ( 旗县广电建设和 越来越好,并逐步 向数字电视方向发 杂, 、 各乡镇建设和管理)小 设有线电视网络 ,仅架设光缆就需要 、 展。 而包头市广大农村、 牧区虽然近年 管理)乡镇网( 实现县、乡联网, 光节 有个人集资建设的、 有村集体建 投资几百万元。 来大力实施 “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 片网 ( 电缆入户, 整个网络预算需要 。除旗县级网络 点到村 , 但5 0户以上自然村也只能接收 8 套左 设的、有合伙经营的) 其余两级网, 由于资金、管理等各 投资二千多万元,地方财政无法承担 右的模拟电视 , 且没有本地市、 县二级 外, 依靠收视费, 回收期过 传输设备落后, 建网质量 而山区用户少, 的电视节 目, 市区周边的九原区, 大部 方面的原因, 系统一般是 50 z 5MH 以下,电缆多 长 ,乐观估计也需几十年才能收 回成 分地区还依靠无线方式接收3 套模拟电 差, 且管理和营运费用也很高, 全市有 电视信号较差, 无法实现与市、 本, 视,一些偏远的、 人口较少的农村、 牧 级级联 , 线电视联网非常困难。 区还存在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 县的广播电视联网。 ()过去建设的 “ 2 村村通”工程 , 情况,主要原因是:
松原市模拟MMDS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

得。
缆 , 需庞 大 的维护 队伍 , 不 维护 成本 低 。 ( ) 字微 波传 输技 术 使用 最新 的数字 信 号 的信 2数 源 编 码 、 道 编码 及 数 字 调制 技 术 , 用 数 字 压 缩 技 信 采 术, 在使 用 6 Q 4 AM 调 制时 , 一个 8 z 在 MH 射频 通 道 内 可 得到 净码 率 3 Mb s 8 / ,则 在一 个 射频 通 道带 宽 内可 以传 送 6 8 高 质量 电视 节 目。 —套 大大 提高 了功率 与频
( ) 字 信 号 传 输抗 干扰 性 能 好 , 3数 其接 收端 接 收
门限 电平 的 C N值 比模拟 信 号 C N要 低 。在 相 同有 / / 效覆盖范围内, 同样 传 输状 况 下 , 字信 号 接 收 场 强 数
可 降低 , 即是 说 数字 发射 机 的发 射 功率 比模 拟发 射 机
主要 部 分 是数 字 前 端 和用 户 接 收 部 分 需 要 增 加 机 顶
盒。
模 拟前 端 系统 输 出的 是模 拟 信号 , 将模 拟 信 号 要 改变 成 数字 信 号 首 先必 须 在 前 端 对 信 号 进 行 数 字 化
维普资讯
经验交流
有 线 电视 技 术
章 书 望 曹 正 贵
1 概 述
松原 市在 九 十年 代为 了解 决农 村 电视 覆 盖 问题 , 采用 从美 国进 口的 MMD S模 拟设 备 对 农 村 实行 无 线
数字MMDS是实现“户户通”“长期通”的好方法——谈落实“村村通工程”的一些体会

维普资讯
《 中国有线电视}06年第 1 期 20 8
编 码器 14 .
— ——]===
张 伟等: 数字
星 堡:
塑
塑塑: ’
32 具体 规划方 案 .翁Fra bibliotek 复
用数字 M D 联网解决本市村村通方案分为 MS
编码器5 8 -
M D M S系统进行数字 化改造 。数字 化的 M D M S不 仅 具备 模拟 MMD S的优点 , 而且 比模 拟 系 统 传输 的 节 目
更多 , 网管 系统 保密 性 强 , 管理 方式 也 比较 灵活 。当 前 MMD S数字 化改造 大 多 采用 两 种 方式 : 一种 是 D B— V C方 式 , Q M 调制 方式 , 即 A 另一 种是 D B—S方式 , V 即
日常维护 费 用 无 法 保 证 , 之 其 他 因素 , 已 建 成 的 加 使 MMD S系统 陷入瘫 痪 状 态 。因此 , 须 对 现 有 的模 拟 必
采用 Q S PK调制方式, H C网前端提供的模拟视 、 对 F 音频信号进行编码 , 经复用器和加扰机把加扰的数字信
:
号送入 Q S PK调制器 。用 6 H 的带 宽传输 2 数字 8M z 4套
维普资讯
《 中国有线电视) 06 1) 20 (8
CHI NA GI DI TAL CABLE V T
@
文 章 编 号 :0 7— 0 2 20 )8—14 0 10 7 2 (0 6 1 8 2— 2
・点・ 经滴 验
中 图分 类号 :N 4 . T 936
文 献 标 识 码 : E
数 字 MMD 实现 “ 是 S 户户 通 ’ ’ ‘ I ‘ / 期通 " 的好 方 法
浅谈数字MMDS系统在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中的应用

浅谈数字MMDS系统在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中的应用作者:李永强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第12期摘要:多路微波分配系统是一种新的宽带数据接入业务。
它使用最新的数字信号的信源和信道编码技术,可以传送MPEG-2压缩的上百套电视节目和声音广播节目。
有效解决了模拟电视无线覆盖节目少,质量差的问题。
关键词:MMDS系统;广播电视;应用1 MMDS系统特点(1)使用最新的数字编码方式和调制技术,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大大提高了频道利用率。
(2)MMDS采用数字滤波和数字存储方式,可高效改善图像的信噪比,消除亮度干扰,大大提高图像信号的质量。
(3)利用MMDS系统建成的无线广播电视传输网可以用加解扰技术,实现可寻址收费,进行计算机用户管理。
(4)MMDS的无线覆盖能力,适用于用户分散的农村,可对有线电视系统在覆盖上形成互补。
2 数字MMDS系统组成MMDS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
发射部分:编码器将输入的模拟视、音频信号数字化,并按照MPEG-2/DVB标准进行压缩,打包,传送给复用器(又称码流复接器)。
复用器将多路TS流进行复用处理,输出一路TS码流到QAM调制器,QAM调制器采用64QAM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调制到70M中频,最后将70M中频信号传送至数字MMDS发射机。
也有发射机将前端编码复用部分集合在发射机内的。
70M中频信号在发射机内上变频到载波频率,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送至发射天线发射。
接收部分:在用户接收端,信号经接收天线,至下变频器,数字MMDS下变频器将数字MMDS信号变换到RF数字信号,信号进入数字MMDS接收机顶盒,在机顶盒内经信道解码、信源解码转换到原来压缩前的数字信号,再经过D/A变换和视频编码(PAL制编码)后送普通电视机接收。
因卫星广播、地面广播、CATV及MMDS的传输方式不同,采用不同的信道解码方式,对MMDS传输而言,解码采用64QAM解调。
3 MMDS系统的技术特性和要求3.1 国际通信标准按照国际通信标准,MMDS频道配置应该与国际接轨,在2503-2687MHz频段内,以每频道8MHz带宽邻频道间隔排列23 个电视信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MMDS是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最佳解决方案之一王涛本文作者王涛先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有线电视技术研究所工程师。
关键词: MMDS 村村通广播电视一前言目前,我国广播电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接收广播电视频道较少,甚至收视不到。
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增加山区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
从覆盖的方式考虑,可以从传输距离、传输的有效性、传输节目的可控性、维护管理、经济效益等因素来分析比较。
常用的农村广播电视覆盖有四种方式,即:卫星接收小功率发射、模拟的MMDS系统、开路电视发射和城市有线电视的部分延伸。
目前的现状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需要及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有线电视系统的同轴电缆有效地解决了用户分配,形成了有线电视的物质基础,它可以不占用空中的频率资源而传输几十套电视节目,但由于同轴电缆的特性难以传输很远的距离;光缆传输作为干线传输手段,全程、全省乃至于全国形成所谓的HFC网,但HFC覆盖手段必然需要铺设光缆。
对于用户居住集中的城镇、小区,该方式是属于比较经济的、有效的、先进的手段;但对于广大农村用户,由于其分布松散、面积广以及地形所限而无法铺设光缆,即使铺设光缆也由于造价高及市场运营问题而难以实施。
卫星传输是无线覆盖的另一种方式,当卫星转发器在卫星轨道上运转时,其发射高度已不受地形限制,因此如果将其单作为覆盖节目传输,可解决全国的覆盖问题;但由于太空中卫星繁多,在接收节目的质量控制上无法得到保证,同时考虑到我国的意识形态和宣传阵地,该方式是不符合国家的要求的,而且由于广大用户遍及全国各地,一旦接收设备损坏无法维修,便难以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二 MMDS传输系统链路计算公式(1)接收机噪波功率N:N=KTBr (1)式(1)中,K为波尔兹曼常数,K=1.38×10-23W/Hz·K 籅r为接收机带宽,Br=8×106Hz;T为绝对温度,取T=293K T蛩愠觯篘=-134.9(dBW) =-104.9(dBm)。
(2)最小接收功率Pr:Pr=C/N+N+NF (2)式(2)中,C/N为载噪比,按C/N=31dB设计(3dB余量);NF为下变频器噪声系数,取NF=2.4dB。
则算出:Pr=31+(-104.9)+2.4=-71.5(dBm)。
(3)自由空间传输衰减Ld:Ld=92.4+20lgf+20lgD= 100.7+20lgD(dBm) (3)式(3)中:D为传输距离(km);f为标称典型频率(GHz),可按f=2.6GHz代入。
(4)发射天线设计按照全向缝隙天线计算,天线增益12dBi。
(5)接收天线:接收天线有:矩形抛物面天线,增益为19dB、21dB、24dB(0.6m、0.8m、1m);圆形网状抛物面天线,增益为28dB、29dB(1.2m、1.5m)。
根据传输距离而定,同时也考虑接收点周围建筑物及树木的影响。
本方案边缘覆盖选用Gr=24dBi天线。
(6)单频道发射机功率Pts:Pts=Pr-Gt-Gr+Ld+Lf+Lo (4)式(4)中:Pts为发射功率;Gt为发射天线增益(12dBi);Pr为接收机入口电平(-71.5dBm);Gr为边缘接收天线增益(24dBi);Lf为馈线接收头及频道合成器总损耗,Lf=L1+L2+L3+L4=3.89+0.0175×(塔高+20m);L1发射机至合成器连线 0.13×3m=0.39dB;L2合成器插入损耗2.5dB;L3上下跳线及接头损耗1dB;L4 BT26馈线损耗0.0175×(塔高+20m);Lo设计余量取3dB。
Pts=-71.5-12-24+100.7+ (5)20lgD+ 3.89+0.0175×(塔高+20m)+3=0.1+20lgD+0.0175×塔高(dBm)(7)采用宽频道发射机功率Ptw:Ptw=Pr-Gt-Gr+Ld+Lo+Lf+10lgn=-71.5-12-24+3+1+100.7+ 20lgD+10.41=7.6+20lgD(dBm)式(6)中,频道数为n个;Lf为跳线损耗=1dB;Ld为空间传输损耗(Km);发射天线增益Gt=12dBi;边缘接收天线增益Gr=24dBi。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三 MMDS系统核心指标从系统技术指标上分析,前端数字平台采用的是基于DVB-C的系统,其各项数字指标都能使用广电总局发布的有线数字电视相关行业技术标准予以评测,对于发射和天馈系统却无相关行业标准予以考评。
但从实际系统指标分配及工程实施中我们不难发现,发射和天馈系统技术指标的优劣对于数字MMDS系统实施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
除传统的模拟技术指标外,数字系统的调制误差率(Modulator Error Rate,MER)、比特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等数字指标在发射和天馈系统中也有相关要求。
1. MERMER是对叠加在数字调制信号上失真的对数测量结果(dB),计算公式为:MER=10lg ()()22(平均调制度)平均调制误差度(7)式(7)是测量数字电视的主要指标,反映数字接收机还原二进制数码的能力,它近似于基带信号的信噪比(S/N),且MER的值越大代表系统越好,如果系统MER值越小,信号受到的损伤变大,误码率增加,图像将出现乱码现象,严重时会出现黑屏,用户端信号出口处要求MER大于23dB。
MER不像在模拟系统中图像质量会随着载噪比性能的下降明显降低,只有在低于系统MER门限的情况下才严重影响数据传输。
64QAM系统一般要求MER大于31dB;256QAM系统要求MER大于30dB。
在分析仪上显示数字前端的典型最大值MER是35~38dB(不关均衡)。
MER包含信号所有类型的损伤:各种噪声、载波泄露、IQ幅度/相位不平衡、相位噪声,都在发射和天馈系统中存在,尤其是在发射机部分。
所以,如何优化数字MMDS发射机MER指标对于系统MER指标优劣起着关键作用。
2. BERBER是指错误比特数与全部比特数的比值。
数字电视信号是离散的信号,具有“断崖效应”的特点,接收要么稳定,要么马赛克,要么静帧,要么中断。
没有模拟信号那种劣化的渐变的过程。
在数字MMDS系统中,CSO、CTB、C/N等指标都反映到误码率上,所以误码率是数字传输系统中特有的指标,也是衡量数字MMDS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用户对系统的要求实际上最终就是误码率。
BER一般用科学记数法表示,BER越低越好。
对于数字传输误码率(BER)应达到:数字MMDS发射机BER≤10-8、数字MMDS中继站BER≤10-7、用户终端BER≤10-5。
四数字MMDS发射机和合成器数字MMDS发射机和合成器是数字MMDS系统的核心设备,如何选型是一个综合考虑的结果。
是否传统的模拟发射机和天馈系统可以不经过修改即可胜任数字MMDS系统?答案是否定的。
1. 数字MMDS发射机与模拟发射机的区别数字MMDS发射机比模拟MMDS发射机要求更高,两者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1)数字MMDS发射机以平均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
因为对64QAM的数字信号来说,数字发射机大多处于平均工作状态,末级功率放大器处于AB类工作状态,功放管功率利用率高;而模拟MMDS发射机是线性调幅,功放级处在A类工作状态,甚至是超线性工作状态,功放管利用率低。
即使数字发射机工作在峰值状态时,功放管特性曲线稍有弯曲也不影响数字信息传输(仍有良好的线性),一般DTV发射机的线性峰值功率比平均功率高6~7dB。
(2)数字MMDS发射机对相位噪声要求特别严格,因为数字信号是QAM正交调幅调制,相位的抖动导致检测的错误和码间干扰,误码率大,使恢复的信号失真。
因此数字发射机的相位噪声指标做到偏离载频10kHz处1Hz带宽上时为-110dBc。
因此若原有的模拟MMDS发射机要升级能兼容传输数字信号时,必须更换本振源,要采用精密同步源,将振荡器频率与GPS(或精密源)锁定,这可大大提高相位噪声指标,可达-110dBc。
(3)数字发射机的中频频率是指数字信号频谱的中心频率。
以适应各种制式及各种信道编码调制的中频输出。
对MMDS数字传输系统QAM调制方式,我国目前还未制定标准,规定中频频率,若以模拟MMDS发射机中频38MHz而言,其8MHz频道带宽的中心频率为35.25MHz。
因此,目前我国的数字MMDS发射机采用36MHz或36.125MHz中频,与国际靠拢。
(4)数字MMDS发射机有两种类型:一类为单频道发射机,一类为宽带发射机。
单频道发射机包括中频数字调制器、上变频器、功放、电源、控制单元等。
只要将复用后的TS流接到中频数字调制器,即可通过MMDS发射机、多工器、波导、天线发射出去。
宽带发射机包括数字射频调制器、混合器、上变频器、功放、电源、控制单元等。
只要将复用后的TS 流分别接到数字射频调制器,经混合器混合后,接到宽带发射机,通过波导、天线发射出去。
2. 模拟和数字多工合成器的区别我国模拟电视信号制式为PAL-D,模拟MMDS采用的是残留边带调制,每个电视频道总共占用带宽8MHz,其中6MHz用于传送图像,位于频谱的低端;15kHz用于传送伴音,采用副载波调频,副载波频率为6.5MHz,位于视频频带的高端,中间有一小段距离,以避免伴音信号串入图像信号中;在8MHz的上、下边缘部分各有一段空白频带,用以防止频道之间的串扰,我国数字MMDS系统和数字有线电视系统均采用QAM调制方式。
正交幅度调制,是对载波的振幅和相位同时进行数码调制的一种复合的调制形式,在数字MMDS系统和DVB-C系统中它是一个8MHz带宽的等幅单载波,载波频点为频带中心频率。
从上述分析可知,PAL-D/K的残留边带调制与QAM正交幅度调制两种不同波形在8MHz 的上、下边缘部分的频谱分布是不同的,其上升沿和下降沿的余弦函数也是不相同的。
因此它们对于多工合成器的带通特性和频响要求是不同的,模拟MMDS多工合成器不宜直接应用于数字MMDS系统。
同时由于数字MMDS系统的发射机是按照RMS(平均功率)设计和考核的,其实际等效峰值功率为相同模拟功率的5~6倍,数字MMDS多工合成器的额定功率容量也需要重新设计。
五数字MMDS系统同频干扰问题由于现阶段国内数字MMDS系统采用的是DVB-C调制模式,DVB-C是一个单载波系统,在数字MMDS系统规划中考虑到具体的实施条件,许多系统都存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多主站规划,但如何解决各主站之间的同频干扰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1)采用频分的方式,将可使用频点进行分组。
各发射台使用不同的频率避免同频干扰。
(2)采用天线的极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