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7新人教版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精选试题3新人教版

个帅哥帅哥的 ffff文言文阅读优选试题三一.阅读下边的文言文选段,达成各题。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来往,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取酒共酌,意致闲淡。
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跑,雪山汹涌,震惊城郭。
予始四望暗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可以自制也。
1.解说以下加点词的意思。
(1)予始四望暗淡予:(2)泫然不可以自制也已:2.眼前的光景不一样,作者的心情也不一样,请依据上边语段加以归纳。
(1)风渐劲时:(2)猛风大起时: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时有小舫来往,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情景。
二.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可以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行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后代孙无量匮也,而山不加增,何必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1)曾不可以毁山之一毛毛:(2)河曲智叟亡以应亡:(3)惧其不已也已:(4)无陇断焉断: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1)甚矣,汝之不惠!(2)何必而不平 ?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川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川有关的方向,如“河阳”“汉阴”等。
我国好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
请分别写明以下城市所处山川的地点。
(1)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2)洛(洛河)阳_____________ ;(3)衡(衡山)阳 _____________ ;( 4)华(华山)阴 _____________ ;4. 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愚公以为:后代无量,人力无穷,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以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自不量力。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10新人教版

个帅哥帅哥的 ffff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十一.阅读下边两段文言文,回答19—— 23 题。
( 12 分)【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容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天,徐公来,孰视之,自认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以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车水马龙;数月之后,不时而间进;期年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日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紧急生死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自轻自贱,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如有作奸不法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1. .用“ / ”标示出下边句子的停留。
(仅标一处)( 1 分)今齐地方千里2. .以下加点字词语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紧急生死之秋也D.孰视之,自认为不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翻译以下句子。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9新人教版(2)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9新人教版(2)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指出与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A.弄虚作假B.假人假义C.假戏真唱D.假公济私(2)走送之A.飞沙走石B.走南闯北C.走马观花D.走投无路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翻译:(2)不敢出一言以复翻译:3.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填空(2分)选文从借书抄录之劳, ①, 百里投师之艰;②四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年时代求学的艰苦。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言文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15分)(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10新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十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9——23题。
(12分)【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1..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仅标一处)(1分)今齐地方千里2..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翻译下列句子。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精选试题3新人教版(new)

文言文阅读精选试题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
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予始四望惨淡予: (2)泫然不能自已也已:2.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1)风渐劲时: (2)猛风大起时:3。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
二.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2)河曲智叟亡以应亡:(3) 惧其不已也已:(4)无陇断焉断: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甚矣,汝之不惠!(2) 何苦而不平?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
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1)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2)洛(洛河)阳_____________;(3)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 (4)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4。
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 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12 新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十二一.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
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
”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
观者如堵墙。
久之,各未能进。
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
”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
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
③村步:村埠头。
步,通“埠”,码头。
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善(善于、擅长)用矛B.一举而毙(杀死)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皆服其能空乏其身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罔不因势象形C.遂曳矛而斗遂许先帝以驱驰D.见必与之决生死时人莫之许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2分)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2分)二、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6—10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 蔽林间窥之 C 稍近益狎遮天蔽日受益匪浅B 驴不胜怒' D 计之曰喜不自胜不计其数【答】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技止此耳”一句中的“此”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以生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动作和心理,请选择一处作简要分析。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12新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十二一.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
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
”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
观者如堵墙。
久之,各未能进。
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
”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
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
③村步:村埠头。
步,通“埠”,码头。
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善(善于、擅长)用矛B.一举而毙(杀死)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皆服其能空乏其身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罔不因势象形C.遂曳矛而斗遂许先帝以驱驰D.见必与之决生死时人莫之许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2分)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2分)二、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6—10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 蔽林间窥之 C 稍近益狎遮天蔽日受益匪浅B 驴不胜怒' D 计之曰喜不自胜不计其数【答】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技止此耳”一句中的“此”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以生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动作和心理,请选择一处作简要分析。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12新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十二一.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
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
”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
观者如堵墙。
久之,各未能进。
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
”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
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
③村步:村埠头。
步,通“埠”,码头。
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善(善于、擅长)用矛 B.一举而毙(杀死)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皆服其能空乏其身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罔不因势象形C.遂曳矛而斗遂许先帝以驱驰D.见必与之决生死时人莫之许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2分)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2分)二、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6—10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 蔽林间窥之 C 稍近益狎遮天蔽日受益匪浅B 驴不胜怒' D 计之曰喜不自胜不计其数【答】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技止此耳”一句中的“此”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以生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动作和心理,请选择一处作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七
一.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2分)
桓侯故使人问之
使人索扁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从全文看,桓侯的固执己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二、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
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
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
”“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
”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
母微笑曰:“病少差矣。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
痊。
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
②: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
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
⑴暇更录唐、宋人诗⑵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⑶未尝
寝⑷辄指壁间诗歌
2.翻译下面句子。
(2分)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3.选出与文中“教儿低吟之以为戏”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曹刿)问:“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 何不试之以
足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对待母亲,蒋士铨能“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
读完本文,谈谈在做人方面你的所得。
(2分)
三、文言文阅读。
(共8分)
阅读《陋室铭》选段,回答下列各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有龙则灵(2)惟吾德馨(3)调素
琴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
(2分)
(1)无案牍之劳形。
(2)何陋之有?
3.阅读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陋室不陋体现在哪几方面?(3分)
四.
文言文阅读(14分)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
少南渡,依姊夫邓当。
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
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注】①虞:意料,预料。
②造次:鲁莽,轻率。
③拊(fǔ):抚摩。
1.加点文言词语释义(6分)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⑴母恚欲罚之: ( ▲) ⑵君宜顾之:( ▲)
⑶临时施宜:( ▲) ⑷肃于是越席就之:
( ▲)
②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与“以备不虞”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光先帝遗德
B.皆以美于徐公
C.可以为师矣
D.以其境过清
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处)(2分)
因为肃画五策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
▲
▲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
▲
4.阅读选文后,你认为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
▲
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12分)
[甲]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
弦章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
不然,章赐死②。
”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
不然,章赐死。
’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③也;不听,又爱④其死。
”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
”公遂废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弦章:齐国大夫。
②章赐死:即“赐章死”。
③臣为制:即“制于臣”。
④爱:吝惜,舍不得。
1.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4分)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_______
(2)时时而间进间:_______
(3)晏子入见入见:_______
(4)公遂废酒遂:_______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乙]文中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2分)
4.[甲][乙]两文都阐述的一个道理是:____(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