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板块一专题七热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7热学课件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7热学课件

动,直至活塞上升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116时,活塞 a 上方的氧
气发生等温变化,设氧气的初态体积为 V1′,压强为 p1′;末 态体积为 V2′,热强为 p2′,由题给数据
V1′=14V0,p1′=p0,V2′=136v0

第三十五页,共44页。
由玻意耳定律有
p1′V1′=p2′V2″

由⑤⑥得
p2′=43p0
第八页,共44页。
考向透析
第九页,共44页。
分子动理论(lǐlùn)与微观量的估算
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为 105m×68m=7 140m2。通常用空气湿度(相对湿度、绝对湿度) 表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情况,若球场附近一定体积的空气中 所含的水蒸气凝结成水后的体积为103c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1.0×103kg/m3 , 水 的 摩 尔 质 量 (zhìliàng)Mmol = 1.8×10 - 2kg/mol,一标准大气压为1.0×105Pa,试求:
[解析] NA=ρmV,分子数 n=2120.4×6×1023=2.7×1023 个。
第二十二页,共44页。
热力学定律(dìnglǜ) 固体、液体性质
(2014·新课标Ⅱ)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________。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 动
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guāngxué)性质具有 各向异性的特点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 故 E.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 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第二十七页,共44页。
二、方法技巧要用好 (1)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时,要注意各符号正负的规定,并 要充分考虑改变内能的两个因素:做功和热传递。不能认为物 体吸热(xī rè)(或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2)若研究物体为气体,对气体做功的正负由气体的体积决 定,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为负值;气体的体积减 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为正值。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第一讲热学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第一讲热学课件
第一 讲 热学
(dìyī)
第一页,共四十六页。
考情分析备考定向纵览考题,洞悉命题(mìng tí)规律







考点及题型
2020 考情预

考题统计
考点一 分子动
理论、内能及热
力学定律(H)
2014 卷Ⅰ33(1);2015 卷Ⅱ33(1);2016 卷Ⅰ33(1)
2016 卷Ⅱ33(1);2016 卷Ⅲ33(1);2017 卷Ⅰ33(1)
解析: (1)ac延长后过原点,所以ac是等容线,A选项正确;根据图象,Ta>Tc,一定量
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B选项正确;cd过程中,
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向外界放出的热量等于外
界对气体(qìtǐ)做的功,C选项错误;在过程da中,ΔU>0即W+Q>0,吸收的热量应大
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guòchéng)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
B.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C.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状态c、d的内能相等
E.状态d的压强比状态b的压强小
9
第九页,共四十六页。
(2)如图,容积为V的汽缸由导热材料制成,面积为S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
D.在过程d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E.在过程bc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在过程da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18
第十八页,共四十六页。
(2)一氧气瓶的容积为0.08 m3,开始时瓶中氧气的压强为20个大气压。某实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物理鸭考点1热学课件ppt版本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物理鸭考点1热学课件ppt版本

考点三 气体状态变化与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第五级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第五级
图7-9
[解析] 从题图中看,a→b 过程Tp不变,则体积 V 不 变,因此 a→b 过程是温度升高、压强增大、体积不变,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无外界对其做功,但内能增 加,则一定是吸热过程,A 正确;b→c 过程温度不变,
故缸内气体的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有
VT11=VT22

联 立 ①②④ 式 并 代 入 题 给 数 据 得 T2 = 330 K ⑤
(2)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被封闭气体的
压强为 p1。在此后与气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的过程中,
• 单击被此封闭处气编体辑的体母积版不文变。本设样达到式热平衡时被封闭气体的
度为 T=303 K。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2l ,两活 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 T1 =495 K。现气缸内气体温度缓 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 重力加速度大小 g 取 10 m/s2。求:
图7-6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第五级
3

第π6NV四A0 =级3
6×1.8×10-5 3.14×6.0×1023 m
≈4×10-»10 第m。五级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第五级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第五级
2.物质分子的球体模型和立方体模型 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M0,摩尔体积为 V0,分子质量 为 m,分子体积为 V,则各量满足 (1)M0=ρV0,(2)m=MNA0,(3)V=NVA0 (4)物质的量 n=MM0=VV0 (5)分子总数:N=nNA (6)分子的直径 ①球体模型:V=16πL3 ②立方体模型:V=L3。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7 热学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7 热学

(2)分子很小,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0m,质量的数量级为 10-27kg~10-26kg. (3)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 摩尔质量 对任何分子,分子质量= NA 摩尔体积 对固体和液体分子,分子体积= NA 气体分子质量 气体分子质量 气体分子的体积= ≠ 气体分子的密度 气体的密度 摩尔体积 =平均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体积≠气体分子 NA

V水NA 103×10-6×6.02×1023 水分子数:n= = 个= -5 V0 2×10 3×1025 个.
五、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p1V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T =C(恒量), 即 T1 p2V2 = . T2 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都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特例 ①当 T1=T2 时,p1V1=p2V2(玻意耳定律) p1 p2 ②当 V1=V2 时, = (查理定律) T1 T2
V1 V2 ③当 p1=p2 时, = (盖· 吕萨克定律) T1 T2
• 四、热力学定律 • 1.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ΔU=Q+W • 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ΔU
正值 负值
内能 增加
内能 减少
W 正值 负值 正值 负值 系统从 系统向 外界对 系统对 外界吸 外界放 系统做 外界做 收热量 出热量 功 功
Q
• 该定律说明了第一类永动机是无法制成的. • 2.热力学第二定律 • 一种表述是: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给 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这是按照热传 导的方向性来描述的. • 另一种表述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 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这是 按照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描述的 . • 该定律说明了第二类永动机是无法制成的.
友情提示
(1)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气体实验定律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知识点详解整合训练《专题7热学》总结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知识点详解整合训练《专题7热学》总结课件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即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 力和斥力,实际表现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叫分子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 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的快.
【解析】 (1)由V1/T1=V2/T2,解得T2=291.2 K,室温t=T2- 273 K=18.2 ℃.
(2)内能增加.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封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 热量大于其内能的变化量.
【答案】 (1)18.2 ℃ (2)见解析
将布朗运动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混淆 布朗运动是由于各个方向分子对悬浮微粒碰撞的不平衡性引起的, 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分子的运动,但布朗运动可以反 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实验中描绘出的直线是某固体微粒每隔30 s 的位置连线,不是该微粒的运动轨迹.
(2012·济南实验中学一模)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竖直浸 入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水槽中,用不计质量的活塞封闭压强为 1.0×105 Pa,体积为2.0×10-3 m3的理想气体,现在活塞上缓慢倒上 沙子,使封闭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求:
(1)求汽缸内气体的压强; (2)若封闭气体的内能仅与温度有关,在上述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 功145 J,封闭气体是吸收还是放出热量?热量是多少?
1.如图7-1所示,水平放置的A、B汽缸的长度和截面积均为20 cm 和10 cm2,C是可在汽缸内无摩擦滑动的、厚度不计的活塞,D为阀 门,整个装置均由导热材料制成.开始时阀门关闭,A内有压强为PA =2.0×105 Pa的氮气,B内有压强为PB=1.2×105 Pa的氧气;阀门打 开后,活塞C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试求活塞C移动的距离及平 衡后B中气体的压强.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七第17讲热学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七第17讲热学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 第一部分 专题讲练突破
物理
• 专题七 选考部分
• 第17讲 热 学
主干体系知识
核心再现及学科素养 (1)分子动理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10-10m;分子永不停
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2)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知 识
①p1V1=p2V2;②Tp11=Tp22;③VT11=VT22;
VT11=VT22④ 式中 V1=SH⑤ V2=S(H+h)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解得 T2=1+Hh 1+pm0gST0⑦ 从开始加热到活塞到达 b 处的过程中,汽缸中的气体对外做的 功为 W=(p0S+mg)h⑧ 答案 (1)BDE (2)1+Hh 1+pm0gST0 (p0S+mg)h
3.(2018·高考全国卷Ⅲ,33)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变化到状态 b,其过程如 p-V 图中从 a 到 b 的直丝所示.在此过 程中( )
2.解题的常见误区及提醒 (1)没有弄清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条件是一定质量的理想 气体是常见的解题误区; (2)对于多过程问题不能判断状态参量中的不变量,错误的选取 气体实验定律.
高频考点一 分子运动理论、内能及热力学定律 [备考策略]
1.必须掌握的三个问题 (1)必须掌握微观量估算的两个模型 球模型:V=43πR3(适用于估算液体、固体分子直径). 立方体模型:V=a3(适用于估算气体分子间距).
解析 (1)A 错:在 p-V 图中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是双曲线的一 支,而且离坐标轴越远温度越高,故从 a 到 b 温度升高.B 对:一 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温度越高,内能越大.C 对: 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D 对: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Q+W, 得 Q=ΔU-W,由于 ΔU>0、W<0,故 Q>0,气体吸热.E 错:由 Q=ΔU-W 可知,气体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对外做功,一部分用 来增加气体的内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