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九年级化学全册 4.3.4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学案(新版)沪教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3新版沪教版30

江苏省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3新版沪教版30
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揭示了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例题]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若要制备8.8 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
分析过程解答格式
(1)设:设未知量;解:设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
(2)写:写出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A.2 g,3 g,5 gB.3 g,2 g,5 g
C.1 g,4 g,5 gD.4 g,1 g,5 g
4.3克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得到多少克二氧化碳?
解:设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 + O2 CO2
12 44
3gx
12:44 =3g:x
x=11g
答:可得到 3克二氧化碳。
五.归纳总结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设铝的质量为X。
方法一:方法二:
2Al2O34Al + 3O2↑Al2O3—2Al
204 108 1 02 54
10t X 10t X
204:108 = 10t:X 102:54 = 10t:X
X≈5.3t X≈5.3t
答:最多可生产5.3t铝 。
【 友情提醒】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2.填表:
化学方程式
C + O2CO2
各物质质量比
12 (32) 44
已知,求?
6g(16)g (22)g
化学方程式
2 H2O 2H2↑+ O2↑
各物质质量比
36(4) 32
已知,求?
72g(8)g (64)g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
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经常需要研究化学变化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以便更好地认识、控制和应用化学反应。依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方便地计算该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

最新九年级化学全册第4章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4 新沪教版 大赛获奖教案1

最新九年级化学全册第4章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4 新沪教版 大赛获奖教案1

(1)6g 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表中 m 的数值应该为多少? ( 4 )要得到 280kg CaO ,需 要这种石灰石多少千克? ( 化学方程式: CaCO3 CaO+CO2↑)
高温
解: (1)6g 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为 1.2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6g - 1.2g) ÷ 6g×100%=80% (3)m=4.0g -(6g - 4.0g)=2g
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4g 镁条和 6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0g 氧化镁 B. 5g 镁条和 5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0g 氧化镁 C. 6g 镁条和 4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0g 氧化镁 D. 8g 镁条 和 2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0g 氧化镁 教 学 过 程 2. (1)要制取 1.6g 氧气,需 15.8g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 (2 )将 31.6g 高锰酸钾晶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测得剩余固体质量 减少了 1.6g。则剩余固体的组成为 KMnO4、K2MnO4、MnO2。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 我们已经学习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一些简单计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些常 见的计算类型。 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 常见题型 1.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密度、体积) ,如何求另一反应物(或生 成物)的质量(或体积)? 【例 1】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50 周年,再次组织攀 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 2003 年 5 月 21 日 13:40 成功登顶。 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 4.8kg。求: (1) 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 1.43g/L) (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解: (1)4.8kg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8kg 1000g / kg 3356 .6 L 1.43g / L (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x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九年级化学全册4.3.3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教案(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4.3.3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教案(新版)沪教版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教学过程:【问题情景】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由于()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什么,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又是什么C.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比2.在4P+5O点燃2P2O5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该方程式表示的质量..意义是【新知导学】:1、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为Mg :O2 :MgO= 。

(2)如果48g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需要氧气的质量为,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

(3)如果要得到40g氧化镁,则需要镁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为。

二、合作、研讨与交流活动一、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比)例1:现将10 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

10 g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C和4 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l B.2:1 C.5:l D.4:l分析思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难求的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等于____g。

例2.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A.反应后X的质量为6 g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D. 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活动二、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计算例1:9克完全电解后能生成多少氢气和氧气?例2:28.7克氯酸钾完全分解能生成多少克氧气?提示:氯酸钾中所有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氧气,所以氧气的质量等于氯酸钾中氧元素质量。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比)2、34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并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教学反思】。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4.3.4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教案(新版)沪教版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4.3.4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教案(新版)沪教版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4.3.4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教案(新版)沪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基本表示方法,能够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如何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并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学会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问题。

2.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化学反应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

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的火焰;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水等。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给出一个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根据给出的实验现象,尝试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例如,给出一些实验现象,让学生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化学反应的实验数据,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江苏省九年级化学全册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学案5(新版)沪教版

江苏省九年级化学全册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学案5(新版)沪教版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学习目标】 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较复杂的计算。

【学习重点】 已知信息的提取 【学习难点】已知信息的提取 导 学 过 程 【活动一】 图表题1. 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l )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结果精确到0. 1 g ,下同)。

(2)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会变小。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进行实验。

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实验中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活动二】 含杂质计算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 g 放在烧杯里,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35.6g反应后34.8g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 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8 g 。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Ca:40 C:12 O:16(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石灰石是我省的主要矿产之一。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1.76(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____________。

(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__。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3.黄铜是铜锌合金,它用于制造机器电器零件等。

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该黄铜样品加入到100g稀硫酸(含有大量水)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1g。

试求:(1)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保留到0.01g)( Zn :65 H :1)(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
[问题]学生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实验并讨论:
(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
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成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教师展示PPT)
1.化学方程式(板书)
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点燃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化学式来表示就可以了呢?请看以下反应:如“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
5、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师举例,ppt)
(1)观察法(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很有效,凑数进行配平)
(2)最小公倍数法(要点:找出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多的元素着手配平,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奇数配偶数法(要点:找出反应前、后某元素出现次数最多,并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边奇数、一边偶数)
5、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观察法
(2)、最小公倍数法
(3)、奇数配偶数发
(4)、定一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知道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3)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4)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3、化学方程式的涵义(ppt)
(1)、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019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4.3.4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学案(新版)沪教版

2019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4.3.4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学案(新版)沪教版

第4章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4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基本原理;2、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3、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学习重点】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学习难点】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在实验室中,如何方便、快速、环保地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新知导学】: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如2H2O22H2O+O2↑1.宏观意义:2.微观意义:3.质量关系: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与要求自学教材P107的例题,掌握计算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解设写列算答)改错:找出下列解题过程中的错误问:18g水完全电解能生成多少克氢气?解题过程: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g2H2OH2↑+O2↑20218gx20:2=x:18gx=180活动二例题:实验室现需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3.2g氧气,则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质量至少为多少?练一练:1、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2、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O34Al+3O2↑,问:电解20.4吨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吨铝?(相对原子质量为Al-27O-16)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2.提升:我们能不能用之前所学知识解答练一练中第二题?那么练一练中第一题能不能用此方法解答呢?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40克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相对原子质量:H-1O-16Cl-35.5)2.完全电解36g水能生成多少克氧气?(相对原子质量:H-1O-16)【课后训练】1.点燃1g氢气,使其充分燃烧,则生成水的质量为()A、2gB、8gC、9gD、18g2.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5g氧化镁,则所消耗的镁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A、镁2g、氧气3gB、镁3g、氧气2gC、镁1g、氧气4gD、镁4g、氧气1g3.加热16.0g高锰酸钾,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的成分是()A、K2MnO4和MnO2B、KMnO4、K2MnO4和MnO2C、KMnO4和MnO2D、KMnO4和K2MnO44、计算机芯片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Si)。

沪教版九年级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导学案(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导学案(含答案)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学习目标】1.能准确描述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学习重点】: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习难点】:进行化学计算【自学导航】阅读教材104页,完成以下问题:1.定义:用来表示的式子叫。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⑴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量的方面:①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

⑶例题:2 2 的含义:①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②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③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⑷练习:请写出:2H22 2H2O的意义:①;②;③。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⑴书写原则:。

⑵书写步骤:①写出符号表达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补“”、反应条件、↑或↓。

注意:a、常见的反应条件:点燃、加热(符号△)、催化剂(2)、通电、高温。

b、反应物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生成物气体化学式后面标注↑。

常见的需要标气体符号的:O2↑、H2 ↑、2↑、3↑。

c、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是固体,在生成物固体化学式后面标注↓。

常见的需要标沉淀符号的:3↓、()2↓。

思考1.写出下列方程式: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②水在通电的条件下:;③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④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4、配平:⑴定义:在化学式前面填上适当的,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相等。

⑵方法最小公倍数法:①找出左右两边只出现一次的原子;②根据原子个数,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有多个公倍数时从最大的公倍数的原子开始配平。

公倍数除以原子个数就是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③观察法配平其它物质,标明系数,1时省略;(配平过程中单质系数可以是分数,只要满足左右两边同类原子的数目相同即可,但结果系数一定是整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4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基本原理;
2、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3、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
【学习重点】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
【学习难点】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在实验室中,如何方便、快速、环保地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新知导学】: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如2H2O2 2H2O+O2↑
1. 宏观意义:
2. 微观意义:
3. 质量关系: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与要求
自学教材P107的例题,掌握计算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解设写列算答)
改错:找出下列解题过程中的错误
问:18g水完全电解能生成多少克氢气?
解题过程:
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g
2H2O H2↑+ O2 ↑
20 2
18g x
20: 2 = x : 18g
x =180
活动二
例题:实验室现需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3.2g氧气,则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质量至少为多少?
练一练:
1.加热分解15.8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2.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O3 4Al+3O2↑,问:电解20.4吨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吨铝?(相对原子质量为Al-27 O-16)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2.提升:我们能不能用之前所学知识解答练一练中第二题?那么练一练中第一题能不能用此方法解答呢?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40克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2.完全电解36g水能生成多少克氧气?(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课后训练】
1.点燃1g氢气,使其充分燃烧,则生成水的质量为()
A.2g B.8g C.9g D.18g
2.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5g氧化镁,则所消耗的镁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
()
A.镁2g 、氧气3g B.镁3g 、氧气2g
C.镁1g 、氧气4g D.镁4g 、氧气1g
3.加热16.0g高锰酸钾,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的成分是()
A.K2MnO4和MnO2B.KMnO4、K2MnO4和MnO2
C.KMnO4和MnO2D.KMnO4和K2MnO4
4、计算机芯片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Si)。

在高温条件下,硅通过如下反应制备:若要得到112Kg的硅,则需要参加反应的四氯化硅(SiCl4)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5.实验室用13g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已知:
Zn+H2SO4===ZnSO4+H2↑)
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2)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0.0899g/L)
姓名成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