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SAMI结构介绍

SAMI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铺装方案一、SAMI简介SAMI是指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采用橡胶沥青作为胶结料的一种应力吸收层结构。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在路面上洒布2~3kg/m2的橡胶沥青,同时在橡胶沥青上撒布一定量(一般建议为15~22kg/m2)的粒径9~12mm的预拌沥青碎石,形成1cm左右厚度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能有效地防止水分的侵入,同时与下面层和铺装层粘结紧密。
二、SAMI的优点2.1防水作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能形成1cm左右厚度的沥青膜,能有效防止水分浸入基层和路基,起到保护路基和基层的作用;2.2粘结作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具有优良的粘结作用,与下面层和上铺装层的粘结力均在1.0MPa以上(稀浆封层的粘结力为0.2~0.4Mpa,普通粘层油的粘结力为0.1Mpa 左右),能有效将路面铺装层与基层粘结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结构整理受力,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2.3抗老化和耐久性SAMI采用橡胶沥青作为胶结料,橡胶沥青具有优良的抗老化和耐久性能,故SAMI也具有优良的抗老化和耐久性能;2.4减少路面反射裂缝橡胶沥青胶结料能有效封闭原路面表面的微裂缝和空隙,同时,对于半刚性基层产生的收缩和干缩裂缝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切缝等均具有良好的封闭作用,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反射到道路铺装层表面的裂缝;2.5应力吸收SAMI采用橡胶沥青做胶结料,表面撒布单级配的碎石,整个结构是一种柔性体系,对半刚性基层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集中应力有显著的缓冲和吸收作用,能有效缓解应力向铺装层的反射;同时,由于SAMI的应力吸收和缓冲作用,能将铺装层承受的荷载均化,减少和缓冲铺装层底拉应力,这也是采用SAMI结构能减少表面铺装层厚度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能延长表面铺装层的使用寿命。
2.6减薄铺装层厚度采用SAMI结构,可以采用较薄的铺装层厚度即可达到普通铺装层厚度相同或更优的效果。
国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采用SAMI结构,可以将原铺装沥青混凝土厚度减少一半,这将大大减少路面建设的初期投入,同时减少了路面的高度以及铺装层重量,这对于桥面铺装更为重要。
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摘要:通过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实践,系统总结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沥青性质、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方案,并针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进一步了解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技术性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S238省道镇江(扬中)段改造工程全长约33km,部分标段路面上面层采用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现就A5标为代表阐述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本合同段路面结构型式为:20cm12%石灰土+36cm5%水稳碎石+1cm沥青下封层+8cmSUP-20沥青砼+4cmSUP-13沥青砼。
二、橡胶改性沥青的特点橡胶改性沥青是轮胎橡胶粉粒在充分拌和的高温条件下(180℃以上)与基质沥青充分溶胀反应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
不仅有利于废旧轮胎的再生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同时能解决一般沥青路面容易渗水、路基易变形的难题,具有抗滑、抗老化、抗高温等特点,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采用橡胶改性沥青铺筑的路面可以降低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性、安全性,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三、橡胶改性沥青的生产本标段使用的是本地产的文盛牌HW型橡胶粉改性沥青。
HW型橡胶粉改性沥青是江苏文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独有的专利技术,将废弃轮胎粉进行物理化学处理后与基质沥青混合,同时加入特制的助剂经剪切、反应而制成。
由于采用高剪切胶体磨,胶粉和沥青粒子被剪切研磨的很细,胶粉在沥青中的分散更加均匀,显著提高了改性效果及成品的储存稳定性。
四、橡胶改性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选择技术指标满足要求的原材料,完成配合比设计及试拌。
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
对中面层进行全面质量检测,彻底清除表面杂物及污染面,对平整度不满足要求的路段进行铣刨处理。
2、混合料拌制:(1)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集料温度控制在沥青加热温度以上10~15℃,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应超过10℃,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较普通沥青高10~15℃。
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作者:杨乾伟刘永全胡建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0年第15期摘要:本工程中采用了橡胶沥青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赢得业主、监理一致好评。
现将这一成功的施工经验、施工工艺作简要总结,以便在今后的路面工程中推广这一新技术、新工艺,将重庆地区道路建设水平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SAMI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ARAC-13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新牌坊立交位于重庆渝北区新牌坊地区,其西往冉家坝新区,东往龙头寺火车站,北通人和至机场,南往红旗河沟,西南连接松树桥。
立交东西向长约1000m,南北宽约1100m。
路面结构为:ARAC-13橡胶沥青砼上面层厚4.0cm,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中面层厚4.6cm,沥青混凝土AC-25下面层厚6.0cm,SAMI应力吸收层厚度为1cm。
桥上为下面层4.0cm厚AC-13改性沥青砼,ARAC-13橡胶沥青砼上面层厚4.0cm。
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1、原材料(1)基质沥青橡胶沥青所用的基质沥青采用中海AH-70#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抽检项目、抽检频率应满足相关要求。
(2)橡胶粉橡胶粉颗粒规格符合表2要求。
橡胶粉筛分采用水筛法进行试验。
橡胶粉密度为1.15 ±0.05 g/cm3,无铁丝或其它杂质,纤维比例应不超过0.5%。
(3)橡胶沥青橡胶沥青满足以下表3技术要求。
(4)集料应力吸收层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卵碎石,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
以0.4~0.6%(按照集料重量计)的沥青进行预裹附(裹附温度在120℃以上),预裹附的集料堆放时间不超过两周。
应力吸收层碎石规格10~15mm,平均洒布量14.64~21.85kg/m2,2、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1)施工前清理先人工用竹扫帚将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再用空压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灰吹净,若不能达到“除净”的要求,则用水冲洗,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泥浆,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
城市道路SBS橡胶复合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RHM-13)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

城市道路SBS橡胶复合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RHM-13)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摘要:SBS橡胶复合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方案将直接关系到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及进度。
以天水羲皇大道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为例,详细阐述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配合比设计及在城市道路路面中的施工技术研究。
关键词:橡胶复合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0引言SBS橡胶复合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简称橡胶改性沥青)在工程中的应用已越来越普及,与SBS改性沥青相比,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有着降低路面开裂,提高路面耐久性、耐水性及骨料稳定性等优点,同时可有效的消耗废橡胶轮胎[1]。
鉴于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优良路面使用性能及较好的经济性能,在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以工程实例详细阐述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在市政道路路面中的实际应用。
1市政道路工程案例概况天水市羲皇大道(K0+000~K2+800)市政道路改造为城市主干路,西起岷山路,东至核地质二一九大队,长约 2.8km,道路红线宽度为 50m,设计车速60Km/h。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 15 年,车行道土基回弹模量不小于 30Mpa,其弯沉值≤310.5(1/100mm)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用于本段道路上面层。
2原材料2.1粗骨料粗集料有10-15mm、5-10mm、3-5mm三种规格,其主要技术要求及测定结果,见表1。
表1粗集料技术指标及测定结果2.2细骨料细骨料为机制砂,其各项指标及测定结果见表2。
表2细集料技术指标及测定结果2.3填充料填充料主要为矿粉,掺量为集料总质量的4%左右,其各项指标及测定结果见表3。
表3矿粉技术指标及测定结果2.4沥青沥青采用成品SBS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橡胶粉掺量为17.4%,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检验结果及技术要求见表4。
表4沥青技术指标3配合比设计橡胶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过程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主要就是进行矿料的级配组成设计和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一、路面结构设计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如下: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下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PC-3乳化沥青粘层油0.4L/㎡1cm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PC-2乳化沥青透层油1L/㎡2)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如下: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1cm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PC-2乳化沥青透层油1L/㎡二、混合料的运输1)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尽量缩小贮料仓下落的落距。
2)当运输时间在半小时以上或气温低于10℃时,运料车用篷布覆盖。
3)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推动前进。
4)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不得用于本工程。
5)除非运来的材料可以在白天铺完并能压实,或者在铺筑现场备有足够的可靠的照明设施,白天或当班不能完成压实的混合料不得运往现场,否则,多余的混合料不得用于本工程。
三、混合料的摊铺1)在铺筑混合料之前,必须对下层进行检查,特别应注意下层的污染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处理,否则不准铺筑沥青砼。
2)正常施工,摊铺温度不低于135~150℃。
摊铺前要对每车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检验,发现超温料、花白料、不合格材料要拒绝摊铺,退回废弃。
3)摊铺机一定要保持摊铺的连续性,有专人指挥,一车卸完下一车要立即跟上,应以均匀的速度行驶,以保证混合料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摊铺机前要经常保持3辆车以上,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避免中途停顿,影响施工质量。
摊铺室内料要饱料,送料应均匀。
4)摊铺机的操作应不使混合料沿着收料斗的两侧堆积,任何原因使冷却到规定温度以下的混合料应予除去。
5)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限制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工程师批准可以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
DGTJ08-2109-2012 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范

mixture ……………………………………… (28)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 (30) Listofquotedcodes ………………………………………… (31) Explanationofprovisions …………………………………… (33)
……………………………………………………… (16)
暋5灡5暋Asphaltrubberstressabsorbing membrane construction ………………………………………… (17)
暋5灡6暋Opentraffic ………………………………………… (18) 6暋Constructionquality managementandqualitycontrol
本规范 的 主 要 技 术 内 容 包 括:1灡 总 则;2灡 术 语 和 符 号;3灡 材 料组成设计;4灡 结构设计;5灡 施工;6灡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各单位在使用 本 规 范 时,如 有 意 见 和 建 议,请 将 意 见 和 相 关 建议材料寄 至 上 海 市 政 工 程 设 计 研 究 总 院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地 址:上 海 市 中 山 北 二 路 901 号,邮 政 编 码:200092),以 便 修 改 时 完善。
暋5灡6暋开放交通及其他 …………………………………… (18) 6暋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 (19) 暋6灡1暋一般规定 …………………………………………… (19) 暋6灡2暋施工前材料与设备检查 …………………………… (19) 暋6灡3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检测 ……………………… (20) 暋6灡4暋工程验收阶段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 (24) 附录 A暋粗集料高温压碎值试验方法 ……………………… (25) 附录 B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 …………………… (28) 本规范用词说明 ……………………………………………… (30) 引用标准名录 ………………………………………………… (31) 条文说明 ……………………………………………………… (33)
橡胶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橡胶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道路的等级,橡胶沥青路面大体可以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1、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上面层建议采用橡胶沥青SMA, 即AR-SMA13,厚度100cm。
中面层最好也采用改性沥青,级配可采用AC-20C。
2、二级与二级以下公路上面层采用开级配橡胶沥青路面,即AR-AC13,厚度约3~100cm。
水泥路面改造成沥青路面可以明显改善道路行车条件,提高舒适性,延长使用寿命,是当前发展趋势。
根据混凝土板块的破损状况,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水泥板块基本完好先对水泥板块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处理,包括注浆、换板等,要求相邻板块的弯沉差不大于6;板边弯沉不大于20。
为防止反射裂缝,在混凝土板上撒布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上面再加铺沥青面层。
如交通量比较大,建议加铺两层沥青面层,下层加铺AC-20C,上层加铺橡胶沥青。
如交通量相对较小,则可以加铺一层,即开级配橡胶沥青路面,厚度4~125cm。
第二类:水泥板块严重损坏建议采取多锤头破碎机械,将水泥路面破碎,撒布乳化沥青,并撒布碎石。
上面加铺两层沥青面层,厚度根据交通量大小控制在9~300cm范围内。
上面层可铺筑100cm开级配橡胶沥青路面。
1、新建桥梁对于交通量较大的道路,可以做成双层橡胶沥青SMA13,厚度约200cm。
若交通量相对较小,则可铺单层开级配橡胶沥青铺装,厚度约125cm。
如铺设双层,则下层可铺AC-16, 厚度125cm,上面层铺3~100cm开级配橡胶沥青铺装。
2、旧桥在清除旧桥面破损铺装后,先铺设橡胶沥青封层。
如需要整平,可采用AC-10沥青混合料。
然后根据交通量大小加铺橡胶沥青铺装,采用橡胶沥青SMA13或开级配橡胶沥青路面均可。
对于新建大跨径钢梁,其桥面铺装需要作详细的专门设计,这里不涉及。
对于小跨径钢桥,为防止沥青铺装层滑移,可以先在钢板上横向焊上细钢筋,间距约30~1250cm. 然后上面撒布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粘层油,下层铺设AC-20C, 厚度125cm,上面加铺100cm橡胶沥青面层,或者铺筑双层橡胶沥青SMA,厚度200cm。
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市政道路面层中的应用

路桥科技221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市政道路面层中的应用马兵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设计院,河南 郑州 450001)摘要: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面层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降噪性能、汽车行驶安全性。
在循环经济中,橡胶改性沥青有重要的作用。
介绍了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在市政道路面层中的应用。
关键词:橡胶改性沥青;市政道路;路面结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带来了大量的废旧轮胎,对社会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橡胶改性沥青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为这些黑色污染提供较好的环保解决措施。
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橡胶改性沥青路面在降噪方面,性能优越;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老化性、水稳定性等方面也有很好的性能。
1 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特点 1.1 橡胶屑 橡胶屑中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含量对橡胶沥青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应选择橡胶烃和天然橡胶含量高的废旧轮胎作为橡胶屑的原料,如卡车和大型乘用车辆轮胎。
橡胶屑最常用的加工方法是辊碾破碎法,这种方法以撕裂、剪切的方式加工形成橡胶屑,橡胶屑形状不规则而带毛刺,部分呈细长形而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比较适合于作为橡胶改性沥青的橡胶屑。
1.2 橡胶改性沥青 橡胶改性沥青为橡胶屑在热沥青中经机械剪切研磨,使其融解并均匀地分布在基质沥青中的改性材料。
其工艺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是指将一定粒径的废旧轮胎橡胶屑加入到热拌集料中,再与高温基质沥青搅拌而形成的混合料;湿法是指将一定粒径的废旧轮胎橡胶屑与添加剂同时加入到高温基质沥青中,经过胶体研磨和高速剪切混融而成橡胶沥青胶结料,再与集料拌和的工艺。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湿法工艺,这种工艺能更好地保持橡胶屑的特性。
橡胶屑与基质沥青应有良好的相容性,所谓相容性是指橡胶屑能否消融并均匀地弥散在基质沥青中的性能。
此目的主要是希望橡胶屑尽可能消融于热沥青中并形成微米级形态的均匀分布,而不发生分层、离析,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可以进行工厂化的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道路的等级,橡胶沥青路面大体可以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新建公路
1、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
上面层建议采用橡胶沥青SMA, 即AR-SMA13,厚度100cm。
中面层最好也采用改性沥青,级配可采用AC-20C。
2、二级与二级以下公路
上面层采用开级配橡胶沥青路面,即AR-AC13,厚度约3~100cm。
二、水泥路面改造
水泥路面改造成沥青路面可以明显改善道路行车条件,提高舒适性,延长使用寿命,是当前发展趋势。
根据混凝土板块的破损状况,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水泥板块基本完好
先对水泥板块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处理,包括注浆、换板等,要求相邻板块的弯沉差不大于6;板边弯沉不大于20。
为防止反射裂缝,在混凝土板上撒布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上面再加铺沥青面层。
如交通量比较大,建议加铺两层沥青面层,下层加铺AC-20C,上层加铺橡胶沥青(开级配橡胶沥青路面或橡胶沥青SMA)。
如交通量相对较小,则可以加铺一层,即开级配橡胶沥青路面,厚度4~125cm。
第二类:水泥板块严重损坏
建议采取多锤头破碎机械,将水泥路面破碎,撒布乳化沥青,并撒布碎石。
上面加铺两层沥青面层,厚度根据交通量大小控制在9~300cm范围内。
上面层可铺筑100cm开级配橡胶沥青路面。
三、水泥桥面
1、新建桥梁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道路,可以做成双层橡胶沥青SMA13,厚度约200cm。
若交通量相对较小,则可铺单层开级配橡胶沥青铺装,厚度约125cm。
如铺设双层,则下层可铺AC-16, 厚度125cm,上面层铺3~100cm开级配橡胶沥青铺装。
2、旧桥
在清除旧桥面破损铺装后,先铺设橡胶沥青封层(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如需要整平,可采用AC-10沥青混合料。
然后根据交通量大小加铺橡胶沥青铺装,采用橡胶沥青SMA13或开级配橡胶沥青路面均可。
四、钢桥
对于新建大跨径钢梁,其桥面铺装需要作详细的专门设计,这里不涉及。
对于小跨径钢桥,为防止沥青铺装层滑移,可以先在钢板上横向焊上细钢筋(Φ8~Φ10),间距约30~1250cm. 然后上面撒布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粘层油,下层铺设AC-20C, 厚度125cm,上面加铺100cm橡胶沥青面层(AR-AC-13或AR-SMA13均可),或者铺筑双层橡胶沥青SMA,厚度200cm。
五、旧沥青路面改造
1、对于原路面老化有裂缝,但不存在强度结构性问题的情况,可直接在上面加铺75cm开级配橡胶沥青进行罩面。
2、对于旧沥青路面已经有较多破损,坑洞等病害,可在铣刨旧沥青面层后,加铺4~125cm开级配橡胶沥青路面或橡胶沥青SMA路面。
3、对于旧沥青路面强度不足,破损严重的道路,则建议将面层铣刨后,将下面的沥青层与部分基层一起进行冷再生(乳化沥青再生或泡沫沥青再生均可),然后上面加铺
10-300cm沥青面层,上面层则采用橡胶沥青材料。
六、市政道路
市政道路的情况基本同公路一样,但城市道路必须考虑标高、排水等因素,同时还必须考虑不影响城市环境。
以上橡胶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案供作参考。
更具体的设计,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做出详细的调研和分析,同时结合业主的要求,以及可能投入的资金等因素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