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收入循环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收入循环11页word文档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收入循环一、会计记录概况A公司应收账款年初余额20,891,365.77 元,年末余额28,135,302.92元。
具体数据见底稿(索引A7-1)。
A公司预收账款年初余额444,200.00 元,年末余额411,037.36 元。
具体数据见底稿(索引F4-1-1)。
A公司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122,672,984.85元,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110,472,589.63元。
具体数据见底稿(索引I1-3)。
二、审计目标(一)应收账款1、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存在;2、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应收账款的计价是否正确;5、确定应收账款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预收账款1、确定预收账款的发生及偿还记录是否完整;2、确定预收账款的余额是否正确;3、确定预收账款的披露是否充分。
(三)主营业务收入1、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内容、款项是否合理、正确、完整;2、确定销售退回、销售折让是否经授权批准,会计处理是否及时、正确;3、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总体分析对收入循环进行总体分析,分析当期收入变动的合理性,确定审计策略。
(底稿索引A-1)◆分科目审验(一)应收账款1、执行“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报表数及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底稿索引A7-1)操作要点:(1)向客户索取或根据明细账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2)审计人员应仔细核实“债务人名称”、“原币金额”、“本位币金额”与企业明细账是否相符;(3)复核加计,与报表数、总账和明细账核对相符,并在审计说明栏1选择“一致”或“不一致”,在括号内打勾;(4)如有外币应收款项,应关注外币折算汇率是否准确;(5)分析明细账余额,对于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6)应关注期末余额中是否有持本公司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欠款,如有,应在债务人名称旁标明“A”;并分析是否属于合并或汇总时应予抵销金额;(7)结合关联交易查验,关注关联方欠款,如有,应在债务人名称旁标明“B”并在"非合并关联方金额"栏填列欠款金额;(8)关注期末余额的“业务内容”,是否有不属于商品、劳务等结算业务的债权,如有,应作出记录或作必要调整。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之主营业务收入(doc 6页)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之主营业务收入(doc 6页)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主营业务收入一、会计记录概况A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76,541,217.14 元,2004年度主营业务收入60,457,682.78 元。
具体数据见底稿(索引I1-3)。
二、审计目标(一)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内容、款项是否合理、正确、完整;(二)确定销售退回、销售折让是否经授权批准,会计处理是否及时、正确;(三)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一)执行“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成本项目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核对与总帐、明细帐、报表发生额是否相符”程序向客户索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成本项目明细表”,复核加计,与报表数、总帐和明细帐此确认销售业务和应收账款的真实性、正确性。
(2)抽查原始凭证时,审计人员应当关注:a.发票金额内容与记账凭证是否一致;b.发票金额是否已正确计入应收账款;c.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与合同是否相符;d.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和仓库发货单(送货单)以及客户回执是否相符;e.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和运费发票、托运凭据等外部凭据是否相符。
提示:仓库发货单(送货单)必须是经收货方签字的回执,未有签收的无效。
(三)执行“将本年度销售收入与上年度的进行比较,分析结构和价格变动是否正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程序1、编制收入、成本比较记录表;(底稿索引I1-3)2、分析大类产品毛利率的变动情况,分析变动原因;(底稿索引I1-3)3、分析大类产品的结构变动情况,考虑对总体毛利率的影响;(底稿索引I1-3)4、关注重点客户,编制前10名客户分析性复核的查验记录。
(底稿索引I1-8)(1)分析前10名客户占总体销售的比重;(2)分析前10名客户回款情况,结合符合性测试,确认收入的真实性。
提示:1、必须关注大额客户的销售情况;2、条件允许,对主要品种进行单品种的成本和收入测试分析,关注其对总体的影响。
收入循环审计底稿编制案例介绍.pptx

三、与收入相关的税金账户 应交税费 营业税金及附加
14
收入循环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略) 进一步审计程序采用综合性方案, 即实施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15
收入循环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目标通常所采取的基本审 计程序
①在计划阶段了解内控 ②实施控制测试 ③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④实施实质性细节测试 ⑤调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及规模,确认收入的合
将“收入确认”列“久用不衰”的十大盈余管理手 法之首
主要列了“九大收入陷阱”。
5
收入循环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动机: 融资(圈钱) 二级市场炒作(操纵价格) 其他考虑
6
收入循环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
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 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 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 检查风险。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101号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七章
2
收入循环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前言
获取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可接受的
低审计风险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
程度。
3
收入循环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详尽程度
25
收入循环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审计测试样本分析与确定方法
– 统计分析法 - 适用于客户余额小、数量多,客户余额不均衡、数量多的情况 - 按余额大小排列,按审计质量控制要求确定样本数量。 - 对余额计算平均数,将大于平均数的客户列为测试样本。如样本 仍较大,则可再次计算平均数,将大于第二次平均数的客户列为 测试样本。测试数量按审计质量控制要求确定样本数量。 - 对发生额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同上。 - 对本期无发生额的客户余额单独归集。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一、销售收入审计案例(一)案例线索注册会计师李文对×公司2000年度的销售收入进行分析性复核时,发现本年度的销售收入比上年明显减少,对照在前期调查了解到×公司本年度生产销售情况是历史上最好的实际情况,李文感到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于是,抽查了9月份、12月份相关的会计凭证,发现其原始凭证中有销货发票的记账联,而记账凭证中反映的是“应付账款”,共计120万元。
李文针对这种情况,询问了有关的当事人,并向应付账款的对方企业函证,结果发现A公司是将企业正常的销售收入反映在“应付账款”中,作为其他企业的暂存款处理。
李文对此业务的审计处理为:1.扩大抽查原始凭证的比例,检查其他月份是否存在将正常销售收入反映在“应付账款”中的事项。
2.提请被审计单位作相应的会计调整,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的数额。
3.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接受调整,则把查证金额与重要性水平相比,选择相应的审计报告的类型。
(二)案例分析注册会计师在审计销售收入时,要关注被审计单位是否少计或多计销售收入。
一般情况下,企业少计销售收入的途径有:1.将正常的销售收入反映在“应付账款”中,作为其他企业的暂存款处理,将记账联单独存放,造成当期收入减少,达到少缴税的目的。
此案例A公司就是如此。
2.已实现的销售收入,不确认或延期确认。
3.以“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账户与“库存商品”相对应,直接抵减“库存商品”或“产成品”,少计收入。
4.虚增销售退回,即销售退回仅用红字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产品销售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后面没有红联销售发票、销售退回单、商品验收单等原始凭证等。
企业多计销售收入的方法有:1.把没有实现的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收入。
2.虚构销售业务,等次年作退货处理,虚构收入等。
3.母子公司或关联企业之间在年底互开发票,虚构收入等。
注册会计师一般要实施顺查或逆变的方法查证这些事项,并提请被审计单位予以纠正,否则,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内部控制中销售与收款循环工作底稿(一)【审计实务】

内部控制中销售与收款循环工作底稿(一)【审计实务】目录(一)了解内部控制汇总表3211(二)了解内部控制设计——控制流程3212(三)评价内部控制设计——控制目标及控制活动3213 (四)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穿行测试)3214(五)控制执行情况评价结果3215(一)了解内部控制汇总表32111、受本循环影响的主要交易和账户余额:应收账款、营业收入、应交税费。
2、主要业务活动3、了解交易流程根据对交易流程的了解,记录如下:(1)是否委托其他服务机构执行主要业务活动?如果被审计单位使用其他服务机构,将对审计计划产生哪些影响?A 公司委托甲公司代理出口业务,代理负责新客户的审核,与客户协商出口价格的制定标准、出口数量、出口日期、以及出口报关、商检、打印发票、提单等一系列业务。
A 公司按照出口额的n% 支付代理费。
甲公司是国家规定的为数不多的成品油出口代理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单位。
由于国家对成品油出口要求严格,甲公司代理的成品油出口业务必须符合国际交易与结算的要求,基本可以信赖新客户的选择,以及出口报关等业务的控制。
审计计划中将。
(2)是否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程序以保持适当职责分工?这些政策和程序是否合理?A公司已经制定了合理的政策和程序以保持适当的职责分工,具体参见底稿 3212(3)自前次审计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和控制活动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发生重大变化,将对审计计划产生哪些影响?自前次审计后,A公司的业务流程和控制活动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4)是否识别出本期交易过程中发生的控制偏差?如果已识别出控制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是什么?将对审计计划产生哪些影响?否(5)是否发现任何非正常交易或重大事项?如果已识别出非正常交易或重大事项,将对审计计划产生哪些影响?否(6)是否进一步识别出其他风险?如果已识别出其他风险,将对审计计划产生哪些影响?否4、信息系统(1)应用软件(2)初次安装后对信息系统进行的任何重大修改、开发与维护(3)拟于将来实施重大修改、开发与维护计划。
审计工作底稿案例

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在某公司进行审计工作时,我负责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首先需要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
通过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细致的审查,我发现公司在某项资产的估计值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该项资产的估计值为5000万元。
然而,在对公司进行现场核实时,我发现该项资产实际价值远低于估计值。
通过与公司负责人的沟通,了解到该项资产的估计值是由公司内部人员根据市场行情进行估算的。
我立即进行了进一步调查。
通过与市场上的专业机构沟通,我了解到该项资产的真实市场价值只有2000万元。
因此,我将该项资产的估计值调整为2000万元,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做出了明确的说明。
此外,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还需要对公司的利润表进行审查。
在对公司的利润表进行详细分析后,我发现公司在某项收入的确认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该项收入为1000万元。
然而,在对公司进行现场核实时,我发现该项收入实际上并未完全实现。
通过与公司销售人员的沟通,了解到其中一部分收入是由于销售人员的违规操作而导致的。
我立即进行了进一步调查。
通过与公司销售人员的面谈和查对公司的销售记录,我发现有一部分收入是虚构的。
因此,我将该项收入调整为实际实现的800万元,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作出了明确的说明。
通过对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审查,我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发现了两个问题并及时进行了调整和说明。
这些问题的发现和处理,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公司的决策和投资者的判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我对底稿的编写非常认真和细致,准确记录了每一个找到的问题和处理过程。
通过这次审计工作,我不但加深了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提高了对审计工作的熟悉度和操作能力。
经过我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写和调整,最终形成了一份准确、全面以及可靠的审计工作底稿。
这份底稿不仅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准确的记录,还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为公司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收入循环审计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0
收入循环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本次课程目的 了解收入循环审计需要达到的审计目标 了解通常需要执行的基本审计程序 了解基本审计程序的操作要点 了解基本审计程序相应底稿的编制
1
收入循环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前言 风险导向审计 什么是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 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29
函证基本要求
• 实施函证测试所获取的回函必须是被接受函证人直接向审计人员回
复,不得委托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接受后转交审计人员,回函应 当指定由审计人员收取
• 重大项目函证的回函可以由审计人员直接到被函证方取回 • 重大审计项目的银行存款余额应全部函证,如果项目负责人依据审
计计划、重要性原则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等决定对部分银行存款 不做函证的必须在底稿中清楚记录职业判断过程及相关原因,并设 计替代审计程序
计算重要产品的毛利率
①与上期比较 ②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
18
收入循环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主营业务收入基本审计程序操作要点
收入的发生、完整性查验
① 函证 ② 控制测试 ③细节测试
截止测试 关联方销售
19
收入循环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主营业务收入基本审计程序操作要点
检查销售退回与折让、折扣
①销售退回原因的合理性 ②销售折让、折扣业务的真实性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逻辑关系
未审计前余额
期末余额 (是否三相符)
审计程序说明
针对客户的实际情况须执行的具体程序
实际执行的审计程序 是否需要调整
具体程序 1 测试过程与相应取证 具体程序 2
是否确认
9
收入循环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风险评估工作底稿-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

销售与收款循环:了解内部控制了解本循环内部控制的工作包括:1.了解被审计单位销售与收款循环和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并记录获得的了解。
2.针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目标,记录相关控制活动,以及受该控制活动影响的交易和账户余额及其认定。
3.执行穿行测试,证实对交易流程和相关控制的了解,并确定相关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4.记录在了解和评价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识别的风险,以及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了解本循环内部控制形成下列审计工作底稿:1. XSL-1:了解内部控制汇总表2. XSL-2:了解内部控制设计——控制流程3. XSL-3:评价内部控制设计——控制目标及控制活动4. XSL-4: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穿行测试)销售与收款循环:了解内部控制汇总表(注:此处仅列示主要交易和账户余额,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受本循环影响的交易和账户余额。
例如,受本循环影响的账户余额可能还有预收款项、应收票据等。
2. 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账户余额受多个业务循环的影响,不能完全归属于任何单一的业务循环。
在实务中,在考虑与货币资金有关的内部控制对其实质性程序的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综合考虑各相关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影响;对于未能在相关业务循环涵盖的贷币资金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可以在货币资金具体计划中记录对其进行的了解和测试工作。
)2.主要业务活动(注:注册会计师通常应在本循环中了解与上述业务活动相关的内部控制,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其他业务循环中对上述一项或多项业务活动的控制进行了解,应在此处说明原因。
)3.了解交易流程根据对交易流程的了解,记录如下:(1) 是否委托其他服务机构执行主要业务活动?如果被审计单位使用其他服务(2) 是否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程序以保持适当的职责分工?这些政策和程序是(4) 是否识别出本期交易过程中发生的控制偏差?如果已识别出控制偏差,产(5) 是否发现任何非正常交易或重大事项?如果已识别出非正常交易或重大事(注:此处应记录在了解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识别出的非常规交易和重大事项,以及对审计计划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收入循环一、会计记录概况A公司应收账款年初余额20,891,365.77 元,年末余额28,135,302.92元。
具体数据见底稿(索引A7-1)。
A公司预收账款年初余额444,200.00 元,年末余额411,037.36 元。
具体数据见底稿(索引F4-1-1)。
A公司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122,672,984.85元,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110,472,589.63元。
具体数据见底稿(索引I1-3)。
二、审计目标(一)应收账款1、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存在;2、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应收账款的计价是否正确;5、确定应收账款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预收账款1、确定预收账款的发生及偿还记录是否完整;2、确定预收账款的余额是否正确;3、确定预收账款的披露是否充分。
(三)主营业务收入1、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内容、款项是否合理、正确、完整;2、确定销售退回、销售折让是否经授权批准,会计处理是否及时、正确;3、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总体分析对收入循环进行总体分析,分析当期收入变动的合理性,确定审计策略。
(底稿索引A-1)◆分科目审验(一)应收账款1、执行“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报表数及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底稿索引A7-1)操作要点:(1)向客户索取或根据明细账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2)审计人员应仔细核实“债务人名称”、“原币金额”、“本位币金额”与企业明细账是否相符;(3)复核加计,与报表数、总账和明细账核对相符,并在审计说明栏1选择“一致”或“不一致”,在括号内打勾;(4)如有外币应收款项,应关注外币折算汇率是否准确;(5)分析明细账余额,对于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6)应关注期末余额中是否有持本公司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欠款,如有,应在债务人名称旁标明“A”;并分析是否属于合并或汇总时应予抵销金额;(7)结合关联交易查验,关注关联方欠款,如有,应在债务人名称旁标明“B”并在"非合并关联方金额"栏填列欠款金额;(8)关注期末余额的“业务内容”,是否有不属于商品、劳务等结算业务的债权,如有,应作出记录或作必要调整。
2、执行“查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是否正确”程序(底稿索引A7-2)操作要点:(1)获取客户最明细一级的“科目汇总表”,对其中应收账款部分的增减变动进行分析,并编制“应收账款回款分析”;(2)当期收款情况应采用“个别认定”,即对于当期有变动的应收账款,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后,剩下的款项不应改变其账龄,仍应按照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偿还的部分债务,应当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一笔应收账款;如确实无法确认的,按照“先进先出法”确定;(3)根据当期收款情况,分析期末余额的账龄;对于账龄2年以上的欠款应查阅上期审计底稿(连续审计)或追溯查验,并关注收回的可能性;(4)充分关注是否存在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款项;(5)将核定的账龄过入“应收账款明细余额表”;(6)分析应收账款回款率,重点关注大额客户的回款率(比如前5名)。
3、执行“选取账龄长、金额大的债权,进行函证(包括重分类转入项目)”程序(底稿索引A7-3)操作要点:(1)编制“应收账款函询结果汇总比较情况表”;(2)函证时,应重点选择账龄长、金额大以及发生纠纷的账户,对关联单位以及异常账户也应列入函证范围内;(3)审计人员应当亲自控制询证函的发送和收回,尽量索取回函。
对于回函不符金额,应要求客户解释不符原因,并重点检查客户提供的相关资料,同时要观察有无未经认可的大额销售,必要时建议客户作适当调整;(4)为了不影响审计工作进度,审计人员也可以在发函证的同时利用电话、传真等方式先取得询证结果,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但在审计报告之前一定要获取回函的原件,以支持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
4、执行“未回函的,可再次复询,如不复询可采用替代审计程序进行检查”以及“抽查明细账发生额,检查原始凭证与账面记录是否相符,检查资金流入来源是否正常”程序(底稿索引A7-4、A7-5)操作要点:应收账款替代程序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期后收款查验以及借方发生额的真实性查验。
(1)期后收款,抽查报表日后债务人汇款凭单,编制期后收款抽查记录,审计人员应当关注资金流入来源是否正常;(2)借方发生额真实性查验;a.应收账款审计应当与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相结合,所以在检查应收账款明细发生额、抽查原始凭证时,应当充分关注收入的真实性,所以,替代程序可以从销售合同、销售发票、销售的会计记录等查起。
必要时与销售人员、仓库管理人员进行核实,如合同约定由销售方负责发货的,应检查委托运输部门代办运输的托运单、提货单及垫付费用的原始单据;如由购货方自行提货,还应检查提货人提供的证件、装卸费单证、准许放行单证等原始凭据,以此确认销售业务和应收账款的真实性、正确性。
b. 抽查原始凭证时,审计人员应当关注:(1)发票金额内容与记账凭证是否一致;(2)发票金额是否已正确计入应收账款;(3)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与合同是否相符;(4)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和仓库发货单(送货单)以及客户回执是否相符;(5)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和运费发票、托运凭据等外部凭据是否相符;(6)贷方发生额的付款人是否和债务人一致。
c.抽查明细发生额的方法和要点同上。
5、对异常项目及关联方欠款,即使回函相符,仍应取证并审核相关交易合同,判断交易的合法性、真实性(底稿索引A7-5、I1-9、I1-10)提示:对于关联往来等企业管理层可控项目或根据以前年度审计有调整的项目,审计人员不应过度依赖函证结果,即使回函无误,仍应迚行真实性测试。
6、检查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是否经授权批准,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本案例中的A公司无发生坏账损失情况,故本程序不适用。
提示:检查坏账损失,审计人员应当关注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经授权批准,发生坏账的客户档案中有关该笔款项确实无法收回的文件。
审计人员尤其需要注意,在冲销坏账中是否存在通过将已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冲销来掩盖盗用或挪用资金的可能性。
7、涉及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的事项,审查有关协议等法律文件及手续是否齐备,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并判断交易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本案例中的A公司无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的事项,故本程序不适用。
提示:涉及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等事项,必须仔细审查相关协议,董事会决议等文件,要审慎判断交易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会计处理的正确性,警惕企业借此调节利润。
8、对于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收账款,检查其采用的汇率及折算方法是否正确本案例中的A公司无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收账款。
提示:对于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收账款,应结合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收入一起审查,应关注外币折算是否和公司会计政策规定的外币业务核算方法是否一致,期末汇兑损益计算是否正确。
9、执行“检查应收账款是否已被抵押、质押,并作出记录”程序本案例中的A公司无已被抵押、质押的应收账款。
提示:(1)应结合银行借款查验迚行;(2)根据获取的贷款卡信息,关注是否存在担保,抵押等事项;(3)如存在抵押、质押事项,应取得董事会决议等授权批准资料,并作出必要的描述。
10、执行“验明应收账款的披露是否恰当”程序操作要点:通过对应收账款实施的检查,核对审定数与资产负债表的披露是否一致,是否符合准则、制度的规定。
对这一程序的执行,不必编制独立的审计工作底稿。
11、应收账款查验的重要提示除前述各项提示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应收账款审计应当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审计迚行。
一般情冴下,如果企业产品畅销,则通常收现率较高而不应有大额赊销,若存在大量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应当予以重点关注;如企业的产品用户固定且信用程度高,能够定期结算货款,审计应结合销售情冴、赊销条件及结算期还款情冴,分析评价应收账款余额是否合理;如企业用户分散、不固定且业务往来稀疏,货款不能及时结算,则产生坏账的可能性相对就大。
(2)应收账款审计的重点在于存在性、所有权归属、真实性以及可收回性,其中存在性和所有权归属确认的最有效程序是函证;而应收账款的真实性的确认应结合销售收入的真实性查验来迚行,应当寻找外部审计证据如运单,报关单、客户回执等来支撑审计结论,以防止虚列高估债权现象,防止虚增资产和利润。
对于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核账龄是否正确、真实,并在企业选定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提取方法是否合理的基础上确认坏账准备的提取是否充分、适当,以防止企业资产不实。
(3)应收账款较为重要的查验程序有:1)函证;2)回款分析,确定账龄;3)结合收入,抽查原始凭证。
(二)预收账款1、执行“获取或编制预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报表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底稿索引F4-1-2)操作要点:(1)向客户索取或根据明细账编制“预收账款明细表”;(2)编制要求同应收账款。
2、对预收账款借方余额应采用同应收账款相同的程序审验其真实性并决定是否进行重分类本案例中的A公司预收账款期末无借方余额,故本程序不适用。
3、执行“选择预收账款的若干重大项目函证,根据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以及“回函金额不符的,应查明原因并作出记录或适当调整”程序(底稿索引F4-2)操作要点:(1)编制“预收账款函询结果汇总比较情况表”;(2)编制要求同应收账款。
4、执行“抽查预收账款有关的销货合同、仓库发货记录,检查已实现销售的商品是否及时转销预收账款”以及“未回函的,应再次函证或采用替代程序,确定其是否真实、正确”程序(底稿索引F4-4)操作要点:(1)预收账款查验应当结合销售收入查验进行,抽查有关的销售合同、发运凭证、收款凭证等,来核实已实现的销售是否及时冲销预收账款,要关注企业是否存在隐藏应当确认的收入并交纳税金的事项;(2)抽查合同、发货记录及原始凭证时,审计人员应当关注:1)合同约定的条款与企业收入的确认是否相符;2)发票金额与记账凭证是否一致,是否已正确计入预收账款;3)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与合同是否相符;4)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和仓库发货单(送货单)以及客户回执是否相符;5)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和运费发票、托运凭据等外部凭据是否相符;6)贷方发生额的付款人是否和债务人一致。
5、执行“检查预收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并作出记录,必要时予以调整”程序(底稿索引F4-4)操作要点:(1)审计人员对于大额长期挂账预收款项,可以查阅前期审计底稿(连续审计),如初次审计,应当追溯检查,以查明挂账的确切原因,防止企业不确认不开票收入来逃避纳税;(2)对于超长账龄的尾款,应和企业一起确认挂账的原因,如确系无法支付的款项应按会计准则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