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描基础——三大面五调子
三大面、五大调子

(知识点补充教学)
雅丽中学:李小俊
素描静物起稿步骤
第一步:
这一步关键是;首先用基本型寻找确定物体的位置
。不要着急往下画,要反复比较、挪动,将物体分布好,
看起来产生一种秩序的美感。随后就可以确定物体的大小
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比例关系,大家注意了,大小的确
定是“比较“出来的,所有东西的大小都要相互比较
素描基础知识
三大面、五大调子
SUCCESS
THANK YOU
2019/10/17 9
素描基础知识
三大面: 我们常常看到的受光面和背光面,还有
处于中间层次的测光面,也就是我们经常 说的三大面
素描基础知识
(二)、五调子
受光面(明)
亮面(高光) 灰面(中间调子)ຫໍສະໝຸດ 明暗交界线 背光面(暗) 反光
投影
(二)、五调子
亮面(高光) 灰面(中间调子)
受光面(明)
亮面(高光) 灰面(中间调子)
明暗交界线 背光面(暗) 反光
投影
明暗交界线 反光
投影
素描基础知识 五调子中常见问题
明暗交界线:它其实是面与面色调的交接,并不是真的一条“线”。 反光:暗部的一部分,一般明度不超过亮部。 投影:投影是有形状的,投影的明度一般跟物体明度拉开。 高光:物体上最亮的地方,不同质地的器物高光的画法不同。 灰面(中间调子):一般最后画的,主观控制层次变化,容易画灰。
知识:
1 三大面,一般称受光面为亮面,侧光面
为灰面,背光面为暗面。
2 五大调子:
高光
明暗交界线
亮面
灰光
暗面
反光 投影
返回标题
苹果中的三面五调
涨知识:素描基础知识,五大调子

涨知识:素描基础知识,五大调子素描教程平台 2018-07-18 08:33:00“色调表现法”是素描常用的一种造型方法,它强调客观性,主要用明暗对比、色调变化的手段表现对象,画面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空间感、深度感。
色调法的观点是:所有形体都是由”平面”组成的。
它否定“线”的存在。
它要求再现对象在特定光线下的形体透视和光影效果。
色调法作画的要求是:(1)遵守步骤的程序。
也就是整体进行,整体结束。
例如,素描是从暗部画起的,无论画面有几个静物,都要先将所有明暗交界线同时画,然后同时画暗部,再同时画灰部,最后画亮部。
一个过程完成后再重新从明暗交界线开始画第二遍,这样一遍一遍地不断加深,直到形成最后完整的效果。
(2)深入分析找准关系。
色调画法“分析”的主要对象是物体的光影因素,分析的目的是找出物体正确的明暗关系,做法如下:首先,分析物体受光来源,判断明暗交界线位置,将物体沿交界线分成明暗两大部分,分析找出明暗交界线的形态、变化特点和明暗系统之间的强弱对比关系。
其次,分析物体“平面”与光线的方向关系,将各个与光线形成不同角度的面,利用明暗光影画出区别。
再次,分析物体的“固有色”,找出明暗关系中哪些是光影因素,哪些是固有色因素。
(3)全面真实地表现对象。
色调画法表现的“真实”是视觉上的真实,所以,色调法应该比其它两种画法更多地注重人的“视觉感受”,色凋法也比其它画法更注重局部刻画,因此,初学者要注意对整体的把握,要时时把局部放到整体里边去观察、处理,首先做到整体的完整,而后才是局部的真实。
素描调子的三个基础步骤所有的描绘都需要三个基础步骤。
首先是准确的线条描绘,也就是物体的轮廓。
轮廓是物体的外部形状,而线条描绘还包括物体的内部细节。
这是你作画的基础,是你使用色调的指导。
其次是亮处和暗处的确定,将它们如同拼板玩具一样排布,就像一张地图。
第三就是让所有色调平滑地、逐渐过渡地柔化起来。
在研究和练习画下面这些形状时。
素描(三大面五大调子)

• 练习
线条的排列 网状交叉法
总结:
明暗关系: 物体在光源照射下受光部分与背光部分对 立统一的有机联系,在素描造型中,将物 体在光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明暗对比变化, 称为明暗关系。
• 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三大面、五大
调子表现明暗关系:
石膏几何体组合
谢谢大家
常见的几何体类型有哪些? 椎体、球体、六棱柱、圆柱、方体等
思考:
观察圆柱体、正方体、圆锥在 光影照射下明暗发生怎样的变化?
明暗交界线 亮面 灰面
反光Leabharlann 投影• 一、构图、定点 • 二、找出“黑、白、灰”三面 • 三、深入刻画 • 四、调整画面
灰面 亮面
暗面
明暗交界线 灰面 亮面
反光 投影
素描
(三大面、五大调子)
素描的分类
结构素描: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 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 结构特征。
调子素描:明暗素描是通过光与影在物 体上的变化,体现对象丰富的明暗层次。
暗面
灰面
亮面
灰色调 明暗交界线 反光
阴影
亮色调
素描
(三大面、五大调子)
• 学习目标: • 掌握石膏几何体的色调铺设方法 • 能够用明暗的方法表现石膏几何体
国画基础课——素描“三面五调”

国画基础课——素描“三面五调”素描三大面、五大调和立体感的详细讲解物体立体感对初学者来说也是个难题。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产体感。
那么,在作画时,就要去找出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先确立明暗两在面(块)。
再画出投影,物体的立体感就已经很强了。
接下去把“三大面”、“五大调子”都找出来,物体的立体感也就塑造完毕。
那么,什么是“三大面”、“五大调子”呢?这都是对物体的明暗关系而言的。
所谓“三大面”即黑、白、灰。
“黑”指物体背光部;“白”指物体受光部;“灰”指物体侧光部。
“五大调子”指高光(最亮点)、明部(高光以外的受光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包括反光)、投影。
另有一说即去掉“投影”加上“反光”,为“五大调子”。
明白了“三大面”、“五大调子”物体的立体感也就容易表现了。
结构画法中以线的虚实就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另论。
质感简单说就是物体给人感觉是什么质地。
量感就是物体的份量、重量感。
质感与量感一般情况都是混合在一起的。
质感表现出来了、量感也就容易出来。
如何表现质感,一般说细腻、柔和、光滑的物体用细一点的线条去表现,如瓷器、丝绸等;表面粗糙的物体宜用粗放的线条去表现,如陶器、粗布等,还可根据物体固有色的深浅,使用B数大一点或小一点的铅笔来表现质感量感,如浅色瓷器可用B-3B来表现,深色陶器可用4B、5B先铺大关系,再结合2B、3B来刻划一下细节。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
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
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
三大面、五大调子

2 五大调子:
高光
明暗交界线
亮面
灰光
暗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反光 投影
课堂小结
这五大调子在实际临摹或写生中缺一不可。只有 处理好这些层次关系,才能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和空间感。
课堂作业
临摹一副有明暗变化的素描几何体。
注意: ★名字用铅笔书写在画的右下角。
素描基础知识
三大面、五大调子
素描基础知识
三大面: 我们常常看到的受光面和背光面,还有处于
中间层次的测光面,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 大面
素描基础知识
(二)、五调子
亮面(高光) 灰面(中间调子)
受光面(明)
亮面(高光) 灰面(中间调子)
明暗交界线 背光面(暗) 反光
投影
明暗交界线 反光
投影
素描基础知识 五调子中常见问题
明暗交界线:它其实是面与面色调的交接,并不是真的一条“线”。 反光:暗部的一部分,一般明度不超过亮部。 投影:投影是有形状的,投影的明度一般跟物体明度拉开。 高光:物体上最亮的地方,不同质地的器物高光的画法不同。 灰面(中间调子):一般最后画的,主观控制层次变化,容易画灰。
知识:
1 三大面,一般称受光面为亮面,侧光面为
明暗关系__三大面__五大调

灰部
投影
反光
标注中哪些不属于五调子?
明暗分布规律
两大部:受光的亮部和背光的暗部
明暗分布规律
三大面:受光面、侧光面、背光面( 白、灰、黑)
五调子:高光、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亮色调、中间色调、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光
明暗五调子
高光
灰部 明暗交界线
(几何体中最深部位, 投影
它并非是一条线,而 是一条狭长的、有着 转折起伏的体面)
反光
(物体反光,形成了暗部的“透明性”
投影Leabharlann 高光 反光 灰部 明暗交界线
其他几何体中是否也存在五调子?又是如何分布的?
课堂练习
画出其他几何体的明暗关系,并指出五调子
光
灰部
高光 投影 明暗交界线 反光
课堂练习题
画出左光线,下列几何体的明暗调子,并予以标注
光
思考:五调子在静物中的分布
高光
明暗交界线
美术宝讲解明暗变化的规律:“三大面”和“五大调子

明暗变化的规律:“三大面”和“五大调子
光线与明暗是创造画面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绘画表现的一个主要方面。
明暗的产生来自于光线和物体结构变化两方面的因素。
不同的光线角度和不同的结构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的明暗效果。
光线赋予物体明暗,而我们通过画面的明暗来表现空间、体积、结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光感。
现实生活中的光线往往是复杂而多变的,而我们在素描训练中则需要一个稳定的光源,便于观察和深入研究光线与明暗变化的规律,培养明确的光线意识。
常见的光线角度一般有顶光、侧光、逆光、顺光等,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对这几种光线变化有所把握,这样在光线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主动把握住画面的光线与明暗。
明暗变化的规律主要就是“三大面”和“五大调子”。
“三大面”是物体的基本黑白灰关系,物体受光角度的不同直接体现着黑白灰的变化,受光是“白”,背光是“黑”,侧受光是“灰”。
当然,物体结构的微妙变化会直接体现为黑白灰的多种层次。
“五大调子”则是物体从受光面到背光面的基本变化规律。
五大调子包括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
其中明暗交界线是受光和背光的转折线,是明暗变化中最重的部分。
明暗交界线和轮廓线是形体表现上的两条生命线。
暗部要比明暗交界线稍暗一些,在表现中要透气,在暗部里离交界线较远的部分会有一些反光,在表现中要注意适度,不要过亮。
灰部与暗部则要保持一定的对比尺度,不要混淆。
好东西别忘了分享哦~
手机下载美术宝,美术生神器哦。
素描基础 ——明暗关系(三大面、五大调子)与透视(课堂PPT)

——明暗关系(三大面、五大调子)和透视
1
素描: 以线条或明暗色面来描绘物象的单色画,统称
素描。
中国:白描、水墨画 西方:单色水彩、单色油画
素描的分类 1、结构素描: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
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2、调子素描:明暗素描是通过光与影在物体上的变化,体现
对象丰富的明暗层次。
2
结构素描范图
3调子素描范图4来自素描的基础 明暗关系(三大面、五大调子)
思考一: 物体在光线照射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5
暗面
灰面
亮面
6
三大面
受光面 和背光面两 大部分,再 加上中间层 次的灰色, 也就是经常 到的“三大 面”。
7
五大明暗调子 由于物体结构的各种起伏变化,明暗
19
基本规律: 一、近大远小 物体离视点(眼睛)越近则越大,越远则越小。古人所说的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即是如此。 二、垂直大,平行小 等大的平面或等长的线段,与视线成垂直放置时比视线成水 平放置时要略大。这是由人眼的结构决定的。 三、近者清晰,远着模糊(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物体离视点近些,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影像就要大些,受到光 的刺激的感光细胞面积大,数量也多,自然就要清晰些。同 时,物体的敏感、表面光洁对对象的清晰与否也有一定的影 响。
明暗关系:物体在光源照射下受光部分 与背光部分对立统一的有机联系,在素 描造型中,将物体在光的作用下所产生 的明暗对比变化,称为明暗关系。
14
透视
透视是一种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和研究视 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 归纳出视觉空间的变化规律。
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彩
静
物
工
笔
人
物
油 画 静 物
水 粉Leabharlann 油 画水 彩国 画
素描基础
三大面
五调子
素描
素描就是朴素 的描绘,指的是用 单色的线条或块面 来塑造对象的形体、 结构、质感、空感 (空间感)、光感 的绘画形式,是所 有造型艺术的基础。
从描绘内容上来划分, 可以分为:石膏几何形体素 描、静物素描、石膏头像素 描、石膏半身像素描、石膏 全身像素描、人物头像素描、 人物半身像素描、人体素描 等。
石膏几何体素描
静物素描
石膏头像素描
石膏半身像素描
人物头像素描
人物半身像素描
三大面 五调子
三大面: 物体受光 后一般可分为 三个大的明暗 区域:亮面、 灰面、暗面。 简单来说就是 “黑、白、 灰”。
灰面(灰)
暗面 (黑)
亮面(白)
活动一: 请同学们指出八棱柱的 三大面
亮面
灰面
暗面
请同学们指出20面体的三大面
亮面
中间调
明暗交界线
投影
反光
素描的步骤
①构图,画出结构; ②找出三大面; ③上调子,区分五调子; ④调整,从局部到整体。
① ②
③ ④
课堂小结
素描指的是用单色的线条或块面来塑造对象的形体、结 构、质感、空感(空间感)、光感的绘画形式,是所有造型 艺术的基础。 素描从描绘内容上来划分,可以分为:石膏几何形体素 描、静物素描、石膏头像素描、石膏半身像素描、石膏全身 像素描、人物头像素描、人物半身像素描、人体素描等。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五调子:高光、中间调、明暗交界线、投影、反光 素描步骤:①构图,画出结构;②找出三大面; ③上调子,区分五调子;④调整,从局部到整体。
亮面
灰面
暗面
五调子:
1、高光(亮面)
2、中间色(灰面) 3、明暗交界线 4、反光 5、投影
高光、中间色属于亮部。
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属于暗部,反光一般情况 下比中间色暗。
明暗交界线
高光(亮面) 反光 中间色(灰面)
投影
反光 中间色
请同学们指出正方体的五调子
亮面
中间调
明暗交界线
投影
反光
请同学们指出20面体的五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