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灵对蚕种孵化率的影响

合集下载

家蚕原种添食防微灵试验

家蚕原种添食防微灵试验

家蚕原种添食防微灵试验
陈汉明;胡智明;麦丽英;刘新国;王敏
【期刊名称】《广东蚕业》
【年(卷),期】1996(000)001
【摘要】用200—400倍防微灵喷布桑叶饲养原蚕,对蚕期经过、五龄蚕期生命力、死笼茧率均未发现不良影响,对全茧量、单蛾产卵量略有影响但视蚕品种而异,对东34、932影响较小,对7532、湘晖、芙蓉的影响稍大,在生产中使用防微灵防防除
微粒子病的效果明显。

原蚕种添食防微灵浓度以350—400倍为宜,从四龄蚕第二
天开始使用,可降低其对原蚕不良的影响。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陈汉明;胡智明;麦丽英;刘新国;王敏
【作者单位】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蚕种繁殖试验所;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蚕种繁殖
试验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84
【相关文献】
1.防微灵对家蚕微粒子病及其病原微孢子的影响 [J], 许晓凤;张伯林
2.家蚕添食脓微灵,亮蚕灵,复合酚试验初报 [J], 奚昌英;谭书生
3.防微灵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J], 曹宁宁;袁桂阳;宋友权;龚大刚;王少

4.家蚕添食高效抗病增丝灵的试验 [J], 孔祥江;张忠实
5.防微灵治疗家蚕微粒子病农村中间试验总结 [J], 方定坚;廖森泰;郑祥明;黄炳辉;农朝志;余爱群;陈京明;李玉泉;赖灿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全防控家蚕微粒子病制度 提高防治效果

健全防控家蚕微粒子病制度 提高防治效果

防“ 微” 责 任 落实 到 岗到人 , 实 现 防“ 微” 效果 与 绩效 挂 钩 , 根 据 岗位 防“ 微” 目标任 务 完成 情况 , 合 理分 配报酬 。 防“ 微” 成果 、 蚕种 质量 、 单位 效益 与职 工收入 紧 密挂钓 , 促使 企业 的生存 发展 与职 工 的生 活质量 紧紧联 系在一 起 , 充分调 动 了职工 主观 能动 I 生和 防“ 微” 积极性 , 家蚕微 粒 子病 的综 合
“ 打游 击战 ” , 蚕种 微 “ 毒” 难 以控 制 。 为 了加 强微 粒子 病 防控 , 降低 蚕种 的 “ 微毒” 率, 减少 单位 经济 损失 , 1 9 9 8年我 站 按标 准选 原 蚕 区 , 以按 “ 四统 一 ” 标 准方式 , 即统 一选 定 栽 桑 地点 , 统一 赊 销桑
2 建 立健全防“ 微’ ’ 岗位 考核 制度 , 增强 防“ 微" 责任感
我站在防“ 微” 工作 中打破“ 大锅饭” , 实行 岗位责任制 。具体如下 : 4龄眠蚕检 出微粒子孢子 的责任归属共育室工作人员 , 5 龄以后检出微粒子孢子的责任归属大蚕技术指导的工作人员 。 使
[ 收稿 日 期]2 0 1 3 — 1 — 2 8 ; [ 修回日 期]2 0 1 3 — 2 — 2 5
l 7 J a ] ¥ 专业技术培训 , 增 强职 工防“ 微” 意识
综合防控家蚕微粒子病是一项系统工程 , 要完成好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提高人的思想认识。 只 有 提高 职工 思想认 识 , 让 职工 充分 认识 微粒 子病 危 害 的重要 性 , 在平 时 的工 作 中认 真落 实 防病 措 施才能提高防“ 微” 效果。 为此 , 我站在每年举办职工的培训 中, 防“ 微” 是重要的一课 , 由我单位专 业 技术 领导 或请 区内外 知名专 家 授课 , 加 强职 工对 防“ 微” 工 作 的思 想认 识 , 让 职工 充分 了解家 蚕 微粒子病的危害性 、 风险性和防控新办法 , 增强职工的防“ 微” 意识。

原蚕区桑园叶面喷施多菌灵粉(蚕用)防治微粒子病效果试验

原蚕区桑园叶面喷施多菌灵粉(蚕用)防治微粒子病效果试验

原蚕区桑园叶面喷施多菌灵粉(蚕用)防治微粒子病效果试验作者:陈登松等来源:《广东蚕业》 2015年第4期陈登松1,2 吴凡2 李德臣2 杨琼3 汪盛松1 肖胜武4 王双桂4 何在军5(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64;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2;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10;4罗田县三宝蚕种有限公司,湖北罗田 438600;5宜昌金桑蚕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南漳 441500)摘要文章探讨了多菌灵粉(蚕用)(原名防微灵)在湖北蚕种生产中原蚕区的防微效果。

选择春繁期黄冈大别山蚕区和和鄂西北蚕区的蚕种场各1个,在其原蚕区内各选择1个原蚕村,开展防微灵桑叶喷施防治效果比较试验。

研究结果发现,在同户比较试验中,防微灵防治指数略高于对照户。

在同村不同农户的比较试验中,防微灵使用户的微病户率下降20 %-30 %,超毒率也有所下降。

试验结果验证了防微灵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作用,为湖北蚕种生产以及农村原料茧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桑园;叶面喷施;多菌灵粉(蚕用);微粒子病中图分类号:S88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205(2015)04-34-03家蚕微粒子病是蚕业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是蚕种生产中唯一检疫对象[1],由家蚕微粒子原虫(Nosema bombycis Naegeli)经食下传染或胚种传染而使家蚕感染发病[2]。

18世纪中叶该病在法国和欧洲发生大规模的流行,致使其养蚕业陷于绝境。

且该病在我国被列入进境动物的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目录,现行蚕种生产的质量标准将该病作为重要检验检疫指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省建立了蚕种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开展了桑蚕原种、一代杂交种母蛾及成品卵微粒子病检验工作,有效控制了蚕种微粒子病的胚种传染,防治了家蚕微粒子病的暴发。

生产上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措施,除做好母蛾、蚕种检毒和常规的蚕室、蚕具生产过程消毒防病外,还包括桑叶消毒,一种是采用消毒剂(如漂白粉液)对桑叶进行消毒,另一种是使用防微灵喷施桑叶[3]。

扎实做好微防工作 有效提升蚕种无毒率

扎实做好微防工作 有效提升蚕种无毒率

2020年第1期《四川蚕业》摘要:蚕种场在原蚕区开展生产,只有认真做好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微粒子病防控工作,有效切断微粒子病的胚种和食下两种传染途径,才能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稳步提升桑蚕一代杂交种的无毒种率,达到节支降耗的生产目的。

关键词:原蚕区微粒子病一代杂交种无毒率为了节约生产成本,许多蚕种场都是采取在农村建立原蚕生产基地,通过在原蚕区进行原蚕饲育,收购种茧回场制种或原蚕区就地收茧制种的形式生产普种。

以上生产方式蚕种场的管理重点都是在原蚕区,然而由于原蚕区的环境复杂多变,生产过程中常常遭受微粒子病的侵染,导致生产出来的一代杂交蚕种带毒甚至超过毒率标准而被销毁。

蚕种带毒不仅给种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种场的市场信誉受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种场的生产发展。

在此结合我场的经验就有效切断家蚕微粒子病的胚种和食下两种传染途径、提升桑蚕一代杂交种的无毒种率进行探讨。

1把控好原种质量,切断胚种传染源头众所周知,胚种传染是微粒子病的重要传染途径。

因此普种场在购买原种时一定要向原种场索要使用原种批次的母蛾检疫检验报告和成品检疫检验报告,保证使用的原种批次微粒子病毒率和其他质量指标都在行业标准范围内。

蚕种领回后在催青期间及收蚁前后均应按繁育规程要求挑取死卵和包苗尾蚁进行补正检查,及时淘汰检出带毒原种,保证使用的原种尽可能无微粒子病原,切断饲育过程中胚种传染的源头。

坚持原蚕区丝茧饲养专种专用的保障制度,防止普种带毒污染原蚕区的养蚕环境。

即原蚕区使用的一代杂交种批次要提前计划和准备,采用框制种的方法进行制造,实行母蛾全装全检,逐张淘汰带毒的蚕种后按用种季别进行合理保护,在浸酸或浴消过程中单独分批处理装盒,做到专种专用、特供使用。

严禁原蚕区内的蚕户私自外拿来路不明的蚕种,确保原蚕区的养蚕环境不受污染。

2做细消毒防病工作,把控好养蚕环境消毒防病工作不仅是防微控微工作的重点,也是养蚕生产夺取丰收的关键,因此在原蚕区必须贯彻落好“蚕前彻底消、蚕中认真消、蚕后立即消”的三消制度。

浅谈蚕种生产的防微措施

浅谈蚕种生产的防微措施

1 2 4 严 把 蚕 沙处 理 关 口 从 养调 查 表 中可 以看 到 , .. 在 蚕期 中蚕沙是 微毒 的 1个极其 危险 的潜 在传 染 源 , 易 污 极
1 1 做 好养 蚕前 的 消毒 , 化 不 良环 境 从 调 查 表 中 可 . 净
以看到 , 微粒 孢子 几乎 无处 不在 , 因此要 遵循 “ 扫 、 洗 、 一 二 三 消” 的原则 , 空 蚕室要 彻底 , 消 扫干净 室 内外垃 圾杂 拆 并 物 。并 用 1 5 . %有效 氯 的漂 白粉 液初 消 1次 , 以防 病 原蔓 延 。洗刷 于净 , 1次用 2 的 漂 白 粉 液 消 毒 ( 意保 湿 第 % 注 3 ri) 0 n 。第 2次 用 2 5 的 福 尔 马 林 溶 液 密 闭 喷 消 , a .% 10 量约 需要 2 k 溶 液 , 加 温 2 ℃左 右保 持 5 0m 用 5g 并 5 h以
作 者 简 介 : 栋 材 ( 9 9一) 男 , 徽 阜 阳 人 , 理 农 艺 师 。 宫 16 , 安 助
染 桑叶 , 蚕 儿食下 传染 。 因此 在饲 育过 程 中勤 除沙 以 造成
保持 蚕 座干净 整 洁 。减 少 桑 叶污 染 的机会 。除沙 时 禁 止 在蚕 室 内抖 网 , 网。蚕 沙在 搬 运 中必 须 打 包 , 到 蚕 沙 理 运 坑用 药 物或泥 土封 堆 , 中沤肥 发酵 。 集
2 注意 桑 园管理
2 1 消 灭桑 树虫 害 . 尽 管从 我场 调查表 中( 下转 20页 ) 1
换鞋 , 所有 用 鞋每 日后半 夜 由值班人 员 清洗 消毒 。 1 2 2 加 强蚕 体 、 .. 蚕座 、 蚕具 消毒 防病 工作 蚕 网、 筷 、 蚕
切 桑板 、 塑料 薄膜等 每 用 1次消 毒 1次 , 蚕室 每 给 1次桑 要 消毒 1次 , 蚕用 小 蚕 防 病一 号 , 蚕用 漂 白粉 防 僵粉 小 大 消毒 , 蚕期 除沙手 及蚕 匾用 1 大 %消特 灵液 消毒 。 1 2 3 加 强 眠起 处理 ..

原蚕区蚕种生产“微防”的几点体会

原蚕区蚕种生产“微防”的几点体会

每户原蚕户建 1 个消毒池 , 每天的采叶箩 、 蚕沙 筐、 喂叶盆、 塑料薄膜、 蚕筷等蚕具 , 集中在漂白 粉液消 毒池浸泡消毒, 保持消毒液有效 隋 况下 , 浸泡3 0 m i n 。 不能浸泡的其他蚕具 , 一律太阳暴晒。
环境消毒一结束立马进行 1 次原蚕户 的房屋漂 白粉毛消。4 月 中旬进行彻底清洗房屋及漂 白粉消
漂 白粉 液 回山消毒 , 消 毒后 蚕 房不 得饲 养 和堆 放其 他 物体 。
1 . 1 . 5 抽样检 查 , 确保洗 消质量
本县及德清县莫干山等蚕种生产单位饲养的原种 , 原蚕户周边还有大量蚕农饲养着一代杂交种。再加 上该地 区除了栽桑养蚕外 , 还从事其他多种种植 、 养 殖活动 , 使得蚕种生产环境十分复杂, 病原积累多 , 大环境污染 日 趋严重 , 家蚕交叉感染机会陡增 。
化 环境 。
1 . 2 . 1 定期环境 消毒
收蚁前、 小蚕共育前、 上蔟后及制种前进行 4 次 大环 境 消毒 。原蚕 户每 天对 自家 生产 区进行 1 次 小
环境 消毒 , 用喷雾器 喷洒蚕房墙壁 、 地 面和走 廊等 。 1 . 2 . 2 桑叶消毒 所有 桑 叶在 喂蚕 之前 均进 行 消毒 。5 龄 以前采
2 . 2 处理好 蚕沙 。 严防污 染环境
・5 7 ・
3 细节是保证
3 . 1 生产人员严格 执行“ 三洗 手、 二换 鞋” 制度
每户建 1 个蚕沙坑 , 除沙不落地并直接抬到蚕沙 坑倒人坑 内, 禁止乱扔蚕沙和病死蚕 , 未发酵过的蚕 沙 不得施 人桑 园。 2 . 3 贮桑室独 立干净
1 . 1 非饲育期环境消毒
1 . 1 . 1 周 边环境 消毒
用漂 白粉精液浸消的方法 , 5 龄以后采用树体喷消的 方法。

防微灵对家蚕的毒性研究

防微灵对家蚕的毒性研究
第4卷 第 2 5 期
2 1 年 6月 01
广



Vo .5 No2 1 . . 4
G UANGDO NG ANYE C
J UNE 0 1 .2 1
防微灵对 家蚕的毒性研究
陈连珠 钟苏苑 z 杨 琼 - 张 桂玲 2 王先燕 2 孙京 臣 s
(. 农业大 学 动物 科学 学院 ,广 州 5 0 4 1华南 1 6 2:2广 东省 蚕 业技术 推广 中心 ,广 州 5 0 4 ;3广 东省农 . 160 . 业 科学 院蚕 业 与农产 品/ "研 究所 。广 州 5 0 1 ) jr n 1 6 0

防微灵 浓度 20 /( 0o L 生产上 推荐 使用 浓 mg 度) 00 g (. 倍推荐使用浓度) 0 0 gL 、3 0 / 1 a r L 5 、40 门 m ( 倍推荐使用浓度) 2 。
蚕 品种 :92 3 、芙蓉 。
方法 :将防微灵 配制成所需 的浓度 ,喷手桑叶表
5。
防微灵药叶 ,92和芙蓉的幼虫生命率和虫蛹统一 3
生命率与清水对照相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22 茧质调 查 .
表 2 添食不 同浓度 防微 灵药 桑对 9 2雌 蛹茧质影 响的调查 3
注 :同一 列数据具有相 同上标字母表示没有显著差异 (> .5 ,具有不 同上标字母表示有显著差异 (<00 ) P O0 ) P . 。 5 表 3 添食不 同浓度防微灵药桑对芙蓉雌蛹茧质影响的调查
面 ,稍晾干后喂蚕 5 龄起蚕连续喂食各种浓度防 微灵药叶至熟蚕 ,上簇结茧 、化蛾 、产卵 。每个 处理设 3 个重复 ,每个 重复 3 头蚕 。另设清水空 O 白对照 。记录试验过程 中的病死蚕和死笼 逐个 一 削茧调查全茧量 、茧层量和蛹重 ,制种并 调查 总

蚕种孵化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蚕种孵化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蚕种孵化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蚕种孵化是蚕丝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影响着蚕丝的质量和产量。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蚕种孵化不良的情况。

那么,蚕种孵化不好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有哪些呢?1. 温度过高或过低温度是影响蚕种孵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蚕种孵化室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就会导致蚕种不能良好地孵化。

一般来说,蚕种孵化的最适宜温度为25℃左右,如果太高会导致蚕种大面积的死亡,如果太低就会导致蚕种破衣过晚,影响成蚕出茧的时间。

应对措施:要保持蚕种孵化室的温度稳定,一般来说,可以用加热器或空调等设备调节温度。

可以在蚕种孵化室内安装温湿度计,及时监测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环境。

蚕种孵化室内湿度的合适程度也会影响到蚕种的孵化。

如果蚕种孵化室内的湿度过高,就会导致蚕种发霉,从而影响蚕种孵化;而如果湿度过低,就会导致蚕种发生脱水现象,从而影响蚕的孵化。

3. 营养不良蚕种在孵化期间需要充分的营养来保证它们的健康和良好的发育。

如果蚕种没有得到充分的营养滋养,那么就会导致生长缓慢,从而影响蚕种的孵化。

应对措施:应该选择高质量的蚕种,以及提供充足的饲料,保证蚕种在孵化期间得到充分的营养滋养。

4. 感染疾病蚕种在孵化期间容易感染疾病,例如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等。

如果蚕种感染了这些病害,就会导致蚕种大面积的死亡,从而影响蚕种的孵化。

应对措施:应该加强对蚕种孵化期间的卫生管理,保持蚕种孵化室的清洁。

在蚕种孵化室内使用外防治等消毒剂,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蚕种孵化不良的现象,确保蚕种的健康和产量的稳定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蚕种 中 , 至出现 了孵化 率低 于 9 %的不 合格 蚕种 。 甚 5
年湖州首先引进防微灵 ,以喷消代替 5 龄期桑叶浸
在入库 、 浸酸等环节均查不出差错的情况下 , 确认防 微灵对蚕种孵化率有影响 ,并消除了 2 0 年 的 04
问。
消, 技术措施易到位 , 其防微效果不亚于桑叶浸消 , 受
有 9 . %, 8 6 其他不使用防微灵的各单位同品种各批 0 平均孵化率为 9 . %。桑叶基础、 94 2 饲养管理水平、 制
2 原 因 与分 析
21 不 同年份 使用 防微 灵对 孵化率 的影响 .
年份不 同 , 桑叶生长 、 雨水 、 日照 、 温情况不 气 同, 表现出防微灵对蚕种影响程度不 同, 也就是幼蚕 体质强度和食下 防微灵的综合反映有所不同。表 1
蚕种 白玉 ×秋丰的平均孵化率为 9 . %, 7 4 而不使用 5
防微灵 的原蚕 区平均孵化率 为 9 . %,二者相差 91 4 17 . 个百分点。新原蚕点培桑、 8 养蚕 、 制种技术管理 水平等相对较差,成为孵化率较低的主要 “ 解释原
因” 。
均高于早批。 据湖州塔山蚕种公司灯塔、 朱群、 云北 3 个原蚕点 20 年春期调查 , 06 迟批 比早批平均高 1 5 . 3 个百分点。尽管收蚁时间只相差 3 左右 , d 结果差异
使用防微灵后 , 孵化率均下降 1 个百分点以上 , 明 说 该对 品种对 防微灵也 较为敏 感 , 见表 2 从表 2可见 , 。 白玉 ×秋丰、 6×夏 7 正反交 ) 防微灵 比较敏 夏 ( 对
( 位 : ; 品种 : 单 % 蚕 白玉 ×秋 丰 )
表 1春制秋用种使用 防微灵对孵化率的影响情况
朱炳荣: 防微灵对蚕种孵化率的影响
・ 3・ 4
日, 其孵化率分别为 9 . %、6 %、7 4 收蚁越 51 9 . 9. %, 4 7 6 迟防微灵对蚕种孵化率影响越小 。 2 品种与使用 防微 灵对 孵化率影 响 - 3 湖州市防微灵主要用在秋丰 X白玉( 正反交 ) 品
类似于 2 0 、0 7 的湖州塔山公司,好在药剂量 0620 年 减半 , 否则后果不堪想象。00 2 1 年湖州塔 山蚕种公司
春制秋用白玉 ×秋丰平均孵化率为 9 . %, 7 7 而长兴 9 通 宝蚕 种公 司不 用 防微灵 孵化 率 达到 9 . %, 于 94 高 7
塔山公司 1 个百分点 , . 5 再次说 明防微灵对蚕种孵化 率 的影响 。
显下 降 的又增加 了长兴 通宝 蚕种 有 限公 司 ,经过 了 解是使 用 了防微灵 。2 1 00年长兴 公 司春期 不使用 防
情况 , 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供同行参考。
微灵 , 孵化率又回升到 9 %以上 。 9
1 使 用 防微 灵 以来 蚕 种 孵 化 率 的表 现
20 04年湖州市蚕桑研究所 首先 引进使用 防微 灵 ,当年生产的春制秋用蚕种白玉 × 秋丰孵化率只
相当明显。其原因可能是 , 随收蚁时间推迟 , 桑叶成 熟, 药源稀释 , 食下防微灵的量相对减少。又如 20 06 年湖州塔 山蚕种公司朱群原蚕点分 3 批收蚁 ,第 1
2 0 年是春制秋用蚕种白玉 ×秋 丰使用防微 06 灵对孵化率影响最明显 的一年 。一个老原蚕区改用
批为 4 2 月 9日, 2 第 批为 5 2日, 3 月 第 批为 5 7 月
到蚕农的欢迎 , 范围逐步扩大。 经多年使用, 也出现了 春制秋用蚕种孵化率低下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 , 本 人在湖州塔 山蚕种公 司时 , 与有关技术人 员进行 了多
年的调查分 析 , 本探 明了防微 灵对 蚕种孵 化率影 响 基
20 年使用防微灵春制秋用蚕种孵化率持续表 07 现低下 , 20 年情况表现基本一致。孵化率有 明 与 06
种技术水平等方面均不亚于其他生产单位 ,蚕种入 库、 浸酸找不出任何差错 , 当时因不明是使用防微 在
灵之 故 , 到原 因。 找不
列出了近几年来 , 春制秋用种 , 使用防微灵对孵化率 的影响情况。 从表 1 可见,0 5 20 年使用防微 灵对蚕种
孵化率影响最小 ,07 20 年影响最大。
桑叶全龄浸渍消毒是 目前防治微粒子病最常用 的方法 , 由于在 5 但 龄期洗消工作量极大 , 对工作人 员的皮肤损伤大, 同时易使蚕儿吃湿叶 , 容易发生蚕
病, 在有些原蚕 区蚕农 不愿接受 或做得不 到位 。20 04
防微灵后 ,孵化率 由上年的 9 . %下降到当年的 95 5 9 . %, 6 3 同比下降了 3 2 2 . 个百分点 。 3 在使用防微灵的
22 收 蚁时间与使 用 防微 灵对孵化 率的影 响 .

2 0 年湖州市塔山蚕种制造有限公司由于桑叶 05 浸消难以落实原蚕点而新开辟了一个原蚕点 ,在大 蚕期 以防微灵代替桑叶浸洗 ,当年生产的春制秋用
般地说 , 收蚁时间迟早 , 对所产蚕种孵化率的
影响不 明显 , 使用 了 防微灵后 , 批 收蚁 的孵 化 率 但 后
到近 几年少 有 的 良好气 候 。但 在特 殊气候 下不 能轻 视 ,0 0年春期低 温 阴雨 时间长 , 宁新 兴蚕种 公 司 21 海
第一年使用 , 由于用量过大 , 春制秋蚕种孵化率情况
种上 ,引起孵化率偏低主要表现在春制秋用的白玉
X秋 丰 , 丰 ×白玉影 响相对 较小 , 而秋 防微 灵用 与不 用两者孵化率开差仅为 0 6 夏 6 . %。 3 X夏 7正反交 ) (
委黛通泰

第4 卷 第2 2 1--月 2 期 01 5  ̄ -
Vo.2 No2 Ma , 0 1 . y 2 1 4 1
4 ・ 2
B l t fS rc l r u l i o e iu t e e n u
防微 灵对 蚕 种 孵 化 率 的影 响
朱炳 荣
( 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 , 浙江 杭州 30 1 ) 10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