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1-3

合集下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1-3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1-3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1-3章一、主要内容概括。

(一)第一章。

1. 初识保尔。

- 故事开篇描绘了沙皇统治下的乌克兰,谢廖沙在偷看禁书时被保尔发现。

保尔出身于贫困的工人家庭,他生性顽皮,在学校里因为对神甫的不公平对待表示反抗而被学校开除。

- 保尔的母亲在车站食堂做工,他在食堂里干杂活,那里的环境十分恶劣,工人们饱受压迫,老板娘对他们也非常苛刻。

2. 成长环境的压迫与反抗意识的萌芽。

- 在食堂工作的经历让保尔看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他对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有着本能的反感,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有了反抗意识的萌芽。

例如,他敢于在神甫面前表达自己的不满,在食堂工作时也对老板娘的苛待心怀愤懑。

(二)第二章。

1. 朱赫来的影响。

- 朱赫来是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他的出现对保尔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朱赫来在发电厂工作,他经常给保尔讲一些革命道理,如工人阶级受压迫的根源、革命的必要性等。

- 朱赫来教会保尔拳击,这不仅增强了保尔的体魄,也让他在面对敌人时有了一定的自卫能力。

朱赫来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都深深吸引着保尔,使保尔对革命有了初步的向往。

2. 与恶势力的冲突。

- 在这一章中,保尔还与车站的恶势力发生了冲突。

以苏哈里科为代表的富家子弟经常欺负保尔这样的穷孩子。

保尔在面对他们的挑衅时毫不畏惧,进行了坚决的反击。

这一情节进一步展现了保尔的勇敢和反抗精神。

(三)第三章。

1. 白色恐怖下的生活。

- 当时的社会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德军入侵乌克兰,乌克兰的临时政府与德军勾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保尔的家乡谢佩托夫卡小镇也受到了战争的影响,到处都是混乱和贫穷。

- 保尔和他的朋友们在这种环境下艰难求生,他们看到了德军的暴行,如抢夺财物、欺压百姓等。

同时,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分子也在兴风作浪,与德军和临时政府相互勾结,镇压人民的反抗。

2. 保尔的成长与革命决心。

- 尽管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革命决心更加坚定。

海底两万里1~3章读书笔记

海底两万里1~3章读书笔记

海底两万里1~3章读书笔记
第一章:飞逝的巨礁
内容概括: 1866年,海洋中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像飞逝的巨礁,多艘航船莫名其妙地被撞裂。

公众坚决要求把这个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感受与启发:这章引出了故事的悬念,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作者通过描写海洋中的神秘现象,展示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第二章:赞成与反对
内容概括:对怪物的看法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

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阿罗纳克斯认为怪物是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独角鲸”。

美国海军部组织了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准备去清除“怪物”,阿罗纳克斯应邀随行。

感受与启发:这章展示了科学家们对未知事物的不同看法,体现了科学探索中的争议和讨论。

阿罗纳克斯教授的勇敢和好奇心令人敬佩。

第三章:随先生尊便
内容概括:阿罗纳克斯的仆人孔塞伊不假思索地说:“随先生尊便。

”于是跟随阿罗纳克斯一起上了以法拉格特为舰长的驱逐舰。

驱逐舰从布鲁克林码头扬帆起锚,向大西洋全速前进。

感受与启发:孔塞伊的忠诚和对主人的信任令人感动。

这章描写了他们出发的场景,预示着一场惊险的海上冒险即将开始。

红岩1一3章读书笔记

红岩1一3章读书笔记

红岩1一3章读书笔记第一章:初入魔窟刚翻开的第一章,我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拽进了那个黑暗的世界。

这第一章啊,就像一场恐怖电影的开场,一下子把我吓得不轻。

你能想象吗?那阴森的监狱,冰冷的铁窗,就像一个个张着大口的怪兽,随时准备吞噬掉那些被囚禁的人。

我仿佛看到了小萝卜头那瘦弱的身影,他在监狱里艰难地挪动着脚步,眼神里满是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他和狱友的对话就像一把尖锐的刀,刺痛着我的心。

他问:“叔叔,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呀?”狱友只能无奈地叹口气,说:“孩子,那是个有阳光、有自由的地方,可咱们现在只能在这黑暗里。

”这简单的一问一答,让我感受到了监狱里的绝望和人们对自由的强烈向往。

这第一章就像一个黑暗的序曲,奏响了整个红岩故事的悲怆旋律。

第二章:狱中斗争进入第二章,我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战争之中,只不过这场战争没有硝烟,只有意志的较量。

在监狱里,共产党员们就像一群勇敢的战士,他们虽然被囚禁,但心却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炽热。

我看到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那坚毅的眼神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怎么也无法被黑暗掩盖。

敌人问她:“你说不说?”江姐轻蔑地一笑,回答道:“你们想从我嘴里得到什么,简直是做梦!”这就好比一只弱小的兔子在面对凶猛的狼时,虽然力量悬殊,但兔子的勇敢和不屈却能让狼也感到畏惧。

共产党员们之间的互动更是让人感动,他们互相鼓励,一个人说:“咱们可不能被这些坏蛋打倒。

”另一个就会坚定地回应:“对,咱们要把这里变成反抗的战场!”这一章让我明白了,在最黑暗的地方,也能绽放出最坚强的意志之花。

第三章:希望之光第三章像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我带来了一丝希望。

在这一章里,我看到了即使在监狱这样的绝境中,人们也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那些偷偷传递的纸条,就像黑暗中的萤火虫,虽然微弱,但却充满了力量。

狱友们之间的默契就像心灵相通一样,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就能传递出很多信息。

我仿佛看到他们在角落里悄悄地商量着如何和敌人斗争,如何给外面的同志传递情报。

平凡的世界1到3章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1到3章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1到3章读书笔记一、第一章。

1. 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 在第一章中,作者路遥对1975年二三月间的黄土高原的环境描写十分细致。

“惊蛰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 这种对季节更替的描写,不仅勾勒出故事发生的大环境——黄土高原的自然风貌,也暗示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如同季节一样,有着固定的节奏,是一种循环往复、平凡而又坚韧的生存状态。

同时,为后文描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故事做了铺垫,在这样一个传统而又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人们的思想、行为都受到自然和传统习俗的深刻影响。

2. 孙少平的出场与初步印象。

- 孙少平出场时是一个贫困但自尊心很强的少年。

他吃着最差的丙菜,却总是等同学们都走了之后才去拿自己的那份。

“他瞧见乙菜和甲菜的同学吃得津津有味,他却连这最差的丙菜也吃不起。

他只能偷偷地拿自己的两个黑高粱面馍,悄悄地溜到院子角落的开水房前,等没人的时候,迅速地把馍掰碎,泡进开水里,然后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 从他的行为可以看出,他虽然身处贫困之中,但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窘迫。

他的这种自尊心和他的贫困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预示着他在未来的生活中,将在自尊与现实的压力之间不断挣扎。

3. 学校生活的描写反映的社会阶层。

- 在学校里,不同的饭菜等级反映出明显的社会阶层差异。

甲菜是有肉的,乙菜是素菜,丙菜则是最差的高粱面馍。

吃甲菜的同学家境较好,他们的穿着、行为举止也和吃丙菜的孙少平这类贫困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别。

- 这种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

西游记1-3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1-3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1-3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的前三回是故事的开篇,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的出生、学艺、造反的经过。

以下是对这三回的读书笔记摘要: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孙悟空的出生:石猴得道成猴王,却因调皮捣蛋而被厌弃,最终寻得菩提祖师传授的本领。

孙悟空的独特之处:他生性聪明、机智,拥有“72变”和“耳聪目明”等神通异能。

仙猴和天宫的矛盾:孙悟空与天宫宫女的冲突,引发了他对天庭的反叛。

第二回:大闹天宫赖云
孙悟空入世凡间:他觉得在天庭过得不尽人意,于是下凡到花果山称王称霸。

妖猴与天兵的战斗:孙悟空在花果山与天兵对战,最终被如来佛祖安排五行山压在山下。

孙悟空的机智:他在天庭被困的时候,通过巧妙手段,成功脱困,大闹天宫。

第三回:如来佛讲解灵根因果
如来佛的介绍:如来佛祖为佛教创始人,他向观音菩萨、众仙官员等解释孙悟空的来历和因果。

孙悟空的前世:孙悟空原为灵石之精,得道成猴王。

如来佛的决定:佛祖决定派遣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一同西天取经。

这三回为《西游记》的开篇,主要展示了孙悟空的成长经历、天庭与他的冲突,以及如来佛祖的介入和安排。

这些元素为后续取经之路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3章读书笔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3章读书笔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3章读书笔记一、主要情节。

1. 第一章:初入社会的少年。

- 故事从十二岁的保尔·柯察金因为淘气被学校开除开始。

他的母亲为他的前途担忧,而他的哥哥阿尔焦姆则在机车库工作。

保尔在车站食堂打工,这里的环境十分恶劣。

- 食堂里的堂倌们对保尔非常粗暴,老板娘更是苛刻。

保尔每天要干很多重活,如烧茶炉、擦刀叉等,还经常受到无端的打骂。

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初步见识到了社会底层的黑暗和残酷。

2. 第二章:偷枪事件与结识冬妮娅。

- 保尔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了一个住在他家附近的德国中尉的手枪。

出于好奇和对武器的向往,他偷了这把手枪。

这一行为使他陷入了危险之中,他不得不将手枪藏起来。

- 在池塘边,保尔结识了冬妮娅。

冬妮娅是林务官的女儿,她和保尔来自不同的阶层。

他们开始聊天,冬妮娅并没有因为保尔的贫穷而歧视他,反而对他充满了好奇。

她邀请保尔到她家的花园看书,两人之间开始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

3. 第三章:白色恐怖下的生活与朱赫来的影响。

- 当时的社会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彼得留拉匪帮”在乌克兰横行。

保尔的家乡谢佩托夫卡小镇也受到了影响。

犹太居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许多人被杀害或被迫逃亡。

- 朱赫来来到了保尔的家乡,他是一名布尔什维克党员。

朱赫来以电工的身份在保尔家附近工作,他经常给保尔讲一些革命的道理,如工人阶级受压迫的根源、布尔什维克党的目标等。

朱赫来的出现,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保尔的心灵,使他开始对革命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人物形象。

1. 保尔·柯察金。

- 在这三章中,保尔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少年。

他虽然身处困境,在食堂遭受压迫,但并没有逆来顺受。

他敢于偷德国中尉的手枪,这一行为体现了他的勇敢和对新鲜事物(武器)的好奇。

同时,他在与冬妮娅的交往中,表现出了真诚和质朴。

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而自卑,而是坦然地与冬妮娅交流。

在朱赫来的影响下,他开始思考社会问题,展现出了他的聪明和善于学习的一面。

水浒传1-3回读书笔记

水浒传1-3回读书笔记

水浒传1-3回读书笔记这书,那可真是精彩绝伦!我刚读了前 3 回,就仿佛被卷入了一个风起云涌的江湖世界。

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一开始就充满了神秘和玄幻的色彩。

话说这宋仁宗年间,瘟疫横行,民不聊生。

仁宗皇帝派洪太尉去龙虎山请张天师来祈福消灾。

这洪太尉啊,本是个官老爷,平日里威风惯了,到了龙虎山,那是一点儿敬畏之心都没有。

龙虎山的道士们对他百般恭敬,可他却趾高气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等到要去请张天师的时候,洪太尉更是嫌这嫌那,一会儿嫌山路难走,一会儿又怪没人伺候。

好不容易走到了伏魔殿,道士们跟他说这里封印着魔王,千万不能打开。

可这洪太尉哪听得进去,硬是让人把殿门打开了。

结果,一道黑气冲了出来,化作百十道金光,向四面八方散去。

这可不得了,原来这些都是被封印的天罡地煞星,这下全被放了出来,为日后的江湖大乱埋下了伏笔。

我读这一回的时候,就觉得这洪太尉简直就是个糊涂蛋,仗着自己的权势胡作非为。

他那副自以为是的样子,真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就好像我们生活中那些有点权力就不知道自己姓啥的人,总觉得自己能掌控一切,结果往往是捅出大篓子。

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这一回的主角变成了王进和史进。

王进是个武艺高强的教头,只因为他父亲曾经得罪过高俅,高俅发迹后就开始报复他。

王进无奈之下,只好带着老母亲逃离京城,前往延安府。

在途中,他们借宿在了史家庄,遇到了史进。

这史进啊,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身上纹了九条龙,自以为武艺高强。

可在王进面前,他那点功夫根本就不够看。

王进只是稍微露了一手,就把史进给镇住了。

史进这才知道自己以前是井底之蛙,于是拜王进为师,专心学武。

我觉得史进这个人物特别有意思,他一开始那种狂妄自大的劲头,像极了我们年轻时的样子,总觉得自己了不起,等到真正遇到高手,才明白自己的不足。

而王进呢,他不仅武艺高强,还很有正义感,面对高俅的迫害,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勇敢地寻找出路。

这种精神让我很佩服。

昆虫记第一章到第三章的读书笔记5篇

昆虫记第一章到第三章的读书笔记5篇

昆虫记第一章到第三章的读书笔记5篇昆虫记第一章到第三章的读书笔记篇1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跟昆虫有关的名着——《昆虫记》,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多昆虫的知识,这里我就向大家介绍一种昆虫,名叫萤火虫。

萤火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昆虫,它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肚子里挂了一盏小灯。

在宁静的夏夜,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中游荡。

萤火虫长着三对短短的腿,它们利用这三对小短腿迈着碎步跑动。

雄性萤火虫到了成虫时期,会长出鞘翅,就像其它的甲虫一样。

而有的雌虫则永远都保持着幼虫阶段的形态,无法享受飞翔的快乐。

萤火虫有着色彩斑斓的外衣,它的身体成棕栗色,胸部是柔和的粉红色,其圆形服饰的边缘则点缀着一些鲜艳的棕红色的小斑点。

这就是可爱的萤火虫。

《昆虫记》这本书教会了我们许多,它教会了我们怎样观察昆虫,教会了我们怎样识别昆虫,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要爱护昆虫。

世界上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昆虫,就等着你去探索和发现了!昆虫记第一章到第三章的读书笔记篇2读过《昆虫日记》和法布尔的生平,我感受很深。

《昆虫日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

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再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第一章到第三章的读书笔记篇3《昆虫记》这本书使我非常着迷。

看了《昆虫记》后,我才知道,原来小小的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

第一次读《昆虫记》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就被它就吸引住了。

这是一部描述了昆虫们的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

《昆虫记》是一本很有趣的书,里面也有两个很有趣的故事:在自然界中,螳螂是一种十分凶的昆虫。

然而,在它刚刚拥有了生命的初期时,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

“‘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个更规范的网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背诵平面镜成像特点:
1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 4成的是虚像
光的反射、折射规律:
老师要说:
一六中考,一切未定一六中考,由我决定
物理中考满分: 80分(襄高必达78分以上,80%的同学可以达到70分以上)
复习任务:十八章二十节课
要求:勤学好问,勇于超越做好笔记,加强记忆查缺补漏,效率第一复习内容
一声现象(必考 3分)
题型:填空、选择
考点:声的产生:振动
传播:空气传声真空不~
340m/s V固液气
特性:音调响度音色(西瓜熟)
噪声控制:三在
B超
二光现象(必考 3分)
题型:填空、选择、作图解答、实验探究
考点:光的三种现象:()()()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特点:
作图:
实验:
反射、折射规律:
作图:
实验:
当堂练习:
1.图说物理P3 (口答)
2.透析重难点P4
3.图说物理P9 (口答)
4.透析重难点P10(口答1、板书2 3 4 5 )
拓展练习:实验突破P10-12
批改:P10例2 3 4
第二课时
背诵平面镜成像实验考点:
1.选择较暗的环境: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选择薄玻璃板:厚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会成像,产生重影
4.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物的大小关系
5.玻璃板竖直放置:不然,水平桌面上的蜡烛无论怎样移动
都无法与像重合
6.刻度尺作用:便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7.成虚像,光屏承接不到
8.多次实验目的: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9.实验方法:观察比较、等效替代
批改指正: 1.P10 例1 2 3 4 5
2.P10--12 实验突破
拓展练习:3.图示折射:变浅、偏高
复习内容
三透镜及其应用(必考 3分)
题型:填空、选择、作图解答、实验
考点:成像规律:应用
调节器材及光屏
三条特殊光线:会聚发散
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及矫正
方法指导:1.四段口诀:
你我照相要记住;
居中间大倒实电影幻灯放几日;
焦点内虚大正放大镜前要分清。

大小分界测焦距
焦点上不成像虚实分界测焦距
④四个不成像:焦点上焦点内不在同一。

物体靠近一倍焦距,成像较远,光具座长度有限
2.图象法:
3.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凹透镜矫正
当堂练习: 1.图说物理P18 (口答)
2.透析重难点例1 2 3 (口答)
3.实验突破P19 (口答)
拓展练习:真题P15-16
第三课时
背诵
一、测盐水密度:
1.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盐水的总质量m1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食盐水,读出其示数V
3.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盐水的总质量m2
4.食盐水的密度ϱ盐水=
二、测石块密度:
1.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食盐水,读出其示数V1
3.将用细线系好的石块缓慢放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读出其示数V2
4.石块的密度ϱ石块=
三、评估口诀:固先测1,2大;液先测1,2小;再思ϱ
点拨: 1.P18 例 2
2.P16 9(3)
复习内容
四质量与密度(必考实验 7分)
题型:选择(估测)、计算、实验
考点:质量估测:铅笔鸡蛋苹果课本学生
公式:ϱ= ϱ水=
换算:1000L=1 m3 1t=1000kg 1g/cm3=1000kg/m3
测密度:天平使用(砝码游码零刻度线平衡螺母) 评估与设计:
表达式:ϱ液= ϱ固=
方法指导:1.天平36字:底座水平游码拨零横梁调平左物右码
加码从大切勿手拿大否小定游码补平
点拨:横梁调平:哪边高就往那边调
指针左偏往右调
砝码磨损,结果偏大
2.测密度:ϱ液= ϱ固= ϱ牛奶=
方法:针压法埋沙法吸水物体浮力法
当堂练习: 1.重难点突破P33-34
2.实验突破P34-35
拓展练习:真题P30-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