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的上海艺术设计高端人才培养

合集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创意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构

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创意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构

二 、创意人才培养规格 的重新定位
加工制作 、市场营销等配套的专家系统 .
经营管理者 、 金融人才等;复合 经营人 才
由 于 文 化 创 意 产 业 强 调 的是 个 体 的 利用人才优势 , 积极组织与推进 有市场前
有产业研究人 、 文化经纪人、 高级经理人 创新精神 , 所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的核心 景 的 创 新 设 计 ,使 原 创 文 化 产 业 走 向 国 及企业家等 。 中创意设计人 才不仅要掌 内容还在于对个人创造性的尊重和培养 其
过程 ,决定 了其不仅对人才 的需求量大 ,
4. 习 态 度 。 这 里 的 学 习态 度 是 学 从 事文化创 意产业 的部分学 生与市场接 学 轨 , 养部 分 擅 长 策 划 选 题 的 学 生 . 培 能够
对 人 才 的质 量 有 着 更 高 的要 求 . 对人 才 的 习精 神 与工 作 态 度 的 结 合 。
别是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有一种特殊的战
借助 于高科 技对文 化资源 进行创 造与提 略 需 求 , 种 需 求能 否 得 到 满 足 已成 为 夺 这
创 意 人 才 总 量 、结 构 、素 质 还 不 能 够 适应 升 . 通过知识产权 的开发和运 用 , 生出 取文化创意产业未来 制高 点的决定 因素 。 产
提 升 。人 才是 创 意产 业 发 展 的 核 心 资 源 目前 中原 文 化 创 意 产 业人 才 还 相 对 缺 乏 ,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人才的关 系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成为科技强势与
( )创 意 产 业 与人 才 。文 化 创 意产 文化强势高度 关联 的领域 . 专门人 才特 一 对 业 是 指 依 靠 创 意 人 的 智 慧 、技 能 和 天 赋 ,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体创造力的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体创造力的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体创造力的培养
季 /. 恒 幺- -,鲁 I心 丁 — x ,
( 兴学 院 设计 学 院 ,浙 江嘉 兴 3 4 0 ) 嘉 10 1


要 :在 文化 创 意 产 业迅 速 发 展 、 经 济 产 值 不 断提 升 的 背景 下 ,培 养 具有 创 新 能 力 的 艺 术 设 计 师 成 为
R s a c n T an n dvd a r a ieP w ro t t ei n S u e t u d rt e B c g o n f h e t eI d s y ee r h o r i ig I ii u l e t o e f n C v Ari i D sg t d n s n e h a k r u d o eCr ai n u t sc t v r
第2 3卷 第 3期 2 1 0 1年 5月
Vo . 3 No 3 12 . 2O1 5 1.
嘉 兴 学 院 学 报 Jun ]fJaigU i rt ora o xn nv sy i e i
・2 ・ 1 1
1 3 6 /i is .1 08 —6 1 2 1 0 . 28 0. 9 9 . s n 0 78 . 01 . 3 0
高校 艺 术 设 计 专 业 亟 待 解 决 的 重要 课 题 ,其 重要 性 被 世 界 许 多 国 家证 明 。但 目前 我 国在 这 方 面 还 存 在 创 造 性 教 育 观 念 薄 弱 、缺 乏 有 创 造 力 的 师 资 队 伍 、 生 源 质 量 普 遍 较 低 、 完整 的 设 计 实践 体 系缺 失 、人 才 培 养机 制 相
Ke o d :at t e i ;ce t e id s ; td ns idvd a ce t i ; o p ties e g y w r s r s c d s n rai n ut s e t ; n iiu l ra vt c m eiv t n t ii g v y r u i y t r h

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使 学 生不 能充 分发 挥个 性 。教 师应 尊 重学 生 的个性 化发 展 。有位 创新 让 小人物 也 能成 就大 事 业 ”。 目前在 上海 、北 在 今年 的教 学研 讨 会上 ,大家 就 艺术 设 计教 育培 养什 么 样 的 企 业家 说过 “ 人 才及 今后 的培养 目标 展 开 了讨 论 ,会上 围 绕应 用型 人才 培 养和 京 、深 圳 出现 的创 意 市集 , 出现 了许 多靠 自己的创 意 自主创 业 的 创 造 性人 才 培养 展 开 了讨论 。会 后根 据 自己回 国6 来 的 教 学经 年 轻人 。那 些通 过 手作 成 功 的年轻 人 ,在 自赏 自悦 ,沉 浸在 自己 年
业。
品牌 ”也 就诞 生 了 。而 验 ,及 中 国经 济迅速 发 展状 况 ,对 中国未 来 艺术 设计 教育 的方 向 的小世 界里 ,他 们 坚持 努 力 的做下 去 , “ 世 作 了深 刻 思考 。不 论 是培 养应 用 型人 才还 是 创造 型人 才 ,在 授课 这 些小 而 具有创 新 的手 创 品牌 却诞 生 出大 的意 义 。被誉 为 “ 界 核 心上 是一 致 的 ,课程 结 构上 调 动课 程之 间 的互 动 ,我们 的宗 旨 创 意 产业 之 父 ” 的英 国经 济 学 家约 翰 ・ 金 斯认 为 “ 意经 济 的 霍 创 不 是为 解 决一种 门类 的模 式化 的 东西 而完 成 课程 。应 让概 念 回到 基础 是 那些 使 用 自己的想像 力 、梦 想和 幻想 的人 。 ”教 师在 教 学 它 的原 初状 态 ,进 而激 发 学 生的创 造 力 ,掌 握一 种方 法 并能 达到 中的一 个重 要 作用 是发 掘和 鼓励 学 生 的创 作积 极性 。在 上 学期 的 限选 课 程 里 , 我们 视 觉 传 达 设 计 专 业 安 排 了 一次 实 验 性 的 课程 艺术 与 技术 的统 一 。 手创 品牌 课 》 。整个 课程 不 限制 学 生的 思想 ,要 求根 据个 人 兴 全 球大 发 展 的创 意产 业 ( r a i e n u t i s C e t v i d s r e )正 在 以每 《 年 3% 0 的递 增, 欧美 国家 创造 巨大价 值 。创 意产 业在 英 国伦 敦是 趣 爱好 , 充分 发挥 想象 力 ,作 业涉 及文 化创 意 产业 门类 。 最后 手 为 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 ,为5 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年营业 工完 成 作 品表达 ,学生 的创 作 热情 很 高,还 拿 出 了以前 手 作的 作 0

文化创意产业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析

文化创意产业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析

王伟忠 ( 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 学院 ) 浙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 艺术设计教 育现状
流于形式的做法普遍存在。 由于对社会需求的真实状况缺少深入 的调查研究, 不少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比较模糊, 难以适应 强调学科本位, 不仅科目 多、 过 缺乏整合, 而且存在重理论、 轻实践
展文化 创意产 业在 人才 和智 力资源方面的 重要支 撑 , 是文化创意 产 业可持续发 展 的动力来源 。 ( ) 一 文化 创 意 产 业 发 展 需 要 艺 术 设 计人 才的 支 撑 随着 我国对 外贸易的不 断扩大 , 经济 飞速发 展 , 文化创意 产业
容, 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实践性和实用性。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 步所带来的技术工具的变化, 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能力的需求也在
( ) 校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现 状 二 高 艺术设 计学 科 融 汇 了科 学 、 艺术和 技 术等 交 叉学 科领 域 的内
二、 文化创意产 业对艺术设 计人才的需求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 的专业知 识或专 门技 能 , 行 创造 性劳 动并 进
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人 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资源。 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是发
题意识、 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无法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求, 为经济继续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 其二, 带动相关产业、 行业共 同发展 , 赢得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繁荣局面以及更多的经济利 益。 其三, 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 掘。 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 认同艺术创新、 强调培养人的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使人的才能潜力得到更多开发的局面。

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的思考

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的思考

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的思考[摘要]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举措,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凸显“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并在课程开设中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教学策略、方式等。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抛锚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方式体验教育艺术设计是迄今为止我国高校开设数量最多的十大专业之一。

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如何突破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局限的呼声也日益显现。

为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设了“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以下简称为该课程),凸显“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本文是开设该课程过程中对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的抛锚式教学策略“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其章节内容首先涉及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发展前景等,其中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设计导向,其教学策略可以采取“抛锚式”。

这种教学策略是美国温特比尔特大学开发的,要求建立在真实问题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问题被确定了,整个课程设计导向也就被确定了,犹如航船被锚固定或者说定位。

1.课程所要抛的“锚”。

什么是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产业观念启蒙所要抛的“锚”呢?该课程的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导向,是基于对艺术设计教育历史和现状真实问题的反思。

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直接脱胎于“工艺美术”,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该目录将原属“工艺美术”学科的7个专业(环境艺术、产品造型、染织、服装、陶瓷、装潢、装饰)合并为“艺术设计”专业,并将“工艺美术学”更名为“艺术设计学”。

据调研,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仍然还有许多院校或系科是沿袭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专业课程主体占优势的是素描、色彩加“三大构成”,再加上一些计算机软件操作。

谈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印刷美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谈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印刷美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谈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印刷美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摘要】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印刷美术设计人才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印刷美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估体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之下的印刷美术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印刷美术设计;人才培养Research 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Printing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at the Backdrop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GAO Qin-yan ZHOU Yong JIN Xiao-xiao CHEN Chen(Shanghai Publishing and Printing College,Shanghai,200093,China)【Abstract】It discussed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On this basis,it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printing art design talents.It discussed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printing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which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put forward to, elaborated the four fators of train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evaluation system to elaborat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printing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at the backdrop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Key words】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Printing art design; Talent training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这一新兴产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人才涌向这一产业之中,形成了新的就业热潮,这也为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通 与融合 , 形成现代 “ 大艺术” 设计教育系统 , 给受教育
者以宽泛的选 择 自由度 , 从而使艺术设 计教育真正 主动
适应并最大程度满足社会需要 。 2建立健全艺术设计终身教育的保障机制。 .
() 1 终身教育立法 。 终身教育 的立法与执法问题是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因素之一 。许多发达国家 已制
成 为增值经济文化实力的力量 , 已成为当前我 国艺术设 计教育 的核心问题。

次, “ 变 唯学历论 ” “ 为 学历 、 技能并重 ”, 变传统的艺术 设计精英教育 为艺术设计大众教育 , 充分利用一切教育 资源 , 广开办学之门 , 实现设计教育机会均等 。 在保证基
本质 量的前提下 , 允许不 同类 型的设计院校 、 培训机构 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培养 目标来培养人才 。第三 , 切忌艺 术设 计教育办学模 式 、 教育评 价标准雷 同, 尤其切忌用 正规学院派设计 教育的标准去衡量职业 教育和成人教 育。总之 , 通过教育观念 的转变 , 促进相互间的衔接 、 沟
新技术层 出不穷 , 潮流尖端的文化创意产业尤其如此 。 传
统规定年限的艺术设计教育已经无法适应社会 的发展对 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的知识需求 ,这就需要为每一个从 业者提供一个持续不断的 、 终身的受教育过程。
二 、 术 设 计 终 身教 育 体 系 的构 建 艺 1 变 教育 观 念 , 强 舆 论宣 传 。首 先 , 从教 育 观 、 转 加 需
言之 , 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在当代 电脑数字技术 、 网络 、 传
媒媒介高度发达的前提下 ,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 合为 自身特征, 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 为 目的, 向大众 提供 文化 、 艺术 、 精神 、 心理 、 娱乐产 品的新兴产 业。 它一般包含广告 、 、 建筑 艺术和文物 、 工艺品 、 、 设计 电 影、 互动休闲软件 、 音乐 、 演艺 术 、 表 出版 、 软件 、 电视广 播、 游戏及动漫等行业 。 这种经济社会的背景对我国的艺 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 的要求 ,如何 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文化部发布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文化部发布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文化部发布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外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为了满足这一行业发展的需求,文化部发布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更多具备创意思维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一、背景介绍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创新的产业形态,涉及艺术、设计、传媒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质。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然而,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文化创意产业在一些方面仍存在发展瓶颈。

因此,培养更多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势在必行。

二、培养目标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创意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创意人才,使其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培养目标包括:1. 强化创意思维:鼓励学生拓展思维边界,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创造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专业技能:加强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学生在设计、传媒、艺术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3. 培养实践能力: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4. 培养国际视野:加强对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的学习和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和竞争力,提升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培养途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采用多种培养途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等院校培养:各大高等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开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提供系统的学术课程和实践教学机会。

2. 企业合作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与高校合作,提供实践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市场感知能力。

3. 创新创业培训:组织创新创业培训班,为有创意的年轻人提供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技能培训,激发他们的创业潜力。

4. 跨学科培养:鼓励跨学科交流和学习,培养具备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提升其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创 意产业视域下 的上海艺术设计 高端人才培养
吕 洋
( 上海工 艺美术职业 学院 高教研 究所 ,上 海 2 0 1 8 0 8) 摘 要 :基 于调查数据 ,探讨 了 2 0 1 2 、2 0 1 3年 上海文化创 意产业结构、发展 规 模以及 该类技 能人 才 占有
情况, 分析了上海本专科院校艺术设计类技能人才培养建设现状, 提 出了 从培养单纯掌握专业技法的工具
5 8位 ,位列 中 国珠 宝首饰 业第 一 ;上海动 画制 作企 业形 成联 盟 , 通过 与海外 企 业开展 合作 , 开
计之都 ”的战略 目标 , 依托上海区位优势 , 不断 提高上海 C C I高端产 品、原创产品的比例 ,不 断 优化 该地 区创 意技 能人 才 队伍 , 推 动上 海 C C I
二、 CCI 视 阈下上 海文 化创 意技 能 人才 占有
现 状
计业增加值分别达 1 9 6 . 5 4 亿元和 3 0 1 . 9 3 亿元【 2 】 ,
共占 C C I 增 加值 总量 的 2 2 % ,分别 比上 年增 长 1 5 . 3 %和 1 1 . 8 %, 对C C I 增 长 的贡献 率达 到 2 7 . 1 %
具 领先 优 势 ,如 :上海 人选 文 化部 “ 2 0 1 3 年 国
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 的动漫品牌和动漫
创 意项 目达 1 1个 ,位居 全 国各省 市首 位 ;设计 产 业 与 品牌建设 、 科 技创 新 、 文化原 创 等方 面呈
现加速融合趋势 ,一批上海原创设计产品获得 I F 、 红点 、 红星等国内外知名奖项 ; 上海家化和 指南设计两家企业获得首批 国家级工业设 计 中 心 、老 凤祥 获评 “ 最 具 价值 中 国品牌 1 0 0强 ”第
型人 才向培养 熟悉完整 艺术设计 流程 的综合职业人 才转变的人 才培养 思路 和 以高端人 才为导 向的 多元化
教 育模式与 个 陛化人 才培养方案 。 关键词 :文化创 意产业 ( C C I ) ;艺术设计 ;高端人 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 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 0 6 2 7( 2 0 1 5)0 2 — 0 1 0 6 — 0 5
收稿 日期 :2 0 1 4 - 0 6 — 1 0
我 国第一个全 国人才工作指导性文件一一 《 国家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 2 0 1 0 - 2 0 2 0 ) 》 提 出 :“ 走新 型 [业化 道路 、 优 化产业 结 构升级 ,
基金 项 目 : 上海 市教 育科 学研究 项 目 “ 高 职 艺术设 计类 专业 高端 技能 人 才培养 路径 的探 索 与实践 ” ( B 1 2 0 7 7)
下 国家产 业政 策业 已由 “ 中 国制 造 ”调 整 为 “ 中 国创 造 ”,占区位 优势 的地 方 政府 ,都不 同程 度 的建 立 了 以创 意 产业 为支 撑点 的 C C I 长期 规 划 , 但 是 高 端 技 能人 才 的大 量 缺乏 却 是 制 约 这 一 产
以及增加值 比重来看 , 艺术业和工业设计 、 广告 及 会展 服 务业 年 增长 率 均超 过 1 5 %以上 ,带 动
了整个 C C I 的迅 速发 展 。2 0 1 3 年 上海 C C I 增 加
值对本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产业新 业 态发 展 迅速 , 产业 发展 氛 围浓厚 。 动漫 产业 初
作者 简 介 :V - 1 洋 ( 1 9 6 2 一 ),男 ,吉 林 吉林人 .研究员 膊
主要研 究方 向:教育 研究 与管理 。E - ma i l :l u y a n g 1 9 6 2 @1 6 3 C O I I 1
第 2 期
吕洋 :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 的上海艺术设计 高端 人才培养 表 1 2 0 1 2年上海 C C I 增加值增 幅
文 化 创 意 产 业 (C u l t u r a l a n d C r e a t i v e
( 见表 1);从表 2 、表 3中 C C I 服 务业 总产 出
I n d u s t r i e s ,简称 C C I ),是 经济 全球化 背 景下 产
生的 、 以文化创意技能人才的创造力为核心的新 兴产业 。 C C I 主要包括视觉艺术 、 环境艺术 、 动 漫、 工艺与设计 、 传媒 、 广播影视 、 雕塑 、 表演 艺术 、 服 装设 计 、 广 告装 潢等 创意 产业群 。党 的 十 八大 报告 明确 提 出 : 着力 提高 文化 创意 产业 发 展水平 ,培养高端文化创意技能人才 队伍 。n 】 高端文化创意技能人才队伍是 C C I 品质发展的 第 一核 心资 源 。上海 C C I十二 五规 划 明确 提出 了要将上海建设成为 “ 国际文化大都市”和 “ 设
第 3 7卷 第 2期
2 0 1 5年 3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 教 育 科 学 版)
、 , 0 1 . 3 7 NO . 2 Ma 2 0 l 5
J OURNAL OF NI NGBO UNI VERSI TY ( EDUCA TI ONAL S CI E NCE EDI T【 ON )
快 速健 康 发展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0 1 2 、2 0 1 3年上 海 CCI 结构 及发 展 规
模 分 析
创中国原创动画电影集结进军海外市场 的新里
程 。[ 。 ]
上海 “ 国际文 化大 都市 ”和 “ 设 计之都 ”的 战 略 目标 , 为 艺术设计 业 发展 创造 了 良好 的建设 氛 围 。2 0 1 2年 ,上海 C C I中工业 设计 、建 筑设
1 0 7 %
提升 以技师 、 高级技师为重点 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的职业素质教育 ,预计到 2 0 2 0年 , 该高技能人 才 队伍 规模 达 3 9 0 0万人 左 右 ,其 中每万 名技 能 劳动力 中的高端技能人才 占比例为 2 8 %,人数 达到 1 0 0 0万人 左 右 ”。【 4 j与此 同 时 ,C C I 视 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