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及其政策特征_方菲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及其政策特征_方菲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及其政策特征_方菲

第27卷 第6期

V o.l 27 N o .6

中州大学学报J OU RNAL OF Z HONGZHOU UN I VER SITY

2010年12月

D ec .2010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及其政策特征

方 菲,吴昊明,吕成果,沈 杰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上海201800)

收稿日期:2010-11-15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092400420006)

作者简介:方菲(1989)),女,湖北武汉人,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在读生,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

摘 要:基于政策视角,通过对上海市政府部门各个时期政策文件的分析,结合各个时期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特点,指出上海市政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历经了三个阶段,即自发集聚萌芽阶段、跃进式发展阶段和政府引导调控阶段,阐述了各个阶段的政策特征。针对目前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阶段;政策特征;上海

中图分类号:F 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10)06-0060-04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自1843年开埠以来,与西方密切的通商交流和极强的包容度使上海形成独特的海派文化,娱乐业、影视业、出版业也繁荣兴起。自国家/十一五0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全国各个省市积极发展被喻为/朝阳产业0的文化创意产业,各个省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和发展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内容[1-3]。自2005年4月授牌第一批文化创意园区至今,上海已形成了81个创意产业集聚区,涉及动漫、影视、网络、出版等各个文化产业类型。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走过了一条从自发集聚到政府引导的发展之路。纵观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无不显现各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国外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组织服务和规范与监管上。然而,目前关于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和关于其他省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一样,多处于对其现状的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尚缺乏对其发展历程,尤其是基于政府政策视角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的研究,既不利于准确把握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进程,促进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更好的发展,又不利于其他后进城市借鉴上海的经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以上海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为主线,研究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十分必要。

1.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上海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其主要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以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意产业园区为基地,以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五大类产业为发展重点进行行业推进、人才集聚、社会

整合。厉无畏和于雪梅认为,上海创意产业基地的发展具有5个特征:依托大学发展创意产业园区;改造旧厂房及仓库创立创意产业基地;利用旧厂区培育创意产业园区;依靠传统布局建立创意产业基地;开辟新区创立创意产业基地[4]。据上海市文化事业管理处同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编写的52010: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6显示:/2009年上海文化产业实现总产出3555.68亿元,实现增加值847.2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占上海生产总值的5.63%,增幅比GDP 高出1.3个百分点0[5],成效显著。

上海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是通过产业创新实现真正提升的,自主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M 50、田子坊、8号桥等一批有品牌价值的创意园区是融合现实环境的重要创新举措。上海创意产业立足于长三角地区发达的制造业,结合独特的海派文化进行技术革新。其他社会活动与文化市场的互动交融使文化创意产业向空间扩展发展。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2004年上海市政府印发的5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4-2010)6也强调了激发创新能力和打击盗版的重要性。上海创意产业在发展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也注重品牌的国际化和高端化,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上海创意之窗等展示平台促进了上海创意产业与全球的交流合作,转变了上海经济增长模式。2010年第六届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结合本市现状,以世博为主题切入点,与世界各国同行业知名企业进行互动交流,推动了上海创业产业的国际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而如今,上海创意园区已聚集了来自国内外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业人才和企业。上海各高校与

国内外相关资源联合办学,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学研结合,为文化市场的繁荣注入了新的生机,也使高端人才更是加速聚集。文化产业繁荣是上海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也是城市的标志符号。

2.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阶段的政策分析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富有转折、不断暴露问题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一些研究者在分析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轨迹后认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府将推动创意产业作为实施/科教兴市0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采取了以保护上海老工业历史建筑为载体的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继1997年产业结构的改变,市场出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萌芽后,文化创意产业就处在一个自发积聚的发展阶段,一些艺术家和企业自发的聚集成为一个艺术聚集地,小范围的文化市场逐渐形成。2004年,第一个创意产业园区的授牌标志着政府开始从政策上引导市场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制订了2010年达到/百家创意园区0的目标,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由此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全国都在大力倡导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2007年,上海市却突然宣布/冲百0目标暂停,并对4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摘牌,对整个文化市场进行大力整顿,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章规范约束文化市场。本文以这三个事件为三个时间结点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阶段分成自发积聚与萌芽阶段,跃进式发展阶段和政府引导调控阶段,从政策分析视角出发,分析上海市政府政策对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调控与影响。

2.1自发积聚与萌芽阶段(1997-2005)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崛起与第一次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密切联系。创意产业所具有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等特征,是实现第二、三产业融合的特殊方式。为了转变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1997年上海市进行了重大的都市产业结构调整。1998年,上海市政府提出了/都市型工业0新概念,2000年将/都市型工业0概念实质性启动,/确定了6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6000平方公里的郊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布局。0[6]

上海工业园区重心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市区大批具有工业历史建筑的厂房闲置,大面积的场地和相对低廉的租金吸引了文化产业同类型公司入驻,发展新型现代产业中高附加值的创意产业,加速实现文化产业的兴盛。这一阶段,文化市场多属自发集聚,发展规模较小,整个文化市场尚处于萌芽和探索阶段。

随着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对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的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上海市开始出台对文化产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条例法规,但是范围局限。单一国家所有制的事业型行业结构使文化事业的政府职能和文化产业的经济职能并不能达到平衡发展,政策所侧重的仍是文化事业的功能,如表1所示。

表11995-2005年期间上海市颁布的部分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名称政策类别发布机关日期上海市文化市场管理办法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和部门1995-02上海市文化娱乐市场管理条例(1995年)地方法规地方人大常委会1995-11上海市文化娱乐市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和部门1996-08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和部门1996-11

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办法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和部门1997-08上海市有线电视管理办法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和部门1997-12

上海市公共文化馆管理办法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和部门1997-09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群众性文化艺术社会团体管理工作的意见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和部门2001-03上海市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暂行规定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和部门2001-04 (注:从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网站整理得来)

上海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环境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温床,但是该阶段的创意产业多属自发集聚,没有大规模的发展和影响力。伴随上海都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文化创意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得到重视。政府针对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的转型作出了规范化建议, 1997年5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事业发展/九五0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6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活力0的导向性意见,明确指出/东部沿海地区要向产业的高层次、规模化方向发展。02004年11月,上海市经委组织成立了上海创意产业中心,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是推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它的成立促进了上海创意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了创意产业市场发展。2005年5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6颁布,为响应国家号召,上海市提出5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6,该实施意见鼓励非公有资本对文化体育事业投资,使更多资本注入文化市场,刺激了上海文化产业的繁荣增长。同年,上海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方税务局5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财税政策实施意见6中对文化产业发展给予明确优惠政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免征企业所得税0。有了政策的松绑和扶持,上海创意产业的提供了发展。

2.2跃进式发展阶段(2005-2007)

2005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消费需求产生了变化,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出台了/十一五0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指出:要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并且列出了一系列的文化产业门类。于是在全国掀起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风潮。上海创意产业呈现

发展趋势和优势为集群化的发展。集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源0和多元化的生态产业链条为一体将创意成果转化成为经营资源。为此,上海市政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意集聚区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确保其迅速的发展。自2005年4月起,上海市政府批准了第一批创意产业园区。从上海第一个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仓库的诞生开始,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据上海市创意产业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2005-2007年,上海分四批成立了75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吸引了大约3000家左右企业入驻。创意产业的增加值为549.4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6.0% (其中,研发设计创意240.8亿元;文化传媒创意49.4亿元;建筑设计创意98.7亿元;咨询策划创意136.8亿元;时尚消费创意23.6亿元)。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的增加值达到674亿元,同比增长22.8%,占全市GDP的6.5%。/创意经济之父0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曾统计,全世界创意产业当前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创意产业出口国,而上海已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之一[7]。

作为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指导性文件,国家/十一五0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发展重点文化产业,确定重点发展包含影视制作业、出版发行业、广告业、文化会展业等8种文化产业门类;要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强省、强市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形成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8]。

根据国家/十一五0纲要的要求,上海市政府出台了5上海市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文化科技创意企业(机构)认定办法(试行)6、5上海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6、5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规划6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确定了包含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的上海市/十一五0创意产业五大类发展重点项目[9]。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0规划,提出了适宜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四个中心0目标和/四个率先0要求,立足于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三大主题,确立了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目标、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发展重点措施。规划目标确立从产业规模、产业布局和产业水平三个方面,要求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达到增加值占全市GDP8%左右,培育若干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收入超10亿元的创意产业龙头企业,形成10-15万人的就业规模,形成100个以上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10个左右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培育10 -20名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设计师和设计大师;吸引和建成若干以全球创意产业权威机构为代表的、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中介机构和服务平台[10]。

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为上海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宏观上的指导方向和建议,在政策层面上为上海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支持,为上海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使上海市的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呈现出了一个跃进式的发展。

2.3政府引导调控阶段(2007年以来)

就在上海的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2007年市政府突然宣布对4家管理混乱,产业导向偏离原规划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实行摘牌,并宣布将暂缓对创意产业园区的/授牌0,在2010年之前将不再对创意产业园区授牌,原定的百家创意产业园区的目标也将重新考虑。出现这么大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前一个时期创意产业的急速发展使市场需求基本达到饱和状。政府给予创意产业园区的优惠政策本来是为大力发展上海市的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提供优惠条件,但是却出现了一些钻空子的/乱象0。例如,一些创意园区打着办创意园区的旗号一边享受着政府的优惠政策一边高价租赁,当起了/二房东0,还有的干脆把创意园区改成了写字楼。有些创意园区由于规划不成熟,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根本跟不上,迟迟没有办法成功招商,园区内一直空空荡荡[11]。这种现象出现表明,政府在大力发展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建立一套系统而严厉的监管机制,对投机现象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导致一些急功近利的商家为了获取最大利益而钻了政策的空子。针对这种现象,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细化规范的政策加以调控,并明确相关政府部门对上海市文化市场进行全面覆盖监管,使上海市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市场逐渐回归良性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在2009年以后,上海文化产业逐渐与科技进行融合衍生出了新型的产业,形成了全国首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0,基本完成了从文学到教育的特色产业聚集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政府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引导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步推动文化创意形成新的高端产业形态。目前,全市建成首批15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12]。

2008年2月,上海社科院上海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出炉5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研究6调研报告。报告指出:上海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理论认识模糊0、/园区模式有误区0和/推进机制割裂0三大问题。政府在针对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市场管理表现在规划、实施、运作和监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此,上海市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来规范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市场的运营(见表2)。针对文化市场的/乱象0,上海市政府根据文化部制定的5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6,印发5上海市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6,以促进上海市创意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出台5上海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6对优势文化行业和重点文化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促进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其依托资本市场进行并购和重组。这些政策的出台,从产业方向、经济金融支持和高端产业的发展几个方面对文化市场和创意市场进行了规范,并为有较高质量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提供了更加优惠、完善的金融支持,从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新的高端业态。

2.4存在的问题

自承办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仅次于纽约,伦敦、柏林这三大创意中心城市后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

城市。但是,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特别是以下两个问题。

表22007-2010年期间上海市颁布的部分政策文件

政策名称政策类别发布机关日期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指导性文件地方政府和部门2007-07创意型经济的引擎)))上海创意产业的业态观察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和部门2009-01关于加快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和部门2009-09上海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和部门2010-07 (注: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网站整理)

(1)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智能产权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除了2010年11月29日上海市政府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完善法律法规,保护上海世博会知识产权之外,尚未出台关于发展智能产权的具体措施。国内外经验表明,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帮助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人获得投资收益,促进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性。

(2)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要体现上海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同时更要与上海在未来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和文化地位相适应[13]。因此,需要从政策理论和实践上,不仅要将文化、科技与创意更加好地结合起来,而且还要站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层面上,将本地文化、本国文化和各国文化有机融合,不断创造出引领时代潮流的高端文化产品和服务。

3.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上海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经历了自发聚集萌芽阶段、跃进式发展阶段和政府调控阶段三个阶段;随着政府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文化、科技与创意的逐步融合,上海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将会不断形成新的、高端产业形态,必将有力地促进上海乃至全国文化经济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洁民,尹秀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北

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4):9-19.

[2]张艳润.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J].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4):14-15. [3]张文洁.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

2005(2):85-87.[4]厉无畏,于雪梅.关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的思考

[J].上海经济研究,2005(8):48-53.

[5]劳佳迪.沪文化产业增幅高出GDP1.3个百分点[N].新

闻晚报,2010-08-06.

[6]谢耘耕.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现状与对策[EB/

OL].(2009-09-15)[2010-08-20]http://blog.si na.

https://www.360docs.net/doc/31648887.html,/s/blog_4772a3310100erj n.h t m.l

[7]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8]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创新意业/十一五0发展规划[EB/

OL].(2010-08-17)[2010-09-15]htt p://www.si da.

o https://www.360docs.net/doc/31648887.html,/po licy/po li cy/2010-08-17/407.h t m.l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十一五0时期文化发展规

划纲要[EB/OL].htt p://cu lt https://www.360docs.net/doc/31648887.html,/G B/ 22226/71018/481417.h t m l(2006-09-13)[2010-09-28].

[10]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0发展规划

[EB/OL].(2010-08-17)[2010-09-26]htt p://www.

si https://www.360docs.net/doc/31648887.html,/po licy/po li cy/2010-08-17/407.ht m,l. [11]何勇,李立,孙祥飞,王其明,董娟,张淑芳.城市创意产

业园乱象[N].中国经营报,2008-03-10.

[12]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

见[EB/OL].(2009-11-24)[2010-10-08]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31648887.html,.

[13]王如忠.上海文化创意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

[J].上海经济研究,2007(10):76-83.

(责任编辑吕志远)

Analysis of Policy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 n D ifferent D evel op m ent Stages of Shanghai

F AN

G Fei,WU

H ao-m ing,LV Cheng-guo,S HEN Jie

(Co llege of D i g italA rts,ShanghaiUn i v ersity,Shanghai201800,Ch i n a)

Abst 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 licy characteristics o f cultura l creati v e i n dustry of Shanghai in three differ-ent deve lopm ent stages,wh ich are spontaneous concentration stage,fast deve l o ping stage and governm ent guidi n g stage.Th i s paper a lso prov i d es so m e suggesti o ns concerning t h e i m pr ove m ent o f cu ltura l creati v e i n dustry i n Shang-ha.i

K ey w ords:cult u ra l creative industry;deve l o pm ent stage;po licy characteristic;Shanghai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金项目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金项目 总投资明细用途说明 一、项目总投资明细用途基本要求 1. 项目总投资指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期限内发生的与项目实施内容相关的费用。 2、项目总投资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会计核算必须按照项目进行归集,设立对应的会计科目,实行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 3、项目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需提交项目相关的‘项目资金辅助账’、‘会计记账凭证’、‘对方开具的发票’、‘付款凭证’,对于大额支出需附合同或协议。 二、明细用途说明 序号用途内容 1 应用推广费为本项目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开展推广宣传所 支出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投放广告;参加或举办展会、论坛、活动等发生的费用等。 2 运行服务费为本项目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日常运营所支出 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软硬件资源与服务租赁费等(指场地、网络设备、服务器、终端设备、存储设备、软件等资源与云平台服务租赁费用)。

为本项目的实施向金融机构贷款而支付的利 10 建设期利息 息等相关费用。 三、以下内容不应计入项目总投资用途: 1、与项目实施内容不相关的费用不应计入项目总投资明细用途,如:流动资金、预付费卡等。 2、没有合法税务凭证的费用不应计入项目总投资明细用途。 3、无法识别的费用不应计入项目总投资明细用途 4、非项目承担单位发生的费用不应计入项目总投资明细用途。 5、未披露关联方关系、关联交易金额及定价依据的关联交易费用不应计入项目总投资明细用途。 四、以下内容不应计入扶持资金用途: 项目承担单位日常办公用房的租金、建筑工程费、改造装修费、餐饮费用、人员人工费用以及超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50%以上的利息等不应计入财政扶持资金支出范围。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目前,上海共有15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77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其他省市相比,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起步较早,数量较多,规模也比较大。 根据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年检报告,上海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营业收入、税收、入驻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等均有大幅度提高,平均租金稳中有降。 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总产出3900亿元,其中园区产出672.8亿,约占总产出的20%;园区主营收入50%来自租金。 园区产业主题特色鲜明 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题特色鲜明。 15家文化产业园区中,7家以网络、数字多媒体为主题;3家以“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3家以文化艺术原创和艺术品经营为主题;1家以演艺产业和影视产业为主题。 7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中,也有不少特色主题创意产业园。比如以动漫文化为特色的宝山动漫衍生产业园,以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为特色的花园坊,以雕塑艺术为特色的红坊,以建筑设计业为主题的环同济集聚区等。 老厂房是重要载体 上海77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约2/3由老厂房改建而成。 老厂房是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载体,也是上海原生态创意产业的集聚地。目前,如八号桥、M50、田子坊等由老厂房改建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成为了具有上海地标意义的“人文景观”,在全国范围内也颇有知名度和“样板”意义。 目前,一些沪上知名的创意产业园区正利用集聚效应所形成的辐射功能,逐渐向街区和社区发展转型。典型的如田子坊,它将创意产业与商业、旅游业、文化、居民生活等有机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也为改善居住环境、探索城市旧区改造新模式创造了条件。 服务和管理逐步规范 近些年来,创意园区的功能从物业管理服务向产业要素服务转变。上海版权交易中心、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市动漫公共服务技术平台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的专业化创意服务平台先后出现。据统计,沪上7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共建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七大核心理念

来源: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知识与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价值的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前沿和高端。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念有着其独有的时代特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式的七大核心理念。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资产形态:从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 以生产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其资产形态表现为土地、设备、厂房、金融资本等有形资产,而且生产制造过程中消耗的是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更有的企业是以污水排放、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产能增加。而以服务业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其资产形态表现为以文化价值、个人创意、企业创新能力、品牌价值和知识与技术等无形资产。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主要包括知识资本、关系资本、制度资本和组织资本四个层面。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经济模式:从稀缺经济到充裕经济(非稀 缺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生产要素是创意、知识、文化、信息和科技等无形资本,它们也具有非稀缺性的特点,其资源获取相对来讲非常充裕、甚至是无限的。创意产品或服务中的非稀缺部分主要包括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文化内容、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它们一旦通过一个初始成本生产出来之后,就会成为非稀缺的,可以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被无限复制,其供给量甚至可以完全由需求决定,供给不受有形资源约束。同时,非稀缺资源因为产品成本的降低而降低产品价格,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技术特征:从技术进步到数字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颠覆了传统产业分类标准和价值增长增值方式,将“创新力”引入了生产函数,将数字内容和信息技术融合到传统产业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增长源泉。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融合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趋明显和深远。所谓数字融合,是指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自独立的一些行业逐渐有了交叉与联系,甚至融合为一体。这种技术融合现象现阶段主要发生在传媒、设计、信息等行业领域,导致不同行业的出现融合的现象,大多数主要以创意内容为核心、以不同物质形态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行业由分散趋于融合,进而使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凝聚成一个价值链内涵与形态相似的行业。数字技术的发展进程不断延伸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使文化内容和创意表达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内容或创意的传播、消费以及再利用更加快捷有效,从而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就业机会。 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数字融合:从产业分割到产业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数字融合趋势也验证了其“无边界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动态过程:一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无边界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产品和服务为载体,而价值实现却更多以相关产业的产品为基础,它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各个行业类别(如设计、文化、传媒、艺术等)中实现数字融合,也可

上海工业创意园案例分析

上海工业创意产业园案例分析文/沈芳(技术研发部) 09年的春天,我去上海参观创意产业园,这些创意产业园多为上海的老厂房改建而成,这让我想到一位哲人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传说和歌曲已经沉默,它依旧诉说……”。都市人的性情意绪和生活足音在这里凝结、沉淀,老厂房中所流传的情感又感染着当今人们的思想、趣味、观念;我在工业创意产业园区感受到了老厂房的新姿态,它们娓娓向世人述说几十年来不平常的历程。 案例一:上海建国路8号桥 建筑地点:上海市卢湾区建国中路8号 建筑面积:一期12000多平方米,二期8400平方米 入驻企业数:40余户 产业导向:创意类、艺术类及时尚类 开发商:上海华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时尚生活策划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日本HMA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建国路“8号桥”一期(1~8号楼)前身是上汽集团所属上海汽车制动器厂,于2007年12月27日正式改建落成,其中80%的面积为办公楼,用于出租;20%为餐饮、咖啡吧等配套服务设施。“8号桥”二期(9号楼)前身是国营金属加工工厂,座落在一期的对面,横跨建国路,为避免工业园的人流对建国路的车流带来影响,一期、二期用横跨在马路上的“桥”联系起来。 改建后的建筑命名为“8号桥”有着特别的意义:形象上,每一座办公楼都有天桥相连,每座桥的造型均不同,极富工业感(图01、02);内涵上,它是连接国内外各创意咨询服务团队的沟通之桥。此地渐渐成为上海设计界最具品牌价值和最时尚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创意类、艺术类以及时尚类的企业,比如英国著名设计师事务所ALSOP、法国F-emotion公关公司、日本HMA建筑设计、香港风尚国际有限公司等等。 老工厂的层高有5米,与新建的传统办公空间相比,经过改造的厂房用做办公的空间自由度更大,有着别样的魅力。此外,将那些厚重的砖墙从旧房子上拆下来重新组合,并进行一番艺术处理,以凹凸相间的砌造方式凸显了墙面的纹理(图03:9号楼立面局部),保留了原厂房里林立的管道、班驳的地面(图04:典型的厂房空间),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创意人士总是需要充足的公共空间,“8号桥”在设计中对公共空间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步入1号楼中庭,绚丽的灯光、四周的音箱、高达三层楼的升降投影屏幕,布置得俨然一个派对场所,可用作进行作品展示、时装走秀等活动。3号楼前设有露天的茶座紧邻餐饮、咖啡区,为在此工作的创意人士创造了一个非常休闲的互相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图05:休闲小广场)。“8号桥”创意园区从大门口法国艺术家创作的《绿门》雕塑,到灰砖外墙上鲜亮的玫红色块(图06:灰砖、红砖细部),以及内部歌剧院般的层叠式休闲吧等,无不体现出创意风。 案例二:19叁III老场坊 建筑地点:上海市虹口区沙泾路10号、29号 建设时间:1933年 CNK Eyeshot 17 1 34 5 2

20192020年度上海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名单

2019-2020年度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名单 注:排名不分先后,前20家为市级示范园区序号园区名称申请单位 1 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张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 2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 上海东方汇文国际文化服务贸易有限公司 3 上海8号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八号桥房屋租赁有限公司 4 德必易园上海德必易园多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5 800秀创意产业集聚区上海八佰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6 上海天地软件园上海天地软件创业园有限公司 7 M50艺术产业园上海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8 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上海花园坊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9 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上海紫竹数字创意港有限公司 10 中广国际中广国际广告创意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 11 南翔智地上海南翔智地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2 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上海金山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发展有限公司 13 创异工房上海佳利特实业有限公司 14 中国梦谷—— 上海西虹桥文化创意产业园 上海五天实业有限公司 15 越界·田林坊上海锦与商业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6 城市概念软件信息服务园上海睿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7 中版创意设计产业基地(IF如果) 上海昇禾水润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18 智慧湾上海智慧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9 海阔东岸文化创意园上海林泉高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 术界创e园上海术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1 中国移动互联网视听产业基地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22 上海证大喜玛拉雅艺术中心上海证大喜玛拉雅有限公司 23 张江创星园上海都市工业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24 波特营文化创意园区上海圣博锦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5 上海双创产业园上海双创产业园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26 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商务有限公司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二、国外部分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三、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现状 四、国部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五、国外典型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特点 2012年5月11日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文化创意产业的涵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一般认为,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被明确提出首先是在英国。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这一定义阐明了创意产业的核心容是文化和创意,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推动力。 而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John Howkins)在其2002年出版的《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围的经济部门,认为、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四个部门共同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这一定义着重强调了知识产权在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并将专利研发活动也纳入了创意产业畴。 创意产业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所承载的容需要富有文化的涵,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和推动在创意产业中得到了外在的体现。可以说,创意产业在容上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产业有很大的雷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蒙特利尔会议上对“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的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沪文创办〔2019〕1号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度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的通知 各区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实施办法》,为做好2019年度本市文化创意产业财政扶持资金项目申报的有关工作,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2019年度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请你们按照相关要求,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特此通知。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2月1日

2019年度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制定本《申报指南》,并对2019年有关申报事项说明如下: 一、支持范围 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简称“文创资金”)服务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支持国际文化大都市及“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发展,聚焦各类文化创意产业重大、关键和基础性问题,支持范围为《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目录(2018)》中媒体业、艺术业、工业设计业、建筑设计业、时尚创意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广告及会展服务业、休闲娱乐业、文化装备制造业、文化创意投资运营、文化创意用品生产等所有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八大重点领域创新发展。 (一)在建扶持类项目 在建扶持类项目重点支持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行业引领、导向意义、自主创新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 从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这些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都是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而信息艺术设计运用的信息科技手段使得创意产业获得更为广阔的领域的发展与呈现。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文化产业的参与,这样也就构成新型的文化产业形态。 (1)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在20 世纪90 年代,英国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借助创意产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英国凭借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文化传统为创意产业里个人才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设立的全国性的创意产业委员会协调指导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加上政府的购买扶持,在10 年之内,创意产业在英国成为与金融服务业相媲美的支柱性产业。2002 年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809 亿英镑。创意产业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约有122000 家公司注册。到2002 年6 月,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总人数为190 万,并继续增长,成为英国解决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英国信息艺术设计的发展,引起了创意产业中业务范围的拓宽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包括数据通信、可视电话、计算机通信、交互式多媒体应用、互联网、遥测技术、数字电视广播等等。通信行业与新闻媒体、语音视频、电影、音

乐、数据库等与信息技术行业紧密 结合,信息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2)在美国,由于注重法制与出自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文化创意产业也被称为“版权产业”,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更是其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在2006 年由经济学家完成的关于版权产业的经济报告中证实――版权产业在对经济实际增长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版权产业都超过了美国其他经济行业,继续成为美国最大的也是增长最快的经济行业。数据显示在2005 年,核心版权产业贡献了美国经济12.96%的增长率,而全部版权产业则贡献了23.78%的增长率。他们按市场规律办事,通过产品开发、建立全球销售网络、多种手段和方法的销售等,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 家是文化企业,音像业占据40%的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增值、就业水平和海外销售三方面持续增长的趋势巩固了版权产业作为引领美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地位。面对版权产业的状况,美国产业界深深感到:过去24 年,版权产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21 世纪,当新的信息技术支持版权产业的发展时,将带来的是版权产业新的驱动力。 (3)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韩国政府确立“文化立国” 的方针,把文化创意产业视为21 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1999 年2 月,韩国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将文化产业界定为对文化产品的计划、开发、制作、生产、流通、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启示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启示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兴起,并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长。创意产业作为独立的产业概念,其在整个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中的影响,使人们对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对经济发展模式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因而成为各国、各地区增强本国、本地区社会与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市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全国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目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我国创意产业发育最早的城市,上海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的路径与经验,或许可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的首发地。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自发地形成了四行仓库、田子坊等一批上海最早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始,到90年代后期八号桥、张江高科技园等一批新型都市产业园兴起,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04年12月首届中国创意产业论坛的举行,标志着上海开始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05年,上海首批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正式揭牌,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成立,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启动,《上海市创意产业“十一五”规划》正式出台,提出打造“创意上海”,建设亚洲最有影响的文化创意中心的目标。至2006年底,上海已有四批75家园区被正式授牌,聚集了2500余家创意企业和3万余名创意领域人才。园区覆盖了数字娱乐、工艺美术、博物展示、设计装潢、咨询策划、体验休闲等领域,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二、上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经验 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无论在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方面,还是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选择及基础研究等方面,都十分注重扬长避短,突出国际化、高端化和信息化等特点,充分体现和发挥上海的核心竞争力。 (一)明确产业战略地位,实施科学的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政策通常由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两部分构成。前者着眼于保证特定产业在产业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后者则着眼于特定产业内部的组织,以保证产业各单元间(集群间、企业间)的有序竞争和互补合作。这方面,上海有着较为成功的实践。 199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启动了“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倾全市之力促进张江高科技园的发展。2004年,颁布了以重点扶持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为主要内容的《浦东新区扶持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1月出台的《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明确以金融业、文化服务业等6大领域的集中突破带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之后,又先后创新地推出了文化科技创意企业(机构)认定办法,解决了原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不适合文化创意企业认定的问题,使经认定的文化创意企业(机构)可享受高科技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与此同时,逐渐加大对创意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上海市委宣传部下属的上海市文化基金会投入了600万元,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了文化科技创意发展专项基金,上海市科委在张江投入400万元资金,打造以动漫、网络游戏和影视后期制作为重点的创意设计产业与创业服务集成的高地——上海创意设计国际孵化器;浦东新区政府投资1000万元,与张江集团和上海电影学院组建了动漫研发平台,支持动漫产业发展;2005年10月,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与趋势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会展1111班 学号 姓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创业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业产业是一种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倍受关注。我认为从大趋势上讲,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生命力,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虽然起点很高,但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会展业发展非常不成熟。中国会展起步晚,在规模、规划、管理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扩张粗放,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开放度低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紧缺,缺少专业人才。就目前看,由于会展是一种新型行业,教育体系还没跟上步伐。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没有经验,使的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都是学其他专业的,与会展工作不搭边。2、会展管理体制有很大缺陷,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低,使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忧患意识。3、场馆的利用率很低。场馆的建设面积很大,维护也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闲置不用时,企业又没经济收入,又要投入成本,很不划

算。浪费国家资源,行业效率低。 4、会展的服务质量不高,没有为参展商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限制了目前会展业的发展。 而我个人还认为会展行业还存在以下不足:会展的服务范围太窄,没有向市场进一步扩张。应该进行宣传和示范,让的企业和个人了解会展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总体上看,会展行业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和巨大的行业作用将蓬勃发展。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文化的“带状”发展新趋势,中国设立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走廊”、“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和“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带状经济发展区。呈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趋势:1、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开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以“家”和“国”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和理念;强调“和谐”,追求“圆满”;强调人本精神和忧患意识。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2、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吸收西方广告文化,充分进行商业开发从美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创意文化产业都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火花,中国应充分发挥商业的和市场的价值,尊重资本的价值和创造,就能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

划、区域规划与地区发展规划等,以政策 法规开放吸引外资的进入,而区、县政府在拥有部分的行政执行权力下,对于区内的发展与建设能够进一步妥善管理。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不论是体制或是环境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推进的政策方针牵涉到新旧产业的汰换与空间的转变。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观察,1990年代后期,依循中央指导的产业策略,并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为目标,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实现土地开发与产业布局转换;区政府鉴于老城区遗留的大量工业生产空间,透过政策优惠,吸引文化创意产业进驻以转变产业空间格局。 上海苏州河畔的民族工业在1930年代逐渐形成轮廓,由于1990年代的“退二进三”的城市产业政策推进,苏州河沿岸遗留大批都市化发展过程的产物;大部分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 ◎ 洪启东 童千慈 一、前言 1.研究背景与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逐渐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前者,城市空间与土地使用运行的过程中,政府为主导者,随着社会与都市结构的转变,政府职能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政企合一”转变成市场经济转型的“政企分开”,即以经济效益而非从行政级别来衡量市场发展的贡献。在市场运作转变之下,政府的职能适度下放,以责任明确分工的原则给予地方政府更多行使权责,而中央政府则在宏观经济管理层面适时调节市场失灵的情况;具体来说,从土地开发的角度,由中央制定指导思想,地方政府依循中央指导原则,为城市制定总体规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后的城市转型以及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之后以上海M50创意园的产业空间转化为例,剖析了城市转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空间规划另类思维。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上海 城市转型 城市规划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思 路和对策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上海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一.创意产业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创意产业由创意推动的产业,这个产业的出现是因为知识和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我们把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看成是我们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两大引擎,因为任何产品和服务有两种价值,一个是由它的科技决定的,也就是功能价值,还有一个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我们称为观念价值。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在我们原有的工业当中,就有许许多多有关设计的东西,所以人类只要有经济活动就会有创意,所以创意存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创意产业的出现主要还是近代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的时候才出现的。 第二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国际上大多数的大城市在实现工业化以后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催化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战略举措,所以我们从上海的角度看,发展创意产业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举措,创意产业是智能化、高知识化的产业,还有很强的渗透力,可以提升其他产业的附加值。 发展创意产业是提高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提升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抓手,我们把城市规划和旧城改造都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为上海城市的功能再造、为城市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创造城市文化新的氛围,所以也给人们看到上海的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 第三上海在2010年举办世博会,而发展创意产业和2010年的世博会可以相互促进,使上海能够充分获得举办世博会的种种的社会效益。 二.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首先。上海近年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非常的迅速,已经占到GDP的7.5%左右。因为创意产业边界还不是划的很清楚,所以在统计上还有一些模糊,上海文化产业占到大概6%左右,加上原来工业领域中的包括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大约占到7.5%。 所以它不仅仅是上海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一个亮点,这两年它的增长率已经达到17%。 第二.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一个急剧化的发展趋势,上海创意产业的园区有几种,我们调查下来有的是依托大学办起来的,比如说依托同济大学建立的建筑设计园区,年销售额达到26亿,另外依托交通大学,由游戏软件的设计园区,依托东华大学建立的时尚设计园区,所以依托大学的园区都有很强的科技和文化的后盾,所以他们发展都很好。第二类是依托过去的旧厂房仓库改造的地区,在上海的村民、太康路艺术街等,这些都是把旧仓库、旧厂房改造以后形成的创意产业园区。 第三.政府支持下新开辟的园区,特别是是在浦东新区,在高科技园区专门建立了文化科技创业园区。除此以外还有依托过去的市场在原来的产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来靠近上海城皇庙有一个小的商品市场,改造以后就成为旅游品展示和交易中心,专门建立了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心。所以上海各个产业园区已经发展了不少,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在今年四月,首批有18个创意工业园区已经挂牌总共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一共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创意企业入住这些园区,所以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了集群化的发展。 第四,在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上海许多区也都开始提出口号,要发展创意产业,根据我们现在了解到的过去的规划,上海将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会展1111班 学号 姓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创业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业产业是一种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倍受关注。我认为从大趋势上讲,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生命力,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虽然起点很高,但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会展业发展非常不成熟。中国会展起步晚,在规模、规划、管理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扩张粗放,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开放度低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紧缺,缺少专业人才。就目前看,由于会展是一种新型行业,教育体系还没跟上步伐。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没有经验,使的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都是学其他专业的,与会展工作不搭边。2、会展管理体制有很大缺陷,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低,使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忧患意识。3、场馆的利用率很低。场馆的建设面积很大,维护也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闲置不用时,企业又没经济收入,又要投入成本,很不划算。浪费国家资源,行业效率低。 4、会展的服务质量不高,没有为参展商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限制了目前会展业的发展。 而我个人还认为会展行业还存在以下不足:会展的服务范围太窄,没有向市场进一步扩张。应该进行宣传和示范,让的企业和个人了解

会展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总体上看,会展行业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和巨大的行业作用将蓬勃发展。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文化的“带状”发展新趋势,中国设立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走廊”、“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和“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带状经济发展区。呈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趋势:1、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开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以“家”和“国”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和理念;强调“和谐”,追求“圆满”;强调人本精神和忧患意识。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2、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吸收西方广告文化,充分进行商业开发从美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创意文化产业都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火花,中国应充分发挥商业的和市场的价值,尊重资本的价值和创造,就能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中国创意产业布局逐渐完善,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出现以集聚区为载体,以区域板块为格局,以行业集群为纽带,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态势。逐步向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沭阳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文创产业园概念 (一)国外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的界定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园在西方城市的发展,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对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进行的探讨有德瑞克·韦恩提出的文化园区概念,Hilary Anne Frost-Kumpf提出的文化区概念。在德瑞克·韦恩看来,文化园区指的是特定的地理区位,其特色是将一城市的文化与娱乐施以最集中的方式集中在该地理区位内,文化园区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结合,是多项使用功能(工作、休闲、居住)的结合。Hilary Anne Frost-Kumpf认为文化园区指的是一个在都市中具备完善组织、明确标示、供综合使用的地区,它提供夜间活动且延长地区的使用时间,让地区更具有吸引力;提供艺术活动与艺术组织所需的条件,给居民与游客相关的艺术活动;提供当地艺术家更多就业或居住的机会,让艺术与社区发展更紧密结合。 另外Nolapot Pumhiran和Wansborough&Mageean均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定义为一个空间有限和具有明显地理区域,文化产业和设施高度集中的地方。这些集群由文化企业和一些自己经营或自由创作的创意个体组成。园区内特殊活动可包括儿童玩乐的场所、图书馆、开放和非正式的娱乐场地。在这些园区中鼓励文化运用和一定程度的生产和

消费的集中。 (二) 国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的界定 在我国,与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的概念有艺术园区、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等。由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出现较晚,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研究也显滞后,主要有一些对文化产业集群的界定:祁述裕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由具有相关性的文化企业、金融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向勇、康小明认为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通常以传媒产业为核心),大量联系密切的文化产业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研究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将文化产业集群划分为核心文化产业集群、外围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欧阳友权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多个文化企业或机构共处一个文化区域,形成产业组合、互补与合作,以产生孵化效应和整体辐射力的文化企业群落。[1] 国内至今尚无对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的统一界定。在以上国内外对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诠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情,在此尝试将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界定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一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及其政策特征_方菲

第27卷 第6期 V o.l 27 N o .6 中州大学学报J OU RNAL OF Z HONGZHOU UN I VER SITY 2010年12月 D ec .2010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及其政策特征 方 菲,吴昊明,吕成果,沈 杰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上海201800) 收稿日期:2010-11-15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092400420006) 作者简介:方菲(1989)),女,湖北武汉人,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在读生,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 摘 要:基于政策视角,通过对上海市政府部门各个时期政策文件的分析,结合各个时期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特点,指出上海市政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历经了三个阶段,即自发集聚萌芽阶段、跃进式发展阶段和政府引导调控阶段,阐述了各个阶段的政策特征。针对目前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阶段;政策特征;上海 中图分类号:F 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10)06-0060-04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自1843年开埠以来,与西方密切的通商交流和极强的包容度使上海形成独特的海派文化,娱乐业、影视业、出版业也繁荣兴起。自国家/十一五0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全国各个省市积极发展被喻为/朝阳产业0的文化创意产业,各个省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和发展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内容[1-3]。自2005年4月授牌第一批文化创意园区至今,上海已形成了81个创意产业集聚区,涉及动漫、影视、网络、出版等各个文化产业类型。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走过了一条从自发集聚到政府引导的发展之路。纵观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无不显现各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国外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组织服务和规范与监管上。然而,目前关于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和关于其他省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一样,多处于对其现状的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尚缺乏对其发展历程,尤其是基于政府政策视角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的研究,既不利于准确把握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进程,促进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更好的发展,又不利于其他后进城市借鉴上海的经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以上海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为主线,研究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十分必要。 1.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上海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其主要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以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意产业园区为基地,以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五大类产业为发展重点进行行业推进、人才集聚、社会 整合。厉无畏和于雪梅认为,上海创意产业基地的发展具有5个特征:依托大学发展创意产业园区;改造旧厂房及仓库创立创意产业基地;利用旧厂区培育创意产业园区;依靠传统布局建立创意产业基地;开辟新区创立创意产业基地[4]。据上海市文化事业管理处同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编写的52010: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6显示:/2009年上海文化产业实现总产出3555.68亿元,实现增加值847.2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占上海生产总值的5.63%,增幅比GDP 高出1.3个百分点0[5],成效显著。 上海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是通过产业创新实现真正提升的,自主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M 50、田子坊、8号桥等一批有品牌价值的创意园区是融合现实环境的重要创新举措。上海创意产业立足于长三角地区发达的制造业,结合独特的海派文化进行技术革新。其他社会活动与文化市场的互动交融使文化创意产业向空间扩展发展。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2004年上海市政府印发的5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4-2010)6也强调了激发创新能力和打击盗版的重要性。上海创意产业在发展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也注重品牌的国际化和高端化,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上海创意之窗等展示平台促进了上海创意产业与全球的交流合作,转变了上海经济增长模式。2010年第六届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结合本市现状,以世博为主题切入点,与世界各国同行业知名企业进行互动交流,推动了上海创业产业的国际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而如今,上海创意园区已聚集了来自国内外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业人才和企业。上海各高校与

上海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上海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一.创意产业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创意产业由创意推动的产业,这个产业的出现是因为知识和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我们把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看成是我们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两大引擎,因为任何产品和服务有两种价值,一个是由它的科技决定的,也就是功能价值,还有一个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我们称为观念价值。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在我们原有的工业当中,就有许许多多有关设计的东西,所以人类只要有经济活动就会有创意,所以创意存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创意产业的出现主要还是近代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的时候才出现的。 第二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国际上大多数的大城市在实现工业化以后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催化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战略举措,所以我们从上海的角度看,发展创意产业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举措,创意产业是智能化、高知识化的产业,还有很强的渗透力,可以提升其他产业的附加值。 发展创意产业是提高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提升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抓手,我们把城市规划和旧城改造都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为上海城市的功能再造、为城市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创造城市文化新的氛围,所以也给人们看到上海的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 第三上海在2010年举办世博会,而发展创意产业和2010年的世博会

可以相互促进,使上海能够充分获得举办世博会的种种的社会效益。 二.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首先。上海近年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非常的迅速,已经占到GDP的7.5%左右。因为创意产业边界还不是划的很清楚,所以在统计上还有一些模糊,上海文化产业占到大概6%左右,加上原来工业领域中的包括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大约占到7.5%。 所以它不仅仅是上海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一个亮点,这两年它的增长率已经达到17%。 第二.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一个急剧化的发展趋势,上海创意产业的园区有几种,我们调查下来有的是依托大学办起来的,比如说依托同济大学建立的建筑设计园区,年销售额达到26亿,另外依托交通大学,由游戏软件的设计园区,依托东华大学建立的时尚设计园区,所以依托大学的园区都有很强的科技和文化的后盾,所以他们发展都很好。第二类是依托过去的旧厂房仓库改造的地区,在上海的村民、太康路艺术街等,这些都是把旧仓库、旧厂房改造以后形成的创意产业园区。 第三.政府支持下新开辟的园区,特别是是在浦东新区,在高科技园区专门建立了文化科技创业园区。除此以外还有依托过去的市场在原来的产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来靠近上海城皇庙有一个小的商品市场,改造以后就成为旅游品展示和交易中心,专门建立了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心。所以上海各个产业园区已经发展了不少,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在今年四月,首批有18个创意工业园区已经挂牌总共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一共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创意企业入住这些园区,所以创意产业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认识与实践

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认识与实践 内容提要:“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句从美国硅谷到华尔街的流行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共鸣。刚刚开始播种的“创意产业”正在中国各地全面展开。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市委九届十一次会上的讲话时提出:“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培育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着力抓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新的引擎,推动产业升级,重点扶持影视业、出版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业、动漫和网络游戏业、文化会展业等六个行业中心”。北京面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大势,既需要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需要实践层面的探索和认识,以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之发展。 全球文化、经济、科技的发展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带动了世界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引起了中国的高度重视。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意产业的提出及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 创意产业又叫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等。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及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目前,对相关概念还有不同的看法,欧美称之为创意产业,有的国家称为文化产业等,中国台湾使用的概念是“文化创意产业”,台湾“经济部工业局”将文化创意产业做了以下定义:“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累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 英国和台湾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以下13种类型: (1)视觉艺术产业:从事艺术品的创作及经营。 (2)表演艺术产业:从事戏剧、歌剧、舞剧、音乐等表演及经营。 (3)文化展演设施产业:从事美术馆、博物馆、演艺厅等的经营管理。 (4)工艺产业:从事工艺设计、工艺创作、工艺品展售、工艺品鉴定等。 (5)电影产业:从事影片制作、发行、放映及电影周边生产制作服务等。 (6)广播电视产业:从事无线电、有线电、卫星广播电视、电视经营及节目制作供应。 (7)出版行业:从事新闻杂志、书籍、唱片、录音带等具有著作权商品发行的行业。不含电影发行及广电节目和录像带节目的发行。 (8)广告产业:从事各种媒体宣传物的设计、制作等,独立经营分送广告和招揽广告也属此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