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叙事-最新教育资料

合集下载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其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其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训练的话,他就可能一辈子不懂音乐。”[3] 因此可以说,幼儿期是一个人学习音乐的 关键时期,这时期合理的音乐教育方式会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尔克罗兹音乐教 育体系主张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采 用游戏活动形式,让幼儿用身体感受、体 验音乐。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幼儿 学习音乐的兴趣,也非常适合幼儿的年龄 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具体来讲,达尔克 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给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带 来以下启示。
达尔克罗兹认为体态律动、视唱练耳 和即兴创作是其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教学 内容,三者之间相互渗透、密切联系,作 为一个整体,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内心听 觉、运动觉和创造性表现能力。其中体态 律动是该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和最大 特色。
二、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 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柯 达 伊 说 过 :“ 一 个 人 即 使 在 他 长 到 15 岁时还没有特定的打算,也不妨碍他将 来成为一个出色的工程师、化学师等等。 但是如果他在 6 岁前还没有受过音乐听觉
· 50 ·
2019 年第 7 期|幼 儿 园 教 科 研
慢、强弱及有规律的节拍都可以通过身体 来感受。节奏和律动最能激发人对音乐的 情感反应,把肢体当成乐器,可以将人内 在的情绪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其次,节奏是音乐教育的关键。达尔 克罗兹说:“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 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和培育,进而为音乐所 用。”[2] 节奏是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 音乐训练中,节奏是最容易被人们接受 的。他主张用身体自然动作,比如,拍 手、走、跑、跳等,进行音乐基本节奏和 速度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本能, 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8我们可以借鉴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方式方法丰富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让幼儿成为学习主体关注幼儿的兴趣和情感需要以游戏为载体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在参与中实践在创作中提升从而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幼儿审美能力开发幼儿潜能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基本情况达尔克罗兹(1865—1950)瑞士音乐家、教育家。

1892年他任日内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大约在1900年左右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

他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音乐性的,也就是不符合音乐的本性。

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

针对这一点,达尔克罗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的教学法。

他前后花了约几十年的时间从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在他的艰苦努力和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成功。

今天他的方法不仅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广泛地用于舞蹈、戏剧、绘画、运动等方面的训练,而且还推广于音乐治疗、残疾与弱智儿童以及康复医疗等领域中,在五大洲都有专门的学校,培养该教学法的教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回到日内瓦,建立了"达尔克罗兹体系研究所"并领导该所直到他逝世。

教育思想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乐器。

因此,要进行音乐训练,只训练耳朵、嗓音、手指等是不够的,必须练好人的体态,姿势及各种形体动作。

单教儿童用手指弹奏乐器是不够的,首先必须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曲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以达到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加细腻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学习之能力。

主要特点(1)立足于听(音乐),而且是以教师的即兴伴奏为主。

(2)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教法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教法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教法1、达尔克罗兹基本情况及影响如何?达尔克罗兹(1865—1950)瑞士音乐家、教育家。

1892年他任日内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大约在1900年左右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

他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音乐性的,也就是不符合音乐的本性。

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

针对这一点,达尔克罗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的教学法。

他前后花了约几十年的时间从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在他的艰苦努力和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成功。

今天他的方法不仅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广泛地用于舞蹈、戏剧、绘画、运动等方面的训练,而且还推广于音乐治疗、残疾与弱智儿童以及康复医疗等领域中,在五大洲都有专门的学校,培养该教学法的教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回到日内瓦,建立了"达尔克罗兹体系研究所"并领导该所直到他逝世。

2、达尔克罗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乐器。

因此,要进行音乐训练,只训练耳朵、嗓音、手指等是不够的,必须练好人的体态,姿势及各种形体动作。

单教儿童用手指弹奏乐器是不够的,首先必须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曲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以达到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加细腻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学习之能力。

3、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立足于听(音乐),而且是以教师的即兴伴奏为主。

(2)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

(3)教学方式主要是游戏,发现个别学生松懈、涣散时,立即变换,永远处于新鲜状态。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一章达尔克罗兹的生平概述和教育理论的形成●生平概述: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国籍是瑞士,奥尔夫的老师●教育理论形成:始于视唱练耳,后探索构建体态律动的理论基础,最后以即兴创造教学的引入为标志,确立了一个完整的新音乐教育体系●音乐中的节奏和力度因素不仅仅依赖于听觉,且依赖于其它感觉,音乐感需要整个身体做出反应。

●通过节奏教育,可以连接身体和心灵●达尔克罗兹教学方法重新创社出古希腊音乐教育,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的典范●教学过程:先聆听音乐,接触音乐各个要素,使之用身体展现出来,又通过内心听觉强调了音乐的艺术性质。

●教学目的:启迪学生对于节奏韵律的直觉训练●通过即兴作曲来培养学生对各种音乐、情绪与思维做出相当轻松的反应;接着逆反这一过程,让学生学会用情感和理性为出发点,再转换为音乐,获得即兴创作音乐的能力●即兴作曲素养要求:●集中注意力与应变能力,同时作用直觉与潜意识●发展创造性●在即兴教学中重视游戏●使身体与精神之间关系更密切。

●达尔克罗兹认为,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完善的人(我们应当思考从学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入手)●体态律动教学填补了极端专业化音乐教育的空白(对应古希腊音乐教育)●通过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来接触音乐的本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实践过程中,最注重集中注意力,其余是智力与敏感性,最后才是身体运动。

●第二章教育思想基本观点●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应,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情绪转化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

音乐教育首先需要通过节奏运动来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从小感受力和反应力之间形成一种自由转换的密切联系,达到身心和谐发展。

●音乐与身体关系的哲学思考●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是对情感和音乐的体验,通过身体感觉训练敏锐的音乐感(节奏微差、音乐内在美等细腻感受),而不是单纯的技术与理论教授和训练●通过节奏运动使身心和谐发展●节奏运动中,连续性和重复是节奏的基本特征,时间与空间是节奏的两个基本要素。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爱密尔·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 J aques-Dalcroze)是闻名世界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由其开创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涉足于音乐、舞蹈、戏剧和音乐治疗等多个相关领域,对整个世界音乐教育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推动了日后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随着音乐教育界对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研究范围宽度地拓展与程度地加深。

该体系已在世界多个国家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音乐学校,以推广和发展这一具有重要价值的音乐教育体系。

一、达尔克罗兹音乐理念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主要思想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主要观点是:第一、音乐应与人的身体结合起来,共同激起人们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首先就应当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人的生理机能可以自由、自然地配合思维运动的方向。

换言之,即:将人的身体作为音乐的介质,通过身体来表达音乐的思维的形式与内容,并达到使人获得音响和情感的体验的目的。

第二、节奏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手段和内容。

更是儿童和青少年在接受音乐教育时的关键。

教师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其年龄、运动能力和心理状况来调整教学进度,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节奏训练的方式和内容。

第三、尽力开发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

即兴创作在达尔克罗兹看来是一项贯穿于音乐学习活动始终的,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

它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有效地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即兴创作的教学内容以不同形式出现在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的音乐教学课堂内。

而达尔克罗兹的这一理念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其它著名音乐教育体系。

2、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主要内容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主要由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

其中,体态律动为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体系的最大特色。

这一教学实践的内容主要形式为:在特定的音乐环境内,让学生集中思想,根据音乐教师的要求,以身体为道具做出与音乐相适应的动作。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国外音乐的教育体系(大连一酷钢琴)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国外音乐的教育体系(大连一酷钢琴)

达尔克罗兹⾳乐教育——国外⾳乐的教育体系(⼤连⼀酷钢琴)⼀、达尔克罗兹的⽣平著名的瑞⼠作曲家、⾳乐教育家爱弥尔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1865—1950)出⽣于奥地利维也纳,但他的国籍是瑞⼠。

达尔克罗兹6岁开始学习弹钢琴,7岁曾写过进⾏曲,在维也纳居住了⼗年。

中学在⽇内⽡⾳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曾应邀到北⾮接触过阿拉伯⾳乐。

1889年考⼊巴黎⾳乐学院,进⼊福雷作曲班并师从著名作曲家德⾥布。

完成学业后回⽇内⽡⾳乐学院教授⾳乐史、和声、⾼级视唱练⽿等课程,也从事⼤量的⾳乐创作活动。

他⼀⽣中创作了⼀千⾸左右的歌曲,多部歌剧和钢琴曲、⼩提琴协奏曲、室内乐等,是⼀个多产作曲家。

1893年发表第⼀部歌曲集;1894年出版了视唱练⽿教科书《实⽤⾳准练习》;1906年出版由五个部分组成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1919年发表《节奏、⾳乐和教育》;1930年发表《体态律动、艺术和教育》等著作。

达尔克罗兹的整体教学⽅法,既得到了⼴泛的⽀持,也受到了激烈的反对,有些⼈难以接受他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冲击。

达尔克罗兹为此进⾏了艰苦的⽃争,并取得了胜利,先在国外获得承认,最后瑞⼠政府也不得不承认。

达尔克罗兹逝世后,他的教育体系进⼀步得到发展,为后来的⾳乐教育家树⽴了典范,也影响到奥尔夫教学法和柯达伊教学法的形成,具有创新和先导的意义。

我认为达尔克罗兹的成功存在着⼀定的必然性。

⾸先,随着社会⽣产⼒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束缚了当时教育的发展,⾳乐教育必须更具⼈性化、科学化、理论化,这时就出现了滋养新观念、新⽅式的温床;其次,他同绝⼤多数⾳乐家作曲家⼀样具有⼀定的⾳乐天赋并从⼩开始接触学习⾳乐;再次,他后天的努⼒、坚定的信念、勇于抗挣的性格等等都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最后,综上所述,占尽天时地利⼈和请给我不成功的理由?另外这⾥还给予我很⼤的启⽰:⼈的发展与社会、家庭环境、后天努⼒的联系犹为密切。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1、达尔克罗兹基本情况及影响如何?达尔克罗兹(1865—1950)瑞士音乐家、教育家。

1892年他任日内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大约在1900年左右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

他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音乐性的,也就是不符合音乐的本性。

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

针对这一点,达尔克罗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的教学法。

他前后花了约几十年的时间从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在他的艰苦努力和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成功。

今天他的方法不仅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广泛地用于舞蹈、戏剧、绘画、运动等方面的训练,而且还推广于音乐治疗、残疾与弱智儿童以及康复医疗等领域中,在五大洲都有专门的学校,培养该教学法的教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回到日内瓦,建立了"达尔克罗兹体系研究所"并领导该所直到他逝世。

2.达尔克罗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人通过自己的动作把内心的情绪转化为音乐,人体本身就是一件乐器。

所以,进行音乐训练,仅仅训练耳朵、声音、手指等是不够的。

一定要练好人的姿势、体态和各种肢体动作。

教孩子用手指弹奏乐器是不够的。

首先要激发他们进入制作音乐的激情,把对音乐的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从而唤醒他们的自然本能,培养对人体极其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和谐,使他们的感觉更加细腻敏锐,使孩子更加健康活泼,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学习能力。

3.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立足于听(音乐),而且是以教师的即兴伴奏为主。

(2)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

(3)教学方式主要是游戏,发现个别学生松懈、涣散时,立即变换,永远处于新鲜状态。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叙事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叙事
解 。并 先后 进 行 了专 门 的训 练 和研 究 ,并 形 成 了独 特 的教育 法 : 中学 生 由于 没 有 小 学 生 那样 好 动 , 教 师 必须 要 给学 生 一 定 体 系 。达 尔 克 罗兹 教 学 方 法 在 2 O世 纪音 乐 教育 发 展 中具有 的 时间 和 空 间 , 制造 轻松 的氛 围 , 让 学 生 逐 渐放 开 自己 , 培 养 划 时 代 的作 用 , 已为世 界各 类 艺 术 学校 、 普通 学 校 和 伤残 儿 童 自信; 由于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 所 以在 学校 广 泛应 用 。
感觉 和 肌 肉感 ; 发展 学 生在 耳 、 眼、 身 体和 脑 之 间 进 行迅 速 交 流 的能 力 ; 培 养 学 生大 量 地 储 存 听觉 和 动 觉 意 象 的 能力 。 1 达 尔克 罗兹 音 乐教 育体 系 的 发 展性 教 学 策 略 2达 尔克 罗兹 音 乐 教 育体 系在 当代 的 发展
编排动作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真诚对待那些反应较
达 尔 克罗 兹 音乐 教 育 体 系 的教 育 思 想 可 以概 括 为培 养 学 为一 般 的 学 生 : 对 于 具 有 鲜 明 民族 特 色 的舞 蹈 , 教 师 要示 范 基
生感知和反应音乐的能力 。在儿童学习阶段 ,主要通过音乐 本动作 , 在示范时, 动作要简单 , 不能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总 游戏和节奏反应训练 , 在以后 的不同年龄阶段学习中, 主要通 之, 教师要综合利用各种感知通道把学生调动起来, 让他们在 过身体律动培养音乐能力 ; 发展学生内在 的音乐感觉 , 即内在 音 乐世 界 中 得 到愉 快 的 审 美 体验 。
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双臂并 同时很有律 动感地行走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叙事
达尔克罗兹在1892年被聘为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期间,在教学的过程中惊异地发现,学生们虽然有着高超的演奏技巧,却不能从内心去体验音乐,但是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却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双臂并同时很有律动感地行走着。

就这样,达尔克罗兹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帮助学生发展音乐感受力、听觉能力、创造能力、想象力、记忆力以及演奏演唱能力和音乐解释能力,使乐感训练不局限于只是对节奏的解释,并将其体现在人体运动之中,他首创了“体态律动”,以身体的律动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在人体动作中找到对节奏模式的精确体验,在动作的变换和速度变化中获得对力度、速度的准确理解。

并先后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和研究,并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

达尔克罗兹教学方法在20世纪音乐教育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已为世界各类艺术学校、普通学校和伤残儿童学校广泛应用。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培养学生
感知和反应音乐的能力。

在儿童学习阶段,主要通过音乐游戏和节奏反应训练,在以后的不同年龄阶段学习中,主要通过身体律动培养音乐能力;发展学生内在的音乐感觉,即内在感觉和肌肉感;发展学生在耳、眼、身体和脑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大量地储存听觉和动觉意象的能力。

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发展性教学策略
1.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对幼儿的教学策略
幼儿对音乐主要是感受它的表现内容,像对语言一样,他们并不去分析它和理解它,而是自然的反映。

所以对他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启发它们的智力,以此来发展他们的听唱能力。

幼儿随着耳边的音乐通过身体有节奏的动作,表达了音乐中的情绪、节奏、速度、力度、分句等,让他们体会到音乐,使孩子们在玩耍时,音乐就自然而然地浸入了他们的生活。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项活动之中”,力推日本东京学艺大学音乐教育硕士学位获得者缪力女士积多年学习、研究、实践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的经验写成的《体态律动课例——达尔克罗兹“和乐动作”50例》一书,此书严格体现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充分调动人体与身俱来的对音乐产生的本能的动作反应来感受
音乐的基本要素以及其表现内涵;并且循序渐进地安排了音乐各种基本要素;音乐材料的选择和运用符合音乐的美学标准。

1.2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对中小学生的教学策略
在给中、小学生授课时,要帮助他们把一些感性的体会和书面的分析结合起来。

要在体态律动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动作和各种姿势的变化中发现音乐节奏,把自己浸溶在音乐的律动中。

要使他们感觉学习音乐不只是懂得音符的记号,而是要通过其表现力来引导他们感知音乐的能力。

律动同样符合中学生的心理成长需要,因此在中学音乐课也
需要涉及律动,这样既能活跃中学音乐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不同的情绪设计不同的动作,使身体的律动跟上音乐的节奏,二者合而为一,在律动中逐渐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究一定的方法:中学生由于没有小学生那样好动,教师必须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制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逐渐放开自己,培养自信;由于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所以在编排动作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诚对待那些反应较为一般的学生;对于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教师要示范基本动作,在示范时,动作要简单,不能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总之,教师要综合利用各种感知通道把学生调动起来,让他们在音乐世界中得到愉快的审美体验。

2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在当代的发展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在当代更加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强调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重视教具的使用;强调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普遍运用发现式教学原则;教学材料选择中具有多元文化的发展等。

它的具体教学形式有些看来是为低幼儿童设计的,但是实际上对于没有音乐学习经验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甚至成年人,也都应该以此为起点。

当然,教学的形式与进度会有所不同。

3总结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传入中国已久,但是至今还
没有大范围地推广开来,教师应当通过教学研究很好地掌握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理论,创造性地设计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并用于实际的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投入到音乐中,体验到音乐的审美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