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C织物的改性及其涂料染色性能研究
棉织物阳离子改性及其涂料染色技术探析

棉织物阳离子改性及其涂料染色技术探析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快速发展.棉纤维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天然纺织纤维,在对棉织物进行染色的过程中使用天然染料会产生棉织物染率较低且色牢度较差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对天然棉织物进行染色的过程中使用阳离子改性剂来对天然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并在天然棉织物的染色过程中使用涂料染色技术来提高天然棉织物的染率并提高色牢度。
文章将在对阳离子改性天然棉织物涂料染色技术进行阐述。
标签:天然棉织物;涂料;染色;阳离子改性前言天然棉织物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天然纤维,其用途十分广泛,在对棉织物进行染色的过程中使用天然染料会产生天然棉织物染率较低且色牢度较差的问题,涂料染色具有色谱齐全、色泽鲜艳、拼色方便等特点,相對于天然染料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同时,涂料染色还具有染色工艺简单、流程短、能耗少并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低,是一种较为绿色环保的染色技术。
不足之处是涂料染色中所使用的涂料色浆颗粒较大,与天然棉织物的结合性较差,同时涂料中的颜料离子与天然棉织物纤维表面都呈现出阴离子性,从而使得涂料粒子与天然棉织物纤维呈现出排斥,从而使得涂料染色在天然棉织物中的应用效果不佳,通过使用阳离子改性剂对天然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可以使得涂料粒子中的阴离子与阳离子结合,提高了涂料染色的效果与色牢度。
1 涂料染色简介涂料染色技术能够适用于各种纤维织物及混纺织物的染色,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使用粘合剂来将各种不同特性的颜料固定附着在各种纤维织物上从而达到染色效果的一种新型技术,涂料染色具有染色色谱齐全、日晒验收固定好等,而且通过使用涂料染色技术在完成布匹的染色后可以经过水洗工序,具有工序短、节水、能耗低、成本低等优点。
涂料染色技术在具有以上优点的同时还存着一些不足之处:涂料染色中所使用的颜料颗粒大小,对于涂料染色在棉织物中的浸染效果影响较大,当涂料染色所使用的颜料的颗粒较大时,涂料染色效果不强、牢度差、色光偏差较大,而当所使用的颜料的颗粒较小时,虽然在涂料的着色率以及牢度方面性能不错但是对于涂料染色后的棉织物颜色的艳丽度影响较大。
CVC混纺针织物中浅色一浴法浸染工艺实践

化药公司生产的,- # ./型分散染料与 $0型活性染料搭配的一浴法浸染工艺来解决 " 强调煮漂和染色生产 中必须注意的工艺和操作 " 并提出了色深 ! 色浅的一些回修措施 $ 关键词 %
$%$针织物 %$0 型活性染料 % 一浴一步法 % 浸染
文献标识码 %6 文章编号 %7((&84’*9 & :99#$ 9;8997489;
中图类分号 %1234’5&3
众所周知 " 纯 棉针织物具 有良好的透 气 ’ 吸 湿 性以及抗静电性 " 穿着舒适 " 但也存在着 尺寸稳定 性差 " 缩水率大等缺点 ( 而涤纶针织物具有坚牢耐 磨 ’ 挺括抗皱 ’ 缩水率小的特点 " 但也存在着导电性 差 ’ 易产生静电和沾污 ’ 服用时因为 不吸湿而发 闷 等缺点 ) 涤棉混纺针织物可互相取长补短 " 满足服 用的要求 ) 毫无疑问 " 涤棉混纺针织物目前仍是各 种针织混纺织物中重要的一种 ) 由于人们仍希望涤 棉混纺织物具有近似于纯棉的穿着舒适性 " 因此市 场上出现了棉占 +& <#!9 < ’ 涤占 :9 <#’& < 的棉 = 涤混纺针织物 " 俗称$%$ )
7 关于>?@?ABCDE FB?AG $0型活性染料
>?@?ABCDE FB?AG $0 型活性染料是日本东棉 化
药公司生产的一类具有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活性基 ’ 可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固色反应的活性染料 ) 主要原 因是在于氯 代或氟代杂 环类活性基 团在与纤维 反 应时 " 会放出氢氯酸 & 盐酸 # 和氢氟酸这 样的强酸 " 因此 " 在染浴中必须保持碱性 ) 然而 "用季铵盐形式 结合的烟酸基作为离去基的活性染料 " 在纤维反应 后 " 只产生羧酸 & 烟酸 #) 因此 " 只要温度足够高 " 可 以在近中性条件下固色 ) 在此工艺中的分散染料在 中 性 条 件 下 应 有 一 定 的 耐 酸 碱 &HI;J4# 稳 定 性 和 较高的上色率 " 对元 明粉有较 高的稳定性 " 对棉沾 色很少 " 同时与活 性染料不易 发生反应 " 这样就可 以实现一浴一步法染色 )
改性CVC织物涂料轧染工艺研究

龙源期刊网
改性CVC织物涂料轧染工艺研究
作者:高亚宁谢永萍
来源:《纺织导报》2013年第03期
1.2 涂料染色工艺
染色配方:
涂料(g/L) 6
粘合剂(g/L) 10 ~ 30交联剂(g/L) 5 ~ 20
工艺流程:阳离子改性→二浸二轧(压力0.25 MPa)→预烘(80 ℃)→焙烘(温度
X ℃,时间Y min)。
1.3 性能测试
K/S值:在同一块染色织物上分别测量 4 个不同部位的K/S值,然后取平均值。
染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参照GB/T3920 — 1997《纺织品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标准测试。
手感评定:通过16个人从柔软性、蓬松度、滑爽感等 3方面综合评定处理后织物的手感,共分 6 级,1 级最差,6级最好,评价标准如表 1 所示。
由表 4 可知,加入交联剂后,染色深度有所下降,但染色织物的耐摩擦牢度均得到改善。
使用亨斯迈Araldite PT810交联剂后的织品染色深度下降幅度最小,耐干、湿摩擦牢度提高0.5级,以下单因素试验选择汽巴交联剂。
由表 5 可见,当交联剂用量小于10 g/L时,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染色深度略有提升;大于10 g/L时,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染色深度呈下降趋势。
此外,当交联剂用量为10 g/L 时,耐湿摩擦色牢度有所提高。
2.3 焙烘条件
织物浸轧染液后在不同温度和时长条件下进行焙烘固色,测试相应的染色效果,结果见表6、表 7。
浅谈CVC织物整理工艺

浅谈CVC织物整理工艺 后整理滕国明CVC织物是本公司为适应国内市场需要而生产的新产品。
CVC织物是涤棉混纺织物系列产品之一,简称低比例涤棉。
由55%纯棉和45%涤纶混纺而成;涤棉织物是由65%涤纶和35%纯棉混纺而成。
涤纶纤维是聚酯型合成纤维,具有耐磨性强,断裂强度好,弹性高的优点。
但是,存在吸湿性差的缺点。
然而与纯棉混纺,可以利用纯棉纤维优良吸湿性而互补。
使涤棉织物具有滑、挺、爽、免烫、洗可穿的风格。
不难看出CVC织物含棉成分比涤棉织物高,不仅具有涤棉织物的风格,而且吸湿透气性更佳,穿着舒适性更接近纯棉,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CVC织物因含有涤纶纤维,与纯棉整理不同,现按整理工序分述如下:烧毛:本公司应用日本Sando液化石油气烧毛机高温瞬间烧毛,要求在不损伤织物强力前提下,去除织物上茸毛,使织物光洁不易沾污污垢。
涤纶纤维如果烧毛不净,还会使衣领、袖口起毛起球。
所以CVC织物烧毛车速不能过快,以免影响服用性能。
退浆:为了提高织物在整理过程的吸附整理剂的能力,提高整理效果,我们应用日本Sando R-BOX退浆机生物酶退浆。
利用生物酶的生长、繁殖作用,将CVC织物内的高分子淀粉转化为双糖和葡萄糖溶解于水中而除去。
CVC织物光洁度要求高者,可以采用先退浆后烧毛的方法。
织物首先通过退浆,把纱线上包裹的浆料除掉,使纱线上茸毛蓬松竖立,然后烧毛易于烧净茸毛。
丝光:CVC织物经丝光整理主要对纯棉纤维起定型作用。
织物浸轧烧碱后经纬向纱线急剧收缩,经向纱线受机械牵伸张力加大,织物进入布夹,纬向纱线受布夹扩幅张力也随之加大,使CVC织物内纯棉纤维分子重新排列,整齐度提高。
光线对纯棉纤维分子反射,由漫反射转变为单向反射,织物表面呈现似丝绸的光泽称为丝光效应,显著提高织物光泽。
CVC织物经过丝光整理,织物光泽和缩水率的稳定性,随着烧碱浓度提高而增加(详见表1)。
本公司的丝光整理在日本Sando布夹丝光机上完成。
CVC织物的改性及其涂料染色性能研究

CVC织物的改性及其涂料染色性能研究高亚宁;纪惠军;王小娟【摘要】针对传统涂料染色只能染中浅色的不足,采用自制阳离子改性剂HL对CVC织物进行改性,以染色K/S值、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作为评价指标,优化后改性工艺条件为:HL用量10 g/L,NaOH用量4 g/L,常温改性5 min,轧辊压力0.25 MPa.改性后的CVC织物经涂料轧染可获得更高的染色深度.该工艺具有工效高、成本低等优点,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To overcome the shortage of traditional pigment dyeing, CVC fabric was modified by self-made cationic modifier HL. K/S value, dry/wet rubbing fastness and washing fastness were tested to evaluate dyeing effect, and the optimized modified conditions were defined as follow:modifier HL 10 g/L, NaOH 4g/L, immersing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5 min, roller pressure 0.25 MPa. The process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er efficiency, lower cost, water and energy saving, and is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 its prospect is promising.【期刊名称】《纺织导报》【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3页(P76-78)【关键词】阳离子改性;涂料轧染;CVC织物;染色性能【作者】高亚宁;纪惠军;王小娟【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3.5涂料染色是我国印染行业所倡导的节能减排的清洁生产技术之一,具有生产流程短、无需水洗、节约能源、仿色容易、不会产生大量染色污水等优点。
针织物的感温变色涂层整理及性能研究

针织物的感温变色涂层整理及性能研究作者:张传茹刘怡君王金凤来源:《丝绸》2024年第02期摘要:为了使人体温度变化可视化,设计开发了智能温度监测变色织物。
选择云母改性凉感涤纶长丝编织三种不同组织结构的针织物作为基布并对其进行感温变色涂层整理。
采用2种不同变色温度及变色效果的可逆温敏变色粉末,与水性聚氨酯、增稠剂等按一定比例制成变色涂料,将其涂覆在织物表面得到不同温度范围的变色织物。
分析水性聚氨酯质量分数、烘干温度及烘干时间对变色织物的色牢度、透气性等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不同组织结构对变色效果、响应速度等变色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面密度越大,织物的响应速度越慢,透气率略有下降;水性聚氨酯质量分数达到60%,烘干温度90 ℃,烘干时间7 min时,织物的色牢度最好;以凉感纬平针织物作为基底时,织物的变色性能及服用性能综合效果最佳。
关键词:温致变色;多阶段变色;HSB色彩模型;透气性;响应速度;色牢度中图分类号:TS195.59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003(2024)02006709DOI:10.3969/j.issn.1001-7003.2024.02.008收稿日期:20230721;修回日期:20231219基金项目:纺织工程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项目(2020FZ03)作者简介:张传茹(199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智能针织产品的开发。
通信作者:王金凤,副教授,**********************。
随着人们对服装的功能性和多样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纺织品成为纺织行业的热点之一。
智能纺织品包括形状记忆智能纺织品、变色智能纺织品及防水透湿纺织品等[1],其中变色纺织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变色材料是一种通过改变自身颜色来响应外界条件变化的新型材料[2],按照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温致变色、光致变色和电致变色等[3]。
热敏变色纺织品表面颜色能够跟随周围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变色效果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种[4],其具有变色反应快、显色效果好等优点,在建筑、医疗和服装等领域应用广泛[5]。
纤维素纤维的改性及天然染色的固色研究

纤维素纤维的改性及天然染色的固色研究纤维素纤维的改性及天然染色的固色研究摘要:纤维素纤维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有机纤维,其无毒、环保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由于其表面结构简单、亲水性强,导致其固色性较差,影响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本文通过对纤维素纤维进行界面改性和天然染料的引入等措施,提高其固色性和性能。
改性方面主要采用硅烷-羟基化反应、壳聚糖等天然多聚物的修饰、聚电解质-逆相乳液的包覆等手段,有效地增强了纤维素纤维表面的亲水性和化学反应性。
在天然染色方面,采用了木槿花核、金麻花、槟榔等常见植物染料进行染色,研究了不同pH值、不同媒染剂、不同浓度等条件下的染色固色性。
结果表明,在pH 8-9的弱碱环境下,使用表面改性后的纤维素纤维进行染色,染色效果最佳。
经过研究,发现改性后的纤维素纤维固色性提高了近50%,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纤维素纤维,改性,天然染色,固色性,表面处。
引言纤维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多糖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细胞壁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的生物高分子材料。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纤维素的优良特性,例如其环保、无毒、可再生等特点,因此对纤维素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纤维素纤维表面结构简单,亲水性强,防水、防油等性能较差,因而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纤维素纤维固色方面,由于其表面结构简单,亲水性强,颜料很难附着在其表面,因此其固色性较差,这也成为了制约其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在研究如何改善纤维素纤维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以扩大其应用范围。
其中,界面改性和天然染色是两个重要的方向,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方向展开研究,探究如何改善纤维素纤维的性质和性能。
1 界面改性1.1 硅烷-羟基化反应硅烷-羟基化反应是一种常用的界面改性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引入硅烷基,将硅烷基与纤维素纤维表面上-OH基团发生反应,从而引入羟基。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改变纤维素纤维的表面形貌和结构,提高亲水性和化学反应性。
CVC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低浴比免还原清洗染色生产实践

CVC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低浴比免还原清洗染色生产实践作者:苏明军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5年第4期苏明军(广东精英纺织有限公司,广东四会526000)【摘要】介绍了CVC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低浴比免还原清洗染色工艺及染色后处理工艺的优化。
以染厂实际批量生产的染色物为测试物,通过对染色物布面效果、颜色重现性及色牢度等方面的评估与检测,并结合该工艺与传统染色工艺曲线对比,得出该工艺染色具有良好的染色稳定性、重现性与色牢度,比传统染色工艺可节时2h,节水30%。
【关键词】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免还原清洗;后处理;CVC织物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4.006中图分类号:TS19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101(2015)04-0019-030引言在国际流行服装面料中,多组分纤维纺织品琳琅满目,层出不穷,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混纺织物以一种纤维的特性来弥补另一种纤维的不足,通过混纺技术提高混纺纱的性能,获得各种花色品种的全新效果,同时达到降低纺织品成本的目的。
其中CVC织物的产品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CVC织物分散/活性低浴比免还原清洗染色工艺具有流程短,耗能、耗水量低,染料选择范围广,绿色环保等特点,可大大降低污水处理负荷,对印染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1]。
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该工艺还有提升空间,为此,采用上海雅运纺织助剂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皂洗剂ArgacelTCW,优化了染色之后的皂洗后处理,从而减少了整个后处理过程的洗水次数,进一步缩短了工艺时间,减少了水的用量,节约了成本[2]。
本试验以染缸应用优化后的染色工艺,低浴比生产黑色大货为依据,通过对染色物的布面效果、染色重现性和色牢度等方面进行评估与检测,并结合该工艺与传统染色工艺曲线对比,来考察该工艺的优越性。
1试验部分1.1材料18.22tex棉60%/涤40%CVC平纹布(自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料染色是我国印染行业所倡导的节能减排的清洁生
产 技 术之一 , 具 有生 产流 程 短 、 无 需水 洗 、 节约 能源 、 仿 色 容易 、 不 会产 生 大量 染 色 污 水等 优 点 。 尤 其是 对 于涤 棉 织 物, 涂料 染色不需 要热熔 或高温 高压等复杂 条件 , 工艺优 势 更为突 出。 但 是涂 料不溶 于水 , 对 纤维 没有亲和 力, 染色 时 需要辅以粘 合剂 , 因此 传统 的涂 料染色存在 只能染中浅色 ,
节省 能源 , 同时大 大提 高了涂 料 的利用率 , 使 涂料可染 中深 色。 本文 探讨了HL 对C V C 织 物进行 化学 改性 的工 艺及其 在 涂料 轧染中的应用性 能。
1 试验
1 . 1 材料及仪器
织物 : T 4 0 / C 6 0 平 纹C V C 织物 , 浙 江宁波 雅戈 尔公司提
中图分 类号 :T S 1 9 3 . 5
文献标 识码 :A
S t u d y o n Mo d i f i c a t i o n o f C VC F a b r i c a n d I t s P i g me n t D y e i n g P r o p e r t y
供。
织物手感发硬, 染色牢度差等缺点。 为改善以上情况, 采用
自制 阳离子 改性 剂 HL 对 涤 棉 织物 进行 染 色前 改性 , HL是
一
种 含有多 个环 氧 乙烷 活性 基 , 并含 有 阳离子季 铵 基 团和
药品及涂料 : 阳 离子 改 性 剂 HL ( 自 制) , 涂 料 藏 青 H 一 3 0 4 F R 、 涂 料红 、 涂 料黄 ( 上海 振荣化 工涂料有 限公司) , 粘 合 剂 DH一 1 0 3( 辽 宁 省丹 东 市 金 山粘 合 剂 厂 ) 为评价指标 ,优化后 改性 工艺 条件为 :HL 用量1 0 g / L ,Na O H用量 4 g / L,常温
改性 5 mi n ,轧辊压力0 . 2 5 MP a 。改性 后的c Vc 织物经涂料轧染 可获得更高的染色深度。该工 艺具有工效高 、成 本低等优点 ,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具有 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阳离 子改性 ;涂料轧染 ;C V C 织物 ;染 色性能
应用技术 D 染 整 技 术 y ei n g & Fi n i s h i n g T ec h n ol o g y
C V C 织物的改性及其涂料染色性能研究
文l 高亚宁 纪 惠军 王小娟
摘 要 :钳・ 对传统 涂料染 色只能染 中浅 色的不足 ,采朋 自制 阳离子改性剂HL 对CV C织物进 行改性 ,以染 色K / S
At ) s t r a c t : 1 i ) o v e r c o n 1 e t h e s h o r t a g e ol I r a di t i o n a l p i g I 1 t e n t d y e i n g ( VC f a b r i c Wa S 1 1 I o d i i f e c l b y s e l f - ma d e c a t i ( ) 1 1 i c I I 1 ( ) di f i e i l — t I .KI S V a 】 U e d r y / we t r ub b i I l g j 7 a s l n e s s[ 1 1 l d wa s h i n g f ' a S t l l e s s we} . e t e s t e d t o e v a J ua t e d v e i I ' 1 g e l ' l e c t a l 1 d t h e o p t i i i iz f e d mo di f l e d c o n di | i ( ) j 1 S we r e d e tD f e n a S l ' o l l m ̄ :l 1 l ( ) ( j i f i e r} t i _ l ( )g / ! Na Ol { 4 e l 1 i I T I I 1 1 e r s i n g a t r ( ) ( } r n t e mp e l a t L I I e[ 0 1 5 I T l 1 r o l l e i f ) r C S S U F e 0. 2 5 MP a 1 h e p r o c @ s s h a s t h e t l d v a n t  ̄ l e s ot h i g h e r e f i f c i e n c y . 1 o we r c o s I . wa t e l ’ a n d e l t e r g y s a 、 r i n g a n d i S i n l i l j e wi t h t h e c o n c e p t ot ’ O i l y i F 01 1 I t l e n t a l
p l ’ o t e c Uo n S O i t s p r o s p e c t I S p l 0 f ) / ' i 1 S l } ] 0 。
Ke y wo r ds :c a t i o n i c mo d i f i c a t i O n , p i g1 i l e l l t p a d d y e i f g CV( 1 7 t h b l ’ i c 。 i , e i I i g p l o p e l ’ 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