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区大棚草莓优质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草莓大棚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草莓是市场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水果,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草莓在种植过程中,体现出了很强的繁殖能力,而且栽培起来也更加的简单方便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供应,因此,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水果之一。
草莓产品不仅可以在新鲜时期作为水果进行售卖,还可以将其作为其他衍生产品,比如草莓果酱、草莓干、草莓饼干、草莓奶昔以及其他类草莓味的食品。
当前,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草莓在市场中的价格也开始趋于平稳,所以市场对于草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要想充分满足市场对草莓的需求,种植人员就一定要对草莓的种植技术进行充分的掌握,确保草莓的种植产量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提高草莓品质,促进草莓种植行业的更好发展。
草莓在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病虫害问题的侵扰,导致其品质和产量下降,所以种植人员还需要重点加强病虫害防治处理工作,确保草莓可以真正符合市场供应需求。
草莓是一种红色的果实,颜色非常鲜艳,味道酸甜适宜,是市场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水果,而且营养含量非常丰富。
最开始在一些地区由于条件受限,并不适合草莓种植,因此当地的草莓售价通常较高。
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草莓的市场发展空间非常的广阔,同时拥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所以农户开始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草莓栽培。
在一些地区,农户可以利用大棚种植技术进行草莓水果的栽培和种植,有效地扩大了我国草莓种植产量,使得人们都能享受到优质的草莓水果,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接下来本篇文章将主要针对草莓大棚种植技术的相关要点进行介绍,包括如何培育草莓壮苗、控制大棚环境、定植以及进行田间管理操作。
并且会主要针对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研究和介绍,希望能够给农业种植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草莓品种的选择进入现代化社会之后,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农业领域中使用的品种研发技术也更加的先进,使得当前阶段的草莓拥有丰富多样的品种类型。
当前市面上的草莓品种主要包括明宝、密宝、哈尼、红宝石、大将军、草莓王子、红玫瑰、宝交、达娜、以斯列二号、美六、法兰地等。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大棚草莓是一种常见的保护地栽培莓果类品种,但在生长和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产量和品质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大棚草莓的生产中,科学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是至关重要的。
1、灰霉病症状:叶片上无规则形状的灰白色霉层,湿度高时会呈现粘稠状。
防治方法:进行田间排水和通风,及时修剪患病部位,打药使用苯醚甲环唑等药剂。
药剂使用应注意剂量,不要超量使用。
2、红星疫病症状:叶片上出现红点,逐渐融合形成大面积的暗红色,最后叶子脱落。
防治方法:采取轮作,注意水肥管理,荫蔽排水。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如烯丙环唑、咪霉胺等。
3、萎缩病症状:植株整体弱化,叶片变黄,茎部出现针状点状的斑点,以后向周围生长。
防治方法:采用深耕改善土壤,加强肥料补充,进行早期发现和消毒,采用甲胺磷等农药进行药剂处理。
4、褐斑病症状:叶子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暗褐色斑点,中心较暗,边缘环状,最后导致叶片凋萎。
防治方法:及时发现患病叶子,进行隔离,及时喷药。
药剂选用茜草素、甲基硫菌灵等。
1、蓟马症状:在花芽,花期与果实成熟期出现,斑点或成片出现淡黄色斑点,严重时可使部分果实变小,枯萎。
防治方法:增强通风,降低温度湿度,借助灯泡陷阱,粘虫板夹捕等措施,可使用甲氰菊酯等药剂进行喷洒。
2、赤螨症状:常常在生长季节发生,叶片内部出现白色小点,并向周围扩散,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斑点,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防治方法:增加透气性,及时清除枯叶死枝,加强管理,喷施辛硫磷、氧化乐果等药剂。
3、蚜虫症状:蚜虫数量增多后会导致新叶畸形,严重时可使叶片发黄,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清理病虫源;用20%吡虫啉等害虫药剂喷全株。
总之,及时发现病虫害,有效施药,加强田间管理,防范未然,是大棚草莓种植中防治病虫害的关键。
大棚草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高 , 益好 , 合 进 行 农 田 收 适
结 构 调 整 ,发展 效 益 农 业
的要 求 。 根据经验 , 草莓大棚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介绍
如下 :
时将 苗 根 颈 弓背 朝 向沟 边 ,并 要 求将 根 系剪去
一
1 种 苗 的选 用
最 好 采 用 专 用 草莓 种
苗 , 在上年 1 应 0月 进行 露
起 到降 温降湿 作用 , 长果 实 的生产 期 。 延
周喷一次 1 0 倍多氧毒素剂或 6 0 0 0 0 倍敌菌 I < 溶液 。 根 据 草莓 发 展 情况 看 ,有 以 下几 个 方 面应 值 得 注 意 : 是不 能在 同一 田块 连 续种植 3 5年 。如在 同一 田 一 ~
理 方 便 , 产 成 本低 , 量 生 产
定 , 花芽分 化率 达 5%时 即可定植 。 顶 0 在 生产 实 践 中 , 如果 短 缩 茎 出现 明显 弓背 , 叶片 基
部 叶柄上 出现 了耳 叶 , 时候就 达 到 了花芽分 化 。根 据 这 气 候 条件 ,确定 定植 时 间 。6米 宽标准 大棚 , 栽 种 8行 ,株 距 2 -5厘 02 米。东西 向双行 栽 种 , 亩 栽 6 0 ~ 0 0株 。种植 00 8 0
致富经典
温与 5 ℃以下低 温对 草莓 生长 都不 利 。一 般 白天 温度 控 制 在 2 ~ 81 间 , 5 2  ̄之 2 不要 超 过 3  ̄ 晚上 以 7C 宜 。初 0C, o为 花期 保 持 2 ℃, 5 成花 期掌 握在 2 ℃。1 3 2月下 旬到 1 月底 之 间 , 温低 于 5 时 , 棚 应在 大 棚 内设 小 拱 棚覆 扣膜 , 极
致 富 经 典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对策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对策一、大棚草莓的常见病害1、灰霉病草莓灰霉病是目前耕种高密度床栽培的草莓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是由灰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
症状主要表现为:枯黄叶、叶片变软、柔软化变黑,以及果实上发黄、变软、有腐烂斑点等。
发病初期果实上有淡黄色、水渍状的斑点,渐渐扩展至全果,如果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易导致大量死亡果实产生,影响草莓的品质和产量。
预防方法:①经常通风、松土,保持足够的湿度。
②避免粗放种植,植株间留有足够的距离。
③保持草莓架、架杆、地面的清洁。
④及时清除感染病菌的果实、病叶、死植株等卫生障碍物。
⑤定期使用消毒剂、杀菌剂进行草莓保健。
2、褐斑病草莓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草莓果实的发色和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它是由一种病原真菌引起的,可以在草莓上部位和下部位都发生。
症状有:果实上出现黄色斑点,褐色尘埃样物质附着于斑点周围,形成褐色斑点。
在极度湿润的条件下,褐斑病会引起草莓疯长、生长旺盛,但还是非常有害的。
预防方法:①在种植过程中不要种植不健康的草莓,选择健康、种植时间合理的草莓品种。
②勤换地,做好不断轮作的工作,避免连作。
③保持草莓架、架杆、地面的清洁。
④采取合适的药剂杀菌灭菌,严格控制病菌的传播。
3、立枯病立枯病是由水生真菌引起的草莓病害,常见于暴雨后。
在草莓栽培中,立枯病病害会引发草莓叶、花、果实的病害,并导致草莓植株的死亡。
预防方法:①在草莓生长过程中,应适当控制水源并恰当灌溉。
②经常做好通风、松土工作,在水事上,要尽量避免在草莓浇水的情况下使用喷雾灌溉。
③定期剪除叶片,以有效控制病菌的传播。
二、大棚草莓的常见虫害及防治1、蚜虫草莓蚜虫是草莓上的一种病害虫,成年的草莓蚜虫只有1.5毫米左右,而幼虫只有一个极小的蚜虫卵块,难以被裸眼捕捉到。
蚜虫会在草莓上吸食汁液,也会导致茎叶受损。
预防方法:①在种植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草莓上的蚜虫,清除它们。
如果小草莓出现蚜虫,应及时检查确定蚜虫是否涉及到成熟的草莓。
大棚草莓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措 施 ,农 事操 作 时 摘 除卵 块和 幼 虫 团 ,随 时 杀 灭 。
要 害虫 之一 ,食 性 极杂 , 除为 害草 莓外 ,还 为 害 多
法 :① 从苗 期抓 起 ,在草 莓 匍匐 茎分 株繁 苗 期及 时 拔 除 弱 苗 、病 苗 , 并用 药 预 防 2~3次 ;② 定 植 时 合 理密 植 ,深沟 高 畦 ,地 膜 覆盖 ;③ 定植 后 以预 防
为主 ,可选 用安 全 、高效 、低毒 药剂 防 治 ,如 5 % 0 秀 安 可湿 性粉 剂 1 0 0倍液 ,或 5 %农 利灵 干 悬浮 0 0 剂 10 0倍 液 ,或 4 %施 佳 乐 悬 浮 剂 10 0倍 液 , 0 0 0
药剂可用 3 %啶 虫脒 乳 油 30 0倍 液 ,或 7 %艾 美 0 0
株 及周 围 ,重 点 喷布 03波 美度 石 硫 合剂 。采 收后 .
全 园割 叶 ,喷布 7 %甲基 托 布津 1 0 0 0倍 液 或 5 % 0 0
退 菌特 80倍 液及 3 %特 富灵 5 0 倍 液等 。 0 0 0 0 1 叶斑 病 。叶斑 病 又称 蛇 眼病 ,主 要危 害 叶片 、 . 2 叶柄 、果梗 、嫩 茎和 种子 。在 叶片上 形成 暗 紫色 小 斑 点 ,扩 大 后形 成 圆形或 椭 圆形斑 ,使整 个病 斑 呈 蛇 眼状 。防治对 策 :及 时摘 除病 叶 、老 叶 。发病初 期用 7%百 菌 清 可 湿 性 粉 剂 50~7 0倍 液 喷 治 , 0 0 0
是 突发 性害 虫 ,食量 大 、危 害重 ,应采 取综 合 防治
或 5%扑 海 因 悬 浮 剂 8 0倍 液 ,或 4%百 菌 清 烟 0 0 5 剂 。药 剂要 交替 使用 ,对 防 治草 莓灰 霉病 有较 好 的 效 果 ,药 后 1 治 效 果 均达 到 7%以 上 ,且 对 0d防 0
大棚草莓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交 替 使 用 。多 种 病 虫混 合 发 生 时 , 将 能 混 用 的 药 应 剂 混 合 使用 , 以达 到一 喷 多 防 的效 果 。
草 莓病 虫害 的 防 治应 坚 持 以农 业 防 治 为基 础 、 优 先 采 用物 理 防 治 、 学 合 理应 用 化 学 防 治 的 综合 科 防 治措 施 ,把 病虫 害 损 失 降 到最 低 ,达 到优 质 、 高
产、 高效 、 害 的 目的 。 无
21 农 业 防 治 .
年 轮 作 一次 , 以减 少 草莓 连 作 病 虫 害 的发 生 。安 装 滴 灌 设 备 , 理 调控 大棚 内的湿 度 。 合 4 加强 栽 培管 理 。采 用 日光 、 ) 高温 进 行 土 壤 消 毒 , 衡 施 肥 , 理 密植 , 当控 制 浇 水 , 时 清 理 平 合 适 及
13 病毒 病 草 莓 整 个 生 长 季 节 均 可 发 生 ,可 造 . 成 全株 发 病 。 期 用匍 匐 茎 繁 殖 , 苗 带 毒率 较 高 。 长 种
1 选 用抗 病 品 种 。 目前 , 岛 福 山 区 主栽 品种 ) 青
中抗病 性 较 好 的 为甜 宝 。 2 培 育移 栽 壮 苗 。选 用 脱 毒 苗 进 行 繁 殖 , 用 ) 选 健 康 壮苗 进 行 移栽 。 3 合 理 轮作 , 灌 。 ) 滴 与玉 米 、 西瓜 进 行 轮 作 ,- 23
蓟 马 的趋 蓝性 在 大 棚 内悬 挂 粘 虫 蓝板 , 杀蓟 马 。 诱 2 . 化 学 防 治 在 病 虫 发 生 初 期 选 用 高 效 低 毒 低 3
残 留药 剂进 行 防治 , 注意 农 药 的安 全 间隔 期 并 轮 换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大棚草莓是一种高产、高效、高品质的小果农作物,但其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草莓产量下降,甚至完全死亡。
因此,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草莓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害1. 灰霉病灰霉病是大棚草莓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病原菌多在潮湿环境下侵染草莓花、果、茎、叶等部位,可导致草莓花芽失去生长能力,果实变形、腐烂。
症状:草莓果实表面出现灰黑色霉斑或软腐,严重时整个果实呈褐色,出现明显的腐烂。
防治方法:定期开窗通风,降低大棚内的湿度。
加强草莓的施肥和浇水,增强铁、锰的供应,增加草莓的免疫力。
清除病害部位,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喷洒。
2. 根腐病根腐病常常因为大棚内湿度过高、通风不畅等原因引起,病原菌在根部和基部内侵染萎蔫、从而导致草莓的生长和产量下降。
症状:草莓呈现枯黄、缺乏活力的症状,严重时出现黄叶、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提高大棚内的通风条件,控制湿度。
在草莓根部加入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质地。
施用有效的杀菌剂,如百菌清。
如发现病情较重时,可考虑更换栽培基质。
3. 叶斑病和黑斑病叶斑病和黑斑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草莓病害,叶片和果实受害后,病菌会蔓延到大棚内,造成严重的危害。
症状:叶片表面出现小坑、瘤,或棕色斑点,严重时病疮会扩散,导致叶片变形并衰竭。
防治方法:(1)在大棚栽培前认真消毒,同时加强通风,并做好草莓病害的预防控制;(2)使用农药进行喷施,建议使用50%苯酚醚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3)及时将感染重的草莓叶片或果实处理掉;(4)对于感染严重的大棚,可经常洒布石硫合剂,进行物理治疗。
二、虫害1. 绿色烟粉虱绿色烟粉虱是常见的草莓害虫之一,在大棚内草莓的栽培中,绿色烟粉虱也常常出现。
症状:草莓叶片的表面出现小斑点或被黄色霉粉覆盖,草莓果实的表面出现油渍状斑点。
大棚草莓的种植技巧及要点

大棚草莓的种植技巧及要点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价值非常高,那么如何种植草莓呢?下面店铺分享了大棚草莓的种植技巧的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大棚草莓的种植技巧的要点一、适时扣棚保温。
一般当气温降至5℃以下时,就应及时在草莓栽培畦上扣上半圆形小拱棚,上覆无色塑料薄膜。
扣棚初期要注意通风,防止棚内超过30℃,尤其是晴天无云、日光强的中午前后,更应防止高温灼苗。
另外,当棚内最低气温在5℃上下时,夜晚应在棚膜上覆盖纸被或草苫保温,白天日出后及时揭去,以增加日光照射,提高棚内温度,谨防冻害或沤根。
进入数九寒天,棚内最高温度若处于10℃以下时,白天也不要揭去覆盖的保温材料,以利草莓安全越冬。
“五九”、“六九”天以后,外界气温稳定在0℃以上时,可以在白天日出后揭去纸被或草苫,但在傍晚日落前要及时盖上,以保持拱棚内有较高的温度。
当小拱棚内温度夜间也稳定保持在5℃以上时,即可除去覆盖物,并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通风防止高温危害。
二、防早蕾早花。
大棚草莓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植株早现蕾、早开花现象。
这种现象发生过多,会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
大棚草莓发生早蕾、早花现象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是与品种特性有关。
花芽容易分化、休眠较浅的品种,如丽红、秋香等,休眠时间仅需50小时左右,休眠期所需低温量较少,容易出现早蕾现象。
二是与肥料、假植影响引起花芽过早分化有关。
一方面,在育苗至花芽分化前,如氮素吸收较少,草莓花芽分化往往提早发生;另一方面,如果假植时间过晚,假植苗过小,或形成老化苗,或假植床上土壤过干或过湿,肥料不足,均可使草莓花芽过早分化。
这些都会造成定植后草莓发生早蕾早花现象。
为防止草莓早蕾早花,生产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择合适的品种。
大棚栽培应选择休眠较浅的品种。
如果选择休眠性较强的品种,保温覆盖不宜过早。
二是育苗过程中,合理施肥,加强管理,培育壮苗。
通过去老叶、去花序、理顺匍匐茎、喷施赤霉素等措施,加强对母株的管理,生产出优质壮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植前 整地 时 , 额施肥 力争达 到 9 定 0—10 t m 2 / 商 品 h 有机肥 ( 、 2 K 0含 量不低 于 6 ) N PO 、 : % 。同育 苗一样 , 有 将
机肥匀撒地 面 , 耕 2 深 0~3 m, 即进行 耙耱 , 0a 随 细碎 土 块。 再按 1 0 g h 的量匀 撒复合 肥 ( P 0 、 0k/ m 5 N、 2 , K 0含量 均为 2 % ) 以 121 的间距起 垄 , 高 3 4 m、 0 , . 1 ' 1 垄 O~ 0c 顶宽 3 m。 0c
13 匍 匐茎 固 定和 施 肥 .
随着产业化结构 的调 整 , 南通地 区的草莓种植 面积逐年 增加 , 在如皋 、 门 、 海 通州等 县( 、 已经具备 了一定 的规 市 区) 模, 经济效益 良好 。但 由于气候条件影响及粗放管理 , 影响草
当母株有匍匐茎长出时 , 及时将其牵引到育苗钵上 , 将钵
选择直径 5e 高 1 5c m、 O~1 m的细长塑料钵 , 填实营养土 后 5个 1排放置在母株旁边 , 排列方向与母株行 向垂直( 开浅
沟掩埋 5~ m深 ) 7c 。采用细长的营养钵 , 小苗根 系会沿钵 内 壁延伸缠绕 , 内营养土 固定成团 , 将钵 移栽时钵内营养土不会 破碎 , 不伤 根 , 需缓 苗 。也 可用 直径 8~1 m、 8~ 不 0c 高
于 9月 1 0日前移栽 健壮钵株 ( 4~ 具 5张叶 片) 每垄 2 ,
行, 在微喷灌带 2侧定植 , 株距 1 m。 5c
2 3 肥 水 管 理 .
霜状 白粉 , 以后扩展至全株。随着病势加剧 , 叶片上卷呈汤匙 状 。花蕾 、 花瓣受害呈紫红色 , 不能开花或不能完全开花。果 实染病 , 面覆 盖 白色粉状 物 , 表 不膨大 , 长形 , 瘦 幼果 失去光 泽 、 化。防治对策 : 硬 在发病初期 , 可用 6 %唑醚 ・ 0 代森联水 分散粒剂 10 0 液或 7 %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 粉剂 100倍 0 倍 0 0 液预防 ,0 三 唑 酮 乳 油 2 00倍 液 、5 嘧菌 酯 悬 浮剂 2% 0 2% 100倍液进行 防治 , 0 上述药剂应交替使用 。
采用异地高海拔低温育苗等方 法。但 由于设施投 入大 、 营 运 成本高和长距离运苗带 来的缓苗等 问题 , 目前该项技术还 不
能够普及 。为了克服这一 困难 , 日本草莓 同行根据花芽分 化
的碳氮 比( / 理论研 究开发 出断氮 促草 莓花芽 分化 的技 C N) 术, 在高温长 日照的夏季育苗 阶段 , 培育 出 l 1月份上市 第一
1 育 苗
般可培养 4— 5棵钵苗。此外 , 育苗过程 中要及时给母株 供
应肥水。
育苗是草莓高产 高效栽 培的关键环节 , 培养健 壮且有足
14 钵苗营养管理 .
够花芽分化的草莓苗是 获得草莓早果 、 连续结果 和优质高产 的最关键 因素。 目前 生产上用 的草莓 苗多数是露地 育苗 , 移
但 当温度低于 5℃时又会进入休 眠。第 2年春天一次性快速
分化 , 集中结实成熟 , 这就是 目前露地栽培草莓集 中成熟上市
并一茬结果的主要原因。在江苏省南 通市 等长江流域及以南
地 区, 夏季高温 , 日照时数在 1 2h以上 , 不适合草莓 的花 芽分 化, 为此 , 要采用低温冷库育苗和 黑暗低温 育苗技术 , 可 需 也
花芽分化是草莓结实的前提。为 了使草莓苗在定植后 的 2个月左右 ( 1 中旬 ) 1月 能够结 出第 1 茬果 实 , 须在苗期就 必 促进花 芽分化 , 保证 9月初定植 时每 株苗都有 足够 的花芽。
草莓是短 日照植物 , 花芽分化 的前提条件是短 日照 和低温 , 在 日照不长于 1 、 0h 温度不高于 8o C的条件下会 快速分化花芽 ,
交替使黏土变细碎。于 2月底 耙耱 , 土壤 细碎后 以 3m 的间 距起垄 , 垄高 3 m、 3 m。于 3月 1 0e 宽 0e 0日前移栽健壮母株 ( 4— 具 5张叶片) 株距 4 5 m。条件许可时配置滴灌设 , 0— 0e 施, 及时补水 , 促进母株健壮生长 。 12 育苗钵和营养土 准备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 0- 0 - — —
江苏农业科学
2 1 年第 3 01 9卷第 6期
余德琴.南通地 区大棚草莓优质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 J .江苏农业科学,0 13 ( )3 0—3 1 2 1 ,9 6 :0 0
南通地 区大棚草莓优质高效栽培 及 病虫 害防治关键技术
佘德 琴
在温度较低 的冬春季节 , 了保 持温度 , 为 大棚 要密 闭 , 会 导致 C : O 不足 , 响光合作 用及草 莓产 量和 品质 , 影 故需 要进
行 C: O 施肥。具体做法是在大棚内间隔放 置一些塑 料桶 , 内
32 4 根 腐病 ..
症状 : 受害植株从下部 叶片开始 , 由绿色变
注 意控制湿度 , 及时通风 排湿 。在大棚 温度达到 3 0℃以 上时 , 应将 裙膜卷 起 , 拱棚 2头揭 开 , 棚 内空气流 通 , 使 降低
湿度 。
2 5 二 氧 化碳 施 肥 .
菌清可湿性粉剂 5 0~ 0 0 7 0倍液或 7 0%代森锰锌可湿性 粉剂
40倍液 ,0d 0 1 后再喷 1 。 次
32 主 要 病 虫 害及 其 防 治 .
一 3 1一 0
花芽分化 的高碳氮 比(/ ) C N 营养条件 , 促进花芽分化。
2 定 植 及 栽 培 技 术 2 1 定植 前 土壤 准备 .
32 1 灰霉病 ..
症状 : 灰霉病是草莓 的主要病 害 , 在开花 以
后发生 , 主要危害花朵、 果实和叶片。在果实上从果基近萼片 处开始发病 , 初期病斑呈水渍状 , 渐渐变 褐色 , 形成褐色长形
以独 立 生 长 了 。 16 花 芽分 化 .
于育 苗前 1年 的 1一 l , 0 1月 给选定 的育 苗地匀撒 底肥
( 质 有 机 肥 9 — 10 / m ,外 加 复 合 肥 7 0 — 优 0 2 th : 5 1 0 g h 。 后深耕 3 m, 0k/ m ) 2 0c 但不要进行耙耱 , 利用冬春冻融
24 大 棚 温 、 . 湿度 管理
片 。在叶片上先形成紫褐色 、 周缘不 明显 的不规则斑点 , 继而
扩大成 3— l 的不规则病 斑 , 叶呈暗色 , 4ln长 n 全 进而呈黄褐 色并枯死 。在叶柄上病 斑呈黑褐色 , 最初呈斑点状 , 后扩大成 条状 。防治对策 : 及时摘除病叶、 叶, 老 发病初期 喷施 7 %百 0
后要及时补充 营养 , 将复合肥 ( P O 、 : N、 z K O含量均 为 2 %) 0 溶化成 1 1 0 / 0的营养液 , 0 每周浇灌 1 。 次
15 . 分苗
大约到 6月底 , 同一个 匍 匐 茎上 的第 5株苗 能 够 长 出 3~ 4张叶、 叶片基本展开 时 , 应将匍匐茎 断开 , 每棵钵 苗就可
(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南通 2 6 0 ) 2 07
摘要 : 育苗 、 从 定植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南通 地区草莓优质 高效栽培及病虫害 防治关键技术 , 为草莓种 植户
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南通地区 ; 草莓 ;高效栽培 ;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 类号 : 6 84 4 ¥6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2—10 (0 1 0 0 0 0 10 3 2 2 1 )6— 3 0— 2 岩 = 1: 配制 。 3: 1
内营养土充分浇水 , 选择匍匐茎 的节位 , 用倒 “ 形 卡( 用 u” 可 1 0~1 2号铁丝 自制) 固定匍匐茎 , 使匍 匐茎 的节位 和钵 内营 养土密切接触 , 于尽快生根。母株营养充足时 , 个匍匐 茎 便 1
一
莓 的品质和产量 , 加上各种病虫害危害 , 影响 了草莓种植 的经 济效益… 。因此只有采用科 学的栽培技术 , 强病 虫害综合 加 防治 , 能实现草莓高产与稳产 。 才
垄顶 中央配置微喷灌带 ( ) 垄面全面覆地膜。 管 ,
2 2 定植 .
微粉 60倍液 、0 0 5 %腐霉 利可湿性 粉剂 1 0 或 5 %异菌 0倍 0 0
脲可湿性粉剂 1 0 0倍加 5 % 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 100 5 0 0 倍液喷雾 , 0d喷 1次 , 7—1 连喷 2— 3次。也可在大棚内施用 噻菌灵 、 腐霉利或百菌清烟剂 , 每次熏 1 , 7—8d熏1 。 夜 隔 次 32 2 白粉病 . . 症状 : 白粉病也是 草莓 的主要病 害 , 害叶 危 片 、 、 果梗 、 花 果、 叶柄 和匍匐茎 。叶 片受 害初期 , 叶背出现薄
成红褐色 , 逐渐 向上凋萎 , 最后枯死 。防治对策 : 以防为主, 草
1 m的营养钵育苗 。 苗 营 养 土 为 细 碎 土壤 :有 机 肥 = 0c 育 ( 8 1 有条件 时可按蛭石 ( 腐熟菇渣 ):泥炭 : 珠 6— ): , 或 珍
收稿 日期 : 1 一 2— 0 2 l 0 2 0 基金项 目: 江苏省高校 科研成 果产业 化推进项 目( 号:H 2 1 — 编 JB 01
3 2 3 叶枯病 .. 症状 : 主要危害 叶片、 叶柄、 果梗 、 嫩茎 和萼
采用滴灌 , 避免大水 沟灌 。大水 沟灌会导 致垄底 长期积 水 , 加棚内湿度 , 增 导致病害蔓延 , 也不利于果实 品质的提高。 应结合高垄 , 采用膜下 滴灌 或微喷灌 供水 和补 充 营养 ( 将肥 料溶 解 成 液肥 供 给 ) 。土 壤 含 水 量 保 持 在 最 大 持 水 量 的 6 % 一8 % , 0 0 有条件 时在垄面插土壤水分张力计 , 保持土壤水 势不高 于 一 3一一 P 。肥料营养在充足 的基 肥基础上仍然 5k a 要根据 叶片颜色及时补充 , 最好用溶化好 的液体肥料 , 通过滴 灌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