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合集下载

人民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人民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启与交党攻益 而夺之天下。是禹 名传天下于益,其 实令启自取之。
——《史记·燕召公 世家
如何治理“家天下”? 通过占卜神化王权
建立行政管理制度
1.(2019·广州学业水平测试)《礼记》中记载了 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 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 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 )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立子以贵不以长” 系





周公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传位无法, 国家必乱!
周公
长子
长子 长子 长子 长子
表示 其余 嫡子
及 庶子 等以后历代存续)
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 固国家统治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来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476年)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年—— 1912年)
夏、商、周
秦 清朝
内容标准:了解分封制
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 的亲情之爱。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②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 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与分配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④内容: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
宗体系。
⑤对宗法制度的评价: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①嫡长子为大宗,享有继承权;庶子为小宗,被分封; 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解决了权利与财产的继承问题。
②嫡长子与其他诸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凝聚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又构成了统治阶级内部 严密的等级。
嫡长子(嫡长孙……)
大宗 (宗主)
天子
诸侯

嫡长子
大夫
余嫡子及庶子
2.分封的对象:
材料一: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而天下不称偏焉。 周王的同姓亲属
──《荀子•儒效》
材料二:
姜太公辅佐武王灭商 ,
封国为齐, 建都临淄。
功臣
材料三: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
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古帝王之后
──《史记•周本纪》
3.分封的内容:土地、人口 4.封君、封臣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土地 人口
周王
诸侯
服从 朝觐 纳贡 出征
封臣的权利:在自己的疆域内对卿大夫实行分 封,享有独立性,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
封臣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 朝觐述职。
卿、大夫 士
5.影响:
• (1)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 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是西周 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 (2)后期:因受封诸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 性,随着王权的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 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它规定了宗族内嫡庶系 统的办法,确立和巩固父系 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 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开始: ②目的: ③内容: ④特点: ⑤影响: ⑥破坏:
问题探究:分封制的破坏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 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 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史 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的 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周 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 西周分封制破坏的原因
对西周的制度有直接影响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 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 益,可知也。” ——孔子 • 你是如何根据孔子这段话来 概括夏商两朝政治制度对西周 的影响?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在“家天下”的社会, 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如果你 是天子,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巩固广阔的疆土?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起源 ——夏(公元前2070年 禹)
• 这两幅画像中的人物是同一个历史人物吗?
• 这两幅画像有何不同?能说明什么问题?
1、王位世袭制
2、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
相、卿、士 卜、祝、史 师
兄终弟及 父子相传
王位在一 家一姓中 传承
参与商王决策
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
执掌军权
封侯、伯
地方
以宗法制为核心, 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第一单元
•自主学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约公元前2070年,谁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王朝?他死后,儿子启继位,禅让制被什么制度 取代? • 约公元前1046年,谁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 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实行什么制度?什么时 候,这一制度受到破坏?

第1课_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_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两个层次回答问题。 第一层次信息:宴饮时,按身份(等级) 分配食品;食具有筷子;食具有叉子;食 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一 定的规矩;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8分) 第二层次信息:饮食之礼起到加强宗教团 结,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周代已经形成 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 差,贵贱有序的思想。(5分)
二。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分封制的目的:巩固统治。封邦建国
2。分封的对象

《礼记· 礼运 篇》: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 礼……”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分封制的内容(权利、义务)
小结 夏商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 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
内容:周王封土地,诸候尽义务 影响:扩大了周朝的疆域 结果:西周后期开始日益被破坏
由来: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西周
宗法制
目的: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家族地位的稳定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为分封制
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1。王位世袭制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 夏 禅让制 公天下 王位世袭制 家天下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 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3)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响
想一想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含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 政治性质的制度。 2。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3。作用: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问题探究1:夏商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 照片上的禹与你 平时了解的禹有 何不同?
你知道历史上王位 是如何世袭的吗?
戴冠冕的夏禹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知识结构
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的建立:约前2070年 禹
2.夏商实行王位世究3: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周天子
制西 度周 示分 意封 图和 等 级
诸侯
卿大夫

贫民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奴隶
2、西周宗法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扩大统治区域、交通网络、众星捧月
6.评价: 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 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c. 构织遍部全国的交通网; d. 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e.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 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 f.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到西周后 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7.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 A.原因: 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分封制下,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表现: a.楚王问鼎; b.诸侯争霸。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 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 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史 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的 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周 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定义:又称封邦建国。 ②目的:巩固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④受封者的权利和义务:
义务: 政治:听命;经济:纳贡;军事:随征 (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权利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的独立性。 ⑤ 森严的等级秩序: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疆域里又对卿 大夫实行再分封(分级立宗制)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 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 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 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 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西周分封制 ①分封制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 周以后尽管分封制作为一项主要的地方制度 被废除,但分封制的残余与影响一直存在。由于 分封制与血缘宗法相联系,秦以后,历代都不同 程度地实行着分封体制,一般表现为“封地治民” 的“实封”体制,也就是所分封的王或国有权力 独立地治理权。所封的王或国实力增强后,对中 央形成威胁,导致国家分裂或动荡;“封地不治 民”的“虚封”体制,只分封给爵位尊号但不治 理所封地区的百姓,这种分封只是为了体现皇室 的尊贵和对大臣的恩宠,如历代都有皇室所分封 的“王”。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1.“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 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 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2.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 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 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 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④分封制与中国的风俗文化。分封制对中国 传统的姓氏文化影响深远,很多姓氏来源于古 代的封国或封地名称,如姓氏中的齐、鲁、赵、 燕、晋、秦、楚等;再如在秦国主持变法的商 鞅,本是以氏为姓称公孙鞅,后以国为姓称卫 鞅,再后来因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在商,所以 又称商鞅。战国时秦国与晋国曾联姻,后世就 以两家联姻称为“秦晋之好”。

高一历史必修一_第一课_夏商周的政治制度_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_第一课_夏商周的政治制度_课件

探究思路和方向: 1.“尊宗敬祖”、“认祖归宗” 等现象 2.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3.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 4.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干部职务终身制
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的 影响?
公祭黄帝陵
探究方法: 1.以四人为小组,展开讨论,阐明观点,共同完成一篇小论文。 2.通过查阅书刊、互联网搜索或者向家里的长辈请教等方式来发 掘其影响的方方面面。
C、宗族网庞大
D、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 和特权
4、《荀子· 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 下,立七十有国,姬姓独五十三人。”可见同 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 时,周王会给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5、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 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一、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与义务 二、宗法制的目的及影响 三、如何客观评价分封制与宗法制 四、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下列君王中,每日必占卜,遇 事必占卜的君王最有可能是: A、周王
B、商王 C、秦王 D、夏王
2、右图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政治制度?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3、右图反映的是周朝一重要的政治制 度,这一制度最大的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和小宗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本单元四课内容,围绕着两条线 索展开,一条线索是中央集权与地方 分权的斗争,一条线索是专制皇权与 相权的斗争。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 (封建制社会) (奴隶制社会)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识图读表 释史明义

一、读图释义

西周分封示意图
读图要领:(1)图片背景:西周建立后,为了巩
固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分封制。 (2)图示内容:图示反映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同姓 贵族、功臣和归顺的异族首领。从布局上,王族 占据战略要地,是分封的主体,直观地反映了“ 拱卫王室”的分封意图。 (3)应用提示:根据图片考查分封制的内容、目 的和影响等。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特点: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继承方式: 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2、国家行政管理制度:
王位世袭制
中央
相、卿等的设立
地方 ——侯、伯等设立
孔子: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3、影响:商朝继承了夏朝制度而稍有变化,
周朝又继承商朝制度而略有调整。
例5、下列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 是(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摘自《左传》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廵其所守也。诸侯 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 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者则削其地,三不朝者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 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聘(郑庄公臣下) 射(周)王中肩。 ----《左传》



要点2 宗法制有哪些影响? 提示:(1)对西周:确立了土地、财产、政 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证了贵族的垄断 特权,凝聚了宗族,稳定了统治。 (2)对后世: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 常生活观念(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如修族谱 、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甚至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重视人情关系人为 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 受到约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点:历史的进步。 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 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例2.公元前21世纪,中国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主要是: A.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 B.发展统一国家的需要 C.居民“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结果 D.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抗的结果
(二)分封制:地方分权型国家管理形式
2.分类:
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 阶级专政两种类型; 就政体而言——有分封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两种主要形式。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宗法贵族 君主制
(奴隶社会)
以秦 为界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年— —1912年)
(公元前2070 年——公元前 476年)
夏、商、周
思维提升: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 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是 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统 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保证了 分封制的推行和顺利实施)。 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
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
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在家中、族内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是分封制(四)中国早期政 Nhomakorabea制度的特点
(1)世袭制度。 禹的儿子启在其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从此开始了“家天 下”的局面;商代则形成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权力继承规 则;周代则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 (2)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 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 商和周都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 的高低。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西周分封制中分封诸侯的权利。
近代中国:1840年—1949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
约80年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 约30年
现代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必修(Ⅰ)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总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概 况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定义: 集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 总和。国体:国家的性质;政体:国家政权 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 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3、实质(含义 ): 维护政治关系的政治制度。
4、特点: (1)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 (2)小宗服从大宗,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 (3)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 隶属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周天子——诸侯——卿大 夫——士 5、作用: (1)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保 证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2)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稳定统治集团)。 (3)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 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探究:西周分封制初期内得以维持的原因: ①西周初期,周王室实力强大。 ②周王室对诸侯有着较为严格的约束 ③地方诸侯暂不具备与周王室抗衡的实力。
(三)宗法制——由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长制直接 演变而来
1、地位: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解决贵族之 2、目的: 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保 证王权巩固(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 稳定)。
探究思路和方向: 1.“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 2.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3.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 4. 干部职务终身制
1)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 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
2)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 派势力等,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 背。
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
古代中国:170万年前——1840年 史前时代: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文明时代:农耕文明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春秋: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 东周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 隋唐:581年—907年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 明清:1368年—1840年
(4)巩固、完善了分封制; (5)重亲情、家庭、重血缘、重宗族等宗法观念宗法观 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家谱、祭祖) (6)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 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 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后期中央权 力削弱) 【探究】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有哪些关 系? 政治:君臣关系(等级从属关系) 血缘:兄弟关系 宗法:大小宗关系
集中 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5、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6、作用: 前期: ①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 ②拓展了疆域,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 ③使周的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具有稳定性和延续 性。 后期:走向崩溃 蕴含着分裂割据的危机,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 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 渐削弱(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原因?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如何?
宗法制 核心 里 表 分封制
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2、“分”是“宗”在政治上的体现(分封制是按照宗 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宗”是“分”在血 缘关系方面的体现。 3、“宗”是“分”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 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清朝
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课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世袭制: 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禹传子,家天下,王位世袭制取 代禅让制); 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例1、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 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 进步还是倒退?
【探究活动1】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如何?它 们对西周统治起到的共同作用有那些?
共同作用:
①有效防止了贵族之间因权利继承产 生的纷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②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地位。 ③强化了中央政权的管理。
【探究活动2】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 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1、概念: 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 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授土、授民、授职。 2、目的: 3、对象:
巩固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商代)
4、权利: 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并且可以再行 体现特点:最高执政集 分封(层层分封、权力大独立性强) 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