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液体的压强
9.2液体压强

斜,那么随着试管的倾斜,试管
中的液体 对底面的压强将( B ) A.增大 C.不变 B.减小 D.无法确定
例题: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 内装有质量为1 kg的水 ,若水深h= 18 cm 求:(1)离容器底8 cm处有一个A点,
A点处受到水的压强和方向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解:(1)hA=18 cm-8 cm=10 cm=0.1 m PA=ρ水ghA=1.0×103Kg/m3×9.8N/kg×0.1m =980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h水= 1.0×103Kg/m3×9.8N/kg×0.18m=1764Pa
1.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 大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的增 加而增大,坝底受到水的压强 ,下宽能耐压。
2.为什么深海鱼类被捕捞上岸后会死亡? 带鱼等深海鱼类长期生活在深海当中,内脏器 官适应了深海中巨大的压强。一旦离开海洋,由于 外界压强的忽然降低,内脏器官会爆裂而导致死亡。
设想连通器底部有 一 个圆形的小液片。 因为 小液片处于静 止状态,所以小液片 两侧受到的压 力相 等。 F1=F2 p1S=p2S p1=p2 ρgh1=ρgh2 h1=h2
生活中的连通器
本课小结
一、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 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 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 强越大。
一、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 活动(1) 现象: 橡皮膜向下凸出 现象表明:
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产生原因: 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活动(2)
现象: 橡皮膜向右凸出 现象表明: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产生原因: 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 小结: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有重力 且有流动性。
9.2液体的压强(最新)

4.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压强关系是 ( C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
反馈练习
1、某同学测得家用保温瓶深度为30cm, 装满开水后,水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是 _______Pa(g=10N/kg);若将开水全部倒 入脸盆后,则水对盆 底的压强______水 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④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密度有关,深度一 定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如左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 设想水中有一高为h,横截面积为S的 水柱。计算这段水柱对底面产生的压 强,就能得到水深度为h处的压强。 科学方法:模型法
水柱的体积为V=Sh 水的密度为ρ 水柱的质量为m=Vρ 水柱对底面积的压力为F=G=mg =Vρ g =Shρ g 水柱对其底面积的压强为 p=F/S =Shρ g/S =ρ gh
课外拓展
• 帕斯卡定律: 密闭液体能把它在某一处受到的 外加压强,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 传递。
★加在大小活塞上的压力之比与大小活塞横截 面积之比相等。
控制变量法
A: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时,应做到:
让 让
液体 、 方向 相同, 深度 不同。
B: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有关时,应做到:
液体 、 深度 相同, 方向 不同。
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 例2 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中盛有相等质
量的水,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A.甲大 B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
• 例3
如图可乐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 塞住,瓶内盛有酒精,把可乐瓶放入水中, 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拨出a、b两个小 孔上的塞子,则 A A.a、b小孔均有水流入 B.a、b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从a流出,水从b流入 D.水从a流入,酒精从b流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 课件(共29张PPT)

= 1.0×103kg/m3 × 10N/kg × 3.5m = 3.5 ×104 Pa
F= p s= 3.5 ×104Pa× 0.2m2=7000 N
答:需要对挡板施加7000N的力。
合
课堂小结
• 液体压强的存在 • 液体压强的特点 • 液体压强的大小
补
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学习,你还有哪些疑 问?请大胆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
U形管
相同
相同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
(2)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 压强都相等。
实验4: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 的方向,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的关系。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
(3)同种液体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实验5: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看看液体内部的 压强与深度有什么关系。
深度(m)
深度h: 指从液面到 液体内部某 一位置的竖 直距离。
2.液体压强的决定因素: 问题:1t水和1g水,谁产生的压强大?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与其它因素无关.
三.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公式: p gh
2、液体压强的决定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 3、液体压强变形公式:
已知:ρ=1×103kg/m3 h=1.6m s=0.25m2
求: 对桶底压强P;对桶底压力F
解:
(1)p=ρgh=1×103kg/m3×10N/kg×1.6m=1.6×104 Pa
(2)F=ps=1.6×104 Pa×0.25m2=0.4×104 N
答: 水对桶底的压强是1.6×104 Pa, 水对桶底的压力是0.4×104 N。
4、液体产生的压力怎样计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压强(共37张PPT)

解:P=ρgh=1×103kg/m3×10N/kg×20m
=2×105pa
例2、试求水面下多深处所受产生的压强为5×105pa?
解:由P=ρgh得
h=
P
ρg
= 1×1035k×g/m103×5p1a 0N/kg
=50m
例3、三峡大坝最高蓄水175m,当水库蓄满水时,坝底以上105m 处的压强为多少?
P左=P右
ρ水gh水= ρ液gh液
1g/cm3×20cm =ρg/cm3(5+20)cm
ρ=0.8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与液体重力大小的关系怎样? A、F=G B、F<G C、F>G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
h1
h2
S F1=G=ρgh1S
S F2=ρgh2S< ρgh1S
F2<F1
F2<G
h3
S F3=ρgh3S> ρgh1S
1
10
上 7.5
8
2
10
下 7.5
8
3
10
左 7.5
8
4
10
5
20
6
20
右 7.5 上 12 下 12
8 进行实 14 验
14
7
20
左 12
14
8
20
右 12
14
(3)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 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 度越大,压强越大。
ρ水 ρ酒
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2
初中物理人教版 八年级下 9.2 液体的压强 课件

【实验结论】 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实验现象】 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
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 液体的密度越大,高度差越大。
液体压强 的特点
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视频
液体压强 的特点
液体压强特点小结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 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 压强大小相同 。
新知探究 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1)方法:理想模型法 (2)研究对象——液柱
①这个液柱的体积:V=Sh
② 这个液柱的质量:m=ρV=ρSh
③液柱对平面的压力:F=G=mg=ρgSh
④平面受到的液柱的压强:p=____FS___=
___ρ_g__S_h___
S
=
ρgh
新知探究 液体压强公式 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
重为G1 ,内装有密度为ρ,重为G2的某种液体,深度为h, 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静止,那
么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___ρ_g_h__,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
___ρ_g_h_S__,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
G1 + G2
强为 S
。
课堂达标
2.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 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 底部的压强( A )
【实验操作】 将压强计的探头固定在水中 某一深度处,改变探头的朝 向,观察U形管内液面的高 度差。
【实验现象】 同一深度处,探头的朝向不 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相同。
液体压强 的特点
实验探究二:同种液体不同深度处的压强特点
【实验操作】 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不同 深度处,观察U形管内液面的 高度差。
9.2 液体的压强

因此,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
p gh
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论推导:
F G mg P S S S Vg Shg gh S S
液体压强公式:
P 液gh
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说明:
P 液gh
1)液体内部的压强只和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 度有关.而跟液体的重力、质量、体积、容器形 状等无关。 2)P 表示液体的压强, 单位:Pa;
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kg/m3 h——深度 液体内部某一位置到上面自由 液面的竖直距离 ,单位: m
容器底部的深度是h1还是h2?
h1和h2哪个是图中红点处液体的深度?
例题 有人说,“设想你在7 km深的蛟龙号潜水器 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海水对你脚背压力的 大小相当于1 500个人所受的重力!”海水压力真有 这么大吗?请通过估算加以说明。
1 103 kg/m 3,g取 解:因为是估算,海水密度取 10 N/kg,脚背的面积近似取 S 130 cm 2 1.3 102 m 2。
则7 km深处海水的压强为:
p gh
1 103 kg/m 3 10 N/kg 7 103 m =7 107 Pa
为什么深水潜水, 要穿特制的潜水服?
名称:恒压潜水服 发明者:哈德休特潜 水设备国际公司 工作深度:约合660 m 价格:270万美元
一、研究液体压强: 实验1
研究液体压强:
倒水后橡皮膜的变化情况:
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 支撑它的物体——容器 底有压强。
液体能流动,对阻碍它 流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 强。
如果p1、p2大小不相等,会 发生什么现象? 右侧液面下降,最后当 液体静止时,两侧液面 相平。
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的知识点

9.2液体压强知识点归纳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1)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盛装液体的容器底有压强(2)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对容器壁及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压强计(1)压强计使用前,U 形管液面应相平,用手轻压橡皮膜,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会出现高度差,若两侧液面几乎无变化,说明橡皮膜漏气(或压强计漏气或压强计气密性不好)(2)若压强计使用前,U 形管两侧液面不相平,说明橡皮管混入太多空气,应重新安装U 形管。
(或应拆除橡皮管重新安装,使U 形管两侧液面相平)(3)压强计是通过用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采用控制变量法)(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4)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二、液体压强的计算1、公式:P =ρgh2、单位:P 的单位是Pa ,ρ的单位是kg/m 3,g=9.8N/kg,h 的单位是m 。
3、公式中的h 叫深度不叫高度,h 指研究的某点到自由液面(液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的竖直距离。
如图所示: A H C C H A BH BD4、由公式可知: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及容器形状,底面积等因素无关。
(无直接的关系)5、此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的液体产生的压强。
三、补充:如图为三个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内盛等深的水,则1、图(1)形状规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即F=G 水 图(2)形状不规则,底小口大,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即:F<G 水 图(3)形状不规则,底大口小,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即:F>G 水2、计算形状不规则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时,应先根据P =ρgh 求出压强,再根据 F =PS 计算压力。
9.2液体压强

S 130 cm2 1.3 102 m2。
则7 km深处海水的压强为: p gh
1 10 kg/m 10 N/kg 7 10 m
3 3 3
=7 10 Pa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压强
三亚潜水视频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压强
为什么潜水艇要用抗压能力很强的 厚钢板制成?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压强
走 进 生 活 发 现 物 理
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 下宽上窄的形状?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压强
带鱼生活在深海 中,为什么我们 在鱼市上却看不 到活的带鱼?
B、保持探头在水中深度不变,使橡皮膜朝向不同 方向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 相等 ,说 明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相等 。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压强
h:研究点
到自由液面 的竖直距离
C、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发现U形管两 大 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变 ,说明液
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
名称:恒压潜水服 发明者:哈德休特潜水 设备国际公司 工作深度:约 660 m 价格:270万美元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压强
蛟龙号深潜7000米的意义: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压强
例3 有人说,“设想你在7 km深的蛟龙号潜水器 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海水对你脚背压力 的大小相当于1 500个人所受的重力!”海水压 力真有这么大吗?请通过估算加以说明。
(2)原理:U形管左右两侧 液面的高度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液体的压强》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二节。
其主要内容包括体会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学生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
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一节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人教版教科书对于本节课的设计理念非常在乎对学生的启发,着重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究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
然而,由于课时的安排,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对于为什么能想到用这样的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等问题并不明确。
本节课的设计正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出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实验来,通过小组讨论自主设计实践出来的知识往往比较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创造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流体压强的存在。
然后利用已有的固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包括用橡皮膜的形变代表液体压强的存在,用形变的程度代表液体压强的大小等问题。
然后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归纳总结,使学生认识体会到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特点。
然后利用设计最优的方案去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更强调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而不是盲目的赶课时。
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处于主动,发挥主体地位,同时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充满成就感。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六、教学过程
方案一: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当水倒
下去时,能看到橡皮薄膜鼓起来。
(橡
皮薄膜的形变说明了液体压强的存
在)
让学生感悟
液体对容器
底和侧壁有
压强
方案二:在瓶子上打洞,然后往里面装水(水射出来则说明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通过转换法让学生感悟液体存在的压强,及压强大小的不同表现。
方案三:利用液体压强计
(利用压强计U型管的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展示液体压强)
学习评价表
基本评价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