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

合集下载

《爱丽丝漫游奇境》整本书阅读教案

《爱丽丝漫游奇境》整本书阅读教案

《爱丽丝漫游奇境》整本书阅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经典之作《爱丽丝漫游奇境》。

本书主要讲述了小女孩爱丽丝在一个神奇的梦境中,经历了一系列奇幻的冒险故事。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深入阅读本书的第一章至第四章,了解爱丽丝的梦境世界,认识书中的主要角色,并分析其性格特点。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故事情节,把握书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书中的奇幻元素进行分析与探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故事情节,把握书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书中的奇幻元素进行分析与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教材、《爱丽丝漫游奇境》原著、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播放《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动画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奇境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分享:学生分组阅读本书的第一章至第四章,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3. 课堂讲解:教师对本书的第一章至第四章进行详细讲解,包括故事情节、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等。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出示书中的一些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奇幻元素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和例题讲解,完成一些阅读理解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书中的奇幻元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7. 课堂小结:8.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本书的第五章至第八章,并完成相应的阅读理解题目。

六、板书设计1. 《爱丽丝漫游奇境》故事情节2. 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3. 奇幻元素分析七、作业设计1. 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第五章至第八章,简要概括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答案:第五章:爱丽丝与红桃皇后第六章:疯狂的茶会第七章:爱丽丝的探险之旅第八章:的战斗2. 分析《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奇幻元素,举例说明其作用。

《爱丽丝漫游奇境》整本书阅读教案

《爱丽丝漫游奇境》整本书阅读教案

《爱丽丝漫游奇境》整本书阅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爱丽丝漫游奇境》整本书阅读。

教材章节为全书,详细内容包括: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变大变小的冒险、与各种奇幻生物的互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主要情节,了解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的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领悟作者想要传达的哲理。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爱丽丝漫游奇境》书籍、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阅读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这本书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主要情节,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掉进了兔子洞,会遇到哪些奇幻生物,展开想象,进行小组讨论。

4. 例题讲解:挑选故事中的一个典型场景,如爱丽丝与红桃皇后的对话,分析其隐喻和象征意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幅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思维导图。

六、板书设计1. 《爱丽丝漫游奇境》整本书阅读2. 主要情节: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变大变小的冒险、与各种奇幻生物的互动3. 人物性格特点:爱丽丝的勇敢、好奇、善良;红桃皇后的严厉、暴躁4. 隐喻和象征:变大变小——成长的烦恼;红桃皇后——权威的压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故事,写一篇关于成长与勇气的作文。

(1)介绍故事中爱丽丝的成长经历;(2)分析爱丽丝在故事中展现出的勇气;(3)联系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隐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的续集《爱丽丝镜中奇遇记》,进一步了解爱丽丝的冒险故事。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教案设计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教案设计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次阅读课以《爱丽丝漫游奇境》为教学材料,主要针对第十章至第十五章的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这一章节涵盖了爱丽丝在奇境中的种种冒险,包括与各种奇怪生物的互动、参加疯狂的茶会以及与红心皇后的冲突等。

通过分析这些情节,使学生了解奇幻小说的特点,并学会从中挖掘深层含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爱丽丝漫游奇境》第十章至第十五章的主要情节。

2. 学生能够分析奇幻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并学会将其应用于阅读理解。

3.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对作品主题和人物性格的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爱丽丝漫游奇境》第十章至第十五章的主要情节,掌握奇幻小说的阅读方法。

难点: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性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案、课件。

学具:学生用书、《爱丽丝漫游奇境》原著、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前十章的内容。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第十章至第十五章的内容,注意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阅读章节中的奇特情节和人物,分享阅读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疑问,教师进行讲解,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讲解如何分析奇幻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分析其他段落中的象征意义,并进行小组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爱丽丝漫游奇境》第十章至第十五章主要情节:与奇怪生物的互动疯狂的茶会与红心皇后的冲突象征意义:奇幻小说的特点深层含义的挖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爱丽丝漫游奇境》第十章至第十五章的内容,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并阐述其深层含义。

2. 作业答案:(示例)在第十章至第十五章中,爱丽丝与各种奇怪生物的互动、参加疯狂的茶会以及与红心皇后的冲突,都具有象征意义。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教案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教案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天马行空想象的神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从整本书拓展一类奇幻故事书,享受童年。

教学重难点:预测故事情节,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猜看
1.激趣描绘人物形象
(1)主人公爱丽丝形象文本出示,读完后,你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女孩?
(2)图片出示其他主人公:小兔、疯帽子、红心皇后等,以多彩丰富形象抓住学生注意力。

2.关注封面
(1)题目《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奇境有什么特点?
(2)作者:英国的刘易斯,卡罗尔
3.目录
课件出示12章目录,哪一个章节最吸引你,为什么?
二、神奇之处,激发共鸣
1.爱丽丝变大变小的神奇
借助宝物:小瓶子、蛋糕、扇子、蘑菇等。

2.像人一样活动的纸牌
二维平面变三维立体
3.会隐形身体的柴郡猫
三、同名视频片段欣赏
你更喜欢看视频,还是读书?
视频直观,但是文字更具有画面感。

四、同类书主题引导
1.再次回到封面,这样神奇的仙境是哪来的?梦中。

2.你做过哪些神奇的梦,与我们进行分享。

3.为什么你会做这样的梦?
在梦中可以天马行空的幻想,实现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你可以和动物说话,随意变换形状外貌,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4,像这样的书籍还有许多,比如《绿野仙踪》和《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异彩童年人梦来,读书畅游想象的世界吧。

5.现在和老师一起来读这本书吧!选择你最感兴趣的片段读读吧。

爱丽丝漫游奇境导读课优秀教案

爱丽丝漫游奇境导读课优秀教案

爱丽丝漫游奇境导读课优秀教案《爱丽丝漫游奇境》导读课教学目标1. 激发同学们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同学们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和主要人物。

3. 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重点:让同学们对这本书产生浓厚兴趣,愿意主动阅读。

难点:如何引导同学们理解书中奇妙的想象世界。

教学方法1. 讲述法:老师讲述书中精彩片段,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2. 讨论法:组织同学们讨论感兴趣的情节和人物,激发思维。

3. 展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书中的奇妙场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那里有会说话的兔子,有能让人变大变小的药水,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生物。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哪里呀?这就是《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奇妙世界。

(二)作者介绍这本书的作者是刘易斯·卡罗尔,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作家。

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这个精彩的故事。

(三)故事梗概老师简单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爱丽丝跟着一只兔子掉进了一个神秘的兔子洞,然后她经历了一系列奇妙的冒险。

她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还遇到了很多有趣的角色,比如柴郡猫、疯帽子等等。

(四)精彩片段分享老师:“同学们,我给大家讲讲爱丽丝遇到柴郡猫的那段。

爱丽丝在一个岔路口,不知道该往哪走,这时候出现了一只会笑的猫,就是柴郡猫。

它的身体慢慢消失,只剩下一个大大的笑脸在空中飘着。

爱丽丝都惊呆了,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五)人物分析老师:“咱们一起来说说爱丽丝这个小女孩,你们觉得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呀?”同学A:“我觉得她很勇敢,遇到那么多奇怪的事情都不害怕。

”同学B:“她还很聪明,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六)想象世界老师:“大家想想,如果你们也掉进了这样一个神奇的世界,你们会希望遇到什么呢?”同学C:“我想遇到会飞的独角兽。

”同学D:“我想有一把能实现愿望的魔法钥匙。

”(七)总结老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对《爱丽丝漫游奇境》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是不是很有趣呀?希望大家课后都能去读一读这本书,感受更多的精彩。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教案设计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教案设计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爱丽丝漫游奇境》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包括: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变大变小的奇遇、与老鼠、渡渡鸟等的互动对话。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故事背景,理解并掌握第一章至第三章的主要内容。

2. 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习小说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的隐喻、寓言以及富有想象力的情节。

2.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爱丽丝漫游奇境》第一章至第三章阅读材料、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阅读引导:引导学生阅读第一章至第三章,注意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例题讲解:讲解小说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针对阅读内容,设计相关问题,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奇遇和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2. 内容: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变大变小的奇遇与老鼠、渡渡鸟等的互动对话生词、短语、句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爱丽丝在兔子洞的奇遇。

(2)翻译下列句子:The Mouse gave a sudden leap out of the water, and摇了摇头 the drops out of its eyes.)(3)结合故事内容,谈谈你对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寓意的理解。

2. 答案:(1)爱丽丝在兔子洞遇到了变小、变大、与各种动物互动等奇遇。

(2)The Mouse suddenly jumped out of the water and shook the drops out of its eyes.)(3)答案开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教案设计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教案设计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经典名著《爱丽丝漫游奇境》。

本书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通过描述小女孩爱丽丝的梦境冒险,展现了奇幻世界的奇异景象和荒诞逻辑。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教材第五章至第七章的内容,包括爱丽丝与三月兔的茶会、爱丽丝的转变以及她与动物们的对话等。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提高阅读兴趣。

2.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奇幻元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的荒诞逻辑和奇幻元素,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中的角色形象,体会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笔记本电脑2. 学具:教材《爱丽丝漫游奇境》、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关《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动画短片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读第五章至第七章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 角色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角色形象,如爱丽丝、三月兔、红心皇后等,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4. 奇幻元素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奇幻元素,如会说话的动物、颠倒的世界等,分析这些元素如何为作品增色。

5. 写作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角度分析作品,如荒诞逻辑、讽刺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用心。

6.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个类似的奇幻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爱丽丝漫游奇境》第五章至第七章爱丽丝与三月兔的茶会爱丽丝的转变与动物们的对话奇幻元素:会说话的动物、颠倒的世界等写作手法:荒诞逻辑、讽刺手法等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概括第五章至第七章的主要内容。

《爱丽丝漫游奇境》整本书阅读教案(2)

《爱丽丝漫游奇境》整本书阅读教案(2)

《爱丽丝漫游奇境》整本书阅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爱丽丝漫游奇境》为教材,教学内容包括整本书的阅读。

教材章节如下:1. 序章:掉进兔子洞2. 第一章:眼泪的池塘3. 第二章:热身赛跑和长时间的故事4. 第三章:老鼠的故事5. 第四章:蘑菇的成长6. 第五章:蜥蜴比尔7. 第六章:猪和胡椒8. 第七章:疯狂茶会9. 第八章:王后的槌球场10. 第九章:假海龟的故事11. 第十章:龙虾四对方舞12. 第十一章:谁偷了馅饼13. 第十二章:爱丽丝的证据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中的奇幻元素。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人生哲理,培养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智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领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爱丽丝漫游奇境》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奇妙的插画,引发学生对奇幻世界的兴趣,进而引入《爱丽丝漫游奇境》的阅读。

2. 初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故事情节。

3. 精读:教师带领学生逐章阅读,分析重点句子和段落,讲解隐喻和象征意义。

4. 实践情景引入:选取故事中的典型场景,如掉进兔子洞、疯狂茶会等,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5. 例题讲解:针对教材中的难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爱丽丝漫游奇境》2. 章节划分:序章至十二章3. 重点词汇:奇幻、隐喻、象征、哲理4. 情节概括:掉进兔子洞、眼泪的池塘、疯狂茶会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故事情节。

(2)分析故事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举例说明。

(3)谈谈你对故事中的人生哲理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曹文轩 作序推荐


指版社
(7)读曹文轩的序“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
2、看完这些之后,你们现在在想什么
学生交流。
三、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制定阅读计划
1、看目录页,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
2、制定读书计划。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课
《爱丽丝漫游奇遇记》阅读推介课
阅读章节或
阅读书名
《爱丽丝漫游奇境》




1、 师生共读,认识封面,了解作者,知道故事梗概。
2、 激发学生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
3、 教给学生阅读新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
一、猜人物导入,激发学明,有人说它特狡猾。
(2)他神通广大,武艺高强,会七十二般变化。
(3)它开始长得很丑,小伙伴们都看不起它,但到后来,它却变成了一只漂亮的天鹅。
(4)它为鸭太太做保镖,一个人赶夜路到城里送鸭蛋,还帮鸡太太鸡宅捉鬼。
交流,讨论。
四、总结,把阅读引向课外
鼓励学生课后按照自己的计划阅读这本书。




2、教师介绍今天的新朋友:爱丽丝。
一百多年前,在英国泰晤士河的一条小船上,有三个喜




欢故事的小姑娘,他们缠着一个年轻的叔叔,要他讲故事,他一边想一边讲,结果编出了一个奇妙的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故事。三个爱听故事的小姑娘中,要数10岁的爱丽丝最惹人喜爱,于是她就成了书中的主角,爱丽丝在神秘的兔子洞里经历了许许多多新奇、有趣的事情。她一会儿变得很大很大,一会儿变得很小很小,她曾经被鸽子误认为是一条蛇,还在滑稽的扑克牌在、王国中打了一场闻所未闻的槌球比赛……
二、引导看封面,养成读书习惯
1、同学们,咱们先看看它的封面吧,你从封面赏看到了什么
(1)书名。齐读书名。
(2)各种人物形象。
教师简单介绍这些人物的特点。
(3)作者。英 刘易斯.卡洛尔
这位大作家居然还是数学家。他曾在牛津大学执教30年,发表了好几本数学着作。
卡洛尔只是他的笔名,真名叫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他有严重的口吃,不大喜欢和别人交往,但他兴趣广泛,对小说、诗歌、逻辑都有所研究,还是一个优秀的儿童像摄影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