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引流管的护理PPT演示课件

外科引流管的护理PPT演示课件
标识粘帖位置:连接处 上端
4
案例一
患者男性,胃癌术后做胃大部切除手术,从鼻腔安 置了胃管与空肠营养管。术后5天,其中一根管子 脱出来了(当时没有严格执行管道标识制度), 家属说掉出来的是胃管,而且剩下的管子上也没 有接胃肠减压器,那剩下的按道理讲应是营养管 了。但经X片检查示剩下的管子是胃管。
10
营养管
11
颈部淋巴结清扫后血浆引流管
12
腋下术后血浆引流管
13
乳癌术后血浆引流管
14
胸腔引流管
15
胸腔引流管
安置目的: 引流胸腔内渗液、血液及气
体;重建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 的正常位置;促进肺的复张。 拔管指征:
8小时内引流液少于50ml,无 气体排出,X线检查肺已完全复 张,脓胸病人每日引流液少于 10ml。
29
引流管护理要点——保持通畅 避免受压、扭曲及转折成角,以免影响引流 定时挤压引流管,挤压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 病情许可,给予半卧位,利于引流
30
案例四
患者女,70岁,手术后安置了保留尿管,在术后 第三天10:00,病员诉下腹部胀,想解小便,同 时尿道口不断有尿液流出,浸湿了床单,尿袋内 没有尿液流出。 思考:处理措施? 扣诊耻骨上区,判断膀胱内有无尿液 立即更换床单 用50ml空针连接导尿管回抽,仍不通时可用少量 的生理盐水轻轻冲洗
思考:若通过这根胃管管喂了营养液,会有什么样 的后果? 吻合口漏
5
认识外科引流管
6
脑室引流管
安置目的: 脑室引流是将脑
脊液及颅内的出血引 流到体外,调节及控 制颅内压的一种方法
拔管指征: 术后3—4日,脑水
肿期已度过,试夹闭 引流管24小时,脑脊 液循环通畅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02
CATALOGUE
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引流管的固定与清洁
固定
确保引流管稳固,避免移位或脱落。 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如胶带、绷带 等进行固定,并定期检查其牢固性。
清洁
保持引流管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定 期清洁引流管,避免污垢和细菌的滋 生。在清洁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交叉感染。
引流管的观察与记录
针对不同引流管的个性化护理建议
T型引流管护 避免堵塞;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 性状,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堵塞;观察 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如有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
腹腔引流管护理
注意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和深度,避免 过深或过浅;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固定 情况,确保其稳定性。
观察
密切观察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等,以及引流管是否通畅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记录
详细记录引流物的观察结果,包括每日的引流量、引流物性 状的变化等。这些记录对于后续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参考价 值。
引流管的更换与拔除
更换
根据医生指示或需要,定期更换引流管。在更换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卫生。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 的护理ppt课件
目录
• 普外科引流管概述 • 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 常见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案例 • 普外科引流管护理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 普外科引流管护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CATALOGUE
普外科引流管概述
引流管的作用和重要性
引流管的作用
引流管在普外科中主要用于引流 出体内的液体,如脓液、血液、 消化液等,以降低感染、促进伤 口愈合和维护患者健康。
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措施

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PPT

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PPT

❖ 妥善固定 术后患者安返病房,应妥善固定各引流管所接引
流袋或负压吸引器。临床上我们通常将胃肠减压管的负压吸 引器放置于一无色透明塑料袋里,将袋子系于枕头口的绳子 上,或者系于上衣纽扣上,这样可以防止半卧位的患者胃管 自行脱落。医嘱可以下床活动的患者起身时松开袋口,取出 负压吸引器,防止脱落,翻身时亦应注意;一般的切口负压 吸引球,理顺引流管,将引流球放置于切口旁;对于腹腔引 流管所接引流袋我们通常用小别针将引流袋别于床单边沿或 用绳子系于床边的小孔上,接负压吸引器的直接将其放于引 流口旁。带有多根引流管者,应用胶布注明引流管名称并贴 于引流管上以利辨认 。
旦湿润应提示有引流管阻塞的可能应及时处理,每日观察引
流液的量和性质为医生提供准确数据,便于决定拔管的时间。
在护理中还加强基础护理,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尿道口应每 日用碘伏棉球擦洗1~2次,引流袋应每日更换一次。严密监 测T、P、R的变化。
T型引流管
❖ 胆总管探查或切开取石术后常规放置T 型管引流。
❖ 1目的;1引流胆汁。2引流残余结石。3 支撑胆道。
❖ 4)防止逆行感染:保持水封瓶应置于胸腔水 平以下60厘米左右,病人活动时避免提高引 流瓶使引流液逆流。定时倾倒引流瓶中的液 体并更换生理盐水为底液,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
❖ 5)观察并记录引流气体的情况:气胸病人置 管后胸膜腔内的气体逐渐引出,积气较多时 平静呼吸水封瓶中即有气泡溢出,以后逐渐 减少,仅在深呼吸甚至咳嗽时才有气泡溢出。
❖ 2.8 当病情好转,无明显腹胀,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 后应及时停止胃肠减压。拔管时,应先将吸引装置与减压管 分离,钳闭减压管,嘱病人屏气,迅速拔除减压管。若为肠 内减压,使用双腔管者,腹胀消除后,将双腔气囊内空气抽 尽,双腔管仍留在肠内1~2d,待肠梗阻解除后再拔出。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课件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课件
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课件课件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课件课件
★胸腔是一个密闭腔,分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两层胸膜间是 一个密闭而有潜势的间隙,内含少量浆液。
★肺组织是富有弹性的组织,随胸廓和横膈的起伏,膨胀和收缩
活动,维持胸膜腔内的压力,平均为-4~-8cmH2O;
吸气时:胸廓扩张,横膈下降,
压力下降至-10~-12cmH2O;
呼气时:胸廓收缩,横膈上升,
压力减少至-4~-6cmH2O;
★一般引流调节至- 10cmH2O,稍高些-15 cmH2O,但不应超过-18 cmH2O。 3、负压瓶:使用深静脉作引流管(管腔要细),挤压负压瓶时,要捏紧管
道,不要让引流出来的气液体重入胸腔。
第26页,幻灯片共42页
胸部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调节负压操作注意事项
★逐渐放开负压。
★一般引流调节至- 10cmH2O,如引流液较粘稠,可稍高些
第5页,幻灯片共42页
头颅部位的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 创腔引流 硬膜下引流管(脊髓硬膜下导管) 脑体分流阀门
第6页,幻灯片共42页
脑室引流管
概念:是经颅骨钻孔、侧脑室穿刺或手术后,放置引流管,
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目的:1、解除颅内高压危急状态,主要是枕骨大孔 疝。
2、脑室系统的造影,以明确诊断和定位。 3、改善手术视野,利于手术操作。 4、开颅术后安放引流管,可引流血性脑脊液, 减轻 脑膜刺激症状,可降低颅内压和预防脑疝的发生。
★更换水封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水封瓶内应注入200~300ml无菌生理盐水,原则是使长 管置于液面下2cm;在连接胸腔引流前,先在瓶外水封平
面作标记,待瓶内积液超过标记时记录引流量。
第30页,幻灯片共42页
胸部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2、引流管口的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微创外科 王媛媛
目录
引流的目的及作用 引流的基本原则
外科常见的引流管 具体的护理措施
2
引流的作用及目的
排除脓肿或其他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 组织
预防血液,渗出液或消化液在体腔内蓄积 ,预防继发感染,组织损害
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 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
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
• 如果由胃管内灌注药物,冲净管腔后,夹管30分 钟,使药物充分吸收后再接吸引
• 观察吸出物的颜色、性质和量: 咖啡残渣样:胃内陈旧性出血 绿色:胆汁反流 红色:胃内出血 量多:胃肠道梗阻
胃肠减压的护理方法
• 鼻腔、咽喉部和呼吸道的护理: 定时清洁鼻腔口腔,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咳痰, 做深呼吸,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做雾化吸入,保 持呼吸道湿润通畅
部位 腋中/后线第6-8肋间
管径 1.5-2cm
排气 排脓
锁骨中线第2肋间 脓腔最低点
1cm 1.5-2cm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适应症: 自发性气胸,肺压缩大于50%者 外伤性血、气胸 大量胸腔积液或持续胸腔积液,需彻底引
流,便于诊断和治疗者 脓胸早期彻底引流,有利于炎症消散和促
进肺复张 开胸术后引流
• 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 – 肠鸣音正常 – 有排气 – 引流液减少 – 无恶心、腹涨等症状
T管
作用:引流胆汁和残 余结石,防止发生胆 道梗阻和胆汁外漏引 起的腹膜炎.
T型引流管的护理
• 妥善固定 • 有效引流 • 评估记录 • 预防感染 • 拔管护理
T管引流的目的
• 引流残余结石 • 引流胆汁,避免胆汁性腹膜
胆汁颜色异常应如何解释?
• 草绿色:胆红素受到细菌作用或受到胃酸 影响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1)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1)
膨胀,波动逐渐减少至停止。水柱波动大,提示肺不张 或胸腔残腔大;水柱平液面,提示胸腔闭式引流有漏气 处;水柱在液面以上无波动,提示肺膨胀良好。
医学课件
29
护理措施
2、维持引流系统密封 长管液下3~4cm,接头固定,预防感
染。 更换或倾倒时放无菌生理盐水500ml ,并做好标记。
3、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医学课件
13
T型管引流护理
一、妥善固定 1.将T管用缝线固定于腹部皮肤(医生)。 2.躁动病人应专人看护,必要时加以适当
约束。 3.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
二、有效引流 1.经常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 2.注意引流袋放置的高度:平卧时不能高
于口腋。中线;站立医学活课件动时不能高于腹部切14
三、评估记录
观察记录胆汁引流的量 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 800~1200ML 观察胆汁的颜色和性状 正常胆汁应为黄色或黄 绿色,清亮而无杂质
小时少于500ml。引流量<100ml/hr,若连续2 小时>100ml/hr,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 理。
5、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质:
正常者术后引流液为淡红色;引流液出现
绿色或咖啡色怀疑有吻合口瘘;引流液出现乳
糜样改变(米汤样)医患学课者件 为乳糜胸。
31
健康宣教
1.讲解胸腔引流管的重要性,目的。
医学课件
27
安放位置
医学课件
28
护理措施
1、影响引流的因素: 水封瓶:胸部水平下60~100cm,禁高于胸部 管短——咳嗽、深呼吸→胸水回流→感染 管长——扭曲、增大呼吸道死腔→不易引流→影响肺膨
胀 翻身活动——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保持通畅
——每15~30分钟挤压一次。 正常水柱波动4~6cm伴有气体或液体排出。随着肺不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虑胆总管下端有梗阻可能
腹腔脏器内引流


T管
如有胆道出血,可局部经T管注入去甲肾上腺素冰
盐水溶液(盐水100ml内加去甲肾上腺素8mg),注 入后夹管半小时或注入其它止血药物如凝血酶、 1% 双氧水等

T管阻塞的常见原因为结石、蛔虫、血块及坏死组
织等,可用抗菌素生理盐水冲洗,但压力不宜过大
腹腔脏器内引流
腹腔引流管
双套管负压引流

适应于引流量多,需长时
间持续吸引的伤口和胃肠道 瘘,一般内管接负压吸引, 外管为通气管
腹腔引流管
双套管负压引流

护理:
⑴通气管需空气净化过滤
⑵保持引流管通畅
⑶应选择质地软、刺激性小的引流管,术中放置时应远
离吻合口,不要压迫肠管,否则易引起肠瘘注意引流
液量及性质
⑷压力不应过大,否则易造成组织出血或被大网膜堵塞
是过去最常用的一种腹腔引流,利用虹吸作用和 腹内外压力差达到引流目的 护理: ⑴ 置烟卷后1~2天内引流液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 ⑵ 注意观察引流液量及性质 ⑶ 引流条在皮外至少留2~3cm,并用别针固定 ⑷ 一般在术后3天左右拨除 ⑸ 超过3天往往引流不畅,如需引流需更换胶管引流
腹腔引流管



★插入后检查是否在胃内 1、用注射器抽吸;2、将胃管末端插入有水的 容器内;3、用注射器注气
胃肠减压管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⑴ 胃管可给病人带来不适,应向病人解释 ⑵ 若有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使之通畅
⑶ 每日清洗插胃管之鼻孔处分泌物,并妥善固定
胃管 ⑷ 注意胃管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胃肠减压管
腹腔脏器内引流


T管
用于胆总管探查术后,有引
流胆汁、支撑胆管及胆道减压
作用

T管应垂直引出腹壁,用缝
线牢固固定在腹壁上,防滑脱
腹腔脏器内引流


T管
T管的识别:T管上有字如(24),大多数情况下 观察胆汁的量、颜色及性状。术后1~2天内,由于
内有大量胆汁

创伤原因,肝分泌胆汁减少,引流量也少,第3天肝 分泌功能恢复,引流量渐增多,可达400~1000ml甚 至更多,持续2~3天后渐减少,若长时间不减少,则
导尿管

导尿管的护理
⑴ 导尿管尾端应接无菌引流袋,每日更换一次, 以减少逆行感染的机会 ⑵ 更换导尿管、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插入或 拨除导尿管时应轻柔,以免损伤尿道粘膜,导 尿管需7~10日更换一次 ⑶ 应每日清洗尿道口分泌物2次,常用新洁尔 灭棉球清洗
导尿管

导尿管的护理
⑷ 长期留置导尿管时,需定期冲洗膀胱,冲洗液 常为庆大霉素溶液或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 ⑸ 拨气囊导尿管时必须将气囊内的液体抽尽,使 气囊塌陷后再拨 ⑹ 长期留置导尿管拔除前,留置的导尿管一般予 以夹闭,每3~4小时定时开放一次,以利膀胱 排尿功能恢复
外科引流
引流管在外科应用比较普
遍,不少病人术后身上有数
根或数种引流管
了解各种引流管的作用,做
好引流管的护理对于病情的
观察及患者的恢复意义重大
导尿管

种类
⑴ 普通橡胶导尿管
⑵ 气囊导尿管
导尿管

导尿适应症
⑴ 急性尿潴留 ⑵ 危重病人观察尿量变化情况 ⑶ 术中防止膀胱过度充盈,且利于观察尿量 ⑷ 盆腔或会阴部手术 ⑸ 尿道或膀胱损伤 ⑹ 测量残余尿量,无菌法取尿标本
胃肠减压管
种类
⑴ 短管(赖文氏管) ⑵ 长管(米-阿氏管) 长 300~330cm,置管困难,临床少用。

胃肠减压管

置管适应症(一般)
⑴ 肠梗阻 ⑵ 幽门梗阻 ⑶ 急性胃扩张 ⑷ 腹部手术后 ⑸ 急性胰腺炎 ⑹ 上消化道出血
胃肠减压管

置管方法
成人插入胃管的长度约50cm左右,相当于病人 前额发际至剑突的长度 插入时要轻柔,一边插一边让病人吞咽,若出 现恶心应暂停,让病人深呼吸,随后迅速插入 插完后应检查是否盘在口中,有无呼吸困难, 若有应立即拨出,稍后再插
肝胆外科常见引流管的 应用及护理
肝胆外科 赵艳 2011-8-9
外科引流

定义
将器官、体腔或组织间液排出体外或引离原处的方法

目的
⑴ 排除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 ⑵ 预防血液、渗出液或消化液在体腔内蓄积,预 防继发感染、组织损害 ⑶ 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 ⑷ 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


T管
拨管时间:术后4-8周左右,对于复杂胆道手术,
可留置1~3月或更长时间

拨管指征:夹管试验,持续夹管24~48小时(无腹
痛、腹胀,无寒战、发热,无黄疸)无不适可拨管 , 有条件者应常规行T管造影或胆道镜检查,证实胆总 管通畅后再拨管
腹腔脏器内引流


T管
T管滑脱的处理: 术后1~2天滑脱,需再次手术重新置管 术后3~ 4天滑脱,试行插入导尿管,若不成功需
再次手术置管 术后5~ 6天以后滑脱,可插入导尿管,一般都能
顺利插入
所有插入导尿管者都需密切观察腹部有无腹膜炎
腹腔脏器内引流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

目的 引流胆汁,迅速解除胆道急性梗阻,降低胆道内
高压,改善肝功能,减少毒素吸收,为进一步手术创 造条件,提高手术安全性,这种非手术性胆系引流已 成为恶性胆系梗阻减压和梗阻性黄疸术前减压的有效 方法,优于手术引流
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

导尿管固定方法
⑴ 普通导尿管固定
常规用胶布固定,男性宽大部分固定于导尿管上,三 条胶布狭窄部分固定于阴茎上。女性宽大部分贴于阴阜, 中间胶布条环绕粘贴在导尿管上,两边两条分别绕导尿管 一周再固定于会阴部及两大腿
⑵ 气囊导尿管固定
置入膀胱后按说明注入10ml、20ml、30ml灭菌生理 盐水于气囊,使气囊鼓起,不致滑出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⑸ 必要的口服药物须经研碎后调水注入,夹管 60---120分钟。 ⑹ 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预防肺部并发症 ⑺ 根据病情适时拨管,一般的腹部手术肛门排气
后可拨管(72小时)。
腹腔引流管

种类
⑴ 烟卷引流 ⑵ 胶管引流 ⑶ 双套管负压引流 主动引流 被动引流
腹腔引流管


烟卷引流
胶管引流
适应于引流深部创面,如 肝叶切除术后,胆囊切除 术后,脾脏切除术后,急 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 等,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 的一种创面引流方式
腹腔引流管


胶管引流
护理
⑴保持引流管通畅。 ⑵外接无菌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盒。 ⑶注意引流液量及性质。 ⑷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滑脱。
⑸拨管时间根据病情决定,短者2~3天,长者可达数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