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猴王出世 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 猴王出世 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 猴王出世  导学案

21、《猴王出世》导学案班级:姓名:等级:教师寄语:导学案是你家庭教师,教你学会学习;导学案更是你进步阶梯,帮你成为学习小能手!【学习目标】1.初步感受古典文学语言特点,体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丰富想象力。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猴”勇敢顽强、无私无畏个性特点。

3.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理清事情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品质。

【重难点突破方法】查找字典、资料自学课文,理解难懂字词并做出注释,标注出实在不理解字词,课上讨论。

【课前预习】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是一件什么事?3.交流自学情况。

【课内研讨】⑴课文主要一件什么事?⑵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课后检测】1、把下面两个片断多读几遍,用自已喜欢符号画出描写动作词语,体会这样写好处。

⑴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一架桥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那些猴有胆大,都跳进去了;胆小,一个个神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

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石猴能成为美猴王原因是什么?如果给你机会,你是乐意做美猴王还是只做众猴中一员,请畅谈你想法。

3、用自己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

赠送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模型二】半角型:图形特征:45°4321A1FB正方形ABCD中,∠EAF=45°∠1=12∠BAD推导说明:1.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且∠F AE=45°,求证:EF=BE+DFE-a1.2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且EF=BE+DF,求证:∠F AE=45°DEa+b-aa45°A BE挖掘图形特征:a+bx-aa 45°DBa+b-a45°A运用举例: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E、F分别是AB、BC边上的点,且∠EDF=45°.将△DA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 . (1)求证:EF =FM(2)当AE =1时,求EF 的长.DE3.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C =90°,BC =CD =2AD =4,E 为线段CD 上一点,∠ABE =45°.(1)求线段AB的长;(2)动点P从B出发,沿射线..BE运动,速度为1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t,则t为何值时,△ABP为等腰三角形;(3)求AE-CE的值.变式及结论:4.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EAF=∠CEF=45°.(1)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如图1),求证:△AEG≌△AEF;(2)若直线EF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M,N(如图2),求证:EF2=ME2+NF2;(3)将正方形改为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若其余条件不变(如图3),请你直接写出线段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DABFEDCF。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21 猴王出世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21  猴王出世

21 猴王出世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以下词语:灵通、迸裂、避暑、楷书、造化、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脑。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重点)4、读通读懂句子,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难点)内容导航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词语解释灵通:文中仙石有了灵气,通了人性。

喜不自胜:欢喜得自己不能控制。

形容非常高兴。

瞑目:闭上眼睛。

造化:福气;运气。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又合乎理想。

家当:家产。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名言。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

序齿:按长幼来排列顺序。

抓耳挠腮:乱抓耳朵和腮帮子。

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计可施的样子。

力倦神疲: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给生字注音。

遂獐猕猿顽窍镌挠3、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合作探究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2、语句赏析。

(1)四面更无树林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内容?)(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这段话表现了小石猴怎样的性格特点?)(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是什么描写?表现石猴什么特点?)(4)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1 猴王出世 》导学案#(精选.)

《21   猴王出世   》导学案#(精选.)
重点
难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古白话文朗朗上口的语言特点,感受猴王品质
核心
问题
猴王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设上 课时
__月 __日(星期__) __月 __日(星期__)
本期总计第___课时
教学
环节
时间
活动内容
导学行为策略
课件使用
说 明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2


板书课题导入。
揭示课题:
互评
1


▲个人、小组学习情况小结。
▲课堂小结。
▲优胜小组接受祝贺。
1、展示活动单,组内在活动单上进行自评、互评。
2、教师小结,评价。
3、掌声鼓励优胜小组。
不使用课件。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
石猴出世探水帘洞拜为猴王
灵通勇敢、机智
大胆、自信
细心、聪明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3、全班交流展示,教师适时补充。
4、评价加分。
不使用课件
课内创作,综合提高
15


4、完成小练笔
1、写作方法指导。
2、课内创作。
3、组内交流。
4、指名班内展示。
5、评优加分。
第三环节使用实物投影展示优秀小练笔。
学文
积累,
2


▲好词佳
句积累。
完成好词佳句积累。
可考虑使用实物展台。(机动)
学习
小结,
同伴
1、揭题,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
2、谈谈你对人物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受到教育。

情感目标: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孙悟空)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三、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四、自由读课文,你喜欢那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五、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这些段落。

六、课外阅读扩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导学案第【2】篇〗猴王出世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教学目标】1.自主通读全文,探寻古典白话小说的阅读方法。

2.自寻石猴成王过程,感受《西游记》神奇的故事情节。

3.自探石猴形象,感受《西游记》丰富、贴切的言语表达。

【教学设计】一、题说悟空,以趣入文1.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你所知道的《西游记》的故事。

2.大家说的都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故事。

老师这里有选自《西游记》原著的故事目录,请你读一读,能说说大概讲的是什么事情吗?3.中国古代的章回小说一般都用精练、简洁的韵文作标题,读读标题你就能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1猴王出世导学案

21猴王出世导学案
2、补充词语
瞑()蹲()拱伏()()
无人不()唤()呼()
()不自()天()地()
3、解释括号里的字
我等(即)拜他为王.()
(盖)自开辟以来。()
(唤)为花果山。()
(容)得下千百口老小。()
五、当堂反思
我要摘星:(每项做到摘一颗星)
1、我展示了吗?()
2、我点评了吗?()
3、我学到新知识了吗?()
志远小学导学案
主人姓名:班级:小组名:年级:五年级
训练主题:组内分工要明确
学科:语文
初稿人:张春晓
定稿人:张慧甄红艳纪本才
审核人:
课题:猴王出世
课型:预习展示
课时:一课时
目标走过来:
1、学习本课的绳子、新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读课文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2、领会“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并从中感受到教育。
纠错栏
4、自由读文,你喜欢哪些句子,画出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二、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有感情朗读这些段落。
2、说说你对石猴的了解。
三、展示
四、达标训练
1、填空
课文是按________的顺序写的。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_______
__________,第二部分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重难点:
1、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2、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五年级下语文21猴王出世导学案

五年级下语文21猴王出世导学案

五年级下语文21《猴王出世》导学案时间:2015年3月24日课题:《猴王出世》主编人: 审核人:一、教学目标:1.感情目标:理解“石猴”勇敢顽皮、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2.认知目标:(1)学会生字词,会读“灵通、迸裂、避暑、楷书、造化、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的造化、伸头缩颈”等词语。

(2)我能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学习重点:知道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二)学习难点: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三、学习时间:两学时四、教学流程:个人自学小组互帮释疑练习检测五、教学过程:第一学时(一)感情调节:同学们,这个嫉恶如仇、英勇无畏、而又极具反抗意识的孙悟空从哪儿来?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自学提示一自学内容:1.我能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新词,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2.我能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3.我知道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方法提示:对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

知者加速:用自己的话说说《猴王出世》这个故事。

互帮:1、石猴的出世为什么与众不同?2、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3、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四)释疑:1.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2.围绕这件事情,作者讲了哪几个方面?3.文中“石猴”有什么特点(五)练习检测:1.把词语补充完整。

()手()扬喜()自()天造()()伸()缩()()()挠腮()倦()疲2.填空。

①我知道西游记里的四个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知道西游记里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_(九)反思总结:希望同学们走进原著品读,切身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不尽要读懂写什么,更要去思考怎么写,一生与经典为伴,生活才更富有品质。

(十)因人作业最小作业量: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猴王出世导学案(精选4篇)

猴王出世导学案(精选4篇)

猴王出世导学案(精选4篇)猴王出世导学案篇1一、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石猴”勇敢顽皮、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3.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和丰富想像力。

二、导学过程1、自主学习①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熟读。

遂()有獐()鹿猕()猿顽()耍挈()女去耶()瞑()目石窍()石碣()镌()着挠()腮②通过查等方法解释下列词语。

围圆:序齿:遂有:灵通:石窍:石碣:镌着:喜不自胜:瞑目:造化:耍子:所在:天造地设:家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拱伏无违:抓耳挠腮:力倦神疲:③同桌检查自学效果,纠正错误读音。

并记录存在的问题。

④默读课文,思考“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并写下来。

2、精读分析:默读课文并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从文中找出依据并说明,可适当写批注、圈点,留下读书的痕迹。

(学生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①“那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a读一读此句,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猴子?()b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你发现这句话有何特点?()语言和内容高度融合,就叫经典。

c高声朗读此句,试着读出石猴的快乐、自由。

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

②“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a读此句,你读懂了什么?()b体会情感,再次读句,注意语调。

③“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a找出此句中的动词:b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④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a出声音读此句,用一个词来概括,真可以说是()。

b从这一段的描写中,你体会出了石猴怎样的特点?()⑤“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a读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加上想象说一说。

()b再次读此句,品味语言,读出韵味,体会古代白话文语言的概括性。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十册《21猴王出世》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十册《21猴王出世》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十册《21猴王出世》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十册《__猴王出世》导学案【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3、了解石猴出世以及他成王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学习重点】
体会石猴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

【学习难点】
知道古代白话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课前预习】
1、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3、搜集《西游记》资料。

【学习方法】
自学讨论、合作交流与读、议、想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

2、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遂()有獐()鹿猕()猿顽()耍
挈()女去耶()瞑()目石窍()
石碣()镌()着挠()腮
二、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检查自学效果,纠正错误读音。

2、石猴是从哪儿来的?他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学法指导:熟读课文,思考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


3、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
(学法指导:从文中找出依据并说明,可适当写批注、圈点,留下读书的痕迹。


三、展示提升
四、达标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猴王出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读读记记“灵通,迸进、避暑、楷书“等词语”。

2、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猴王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你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吗?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下面的词语,并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词语抄在下面。

灵通、猕猿、獐鹿、瞑目、石窍、迸裂、石蝎、抓耳挠腮、避暑、楷书、造化、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脑、力倦神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语?选择几个写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文选自《》是按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本文分为三部分进行讲述。

第一部分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部分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通过读课文,猴王给我深刻的印象。

(我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深入研讨
一、交流自学的成果。

二、自由读课文,你喜欢那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1、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1.四面更无树木遮阳,左右倒有芝兰相衬……通灵之意
(这几句交待顽石生成的环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三、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机警、聪明以及
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

四、拓展延伸
1、电影播放石猴出世的过程,学生近距离感受。

2、你还知道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介绍一下你印象深刻的《西游记》中的某个人物。

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资料链接
《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1510?~1582?)最后完成。

它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

《西游记》模拟了一个秩序井然的神仙世界,这个世界带着清晰的现实社会的影子,那威严不可一世的玉帝、太上老君,"要人事"的佛徒、残暴的各色妖魔似乎都可与现实对号入座。

浓郁的浪漫主义是《西游记》的基本艺术特征。

书中作者幻想了一个超自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神话人物、他们的神奇法宝和所处的环境又大都有现实的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了人们的某种意愿。

在各色神魔形象的塑造上,既表现他们超自然的神性和动物属性,又能找出社会化个性的踪影。

象孙悟空灵活多变、急躁、好动的个性,分明就是猴的特点,这一动物特性与他乐观反叛的人格化个性和谐地融为一体,使得作品既有色彩瑰丽的奇想,又有细节的真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