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期SLE患者T、B淋巴细胞CD69表达的动态观察
CD6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表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CD6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表
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题目:CD6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骨髓和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和原始细胞中。
虽然AML患者
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但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仍然在一定
程度上发挥着作用。
CD69是一种早期激活标志分子,其在T淋巴细胞的活化、分化、增殖和细胞毒性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其在
AM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表达的情况,有助于深入了解AML患者免疫状况并为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研究内容和方法:
该研究计划招募50名AML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采集其外周血样本,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样本中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情况。
同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历资料和血常规、生化指标等检测结果,分析CD69表达情况与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关系。
研究预期结果:
通过该研究,我们预期得到以下结果:
1. AM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69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上调;
2. CD69表达量与AML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骨髓增生度等病理生理
指标相关;
3. CD69表达量与AML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疗效相关。
研究意义和价值:
此研究可为AML患者的免疫监测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临床中,通过检测CD69表达量,可以更好地了解AML患者免疫状况、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支持。
此外,在免疫治疗方面,针对CD69等标志分子展开的治疗方案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中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

共 刺激 分 子
鲍 蕴文 , 张智 贤 , 何 秋 莹
1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 医院检验科 , 广东 广州 5 1 0 1 2 0 ;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检验科 , 广东 广州 5 1 0 0 8 0
摘 要 :目的 探 讨共 刺激分 子 C D 8 0和 C D 8 6在 类风 湿性关 节炎 ( R A) 患者外 周血 T 、 B淋 巴细 胞 中的表达 情况 。方 法 运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R A患者外周血 T 、 B淋 巴细 胞 中共刺 激分 子 C D 8 0和 C D 8 6的表 达 , 并 与正 常对照组 进行 比
l y m p h o e y t e s o f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i r t i s ( R A)p a t i e n t s . Me t h o d s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t h e e o s t i m u l a t o r y m o l e c le u s C D 8 0 a n d C D 8 6 i n
p e i r p h e r a l b l o o d T a n d B l y mp h o c y t e s w e r e d e t e r mi n e d b y l f o w c y t o me t r y,a n d t h e r e s u l t s w e r e c o mp a r e d w i t h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T、B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评价的临床研究

CHINA HEALTH INDUSTRY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 等各种造血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基本原理就是在给病人行大剂量放化疗前,首先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或HLA相合供者从骨髓或外周血提取并保存起来,在给予病人大剂量放化疗后,再将预先保存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回输于病人体内,这些回输后的“种子”可产生新的血细胞,也就是恢复了造血功能[1]。
本文笔者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监测来辅助对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评价,现将材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入院接受HSCT治疗的患者20例,所有患者移植前均明确诊断,急性白血病经传统联合化疗取得病情完全缓解并巩固2~4个疗程,其中,男11例次,女9例次,男女比例1∶1,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46岁,平均年龄(30.6±2.1)岁,其中,急性白血病11例次(自体移植7例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8例次、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次。
20例正常对照者为参照研究对象,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器材与试剂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用Beckman-Coulter公司的EPICS-XL型流式细胞仪进行荧光抗体标记检测。
取患者的新鲜抗凝血标本100ttL放入样品测定管,加入相应的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振荡混匀后室温避光孵育20min,每管加入500vLOptilyse C(溶血素),振荡混匀,室温下溶血8min。
溶血完毕,加入2mLPBS,1500r/rain洗2次。
加入1mL PBS混匀,立刻上机检测。
所用单抗为CD3、CD4、CD8、CDl9和HLA.DR,均购自Immunotech公司。
1.3 监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分别于造血干细胞动员前,移植后2周,1、3、6、9、12及18个月共8个时间窗监测受试者体内的淋巴细胞、T细胞(CD3+)、B细胞(CD19+)、Th细胞(CD3+CD4+)、Tc细胞(CD3+CD8+)的变化。
1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与疾病活动相关性研究

1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与疾病活动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的分布,以期发现其在评估SLE活动中的意义。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SLE患者,以SLEDAI评分评估疾病活动,按照疾病活动情况分为疾病稳定组及疾病活动组,各53例。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观察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在狼疮活动中的意义。
结果: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在疾病活动组患者中低,与疾病稳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 淋巴细胞百分率与疾病活动相关(r=-0.892,P<0.01),CD8+T淋巴细胞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可以作为疾病活动的一个参考指标,定期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对于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患者病情活动的评估具有更大意义,为指导临床用药和预测远期预后提供依据。
标签:系统性红斑狼疮;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多个组织器官受累及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免疫复合物清除障碍和细胞因子表达异常等[1],其中辅助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机制尚未明确。
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与SLE发病有关[2],T淋巴细胞的异常可能是SLE发病的重要因素,CD4+T 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失衡是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重要方面,因此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在对于SLE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对106例SLE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进行检测,并对其疾病活动度评估,探讨SLE者病情活动性与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及其与感染的关系演示稿件

辅助性T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应答,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反应。
CD8+T细胞
细胞毒T细胞,主要对靶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调节性T细胞(Treg)
维持免疫稳态,抑制过度免疫反应。
自然杀伤T细胞(NKT)
快速应答非特异性刺激,参与抗肿瘤、抗感染等免疫应答。
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表达
CD4+T细胞比例升高
05 结论与展望
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特点及其与感染的关系
1
SLE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表现为 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失衡,CD4+T细 胞数量减少,CD8+T细胞数量增加。
2
SLE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感染风险存在关 联,CD4+T细胞数量减少和CD8+T细胞数量增 加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特点及其与感染的关
系汇报人:XXX
2024-01-06
目录
CONTENTS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概述 • 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 • 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感染的关
系 • 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治疗意义 • 结论与展望
0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概述
SLE的病理机制
自身免疫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存在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免疫系统 攻击自身组织,引发炎症和组织损伤。
细胞凋亡
SLE患者体内某些细胞凋亡增加,导致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
血管病变
SLE患者血管病变,导致血管炎症和血栓形成,影响组织供血。
SLE的免疫学特征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及NK细胞表达变化的意义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及NK细胞表达变化的意义作者:王勇牟方祥钟兵乾灿吴红游苘霞方勇飞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7年第11期[摘要] 目的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B 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表达变化及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6年1~6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住院的28例中重度活动期RA患者[DAS28(4)ESR:3.21~7.80](RA组)和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的百分比及绝对计数,并作统计分析。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A组外周血中CD3+ CD4+ T细胞亚群百分比明显上升[(47.46±12.10)% 比(40.85±7.70)%,P < 0.05],CD3+CD8+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3+CD4+/CD3+CD8+T细胞比值显著增高[(2.41±1.42)比(1.57±0.61),P <0.05],淋巴细胞计数、总的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计数、CD3-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及计数、CD3-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及计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相关性分析显示RA组中DAS28(4)ESR与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比值无相关性(P >0.05)。
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失衡在活动期RA的发病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淋巴细胞;比值[中图分类号] R59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4(b)-0012-04[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D4+/CD8+, B lymphocytes and natural killer (NK)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the disease activit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6, in Southwest Hospit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he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of 28 RA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disease activity [DAS28 (4) ESR: 3.21-7.80] (RA group) and 30 health persons (normal control group) were collected. The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T lymphocyte subsets, B lymphocyte and NK cell percentage and absolute counts. According to the homogeneity of varianc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applied by t test or rank sum test. Results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percentage of CD3+CD4+ T lymphocytes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peripheral blood of RA group [(47.46±12.10) % vs (40.85±7.70)%, P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percentage of CD3+CD8+ T lymphocytes (P > 0.05), CD3+CD4+/CD3+CD8+T cell rati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2.41±1.42) vs (1.57±0.61), P < 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count and percentage of Lymphocyte, total T lymphocyte, CD3-CD19+B lymphocyte, CD3-CD16+CD56+NK cells (P > 0.05).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AS28 score and thepercentage or ratio of T lymphocyte subgroups in RA had no correlation. Conclusion The imbalance of CD4+/CD8+ ratio of T lymphocyte subgroups in peripheral blood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RA.[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Ratio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及意义

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及意义白志瑶;宋建新【期刊名称】《实用检验医师杂志》【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表达在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EBV-AHS)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BV-AHS患儿(急性期28例,缓解期21例)及30例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CD3+CD4+CD69+及CD3+CD8+CD69+的表达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三组受试者间CD3+CD4+CD69+及CD3+CD8+CD69+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急性期组CD3+CD4+CD69+及CD3+CD8+CD6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缓解期组CD3+CD4+CD69+及CD3+CD8+CD6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 T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化在EBV-AHS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EBV-AHS重要的发病机理之一。
检测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有利于临床判断治疗效果,并为应用免疫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3页(P173-175)【作者】白志瑶;宋建新【作者单位】655000 曲靖市,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650032 昆明市,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血液病诊断室【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及意义 [J], 王照艳;孔繁荣;郭少磊2.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J], 张颖3.CD6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J], 谢锋;李学刚;侯丽君4.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及Th1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J], 管玉洁; 刘炜; 宋丽丽; 李彦格; 周建文5.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及Th1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J], 管玉洁; 刘炜; 宋丽丽; 李彦格; 周建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流式细胞术动态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

流式细胞术动态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陈丽彬;方凤;蒋瑾瑾;雷红霞【期刊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年(卷),期】2003(018)003【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在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外周血细胞免疫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检测23例SLE患儿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及20例正常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Ig)的表达,淋巴细胞亚群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结果与非活动期及对照组比较,活动期SLE患儿CD+19、活化CD+3、CD+8、IgG、IgM的表达明显增高,CD+3、CD+4 、CD+(16+56)表达明显减少,CD+4/CD+8明显倒置(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非活动期SLE患儿CD+3表达明显减少、CD+4/CD+8明显倒置(P<0.05).相关分析显示,SLE组IgG 与CD+19呈正相关(r=0.39 P<0.05).结论 SLE患儿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和体液免疫功能亢进,以流式细胞术动态观察SLE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有助于判断SLE的免疫状态,对SLE的诊治和预后有一定意义.【总页数】2页(P197-198)【作者】陈丽彬;方凤;蒋瑾瑾;雷红霞【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儿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儿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儿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输血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相关文献】1.流式细胞术分析卵巢癌患者术前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J], 王晓慧;彭芝兰;杨永秀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 [J], 张东霞; 罗东平; 王月香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 [J], 张东霞; 罗东平; 王月香4.甲型病毒性肝炎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 [J], 林荣军;魏云霞;刘成玉;杜嗣廉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 [J], 于寿昌;朱丽芳;史晓萍;丁韧烨;于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 人 要 快 ,高 峰 出 现 的 时 间 提 前 在 4 h 正 常 人 群 在 2 , , 4 h 活 动 期 S 患 者 T B细 胞 C 6 E 、 D 9表 达 呈 逐 渐 下 降 ,正 常 人 群 呈 迅 速 下 降 趋 势 。 而 且 , 活 动 期 S 患 者 和 正 常 人 T细 E
李 富 荣 叶 志 中 , , 戴 勇 , 齐 晖 ,任 莉 莉 , 洪 小 平 王 新 根 ,
( . 圳 市 人 民 医 院 暨 南 大 学 医 学 院 第 二 附 属 医 院 ) 床 医 学 研 究 中 心 ,深 圳 1深 临 5 8 2 ;2 10 0 .风 湿 免 疫 科 )
CD1 FT / D 9 E D 5 eC 和 同 型 对 照 7 FT /7 P / 9 IC C 6 P /C 4 P r P 1 IC 1 E
C 3 e P,7 / D 5 eC D Pr C 1 C 4 P r P均 为 B D公 司 产 品 , 深 圳 晶 美 生
物 工程公 司提 供 。
1 2 主 要 试 剂 刀 豆 素 A ( o A ) 自 Sg a公 司 ; R MI . Cn 购 i m P
.、
50 5
、 _,
翟 器
医
14 60和 胎 牛 血 清 ( C 购 自 H eoe 司 ; 三 色 荧 光 标 记 单 F S) yl 公 n
抗 C 4 IC CI 9 E CD P r P,C nT / I6 P /C P r P, D FT / ) P / 3 eC 6 D8 C C )9 E D3 eC
培养 时 间(h)
图 1 活 动 期 S E 患 者 T淋 巴 细 胞 C 6 L D 9表 达 动 态
13 c 6 . D 9表 达 动 力 学 研 究
静 脉 采 血 3I ,肝 素 抗 凝 , 淋 l T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 活 动 期 S 患 者 B淋 巴细 胞 c 6 . E D 9表 达 动 态 在 c n 0A 刺 激 前 ,活 动 期 S 患 者 B细 胞 C 6 E D 9表 达 要 比 正 常 人 群 高 ,在 C n 刺 激 4 h后 , C 6 oA D 9表 达 迅 速 增 高 , 达 到 高 峰 , 随 后 下 降 。 而 正 常 人 群 则 逐 渐 增 高 , 在 2 4 h时 达 高 峰 , 随 后 迅 速 下 降 ( 2) 图 。
C n 刺 激 4 h后 , 即 观 察 到 C 6 oA D 9表 达 迅 速 升 高 达 到 高 峰 , 随 后 出现 减 弱 趋 势 。 正 常 人 群 在 C n 刺 激 4 h后 C 6 oA D 9表
达 增 多 , 1 2h后 逐 渐 增 高 , 在 刺 激 2 4h后 达 到 高 峰 ,3 6h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E ) 以 T、B细 胞 异 常 活 化 和 病 理 SE 是 性 自身 抗 体 过 量 产 生 为 特 征 的 自身 免 疫 性 疾 病 J 、 B细 。T 胞活 化产生 各 种改 变 ,C 6 D 9是 T B细 胞 活 化 最 早 表 达 的 、 标 志之一 。为 了解活 动 期 S 患 者 C 6 E D 9在 T B细 胞 活 化 、
3 ℃ 、5 C 2 件 下 分 别 培 养 0 h , 1 ,2 ,3 。 7 % 0 条 ,4 h 2 h 4 h 6 h
5 细 胞 悬 液 ,加 2 三 色 荧 光 标 记 单 抗 试 剂 , 室 温 避 0 0
光 1 a ,加 红 细 胞 溶 解 液 5 0 ,室 温 避 光 1 i ,最 后 5rn i 0 5 mn 样 品 用 l 多 聚 甲醛 l I 固 定 ,应 用 E P S A T A 型 流 式 % l T l LC -L R
维普资讯
・
36 ・ 4
《 海 免 疫 学 杂 志 ) 0 2年 第 2 上 ) 0 2 2卷 第 5期
文 章 编 号 : 1 0 .4 8(0 2) 5 0 4 - 1 0 1 7 2 0 0 . 3 6 O 2
活 动 期 S E 患 者 T、 B 淋 巴 细 胞 C 6 L D 9表 达 的 动 态 观 察
巴细胞分 离液 分 离外周 血 单个 核 细胞 (B P MC) ,用 1 % F S 0 C
R M 6 0培 养 液 调 整 细 胞 数 为 l 0/ , 将 细 胞 悬 液 加 P I14 ×1 ml
入 2 4孔 细 胞 培 养 板 中 ,每 孔 lI ,分 别 加 入 青 霉 素 10U T l l 0 / I ,链 霉 素 10 U m , 同 时 加 入 刺 激 剂 C n 0 g m , T l l 0 / l oA 10 n/ l
后 出 现 减 弱 。 活 动 期 S 患 者 T细 胞 对 C n 反 应 速 度 较 正 E oA
过程 中有 什 么 作 用 , 以 及 在 哪 个 阶 段 起 作 用 , 本 研 究 检 测
了 C n 刺 激 下 活 动 期 S 患 者 T、B细 胞 C 6 oA E D 9表 达 动 态 变
胞 中 C M 细 胞 表 达 C 6 I D 9水 平 均 较 C 8 D 细 胞 要 高 ( 1) 图 :
11 病 例 选 择 .
5例 活 动 期 S 患 者 符 合 18 E 92年 美 国 风 湿
病 学 会 ( R ) 订 的 S 诊 断 标 准 J 均 为 女 性 , 平 均 年 AA 修 E , 龄4. 0 4岁 ,均 为 首 次 发 作 病 人 。 活 动 指 数 判 断 标 准 参 照 V l tn法 I ,5例 患 者 活 动 指 数 均 > 1 a nj ej 3 ] 8分 。 对 照 组 为 5 例 女 性 健 康 志 愿 者 ,平 均 年 龄 3 6岁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