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采空区地压监测(微震监测)在矿山上的应用

合集下载

微震监测技术在冲击地压矿井的应用

微震监测技术在冲击地压矿井的应用

微震监测技术在冲击地压矿井的应用李文健【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震检测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利用微震监测技术,在发生微震活动的矿区内布设微震探头,探测微破裂所发出的地震波,确定发生地震波的位置,还可以给出地震活动性的强弱和频率,通过微震监测获得的微破裂分布位置,判断潜在的矿山动力灾害活动规律,通过识别矿山动力灾害活动规律实现预警.本文以抚顺老虎台矿83003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结合老虎台矿微震监测系统分析83003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以及覆岩破坏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微震事件发生的震级与能量,对冲击地压的发生提供可行性评估,为老虎台矿今后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借鉴.【期刊名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年(卷),期】2015(026)004【总页数】5页(P116-120)【关键词】微震监测;冲击地压;覆岩破坏;综放工作面【作者】李文健【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辽宁阜新1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240 引言冲击地压[1-2]是聚集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煤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在井巷发生爆炸性事故,产生的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同时发出强烈声响,造成煤岩体振动和破坏、支架与设备损坏、人员伤亡、部分巷道垮落破坏等。

冲击矿压[3-7]还会引发或可能引发矿井灾害,尤其是瓦斯与煤尘爆炸、火灾以及水灾,干扰通风系统,严重时造成地面震动和建筑物破坏等。

冲击地压[8-9]的显现特征:(1)突发性(2)瞬时震动性(3)巨大破坏性(4)复杂性。

因此,冲击地压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

冲击矿压作为煤岩动力灾害[10-11],自有记载的第一次发生于1738年英国南史塔福煤田的冲击地压至今二百多年来,其危害几乎遍及世界各采矿国家。

英国、德国、南非、波兰、苏联、捷克、加拿大、日本、法国以及中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记录有冲击地压现象。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极为严重,最早自1933年抚顺胜利矿发生冲击地压以来,在北京、辽源、通化、阜新、北票、枣庄、大同、开滦、天府、南桐、徐州、大屯、新汶等矿区都相继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

矿山采空区监测中微震技术的应用

矿山采空区监测中微震技术的应用

随着 矿 山生 产 往深 部 推进 , 在 开采 过 程 中会 出现 采 空
山采空 区监测 中的应用十 分广泛 , 并 且从 实际情 况应用情 况
区, 这将会 引发一 系列的 地压 问题 , 这给矿 山安全 生产造 成
了巨大威胁 。目前 , 常用 的地下工程 地压监 测方法 有沉 降测
பைடு நூலகம்
来看 , 取得 了不错的 成绩 , 因 此加强对 该项 内容的 分析具 有
产生, 摩擦、 扩 展 ,以及能 量 的聚集 , 能量 的释 放会 以 应力
分 设备都 放置 在微震监 控 中心 中 , 由专 业人员 统一 管理 。 地 的新式对 信号 进行传输 , 最终数 据以光 信号 的形式 , 通 过光
CAI J i n q
( S i n o h y d r o B u r e a u 9 Co, L t d, Gu i y a n g 5 5 0 0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mi n i n g a r e a c a n n o t a v o i d a l l k i n d s o f d i s a s t e r s d u r i n g t h e mi n i n g p r o c e s s . T h e g r o u n d p r e s s u r e d i s a s t e r i s t h e
he l p t he r e l e va nt s t a f.
Ke y wo r d s : Mi n e d O U t a r e a ; m o n i t o r i n g ; mi c r o s e i s mi c t e c h n i q u e

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2-22T03:23:48.83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3卷17期作者:陈宗耀[导读] 微震监测技术是一种集三维可视化、高灵敏度、实时性陈宗耀焦作煤业集团赵固(新乡)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新乡市453000摘要:微震监测技术是一种集三维可视化、高灵敏度、实时性、动态性和多元信息分析等优点于一体的新型煤矿信息监测技术,能有效监测及采集煤矿各种动力灾害前兆信息,监测预测各种灾害,确保煤矿设备和人员安全,为煤矿灾害救援提供关键信息。

关键词:微震监测;煤矿安全管理;应用随着深部地下采矿和地下岩土工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在高应力水平下,矿岩破坏的内部积累势能会以地震波形式释放和传播,并对应有微震事件的发生。

微震是矿岩破坏中的伴生现象,包含大量关于围岩受力破坏和地质缺陷活化的有用信息。

因此,通过微震信号的采集、处理、分析、研究,能推断矿岩内部性质变化,预测岩土结构是否受损,反演其破坏机理。

基于此,本文详细论述了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一、微震监测技术微震是指岩体在外界应力作用下,介质中一个或多个局域源以瞬态弹性波形式迅速释放其存储的弹性应变能过程。

通过传感器采集、记录、分析微震信号,并以此为依据推算出震源的震级、位置等特征的技术称为微震监测技术。

该技术在地震监测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在原理上与地震监测、声发射技术相同,是基于岩体受力破坏过程中破裂的声能原理。

二、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1、监测预测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是指煤矿及其周边因煤岩体变形应力突然释放的一种动力现象,具有突发性、复杂性、急剧性等特点。

冲击地压随着煤岩体微破裂及地震波释放,利用微震监测技术监测煤岩体破裂后地震波特征,分析煤岩体破坏位置和程度,从而有效监控、分析、防治煤矿冲击地压危险区的煤岩层活动。

冲击地压预测依据是能准确监测微震事件前兆信息,通过对不同微震事件前兆信号的处理分析,得到不同类型下冲击地压微震事件前兆信号发生规律。

微震监测技术在矿产采空区监测中的应用

微震监测技术在矿产采空区监测中的应用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 1月下164微震监测技术在矿产采空区监测中的应用朱为民(新余良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新余338000)摘 要:根据某铁矿深部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和采矿方法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布置微震监测探头、收集数据并进行理论分析,研究找到了该监测区域内的地压活动规律,且用于指导安全回采矿体。

关键词:微震监测;地压活动规律;爆破震动中图分类号:TD3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2-0164-2Application of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an iron mine goaf monitoringZHU Wei-min(Xinyu Liangshan Mining Co., Ltd,Xinyu 338000,China)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mining technical conditions and actual mining methods of a deep ore body in an iron mine, through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probes, data collec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ground pressure movement rules in the monitoring area were found and used to guide the safe stoping of ore body.Keywords: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Law of ground pressure movement; Blasting vibration随着地下矿山特别是深部矿层采掘深度不断的往下延伸,地压活动显现越来越频繁,根据要求应开展地压监测研究工作,建立相应的监测网络系统,提高井下采空区地压监测管控能力。

微震监测技术在深部开采矿井的探索应用

微震监测技术在深部开采矿井的探索应用
Abstract: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coal mine geophysical method, which can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dynamic change of the physical field rock mass in the mine. The occurrence of coal seams in Houcun Coal Mine is from -1 200 to -500 m, and the deep mining results in obvious mine pressure.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provide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timely predic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mine pressur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then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general law of rock movement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OS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deep mining, and finally prospected the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deep mining. Key words: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rock burst; rock stratum movement

浅析微震监测系统在矿井中预报矿压的应用

浅析微震监测系统在矿井中预报矿压的应用

浅析微震监测系统在矿井中预报矿压的应用波的振幅和频率取决于煤岩体的强度、应力状态、断裂尺寸和变形,波的振幅和频率受波的频率、速度的影响等等。

因此,每个微震信号包含关于岩体内部状态的丰富信息。

应用微震监测系统,其功能是监测整个矿山微地震的范围,评估巷顶的覆盖范围,为防止灾害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微震监测;冲击地压;防治东滩煤矿主煤层主要部分合并为一层,平均厚度8.41米。

其余的分为两层。

分层的平均厚度为5.38m,分层的平均厚度为3.22m。

主井井深-800米,采用国际先进的采矿开采方式从主采煤层和上层采煤。

目前,单一矿区集中,采矿活动集中,互相干扰。

矿区覆盖厚厚厚的集团。

由于煤体的高弹性可能引发多类事故,造成井下工作面的损坏,同时给矿井生产人员的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东滩煤矿为加强矿山爆发的监测预报,特地引进了SOS微震监测系统。

1 微震监测技术1.1 工作原理由冲击矿压引起的震源机理和破坏机理是岩石受力的原因和后果。

然而,我们发现源机制相同,但是后果可能不同,而导致与岩石压力的影响相同或相似的损害,源机制不一定相同。

实践证明,岩石压力和岩石振动的影响总是相互伴随而生。

因此,有必要基于微震监测来监测冲击矿压。

基于岩层地震振动分析,特别是关键地层运动引起的地震波传播,地震岩石动力分析与能量积累与耗散分析法研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岩爆可能会造成损坏。

微震监测技术是通过检测煤和岩体微裂纹过程发出的地震波来检测地震波,并检测微震活动的强度和频率。

监测微裂纹分布的位置,然后获得矿井冲击地面压力微震活动信息,为预防和控制地面压力的影响提供依据。

1.2 微震监测系统的功能介绍微震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分析全矿的实时监测,微震事件的自动记录和微震位置和能量计算范围内发生的微震事件,分析主要危险区域的微震事件,动态评估相关区域效应危害等级,指导煤矿瓦斯岩石压力预防控制工作;摆脱危险性测试和优化相关技术参数,提高防撞系统的影响和控制效率。

浅谈采空区地压监测(微震监测)在矿山上的应用

浅谈采空区地压监测(微震监测)在矿山上的应用

浅谈采空区地压监测(微震监测)在矿山上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建立适合矿山实际情况的地压监测网,进行长期有效的地压监测,这能对矿山的地压灾害予以提前预警预报,有利于矿山企业进一步采取对策措施,避免灾害性事故发生。

【关键词】采空区;微震;矿山之星该矿山经过多年的开采,井下形成大大小小数十个采空区,虽然该矿使用的采矿方法允许围岩崩落和地表塌陷,但部分采空区对采空区顶部或附近的建筑物或道路形成一定的危险,且某些采空区对井下工作面也构成一定的威胁。

对今后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对采空区冒落以及地面沉降(或地表塌陷、地表变形)等采空区引起的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保证井下工作面、地表工业场地的安全生产,以及地表建筑物和道路的行人安全。

1 概述岩体在破坏之前,大多以弹性波的形式释放积蓄的能量(即发生微地震),这种能量释放的强度,随着结构临近失稳而变化。

所以每一个弹性波(微震波或声发射波)都包含着岩体内部状态变化的丰富信息。

若在破坏区域周围以一定的台阵形式布置一定数量的传感器,组成传感器阵列,当监测体内出现微震时,传感器即可将微震信号拾取,并将这种物理量转换为电压量或电荷量,通过多点同步数据采集测定各传感器接收到该信号的时刻,连同各传感器坐标及所测波速代入方程组求解,即可确定微震震源的时空参数,达到定位之目的。

对微震源进行精确定位是该方法的关键技术之一,参见图1。

微震监测技术能够实时、长期、靠近震源监测大范围岩体变形破坏,准确定位震源发生时间、空间位置、微震释放能量、微震体变势、微震尺寸等。

通过记录、统计、分析微震事件的诸多参数的时间和空间中的分布,并利用定量地震学、统计地震学、工程地震学的理论方法,通过矩张量分析,明确微震事件的性质(剪切、张拉、复合)以及众多微震事件在时空中的演化,黏度性、扩散性等,实现灾害发生空间、时间的概率性预警和分区分级评估。

2 对采空区实施微震监测,主要目的为(1)利用微震监测系统在三维空间中对采空区整体稳定性实施全过程的监测预警;(2)以月和年等为单位,实现采空区稳定性评估,利用采空区震害等级等参数对采空区进行分区分级管理;(3)实时显示微震事件的时间、地点、震级等基本参数,可设定预警值;(4)分析确定采空区失稳的机理分析:张拉、剪切、复合等的;(5)计算微震事件的尺度和微震破裂面的方位等参数;(6)基于微震监测结果,统计计算采空区微震时间空间演化的规律;(7)根据微震事件空间分布,参考矿山地质资料,统计分析可能引起采空区不稳定性的已知或未知构造等;(8)与以点为主的传统观测系统获取的参数结合进行综合分析;(9)评估采空区周围的工程施工对采空区稳定性的影响;(10)可运用微震监测的方法评估采空区治理措施的效果。

地压监测在采空区地压管理中的运用

地压监测在采空区地压管理中的运用

地压监测在采空区地压管理中的运用采用空场法这一采矿方法开采的矿山,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采空区体积也将随着采矿工作的继续而不断增大,最终会留下了大量采空区。

如何作好采空区的地压管理工作,保障矿山可持续安全生产是矿山面临的实际问题。

本文对天马山黄金矿业有限公司在地压管理工作中运用地压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标签:空场法地压管理监测充填1 概述铜陵有色股份天马山黄金矿业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开采,现有+5米中段、-25米中段、-55米中段、-95米中段、-135米中段、-175米中段、-215米中段、-255米中段共八个中段。

其中-95米以上中段已基本开采完毕,-135米中段至-215米中段为生产中段。

矿山开采所采用的为空场嗣后一次充填采矿法。

但由于充填料不足,只充填了一小部分的空区,尚有大部分空区没有及时充填,形成大量空区。

而且随着矿山的采矿生产,空区的体积将不断增大,采空区的稳定性和地压管理和控制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2 工程地质天马山矿床矿体围岩主要包括角岩、泥质粉砂岩、白云石大理岩、大理岩,一些矿体的围岩是闪长岩。

通过矿岩优势及节理方向的现场调查,按倾向矿体有N55°E,S25°-35°W两组,角岩为S35°W,N4°W两组,大理岩只有S25°-35°W一组。

矿体、角岩、大理岩密度和节理间距分别是0.76、0.81、0.5米/条,因此属于较完整岩体。

根据1992年地质工作所做的岩石力学实验,天马山矿岩岩石力学参数见下表1:表1 巖石力学室内试验参数表(饱和状态)■3 空区分布情况天马山矿现有采空区体积为120万方左右,其中:已充填采空区体积为20万方左右,待充填采空区体积为100万方左右,按中段统计大小采空区的数量为160个。

采空区主要分布于+5米中段、-25米中段、-55米中段、-95米中段四个中段,-55米中段以上的空区体积在56万方,-95m中段以上空区体积在70万方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采空区地压监测(微震监测)在矿山上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建立适合矿山实际情况的地压监测网,进行长期有效的地压监测,这能对矿山的地压灾害予以提前预警预报,有利于矿山企业进一步采取对策措施,避免灾害性事故发生。

【关键词】采空区;微震;矿山之星
该矿山经过多年的开采,井下形成大大小小数十个采空区,虽然该矿使用的采矿方法允许围岩崩落和地表塌陷,但部分采空区对采空区顶部或附近的建筑物或道路形成一定的危险,且某些采空区对井下工作面也构成一定的威胁。

对今后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对采空区冒落以及地面沉降(或地表塌陷、地表变形)等采空区引起的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保证井下工作面、地表工业场地的安全生产,以及地表建筑物和道路的行人安全。

1 概述
岩体在破坏之前,大多以弹性波的形式释放积蓄的能量(即发生微地震),这种能量释放的强度,随着结构临近失稳而变化。

所以每一个弹性波(微震波或声发射波)都包含着岩体内部状态变化的丰富信息。

若在破坏区域周围以一定的台阵形式布置一定数量的传感器,组成传感器阵列,当监测体内出现微震时,传感器即可将微震信号拾取,并将这种物理量转换为电压量或电荷量,通过多点同步数据采集测定各传感器接收到该信号的时刻,连同各传感器坐标及所测波速代入方程组求解,即可确定微震震源的时空参数,达到定位之目的。

对微震源进行精确定位是该方法的关键技术之一,参见图1。

微震监测技术能够实时、长期、靠近震源监测大范围岩体变形破坏,准确定位震源发生时间、空间位置、微震释放能量、微震体变势、微震尺寸等。

通过记录、统计、分析微震事件的诸多参数的时间和空间中的分布,并利用定量地震学、统计地震学、工程地震学的理论方法,通过矩张量分析,明确微震事件的性质(剪切、张拉、复合)以及众多微震事件在时空中的演化,黏度性、扩散性等,实现灾害发生空间、时间的概率性预警和分区分级评估。

2 对采空区实施微震监测,主要目的为
(1)利用微震监测系统在三维空间中对采空区整体稳定性实施全过程的监测预警;
(2)以月和年等为单位,实现采空区稳定性评估,利用采空区震害等级等参数对采空区进行分区分级管理;
(3)实时显示微震事件的时间、地点、震级等基本参数,可设定预警值;
(4)分析确定采空区失稳的机理分析:张拉、剪切、复合等的;
(5)计算微震事件的尺度和微震破裂面的方位等参数;
(6)基于微震监测结果,统计计算采空区微震时间空间演化的规律;
(7)根据微震事件空间分布,参考矿山地质资料,统计分析可能引起采空区不稳定性的已知或未知构造等;
(8)与以点为主的传统观测系统获取的参数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9)评估采空区周围的工程施工对采空区稳定性的影响;
(10)可运用微震监测的方法评估采空区治理措施的效果。

3 微震监测采空区比较成功涉及到的几项关键技术
1)采空区微震传感器带宽、台阵布置、降噪滤波信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采空区的破坏事件张拉型为主、微震活动产生的微震事件能量较低(有的可能只有几个J)、岩层经历过采动影响,信号衰减快。

2)三维射线追踪技术技术处理矿山复杂的微震波速场。

由于采空区和各种地下洞室等的存在,以及矿山施工的扰动的影响,岩层波速场比较复杂,微震直线传播定位误差较大;
3)减少靠近采空区的机会,智能化的微震系统便于运行管理。

智能传感器内置倾角传感器,便于深孔安装和自检。

智能化不间断电源,确保数据采集。

基于TCP/IP的网页式设备配置和实时工作状态显示。

4)监测可能涉及采空区地面的影响监测。

考虑地面布置微震传感器时,传感器、数采等布置受现场供电和通讯限制较多,通讯方式可能是DSL、无线WIFI 等为主,设备低能耗、便于维修、高可靠性十分关键。

数据存储备份、防雷、防潮、接地等问题必须解决;
5)数据处理分析与可视化和合理使用。

快速、自动、手动、三维射线追踪定位等方法对采空区微震事件进行深入研究,获得微震时间、地点、体变势、能量等参数;微震活动性参数:事件时间间隔、微震事件空间间隔、累积能量、累积体变势等。

预警的参数包括:累积视体积、能量指数、微震施密特数、微震黏度、微震扩散度等参数。

6)计算采空区微震应力、微震应变、微震位移等相关参数,与岩石力学建
立联系、等值线图和云图等显示微震位移、微震应力、微震应变、微震峰值速度等,便于用户理解微震成果和决策。

4 案例引入,说明原理
成功为某铁矿采空区提出了微震监测方案与定位精度分析。

该铁矿采空区平面投影图与剖面图如图2所示。

该铁矿定位精度分析图如图3所示。

地下采空区因为存在大量的地下空间,微震波传播呈现复杂特点。

振动所根据矿山和边坡等复杂波速场,研发了三维射线追踪定位技术。

三维射线追踪定位和常规直线假设定位的比较,如下:
1)和达分析(Wadati analyse)获得的地下空区及围岩的波速场,建立波场模型,比直线假定的均匀介质说更为可靠和现实,
2)事件(震源)三维射线追踪定位处理,相比直线假定说更加准确。

3)三维射线追踪定位相比直线假定位置更合理,表现在事件(震源)数量上的差别就是直线假定会多出若干事件,因为可能将一次事件当做两次或者多次来记录。

如图3所示,图中棕色点为常用的微震波直线传播假定的定位结果。

绿色点为微震波曲线路径传播下的290000个事件采用三维射线追踪技术的定位结果。

二者的平均定位偏差达70m左右,并且绿色点比棕色点少了20000多个(事件)。

5 微震监测系统软件对岩石力学等支持
系统软件对定量地震学、统计地震学和工程地震学有良好支持,支持等值线图和云图显示位移、应力、应变、峰值速度等。

便于用户从岩石力学等角度理解和使用微震监测成果。

几组微震监测软件界面截图,如图4所示。

图中蓝色网格式采空区的轮廓,在2010年7-9月期间,左列图上显示的是高视应力微震事件、右列图显示的是低视应力微震事件。

为采空区稳定分析提供了量化指标。

6 结语
微震监测方案不仅具备市面常见的被动式监测,还拥有主动式监测,实践证明,主动式监测的效果远优于被动式监测,但是主动式必须将样板震源发生器和拾振器安置在监测区的两侧,因此安装位置的选择比被动式苛刻,并且范围有限。

主动和被动结合,是微震监测能够做到的最精确程度,但是微震监测的最大缺点
也是最大优点就是监测范围广,未知事件多。

因此建议微震监测作为辅助监测手段
参考文献:
[1]矿山之星(MineUPS)采空区地压监测(微震监测)[M].威海晶合数字矿山技术有限公司,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