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知识-试卷5

合集下载

卫生职称考试初级师输血技术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卫生职称考试初级师输血技术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 年输血师真题——专业学问试题及答案解析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棺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不规章抗体筛选试验所用谱细胞通常是A.与患者同型2~3 人份的洗涤红细胞B.O 型2~3 人份的洗涤红细胞C.AB 型2~3 人份的洗涤红细胞D.O型3~5人份的洗涤红细胞E.与患者同型3~5 人份的洗涤红细胞2.导致输血所致免疫性溶血反响的主要缘由是A.献血者自身红细胞遗传缺陷B.献血者红细胞体外获得缺陷C.受血者自身红细胞遗传缺陷D.受血者、献血者血型不相合输血E.受血者脾亢所致红细胞损伤3.以下关于输血相关性疾病病原体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HIV 是单链DNA 病毒B.HCV 是单链RNA 病毒C.HBV 是一种DNA 病毒D.梅毒是苍白螺旋体所致E.弓形虫是细胞内寄生的原虫4.红细胞制剂输注速度一般成人为每小时A.0.5ml/kgB.1.0ml/kgC.2.0ml/kgD.3.0ml/kgE.4.0ml/kg5.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患者需输注红细胞制剂时,应尽量输注A.全血B.悬浮红细胞C.辐照红细胞D.洗涤红细胞E.低温保存红细胞6.我国规定多长时间内患过疟疾的人不能献血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两年E.三年7.女性献血者体重不应低于A.40 公斤B.45 公斤C.50 公斤D.55 公斤E.60 公斤8.影响离心效果的因素不包括A.离心机半径B.离心机重量C.离心加速度D.离心刹车强度E.离心时间9.无偿献血教育、发动和招募工作效果的评价指标不包括A.公民中参与献血人数是否增加B.公民中家庭互助献血者人数是否增加C.无偿献血人数是否增加D.再次献血和连续献血人数是否增加E.由于输血传染病而永久排解献血的人数是否削减10.输血不良反响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的病症和体征。

输血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输血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输血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A2型题1.下列哪项是骨髓移植造血功能重建的标志A.外周血白细胞从0恢复到10×109/LB.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达到0.5×109/LC.淋巴细胞总数恢复正常D.血小板恢复到100×109/LE.血象完全恢复正常正确答案:B解析:一般认为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植活标志)是指外周血白细胞从无恢复到1.0×109/L;血小板恢复5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达到0.5×109/L,平均需2~3周。

2.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出现第二次高峰的原因是A.移植物中混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的结果B.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增殖的结果C.外周血中较晚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D.外周血中较原始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E.移植失败发生了细菌性感染的结果正确答案:D解析: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其外周血移植后中性粒细胞(PMN)上升常出现二个峰值。

第一次峰值即在PMN恢复到>0.5×109/L,平均出现在移植后11天,随后呈一度下降趋势,然后约在第3~4周时再次出现第二峰值,之后白细胞恢复正常。

目前认为第一次PMN峰的出现是由于外周血中较晚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第二次峰值的出现则是由于较原始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

3.下列哪项不是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A.感染B.移植物抗宿主病C.肝静脉闭塞性病D.出血性膀胱炎E.白血病复发正确答案:E解析:骨髓移植的常见并发症有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肝静脉闭塞性病、出血性膀胱炎等,白血病复发是移植失败的结果,不是骨髓移植的并发症。

故该题应选E。

4.迟发型免疫性输血反应包括下列几种,但哪项应除外A.含铁血黄素沉着症B.溶血反应C.移植物抗宿主病D.输血后紫癜E.对血细胞的同种异体免疫正确答案:A解析: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溶血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后紫癜、对血细胞的同种异体免疫均为迟发型输血反应,但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非免疫性因素引起的。

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知识-试卷5

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知识-试卷5

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知识-试卷5(总分:60分,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A2型题(总题数:30,score:60分)1.以下不是保留献血者的作用的是【score:2分】【A】保障血液安全【B】降低招募成本【C】应对血液短缺【D】建立应急献血队伍【E】降低化验成本【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本题思路:即使是固定献血者,他的血样标本也应该完全按照要求,一一进行检测,所以不能降低化验成本。

2.固定献血者的好处不包括【score:2分】【A】经过血液安全教育【B】避免接触高危因素【C】可以一次多领取奖品【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会进行自我排查【E】了解血液安全的因素本题思路:3.以下不是献血者流失因素的是【score:2分】【A】有献血不良反应【B】有献血不愉快的经历【C】工作忙碌,没时间【D】认为献血会感染疾病【E】详细填写献血登记表【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本题思路:填写献血登记表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每个献血员都应该认真填写,不是造成献血者流失的因素。

4.身体的基本检查记录【score:2分】【A】在每次献血时都要进行1次【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B】一年献血2次只进行1次【C】如是固定献血者就可进行1次【D】不用每次都详细记录【E】连续3次记录后,下次就不需要记录本题思路:5.献血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是【score:2分】【A】大学生【B】固定献血者【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C】农民工【D】公务员【E】随机献血者本题思路:固定献血者是献血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不仅保障了血液的持续充足,而且对血液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对献血员的召集最重要的是【score:2分】【A】建立一支固定的献血者队伍【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B】避免某种血型的过多或不足【C】寻找家庭替代献血者【D】进行献血前后的教育和动员【E】号召更多的人加入献血队伍本题思路:固定献血者是献血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不仅保障了血液的持续充足,而且对血液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输血技术试题及答案

输血技术试题及答案

输血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血浆去除成分后,剩余的液体称为:A. 全血B. 血浆C. 红细胞悬液D. 白细胞悬液答案:C2. 输血的适应症包括以下哪项?A. 慢性贫血B. 出血性休克C. 全血失血D. 高血压答案:B3. 输血前的配血试验,主要是检测哪种血型抗体?A. IgAB. IgED. IgM答案:C4. 输血后监测患者出现急性输血反应的时间段是:A. 1小时内B. 4小时内C. 24小时内D. 72小时内答案:C5. 输血所需的最佳血型是:A. A型B. B型C. AB型D. O型答案:D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写“对”,错误写“错”。

1. 输血时,输血速度越快越好。

2. 晶体液适用于血容量不足和缺水的患者。

答案:对3. 输血前需进行配血试验,确定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是否匹配。

答案:对4. 成人输血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采用18号针。

答案:错5. 输血后,患者需经过一定的观察时间,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答案:对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输血前的护理措施有哪些?答:输血前的护理措施包括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等相关信息,确定输血史和过敏史,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血容量及输血的适应症,进行配血试验,明确患者的血型和交叉配血结果。

2. 输血反应有哪些常见症状?答:输血反应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潮红、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低血压等。

严重的输血反应还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溶血性反应等。

输血反应的症状应及时观察并适当处理。

3. 如何预防输血相关的并发症?答:预防输血相关并发症的措施包括严格执行输血前的配血试验,确保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匹配;使用经过合适处理和贮存的血液制品;确保输血器材的无菌和完整;注意输血速度和输血量,避免过快输血引起的负荷过重;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症状及时中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四、综合题请结合实际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试卷5

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试卷5

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试卷5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试卷5(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1.A1/A2型题1.凝血因子中除外哪一种,均为蛋白质A.凝血因子ⅡB.凝血因子ⅢC.凝血因子ⅣD.凝血因子ⅫE.凝血因子Ⅻ2.凝血第一阶段内源性途径涉及的凝血因子是A.因子ⅡB.因子I,ⅫC.因子Ⅻ,PK,HMWKD.因子Ⅲ,Ⅶ,VE.以上均不正确3.下列哪一凝血因子在转变为活化凝血因子过程中不需要Ca2+离子参与A.因子ⅫⅫaB.因子XXaC.因子ⅡⅡaD.因子ⅪAⅫaE.以上均不正确4.在肝脏合成时,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是下面哪一组A.Ⅷ,Ⅸ,Ⅺ,ⅫB.Ⅱ,V,Ⅶ,XC.Ⅱ,Ⅶ,Ⅸ,XD.I,Ⅲ,V,ⅦE.以上均不正确5.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需要哪一种凝血因子参与A.XB.ⅪC.ⅫD.ⅡE.以上均不正确6.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不包括A.碎片DB.碎片CC.碎片ED.碎片YE.以上均不正确7.凝血因子中除哪一种,均存在于组织血浆中A.凝血因子ⅡB.凝血因子ⅢC.凝血因子ⅣD.凝血因子ⅫE.凝血因子Ⅻ8.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中共同起作用的凝血因子是A.因子ⅧB.因子VC.因子ⅦD.因子XE.以上均不正确9.在急性反应相可升高的凝血因子为A.因子ⅡB.因子VC.因子ⅧD.因子XE.以上均不正确10.不在肝脏中合成的凝血因子是A.因子ⅡB.因子ⅢC.因子VD.因子XE.以上均不正确11.Clauss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时,加入以下哪种物质进行反应A.因子IB.凝血酶C.因子XD.因子ⅫE.以上均不正确1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正常范围是A.2~4g/LB.>4.0g/LC.1.0~1.5g/LD.<1.0g/LE.以上均不正确13.在急性缺血性综合征中血栓的研究表明,血浆中哪种物质水平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A.因子VB.凝血酶C.因子XD.FgE.以上均不正确14.与纤维蛋白原水平无关的疾病是A.肝脏疾病B.动脉粥样硬化C.心肌梗死D.急性缺血综合征E.以上均不正确15.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方法为A.Clauss法B.PT衍生法C.免疫学方法D.A 和BE.以上均不正确16.检测纤维蛋白原时,受FDP含量影响较大的是A.C1auss 法B.PT衍生法C.免疫学方法D.A和BE.以上均不正确17.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凝血因子改变最为明显的是A.凝血因子Ⅱ升高B.凝血因子V升高C.凝血因子X减低D.凝血因子Ⅻ减低E.纤维蛋白原升高18.下列不能激活凝血因子X的是A.FIXa-Ⅷa-Ca2+-PF3B.TF-Ⅶa-Ca2+C.蝰蛇毒D.因子XaE.以上均不是19.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时,缺乏因子的基质血浆所缺乏的因子水平应A.<1%B.>1%C.<5%D.没有要求E.以上均不是20.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时,基质血浆中除了缺乏因子,其他凝血因子的水平必须A.<1%B.>1%C.正常D.没有要求E.以上均不是21.根据因子Ⅷ:C和Ⅷ:Ag结果可以将血友病A分为交叉反应物质阳性(CRM+)和交叉反应物质阴性(CRM一),前者主要表现为A.Ⅷ:C和Ⅷ:Ag同时减低B.Ⅷ:C减低,Ⅷ:Ag升高C.Ⅷ:C增高,Ⅷ:Ag减低D.Ⅷ:C减低,Ⅷ:Ag正常或偏高E.以上均不是22.血友病A交叉反应物质阳性(CRM+)的患者,主要是由于A.因子Ⅷ分子结构异常B.因子Ⅷ合成量减少C.因子Ⅷ抗体存在D.因子Ⅷ破坏增多E.以上均不是23.凝血因子活性测定中,一期法检测因子Ⅷ、Ⅸ、Ⅺ和Ⅻ活性主要是测定A.PTB.APTTC.TTD.FgE.以上均不是24.凝血因子活性测定中,一期法检测因子Ⅱ、Ⅴ、Ⅶ和X活性主要是测定.A.PTB.APTTC.TTD.FgE.以上均不是25.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所用的缓冲液为A.咪唑缓冲液B.磷酸盐缓冲液C.TrisHCl缓冲液D.TE缓冲液E.以上均不是26.检测凝血因子活性时,受检标本应A.立即测定,分离血浆后避免反复冻融B.4℃保存24小时C.室温保存4小时D.可以反复冻融E.以上均不是27.肝脏疾病中最先减少的凝血因子是以下哪些,其次是以下哪些,最后和最少减少的是哪些凝血因子A.Ⅶ、Ⅱ和X、VB.Ⅱ、Ⅶ和X、VC.V、Ⅱ和X、ⅦD.X、Ⅱ和Ⅶ、VE.以上均不是28.血栓与止血常用筛选试验包括A.出血时间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试验、凝血时间测定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甲胎蛋白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血清胆红素测定C.血小板计数、血清胆红素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测定D.凝血时间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甲胎蛋白测定、出血时间测定E.血块收缩试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测定、血清胆红素测定29.凝血酶原试验是一种了解血液凝固情况的试验,它可以反映A.骨髓的造血功能B.胰腺的分泌功能C.肝脏的凝血功能D.机体的肾上腺素水平E.红细胞的携氧功能30.凝血酶原时间(PT):男性:11~13.7秒,女性:11~14.3秒,患者结果较正常对照延长几秒以上有意义?A.1秒B.2秒C.3秒D.4秒E.5秒。

输血技术试题及答案

输血技术试题及答案

输血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输血的目的是什么?A. 补充营养B. 增加血容量C. 治疗贫血D. 以上全部答案:D2. 下列哪种血型的人不能接受A型血?A. A型B. B型C. AB型D. O型答案:D3. 输血前必须进行的测试是:A. 血型鉴定B. 血常规检查C. 肝功能检查D. 肾功能检查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输血的并发症?A. 过敏反应B. 溶血反应C. 空气栓塞D. 感染性疾病答案:C5. 新鲜冰冻血浆中不包含以下哪种成分?A. 凝血因子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血清蛋白答案:B二、填空题1. 输血是一种________治疗手段,用于治疗________、________等疾病。

答案:血液;失血性休克;重度贫血2. 人类的血型系统非常复杂,最基本的血型系统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A型、B型、O型、AB型;Rh血型3. 在输血过程中,必须遵守________原则,以避免血液传染病的传播。

答案:同型输血4. 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它具有________的特性。

答案:血红蛋白;携带氧气5. 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没有同型血可用,O型血可以作为________输给任何人。

答案:万能供血者三、判断题1. 所有的输血都应在医院的输血科或血库进行。

(正确)2. 输血时,如果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正确)3. 血小板主要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

(正确)4. 血浆置换是一种用于治疗严重过敏反应的治疗方法。

(正确)5. 任何人都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只要血液供应充足。

(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输血的基本原则。

答:输血的基本原则包括:同型输血原则,即尽量输注与受血者血型相同的血液;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作为万能供血者,AB型血可以作为万能受血者;在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保输血安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受血者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2021年初级输血技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真题精选

2021年初级输血技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真题精选

2021年初级输血技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真题精选姓名年级学号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A1/A2型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无权行使法定“对积极参加献血和在献血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权力的部门是()。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省红十字会C.市人民政府D.县红十字会E.省血液中心√各级人民政府、红十字会有权对积极参加献血和在献血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2.关于血液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基础B.是血液安全工作的核心C.为了提高血站的采供血数量√D.为了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E.为了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血液质量和质量管理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基础、血液安全工作的核心;是为了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以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而不是提高血站的采供血数量。

3.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过程环境的美观√B.识别不同的物品C.识别不同的状态D.合格产品的放行E.不合格产品的控制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目的:①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使用适宜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以便于识别产品;②针对监视和测量的要求标识产品,便于识别产品的状态;③方便合格产品的放行,不合格产品的控制;④根据产品的标识可以在需要追溯的场合实现可追溯的目的。

4.戊型肝炎的病原体是()。

A.HAVB.HBVC.HCVD.HEV √E.HIV戊型肝炎的病原体是 HEV,主要通过食物传播、粪-口传播和输血传播。

5.输血相关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丙型和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尤其是前者约占输血后肝炎的()。

A.≥10%B.≥30%C.≥50%D.≥70%E.≥90%√输血相关性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丙型和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丙型肝炎约占输血后肝炎的90%以上。

6.编写标准操作规程的部门是()。

A.质量管理部门B.质量控制部门C.业务管理部门D.具体使用部门E.专门编写小组√编写标准操作规程的部门是专门编写小组。

输血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5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输血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5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输血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5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A2型题1.关于稀释式自身输血的血液采集错误的是A.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麻醉诱导及维持平衡后进行B.于手术失血前经患者中心静脉或周围大静脉抽取血液C.血液采集时间于体外循环(CPB)开始前更为安全D.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采血在麻醉前进行E.均可以采集自患者动脉正确答案:C2.稀释式自身输血的血液回输正确的是A.先应用先采集的血液,后应用后采集的血液B.先应用后采集的血液,后应用先采集的血液C.无需考虑采集时间D.回输按照液体输注常规进行即可E.出现休克的情况下应当加快血液回输正确答案:B3.关于稀释液的描述错误的是A.稀释液由晶体液和胶体溶液组成B.采血总量与稀释液(替补液)总量的比例为1:3C.胶体溶液和晶体溶液的比例为1:2D.胶体溶液原则上不使用血浆E.具体情况可根据患者全身情况以及重要脏器功能作适度调整正确答案:B4.稀释式自身输血过程中生命体征异常时应急处理措施不包括A.针对性的急救措施B.减慢或停止采血C.加快或减慢稀释液(替补液)输注速度D.调整稀释液(替补液)胶晶比例E.一律利用利尿剂降低患者的液体负荷正确答案:E5.术中洗涤回收式自身输血,一般洗涤后血细胞比容控制在A.20%~30%B.30%~40%C.40%~50%D.50%~60%E.70%~80%正确答案:C6.洗涤式血液回收的缺点的是A.纯粹红细胞的回收B.大量回输易引起凝血异常C.可去除大部分游离血红蛋白D.异物绝大部分被清除E.有效清除脂肪颗粒正确答案:B7.下列哪个不是回收式自身输血禁忌证A.儿童或身体弱小者B.超过6小时的开放性创伤C.管腔内脏穿孔D.胃肠道疾病E.肝癌正确答案:A解析:老年或小儿患者的自身输血须慎重,但不是绝对禁忌。

7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重要器官存在退行性改变与功能减退、机体代偿能力下降,如实施中度以上的血液稀释可能会使重要器官发生缺血性损害,但这一禁忌是相对的,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医疗监护条件等而定;小儿主要是因为体重小、血容量少等因素,一般不考虑行稀释式自身输血,当然此禁忌亦是相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知识-试卷5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A2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
1.以下不是保留献血者的作用的是
(分数:2.00)
A.保障血液安全
B.降低招募成本
C.应对血液短缺
D.建立应急献血队伍
E.降低化验成本√
解析:解析:即使是固定献血者,他的血样标本也应该完全按照要求,一一进行检测,所以不能降低化验成本。

2.固定献血者的好处不包括
(分数:2.00)
A.经过血液安全教育
B.避免接触高危因素
C.可以一次多领取奖品√
D.会进行自我排查
E.了解血液安全的因素
解析:
3.以下不是献血者流失因素的是
(分数:2.00)
A.有献血不良反应
B.有献血不愉快的经历
C.工作忙碌,没时间
D.认为献血会感染疾病
E.详细填写献血登记表√
解析:解析:填写献血登记表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每个献血员都应该认真填写,不是造成献血者流失的因素。

4.身体的基本检查记录
(分数:2.00)
A.在每次献血时都要进行1次√
B.一年献血2次只进行1次
C.如是固定献血者就可进行1次
D.不用每次都详细记录
E.连续3次记录后,下次就不需要记录
解析:
5.献血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是
(分数:2.00)
A.大学生
B.固定献血者√
C.农民工
D.公务员
E.随机献血者
解析:解析:固定献血者是献血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不仅保障了血液的持续充足,而且对血液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对献血员的召集最重要的是
(分数:2.00)
A.建立一支固定的献血者队伍√
B.避免某种血型的过多或不足
C.寻找家庭替代献血者
D.进行献血前后的教育和动员
E.号召更多的人加入献血队伍
解析:解析:固定献血者是献血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不仅保障了血液的持续充足,而且对血液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有献血经历人士的招募,鼓励其定期献血,建立一支稳定的固定献血者队伍是每个血站一项重要工作。

7.关于建立一支稳定的固定献血者队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固定献血者是献血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B.保障血液的持续充足
C.保障血液安全
D.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E.是大血站的一项重要工作√
解析:解析:建立一支稳定的固定献血者队伍是每个血站的重要工作。

8.献血者保留的实施不包括
(分数:2.00)
A.提高优质的服务
B.建立血站良好的形象
C.建立完整的献血者档案
D.对固定献血者提供额外的优惠政策√
E.建立献血者保留渠道
解析:
9.有关献血服务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舒适
B.安全
C.高档√
D.有序
E.优质
解析:
10.建立献血者保留渠道不正确的方式是
(分数:2.00)
A.面对面招募
B.电话招募
C.信函招募
D.金钱诱惑√
E.传媒动员
解析:
11.不用于对公众进行献血教育的宣传方法是
(分数:2.00)
A.电视
B.报刊
C.广播
D.电话
E.传单√
12.以下不属于高危行为的是
(分数:2.00)
A.男同性恋
B.文身
C.注射乙肝疫苗√
D.吸毒
E.多个性伙伴
解析:
13.被狗咬伤后最后一次注射狂犬疫苗多长时间后可以献血
(分数:2.00)
A.4个月√
B.6个月
C.一年
D.十年
E.永不能献血
解析:
14.注射乙肝疫苗后多长时间可以献血
(分数:2.00)
A.无需延长时间√
B.一周
C.一个月
D.半年
E.永不能献血
解析:
15.被动免疫接种后,距离献血需要间隔的时间是
(分数:2.00)
A.无需间隔
B.间隔期较短
C.间隔期很长
D.比主动免疫间隔时间长√
E.比主动免疫间隔时间短
解析:解析:被动免疫接种是指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注入人体,使其获得抗体,目的是治疗可能存在的某种特定疾病的感染,一般延缓献血的间隔期较长。

16.硬脑膜感染源于哪种病毒
(分数:2.00)
A.克一雅病毒√
B.柯萨奇病毒
C.汉坦病毒
D.轮状病毒
E.人星状病毒
解析:
17.不属于疫区的是
(分数:2.00)
A.HINl
B.疯牛病
C.铅超标√
D.疟疾
E.SARS
18.主动屏蔽是谁对献血者的屏蔽
(分数:2.00)
A.体检医生
B.护士
C.献血者本人√
D.化验人员
E.血站
解析:
19.被动屏蔽的方法不包括
(分数:2.00)
A.既往献血情况核查
B.健康问询
C.自我评估√
D.体格检测
E.血液筛查等结果
解析:解析:自我评估属于主动屏蔽。

20.主动屏蔽不涵盖
(分数:2.00)
A.献血者教育
B.献血登记
C.血液筛查结果√
D.献血中
E.献血后
解析:解析:血液筛查结果属于被动屏蔽。

21.卖血属于
(分数:2.00)
A.生理需要√
B.社交需要
C.安全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
解析:
22.世界献血日是哪一天
(分数:2.00)
A.5月14日
B.6月14日√
C.4月16日
D.4月15日
E.6月16日
解析:
23.献血者隐私范围不包括
(分数:2.00)
A.个人信息
B.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测结果
C.献血类别√
D.血液筛查报告
E.档案和标识
解析:
24.取得病史应尽可能在什么场合进行
(分数:2.00)
A.公开场合
B.非公开场合√
C.少量人场合
D.有其他人在场的场合
E.私人场合
解析:
25.关于献血者联谊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对保留献血者起重要作用
B.让献血者有归属感
C.血站不允许建立这个组织√
D.献血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朋友
E.促进输血事业的发展
解析:
26.献血隐私的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计算机信息的保护
B.体检区和采血区设立在一起√
C.检测报告反馈保护
D.档案的保护
E.标识的保护
解析:解析:体检区和健康征询区应设置独立区域,这是对献血环境的保护。

27.不是特殊献血的是
(分数:2.00)
A.HLA同型献血
B.稀有血型献血
C.试剂献血
D.替代献血√
E.自体献血
解析:
28.有关自体输血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采集的血液于4℃保存
B.避免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
C.可以节约用血
D.每个人都适合自体输血√
E.是一种安全的输血形式
解析:
29.一位献血者刚刚去某地旅游,恰巧该地区暴发疟疾,但他本人并未感染就离开此地,则该献血者
(分数:2.00)
A.将被延期献血√
B.将永不能献血
C.可以现在献血
D.检查无病后可以献血
E.化验合格就可以献血
解析:解析:在某一传染病流行地区逗留或旅行将被延期献血,也是通过征询进行排查。

例如:有SARS、H1N1流感、疟疾、疯牛病等疫区旅行史的人员将被延期献血。

30.某位患者需要做手术用血,该患者的家属就积极献血,他是出于(分数:2.00)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