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模板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申请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以下简称鑫发煤矿一井)位于蔚县县城北部, 距蔚县县城23km, 隶属杨庄窠乡管辖, 交通方便。
根据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冀国土资函【】1389 号《关于肥矿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蔚县地方煤矿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的文件要求, 将东发煤矿、大东山煤矿、兴武煤矿、前梁煤矿、里湾煤矿进行整合重组为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 隶属于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
由于鑫发煤矿井田中央有一大断层和较大的采空区, 一套系统难以实现整体开采, 因此以断层为界划分为鑫发一井和鑫发二井, 根据资源整合规划方案, 鑫发一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 井田面积4.16km2 。
矿井工业储量为667.5万吨, 设计储量为484.7万吨, 开采储量为395.7万吨, 具备技改条件。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冀中能源集团、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对蔚县地方煤矿托管、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批复》(冀政函[ ]66 号文件、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关于对肥城矿业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红土湾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请示的批复》文件精神, 我矿属技术改造矿井, 技改后生产能力为30 万t/a。
技改项目立项以后, 委托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于先后编制了《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和《技改安全设施设计》。
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于12 月24 日以” 张煤办[ ]63 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 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张家口监察分局于1月8日以”冀张煤安监字[ ]6 号”文批复了《安全设施设计》。
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工程于3月26日开工建设, 批准工期为15个月。
当前, 鑫发煤矿一井已经完成井底车场、上仓皮带巷、煤仓、装载皮带机巷、装载硐室、水仓、火药库、清理斜巷、中央泵房、中央变电所、泵房管子道、5100皮带巷、5100 轨道巷以及首采面回采巷道等井巷工程、各机电安装工程以及地面土建工程, 矿井技改工程现已完成, 已经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 现申请联合试运转。
某煤矿技改扩能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某煤矿技改扩能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筠连县xx**煤矿文件**]15号筠连县xx**煤矿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筠连县经商局:筠连县xx**煤矿位于筠连县城130°方向,直线距离约12 km,至筠连县城公路运距约18 km,属筠连县xx镇**村四社管辖,交通方便。
筠连县xx**煤矿于1994年建厂,1995年投产,原生产能力为30kt/年。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为1218.2kt,具备独立扩能条件。
根据《四川省筠连煤炭国家规划区矿业权设置方案说明书》及国土资函[2007]727号文《关于四川省筠连、古叙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府办发电[2008]100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川办函[2007]16号)文件精神,我矿属60kt/a 以下独立扩能矿井,拟建规模为90kt/a。
扩建项目立项以后,我矿委托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于2009年先后编制了《筠连县xx**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
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于2009年10月20日以“川经煤炭函[2009]1346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四川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09年12月21日以“川煤监审批[2009]436号”文批复了《安全专篇》。
2009年12月25日,筠连县经商局以“筠经商[2009]275号”文同意**煤矿扩建工程开工。
**煤矿扩建工程于2009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批准工期为12个月。
期间因为几个方面的问题影响(春节放假、村民纠纷、全县停产整改等原因)造成工程不能如期完成,我矿向县经商局提出申请延长建设工期。
2011年1月11日省经信委以“川经信煤炭函[2011]74号”文同意**煤矿延长建设工期6个月。
目前,通过一年半的建设,**煤矿已经完成主平硐改造、新下山、462石门、444石门、回风下山、人行下山、1181运输巷、井底水泵房及主变电所等井巷工程。
XXX煤矿扩建工程联合试运转请示

XXX煤矿扩建工程联合试运转请示第一篇:XXX煤矿扩建工程联合试运转请示华蓥市宏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文件华宏煤业[2011]18号华蓥市宏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矿井扩建工程联合试运转的请示华蓥市煤炭管理局: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广安市将华蓥市宏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偏岩子煤矿规划为独立扩能矿井,扩大了矿区范围,并经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关于广安市煤炭资源整合-1-方案的复函》(川办函[2007]28号)批复,2008年10月偏岩子煤矿委托四川广信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了《华蓥市偏岩子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华蓥市偏岩子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设计规模9万吨/年,服务年限11.8年,2009年2月26日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以《关于华蓥市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川经煤炭函[2009]168号)批准。
同年4月20日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关于华蓥市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川煤监审批[2008]69号)审查通过了煤矿扩建工程安全设施设计。
2009年5月6日广安市经济委员会以《关于华蓥市煤矿扩建工程开工备案的批复》同意该项工程施工建设。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内容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于是设计院又对原设计内容进行了两次修改完善,于2010年12月编制了《华蓥市宏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偏岩子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修改说明》,并经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XXXX》批复,延长工期至2011年9月底。
设计院又对初步设计进行了修改完善,建设规模9万吨/年。
该工程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通过2年多时间的建设,偏岩子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基本建成完工,并且煤矿已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矿长经培训取得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其它入井人员也经培训合格。
【最新】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推荐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煤办字【201X】36号贵州省xxx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织金县工业经济和能源局: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织金县XXX煤矿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织金县珠藏镇,201X年,按照省六委厅联合行文的黔煤办字〔201X〕97号批复,“XX煤矿”和“XXX煤矿”二对矿井采取股份制整合,企业性质为私营。
矿井于201X年9月完成了《XXX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201X年11月编制提交了《XXX煤矿(整合)安全专篇》。
贵州省煤炭管理局201X年10月6日以(黔煤规字[201X]1016号)《关于对XXX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对开采方案设计予以批复。
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201X年2月23日以(黔煤安监水字[201X]52号)《关于对XXXX煤矿(整合)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对安全专篇予以批复。
201X年11月20日织金县煤炭局织煤规字【201X】69号文,批准了XXX煤矿开工申请报告。
矿井于201X年11月开工建设。
贵州省XXXX煤矿,按矿井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专篇规定要求进行矿井建设工作,经过近两年的施工建设,现已经完成了矿井的井巷工程、采区生产布局;完善了一采区首采11601回采工作面的布置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已经具备正常回采作业的条件,矿井采掘活动已形成了一采、两掘进的生产格局,符合开采设计及安全专篇的规定。
矿井已建立和完善了井下通风、压风、防尘、排水、消防供水系统、洒水、喷雾降尘系统。
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并按规进行了瓦斯抽放。
建立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矿井通讯系统、运输系统、给排水系统。
同时矿井配备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了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特种作业人员,实行了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都经有资质培训单位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
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范本

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永顺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二O一二年三月十三日目录第一部份矿井概况 (4)第一节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 (4)第二节井田面积及煤层赋存情况 (5)第三节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13)第四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情况 (14)第二部份矿井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分项建设情况 (22)第一节矿井开拓开采系统建设情况 (22)第二节通风系统建设情况 (25)第三节排水系统建设情况 (26)第四节提升运输系统建设情况 (27)第五节供电系统建设情况 (27)第六节压风系统建设情况 (28)第七节防尘、防灭火系统建设情况 (29)第八节通讯系统建设情况 (29)第九节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情况 (29)第十节瓦斯抽放系统建设情况 (30)第十一节地面设施建设情况 (30)第十二节其它建设情况 (30)第三部份煤矿试生产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32)一、成立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 (32)二、采掘安全技术措施 (33)三、加强“一通三防”管理,防止瓦斯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36)四、防治透水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20)五、机电设备管理事故措施 (52)六、防治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54)七、防止放炮事故安全措施 (57)八、提升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60)九、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 (62)十、爆破材料储存安全措施 (62)十一、防突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63)第四部份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80)第五部分安全专项投资及其使用情况 (84)第六部分矿井各生产及辅助系统联合试运转分项运行报告及效果分析85一、各生产及辅助系统联合试运转分项运行报告 (85)二、联合试运转期间生产情况 (89)三、联合试运转期间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生产安全建议 (89)四、主要生产安全设备故障处理记录及分析 (89)第七部分试运转期间安全事故及其它工程质量问题情况 (90)第一部份矿井概况永顺煤矿为技改整合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t/a,,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
某矿试运转申请报告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地理位置及交通一、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xx煤矿位于市区0方向,平距约57km,公路距离82 km。
行政区划属xx市文兴乡所辖。
地理坐标:东经104°30′05″~104°32′19″;北纬26°31′38″~26°33′00″。
区内有简易公路纵贯南北,矿界北行3.5kmkm至乡政府驻地,向西16 km至乡政府驻地,、阿都至xx城有低等级公路连接,相距分别为82.75km和98km。
交通位置图第二节井田面积及煤层赋存情况一、井田面积及储量矿区矿区呈南北向展布,长约 3.8km,宽约 1.0km,面积3.4559km2。
范围内设计可采煤层C1、C2、C4、C30四个煤层,煤层厚度0.96~1.08m,均为薄煤层,煤层倾角46°,为急倾斜煤层,可采煤层开采难度相对较大。
采矿权范围内可获得332+333类资源量 866万吨(包括村庄压覆量332+333类资源量101万吨,断层影响带333类资源量 73 万吨)。
其中获得332类资源量356万吨,占332+333类资源量41.1%;获得333类资源量510万吨。
矿区形状为一不规则多边形,由以下7个拐点坐标圈定。
二、含煤地层及煤层赋存情况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xx组(P2X),厚235.47~391.46m,平均厚313m,含煤25~48层,一般含煤31层,煤层总厚14.55~18.56m,平均17.17m,含煤系数5.48%,全区可采、大部分可采及局部煤层4层,可采总厚平均3.98m,可采含煤系数1.27%。
根据一三五队开钻的ZK301号钻xx和邻区xx煤矿102号钻xx 特征就含煤地层的岩性组合特征、沉积结构、叙述如下:1、岩石类型(1)泥质岩:厚81.28~116.65m,占煤组总厚的29.7~34.5%,多分布在煤层顶、底板及含矿段。
岩性为浅灰、深灰、棕灰及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炭质泥岩、铝土质泥岩等。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材料》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材料》大方县化育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大方县化育煤矿是经贵州省煤炭局核准的(核准文号:黔煤规字【xx】49号)15万吨/年的新建矿井,安全专篇经省煤监局批准(黔煤安监函字【05】46号)。
xx年10月开工建设,设计建设工期12.3个月。
矿井于xx年5月18日通过联合试运转审批(省煤炭管理局045号备案文),期限为xx年5月18日~xx年11月17日,由于综合原因,联合试运转申请延续至xx年9月30日并经毕节地区煤炭局批准。
一、矿井基本概况:化育煤矿位于大方县百纳乡龙竹村,属私营合伙企业。
井田东西长约2.10~2.55km,南北宽约1.10~1.40km,面积2.9964km2,设计利用地质储量916万吨,可采储量514.96万吨,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服务年限24.52年。
化育煤矿地形条件总体上受区域性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地貌上属溶蚀、剥蚀高原中山山地地貌,地形地貌复杂。
一般标高为1650~1750m,相对最大高差232.6m。
矿区范围内无大的河流,只有季节性小溪沟。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属多降雨区之一,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26.71mm,每年5月至9月降雨量多,占全年降雨量的75.3%。
根据国家地震局xx年颁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xx)》,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井田内主要褶曲构造为化育向斜,其次为向斜东翼的次级小褶曲和断层附近的小揉皱。
主要断裂构造出现于南部,共有四条小断裂产出。
井田内地层产状虽有一定变化,但变化不大,且有规律可寻,断裂构造不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偏简单型。
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该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多旋回沉积组成,地层厚度为147.86米。
井田内4层主采煤层(m60、m70、m73、m80煤层),其岩性特征为浅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夹粉砂岩、灰岩、钙质粉砂岩、粘土岩、煤层及煤线,底部为黄铁矿粘土岩,厚29.14~43.47米,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合接触。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材料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材料尊敬的领导:首先感谢您近期对XX煤矿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我们决定向您申请进行煤矿联合试运转实验,以期在实践中得出更好的经验和管理方法。
一、申请事由作为我煤矿的领导,我们始终坚持以科技发展为核心。
当前,我煤矿生产中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和升级,同时也需要提升人员管理和运作流程的效率。
为此,我们向相关技术领域专家请教,得知联合试运转实验可以为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我们计划与其他煤矿进行合作,互换经验和资源,共同研究解决当前存在问题,发掘更多优化生产管理的方法。
二、试运转实验计划我们拟将试运转实验计划分为以下几个流程:1.寻找合适的合作煤矿并与其沟通,商定试运转细节和方案。
2.明确双方的任务和责任,做好计划和资源准备。
3.联合试运转,收集数据并进行记录和分析,尤其注意生产效率和安全赋值的监测和控制。
4.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经验和结论,并及时调整优化煤矿生产管理流程和技术手段,真正取得试运转实验的目的。
三、申请实验期间的保障由于煤矿联合试运转实验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投资和资源调配,我们需要以下保障措施:1.团队协作:统筹规划、协同贯彻,确保联合试运转实验的顺利进行。
2.安全保障: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及环保,切实查缉打击违法违规权益侵害。
3.技术保障:强化数据采集、分析以及信息共享,保证各方能够全面了解到实验结果。
4.资金保障:确保资金投入合理、充足,同时加强成本控制,保证联合试运转实验健康稳定开展。
四、结语通过煤矿联合试运转实验,我们将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更多的煤矿生产管理经验,发掘出更多的改进和优化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
在此,我们再次申请进行联合试运转实验,并向您承诺,我们会在试验期间认真执行联合试运转的计划和方案,确保实验取得最佳效果。
最后,感谢您对本项目的支持,期待您在煤矿联合试运转实验取得成功后的评价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二O O X 年X 月X日XXXX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XX县煤炭工业管理局:我矿是由省国土局、省安监局、省煤炭局批准成立的年产量为X万吨的矿井,并于200X 年X月根据xx市煤炭管理局〈市煤批字〔2004〕62号〉文件精神,进行扩建技术改造,设计能力由X万吨/年改为X万吨/年。
矿区范围是经XX县国土资源局根据片区各煤矿分布范围以及XX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划出的边角块段,矿区面积为 3.5944平方公里。
我矿是四证齐全的有证矿井,采矿许可证证号为XXXX,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为XXXX,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号为XXXX,税务登记证证号为XXXX,组织机构代码证代码为XXXX。
经过近二年的建设,我们投入资金XX万元,严格按照《可研报告设计》和《安全专篇》的要求对矿井地面及井下进行技术改造,现在已基本完成矿井技改工作。
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和各级主管部门的规定,按照申请颁发小型煤矿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关要求,已经完成了五大安全生产系统及地面辅助工程的建设和煤炭局、煤管站对我矿提出的各项整改意见,现已具备矿井联合试运转申请验收的条件。
现特向县煤炭局提出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请求对我矿进行验收。
此致!申报单位:XXXXXX煤矿二OOX年X月X日目录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4)一、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 (4)二、井田面积及煤层赋存情况 (4)三、矿井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12)四、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情况 (13)第二部分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概述 (18)一、矿井开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8)二、矿井采掘生产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0)三、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情况 (29)四、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2)五、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6)六、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9)七、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42)八、其他安全设施设计及建设情况 (45)第三部分煤矿试生产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53)一、成立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 (53)二、加强“一通三防”管理,防止瓦斯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541、加强“一通三防”管理 (54)2、防止瓦斯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58)3、矿井火灾 (63)4、煤的自燃预防措施 (65)三、防治透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66)四、防治机电设备事故措施 (69)五、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73)六、机电、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79)1、井下电器设备 (79)2、运输 (81)XXXXXXX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第一部分:矿井概况一、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XXXXXXXXX煤矿位于XX县新县城北侧,由XX到矿山XXX公里,行政区划属XX 县XX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0′30″—104°52′30″,北纬26°43′20″—26°46′00″,矿区距水(城)——大(湾)公路5公里,水(城)——大(湾)铁路野马寨火车站12公里,矿区内有一条乡村公路与主干公路相连,距铁路较近,交通较为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二、井田面积及煤层赋存情况1、井田面积XXX县国土资源局根据片区各煤矿分布范围以及XX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划出的边角块段,按各矿矿界不重叠原则,划定了XXXXX煤矿开采范围,矿区面积 3.594Km2,(注:XXXXX煤矿)矿区形状为一不规则多边形,由以下29个拐点坐标圈定:划出范围拐点坐标表2、煤层赋存情况(1)、含煤地层矿区内地层产状较缓,倾角一般在8~15度左右,平均为10度,为缓倾斜煤层。
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宣威组(P2X)及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
可采煤层都分布在宣威组,根据沉积特征、煤层和古生物分布情况,宣威组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上段(P2X3):属海陆交互相沉积,旋回构造发育,结构清楚明显。
以浅灰色—灰色细砂岩为主,夹动物化石的黑色泥岩、粉砂岩及薄层生物碎屑岩和泥灰岩,砂岩多含Ca质结核、黄铁矿结核、菱铁矿结核,多分布于泥岩中。
岩性变化不大,仅井田南北两端个别地段以粉砂岩为主。
中段(P2X2):以陆相沉积为主,有少量的浅海相和过渡相沉积。
主要为灰白色粘土岩与浅灰色、灰绿色细砂岩组成。
上部以细砂岩为主,下部以鲕状粘土岩为主,且含椭球状、透镜状、鲕状菱铁矿结核。
岩性变化较大。
产植物化石较丰富。
常见似榕树痕根牦、大羽羊齿、格拉多羊齿、真羊齿、契叶、鳞木、瓣叶轮、苟达树、卢木、采乐星叶、银杏状拟扇银香等。
409号煤层底板至407号煤层顶板之间,含有在腕足类、瓣腮类、螺类动物化石。
下段(P2X1):属湖泊沼泽相沉积,以灰白色—灰色含鲕状菱铁矿粘土岩为主,其次为薄至中厚层状绿灰色细砂岩及灰色粗、细粒砂岩,常含菱铁矿结核及透镜体。
其下部有一层厚0—20.5米的拉斑玄武岩。
底部为铝土岩及凝灰岩。
在103煤层之上,常见一层约5米左右的钙质细砂岩,其下偶夹一层0.5米的砂质灰岩或泥灰岩,但稳定性欠佳。
本段产植物化石甚多,全区稳定。
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2)、煤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岩性矿区内共含可采煤层四层,从上到下分别为C605、C603、C601、C409,现将煤层情况分述如下:605号煤层:厚0.75~6.15米,平均2.85米,平均纯煤厚 2.15米,17勘探线以北有变薄趋势。
1601、1603两孔于标高之下发育厚度、结构相似的两煤层,非断层重复,属于沉积因素所致。
5~9勘探线多为单一煤层。
夹石由南向北增到4层,厚度0.03~1.32米,一般0.1~0.7米。
当夹石增厚时,往下分层变薄。
除CK213、1905、302号等孔为临界可采外(纯煤厚0.65米),其余全都可采。
煤层结构较复杂,属较稳定煤层。
603号煤层:厚0~2.86米,平均 1.02米,平均纯煤厚0.91米,共有100个见煤点,其中34个不可采,为见煤点的34%。
9线以北变薄,不可采点增多。
9线以南仅CK11、706两孔不可采,15线以南,除个别孔见一层夹石外,一般无夹石,以北则有1~4层,厚0.03~1.13,一般0.1~0.6米,结构较简单。
煤厚和灰份变化较大,属不稳定可采煤层。
601号煤层:厚0.45~6.21米,平均1.87米,平均纯煤厚 1.07米,11线以南段厚,夹石0~2层,以北段薄,1710及CK516两孔不可采,夹石3层,厚0.02~1.0米,一般0.30~0.7米,结构较复杂,煤厚度变化不大,煤层灰份超限甚少,属较稳定可采煤层。
409号煤层:厚0.9~9.5米,平均 4.16米,平均纯煤厚 3.14米,11~21线深部有煤层变薄、夹石增厚趋势。
夹石由南向北增到4层,厚度不一,最小0.09米,最大2.83米,一般0.3~0.7米,结构较复杂,煤厚度变化不大,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为本井田最主要可采煤层。
矿区内煤层顶、底板岩性,沿走向倾向均有所变化。
3、煤质概况所有煤层牌号均属气煤大类,灰份:上段煤大于25%,中段煤一般为15~25%,C409为15~18%,洗选后一般为10~15%;挥发份:一般均大于37%,以C409煤层为最高,达43.2%;硫份:C409层以上各层小于2%。
各煤层含磷量均小于0.001%,原煤焦结性指数一般为68~76毫米,精煤回收率C409为最高77~89%,C603煤层为最低仅13%。
本矿开采煤层分述如下:1)灰份:C409原煤灰份一般在12.2~32.1% ,平均15.48% , 精煤小于10%。
属中灰煤。
C601、C603、C605原煤灰份一般在17.5~30%之间,平均灰分为22.5% ,精煤为8.5~13.0% 。
也属中灰煤。
2)硫分:C409原煤硫分一般在0.8~1.6%之间,平均为 1.38% ;精煤硫分在0.5~1.3%之间,平均硫分小于 1.0% 。
C603原煤硫分一般都小于0.4% ,属低硫煤。
以上各层煤的含硫成分以黄铁矿硫为主,有机硫次之。
C409、C603、C605煤层的原、精煤的含磷都小于0.01% ,属低磷煤;其中C409含量稍高,原煤为0.001~0.04% ,精煤为0.005~0.033% ,但平均都小于0.02% 。
3)发热量:各煤层可燃基高位发热量都在33~36mJ/kg之间(即7857大卡/千克~8571大卡/千克之间),其中C409煤层最高平均为35.97mJ/kg,C605煤层平均为34.86mJ /kg。
三、矿井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1、矿井开拓方式矿井目前开采区域为F21断层东南部的煤层,开采区域又被BF17断层分为两个块段,因此根据BF17断层将矿区分为两个独立的生产系统,其南部为南井,北部以东块段为北井。
根据矿区内煤层的赋存及地形,兴盛煤矿采用斜井开拓、划分为南北两个独立采区的开拓方式。
南井保持南部原有的风井功能不变,将原材料井密闭不用,即风井改造后为一号风井,一号风井与三号井之间的斜井改造为二号风井,待开采南井二采区时作为二采区风井。
南井以二号风井为采区分界线,由南向北划分为南井一采区和二采区,首采区布置于南井一采区。
三号井通过井下+1631m运输大巷与南井一采区运输上山相连,回风上山布置于运输上山西侧,通过原有的总回风巷与一号风井相连,形成南井一采区生产、通风系统。
由于北井范围内可采煤层只有C409煤层,倾角为8~120,根据北井范围内井筒布置特点,首采工作面布置于主斜井见煤后,沿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运输巷,从总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巷,至矿井边界保护煤柱后开切眼与工作面运输巷贯通,形成首采工作面的生产、运输系统。
工作面回风巷与主井相交处采用顶板绕道的布置方式。
2、地表小窑开采情况:矿区内采煤历史悠久。
由于区内煤层的煤质好,厚度稳定,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小煤窑分布于可采煤层露头线及其附近,规模小、季节性开采,所采煤自用为主。
老窑数量多,据统计有30余个,所采煤层主要为C409及C605煤层,均在浅部地段开采,最深只有200米。
现周边所有小窑均已全部关闭。
矿区内存在大量过去采煤时形成的采空区或老硐,因此,在采空区或老硐附近采煤时,要防止采空区积水及老硐积水的突然涌出。
四、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情况(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一)、矿井充水条件1、含水层:该井田的间接含水岩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为一套滨海至浅海相泥岩及砂岩的岩性组合,区域地层厚度393~684m为一弱水水岩组,单位涌水量(Q)一般<0.036升/m,煤矿的直接充水岩层为上二叠统宣威组~长兴大隆组,前者为一套以陆相为主的海陆交替相含煤砂页岩,,厚242~250m,后者为一套海陆交替相含煤砂页岩及泥灰岩沉积,厚约100m,直接充水岩组仍为一弱汉水岩组,单位涌水量(Q)略大于飞仙关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