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模板
联合试运转文件

XX呈[2020]01号签发人:XXX
XX县XXXX煤矿一号井
关于申请联合试运转备案的请示
XX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XXXX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县XXXX煤矿一号井位于XX省毕节市XX县XX,根据《关于XXXX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第四批)的批复》(黔煤兼并重组办【2017】60号)文件,XX煤矿一号井兼并重组后,矿区面积不变,仍为2.0731km,设计规模0.45Mt/a。
2020年1月21日XX省能源局下发了《省能源局关于对XXXX 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县XXXX煤矿一号井(兼并重组)初步设计的批复》(黔能源审【2020】15号),对初步设计予以批复。
2020年4月17日,XX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了《XX煤矿安监局关于对XXXX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县XXXX煤矿一号井(兼并重组)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黔煤安监监察函【2020】61号)XX煤矿一号井严格按照《初步设计》及《安全设施设计》进行矿井建设工作,2020年4月基本建设完成,按照黔能源煤炭【2019】27号文件要求,XX煤矿一号井已对证照手续、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情况开展了自查工作,形成了《自查报告》,对于存在的问题,XX煤矿一号井已按照整改意见进行了整改。
XX煤
矿一号井现已制定了联合试运转方案,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特向贵局申请备案。
附件:1、XXXX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县XXXX煤矿一号井(兼并重组)联合试运转方案
2、XXXX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县XXXX煤矿一号井(兼
并重组)联合试运转自查报告
XX县XXXX煤矿一号井
二0二0年四月二十五日。
某煤矿技改扩能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某煤矿技改扩能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筠连县xx**煤矿文件**]15号筠连县xx**煤矿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筠连县经商局:筠连县xx**煤矿位于筠连县城130°方向,直线距离约12 km,至筠连县城公路运距约18 km,属筠连县xx镇**村四社管辖,交通方便。
筠连县xx**煤矿于1994年建厂,1995年投产,原生产能力为30kt/年。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为1218.2kt,具备独立扩能条件。
根据《四川省筠连煤炭国家规划区矿业权设置方案说明书》及国土资函[2007]727号文《关于四川省筠连、古叙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府办发电[2008]100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川办函[2007]16号)文件精神,我矿属60kt/a 以下独立扩能矿井,拟建规模为90kt/a。
扩建项目立项以后,我矿委托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于2009年先后编制了《筠连县xx**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
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于2009年10月20日以“川经煤炭函[2009]1346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四川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09年12月21日以“川煤监审批[2009]436号”文批复了《安全专篇》。
2009年12月25日,筠连县经商局以“筠经商[2009]275号”文同意**煤矿扩建工程开工。
**煤矿扩建工程于2009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批准工期为12个月。
期间因为几个方面的问题影响(春节放假、村民纠纷、全县停产整改等原因)造成工程不能如期完成,我矿向县经商局提出申请延长建设工期。
2011年1月11日省经信委以“川经信煤炭函[2011]74号”文同意**煤矿延长建设工期6个月。
目前,通过一年半的建设,**煤矿已经完成主平硐改造、新下山、462石门、444石门、回风下山、人行下山、1181运输巷、井底水泵房及主变电所等井巷工程。
XXX煤矿扩建工程联合试运转请示

XXX煤矿扩建工程联合试运转请示第一篇:XXX煤矿扩建工程联合试运转请示华蓥市宏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文件华宏煤业[2011]18号华蓥市宏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矿井扩建工程联合试运转的请示华蓥市煤炭管理局: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广安市将华蓥市宏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偏岩子煤矿规划为独立扩能矿井,扩大了矿区范围,并经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关于广安市煤炭资源整合-1-方案的复函》(川办函[2007]28号)批复,2008年10月偏岩子煤矿委托四川广信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了《华蓥市偏岩子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华蓥市偏岩子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设计规模9万吨/年,服务年限11.8年,2009年2月26日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以《关于华蓥市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川经煤炭函[2009]168号)批准。
同年4月20日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关于华蓥市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川煤监审批[2008]69号)审查通过了煤矿扩建工程安全设施设计。
2009年5月6日广安市经济委员会以《关于华蓥市煤矿扩建工程开工备案的批复》同意该项工程施工建设。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内容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于是设计院又对原设计内容进行了两次修改完善,于2010年12月编制了《华蓥市宏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偏岩子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修改说明》,并经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XXXX》批复,延长工期至2011年9月底。
设计院又对初步设计进行了修改完善,建设规模9万吨/年。
该工程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通过2年多时间的建设,偏岩子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基本建成完工,并且煤矿已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矿长经培训取得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其它入井人员也经培训合格。
【最新】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推荐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煤办字【201X】36号贵州省xxx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织金县工业经济和能源局: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织金县XXX煤矿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织金县珠藏镇,201X年,按照省六委厅联合行文的黔煤办字〔201X〕97号批复,“XX煤矿”和“XXX煤矿”二对矿井采取股份制整合,企业性质为私营。
矿井于201X年9月完成了《XXX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201X年11月编制提交了《XXX煤矿(整合)安全专篇》。
贵州省煤炭管理局201X年10月6日以(黔煤规字[201X]1016号)《关于对XXX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对开采方案设计予以批复。
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201X年2月23日以(黔煤安监水字[201X]52号)《关于对XXXX煤矿(整合)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对安全专篇予以批复。
201X年11月20日织金县煤炭局织煤规字【201X】69号文,批准了XXX煤矿开工申请报告。
矿井于201X年11月开工建设。
贵州省XXXX煤矿,按矿井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专篇规定要求进行矿井建设工作,经过近两年的施工建设,现已经完成了矿井的井巷工程、采区生产布局;完善了一采区首采11601回采工作面的布置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已经具备正常回采作业的条件,矿井采掘活动已形成了一采、两掘进的生产格局,符合开采设计及安全专篇的规定。
矿井已建立和完善了井下通风、压风、防尘、排水、消防供水系统、洒水、喷雾降尘系统。
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并按规进行了瓦斯抽放。
建立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矿井通讯系统、运输系统、给排水系统。
同时矿井配备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了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特种作业人员,实行了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都经有资质培训单位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
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范本

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永顺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二O一二年三月十三日目录第一部份矿井概况 (4)第一节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 (4)第二节井田面积及煤层赋存情况 (5)第三节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13)第四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情况 (14)第二部份矿井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分项建设情况 (22)第一节矿井开拓开采系统建设情况 (22)第二节通风系统建设情况 (25)第三节排水系统建设情况 (26)第四节提升运输系统建设情况 (27)第五节供电系统建设情况 (27)第六节压风系统建设情况 (28)第七节防尘、防灭火系统建设情况 (29)第八节通讯系统建设情况 (29)第九节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情况 (29)第十节瓦斯抽放系统建设情况 (30)第十一节地面设施建设情况 (30)第十二节其它建设情况 (30)第三部份煤矿试生产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32)一、成立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 (32)二、采掘安全技术措施 (33)三、加强“一通三防”管理,防止瓦斯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36)四、防治透水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20)五、机电设备管理事故措施 (52)六、防治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54)七、防止放炮事故安全措施 (57)八、提升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60)九、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 (62)十、爆破材料储存安全措施 (62)十一、防突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63)第四部份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80)第五部分安全专项投资及其使用情况 (84)第六部分矿井各生产及辅助系统联合试运转分项运行报告及效果分析85一、各生产及辅助系统联合试运转分项运行报告 (85)二、联合试运转期间生产情况 (89)三、联合试运转期间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生产安全建议 (89)四、主要生产安全设备故障处理记录及分析 (89)第七部分试运转期间安全事故及其它工程质量问题情况 (90)第一部份矿井概况永顺煤矿为技改整合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t/a,,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
某矿试运转申请报告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地理位置及交通一、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xx煤矿位于市区0方向,平距约57km,公路距离82 km。
行政区划属xx市文兴乡所辖。
地理坐标:东经104°30′05″~104°32′19″;北纬26°31′38″~26°33′00″。
区内有简易公路纵贯南北,矿界北行3.5kmkm至乡政府驻地,向西16 km至乡政府驻地,、阿都至xx城有低等级公路连接,相距分别为82.75km和98km。
交通位置图第二节井田面积及煤层赋存情况一、井田面积及储量矿区矿区呈南北向展布,长约 3.8km,宽约 1.0km,面积3.4559km2。
范围内设计可采煤层C1、C2、C4、C30四个煤层,煤层厚度0.96~1.08m,均为薄煤层,煤层倾角46°,为急倾斜煤层,可采煤层开采难度相对较大。
采矿权范围内可获得332+333类资源量 866万吨(包括村庄压覆量332+333类资源量101万吨,断层影响带333类资源量 73 万吨)。
其中获得332类资源量356万吨,占332+333类资源量41.1%;获得333类资源量510万吨。
矿区形状为一不规则多边形,由以下7个拐点坐标圈定。
二、含煤地层及煤层赋存情况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xx组(P2X),厚235.47~391.46m,平均厚313m,含煤25~48层,一般含煤31层,煤层总厚14.55~18.56m,平均17.17m,含煤系数5.48%,全区可采、大部分可采及局部煤层4层,可采总厚平均3.98m,可采含煤系数1.27%。
根据一三五队开钻的ZK301号钻xx和邻区xx煤矿102号钻xx 特征就含煤地层的岩性组合特征、沉积结构、叙述如下:1、岩石类型(1)泥质岩:厚81.28~116.65m,占煤组总厚的29.7~34.5%,多分布在煤层顶、底板及含矿段。
岩性为浅灰、深灰、棕灰及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炭质泥岩、铝土质泥岩等。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材料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材料尊敬的领导:首先感谢您近期对XX煤矿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我们决定向您申请进行煤矿联合试运转实验,以期在实践中得出更好的经验和管理方法。
一、申请事由作为我煤矿的领导,我们始终坚持以科技发展为核心。
当前,我煤矿生产中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和升级,同时也需要提升人员管理和运作流程的效率。
为此,我们向相关技术领域专家请教,得知联合试运转实验可以为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我们计划与其他煤矿进行合作,互换经验和资源,共同研究解决当前存在问题,发掘更多优化生产管理的方法。
二、试运转实验计划我们拟将试运转实验计划分为以下几个流程:1.寻找合适的合作煤矿并与其沟通,商定试运转细节和方案。
2.明确双方的任务和责任,做好计划和资源准备。
3.联合试运转,收集数据并进行记录和分析,尤其注意生产效率和安全赋值的监测和控制。
4.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经验和结论,并及时调整优化煤矿生产管理流程和技术手段,真正取得试运转实验的目的。
三、申请实验期间的保障由于煤矿联合试运转实验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投资和资源调配,我们需要以下保障措施:1.团队协作:统筹规划、协同贯彻,确保联合试运转实验的顺利进行。
2.安全保障: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及环保,切实查缉打击违法违规权益侵害。
3.技术保障:强化数据采集、分析以及信息共享,保证各方能够全面了解到实验结果。
4.资金保障:确保资金投入合理、充足,同时加强成本控制,保证联合试运转实验健康稳定开展。
四、结语通过煤矿联合试运转实验,我们将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更多的煤矿生产管理经验,发掘出更多的改进和优化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
在此,我们再次申请进行联合试运转实验,并向您承诺,我们会在试验期间认真执行联合试运转的计划和方案,确保实验取得最佳效果。
最后,感谢您对本项目的支持,期待您在煤矿联合试运转实验取得成功后的评价和支持。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范本

***煤业〔***〕**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整合工程联合试运转的申请***应急管理局:***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以下简称**煤矿)是根据***省人民政府(川办函[2007]16号)文件批复,由原**省**县**煤矿整合相邻的**县**硫铁矿(煤矿)资源而保留的矿山,拟扩建规模90kt/a。
**年**月由**邑矿业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整合程初步设计(含开发利用方案)》,设计规模150kt/a,经原**省经济委员会2009年4月16日以“**经煤炭函【2009】424号”文批复;**省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年6月24日以“**煤监审批【2009】138号”文批复该矿整合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2009年7月4日**县经济商务局以“*经商矿【2009】17号文”批准开工建设。
2012年9月5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市经信发【2012】400号文批复进行初步设计部分内容修改;2013年2月7日**煤矿安全监察局以“**煤监函【2013】39号”批复修改安全专篇部分内容;2011年7月4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经信煤炭函【2011】881号”文批准该矿建设工期延长至2012年6月;2012年8月27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市经信煤备案【2012】72号”文批准建设工期延长至2012年10月15日。
我矿于2012年10月完成技改工程施工,由于安专修改未批复,按兴经商矿责改字【2012】第(031)号停止技改施工,等待安专修改批复后申报联合试运转。
我矿是四证齐全有效的矿井,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1)、组织机构代码证号:74466440-8:采矿许可证证号:****、矿长资格证号:煤(A)***、矿长安全资格证号:煤(A)****。
我矿委托**内江建龙矿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建设,由**省煤田地质监理事务所进行监理,由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监督,历时两年多,累计投入资金8186.4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申请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以下简称鑫发煤矿一井)位于蔚县县城北部, 距蔚县县城23km, 隶属杨庄窠乡管辖, 交通方便。
根据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冀国土资函【】1389 号《关于肥矿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蔚县地方煤矿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的文件要求, 将东发煤矿、大东山煤矿、兴武煤矿、前梁煤矿、里湾煤矿进行整合重组为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 隶属于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
由于鑫发煤矿井田中央有一大断层和较大的采空区, 一套系统难以实现整体开采, 因此以断层为界划分为鑫发一井和鑫发二井, 根据资源整合规划方案, 鑫发一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 井田面积4.16km2 。
矿井工业储量为667.5万吨, 设计储量为484.7万吨, 开采储量为395.7万吨, 具备技改条件。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冀中能源集团、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对蔚县地方煤矿托管、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批复》(冀政函[ ]66 号文件、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关于对肥城矿业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红土湾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请示的批复》文件精神, 我矿属技术改造矿井, 技改后生产能力为30 万t/a。
技改项目立项以后, 委托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于先后编制了《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和《技改安全设施设计》。
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于12 月24 日以” 张煤办[ ]63 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 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张家口监察分局于1月8日以”冀张煤安监字[ ]6 号”文批复了《安全设施设计》。
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工程于3月26日开工建设, 批准工期为15个月。
当前, 鑫发煤矿一井已经完成井底车场、上仓皮带巷、煤仓、装载皮带机巷、装载硐室、水仓、火药库、清理斜巷、中央泵房、中央变电所、泵房管子道、5100皮带巷、5100 轨道巷以及首采面回采巷道等井巷工程、各机电安装工程以及地面土建工程, 矿井技改工程现已完成, 已经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 现申请联合试运转。
特此申请, 请批示!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二O—二年六月二十五日目录一、矿井基本情况.............................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一)概况...............................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二)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三)井口及工业场地布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四)煤层煤质...........................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五)水文地质条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二、联合试运转基本依据.......................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三、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 错误! 未定义书签四、联合试运转基本条件.......................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一)矿井通风系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二)供电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三)主提升系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四)排水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五)压风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六)防尘、消防供水系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七)通讯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八)监测监控系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九)人员定位系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十)采掘工作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十一)地面后勤保障系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五、联合运转安全技术措施.....................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一)一般要求...........................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二)顶板管理...........................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三)一通三防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四)机电管理...........................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五)运输管理........................... 错误! 未定义书签(六)巷道贯通的安全技术措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矿井基本情况(一)概况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以下简称鑫发煤矿一井)位于蔚县县城北部,距蔚县县城23km,隶属杨庄窠乡管辖,交通方便。
根据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冀国土资函【】1389号《关于肥矿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蔚县地方煤矿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的文件要求,将东发煤矿、大东山煤矿、兴武煤矿、前梁煤矿、里湾煤矿进行整合重组为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隶属于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
由于鑫发煤矿井田中央有一大断层和较大的采空区,一套系统难以实现整体开采,因此以断层为界划分为鑫发一井和鑫发二井,根据资源整合规划方案,鑫发一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井田面积4.16km2。
井田范围由15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见下表1整合后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表(3 °带)表1井田南北宽约2300m,东西长6100m,面积约8.82km由于鑫发煤矿井田中央有一大断层和较大的米空区,一套系统难以整体开采,因此以断层为界划分为鑫发煤矿一井和鑫发煤矿二井,鑫发一井生产能力为30万t/a,井田面积4.16km2,准采标高为+860〜+ 1180m。
矿井工业储量为667.5万吨,设计储量为484.7万吨,开采储量为395.7万吨,具备技改条件。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冀中能源集团、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对蔚县地方煤矿托管、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批复》(冀政函[]66号文件、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关于对肥城矿业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红土湾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请示的批复》文件精神,我矿属技术改造矿井,技改后生产能力为30万t/a。
技改项目立项以后,委托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于先后编制了《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和《技改安全设施设计》。
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于12月24日以”张煤办[]63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张家口监察分局于1月8日以”冀张煤安监字[]6号”文批复了《安全设施设计》。
3月20日,蔚县煤炭工业安全管理局以”蔚煤安[]第37号”文同意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工程开工。
(二)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矿井设计采用三立井分煤层多水平开拓方式,共划分为两个水平,即一水平(+1030m),二水平(+930m), 一水平划分为二个采区进行开采矿井共设通达地面的井筒2个, 分别是副立井(井口标高+1320.7m) , 回风立井(井口标高+1321.25m)。
各井筒布置简述如下:( 1)利用原东发煤矿一井的风井作为鑫发一井技改后的副井, 担负提矸、运料、进风兼做矿井的安全出口。
( 2)利用原东发煤矿一井的副井作为鑫发一井技改后的回风立井, 兼做矿井的安全出口。
(三)井口及工业场地布置工业场地布置于主、副、风井附近的山坡平地段, 面积约1240m2, 在工业广场西部布置生活及办公区; 东南部布置辅助生产区, 东北部布置生产区, 占地90亩。
工业广场内主要布置有主、副井绞车房、变电所、办公室、食堂、宿舍、澡堂、矿灯房、锅炉房、机修间、仓库、水池、压风机房、值班室等。
行政公共建筑面积1140m2 。
工业场地场内采用轨道运输方式, 矿井原煤由主立井提升至地面, 井原煤皮带落地至储煤场; 出厂采用汽车运输方式。
矿井大门右侧建有地磅装置。
(四)煤层煤质1、煤层本区主要可采煤层有1、5煤层, 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1) 1 号煤层位于煤系底部, 为最下部的一层煤, 它沉积在煤系基底相对低洼的地段, 其分布受古地形控制, 多呈不连续的孤立块段状。
井田西北部受煤系基底隆起的影响而缺失。
该煤层在本井田赋存不稳定,厚度在0〜2.89m之间,东发煤矿东部至大东山煤矿,厚度增至3—4米,局部在4.0m以上。
煤层平均厚度2.2m。
煤层结构简单,为大部可采煤层。
结构复杂,普遍含 1 〜3层炭质泥岩夹矸, 夹矸单层厚度为0.1〜0.6m, 由于凝胶化组分含量高以光亮——半光亮型煤为主。
原煤灰份为16.0%〜19.2%, 略高于5、6 号煤层。
顶板岩性为灰色泥岩, 夹粉砂岩薄层, 平均厚度 1.30m; 老顶为浅灰色细粒砂岩, 致密坚硬, 厚度大, 平均厚度达14.5m; 底板为灰色泥岩, 一般层厚为 5.92m 左右。
该煤层虽分布不连续, 但在分布范围内厚度较大, 变化小, 为较稳定煤层。
5 号煤层位于下花园组煤系中部, 下距1号煤层一般40〜70m 左右, 局部打100余米,煤层厚度0.80〜2.20m,平均1.80m。
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变薄,向斜两翼部变厚; 该煤层结构较复杂, 含夹矸1〜3层, 夹矸厚度在0.1〜0.3m 之间。
不含夹矸的煤层, 在相当部位的煤质变差, 该煤层为简单结构。
顶板岩性为灰色泥岩, 夹粉砂岩薄层, 厚度 1.5m 左右, 局部相变为浅灰色细粒砂岩; 底板为灰色泥岩, 厚 3.5m 左右。
本煤层为稳定型煤层, 对比可靠。
为井田内厚度最大、稳定程度最好、储量最多的煤层。
2、煤质1 号、5 号煤为中高发热量、无粘结性及结焦性的长焰煤。
为良好的工业动力用煤煤质特征表表1-4-1(1) 地表水矿区冲沟较为发育,补给条件差,排泄条件良好。
(2) 含水层区内主要含水层有a. 寒武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含水小。
因其在煤系下部,水的压力也不大,对煤层开采无影响。
b. 下一中侏罗统下花园组下段砂岩含水层,含水极弱。
c. 下一中侏罗统下花园组上段砂岩含水层,含水极小。
开采过程中,矿井水主要来源于煤系,但因其含水极小,水量不大,区内年产3万吨的矿井,昼夜水量10m3左右。
d. 侏罗统九龙山组砂砾岩含水层,含水极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