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课件1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9课《观舞记》ppt课件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9课《观舞记》ppt课件

3. 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 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 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5. “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 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
这一句话最能表现舞蹈者舞蹈时的最 高境界。
阅读12到19段,回答:
1.(文段中哪些句子是描写印度舞蹈的特点的,试找出来,并概 括印度舞蹈有什么特点?
• 印度文化并不是单一的宗教文化,印度早期就出现一些其他宗 教,如锡克教、耆那教、佛教等,这些宗教的哲学观念实际和印 度教是一致的,也吸收印度教的神灵和传说,只是反对印度教的 种姓制度,和印度教一样,这些宗教都局限于印度本土,只有佛 教成功地向其他民族传播,其中南传佛教国家都已经成为印度文 化圈内的国家,北传佛教则吸收儒教的哲学思想,和儒教合流。
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卡拉玛或娇羞或哀愁,或盛 怒或梳妆的表情神态,把女子的娇柔百媚之态和英姿飒爽的风姿表现得 淋漓尽致。
5.第⑦自然段中“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 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 尽态极妍!”句中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谢谢观看!
印度文化不屈服于任何外来文化的压力,也不 进行激烈地抵抗,始终顽强地维系自己的传统。印 度文化圈还包括南传佛教各国家,他们具有统一的 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
⑤、⑥和⑦中的“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 颤:一阵一阵的柔韧蠕动,从右手的指尖,到左手的指尖!” 从这些句子看出,印度舞蹈的特点是:借助丰富的表情神态, 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特别是手语)来表演。
2.“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 一对长眉,一对眼睛。”一句中“亮”的意思是什 么?与上文哪一个句子相呼应?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9《观舞记》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9《观舞记》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
引用美:描写舞蹈的中外古诗名句。“珠缨炫转星宿 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课堂小结
同学们看,作者以她细致的观察,娴熟 的语言技巧,巧妙的运用精练美妙的词语, 恰当的句式,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形体之 美,服饰之美,神态之美,面貌之美,舞姿 之美,氛围之美等等,即一种飞动的美,一 种心灵之舞。让我们不由得在钦佩卡拉玛姐 妹舞技的同时,也深深钦佩冰心的高超的语 言艺术。
浑身解(xiè) 数 铮铮(zhēng)
蠕动(rú)
褶(zhě)皱 静穆(mù)
惆怅(chóu chàng)
预习与交流
2.解释下面词语。
【清扬】 纯净、昂扬向上。 【咿哑】 象声词。 【静穆】 安静庄严。 【端凝】 端正而注意力集中。 【颦蹙】 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粲然】 笑容灿烂的样子。 【嗔视】 生气地看。 【变幻多姿】 姿势多样,变化不定。 【离合悲欢】 泛指聚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 【低回婉转】 回旋起伏。 【叱咤风云】 形容威力极大。 【浑身解数】 全身招数。 【高视阔步】 形容气概不凡或态度傲慢。
整体感知
2、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请 从文中找出两个字概括?
飞动
3.文章通过描绘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抒发作 者怎样的情感呢?
抒发了作者对卡拉玛姐妹的赞美、感激和怀念之 情。同时也表现了印度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表 达了中印两国人民间的深厚友谊。
深层探究
1.“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 她的动作,起了共鸣!”作者不晓得故事内容,可是为什么会引 起共鸣呢? 我们看不懂的是舞蹈背后的故事,但是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技, 让人可以感受到一切悲欢离合,让观众随舞蹈的起伏而起伏,引 起了大家的共鸣。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9观舞记[1]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9观舞记[1]ppt课件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观舞记
观的是谁的舞、什么舞?
婆罗多舞是印度最流行、最
影响最大的舞蹈,同时也是印度 典舞蹈的精髓。
衣裙华丽,姿态优美,戴半圆形 环,耳环和鼻饰闪烁,光彩照人 演员的手、眼、身、法、步严密 合,面部表情的喜怒哀乐瞬息万
(1900—1999)
现代著名女作家, 童文学家。原名谢婉 福建长乐人。散文集 《寄小者》,诗集《 水》《繁星》,儿童 学集《小灯》。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1—9自然段,这惊人的 术,作者用了什么样概括性的语言来形 呢?
整体感知
本文描写了印度舞蹈的美,文 中哪些语段集中表现了舞蹈的美?
第2——6小节(侧面描写) 第13——18小节(正面描写)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1,课文的开头“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 拉玛姐妹的舞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课件 新人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课件 新人教版[1]
第一页,共25页。
教学(jiāo xué)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jiāo xué)难点
教法(jiào fǎ)设计
学法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jiāo xué)目标
• 知识目标 • 能力(nénglì)目标 • 德育目标
第三页,共25页。
知识(zhī shi)目标
★理解积累“叱咤风云”、 “浑身解数”等词语。
★了解印度舞蹈艺术,丰富 文化(wénhuà)素养。
第四页,共25页。
能力(nénglì)目标
★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 力,学习运用比喻(bǐyù)排 比等修辞方法。 ★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 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揣摩文章运用语言表现 艺术形象的写法。
第五页,共25页。
德育(déyù)目标
★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 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吸取 精神营养,开阔胸怀、陶冶 性情。 ★使学生得到语言和舞蹈 (wǔdǎo)形象的双重审美的 艺术享受。
第六页,共25页。
教学(jiāo xué)重点
★加强朗读,培养 (péiyǎng)语感,体会文 章语言的极大艺术感染 力。
第七页,共25页。
教学(jiāo xué)难点
★培养(péiyǎng) 学生感受美、表 达美的能力,形 成自己的审美观。
第八页,共25页。
教法(jiào fǎ)设计
• 情境渲染(xuànrǎn):通过影片舞蹈片断创 设情境,渲染(xuànrǎn)气氛,使学生感受 到印度舞蹈艺术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 望。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 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道五色火 光(huǒ ɡuānɡ),纵横散乱。这一声飞 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 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 相和,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 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 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课件 新人教版

五、研讨 :
——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



1、朗读第二部分,从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
姐妹的语句。并从第一部分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
• 深深地低头合掌…… •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离合悲欢。 • 忽而双眉颦蹙,忽而……铮铮的弦响。 • 莲花的瓣颤……孔雀的高视阔步。 • 最精彩的是“蛇舞”……肩的微颤。
……有时……有时……有时……
……像……像……
2.比较《安塞腰鼓》和本课的舞蹈的特点 :(1)《安塞腰鼓》的舞蹈刚有阳之美 。
(2) 《观舞记》的舞蹈有 阴柔之美 。
八、课堂小结

生字、词
学 印度舞蹈
习 根据题目信息分段的方法
的 内
通过服饰、神态、动作、形体表现舞 蹈的美的方法。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变
十、感悟主题
导入欣赏
这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呢? 它有怎样的特点?
印度是一个舞蹈的国度, 无论在哪里,你都可以看到 舞蹈者的身影。无论男女、 无论老幼,只要有一块空地 ,大家聚在一起,鼓一敲, 就可以跳起舞来。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印度的 舞蹈,那就是“会说话”。 人们不是用口,而是在用身 体和表情表达自己内心的感 受。
铮铮 zhēng
雏凤 chú
斗薮 sǒ
发髻 jì
本色当行 háng 浑身解数 xiè
u 叱咤风云 chìzhà 尽态极妍 yán
三、检查预习
2、解释
• 本色当行: • 颦蹙: • 粲然: • 嗔视: • 叱咤风云: • 惊鸿: • 尽态极妍:
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笑容灿烂的样子.
得优美、生动、形象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课件1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课件1 人教新课标版
观 舞 记
冰 心
理清思路 整体感知
文章哪一部分是写观舞的? 这一部分的前后分别写什么?
表达感受----观赏舞蹈----赞美感谢
阅读品析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给“我”最强烈的感 受是什么?
作பைடு நூலகம்是通过哪些方面 的描写来表现“飞动的美” 的?
飞动的美
身体 服饰 神态
心灵
作者用了哪些词、句描写这动 态的美?
手势是印度舞蹈中一个 重要的特点,大多数印度舞 蹈中对手势的意义都有严格 的规定,通常来说,单手可 以有28个姿势,双手24个。 加在一起总共有52个姿势。 而每一个手势,再结合上臂 膀的挥动、身体的扭动则可 以表达上十种不同的含义 . 而“会说话”的并不光是手 势。印度舞蹈中对演员的面 部表情也有高到几乎变态的 要求。 九种“拉斯”(意为“味 道”)是每个演员都必须要 熟练掌握的
卡拉玛在表演舞蹈时是全身心的投入,除 身体在飞动外,心灵也进入了舞蹈的境界,达 到忘我的境地。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
不是技巧之舞。
作者运用了哪些语言技巧?
1、运用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展示舞姿的美。
3、运用了许多修饰性的词语,增加文章韵味。
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
小练笔
用你所学到的 精致的形容词, 生动的修辞手法 等语言技巧,来 表现自己所看到 的和想到的。
课外积累 查找积累古今诗文中精彩的描 写歌舞的佳句 如: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 中描写音乐的诗句。
写“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 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 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 上的花朵,要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 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 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

七年级语文下册19《《观舞记》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19《《观舞记》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观舞记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印度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 了解作者情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文意。 3.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感受舞蹈 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 力。
学做思一:初步感知课文,理解词语
导学:找出和画面一样让你感到优美 动感的文字 导做:自读课文,讨论思考。结合课 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 的读音和释义,并标出重点词句,提 出疑难字词句。 导思:飞动的美在文中哪些语段得 到具体生动的描绘?
学做思二: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舞蹈 者“飞动的美”? 导学: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多角 度品味探究。 导做:先独立思考,再组内讨论,准 备在班上发言。 导思:请你从修辞、表现方法等方 面思考,简单地说说这些语句好在 哪里。
学做思三:我们对卡拉玛舞蹈的美,还有什 么质疑吗?
导学:再读课文,思考描绘一下能养育出这般美 丽的花朵,“使人深深体会到印度的 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9 观舞记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9 观舞记课件

19 观舞记
即兴练笔 10.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对一处景物进行描写, 描写时注意运用白描与工笔相结合的手法。100字左右。 [答案] 示例: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 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 的生机;春在河畔,碧波荡漾,鱼虾畅游,阳光水波交相辉 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 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渺九 天。
[答案]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卡拉玛 或哀愁或喜乐,或娇羞或盛怒的表情,把女子的娇柔百媚之 态和飒爽的英姿表现得淋漓尽致。
19 观舞记
9.难点探究:作者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 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解析] 本题旨在让学生体会舞蹈艺术的最高境界。
[答案] 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 是光有技巧上的“飞动”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 才能达到“美”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 技巧之舞。
19 观舞记
追溯背景 《观舞记》是冰心写于五十年代后期的一篇散文。当时
中印两国的来往比较频繁,在国际上有着许多共同的立场和 观点,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印 关系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冰心以一场异国风情表 演——印度舞蹈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散文。
19 观舞记
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19 观舞记
合作交流 6.内容探究: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 “飞动的‘美’”? [解析] 仔细阅读文中描写舞蹈的段落,从对人物描写的 角度加以体会。
[答案] 是从身体、神态、服饰、心灵等方面来表现的。
19 观舞记
7.主题探究:课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 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 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