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观舞记PPT课件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PPT精选优质教学课件2

“问君何不到姑苏。千载古城一卷书”。 走在石 板路上 ,就想 起一段 浪漫的 佳话。 清代状 元洪钧 与秦淮 名妓赛 金花的 爱情故 事就在 这里上 演。悬 桥巷29号,记 下了这 段凄美 的爱情 。一个 是才子 高官, 一个风 流佳人 ,尽管 不为看 好,洪 钧还是 娶了赛 金花, 带着赛 周游西 方。可 惜好景 不长, 洪钧早 逝,赛 金花被 逐出家 门,只 好凭借 在西方 时练就 的一口 流利英 语,开 始了她 的交际 花生涯 。
这样的人文景观在平江路并不少见,如 历史学 家顾颉 刚的顾 氏花园 也可在 此寻觅 到鸿爪 片影。 只可惜 旧时王 谢堂, 已作寻 常百姓 家。偶 作一番 历史的 凭吊, 也只有 付与窗 棂木梁 、深深 庭院。 或许只 有枕水 人家的 洒扫忙 碌,吴 侬软语 的家长 里短才 是苏州 文化中 最绵长 久远的 记忆。
文中除了正面描写卡拉玛姐 妹的舞蹈,还从观众的反映侧 面地描写,哪些地方可以说是 侧面烘托?
《观舞记》 ∶ 《安塞腰鼓》
同:1、题材相同,都是描写舞蹈
2、都写了舞蹈的文化背景。(《安塞腰鼓》的文化 背景是这么厚这么厚的黄土高原;《观舞记》卡拉玛舞蹈 的文化背景是印度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3、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舞蹈。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心灵之舞
形体
衣饰
飞动的美
神态
用语言来表现舞台艺术,是很困难的, 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本文主要是用比 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 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如“轻云般 慢移,旋风般疾转”“忽而双眉颦 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 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 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等,尽可能地 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 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像,得到语言 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最新审核】鲁教版语文七上第4课《观舞记》ppt课件2

《观舞记》是冰心写于五十年代后期的一篇散文。 当时中印关系正处于蜜月时期,两国的来往比较频繁, 在国际上有着许多的共同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1955年 万隆会议的召开,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印关系的发展。正 是在这一背景下,冰心以一场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 蹈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散文。
轻捷( jié ) 咿哑( yī yā ) 阐述( chǎn )
——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冰心
1、感知文章的大意,通过自读,欣赏、感受舞蹈、文 字和文化的美。 2、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3、领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冰心(1900—1999)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 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 长乐人。 代表作有:《繁星》、 《春水》、《寄小读者》。
褶裙( zhě ) 颦蹙( pín cù ) 粲然( càn )
嗔视( chēn ) 妥帖( tiē ) 铮铮( zhēnɡ )
雏凤( chú ) 斗薮( sǒu ) 发髻( jì )
本色当行( hánɡ )
叱咤风云( chì zhà )
浑身解数( xiè )
尽态极妍( yán )
珠缨炫转星宿摇( yīnɡ )
《安塞腰鼓》和 《观舞记》的异同比较 : 同:1、题材相同,都是描写舞蹈。 2、都写了舞蹈的文化背景。(《安塞腰鼓》的文化背景是 这么厚这么厚的黄土高原;《观舞记》卡拉玛舞蹈的文化背 景是印度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3、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舞蹈。 异:1、在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表现了阳刚之美;《观 舞记》表现的是阴柔之美。 2、《安塞腰鼓》没有用侧面描写,《观舞记》除了用正面 描写,还用了侧面描写,写观众的反应等。
理出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10段):从切身感受出发,歌颂印度卡拉 玛姐妹舞技的高超。 第二部分(11~18段):通过对卡拉玛姐妹舞姿的描绘, 具体表现她们高超的舞技。 第三部分(19~22段):揭示了印度文化是滋润印度舞 蹈的食粮,表达对卡拉玛姐妹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观舞记》教学课件

杨红珍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中 国的近邻。印度文化在世界上曾经产生过巨 大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印度文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宗教色彩浓 厚。印度几乎所有的文化艺术形式:舞蹈、 音乐、雕刻、绘画等内容也都受此影响。
印度是公认的世 界传统舞蹈的发祥 地。婆罗多舞是印度 最流行、最古老、 影响最大的舞蹈。 舞者衣裙华丽, 姿态优美,光彩照 人,演员的手、眼、 身、法、步严密配 合,面部表情的喜 怒哀乐瞬息万变。
本文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时用了 哪些词、句描写这动态的美?用了哪些修辞 方法? 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美词美句美段, 大声朗读,以下面的形式来品味。如:
我觉得 好在它写出了 我觉得 好在它形象地写出 (好词)用得好, 。 (好句)用了 。 方法,
个到式 动的表 作 , 达试 或 哪 自着 者 怕 己用 一 是 所自 段 一 看己 文 幅 到喜 字 画 的欢 , 和的 一 想方 ……
预习检测
yīyā
咿哑
níng
端凝
pín cù
颦蹙
càn
粲然
chēn
嗔视
chì zhà
叱咤风云 xiù
xiè
浑身解数
dāng háng
本色当行
星到哪 个自然段是写观舞的?“观舞”之前写了什么? “观舞”之后又写了什么?
表达感受---观赏舞蹈---赞美感谢
课外作业(选择完成)
1、积累文中描写歌舞的精彩句
子和描写歌舞的古诗词;
2、搜集整理有关印度文化的资
料,办一份手抄报,要求图文并 茂。
• 忽而双眉颦蹙,忽而„„铮铮的弦响。
• 莲花的瓣颤„„孔雀的高视阔步。
• 最精彩的是“蛇舞”„„肩的微颤。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课件 新人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课件 新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fa252fa677232f60dccca141.png)
教学(jiāo xué)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jiāo xué)难点
教法(jiào fǎ)设计
学法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jiāo xué)目标
• 知识目标 • 能力(nénglì)目标 • 德育目标
第三页,共25页。
知识(zhī shi)目标
★理解积累“叱咤风云”、 “浑身解数”等词语。
★了解印度舞蹈艺术,丰富 文化(wénhuà)素养。
第四页,共25页。
能力(nénglì)目标
★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 力,学习运用比喻(bǐyù)排 比等修辞方法。 ★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 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揣摩文章运用语言表现 艺术形象的写法。
第五页,共25页。
德育(déyù)目标
★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 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吸取 精神营养,开阔胸怀、陶冶 性情。 ★使学生得到语言和舞蹈 (wǔdǎo)形象的双重审美的 艺术享受。
第六页,共25页。
教学(jiāo xué)重点
★加强朗读,培养 (péiyǎng)语感,体会文 章语言的极大艺术感染 力。
第七页,共25页。
教学(jiāo xué)难点
★培养(péiyǎng) 学生感受美、表 达美的能力,形 成自己的审美观。
第八页,共25页。
教法(jiào fǎ)设计
• 情境渲染(xuànrǎn):通过影片舞蹈片断创 设情境,渲染(xuànrǎn)气氛,使学生感受 到印度舞蹈艺术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 望。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 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道五色火 光(huǒ ɡuānɡ),纵横散乱。这一声飞 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 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 相和,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 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 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阅读 19 .观舞记》研讨课件_14

印度舞蹈大致上可以分为古典舞蹈 和民间舞蹈。这些舞蹈大多宗教色彩 浓厚。在演出时,台前都要放上一尊 舞神—湿婆的雕像。
“他的右上手拿着一面达莫和鼓, 象征着创造,有的说象征各种声音; 右下手象征神的保护和祝福;他的左 手托起燃烧的火焰,象征着他可以毁 灭他所创造的一切(也有人说象征谬误 的毁灭和真理的传播);左下手像象鼻 那样垂向抬起的脚,象征着不受一切 羁绊的自由;右脚踩住一个魔鬼(名叫 莫亚卡拉),象征着善征服恶;左脚上 抬,象征着超脱尘世,向上升腾。舞 蹈周围装饰,象征着怀抱人们的大自 然。这等舞王之形象,可以说形象地 启示了印度舞蹈的宗旨。”
欣赏舞蹈,感受美
作者观看了卡拉玛姐妹的 舞蹈后的感受如何?请找出文中 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
①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 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 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 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②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 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
任从巧, 选形妙精 一体地致
、
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 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 用灵巧的双手去描绘 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述
…… 艺术——就在你我身边!
请找出卡拉马舞蹈中美
的细节、美的画面,并将发现成
果用“我发现她们的
美,
你看
”说话。
例如:我发现她们的舞蹈氛围美,
你看“帘幕慢慢拉开,台中间小桌
上供奉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
是两盏高脚铜灯。”
品读语言
作者是用哪些词句、 哪些手法来描绘这种美 的?
提示:可从修辞、动词、句式等方面 进行分析。
个服手的 ,饰法形运 描、,容用 绘神丰词恰 其态富、当 特等的动的 点方想词修 。面象,辞
观舞记(课件)

三、文章整体感知:
• • 本文 写卡玛拉姐妹表 演印度舞蹈的过程。
• 1、快速阅读本文,理解文章大意,并概括 段落意思。A • (1) 1—10 以抒情的语言表达对卡拉玛姐妹 舞蹈的赞美 • (2) 11—18 具体描绘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 (3) 19—20 赞美印度文化艺术并简要介 绍卡拉玛姐妹。 • (4) 21—22 对卡拉玛姐妹离去的“遗 憾”,表达对印度人民的友谊和热情的感 谢。
2、△你阅读、观看或聆听过 外国的文艺作品(舞蹈、 文学、绘画、雕刻、影视、 音乐等)吗?如果有, 请举例说说你的感受, 与同学交流一下。
(千手观音)
谢 谢!
• A
• B
四、课文内容探究:
• 1、文章开头就用设问句独立成段,然 后四个假设句构成四个排比的段落,其 作用是什么? • 答:作者以设问开头,接着用四个“假 如”排比,把卡玛拉姐妹表演印度舞蹈 最突出的地方:动作、色彩、声音、形 象,囊括殆尽,造成先声夺人之势。读 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高超的技巧可 见一斑。
• • • • • • • •
7、嗔视: ——生气地看着。 8、本色当行: ——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9、低回婉转: ——一般形容声音回旋起伏,抑扬动听。 10、叱咤风云: ——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 • • • •
11、浑身解数: ——形容使出全身的本领。 12、高视阔步: ——形容气概不凡或态度傲慢。 13、尽态极妍:
• 5、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总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的? • 答:总的特点是“飞动的‘美’”,是 通过对形体、神态和服饰的描写来表现 的。 • 婆罗多舞1.jpg
五、课外延展:
• 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写舞蹈的。在 舞蹈的风格上,《安塞腰鼓》主要表现 的是一种什么美?而本文主要表现的又 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 答:《安塞腰鼓》表现的是一种阳刚之 美,本文表现的是一种阴柔之美。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9、观舞记1ppt课件

集体探究,深入理解
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那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 是心灵之舞。同学们,你能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来证明这一点吗?
挖掘对两个句子的理解:
1、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 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2、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 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印度的广大的人民群众。
• 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
总结
• 细致的观察,准确的抓住事物 的特点
• 准确、细腻的描写 • 修辞手法的运用
图片欣赏
要求:学习冰心用优美的词语来表现 自己所看到的和想到的,
知识迁移,模仿练笔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下面,请 学习刚才所提到的观察方法,欣赏《千手观音》的舞蹈画面。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第19课《观舞记》备课助教资料(人教新课标初一下)doc初中语文

第19课《观舞记》备课助教资料(人教新课标初一下)doc初中语文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印度舞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重的。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确实是以此为背景的,表现了鲜亮的民族特色。
她们以躯体、神态、服饰来表现舞蹈的〝飞动的‘美’〞:光艳:秀丽的面容;能讲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眼睛睛。
女性的妩媚不仅表现在漂亮的五官,更多地表现在眉目之间。
未舞先有光荣先有情。
曼舞: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
神韵:印度舞蹈大多表现宗教故事,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离合悲欢〞。
让人不必拘泥于故情况节,而为之喜为之悲,精妙的舞蹈跨过了文化的隔阂,让人心灵相通。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舞蹈达到这种神韵,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用语言来表现舞台艺术,是专门困难的,需要精湛的语言技巧。
本文要紧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
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等,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像,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二、咨询题研究1.什么缘故讲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卡拉玛的舞蹈专门优美,看起来〝飞动〞起来,然而仅有〝飞动〞依旧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域。
她本身确实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域。
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2.课文中讲〝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如何样明白得这句话?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卡拉玛姐妹也一样,〝吸取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拓展
1、了解印度舞蹈。
印度是公认的世界传统舞蹈的发祥地。 印度传统舞蹈有四大流派,而“婆罗多舞” 是最古老的古典舞蹈。舞者衣裙华丽,姿态 优美,头戴半圆形花环,耳环和鼻饰闪烁, 光彩照人,演员的手、眼、身、脚、步严密 配合,面部表情喜怒哀乐瞬息万变。
课堂练习
1、词语填空。 变幻多_姿__ 本色当_行__ 低回_婉__转 __叱_咤风云 浑身__解_数 尽态极_研__ 息息相_关__ _离__合悲欢
印度舞蹈
在印度教的佛经中,湿婆 头戴“火焰冠”,是主宰破坏 和生殖两种权能的神,生有三 只眼和四只手臂。他终年在喜 马拉雅山苦修行,学会跳舞, 成为刚柔两种舞蹈的创造者, 后被尊为“舞王”。当他翩翩 起舞时,三只眼睛睁开,分别 洞察过去、现在和将来;四只 手臂轻轻舒展,前两臂作印度 教典型的姿势,后两只手分别 持小鼓和火焰。
导入新课
请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
孔雀舞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静穆,粲然,妥帖,嗔视,叱咤 风云,尽态极妍,浑身解数”等词。
2、了解印度舞蹈艺术,提高文化素养。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 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 术欣赏能力。
3、揣摩文章运用语言表现艺术形象的写 法。
统领全篇,定下赞美的感情基调。开篇 点题,开宗明义。
2、课文第2—5段四个“假如”句分别 描绘了姐妹俩在舞蹈过程中的什么内容?排 比句的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个“假如”句分别描绘了舞蹈的类别、 眉宇和服装、舞步和铃声、灵动的身影。
引起读者注意,表现了对卡拉玛姐妹 的由衷赞美!
3、文中引用白居易的两句诗起什么作用?
讨论
1、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由。
如第13段用生动优美的词语,如“光 艳”“秀丽”写出卡拉玛姐妹形体的美;
第16段从衣饰方面写出舞蹈的美,如“细 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疾风般 旋转”;
第17段运用一组排比句,写出了卡拉玛姐 妹神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舞艺的精妙;
第18段从形体方面的美来写舞蹈的特点。 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 的高视阔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 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学习重难点
研习精彩语句段,欣赏本文优美生动 的舞蹈艺术描写。
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悟印度舞 蹈的魅力。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现代著名女作家, 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她 的文笔清新秀丽。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寄小读者》等。
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卡拉 玛舞蹈的高度赞叹。
4、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 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 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 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 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 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 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冰心(1923年于美国)
冰心的全家福
百岁老人“文学大师”
笔名“冰心”的来历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读准字音
颦蹙( pín cù ) 粲然( càn ) 尽态极妍( yán ) 浑身解数( xiè ) 妥帖( tiē ) 雏凤( chú ) 嗔视( chēn ) 褶裙( zhě ) 叱咤( chì zhà ) 花鬘( mán ) 斗薮( sǒu )
飞 动 的 美
(3)神韵: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 姿传神地表现了“离合悲欢”。精妙的舞蹈跨 越了文化的隔阂,让人心灵相通。
神韵美
2、说说什么是舞蹈?说说印度舞蹈 主要表现些什么内容?
——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以表 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表现自然和 其他,一般用音乐伴奏。
——印度舞蹈主要表现神和人的故事,模拟 自然界生物的姿态。(在第17、18节)
疑难解析
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 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卡拉玛姐妹是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 现的:(1)光艳:秀丽的面庞;能说出万千 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女性的妩媚不 仅表现在美丽的五官,更多地表现在眉目之 间。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
无限妩媚
(2)曼舞:长眉、妙目、手指、腰肢、 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 “旋风般疾转”。
3、比较阅读《观舞记》和《安塞腰鼓》。
相同点:
1、题材相同,都是描写舞蹈。 2、都写了舞蹈的文化背景。(《安塞腰 鼓》的文化背景是这么厚这么厚的黄土高原; 《观舞记》卡拉玛舞蹈的文化背景是印度优美 悠久的文化艺术) 3、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 舞蹈。
不同点:
1、在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表现了 阳刚之美;《观舞记》表现的是阴柔之美。
5、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 术”,怎样理解这句话?
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 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植根 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卡拉玛姐妹也一样, “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 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不会这样美妙动人。
写作特色
1、运用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 手法。
2、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展示 舞姿的美。
3、运用了许多修饰性的词语,增加文章 韵味。
课堂小结
在冰心《观舞记》的引领下,我们 从印度到中国,从古典到现代,从卡拉 玛姐妹到美丽的杨丽萍,身心一次次沐 浴在飞动的艺术熏陶中。我衷心地祝愿 大家每天都如舞蹈一样活得精彩。
词语解释
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解数:旧指武术的架势,泛指手段、本事。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静穆:安静庄严。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妥贴:恰当;十分合适。
课文讲解
1、课文的开头“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