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红 辣椒碱生产工艺流程图

合集下载

天然辣椒红色素的亚临界提取

天然辣椒红色素的亚临界提取
[13]
对物料破碎处理进行了研究,认为原料未经破碎处理时,风
味物被抽出的很少,破碎到一定程度后,大大的提高了风味物的提取 率,但破碎过度,粒度过细时,则提取率无明显变化,甚至会有所降 低。 这主要是辣椒色素的亚临界萃取的传质受植物细胞的内扩散所控 制,一方面物料变细,增加了传质面积,减少了传质阻力,有利于萃 取;另一方面物料过细,在一定压力下易被压实,增加了传质阻力, 不利于萃取。 4.2 溶料比 亚临界流体萃取辣椒红色素的过程是溶剂与辣椒颗粒相互渗透 和扩散的过程。扩散的速率与体系状态,溶剂与辣椒颗粒的浓度差有 关。在一定条件下,状态是一定的,此时影响浓度差的溶剂的量就是 影响扩散速率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上说,溶料比越大,越有利于提高 萃取效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成本的优化,一般控制在 1 : 1~1.5:1 之间。 4.3 萃取温度与压力
萃取温度对亚临界的影响比较明显, 提高萃取温度能增加分子的 运动速度,从而提高扩散的速度,但是,过高的温度又会造成活性成 分的灭活。因此,将温度控制在 50℃以内,并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 产需要适当调节控制。压力与温度呈正相相关关系,萃取温度上升, 萃取压力相应提高。压力升高,有助于提高萃取速度。 4.4 萃取时间与次数 亚临界萃取为间歇式萃取,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萃取时间的延 长,得率不断升高,但随着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得率变化缓慢,这说 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辣椒色素的萃取得率和萃取时间呈正比, 当在萃 取罐内溶解度趋于饱和时,得率不再与萃取时间成正比。因此,萃取 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在兼顾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萃取时间 一般选择 30min 比较合适。 亚临界萃取是间歇式浸提, 解析过程中萃取剂与萃取物分离速度 较慢,随着萃取次数的增加,辣椒色素几乎被完全萃取,增加萃取次 数,只能使能耗增加,萃取率基本不变化。 5 亚临界提取法与传统工艺提取的辣椒红色素的比较 利用亚临界法提取的辣椒红色素不仅能达到国内外要求的标准, 而且在品质上还优于传统工艺提取的辣椒红色素, 提取率也得到了大 大的提高

毕业论文-辣椒红色素的提取

毕业论文-辣椒红色素的提取

毕业设计(论文)令狐采学题目辣椒红色素的提取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年月目录题目1摘要及关键词11 前言11.1辣椒概况11.2辣椒红色素21.3实验目的52 材料和方法52.1主要材料52.2实验方法63 结果与分析73.1辣椒红色素最佳吸收峰的确定7令狐采学创作3.2 辣椒红色素标准曲线83.3辣椒红色素提取结果测定83.4试验偏差分析94 结论85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参考文献10令狐采学创作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王炼(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07级生物技术专业,重庆万州404000)【摘要】辣椒红色素是天然红色素的一种,可从干红辣椒中提取。

本实验对有机溶剂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以丙酮、四氯化碳、乙醚、石油醚为萃取剂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萃取的辣椒红色素的含量。

观察并统实验测量结果,结果表明:总体上四氯化碳、石油醚、乙醚和丙酮提取辣椒红色素的产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乙醚例外。

石油醚在60℃3小时内对辣椒进行辣椒红色素提取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辣椒辣椒红色素吸光度1 文献综述1.1辣椒概况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

作为佐料能增进食欲。

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1.1.1 辣椒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辣椒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和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地区及西印度群岛等热带地区。

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花萼杯状,花白色;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向有朝天或向下之分,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酱色、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种子肾形、淡黄色,胚珠弯曲。

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

辣椒生物碱提取.doc

辣椒生物碱提取.doc

辣椒单体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辣椒属茄科,一年生草本,,原产于南美和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地区及两印度群岛等热带地区。

我国在明代时就有种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l983年全国种椒面积约400万卣,我辣椒消费结构以各种食用鲜椒为主,消费量最大;其次是作为香辛料的干椒消费,主要为食用辣椒干及辣椒粉等。

据研究发现,辣椒中呈辣味的物质在医疗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最早由Th res从辣椒果实中分离出来并命名为辣椒素(Capsaincin),也叫辣椒碱,其纯品为单斜长方形片状无色结晶,溶点65℃,沸点在2l0 220℃,分子式:Cl 8H27N03。

国外临床应用研究表明:辣椒碱对带状庖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牛皮癣、秃发有显著疗效。

美国科研人员将辣椒碱应用于消炎、镇痛、麻醉和戒毒方面,辣椒碱还可以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并有治疗皮肤病、减吧的特殊功效。

由于辣椒碱的刺激性特点,目前还主要作止痛剂、戒毒镇痛剂、止痒剂、健胃消食剂、预防心脏病药、减吧药、杀虫_齐¨、船舶防锈防腐以及军事用途等。

目前国内外的辣椒碱带1.备工艺的文献资料中主要有以下几种:l、乙醇溶剂提取法;2、苯溶剂提取法;3、离子交换法;4、氢氧化钠碱液提取法;5、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此外还有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辣椒碱的工艺和经生物细胞培养制取辣椒碱的研究。

上述几种辣椒碱的制备工艺经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各自的利弊,有些工艺方法虽然能得到一定纯度的辣椒碱,但其中的杂质仍然很多,如:乙醇溶剂提取法;苯溶剂提取法;氧氧化钠戚液提取法,不利于进一步分离和纯化,而且此类方法操作步骤繁I ,进入工qk~’E牛产相当困难。

超临界流体与溶剂结合萃取方l『去,得列的产晶纯度高,产率比较大,但对所需的设备及技术要求都非常严格,其设备投资费和牛产成本过大,效益并小是特圳理想,这也是制约这类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发展的主要因素。

化学合成法和牛物细胞培养法的工艺条什复杂且产率较低,大多数』=艺方法尚处于实验阶段。

碱性乙醇法提取辣椒碱的工艺研究

碱性乙醇法提取辣椒碱的工艺研究

702009 年1 月食品研究与开发食品工艺碱性乙醇法提取辣椒碱的工艺研究辣椒碱是一种含酚羟基的生物碱,又名辣椒素、辣椒辣素。

随着辣椒碱产品在医药、军事、食品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辣椒碱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

据有关资料表明[1-2],目前全球辣椒碱的年产量只有 1 200 t 左右,而国际市场年需求量为 5 000 多t;我国虽然辣椒资源丰富,但对辣椒的深加工开发利用不足,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材料、试剂与方法1.1 材料干红辣椒:市售。

1.2 试剂香兰素:天津化学试剂厂;钨酸钠:北京化工厂;磷钼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盐酸、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均为分析纯。

1.3 方法准确称取干红辣椒果肉粉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提取溶剂进行提取,改变溶剂种类、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

将提取液进行过滤、浓缩、定容、稀释等处理后,用比色法进行辣椒碱含量的测定,换算辣椒碱产量。

1.4 辣椒碱产量的测定1.4.1 标准方程的建立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椒碱含量。

由于香兰素结构中苯环及所带基团与辣椒碱一样,本试验以香兰素为标准品,参考相关资料[3],选择最佳吸收波长为760 nm。

试验得标准回归曲线方程:A =0.017 3 C+0.224 8,r=0.997 2式中:C 为辣椒碱浓度;A 为吸光度;r 为相关性系数。

1.4.2 样品含量测定方法将辣椒碱提取液浓缩的浸膏用0.1 mol/LNaOH 溶液溶解,抽滤液用0.1 mol/LNaOH 溶液定容至50 mL,即为待测原液。

吸取待测原液 2 mL 于10 mL 容量瓶中,用0.1 mol/LNaOH 溶液定容至10 mL。

取该液 1 mL于10 mL 容量瓶中,加入 1 mL 钨酸钠磷钼酸显色剂,充分振荡混匀,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定容至10 mL。

在波长为760 nm 下,用 1 cm 光径的比色皿测定吸光度A,以0.1 mol/LNaOH 溶液作为空白对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