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最后一分钟
五年级语文上册24.最后一分钟练习新人教版

24※、最后一分钟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qí zhì kòuwèn sīsuìfēnfānɡtǐnɡzhíyānchén k òuwèn zǎnxīn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倾听(qīnɡ qiōnɡ)悄然 (qiāo qiǎo ) 刹那(shā chà)骨髓( suǐshu í )三、同音聚会(填同音字组词)。
liánɡ高()脊()测()()爽xiāo ()毁()灭()皮()烟四、添枝加叶(补充词语)。
()呼喊()上升()颤抖()落地()流淌()拉住五、量词填空。
一()条约一()硝烟一()泪珠一()画像一()小学一()巨响六、对号入座(选择解释,填写序号)沸腾:1水开2情绪激动、高涨1、好消息传来,整个山村都沸腾了。
()2、我们通过实验观察了水沸腾现象。
()新鲜:1稀奇 2刚出产,没变质 3清洁1、集市上的蔬菜很新鲜。
()2、这地方最近老是出一些新鲜事。
()七、分门别类(给词语分类)。
焦躁不安辗转反侧犹豫不决前俯后仰喜笑颜开闷闷不乐心悦诚服满面春风1、描写心理:2、描写表情:3、描写动作:八、择优录取(选词填空)。
珍贵宝贵昂贵1、这件商品价格太()了,没几个人买得起。
2、这是我今天收到的最()的礼物。
3、要抓紧做事,别让()的时间白白浪费。
寂静幽静安静4、我们走在一条()的田间小路上。
5、自习课上要注意保持()。
6、星期天的校园里格外()。
九、你知道吗(文学常识)?《最后一分钟》是一首的诗。
作者倾述了年月日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心中积蓄的情感和对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十、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东方之珠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荣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4.最后一分钟》附答案

理解词语
刹那: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之短。
造句:刚才还面带笑容,刹那间怒目圆睁,大发雷霆。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造句: 踏上这块土地,我仿佛看到了昔日硝烟弥漫的战场。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的物质。 造句:凛冽的寒风侵入骨髓,哨兵却如钢铸一般一动不动地
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理解词语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品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个
意义段? 2.结合核心问题品读课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核心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是在哪些地方?每一次表 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串珠问题:
1.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 2.第二节连续的几个“是”写出了什么? 3.第三节“百年的痛苦和欢乐”中,“痛苦”和“欢乐”分别指什么? 4.“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第一朵紫荆”暗示着什么?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辱。第四次:欢迎香港回归——祝福。
串珠问题: 1.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人
们的什么心情?
“让我拉住你的手”, 运用了拟人手法,把香 港拟人化了,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无限深情。作者 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香港回归祖国 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写出了全国人民内心的激动、 期盼之情。
诗句的字里行间中。香港能如期回归祖国,离不开祖
国的日益强大,繁荣。继香港回归后,澳门也回到了 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有台湾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 我们祝愿祖国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让我们一起 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叩问 ( kòu ) ● 刹那 ( chà )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自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姓名:第一组单元主题:我爱读书第1课《窃读记》1、《窃读记》的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是《》,我们还学过她的课文《》。
课文的中心句是:我很(),也很()——这种窃读的滋味。
2、重点句子: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理解:3、读书格言:(写2句)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作者是(),文体是(),课文的“大树”是指()老爷爷。
课题中的小苗指(),大树指()。
文章告诉我们要多读(),不(),要做()的人才,要()贯通,()贯通,()贯通。
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作者是()国作家()。
课文中作者把一本书比作()、()和()。
第4课《我的“长生果”》《我的“长生果”》作者是(),文中的“长生果”指(),课题中引号的作用是()作者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作文,首先构思要(),其次,作文要写()。
第二组单元主题:思乡第5课《古诗词三首》1、《泊船瓜洲》作者是()的()。
诗中表达思乡的名句是(),()。
诗中的“绿”字本是()词,在这里用作()词,有()的意思。
本诗的抒情方法是()。
2、《秋思》的作者是()朝的()。
最能表达诗人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诗人抒情方法是()。
3、《长相思》是一首(),()是词牌名。
作者是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的()。
词中的()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浓浓的思念和热爱。
第6课《梅花魂》1、《梅花魂》的作者是(),本人运用了()的写作手法。
“梅花魂”的意思是()。
梅花的精神是(),中国有梅花气节的人物有()()、()。
2、课文写了外祖父眷念祖国的五件事:(1)教“我”读唐诗宋词。
(2)()(3)无法回国而哭泣(4)()(5)临别赠“我”手绢。
3、文中的思乡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
(),无边丝雨细如愁。
第7课《桂花雨》1、《桂花雨》的作者是(),主要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重点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千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PPT课件

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庭院
米字旗徐徐降下……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午夜将至,英国旗徐徐降下
手 捧 刚 刚 降 下 的 英 国 国 旗 , 彭 定 康 神 情 黯 然
1997年7月1日英军卷旗走人
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
游轮与邻近大厦上的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日落仪式”的背景
24、最后一分钟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2、掌握通讯结构。 3、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情感,增强民族责任感。
时
间
地 港督府
点
主要事件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40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6点15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7点45分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 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 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 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构思创意
描述现实场景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增加作品的厚重感。
借鉴价值: 极强的实录性 一、清晰的可视性 二、生动的可听性 三、清新强烈的动态感 四、对比强烈的色彩感
一、清晰的可视性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场景四 场景五
捕捉镜头
二、生动的可听性(环境描写烘托气氛)
环境音响 旗落 雨声 讲话声 乐曲声
三、清新强烈的动态感 背景与现场对比 米字旗插上港岛 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 又从海上去
四、对比强烈的色彩感 画面色彩交错 色彩明快
黑色“劳斯莱斯” 广场上灯光渐暗 绿树丛 白色建筑 南海的夜幕 巨幅紫荆花图案 五星红旗
7月1日凌晨,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喜迎香港回归祖国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词语归类 课文佳句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词语归类与课文佳句第一单元词语积累绿林好汉滚瓜烂熟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毫不犹豫流光溢彩呐喊助威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泪落如珠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花纹驳杂黯然神伤千篇一律沉甸甸天高气爽云淡日丽香飘四野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大显身手眼泪花花真情实感心安理得念念不忘呕心沥血[与读书有关的词语]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满腹经纶手不释卷一目十行夜以继日专心致志只争朝夕学无止境春诵夏弦学而不厌好学不倦闻鸡起舞勤学好问温故知新争分夺秒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废寝忘食[表示爱读书的词语]如饥似渴隔篱听讲织帘诵书挑灯苦读圆木警枕全神贯注夜以继日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学而不厌发奋图强程门立雪闻鸡起舞勤学好问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废寝忘食韦编三绝囊萤映雪引锥刺股[带“书”字的词语]知书达理一纸文书书香门第大书特书焚书坑儒书香门第书声琅琅罄竹难书奋笔疾书一介书生著书立说琴棋书画书香世家博览群书书不尽意书不释手无巧不成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积累句型第1 课窃读记1.比喻句: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反问句: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第2 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设问句:怎么办呢?我就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
第3 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比喻句: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第4 课我的“长生果”比喻句: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第2 单元词语积累漂泊他乡葬身异国能书善画颇负盛名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朦胧灌溉田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风雪欺压凉飕飕层层叠叠思绪万千多灾多难颠沛流离脱口而出郑重其事刀枪火海历尽坎坷重重叠叠勇敢慷慨睡眼惺忪忠厚善良天高气爽峰岱岗峦无与伦比走火入魔心旷神怡千变万化百看不厌星罗棋布[描写梅花的词语]冰肌玉骨暗香疏影傲霜斗雪冰清玉洁凌寒独放[描写桂花的词语]清香馥郁沁人心脾芳香醉人丹桂飘香[描写景色的词语]草长莺飞烟波浩渺落英缤纷繁花似锦一泻千里层峦叠嶂积累句型第6 课梅花魂反问句: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第7 课桂花雨拟人句: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24、最后一分钟课型:阅读教师:目标(三维融通表述):一、科学知识与技能1.认识5个生字2.介绍诗歌所抒发的内容,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在吟唱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背诵诗歌唤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体会四次“最后一分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看图交流,揭题1、交流香港的有关信息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同学们,恳请认真看看这幅图,你晓得这就是一个怎样特定的时刻吗?3、教师激情揭题:是的,这个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大地四处开放;这一刻,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这一刻,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
(二)民主自由读诗,化解字词障碍,介绍诗歌内容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民主自由明确提出困难,共同化解。
3、再读诗歌,思考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三)书法展诗歌,体会、唤起情感1、师:诗歌的大概内容同学们都已有所了解,接下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地品味这“最后一分钟”。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第一处“最后一分钟”1、指名读第一小节2、师:同学们,在第一小节中躲藏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够把它找出吗?(生:拟人)那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
3、齐读第一小节第二处“最后一分钟”1、师:当艳丽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飘扬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是极其的--(兴奋、自豪)。
恳请大家...第二小节,边念边体会这一份兴奋和自豪。
【优质】五上课堂笔记(参考)

五上课堂笔记(参考)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笔记:第一单元:1、《窃读记》讲了作者因无钱买书,而躲在书店偷偷看书的事。
这篇课文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第十自然段第2句话“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中“吃饭长大的”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的”是指精神心灵的成长。
这句话的理解是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
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才是一个健康成长的人。
2、《走遍天下书为侣》与这篇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原因是书如友,书似家,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多少遍。
第七自然段作者读书的方法是一遍又一遍的读。
第二单元第五课古诗三首笔记泊船瓜州: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
秋思笔记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想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时,又打开一封好的信查看。
长相思笔记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都点起灯,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梦之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风雪之声的。
大本笔记诗中的绿字好在哪?可以换成那些字?答:绿字可以用换成满,过,入等字。
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拂面。
《梅花魂》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大本笔记秉性是什么意思?文中梅花的秉性是指梅花的精神?答:秉性是本性的意思。
文中梅花的秉性是指梅花的精神。
《桂花雨》课文四、六自然段中的“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
桂花可以泡茶,可以做糕饼。
永远香在人们心中,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约束,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桂花雨》写了作者回忆童年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4课_最后一分钟》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4)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同步练习卷(4)一、解答题1. 我能在带点汉字正确读音下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2. 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3. 我查了资料,我知道这“最后一分钟”指的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的一分钟。
“百年的痛苦”指的是________于________年被迫割让给,“发黄的旧条约”指的是________。
4. 这些带点的字看起来那么熟悉,可有时却经常听到人们对他们错误的称呼,请你试试找出正确读音。
请用“√”勾出来。
二、解答题诵读诗歌,浓浓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溢于言表。
请再一次回忆这些激情澎湃的诗句。
此刻,是午夜,又是________所有的眼泪都是________的日出,所有的礼炮都是________。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然后去奔跑,去________,去迎接那新鲜的________、芳香的________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________……香港、澳门、台湾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我们牢记国耻,激励自身。
(1)香港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怀抱。
(2)“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这里的“旧条约”是指________。
(3)“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
”这句话让你明白: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同步练习卷(4)一、解答题1.【答案】shā,qiǎo,sàn,fèi,qīng,bèn【考点】拼音一分钟【解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就得识字量大,做到见到就能拼出拼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
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刹chà极短的时间;瞬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切、盼望。
第四节
2、第一朵紫荆”是什么?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这里的 “紫荆”指香港,暗示着回归后的香港会更加 第四小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的繁荣、富 强。
3、第四小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回归后的喜悦自豪及对香港的美好祝愿。
返回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有何感触?
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 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 现和平统一大业;落后就会“挨打”,只 有强大才能自立等。
五年级语文·上 新课标[人]
引入 品读
作者 升华
自学 板书
字词 作业
读说 拓展
返回
李小雨 当代女诗人。 河北省丰润县人。中国作 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 会副秘书长,《诗刊》副 主编。1971年发表第一组 诗歌《采药行》。主要作 品有《雁翎歌》《红纱巾 》等。
返回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全诗,解决难词。
全诗有4个小节。 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激动迎接 香港的回归。 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 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 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回忆香港屈辱的历史,表达了如 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 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返回
返回
间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入一个恰当的字。 2.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罢免回乡( B ) A.停 B.免去 C.完了 (2)与世长辞( A ) A.告别 B.请求离去 C.解雇 3.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 叙述的?
攻读兵书、主张北伐、投奔军营、临死写诗
间
4.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 不少爱国诗篇? 在军旅生活中,他竭尽全力为收复祖国 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临前线去视察, 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 望,所以他写了很多爱国诗篇。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对“中国人叩问的是 什么”的理解是多元的,可以叩问香港为何要走过 150年的艰辛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可以叩问香港在 游离母亲的这段时光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
4、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 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 的情感是怎样的? 激动无比。
第二节
1、这节诗中间部分每一句都以“是”字开 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排比句表达的强烈的激动与自豪的心情。 2、最后一分钟,看不见,摸不着,作者是怎 样来写的呢? 作者抓住了旗帜、旗杆、天空和土地、寂 静和嘴唇这些真实的镜头进行特写,这样的写 作手法就叫“化虚为实”。
2.这首诗一共有几节?每一节主要讲了什么?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返回
kòu
chà
xiāo
叩
刹
硝
suǐ
zhù
髓
铸
kòu
xiāo
叩问
suǐ
脊梁 崭新
Hale Waihona Puke 硝烟 倾听骨髓叩问 :真诚热切地询问。
硝烟 :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崭新 :极新;簇新。
骨髓 :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 的物质。
返回
这首诗一共有几节?每一节主要讲了 什么?
返回
香港的历史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年英国强 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60 年的《北京条约》和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英国又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两百多 个岛屿,租期9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 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香港、澳门 问题的构思。根据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香港于 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并设特别行政区。
第三节
1、如何理解“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指列强的侵略已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 难以忘怀的伤痛。
2、如何理解“大海沸腾”?
指期盼回归愿望非常强烈,回归时的喜悦无 以言表,爱国热情十分深厚。
第四节 所有的屈辱在这一刻烟消云散,积压在中华 儿女心头一百多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我 们激动,我们自豪,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 章。 1、“奔跑、拥抱、迎接”写出了人们怎样 的思想感情与心情?
间
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 烈愿望,所以他在几年内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 因南宋皇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 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去 世前,他还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写完之 后,他慢慢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 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 励 )着千万人的斗志。
第一节
1、“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 的脚步”用了什么手法? 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跟亲人谈心似的, 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深情。 2、诗中为什么说是“风雨归程”?如何理 解“归程”中的“风雨”? “风雨”是指香港回归前的苦难和屈辱。
3、怎样理解“叩问”?所有中国人叩问 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轻轻地读最后一句。
如果你是参加政权交接仪式中的一员,或 者你在街道上、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了这 一过程,你最想说什么?
返回
等待回归 ——急切期盼
最后 一分 钟
升旗仪式 ——激动喜悦 回顾历史 ——愤慨痛苦 展望未来 ——深情祝福
爱国情深
返回
间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 父亲严格的教育,并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没有得到功名。然 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 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 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 真正过上了军旅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 竭 )尽全力为 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 临 )前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