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草船借箭歇后语故事

合集下载

草船借箭歇后语

草船借箭歇后语

草船借箭歇后语
草船借箭,这是一则中国古代的典故。

据说,战国时期,秦国要攻打韩国,但是秦国箭头不足,无法射击。

根据智谋,韩国将韩信派派出一位使者到秦国,请求秦国给予一些箭来帮助韩国。

于是韩国和秦国达成了一个协议,韩国用草船来借箭去。

秦国将箭全部放
在船上,却被百姓看破,知道韩国并非真的要用这些箭头,于是秦国用兵将韩
国击败了。

后世人们就用“草船借箭”来比喻做事不够谨慎,看似能够获得成功,实
际上是在自己的死路上越走越远。

草船借箭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依赖于别人的帮助,更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轻易相信别人,就算别人给予我们帮助,我们也要时刻
考虑到可能的变数和风险,全面审慎,尽力减少风险,并付诸于实践,才能最
终获得真正的成功。

草船借箭是一个至今流传着的典型的历史故事,我们在学习这个故事的同
时还需要明白其中的哲理,既不能轻易地相信别人,也要充分自己的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奋斗的道路上取得真正的胜利。

关于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关于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关于草船借箭的歇后语导语:关于草船借箭的歇后语草船借箭——满载而归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草船借箭——有误(雾)草船借箭——曹操多疑草船借箭——机智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故事背景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支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曹操大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他表示:“只须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

”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

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因此,诸葛亮必死无疑。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

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三日之内如何能造出十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叫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船配置三十名军士,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

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十万支箭。

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

”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

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

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

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

”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凌晨,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

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二十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

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

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

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

关于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关于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关于草船借箭的歇后语闭于草舟还箭的歇后语草舟还箭——谦载而回鲁肃上了孔亮的舟——错了草舟还箭——有误(雾)草舟还箭——曹操多信草舟还箭——机智孔亮草舟还箭——有还无借诸葛明草舟还箭——用的是信兵计诸葛明草舟还箭——锦囊妙计鲁肃上了孔亮的舟——糊面糊涂;故事配景周瑜提没让诸葛明正在旬日以内赶造十万收箭的要供,诸葛明却没人不测天说:“曹操雄师本日将至,若候旬日,必误年夜事。

”他暗示:“只须三地的工夫,便能够办完复命。

”周瑜一听年夜怒,当即取诸葛明坐高了军令状。

正在周瑜看去,诸葛明无论若何也不成能正在三地以内制没十万枝箭,因而,诸葛明必死无信。

诸葛明告辞当前,周瑜便让鲁肃到诸葛明处查看动静,刺探真假。

诸葛明一睹鲁肃便说:“三日以内若何能制没十万枝箭?借视子敬救尔!”奸薄仁慈的鲁肃答复说:“您咎由自取,鸣尔若何救您?”诸葛明说:“只视您还给尔两十只舟,每一舟设置三十名军士,舟只齐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划分横正在舟的二舷。

那所有,尔自有妙用,到第三日保证会有十万收箭。

但有一条,您万万不克不及让周瑜知叙。

若是他知叙了,肯定从外做梗,尔的方案便很易真现了。

”鲁肃虽然容许了诸葛明的恳求,但其实不大白诸葛明的意义。

他睹到周瑜后,没有谈还舟之事,只说诸葛明其实不筹办制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

周瑜听罢也百思不解。

诸葛明背鲁肃还失舟只、兵卒当前,按方案筹办就绪。

第一地,没有睹诸葛明有甚么动静!第两地,依然没有睹诸葛明有甚么动静!曲到第三地夜面四更时候,他才机密天将鲁肃请到舟上,并通知鲁肃要来与箭。

鲁肃没有解天答:“到那边来与?”诸葛明答复叙:“子敬不消答,前往就知。

”鲁肃被搞失莫明其妙,只失陪同着诸葛明来看个终究。

清晨,浩浩江里雾气霏霏,乌黑一片。

诸葛明遂命用少索将两十只舟连正在一同,拔锚背南岸曹军年夜营入领。

时至五更,舟队未濒临曹操的火寨。

那时,诸葛明又学士卒将舟只头西首东一字晃谢,竖于曹军寨前。

而后,他又号令士卒擂泄呼吁,成心造制了一种伐鼓入兵的阵容。

诸葛亮有关歇后语

诸葛亮有关歇后语

诸葛亮有关歇后语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下面我们来看看诸葛亮有关歇后语,欢迎阅读借鉴。

NO⑴诸葛亮用兵——出没无常。

NO⑵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NO⑶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NO⑷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NO⑸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NO⑹草船借箭——坐收渔利。

NO⑺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NO⑻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

NO⑼诸葛亮借东风——金蝉脱壳。

NO⑽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NO⑾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NO⑿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NO1⑶诸葛亮当军师——规定多。

NO1⑷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NO1⑸诸葛亮唱空城计——急规定。

NO1⑹诸葛亮大摆空城计――转危为安。

NO1⑺诸葛亮用空城计——迫不得己。

NO1⑻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

NO1⑼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

NO20、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NO2⑴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NO2⑵诸葛亮放盂获——欲擒故纵。

NO2⑶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NO2⑷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NO2⑸诸葛亮斩马谡(su)——执法如山。

NO2⑹诸葛亮斩马谡(su)——不念旧情。

NO2⑺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头。

NO2⑻诸葛亮住茅庐——怀才不遇。

NO2⑼诸葛亮抚琴——计上心来。

NO30、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NO3⑴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NO3⑵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著想。

NO3⑶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NO3⑷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NO3⑸诸葛亮舌战群儒————沉着不迫。

NO3⑹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今。

NO3⑺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NO3⑻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NO3⑼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NO40、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NO4⑴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NO4⑵诸葛亮的羽毛扇———神妙莫测。

草船借箭歇后语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

草船借箭歇后语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

草船借箭歇后语-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都有哪些呢?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及草船借箭的故事,爱花朵为您提供。

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

草船借箭歇后语草船借箭——有误(雾);草船借箭——曹操多疑;草船借箭——机智孔明。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草船借箭——巧用天时草船借箭的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

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抵挡魏。

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有点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

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

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士兵,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

草船借箭歇后语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

” 鲁肃报告周瑜,只说他不用准备的材料,绝口不提诸葛亮的计划。

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

周瑜想:他肯定造不好了。

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

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

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

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后半句

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后半句

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后半句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关于这个故事,你还知道其他方面的知识吗?比如说相关的歇后语?如果不知道的话,就来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材料吧!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一、草船借箭的故事《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

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二、相关歇后语集锦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草船借箭——有误(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诸葛亮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匹配诸葛亮草船借箭——实妄(十万)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

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

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一、草船借箭的故事《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

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二、相关歇后语集锦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草船借箭——有误(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诸葛亮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匹配诸葛亮草船借箭——实妄(十万)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草船借箭的歇后语1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草船借箭——有误(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诸葛亮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匹配诸葛亮草船借箭——实妄(十万)草船借箭的歇后语2草船借箭——满载而归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草船借箭——有误(雾)草船借箭——曹操多疑草船借箭——机智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故事背景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支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曹操大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他表示:“只须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

”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

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因此,诸葛亮必死无疑。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

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三日之内如何能造出十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叫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船配置三十名军士,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

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十万支箭。

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

”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

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

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

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

”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明草船借箭歇后语故事
导读:歇后语: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歇后语典故: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

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