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五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福建省漳州五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题
漳州五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
60分)
1.若集合A={x|-20时,a+≥2B.+≥2
C.a2+b2≥2abD.a2+b2≥
3.已知f(x)=是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1,+∞)B.[4,8)
C.(4,8)D.(1,8)
4.设偶函数f(x)满足f(x)=2x-4(x≥0),则{x|f(x-2)>0}等于
()
A.{x|x4}B.{x|x4}
C.{x|x6}D.{x|x2}
5.函数f(x)=+x2-3x-4在[0,2]上的最小值是()
A.-B.-C.-4D.-
6.(2009·陕西)若tanα=2,则的值为()
(2)由|a|=|b|知,sin2θ+(cosθ-2sinθ)2=5,
所以1-2sin2θ+4sin2θ=5.
从而-2sin2θ+2(1-cos2θ)=4,即sin2θ+cos2θ=-1,
于是sin=-.
又由0<θ<π知,<2θ+<,
所以2θ+=或2θ+=.
因此θ=或θ=.
12.(2010·福建)若x,y∈R,且则z=x+2y的最小值等于()A.2
B.3C.5D.9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2010·山东)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
=,b=2,sin B+cos B=,则角A的大小为________.
14.已知向量a,b满足|a|=3,|b|=2,a与b的夹角为60°,则a·b=
19.(12分)已知函数f (x)=ax3+bx2-3x在x=±1处取得极值.
福建省漳州五中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

漳州五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九年级历史1.如果你去埃及旅游,最有可能看到的景点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自由女神像C .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D .凯旋门 2.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A .吠舍B .刹帝利C .首陀罗D .婆罗门3.世界文明发源地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也有起源海洋的。
下列文明起源于海洋的是 A .古代希腊 B .古代埃及 C .古代印度 D .古代中国 4.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在100多年里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称霸意大利半岛 B .称霸欧洲 C .维护民主制度 D .争夺地中海霸权 5.下列有关西欧封建社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以血缘为纽带 B .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C .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D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6.1453年,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盛极一时的帝国灭亡的教训启示我们 A .要以排外的心理对待外来文化 B .开放宽容才能繁荣,保守狭隘必将衰落 C .走向辉煌后必然走向灭亡 D .只有扩张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7.世界文明交流史上,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的著作是A.《神曲》B.《马可·波罗行纪》C.《俄狄普斯王》D.《哈姆雷特》8.某历史课上,同学们讨论的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他们正在学习的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9.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希波战争、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他们的研究主题是A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D .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10.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8世纪中叶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
该帝国是A .阿拉伯帝国B .古希腊C .古代波斯D .奥斯曼土耳其 11.某校教室张贴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福建省漳州五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漳州五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命题人:陆梅桂审题人:蔡冬梅(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的表格中)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2.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3.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4.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5.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企图进一步瓜分中国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C.中国清政府的腐朽D.日本侵华刺激了列强7.20世纪初,有人说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这种看法A.是正确的,因为它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B.是正确的,因为中国已经成为殖民地C.是错误的,因为它还是中国人的政府D.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去统治洋人8.从内容来看,《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中国割去领土面积更大B.开放通商口岸增多C.索取赔款数额不断增大D.允许日本开办工厂9.《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A.割地B.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10.《马关条约》签订后,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爱国志士掀起的救亡图存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11.鸦片战争后,最先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A.英国、日本B.英国、美国C.英国、俄国D.英国、法国12.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20122013学年(上)漳州三中七年级期中考语文

20122013学年(上)漳州三中七年级期中考语文2012-2013学年(上)漳州三中七年级期中考语文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2分)一.积累与运用。
(22分)1.按要求填空。
(10分)(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春》)(2)《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次北固山下》中的颈联是:,。
(4)《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6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是.知也(4)死而后已.(5)温故.而知新(6)其.恕乎3.口语交际(2分)最近,漳州三中举行了各种活动,有歌咏赛、朗诵会等,小明想参加,但期中考临近,小明的妈妈不同意。
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劝说小明的妈妈让小明参加活动。
4.“尸魔三戏唐三藏”是《西游记》中的精彩故事,请简要概述其情节。
(80字左右)。
(4分)第二部分阅读能力(48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7题。
(7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漳州五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七年级生物学试卷AqHPMl

漳州五中2011—2012七年级 生物学试卷命题人:林淑贤 审题人:陈惠芬(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注意:请在答题卡中做答,不然您的得分将为“0”!) 1、 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A 、有细胞结构B 、能生长和繁殖C 、体小且绿色D 、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2、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菠萝不宜在北方栽种,是受到下列哪种因素的制约? A 、光 B 、水 C 、温度 D 、湿度 3、俗话说“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春天,作物播种前要松土,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A 、一定的水分 B 、充足的空气 C 、适宜的温度 D 、适度的光照 4、以下组合都是生物的是A 、水稻和钟乳石B 、皮球和珊瑚虫C 、病毒和细菌D 、汽车和珊瑚 5、下列不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是 A 、水稻 B 、病毒 C 、玉米 D 、棉花 6、一株水稻结了许多种子,这属于生物的哪项特征?A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 、生长C 、繁殖D 、能进行呼吸 7、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个小生态瓶也是生态系统。
它们组成均是 A 、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 B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 、阳光、空气、水 D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8、下列各项中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 、狐吃兔子,兔子吃草 B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 、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 9、田鼠吃农作物,猫捕食田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农民养猫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B 、猫的数量增加了,田鼠的数量就会减少C 、猫的数量减少,捕食的田鼠数量下降,不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D 、“农作物→田鼠→猫”组成了一条食物链10、用显微镜的镜头观察物体时,目镜上有10×和5×,物镜上标有40×和20×,那么所观察的物体最高放大倍数是 A 、100倍 B 、200倍 C 、800倍 D 、400倍姓名: 班级: 座号:密 封 装 订 线11、用下列哪台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A、目镜5X,物镜10XB、目镜15X,物镜40XC、目镜25X,物镜10XD、目镜20X,物镜10X12、根据你的调查,以下归纳正确的是A、黄瓜、虾、蝗虫为陆生生物B、鸡、鸭、猪为家禽C、小麦、水稻、海带是农作物D、鲫鱼、蟹、水绵为水生生物13、以下属于“呼吸”这种生物特征的是A、牛羊吃草B、人体流汗C、鲸鱼喷水D、种子萌芽14、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对光方法是①左眼注视目镜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④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至看到一片明亮的视野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15、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用眼的正确姿势是16、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外界光线强时,应选用A、大光圈和凹面镜B、小光圈和平面镜C、小光圈和凹面镜D、大光圈和平面镜17、显微镜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目镜、玻片标本,污点都不移动,则污点在A、玻片标本上B、镜筒臂上C、目镜上D、物镜上18、在制作动物细胞模型中,所使用的果脯代表的是细胞的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液19、“探究光对蟑螂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变量是A、温度B、湿度C、空气D、光照2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陆地生态系统D、生物圈21、蘑菇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22、红树林属于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2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24、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的话,则下列结构相当于发动机的是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核D、液泡25、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湿地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5分)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在括号内画“×”)。
【初中语文】福建省漳州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版

(—)阅读《童趣》,完成5-9题(18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5、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6分)(1)能张目对日()(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4)鞭数十,驱之别院()(5)徐喷以烟()(6)果如鹤唳云端()6、选出与例句中“以”含义相同的一项。
()(2分)例句:以丛草为林A、徐喷以烟B、可以为师矣C、仁以为己任7、翻译句子(4分)(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8、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3分)9、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二)阅读《白兔与月亮》选段,回答10-15题(15分)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万物均有所归属。
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
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漳州五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6.选文中体现“陋室”“事雅”的语句是(1分)7.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孔子云:“何陋之有?8.文章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2分)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涉及的是“交朋友”的话题。
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3分)(二)《阿长与山海经》片段阅读(11分)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0.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11.文段⑤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1分);“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是:(2分)12.文段⑥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3分)13.文中一再提到“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按你的理解,我为什么对这类书感兴趣?你有类似的体验吗?请说一说。
(3分)(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5分)槐花真香(1)晚霞在炽烈地燃烧着,似乎能听得见被它烤焦的树梢在噼啪作响,小山村显得更加恬静了;村头上有一棵洋槐树,槐花开得正盛,粉嘟嘟的,连晚霞里也溶进了它那淡淡的馨香。
(2)洋槐树下坐着一位老奶奶。
(解析版)2012-2013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实小五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2012-2013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实小五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看清题目,巧思妙算:29%(6+6+14+3)1.。
(6.00分)直接写出得数:0.85﹣0.5=0.63+0.7=100×8.5= 1.25×37.5×8=1.8+1.2×9=0.32=1÷0.25=0.45÷0.09×5=0.3÷0.15=0.4﹣0.4÷2= 1.6×1.1=0.8×0.2÷0.8×0.2=2.。
(6.00分)列竖式计算(第1题计算并验算,第2题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35×1.23.14÷0.6.。
3.。
(8.00分)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便计算).。
3.6÷(3.6+1.2),26.18÷(5.2﹣3.5)+0.06(31.6﹣11.7)÷2.5÷0.4[11÷(1﹣0.8)]÷0.120.12×48﹣201.2×1.4+2012×0.66.。
4.。
(3.00分)解方程.。
0.5x=627÷0.6x=30.。
二.。
认真思考,对号入座.。
24.5%(1.5+4+2+2+2+2+1+2+2+2+2+2)5.。
(1.50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9.28×1.0019.28 14.56÷0.9914.56 1.210.26÷1.2.。
6.。
(4.00分)2个2.5的积是;10是0.25是的倍.。
比5吨的1.5倍多0.5吨是;8.4米是的1.2倍.。
7.。
(2.00分)5公顷50平方米=公顷 1.2时=时分.。
8.。
(2.00分)根据2871÷33=87,可以推算出:3.3×0.87=,28.71÷0.8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罗马共和国②亚漳州五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 历史试卷 命题人:郑晓燕 审题人:蔡冬梅1.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A.非洲南方古猿B.印尼爪哇人C.中国元谋人D.中国北京人2.在一部介绍埃及的风光片中,解说员说道:“这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你认为应该出现下列哪个画面:A .狮身人面像 B .胡夫金字塔 C .尼罗河 D .木乃伊3.宁宁编写了一部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A.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4.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称霸意大利半岛B.称霸欧洲C.维护民主制度D.争夺地中海霸权5.下列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图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7.图2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而她的美丽庄严,依然撼动每一个参观者的心,它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A .亚历山大帝国B .拜占廷帝国C .阿拉伯帝国D .罗马帝国8.英国人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说:“随着这一战,我们也就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门坎上面,在这个世界之内,希腊人的智慧为后来的诸国,奠定了立国的基础。
”文中“这一战”发生在公元前5 世纪后期,它是东西两大古文明的碰撞,在世界古代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请你判断,“这一战”是A.希波战争B.布匿战争C.罗马内战D.十字军东征9.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
下列所举的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B.希波战争C.罗马帝国的扩张D.阿拉伯数字的传播10.有位17岁的青年离开祖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7年后,又返回到家乡。
他的经历和见闻被人写成书,在欧洲广为流传,他是A.伯里克利B.中臣镰足C.马可·波罗 D.哥伦布11.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元元年是以哪一宗教人物的出生年来确定的A.释伽牟尼B.耶酥C.穆罕默德D.马丁·路德12.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严格的宗教教规,以下对宗教活动的描述符合教规的是A.基督教徒在教堂里诵读《古兰经》B.伊斯兰教徒在寺庙里拜佛C.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D.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耶稣像13.阿基米德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一大贡献是:A.浮力定律B.杠杆定律C.阿基米德定律D.质能转化原理14.伴随着15世纪末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A.大西洋沿岸B.红海沿岸C.地中海沿岸D.太平洋沿岸15.观察图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点处,该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B 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C 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D 点处,该国通过了法令,此后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成为国家的象征16.当代英国象征着王权的女王的存在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____A.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典范B.是经过长期反复的激烈斗争才获得胜利的C.没能最后战胜封建专制制度D.具有不彻底性,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7.美国诞生的标志是A.《独立宣言》的发表B.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C.约克镇战役有胜利D.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8.图4是一幅漫画,画中的人和马分别是英国殖民者和名为“美利坚”的烈马。
这匹烈马要将骑在它身上的英国殖民者掀翻在地。
与漫画反映的主题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南北战争B.美国独立战争C.英国革命D.美国黑人民权运动19.下列关于《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其颁布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C.具有反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性D.它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20.他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民法典》将永垂不朽。
”“他”指的是A.克伦威尔B.华盛顿C.罗伯斯庇尔D.拿破仑二、改错辨析题(20分)(一)改错题(每小题均有一处错误,请写出并订正,8分)21.古代希腊著名的大地女神该亚的传说,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阶段的情况。
错误:改为:22.图5玄武石柱上篆刻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错误:改为:23.古代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极大地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进步。
错误:改为:24.17世纪末,英国发生了一场女婿登基、岳父逃亡不流血的革命,被称为“和平革命”。
错误:改为:(二)辨析题(每小题均有两处错误,请写出并说明理由,12分)25.公元848年,大学毕业后的科尔光荣地成为约克男爵家族的一名骑士。
平时,他最爱看的一本书是《东方见闻录》。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美国独立战争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团结一致,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君主制国家。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题(第27题11分,第28题9分,共20分)27.阅读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材料。
(11分)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
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据保罗·富尔的《文艺复兴》(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2分)为此,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性质的运动?(2分)(2)就材料三所说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
(4分)(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材料有矛盾?(1分)表现在何处?(用材料中的语句表述,2分)28.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9分)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1)结合右面两幅地图,你认为什么事件使人类的历史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2分)哪两个国家率先推动这一壮举的形成?(2分)(2) 有三位航海家为“1620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分别是谁?(3分)(3)请根据材料谈谈“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形成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2分)四、综合题(第29题11分,第30题9分,共20分)29.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拟就这一专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有关材料:材料一:第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第25条:任何房屋失火,前来救火之自由民贪取屋主之财富,此人应投入该处火中。
第196条:若自由民损坏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材料二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1)材料一内容反映的古代史上哪部著名的法典?(2分)(2)材料二中实行这种“民主政治”的古代奴隶制城邦是哪个国家?(1分)相对比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用材料中的语句表述,2分)(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2分)该文献的颁布使该国确立什么政体?(2分)(4)西方民主政治从古代产生起就存在局限性,请举两例说明。
(2分)30.时间碑刻成历史的轨迹。
古代的东方文明雄踞世界前列,而进入近代,欧洲文明强势崛起,探究历史,回答问题。
【上古农业文明】材料一如右图(1)四大文明古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
据图,说说其产生的相同自然地理条件?(1分)【中古重大改革】材料三:17、18世纪,英、美、法等国在一场世界性历史巨变中居于先导地位,动摇了封建统治。
而同时期的亚洲主要封建国家正在走向衰落,并且日益闭关自守,最终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势。
(3)什么事件使“英、美、法等国在一场世界性历史巨变中居于先导地位”? (2分)【感悟与收获】(4)通过以上的活动探究,请你用最简练的语言,给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分)漳州五中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历史)二、改错题(每题2分,共20分)(一)改错题(每小题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错误,共8分)21. 错误:父系氏族改为:母系氏族22. 错误:象形文字改为:楔形文字23. 错误:阿拉伯人改为:印度人24. 错误:和平革命改为:光荣革命(二)辨析题(每小题中有两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共12分)25. (1)错误:大学毕业后的科尔光荣地成为约克男爵家族的一名骑士。
理由:12世纪前后,西欧才诞生了一批最早的大学。
(2)错误:他最爱看的一本书是《东方见闻录》理由:13世纪马可·波罗来华后才创作了《东方见闻录》。
26. (1)错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团结一致。
理由:英国才有新贵族。
(2)错误: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君主制国家理由:这是法国拿破仑建立的政权,美国建立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
三、材料解析题(第27题11分,第28题9分,共20分)27.(1)希腊、罗马古典文化(2分)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2分)(2)文学:《神曲》(2分)艺术:《蒙娜丽莎》或《最后的晚餐》(2分)(3)材料三(1分)材料三指出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而材料四说是“恢复古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