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必备术语大全

合集下载

2016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资料分析技法汇总.doc

2016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资料分析技法汇总.doc

2016广东公务员考试时间尚未公告,这意味着考生有相对多的时间来进行复习,不过复习时间与复习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复习的技巧与方法。

0就2016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部分为例,想大家介绍科学的复习备考方法。

一、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随着公务员考试越来越成熟,资料分析越来越侧重考察考生材料阅读的能力,有的考生会很不解,材料都是汉字怎么会看不懂。

对于一道资料分析的题目如果想把它做出来大致可以归为两个步骤,一是列式二是计算,而列式的前提是先把数据找到,材料阅读能力考察的就是能否快速把数据找到,如果数据找不到或者找错了,那后面的两个步骤都无从谈起。

所以,如果考生想在短时间内快速找到数据,就要在平时多积累,这里给大家提两点建议:一是在平时做题中积累,也就是说在你每做完一个资料或者材料之后,从头到尾把材料好好读一遍,把材料中说到的一些统计名词及经济学上的名词都记一记熟悉一下,这样下次再碰到类似的材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二是平时有空的时候可以去一些统计部门的网站多看看,因为考试过程中的材料都是来自真实的统计材料,说不定某天你看的就是考试中的材料。

二、加强列式的能力说到资料分析,学员的第一反应都是那个数据特别长,很难算,但其实对于一个资料分析题来说,如果你式子都列不出来,计算难还是易对你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列式其实能反映出的是你到底会不会做这个题,那么如果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列出式子,就要对资料分析中涉及的概念做到很熟,比如:增长、比重、倍数、平均数、指数等,熟到什么程度,要熟到看题后不用想,本能地写出式子的程度。

也就是说考生要做到对每个概念都理解透彻,不能只停留在会的层面,要深入理解。

三、掌握好计算式说到计算式是广大考生比较头疼的部分,但其实资料分析中很少有题目会要求考生很仔细的算,只要会估算,敢估算,基本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这就要求考生对一些常用的方法要掌握好并且运用好,比如:尾数法、首数法、特征数字法、有效数字法等。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一、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 =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其严格含义为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从数学计算式上看,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一般即理解为增长的相对幅度(即增速。

在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也可理解为增长的绝对幅度(也即增量。

【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54万人。

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增长量为9万人(=54-45,增长率为20%[=(54-45÷45×100%]。

类似的,可以定义减少量、减少率、减幅等概念。

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例】某地区前年的人口为50万人,而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

则去年该地区人口的减少量为5万人(=50-45,减少率为10%[=(50-45÷50×100%]。

从减少量和减少率的定义容易发现,所谓减少了5万人,即增加了(-5万人;减少率为1 0%,即增长率为(-10%。

二、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例】如现期为2008年8月,则同比指相对于2007年8月的变化,环比指相对于2008年7月的变化。

特别强调一点,相对于2008年1月,其环比指相对于2007年12月的变化。

三、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即n/100。

【例】某国去年粮食产量为150万吨,今年粮食增产了30万吨,则今年粮食增产20%(=3 0÷150×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20-12=8。

【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公务员资料分析备考;必备专业术语

公务员资料分析备考;必备专业术语

公务员资料分析备考;必备专业术语1.增幅与同比增幅增幅:量和比列的增加幅度,在当前的资料分析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增长;同比增副:量和比列的增加幅度,往往和某一相同的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想比较,在当前资料分析的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同比增长。

2.翻番翻番:指数量加倍,翻番的量是以倍变化。

例:今年的产量为b,计划明年比今年翻1番,明年计划产量为多少?如果后年比今年翻3番,则后年的产量为多少?明年的产量=b =2b后年的产量=b =8b3.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介于0-1之间的数值。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贫富差距越大。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支出或者个人支出的比例,用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程度。

通常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越低,表示该国家或者该地区越富裕。

4.平均数平均数:数的总和与总个数之比,这主要是算术平均数,至于几何平均数则不怎么出现。

例:小王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30公里,然后再从乙地返回甲地,因逆风只能每小时行20公里,问从甲地到乙地在回到甲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这是我们常见的一个行程问题,最常见的办法(30+20)2=25,这显然是错误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弄清楚“平均”的概念,它应该是“总的里程”与“总的时间”的比,所以平均速度为:甲乙两地的里程2/往返的时间。

采集者退散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S,则平均速度为:5.总产值和增加值总产值: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企业表现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也就是全部产品价值的总和。

增加值: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

总产值和增加值这两个指标既相联系又有区别,总产值包括了转移价值的多次重复计算,因次其数值最大;增加值是生产活动所增加的价值,其数值最小。

6.小结这里只为大家列举了一些平时难理解的词语,为了把握好这些关键词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做收集,主要是看大家的用心程度了,经常看,遇到不会的就记下来常理解,这是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三大技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三大技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三大技巧从历年考试资料分析部分题目的特点来看,算式数据的计算利用常见的技巧化简之后即可估算出答案的范围,从而排除误项,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专家认为在解资料分析题目时有几种常见的技巧,需要考生重点掌握,从而快速辅助考生解资料分析题目。

技巧一:尾数法、首数法——尾数、首数判断选答案尾数法,主要指由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常被运用于和、差的计算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

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运用最广泛。

例题1: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A.139862亿元B.147953亿元C.148632亿元D.151429亿元中公解析: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025+70070+57767,观察选项发现后两位数据完全不同,可以根据后两位的尾数来判断答案,尾数相加为25+70+67=1(62),选A。

● 小提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例题2:2010年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购置价格全国平均约为( )。

A.3438元/平方米B.1578元/平方米C.2439元/平方米D.4420元/平方米技巧二:范围限定法——限定算式数据范围选答案范围限定法是指通过对计算式中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将计算式的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选项或其他限定条件来选择正确选项或进行大小比较。

在使用范围限定法时,要注意放缩的一致性。

与2007年度相比,2008年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增长最快的是:A.新疆B.山东C.吉林D.云南技巧三:乘除法转化法——除法化乘法简化计算乘除法转化法是只在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2016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资料分析高分指南.doc

2016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资料分析高分指南.doc

一、了解考情复习初期,0建议大家简单了解一下资料分析的出题形式,以便宏观把握整体脉络。

资料分析主要以三种形式体现:文字类,表格类以及图形类。

现在趋向于多种材料形式相结合,考察大家的综合能力。

那么对于不同的材料类型又该如何快速从中找到所需数据呢,这就需要大家掌握不同材料的阅读技巧:对于文字型材料,可以在快速浏览的同时画出文章主要成分,如年份、句子主干之类;对于图形表格类,需要注意图标标题以及所给单位横纵坐标之类。

总之,只有先从宏观层面快速掌握材料框架,才能迅速找到做题所需信息,进而提升做答速度。

了解这些以后,大家可以着手学习一些常考概念以及列式,总结来看,还是以增长、比重、倍数、平均数等这些基本概念的列式为主,加强对概念的熟悉度以及列式的熟练度。

掌握了基本概念之后,建议大家着重练习上述不同类型的列式,这就需要大家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比如首数计算、分析选项间差距并适当将大数字的计算选取有效数字进行估算等。

二、查缺补漏经过前一阶段的了解和基础知识的积累之后,考生从本省或者各地方真题入手进行大量练习。

因为这些题目的设计非常科学,对大纲的把握也最为精准。

通过真题练习,对练习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并找到适用自己的方法,也可以查漏补缺,尤其是自己的弱项要进行重点突破、反复练习,重点是注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这也是行测考试的关键所在。

三、大量模拟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准备,已经具备了行测考试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那下一阶段的重点是通过大量的模拟考试提升心理素质和考场应变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模拟考试中,必须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答题,最好做一整套行测试卷,各个专项全面提高。

四、整体回顾在临近考试的时候,要有整体观,需要对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和改正,对基本知识做复习和回顾,例如常用的计算公式、速算技巧等。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提高答题的整体答题效率,对于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最好优先考虑。

资料分析题专用术语

资料分析题专用术语

资料分析题专用术语--------------------------------------------------------------------------------(一)百分数与百分点1.百分数(百分比)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是: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算法是: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

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20%。

“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二)倍数与翻番1.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14.8÷3.8=3.9)。

2.翻番指数量加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基本统计术语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基本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基本统计术语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和统计资料的能力。

这部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二是对被研究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加以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

我们在阅读资料的时候只要抓住和理解一些关键词后很多问题就会一目了然,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掌握一些关键词语,下面我向大家列出一些平时出现的、不好理解的、容易出错的关键词。

(一)增长量、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1.(绝对)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2.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例1:某产品2009年产量为A(基期量),2010年产量为B(末期量)则:2010年增长量为:B—A,增长率为:(B-A)/A=B/A-1例2:某产品2009年产量为A(基期量),2010年产量比2009年增长p%(增长率)则该产品2010年产量为:B=A(1+p%),增长量为:B-A=A*P%例3:某产品2010年产量为B(基期量),2010年产量比2009年增长p%(增长率)则该产品2009年产量为:A=B/(1+p%),增长量为:B-A= B*P%/(1+p%)(二)百分数、百分点、成数和折数1.百分数(百分比)是形容比重增长率或比重(比例)等常用的数值形式:其实质为分母定为100的分数。

例1:现在比过去增长20%(正增长率),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是:100×(1+20%)=120。

例2:现在比过去降低20%(负增长率),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算法是:100×(1-20%)=80。

例3:降低到原来的20%(比重),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

算法:100×20%=20。

例4:2010年某产品总量为A,其中一个分量为B则分量占总量的比重(比例)为B/A*100%例5:2010年某产品总量为A,其中一个分量为B,则分量占总量的比重(比例)为:p%=B/A*100%,若已知分量B及比重p%,则总量A=B/(p%),若已知总量A及比重p%,则分量B=A*p%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当进行比例或者增长率之间比较时,一般用百分点来表示,直接相减即可。

必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专用术语

必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专用术语

必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专用术语公务员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有一类资料分析题,这类题中经常利用一些专用术语对资料信息进行陈述,这就要求考生对所涉及到的有关数据性、统计性的专业术语有较强的把握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分清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

人事考试网公务员研究中心的专家把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几对考生容易混淆的术语进行比较,以帮忙考生能牢固掌握。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1.百分数(百分比)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是: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算法是: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

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20%。

“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广东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必备术语大全
提到行测考试中的资料分析,我想考生们想的绝不是“太难了,怎么研究都不会”,而一定是“天,一堆术语和复杂数字运算,想来都头大”吧。

其实资料分析必须掌握的术语并不多,但是我们必须理顺清楚,绝对不能有一丝懈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用在这里再适合不过了。

有时一字之差意思千差万别,万不可模棱两可。

下面行测网为大家总结了资料分析必备术语大全,务必仔细研读,清晰把握。

一、相近词语,词意大不同
1、基期量与现期量
我们常见到这种描述:一个时期的量与另一个时期的量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基期:被用作参照物的时期称为基期,描述基期的量即为基期量。

现期:相对于基期的称为现期,描述现期的量即为现期量。

2、增量、增速、增长率与增幅
增量:增长的绝对量=末期量-基期量
增速: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增长率: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也可理解为增量。

3、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n%,即n/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4、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二、常见经济学名词
1、GDP和GNP
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2、顺差和逆差
贸易顺差:一个时期内通常是1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其差额即贸易顺差额。

贸易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有时也称为“贸易赤字”),其差额即贸易逆差额。

3、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趋向于不平等。

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

这个比例越低、一般反映这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4、三次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
以上就是对资料分析题目术语的大总结了。

大家在记忆的时候,概念性的术语要理解记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对于相似的术语要对比记忆,以免混淆,为一举成“公”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