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行测解题技巧--绝密

合集下载

行测答题技巧(齐全版)

行测答题技巧(齐全版)

行测答题技巧第一部分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来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

这部分对考生而言是最需要技巧运用的题型:1、数字推理数字推理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4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近年来数字推理题的趋势是越来越难,即需综合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规律。

在备考该题型时,大家首先要熟记数字的平方、立方,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看到某个数字就应感觉到它可能是某个数字的平方或立方,例如看到63、65大家就应该想到它可能是8的平方加减1得来的其次,牢记基本数列如:自然数列、质数列、合数列等。

基本二次方数列: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121 144 169 196 225 256 289 324 361 400 基本三次方数列:1 8 27 64 125 216 343 512 729 1000例如:2,3,5,7,11,13,……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质数数列(质数就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除的数,其它数叫素数)牢记以上两点,不仅提高你的作答速度,而且它也是你破解复合数列的良好基础。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a、数列各数项之间差距不大的,就可考虑用加减等规律;b、如果各数项之间差距明显的,就可考虑用平方、立方、倍数等规律;c、如果是分数数列,就要通过通分、约分看变化。

等差数列:前后两项的差不变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后两项的比不变的数列叫做等比数列素数数列:只能被1和数字本身整除的数叫做素数数列合数数列:素数以外的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合数数列数列通项:前后数字(两项或者三项)之间有固定关系的数列叫做有通项的数列,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这些数字的通项。

行测答题技巧总结

行测答题技巧总结

行测答题技巧总结近年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下简称行测)作为笔试环节的重要一部分,越来越受到求职者的关注。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良好的行测成绩往往能帮助求职者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为了帮助考生在行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将总结一些行测答题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正确理解题目是解题的关键。

在行测中,题目通常会涉及到文字、数字、图表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而要正确解题,就需要准确理解题目中的信息含义。

因此,在做题前,应该认真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

如果遇到较长的文字题目,可以先大致浏览一遍,了解内容,然后再回过头来逐句阅读,确保理解无误。

其次,掌握快速答题技巧。

在行测中,经常会有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完成答题的要求。

因此,快速答题技巧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先做简单题。

通常,在每道题中,都有一部分是简单易答的。

通过快速解决这些简单题目,可以提高答题的效率,为接下来解决更难题目留出更多时间。

另外,做选择题时,可以采取排除法来缩小选项范围,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第三,注重练习积累。

行测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勤奋练习和积累来逐渐提升自己的答题水平。

对于常见的题型,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解题思路和方法。

同时,要注意总结和归纳,发现相似或相同的题型特点,以便在考试中能更加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此外,平时关注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了解各种常见问题的相关知识,对于解答行测题目也是有益的。

最后,保持冷静和自信。

行测是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考试过程,要想保持良好的发挥,心理素质是相当重要的。

在考试过程中,不要过分紧张,保持心态平和,有信心地对待每一道题目。

如果遇到疑难题目,也不要过于固执于一种解题思路,可以尝试其他方法,或者暂时放下,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过头来思考。

综上所述,行测答题技巧的提高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

准确理解题目、掌握快速答题技巧、注重练习积累以及保持冷静和自信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能够帮助考生们在行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顺利实现求职目标。

行测秒杀42个规律行测高分技巧

行测秒杀42个规律行测高分技巧

行测秒杀42个规律行测高分技巧行测秒杀规律:有语气的中庸原则答案定是含糊的、模棱两可的不具体的选项。

若选项中出现具体的数字或绝对化的词语或太明确,则定是错误选项;关键词的中庸原则答案一定在含有最多个相同或者相反关键词的选项中等。

1秒杀行测的42个规律规律一:语气的中庸原则答案定是含糊的、模棱两可的不具体的选项规律二:关键词的中庸原则答案一定在含有最多个相同或者相反关键词的选项中规律三:选项长短的中庸原则原则一如果题干要选正确的规律四:答案一定是体现民族自豪感的选项规律五:答案常是年份最接近的选项规律六:答案就在题干最后两句话的关键词上即后面原则关键词原则规律七:片段阅读排除有绝对化语气词语的选项规律八:片段阅读排除有含糊语气词语的选项规律九:片段阅读排序题目先看选项的两端再看选项中间重复数字最多的是答案规律十:选词填空答案要从这个空白处的后面和下一个空白处的前面去找只有一个空白处的从该空白处后面到结尾去找规律十一:选词填空排除具有极端语气的词语语气必须中庸规律十二:选项有升降变化的直接排除最大项和最小项规律十三:单调升的选项答案通常是最小项或者第二小项规律十四:单调降的选项答案一定不是最大项规律十五:选项越整越为答案规律十六:答案一定在结构类似的选项中规律十七:若选项中出现具体的数字或绝对化的词语或太明确,则定是错误选项。

规律十八:定义判断答案从新定义的前面部分即修辞语中判断选项和题干的关键词对比去看规律十九:定义判断题干要求选择属于的答案往往是选项长度不长不短的那个规律二十:题干要求选择不属于的答案往往是选项长度最长或者最短的那个规律二十一:带数字的选项往往错误规律二十三:选项中有分句和整句答案往往是整句规律二十四:选项中有书名号括号引号的通常要排除规律二十五:图形分类从选项中序号两端看重复最多的为正确答案规律二十六:图形推理要从图形中看到数字规律二十七:类比推理选项结构与题干不符的要排除规律二十八:类比推理根据电脑统计类比推理答案多是B和C规律二十九:逻辑判断选项如果是A,B的形式,那么正确答案一定是A否B否规律三十:逻辑判断选项如果含有带不字的词语通常就是答案规律三十一:逻辑判断题干要求选选反驳削弱结论或加强或者支持结论的选项中含有绝对化词语的一般就是答案规律三十二:逻辑判断答案在关键词相同或者相近的选项中规律三十三:逻辑判断选项中若有分句和整句的形式答案一定是分句规律三十四:选项全部由文字组成的答案往往是C规律三十五:选项是几个国家名的中国一定不是答案规律三十六:题干含有约字的选项一定不是整数规律三十七:答案在选项前部分相同的选项中规律三十八:主要由数字构成的选项中B选项当选概率最大规律三十九:原则二如果题干要选择错误的那么答案在长度最不中庸的选项中即长度最长或者最短的选项是答案规律四十:答案在长度最中庸的选项中即长度不长不短的选项是答案规律四十一:选项里有整数也有小数,小数多半是答案规律四十二:数列中出现负数,选项中又出现负数,负数多半是答案2行测高分技巧要有全面战略眼光,不要恋战行测考试中120分钟要做至少120题,平均1 题的思考和答题时间还不到1分钟,其中还包括通常比较耗时的数量关系。

行测解题技巧指南

行测解题技巧指南

行测解题技巧指南一、概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许多考试中的一部分,它主要用于考察考生的应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行测是一个相对较难的环节。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行测解题技巧,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解题技巧1.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行测中的常见题型,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并标注出关键词。

然后再通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画出关键词的概念框架,帮助理清思路。

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寻找答案所在的段落,通过对段落的再次仔细阅读,找出正确答案。

2. 推理判断题推理判断题是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通过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应该理清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分类和整理。

然后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通过观察信息之间的关系,推断出正确的结论。

有时候,还可以通过排除法来找出正确答案,将错误选项逐一排除。

3. 数字推理题数字推理题是考察考生对数字规律和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时,应该仔细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并进行分类整理。

有时候,通过对数字的递增、递减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正确答案。

此外,还可以尝试将数字转换为字母、符号等进行分析,寻找隐藏的规律。

4. 图形推理题图形推理题是考察考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先观察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特征,并寻找规律。

可以将图形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排列组合,找到正确答案。

有时候,将图形进行分割、镜像、旋转等操作,也可以找到隐藏的规律。

5. 数据分析题数据分析题是考察考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需要根据数据进行一些运算和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把握数据的关键信息,并理解题目的要求。

然后进行计算,并注意运算的顺序和精度。

对于一些复杂的数据分析题,可以尝试将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解题的关键步骤。

三、复习备考建议1. 提前规划复习时间表,合理分配各科目的学习时间。

国考行测做题技巧

国考行测做题技巧

国考行测做题技巧
以下是 6 条关于“国考行测做题技巧”的内容:
1. 嘿,你知道吗?言语理解题可不能瞎蒙!就像要听懂别人说话一样去理解题目呀!比如说那种主旨概括题,得抓住关键信息呢!就好比你和朋友聊天,得抓住他说话的重点呀!赶紧学会这个技巧,言语理解题就能手到擒来啦!
2. 哎呀呀,数量关系可不能怕!好多人看到就头疼,但其实就像攻克一个个小怪兽!比如行程问题,不就是计算路程、速度和时间嘛,咱就把它当成一场赛跑,和时间来个较量!掌握方法多练习,数量关系也能轻松搞定,信不信?
3. 哇塞,判断推理可有意思啦!就跟玩侦探游戏似的。

图形推理就像找不同,从那些奇怪的图形中找出规律!比如看到对称图形,不就一下心中有数了嘛!学会这个技巧,判断推理那都不是事儿!
4. 嘿!资料分析可别小瞧呀!这就好比去超市买东西算账,得又快又准!像那些增长率的计算,找准数据,套上公式,不就出来啦!学会这些,资料分析还能难倒你?
5. 哟呵,常识判断要靠积累呀!平时多留意身边的各种知识,就像收集宝藏一样。

比如历史知识,不就是曾经发生的那些事儿嘛!每天积累一点,常识判断就能得分多多啦!
6. 哎呀,做题速度也很重要哇!这就像跑步比赛,要又快又稳!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该跳过的难题就先跳过呗,等把会做的都拿下,再回头攻克!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呀!赶紧行动起来吧,掌握这些做题技巧,让国考行测不再难!
我的观点结论:掌握这些做题技巧真的很关键呀,能让大家在国考行测中更有把握,取得好成绩!。

行测答题技巧口诀

行测答题技巧口诀

行测答题技巧口诀行测考试,那可是很多人通往梦想岗位的一道坎儿。

咱今儿就来唠唠这行测答题的技巧口诀,助您在考场上乘风破浪!首先,咱们得清楚,行测的题目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有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还有资料分析。

这就像是一场大杂烩,啥都有,得有策略才能吃得消。

“先易后难别慌张,时间把控要恰当”。

这是第一个口诀,也是最关键的。

就像我之前有个学生,一上来就跟数量关系的难题死磕,结果后面简单的题目都没时间做,那叫一个可惜!咱们得先把自己擅长的、容易得分的题目搞定,比如言语理解和常识判断,争取在短时间内多拿分。

这就好比吃饭,先把喜欢吃的、容易嚼的吃了,才有精力对付那些“硬骨头”。

“常识判断靠积累,日常多学别嫌累”。

常识这部分,范围广得像大海,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啥都有。

没法临时抱佛脚,只能靠平时的积累。

您每天花个十几分钟,看看新闻,翻翻资料,积累多了,考试的时候说不定就能碰上熟悉的。

“言语理解读题干,语境逻辑细分辨”。

做言语理解的题,千万别一目十行,得仔细读题干,抓住关键词,分析语境和逻辑关系。

有一次我自己做模拟题,没认真读题,想当然地选了答案,结果错得一塌糊涂。

所以啊,这细心程度可太重要了。

“数量关系找规律,公式方法要牢记”。

数量关系虽然难,但也有规律可循。

什么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的公式,都得牢记在心。

遇到题目,先判断类型,再套公式,能省不少时间。

“判断推理多练习,图形推理有玄机”。

判断推理里的图形推理,那是需要点“火眼金睛”的。

多做练习题,熟悉各种图形的变化规律,比如旋转、翻转、叠加等等。

有时候一个小细节就能让您找到解题的关键。

“资料分析别马虎,数据找准计算熟”。

资料分析题看着数据一大堆,别害怕。

先把关键数据找出来,然后运用速算技巧,像尾数法、估算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总之,行测答题技巧口诀记住了还不够,得在实战中多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相信您按照这些口诀去做,行测成绩一定能有所提高!加油吧,祝您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行测答题技巧总结版

行测答题技巧总结版

行测答题技巧总结版行测答题技巧总结版过段时间就要去报到了,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经过这么久的努力终于苦尽甘来,有了稳定的工作,紧张是职场新新人类都会有的吧。

平复下心情,回顾一下我的行测复习之路吧。

没有什么大道理能告诉各位,也没有什么煽情吹嘘成分,只想跟大家分享自己通过不断练习,总结出来的一些有效率的行测做题技巧。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行测答题技巧总结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攻克行测两方法宝我参加了2次省考和1次国考,国考未进面,第一次省考进面但笔试分差太多没逆袭成功,这次省考成功上岸。

前两次的失败和这一次的上岸,让我明白行测的复习绝对能够运用答题技巧的,学会了不同题型的技巧,学习效率完全能大大提高!个人经验总结,行测的答题技巧就是看你是否学会了合理安排做题顺序,是否真正学会了“舍得”。

(一)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前两次复习,因为没有明确的做题顺序,做题目时很混乱,刚开始想要全部做对,给自己增加信心,在前面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导致后面很多题目没做,顾此失彼,结果就是50分都不到。

总结前两次经验,这一次在做题时,我先做了言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再做常识和数量题,也学着适当舍弃了一些常识怪题和不懂的数量关系题,等时间充裕再攻破这些难题和怪题。

因为言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所占分值比例大(大概75分),所以我会先做这一部分的题。

而常识和数量关系所占分值小(25分),且难度很大,耗时太多,所以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在这方面。

具体题型、题量和分值用表格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下~综合这些,我将自己的做题顺序总结为:1、做判断推理;2、做资料分析;3、做言语理解与表达;4、做常识。

5、做数量关系。

(二)学会“舍得”;舍,而后得说实话,我一直都是在步知公考社区里学习各位前辈大神的经验,在我迷茫时,看到了一篇关于“舍得”的文章,对我的帮助很大,很感谢这位前辈!看过之后慢慢领悟到了“舍得”的真正含义,也学会了怎样去高效率地进行复习,让我不再迷茫。

国考行测十大技巧口诀

国考行测十大技巧口诀

国考行测十大技巧口诀口诀一:练宏观细节化行测备考讲求宏观考虑,但也需要关注细节。

练习过程中,既要掌握问题的大体思路,也要注重细节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解答行测题。

口诀二:巧用排除法行测中,选项往往有相似之处,灵活运用排除法可以帮助我们缩小范围,提高猜对的几率。

当我们对选项中的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进行排除后,就能更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

口诀三:题干再三审行测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通常比较多,要仔细审题。

多读题,仔细捕捉到题目的要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口诀四:临场尽量有备考场上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在考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不仅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复习,还要多做模拟题和真题,增加自己的解题速度和抗压能力。

口诀五:题型讲究技巧行测中的题型很多,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解答问题。

比如阅读理解题要注重抓主题句、题干配对题要重视选项的关键词等。

口诀六:数量胜过质量行测备考中,练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在练习时,要注重数量胜过质量。

做足够多的题目可以增加自己的熟练度,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口诀七:理性分配时间在考试中,时间是宝贵的。

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时间,不要在其中一题上花费过多时间。

如果遇到难题,可以跳过先做易题,待时间充足时再回过来解答。

口诀八:错题有研究做错题是学习的宝贵经验,要把错题归类整理,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

然后,查漏补缺,加以改正,以免重蹈覆辙。

口诀九:善用试选法行测中,有一些题目可以通过试选法来解答。

试选法是先根据直觉选择一个答案,然后将该答案代入题干进行验证,看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口诀十:综合提高效要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行测水平,比如加强词汇量的积累、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增加做题的时间效率等。

只有多方面综合提高,才能在行测中取得好成绩。

以上是国考行测的十大技巧口诀,希望对大家备考国考行测有所帮助。

最重要的是要持续努力,多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题怎样涂卡最有效率行测135-140道题120分钟,加上涂答题卡,我们可以来核算下时间:1. 7200秒÷140题=51.4秒,只是做完题目,我们不填写答题卡2. 如果我们用600秒÷140题=4.2秒来涂答题卡,那我们就只有47.1秒来做每一道题目了。

所以怎么样争取时间是行测考试的关键,今天我们只谈如何填写答题卡。

首先,我们来统计一下大家做行测题都是怎么涂卡的?到底怎样涂才最有效率?方法一:有人说做一题涂一题比较快,国考一般时间都不可能够, 所以还是一题一题涂保险些,而且不容易涂错,但是换笔还是比较麻烦的;方法二:有人说做完再统一涂卡,时间分配较合理,但容易图错,而且可能因为时间不够而涂不完;怎么能做一个涂一个呢麻烦!!! 就是做完再涂。

方法三:感觉做一部分涂一部分比较好,我用的是考试专用铅笔,就是前面的笔头是宽扁的,是比一般的铅笔快。

最科学的是做一题涂一题,以及三点意见:1.考试的时候先做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有利于良好考试心态情绪的保证;2.把握答题卡的序号分配,答题卡一般分7大块,注意顺序的分配,防止顺序错误;3.同学们担心铅笔换来换去耽误时间问题有个方法可以解决,把一支2B铅笔两头都削好,一头是圆的用于做题目,一头是方的用于涂答题卡。

数字特性法速解数量关系题提示:数字特性法是指不直接求得最终结果,而只需要考虑最终计算结果的某种“数字特性”,从而达到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掌握数字特性法的关键,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字特性规律。

(下列规律仅限自然数内讨论)(一)奇偶运算基本法则【基础】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推论】1.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2.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相同。

(二)整除判定基本法则1.能被2、4、8、5、25、125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5)整除;能被4(或25)整除的数,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25)整除;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一个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一位数字被2(或5)除得的余数;一个数被4(或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两位数字被4(或25)除得的余数;一个数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三位数字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

2.能被3、9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能被3(或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和能被3(或9)整除。

一个数被3(或9)除得的余数,就是其各位相加后被3(或9)除得的余数。

3.能被11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能被11整除的数,奇数位的和与偶数位的和之差,能被11整除。

(三)倍数关系核心判定特征如果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如果x=y(m,n互质),则x是m的倍数;y是n的倍数。

如果a∶b=m∶n(m,n互质),则a±b应该是m±n的倍数。

【例22】(江苏2006B-76)在招考公务员中,A、B两岗位共有32个男生、18个女生报考。

已知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3,报考B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1,报考A岗位的女生数是()。

A.15B.16C.12D.10[答案]C[解析]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3,所以报考A岗位的女生人数是3的倍数,排除选项B和选项D;代入A,可以发现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C。

【例23】(上海2004-12)下列四个数都是六位数,X是比10小的自然数,Y是零,一定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是多少?()A.XXXYXXB.XYXYXYC.XYYXYYD.XYYXYX[答案]B[解析]因为这个六位数能被2、5整除,所以末位为0,排除A、D;因为这个六位数能被3整除,这个六位数各位数字和是3的倍数,排除C,选择B。

【例24】(山东2004-12)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包括不做)相差多少?()A.33B.39C.17D.16[答案]D[解析]答对的题目+答错的题目=50,是偶数,所以答对的题目与答错的题目的差也应是偶数,但选项A、B、C都是奇数,所以选择D。

【例25】(国2005一类-44、国2005二类-44)小红把平时节省下来的全部五分硬币先围成一个正三角形,正好用完,后来又改围成一个正方形,也正好用完。

如果正方形的每条边比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5枚硬币,则小红所有五分硬币的总价值是多少元?()A.1元B.2元C.3元D.4元[答案]C[解析]因为所有的硬币可以组成三角形,所以硬币的总数是3的倍数,所以硬币的总价值也应该是3的倍数,结合选项,选择C。

[注一]很多考生还会这样思考:“因为所有的硬币可以组成正方形,所以硬币的总数是4的倍数,所以硬币的总价值也应该是4的倍数”,从而觉得答案应该选D。

事实上,硬币的总数是4的倍数,一个硬币是五分,所以只能推出硬币的总价值是4个五分即两角的倍数。

[注二]本题中所指的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是空心的。

【例26】(国2002A-6)1998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4倍。

2002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3倍。

问甲、乙二人2000年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A.34岁,12岁B.32岁,8岁C.36岁,12岁D.34岁,10岁[答案]D[解析]由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倍数递减,因此甲、乙二人的年龄比在3-4之间,选择D。

【例27】(国2002B-8)若干学生住若干房间,如果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地方住,如果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人住,问共有多少名学生?()。

A.30人B.34人C.40人D.44人[答案]D[解析]由每间住4人,有20人没地方住,所以总人数是4的倍数,排除A、B;由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人住,所以总人数不是8的倍数,排除C,选择D。

【例28】(国2000-29)一块金与银的合金重250克,放在水中减轻16克。

现知金在水中重量减轻1/19,银在水中重量减轻1/10,则这块合金中金、银各占的克数为多少克?()A.100克,150克B.150克,100克C.170克,80克D.190克,60克[答案]D[解析]现知金在水中重量减轻1/19,所以金的质量应该是19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D。

【例29】(国1999-35)师徒二人负责生产一批零件,师傅完成全部工作数量的一半还多30个,徒弟完成了师傅生产数量的一半,此时还有100个没有完成,师徒二人已经生产多少个?()A.320B.160C.480D.580[答案]C[解析]徒弟完成了师傅生产数量的一半,因此师徒二人生产的零件总数是3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C。

【例30】(浙江2005-24)一只木箱内有白色乒乓球和黄色乒乓球若干个。

小明一次取出5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N次后,白球拿完了,黄球还剩8个;如果换一种取法:每次取出7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M次后,黄球拿完了,白球还剩24个。

问原木箱内共有乒乓球多少个?()A.246个B.258个C.264个D.272个[答案]C[解析]每次取出7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M次后,黄球拿完了,白球还剩24个。

因此乒乓球的总数=10M+24,个位数为4,选择C。

【例31】(浙江2003-17)某城市共有四个区,甲区人口数是全城的,乙区的人口数是甲区的,丙区人口数是前两区人口数的,丁区比丙区多4000人,全城共有人口多少万?()A.18.6万B.15.6万C.21.8万D.22.3万[答案]B[解析]甲区人口数是全城的(4/13),因此全城人口是13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B。

【例32】(广东2004下-15)小平在骑旋转木马时说:“在我前面骑木马的人数的,加上在我后面骑木马的人数的,正好是所有骑木马的小朋友的总人数。

”请问,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在骑旋转木马?()A.11B.12C.13D.14[答案]C[解析]因为坐的是旋转木马,所以小平前面的人、后面的人都是除小平外的所有小朋友。

而除小明外人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C。

【例33】(广东2005上-11)甲、乙、丙、丁四人为地震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丁捐款169元。

问四人一共捐了多少钱?()A.780元B.890元C.1183元D.2083元[答案]A[解析]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知捐款总额是3的倍数;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知捐款总额是4的倍数;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知捐款总额是5的倍数。

捐款总额应该是60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A。

[注释]事实上,通过“捐款总额是3的倍数”即可得出答案。

【例34】(北京社招2005-11)两个数的差是2345,两数相除的商是8,求这两个数之和?()A.2353B.2896C.3015D.3456[答案]C[解析]两个数的差是2345,所以这两个数的和应该是奇数,排除B、D。

两数相除得8,说明这两个数之和应该是9的倍数,所以答案选择C。

【例35】(北京社招2005-13)某剧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

这个剧院共有多少个座位?()A.1104B.1150C.1170D.1280[答案]B[解析]剧院的总人数,应该是25个相邻偶数的和,必然为25的倍数,结合选项选择B。

【例36】(北京社招2005-17)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时顺风,速度为1500千米/时,回来时逆风,速度为1200千米/时,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多少千米,就需往回飞?()A.2000B.3000C.4000D.4500[答案]C[解析]逆风飞行的时间比顺风飞行的时间长,逆风飞行超过3小时,顺风不足3小时。

飞机最远飞行距离少于1500×3=4500千米;飞机最远飞行距离大于1200×3=3600千米。

结合选项,选择C。

【例37】(北京社招2005-20)红星小学组织学生排成队步行去郊游,每分钟步行60米,队尾的王老师以每分钟步行150米的速度赶到排头,然后立即返回队尾,共用10分钟。

求队伍的长度?()A.630米B.750米C.900米D.1500米[答案]A[解析]王老师从队尾赶到队头的相对速度为150+60=210米/分;王老师从队头赶到队尾的相对速度为150-60=90米/分。

因此一般情况下,队伍的长度是210和90的倍数,结合选项,选择A。

不完全代入法:解决时间不够和数学难题提示:不完全代入法通过并不严格的证明,得到并不严格但确定度非常大的答案,从而节省答题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