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深静脉穿刺针治疗自发性气胸20例体会

合集下载

深静脉穿刺技术的体会及并发症的处理

深静脉穿刺技术的体会及并发症的处理

深静脉穿刺技术的体会及并发症的处理深静脉穿刺置管是危重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血液透析和实施全胃肠外营养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002~2007年我科完成260例深静脉置管,现对并发症进行丁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60例中男182例,女78例,年龄16~80岁。

置管时间2天-12周,锁骨下静脉置管195例,股静脉置管65例。

临床应用于血液透析136例。

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116例,股静脉置管20例,均采用双腔管置入;危重病人的抢救输液82例,采用单腔管置入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61例,股静脉置管21例;中心静脉压监测18例,均为锁骨下静脉置管;临时起搏器置入24例,均为股静脉置管。

1.2 方法: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患者平卧头低脚高位,用布巾垫于肩胛下,使肩胛骨展开,可抬高锁骨,穿刺侧上肢保持内收位置,头转向对侧,取锁骨中内1/3处下缘约1cm处,局麻下进针,针头方向指向胸骨上凹或喉结刺进皮肤,穿刺针紧贴皮肤或与皮肤成30度角,一般进针3~5cm,采用seldinger法插管。

股静脉穿刺术:下肢外展20~30度,外旋30~40度,在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搏动内侧2cm,局麻下进针,与皮肤呈30~40度角,采用seldinger法插管。

2 结果2.1 穿刺情况:置管260例,成功260例。

一次性成功220例,更换对侧穿刺部位成功15例,更换为股静脉成功5例,需在X线指引下成功5例,注意患者体位更换操作成功15例。

2.2 穿刺的并发症:260例患者中并发症18例,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13例,股静脉置管5例。

锁骨下静脉置管并发症:大量血胸1例,淋巴漏l例,局部血肿8例,局部感染3例;股静脉置管并发症:误穿动脉5例,有3例发生局部血肿。

3 讨论3.1 穿刺体会: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的220例患者中我们强调了患者的正确体位,肩胛骨均垫一布巾,脚高位,可以提高静脉压,锁骨抬高,穿刺针易进入锁骨下静脉,注意进针正确方向,负压进针,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失败后更换穿刺部位;避免多次、反复在同一部位操作。

深静脉穿刺导管用于胸腔引流的护理体会

深静脉穿刺导管用于胸腔引流的护理体会

深静脉穿刺导管用于胸腔引流的护理体会标签:腹腔引流;深静脉穿刺导管;护理部分胸腔积液患者需要反复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增加了患者痛苦和感染机会。

我科自2005年12月至2006年10月利用深静脉导管对39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闭式持续引流,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9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男26例,女13例;年龄45~81岁,其中肺癌23例,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1 5例,恶性淋巴瘤1例,经B超检查大量积液21例,中等量积液18例,均无胸膜粘连积液包裹。

1.2方法1.2.1材料艾贝尔牌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包1个(佛山市南海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另备无菌橡胶手套1副,1次性负压引流袋1个,输血器1副(带调节器),一次性注射器50ml 1副、5ml 1副,3M透明敷贴1张,局部麻醉药品和抢救药品等。

1.2.2 留置方法根据B超定位,选择患者腋后线第7~9肋间为穿刺点,行胸腔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留置导管,用3M透明敷贴固定,外接输血器一端,输血器远端接一次性负压引流袋,调节输血器滑轮控制胸水引流速度,流速<50ml/min。

1.3结果39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留置时间最短3d,最长29d,引流过程中8例出现堵管,给予生理盐水20ml冲洗后引流通畅,2例患者因过度活动分别于置管后第3天、第5天自行脱出,39例患者均未出现局部感染。

2护理2.1心理护理此类患者由于疾病的反复发作,对治疗缺乏信心,多出现焦虑心理,病情日趋严重,大量胸水所致的不适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不良情绪,而且对插入性操作具有恐惧心理,因此,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在术前应向患者介绍置管的目的、方法、效果、优点及与传统方法的区别,亦可请同类患者现身说法,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信任与合作,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

2.2术前指导包括知识指导与呼吸训练指导,向患者介绍置管的大致过程,术中的要求及如何配合、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及应对方法、注意事项等,并指导患者学会带管时坐起、咳嗽、大小便方法及呼吸功能训练。

深静脉置管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 (2)

深静脉置管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 (2)

深静脉置管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究深静脉置管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68例胸腔积液和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胸腔积液36例,气胸3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予以深静脉置管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胸膜穿刺引流、抽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总并发症率比较,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深静脉置管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的首选方法。

标签:深静脉置管;胸腔积液;气胸;临床疗效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eep venipunctur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pleural effusion and pneumothorax. Methods:select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1 to June 2011, 68 cases of pleural effusion and pneumothorax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cluding pleural effusion, 36 cases pneumothorax 32 cases, according to th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give deep venipuncture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pleural puncture drainage and extraction treatment, observ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comparis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deep vein catheter in the treatment of pleural effusion and pneumothorax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fewer complications, high safety, is the preferred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pleural effusion and pneumothorax.key words :deep venipuncture; Pleural effusion. Pneumothorax.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胸腔积液是常见的一种内科问题,胸膜、肺及肺外疾病都可引起此病,其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大量胸腔积液可能会导致患者胸闷、气促,严重者甚至死亡。

深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

深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

深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作者:朱小峰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R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086-02【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深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特点。

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8月到2011年8月我院胸外科行深静脉留置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和带针胸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62例自发性气胸临床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深静脉留置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肺复张率与带针胸管胸腔闭式引流肺复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深静脉留置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切口疼痛、美观、堵管等方面与带针胸管胸腔闭式引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深静脉导管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治疗措施有保守治疗、胸穿、胸腔闭式引流、经胸腔镜手术或开胸手术(胸腔镜或开胸)等[1,2]。

闭式引流作为最一种常用方法,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上有较好的疗效。

我院10年前开始使用带针胸管,其较传统胸管小,操作方便,在我院病房中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操作中基本代替普通胸腔引流管。

但其在打孔置管时仍需刀片破皮,管径相对仍较粗,易导致患者疼痛、紧张、恐惧,拔管后易形成疤痕。

较多患者仍较难接受。

我院2009年起开始使用深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比2种闭式引流方法特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8月~2011年8月我院胸外科收住的62例自发性气胸病例。

分成A和B两组。

A组(使用深静脉留置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31例和B组(使用带针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31例。

A组: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55 士21 )岁;有基础疾病9例( 慢支病人8人,肺结核1人)。

肺压缩(56.1±16.5)%。

B组:男性22例,女性9例。

年龄(56 ±20 )岁,有基础疾病10例( 慢支病人8人,肺结核1人),肺压缩(57.7±17.1)%。

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操作和护理体会

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操作和护理体会

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操作和护理体会自从深静脉穿刺置管(CVP)进入临床操作后,它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手段,同时也为护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护理机会。

作为一名护士,无论在以往的临床实践过程中,还是在新的护理实践过程中,时刻关注病人的身体状况,做到以阅读、观察、判断为主的护理要求,是护理实践的重要内容。

本次参与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护理,是我近 cl 年来护理实践过程中的第一次。

它不仅要求护士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关注病人在做手术前存在的精神状态,切实保障操作期间病人安全健康。

首先,为了保证操作安全,护士需要准备专业护理用品,熟悉穿刺部位,准备好穿刺止血带,配合医生进行深静脉穿刺操作。

其次,护士要注意观察病人神态,准备及时安抚病人情绪,以缓和病人心理紧张状态。

同时护士需要给病人安抚剂,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及其后续操作,并定时观察病人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做出有效处理。

此外,病人下麻醉后,护士还要充分准备必要的用品,如血型浆,氧气,急救用品等,以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并及时处理病人的疼痛。

护士还要给病人解释手术的相关信息,让病人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保证操作顺利进行。

本次操作护理的实践让我获益匪浅,我意识到护士有责任在操作前期进行深入了解,分析病人手术时的状况,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要对手术中一步步的准备过程进行贴心护理,保障病人有足够的心态进行手术。

本次实践过程中,我衷心感谢手术室内同仁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我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不断提高护理技能,为患者创造优质的护理环境。

通过这次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操作护理,让我认识到穿刺工作的重要性,学会在病人术前神经紧张的情况下,以最贴心的护理服务给患者,强化对护理的操作与观察,做到科学的处理,保障操作的安全。

在今后的护理实践中,我将竭力学习和归纳,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充分把握病人各方面的变化,及时发现护理不足,以便及时定位病情,积极有效的为护理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从而更好的保障病人的健康。

利用深静脉置管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疗效观察

利用深静脉置管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疗效观察

气胸的住 院病人, 选 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 , 气胸量大
于2 0 %以上有 明显 症状 的气 胸 患 者 。共 收 治病 人 4 8
例, 年龄 1 7  ̄ 8 5 周岁 , 平均年龄 5 3 . 5岁 , 其 中, 男性 2 6 人, 女性 2 2 人 。胸腔积液 3 7 例( 恶性胸水 1 7 例, 心衰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l O 0 4 — 2 7 2 5 ( 2 0 1 3 ) 1 2 - 0 9 3 7 — 0 2
胸 穿 是 内科 治 疗 胸 腔 积 液及 气 胸 常 用 的方 法 之

沿导丝送人胸腔约 1 0 c m拔除导丝 ,双腔导管用无菌 透明胶布固定【 1 。在总结 了国内外报道关于胸腔引流 治疗胸腔积液方法 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将一次性输液 器的针头 、 输液器滤头及输液器一端 的排气小管去掉 ,
3例 , 肾功 能 不全 2例 , 结 核性 胸 膜 炎 1 5例 ) , 气胸 1 l
透证实胸水明显减少或消失后才能拔管 ;气胸患者当
水 封 瓶 内无 气 体 溢 出后 ,复查 胸 片或 胸部 C T如 胸 腔
例( 其中 自发性气胸 7 例, 慢阻肺并气胸 2 例, 肺结核
并气胸 2 例) 。 1 . 2 材料 选 用 广 东 百 合 医 疗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双 腔
内无气体 , 夹管观察 2 4 ~ 4 8 小时方可拔管。患者引流
管 留置 时 间为 4天至 1 O天 , 平均 7天 。
2 结 果

1 6 G a 一 2 0 e a一次性使用无菌 中心静脉导管盒 。内含 : r 7 F r X 2 0 c m软 头 聚氨 酯 双腔 导管 , 带 有 助 推器 有 刻 度 的

新生儿气胸2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气胸2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气胸2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提高我院新生儿气胸的抢救成功率。

方法:收治气胸患儿20例,回顾性总结临床资料。

结果:20例患儿中,治愈18例,放弃2例。

其中6例经吸氧等保守治疗自行吸收,8例行一次性穿刺抽气治愈,4例予以胸腔闭式引流后治愈。

结论:根据胸片气胸面积大小和临床表现选择合理的方案,自发性气胸,肺压缩<30%大多可行保守治疗自行吸收;医源性、病理性气胸需及时胸腔穿刺和持续胸腔闭式引流。

关键词气胸新生儿治疗新生儿气胸是新生儿的危重症,其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

及时的诊断和处理可降低该病的死亡率和低氧血症造成的多脏器损害。

2006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新生儿气胸患儿2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例新生儿气胸中,男12例,女8例;胎龄30~43周,其中<37周8例,37~42周8例,>42周4例。

出生体重1.2~4.0kg,其中<1.5kg 5例,1.5~2.5kg 8例,2.5~4.0kg 7例。

羊水Ⅱ~Ⅲ度污染8例,羊水清亮12例。

分娩方式:顺产8例,剖宫产12例。

评分<4分5例,4~7分7例,>7分8例。

出生时有气管插管治疗史5例,机械通气中发生3例,羊水胎粪吸入5例。

病理性气胸9例(45.0%),医源性气胸5例(25.0%),自发性气胸6例(30.0%)。

临床表现:轻者呼吸急促,口周发绀或偶有呼吸呻吟;严重者明显紫绀,明显呻吟,甚至呼吸困难,面色青灰,经高浓度氧气吸入或加压给氧不能改善甚至加重。

查体:双侧胸廓不对称,患侧胸廓膨隆、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伴纵隔积气时心音遥远或未及心尖搏动。

血气分析示pH、PO2下降,PCO2升高。

确诊则需摄胸片,少数轻症不典型可做肺部CT。

辅助检查:所有患儿均做急诊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表现为胸廓不对称,患侧肋间隙增宽,肺透亮度增高,肺纹理消失,心脏,纵隔向健侧移位,可见肺压缩边缘,膈肌低位,本组患儿中有3例病情较轻,胸片不典型者做肺部CT显示清晰。

自发性气胸20例外科治疗体会

自发性气胸20例外科治疗体会

前多次胸穿抽气治疗。 肺不能复张; 气胸发生 2 以上有7例, 发 , 次 故复发率 明显高 。因此 , 同例肺有过 2次以上 自发性气 对于 其 中 1 O5 例 . 年内复发 3 ; 例并发胸腔 内出血 。 次 1 胸者 , 应手术治疗 。②肺大疱所致的 自发性气胸 : 手术是肺 外科 13 手术情况 本组患者均采用全麻双腔插管 , 中发现肺大 大疱惟一有效 的治疗方 法 。重要 的是 术前 对 患者心 、 . 术 J 肺功能 疱所致自 发性气胸 1 例(5 , 3 6%)肺结核病灶所致 4例(O , 及 手术安全性予 以全面 的评估。肺 大疱所致的 自发性气胸在 中 2%) 黏连带撕裂 3 1%) 其 中 l 例(5 , 例并 发胸腔 内出血。气 胸 同时 老年中以慢阻肺 (P D 为多见 , CO ) 由于肺 功能 减损严重 , 手术危 伴胸腔积液 5 1 例, 例为血性, 根据大疱的部位、 程度选择不同 险性增加。我们在术前选例时通常参考以下指标:1最大通气 () 所用术式: 叶切除术 4 切 + 6 , + 例, 缝 例 缝 结扎 1 例。 0
维普资讯

印・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 报 20 0 7年 1月第 9卷第 1 期
JN r hn ol dclC l g 0 7Jn a ,( ) ot C i C a Mei oee20 aur 9 1 h a a l y
俊, 白振怀. 不同化疗 方案对结 核合并 H V阳性患者 B (06 0 — 0 收稿) 周济桂 20 — 9 2 ( 编辑 )
避免脏器损害。
参考文献
[ ] 郭 虹, 环 。 1 李 李淑芳 。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机制 及 等. 影响因索[]北华大学学报 , 0 ,( )11 J. 2 67 2 : 0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胸片不应超过 2 4小 时 , 时发 现问题 及
争彻底切除病灶 , 避免 切端病 变残 留, 影 响愈合 ; 残端不 应过长 , 以避 免分 泌物潴 留引起 局部感染 。支 气管周 围出血 点少 用 电凝止血 , 以免损伤 支气管 , 以细线 应 缝 扎为好 。沿几 个段 叶支气管 切除病 变
全 肺切 除 5 。 例
愈合 。 术后处理 : 术后首先要保证胸腔闭式 引流管 通畅 , 引流 管放 置 于胸 腔最 低 位
置 。肺切除术后 因肺功 能不 良需 机械 辅 助 呼吸 , 气道呈 高压力状 态 , 气管 残 其 支
血运和引流 ; 端闭合 后是一 盲端 , 残 我们 主张病肺移 去后 , 气管敞开吸净痰液和支 气 管分 泌物 , 别是 主支气管 , 特 以减 少感 染机会 ; 根据支 气管解 剖特点 , 膜部 与对
并处理 。体 质虚弱者适 当给予营养支持 , 咳痰无 力 者 , 术后 常 规用 沐舒 坦 雾化 吸 入 , 于痰液排 出 , 行环 甲膜穿刺 气管 利 或
内注人 生理 盐水刺 激 咳痰 , 仍难 咳痰 者 , 要及早使用纤支镜吸痰使肺充分膨胀。
时, 应去掉几个段 叶支气 管 中间的嵴 , 变
论 著 ・临 床
论 坛
C Hj NES C o M lN } Y D0 C T S E j T O
肺 切 除术后 支气 管 胸膜 瘘 的预 防体 会
大腔为小腔 , 再行 缝合 ; 或行 几个段 叶支
蔡玉建 徐长香
2 60 750山 东 莒 县 中 医 医 院
结 果
气管分别 处理。应将 支气管膜 部与 环状 软骨对缝 , 以减少缝 合张力 。强调术 中对 支气管残端行冰冻病理检查 , 以确定切 除 是 否充分 , 避免肿瘤 的残 留是预防支气管 胸膜瘘 的一个重要措施 。 全肺切除时 , 由于主支气管残端 E径 l
气管残 端处 理 完毕 后 , 嘱麻 醉 师加 压 通 气, 证实无残端漏气 。 对 于术前放 、 化疗 者病 肺切 除后 , 大 部分病例在处 理支气 管残端 时折叠 双侧 支气管软骨 部 , 用闭合 器闭合 残端 , 后 可
明显地降低支气管膜 部的张力 , 促进残端
合严密 , 不易污染和不影响血运。修剪残 端要仔细 , 勿使 病灶残 留, 以免残 端不愈 或愈合不 良, 端不 宜 留得 过长 , 残 以确保
端愈合 参考文献
1 顾 凯时. 心外科 手术学. 海 : 胸 上 上海科 技 出版 社 ,0 3 70— 3 . 20 :3 7 1 2 黄孝迈. 手术学全 集 ・ 外科卷. 京 : 胸 北 人
民军 医 出 版 社 ,9 5 1 1~ 5 . 19 ,5 1 3
术后定 时复 查 x线胸 片 , 术后 第 1张 X
应 用 深静脉 穿 刺针 治疗 自发 性气 胸 2 O例体 会
周 继
使肺复张 。20 07~20 09年我 院收治 的 自 发性气胸 2 0例予以应用深静 脉穿 刺针 行
发生主要与支气 管残端血供 、 残端 闭合技 术、 支气管残端的长度和残端感染及影响 残端愈合诸 因素有关 。支气 管残 端的 闭 合方法较多 , 选用 的原则是 操作方便 , 缝
资料与方法 19 7月 ~ O8 6月我 院住院病 98年 20 年 人 16例 , 1 其中肺癌 16例( 0 均经术前纤维 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或术后标本病理证实 ) , 男 7 例, 3 例 ; 4 ~ 3 , 5. 6 女 0 年龄 2 7 岁 平均 75
0 .3 60 8
大, 我们先用一次性支气管残端闭合器闭 合 , 用 po n 再 rl e线加 强 。在切 断肺 动脉 e
干时 , 们一 般游 离 1—2 m再剪 断 , 我 c 主 支气管残端 闭合后 , O 用 B胶将游 离的肺 动脉残端 覆盖粘 贴于支气 管残 端上 。支
长期临床实践表 明, 支气 管胸膜瘘 的
有效降低支 气管胸膜 瘘 的发 生。术后早 期鼓励病人 咳嗽排痰 , 使全肺 膨胀 , 防止 肺不张 , 消灭 残腔 , 防止 残腔 积液 、 感染 。
术 中操作要点 : 游离支气 管时不要将 支气管周围正常组织剥离太彻底 , 中清 术
扫淋巴结时注意保 留支气管血液供应 ; 力
重, 因其气 道呈 高压状态 , 易致 支气管 残 端分泌物蓄积等不利因素 , 影响支气管残
岁 ; 心型肺癌 1 例 , 围型肺癌 9 例, 中 5 周 5 炎
性假瘤 3 , 例 肺大庖 3例。病变部位 : 左肺 上叶 2 , 3例 左肺 下 叶 1 , 9例 右肺 上 叶 3 2
例, 右肺中叶 6例, 右肺下叶 3 6例。行单肺 叶切除 9 2例, 右中、 上叶联合切除 l 例 , 9 左
本组 1 6例 中 , 2例 病 人 术 后 1 除 因 呼 吸衰 竭 , 心跳 骤停 等原 因 死亡 , 死
亡 率 1 7 % , 无 支 气 管胸 膜瘘 并 发 .2 余
症 发生 。
讨 论
2 60 75 0山东莒县 人民医院
di1 . 9 9 j i n 10 o:0 3 6/. s . 0 7— 64 . 0 0 s 1x 2 1
面环状 软骨 之 间直线距 离要小 于两侧环 状软骨之 间距离 , 故膜部 与环状软骨对缝 张力小 , 容易愈合。支气 Fra bibliotek残端周 围淋 巴
术前准备 : 糖尿病以及低蛋 白血症 等
疾病 , 均可 导致 支气 管残 端 不 能正 常 愈 合 , 前应予 以纠正 。术前控制肺 部慢 性 术 感染 , 如常规进行痰培养选择 敏感抗生 素
以及抗生素合理 应用 ; 吸烟 患者应 戒烟 ,
至 少 I周 。
结必须 予以清除 干净 。支气 管残 端处理 完毕后 , 一定要加 压通气 , 实无细 小漏 证
气 。肺切除术后 使用 机械通 气一定 要慎
端分泌物易蓄积 等不利 因素将影 响支 气 管残端愈合 。所 以减少术 后机械 通气 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