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大学田径课教学效果的因素

合集下载

高校田径训练问题及训练方法探析

高校田径训练问题及训练方法探析

高校田径训练问题及训练方法探析一、高校田径训练存在的问题1. 训练强度不够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由于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很多运动员的训练强度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一些教练员因为训练不够专业或者缺乏主动性,对运动员的训练安排不够科学,导致训练强度不够,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

2. 缺乏系统性训练在一些高校田径队伍中,由于缺乏专业的训练教练,训练内容和方法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这样一来,运动员无法获得系统的训练,导致训练效果不够明显。

3. 重比赛轻训练在高校田径训练中,一些教练员由于追求比赛成绩,往往会让运动员进行大量的比赛,而忽略了训练的重要性。

这样一来,运动员的身体无法得到充分的恢复和调整,容易导致过度训练。

4. 忽视技术训练在田径项目中,技术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一些高校田径队伍中,教练员往往忽视了技术训练,只重视身体素质的提高,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1. 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在高校田径训练中,教练员需要根据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训练状态,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要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训练年限、训练目标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确保训练强度和训练内容的科学性。

在高校田径队伍中,教练员需要实施系统化的训练,包括基础训练、提高训练和竞赛备战训练。

基础训练主要是通过长期的有氧和无氧运动,提高身体的耐力和速度;提高训练是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更专业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竞赛备战训练则是针对具体的比赛安排,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3. 合理安排比赛和训练的关系在高校田径队伍中,教练员需要合理安排比赛和训练的关系。

要避免过分追求比赛成绩,而让运动员忽视了训练的重要性。

合理的安排比赛和训练的关系,可以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最佳状态。

在高校田径训练中,教练员需要注重技术训练。

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设计合适的技术训练课程,帮助运动员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技术要领。

只有在技术训练上下功夫,才能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高等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

高等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

高等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等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

在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教学内容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设施设备完善以及学生参与度提高都起着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掌握程度;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数量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设施设备的完善能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参与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为了提高田径教学质量,需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总结,可以得出提高对策,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设施设备以及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只有全方位的提升,才能有效提高高等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教学内容、师资队伍、设施设备、学生参与度、提高对策。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高等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内容设置不够系统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不够专业和规范、设施设备不够先进完善以及学生参与度不够高等等。

这些因素不仅影响着教学效果,也制约了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对高等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田径教学质量,促进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分析高等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田径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探讨教学内容设置对田径教学质量的影响,探讨是否存在内容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分析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学质量的作用,研究教练团队是否具备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研究设施设备的完善程度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评估学校是否提供适宜的训练场地和器材;探讨学生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田径教学活动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投入程度。

高校田径课教学面临的困境及策略分析

高校田径课教学面临的困境及策略分析

高校田径课教学面临的困境及策略分析
一、困境
1. 资源缺乏
高校田径课教学需要的场地、器材、教学人员等资源都相对缺乏,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的高校,场地资源更是紧张。

这些资源的缺乏会对教学的顺利开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2. 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源,高校田径课教学模式很难多样化。

教学过程单调,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造成了很大的教学难度。

3. 师资力量不足
许多高校田径课的教师专业背景较为单一,缺乏实践经验。

在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指导。

而在很多高校中,这样的老师却很难找到。

二、策略
高校应该加强对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建设,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教练员,提高田径课教学的质量。

高校可以在自己的校区内建设体育场馆,让学生和教师免费使用,此举对于教学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

例如,可以引入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

此外,可以增加现代化科技设备的运用,为教学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鼓励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进入高校体育教育领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及领导力。

教师还应该有机会接受晋升,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高校田径课教学面临的困境及策略分析,高校应该注重资源建设、探索教学模式和培养师资三大方面。

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田径课教学的质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和关注。

影响大学田径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田径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2017年(第7卷)第34期学校体育学91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DOI:10.16655/ki.2095-2813.2017.34.091影响大学田径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①朱威(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摘 要:田径类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大学生体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与此相对应的尴尬事实是,大学生普遍对田径课教学不感兴趣。

本文对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对影响大学生田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提高大学田径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学 田径课 教学效果 影响 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a)-0091-02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田径课程的教学是主要的体育课程教学,也是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田径运动对大学生的运动刺激性逐渐下降。

本文主要从影响大学生田径教学效果的因素方面展开分析,提出体育课程中激发大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相关策略。

1 研究资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之间,6所高校中的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有问卷研究对象均为课程设置中有体育课程教学的学生,学生年龄在19~22岁,男生446名,女生354名,大一学生657名,大二学生143名,问卷共发放800份,回收800份,回收率100%。

论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访谈法进行,将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电脑录入并展开统计学分析,查阅相关田径教学资料论文、文献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对教授体育田径项目课程的教师进行访谈和咨询,了解当前大学田径教学的相关现状和发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2.1 大学田径课程设置概况研究中6所高校中有2所高校将田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课时在50~70课时,4所高校设置为体育课程中的选修课程,课时在40~50课时,田径课程的学分设置为3~4个学分不等,课时的减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于田径项目的掌握和学习。

高校田径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田径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田径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田径教学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学环境、教师水平、学生因素、课程设置和设施条件。

在高校田径教学环境分析中,教学设备和场地的条件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学生的兴趣和体能状态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进展;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设施条件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训练效果。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本文总结了高校田径教学的重点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以期提高高校田径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 影响因素, 环境分析, 教师水平, 学生因素, 课程设置, 设施条件, 结论, 建议, 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田径教学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运动技能。

随着社会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校田径教学也逐渐成为学生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通过开展田径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高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探索如何提高高校田径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本文将对高校田径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高校田径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高校田径教学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入探讨在不同环境下田径教学的优势和挑战,为提高高校田径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通过分析高校田径教学环境、教师水平、学生因素、课程设置和设施条件的影响,我们希望揭示影响高校田径教学的关键因素,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我们还将探讨未来高校田径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高校田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 正文2.1 高校田径教学环境分析高校田径教学环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具体环境条件。

影响田径课运动技能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影响田径课运动技能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田径训练成绩 , 对 自身要求较低 ; 很 多学生认 为 田径项 目难度 较大, 需要付 出较 多的时间 ; 还有较 多的学生 认为没有 保障训
练时间和条件。
内容 和教学形式 。但是如今 普通高校逐 步调整 了田径 教学大 纲, 在很大程度上 减少 了田径课 时数 , 这样 学生就没有 足够的 时 间去 接受 田径项 目的学 习和锻炼 ; 另外 , 因为学生 没有体育
全 。教师要将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和学 习积极性充分激发 出来 , 同 时, 还可 以给学生明确学习的侧重点 。合理确定 田径成绩 考核 标准 ,可以促使 田径课程教学质量 和教学效果获得有效提升 ,
我们一共定制 了 2 5 0份调查 问卷 , 对某学校 中体育专业 的学 生 进行 了调查 。 其 中男生 1 5 0份 , 女生 1 0 0份 , 一共 回收了 2 4 5份 问卷 , 总回收率为 9 8 %。然后我们将数据进行 了统计 分析和处
发展。
是 田径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影 响。 调查
问卷结果表明 , 有超过 百分 之四十的学生认为教师 的第一专 业
体育素养就是示范动作 , 第 二专业体育素养就是教 师的讲解 能
力, 而教 师的教学态度也是非常重要 的。 那 么我们可 以得知 , 不
参考文献 i
[ 1 】 曾广新 , 张 爱华. 论2 1 世纪初我 国体育教育专业 的改革与发
锻炼 的 自觉性 , 那 么学生就无法 有效 地掌握相关 技能 , 这样就 加大 了田径教学的难度 , 学生在学习起来也有着较大的困难 。
三、 结 语
针对这种情况 , 要想促使大 学 田径课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得到提升 , 就需要将学生 田径训 练的兴, 还需要让 学生 重视体育 锻炼 , 明确大学 体育的 目的 ,

高校田径课教学面临的困境及策略分析

高校田径课教学面临的困境及策略分析

高校田径课教学面临的困境及策略分析1. 缺乏专业教练目前,很多高校田径课的教师并非专业教练,他们可能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但对于高水平的田径运动,特别是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项目的教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存在不足。

2. 学生兴趣不高田径是一项较为艰苦的体育项目,需要运动员有较高的耐力和毅力。

而现在的大学生普遍习惯于满足于安逸的生活,很多学生对于田径课持有消极的态度,对课程缺乏积极的参与和投入。

3. 缺乏有效的培养途径由于学生兴趣不高,导致高校田径队的选拔范围较窄,学校很难从中选拔出优秀的运动员来参加各类比赛和活动。

对于已经有兴趣和潜力的学生来说,缺乏系统和专业的培养途径,无法充分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技术和能力。

1. 提高师资水平高校应当加强对田径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请专业教练进行培训,或者与相关的体育学院、体育训练中心等机构合作,进行教师的进修和培训。

2.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提供良好的训练场地和器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训练环境。

还可以邀请专业运动员或前辈运动员来校进行讲座和示范,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和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3. 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

可以设置趣味性的比赛和游戏,增加互动和竞争性;可以组织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内容也应当丰富多样,不仅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还要增加一些新颖和刺激的项目,如跨栏、接力、抛掷等,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激情。

4. 建立有效的选拔和培养机制高校应当建立有效的田径队选拔和培养机制,通过各项测试和考核,选拔出优秀的运动员。

建立健全的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技术和能力。

可以与专业俱乐部、训练中心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培训资源和机会。

5. 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除了技术和能力的培养外,高校田径课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浅析影响大学田径课教学效果的因素

浅析影响大学田径课教学效果的因素

浅析影响大学田径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摘要] 通过对广州部分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在校男女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了解影响田径课教学效果的主、客观因素,从而为提高普通高等院校的田径课教学效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文阐述了调研的方法和对象;影响田径课教学效果的客观因素;影响田径课教学效果的主观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体育教育田径课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田径课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几年,随着田径专业课程学时不断缩减以及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加强。

提升大学田径课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下面,笔者结合调查研究和个人思考,探讨一下对影响田径课教学效果的主、客观的因素。

1 调研的方法和对象1.1方法根据调研目的,制定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其中,男生120份,女生80份。

调查问卷共收回189份,回收率94.5%。

其中,男生110份,女生79份,有效率达93%。

运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对所收回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

1.2对象广州部分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在校男女生。

2 影响田径课教学效果的客观因素2.1受气候、场地等外部条件制约。

因为田径项目的特殊性,所以对运动场地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在正常情况下,田径项目授课必须要在室外实施。

假如碰到下雨、降霜或下雪,而室内场地又不能使用,则气候就成为制约学生进行参与田径项目学习的因素。

目前的高等院校,虽然都有田径棚,但是却名存实亡,因为会经常被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以及球类运动等体育项目所占用,无法保证田径课的正常使用,从而使田径课教学受到一定的影响。

2.2受田径课教学课时制约。

目前,高等院校的田径课程主要以短跑、跳远、跳高、铅球以及跨栏、标枪等内容为主,这些田径项目技术性很强,教学内容也非常丰富,但是随着高等院校田径教学大纲的不断调整,田径课的课时正在不断逐步地减少。

因为教育部在1980年颁发教学计划中的田径教学时数为348学时,但是到2006年,田径课的教学时数已经减少到108课时了,下降率为69%,学生没有足够的课时来保证学习,再加上部分学生也没有养成自觉练习的习惯,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和掌握田径课的运动技能,从而使田径项目学习呈现出更高的难度,学生在田径技术等方面提高也呈现出相当的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体育学
2 01 3年 ( 第 3卷 )第 08期
浅 析 影 响 大 学 田径 课 教 学效 果 的 因素 ①
周 萍 ( 贵州 民族大 学体育 学院 贵 州贵 阳 5 5 0 0 25 )
摘 要: 田径课 程是体 育教 育教 学体 系中一个 非 常重要的 组成部 分, 对 于 大学生体育技 能的 习得 以及体 育水平 的提 高 、 身心的健康 成长 有 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和 影响 。 随着教 学大纲的 不断发展和 变化 , 田径课程 的课 时数 在整个体 育教 学中 占得比 重逐渐降低 , 如何 更好 的提 高 大 学 田径 的教 学 质 量 和 教 学 效 果 , 成 为 了摆 在 我 们 面前 的 一 个 教 学 难 点 和 重 点 。 接 下来 , 本 文 将 根 据 笔 者 多 年 的 大 学 田径 教 学 经 验 再 结 合 相应 的 调 查 分 析 , 详 细探讨 影响 大学 田径课教 学效果 的 因素 。 关键 词 : 田径 课 大 学体 育 教 学 质量 中图 分 类 号 : G8 0 7 .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2 8 1 3 ( 2 0 1 3 ) 0 3 ( b ) -0 0 5 3 -0 2
解 决方 案 。
师 的 专业 技 能 和 专 业 素 质 , 在很 大 程度 上 职 业 和 影 响 着学 生们 对
份 , 有效 率 超 过 了 9 3 %。 接下来 , 运用 了常规的数据统 计方法 , 对 于 田 径 课 学 习 态 度 的 养 成 以 及 专 业 技 能 的 习得 , 从 而 经一 部 的 影 响 田 径课 教学 和 学 习 的效 果 。 因此 , 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当中 , 体 育 老 师 一 定 要 不 断 的 提 高 和 完 善 自己 的 专 业 技 能和 专业 素 质 , 丰 富 自己 的 阅 历 和 知 识面 , 通 过 广 博 的 知 识 面 和 精 深 的 专 业 技 能 赢
的男生明确表示 , 对 自己 田径 训练 成 绩 并 不 在 乎 , 也不关心 , 对自
要 是 了 解 影 响 大 学 田 径 课 程 教 学 效 果 的 多 种 因素 。 共 收 回 调 查 专业 随 着 有 着 不 同 的要 求 和 理 解 。 这 就 充分 的 说 明 了 , 天津 专 业 老
问卷 2 4 9 份, 总 回收 率 是9 4. 6 %。 男 同学 收 回1 5 1 份, 女 同学 收 回9 8 调 查 问 卷 中 的 数 据 进 行 了统 计 分 析 和 处 理 , 进 而 提 出 了 自 己的
不 仅 严 重 的影 响 学 生 们 身体 素 质 的 健康 成 长 和 法语 , 同时 , 也 影 响 了学 生 们 对 于 田径 技 能 的 掌 握 和 运 用 效 果 。 其次 , 学 生们 对 于 田径 项 目 自我 训 练 要 求 低 , 这 是 影 响 大 学 田 学 经验 以 及 相 关的 调 查 研究 显 示 , 大 约3 5. 4 %的女 生 和大 约 2 8 . 3 %
1 影响大学体 育 田径课教学质量的主观因素分析
首先 , 大 学 生 田径 锻 炼 能 力 比 较 差 , 这 是 影 响 大 学体 育 田径 课 教 学 质 量 的重 要 的 因 素 之一 。 随 着大 学 体 育 教 学 中 , 田径课 时 的 减
少, 学 生 们 的 田径 锻 炼 的 时 间 不 能 得 到 很 好 的 保 障 , 与 此 同时 , 还
径成 绩考核满意 度” 调 查 的过 程 中 发 现 , 大约 3 1 . 5 %的 女 同 学 和
2 3. 6 %的 男同 学 ,来自对现 行 的 体 育 成 绩 考核 体 系 不 满 意 。 大 约 41 . 3 %
的女 同学 和 4 1 . 4 %的 男 同 学 则表 示 , 现行 的 田径 考核 成 绩 评 价标
2 . 2 受 到 田径课 程成 绩考 核体 系 的影 响
现 阶 段 来说 , 普 通 高校 的 田径 成 绩 考 核 包括 四个 大 的 方面 : 理
严 重 影 响 了学 生 们 对 于 田径 项 目 自觉 练 习好 习惯 的 养 成 。 很 多田
径能力和水平比较弱的学生们 , 在 懒 惰之 中形 成 了 “ 临时抱佛脚” 论考试 、 平时成绩 、 技 术评定和达标评定 。 通 过 在 调 查 中 关 于 “田 的心理, 在 临 考试 之 间 , 进 行 突 击 的训 练 。 这样 的不 良行 为和 习惯 ,
根 据 相 应 的 研 究 目的 , 制 定2 6 0 份调查问卷。 对 本 学 校 中 体 育
专业 的学 生 进 行 问 卷 调 查 和分 析 , 男同 学 l 6 0 份, 女同学l O0 份, 主
体积 与教 学 态 度 , 当作 专 业 体 育素 养 的 第 三位 。 结 合这 样 的 教 学 实 验得 知 , 男 同 学和 女 同 学 , 对 于 田径 专业 老 师 们 的 各项 专 业 技 能 和
得学 生 们 的热 爱和 尊 重 , 以 自己的言 传 身 教 带 动 学生 们 , 养 成 田径 锻炼 的 好 习惯 。 在 提 高 自己 的综 合 能 力 的 同时 , 提高 田径 教 学 的质 量和 效果 , 提 高 大学 生 们 的 田 径 技 能 的 习 得 和 身 新 健 康 成 长 。
准 需 要进 一 步 的 做 出调 整 , 并且进一步完善 。 因此, 从 这 样 调 查 结 不足 , 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 众所周知 , 考试 评 价 体 系 严 重 的
径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主管原因。 根 据 多 年 大 学 体 育 教 果 中我 们 可 以 发 现 , 现 行 的 对 于 田径 成 绩 的 考 核 中存 在 着 缺 陷 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