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共45页文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朗读指导
《稚子弄冰》朗读基调是活泼生 动,前两句语调略上扬读出儿童欢喜 的心情;最后一句忽转低沉,表现出 儿童的失望之情。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 / 金盆 / 脱晓冰, 彩丝 / 穿取 / 当银钲。 敲成 / 玉磬 / 穿林响, 忽作 / 玻璃 / 碎地声。
诗意:白天在田里锄草,夜 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 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诗意: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 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夜以继日, 描绘出了农家 人的忙碌生活。
农家儿女 各司其职,说 明他们很有责 任心。
村晚 [宋]雷 震 草满池塘 / 水满陂, 山衔落日 / 浸寒漪。 牧童归去 / 横牛背, 短笛无腔 / 信口吹。
这首诗中写景的诗句是哪两句?写人的 又是哪两句?
写景: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写人: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
通过诗题可以知道 这是一首描写__山___村__ (地点)___傍__晚___(时 间)时分的诗。
(3)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手拿短 笛,随意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1 古诗三首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 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 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冰心
古时候儿童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
第1课时 第3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猜
读
1.认识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四 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重点)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所描述 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难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课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1.匍匐水中,以手耘之,故农人惟( 耘)田为尤苦。 2.夏天里的人们忙碌的( 耕)田种地。
词语积累
描写儿童的词语: 伶俐乖巧 天真无邪 童言无忌 古灵精怪 撒娇撒痴 冰雪聪明 活泼可爱 虎头虎脑
听写词语
我们一起来听写词语吧!写完后认真看 书写指导,用心复习哟!
点我听写
初读感知
1.这三首古诗都描写了什么? 都描写了农家田园中儿童自由自在的生
活,充满了乐趣。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儿__童__做__农__活__的__场__景_,
第二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_儿__童__玩__冰__的__场__景__,第
三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儿__童__放__牛__归__来__的__场__景__。
课文解读
古诗展示
xìnɡ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横坐在牛背上。 句意:放牛的孩子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牛背上,慢慢的朝家而去;
短笛无腔信口吹。
曲调。
随口。
句意:拿着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古诗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 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 晚景图。这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 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 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 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 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 (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 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助读资料
同学们,你们知 道关于桑树的知识吗?
桑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桑叶呈卵形,是喂 蚕的饲料。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或渐短尖,基 部圆或心形,锯齿粗钝,幼树之叶常有浅裂、深裂, 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毛,脉腋簇生毛。聚花 果(桑椹)紫黑色、淡红或白色,多汁味甜。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古 诗 解
读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注释
【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儿女】成年男女。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翻译:白天锄地,夜晚搓麻线,农家 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 己的拿手本事。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讨
论 交
结合注释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流
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
诗中描绘了池塘、草地、远山、落日等景 物,让人想到的画面是夕阳西下,青山和夕阳 相互映衬,池塘水草丰美,水面泛起金色的光 芒,牧童正坐在牛背上随意吹着手中的笛子。
小孩子在“脱晓冰”时满心欣喜, “彩丝穿取”时小心翼翼,敲冰块时十 分得意,冰块碎地时则是万分懊恼。
合 作 探 究
找出三首诗中描写儿童表现的词语,
说一说:通过这些词,你发现不同诗人笔
下的儿童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合 作 探 究
三首诗中描写儿童表现的词语分别是“学种
瓜”“脱晓冰”“横牛背”,这些儿童都是非常
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所作的组诗 《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 园诗的代表作品。
解 诗 幼小的孩子。 玩。
题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诗题:幼小的孩子玩冰。
解
诗
乡村的傍晚。
题 村晚
[宋] 雷 震
讨
论
交 流
自由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边读边思考:三首诗分别写了儿童的什
人教版五年级下古诗三首

人教版五年级下古诗三首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古诗三首包括《牧童》、《舟过安仁》和《清平乐·村居》。
1. 《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所作,全诗描绘了一个牧童在黄昏时分的悠闲自得的生活画面。
2. 《舟过安仁》是宋朝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描绘了小渔船上两个孩童的有趣动作,表现了儿童的奇思妙想和聪明才智。
3. 《清平乐·村居》是宋朝诗人辛弃疾所作,全诗描绘了一家五口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乡村的宁静与安详。
以上是三首古诗的基本信息,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解释,建议查阅教辅材料或咨询语文老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生字课件 第1课 古诗三首

部首:耒 结构:左右
耘
组词:耕耘 耘锄
桑
形近字:芸晓Βιβλιοθήκη 字义:除草。笔顺:
返回
昼 耘 桑 晓
笔顺:
平舌音、后鼻音
sānɡ 部首:又 结构:上下
组词:桑树 沧桑
形近字:搡
结构紧凑
字义:落叶乔木,叶卵形,花黄绿色。
果实叫桑葚,味甜可吃。叶可喂
蚕,木材可制器具,皮可造纸。
返回
昼 xiǎo
耘 桑 晓
笔顺:
有撇无点
部首:日 结构:左右 组词:拂晓 破晓 形近字:饶 字义:①天刚亮的时候。②晓得,
知道,懂得。③使人知道。
返回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生字课件 第21课 杨氏之子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21 杨氏之子
首页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梁诣禽
梁 诣 禽
笔顺:
边音、后鼻音
liánɡ 部首:木 结构:上下
组词:栋梁 山梁 形近字:渠 字义:朝代名。
不要写漏 返回
梁
yì
诣
禽
笔顺:
部首:讠 结构:左右 组词:造诣 苦心孤诣 形近字:脂 字义: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返回
前鼻音
梁
qín
部首:人 结构:上下
诣
组词:家禽 禽兽
禽
形近字:擒
字义:鸟类的总称。
不要写成“人”
笔顺:
返回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生字课件 第1课 古诗三首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1 古诗三首
首页
昼 耘 桑 晓 上下
结构
左右 结构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

2. 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 一首改写成短文。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导入新课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植物。 植物是大自然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很多的植物呢!让 我们瞧瞧有哪些植物!
花草树木
领会写法
小朋友红扑扑的脸蛋,围成一个圆形,可爱 极了!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它们胀鼓鼓的, 像一个个羞涩的小女孩。空气中满是桃花的 清香。一阵风吹来,花瓣儿纷纷扬扬地飘落 下来,好像下起了花瓣雨,又好像一只只粉 色的蝴蝶跳着舞。
桃花在春天开放,结出的果实就是桃子。 也有只开花不结果的观赏桃花。桃花的颜色 还有鲜红的、纯白的。这就是我的植物朋友, 我很喜欢它。
天一定发出去。”但是明天复明天,有时 甚至延迟几个星期或几个月,他总是说还 有一处要看一下,每次都要改几个字,他 的夫人只好一次次誊写。有时稿子已经发 出去了,他觉得有几个字不妥,便打电报 去,嘱咐编辑代他改正。
引导修改
习作要求: 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
样子、颜色等。 习作时写出自己看到的、闻到
诗歌解读
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幼小的孩子。稚子弄冰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稚子金盆脱晓冰,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彩丝穿取当银钲。
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敲成玉磬穿林响,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忽作玻璃碎地声。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简单地记录植物的名称、颜色、气 味三个方面,“样子”部分记录得很细 致,讲了花骨朵儿、已经绽放的桃花花 瓣的特征。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3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3课时)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1课,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三首古诗《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和《春日》。
这些古诗都是经典的作品,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代诗人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情感的描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朝代的诗人如何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提高朗读、理解和欣赏古诗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古代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古诗的鉴赏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进一步感受古诗的意境美,理解诗人的情感,并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此外,学生还需要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朗读技巧和想象力,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热爱;培养学生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懂得感恩。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朗读法: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感。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4.写作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三首古诗,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9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左侧的名言你理解吗?这是 清代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的名 言,是千百年来人们爱国情怀的 真实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 首体现诗人爱国情怀的古诗。
代表作:《春望》“三 吏”“三别” 。
初读课文 扫清障碍
自由朗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认字 诗中的会认字你能读准吗?
rèn yuè jì
tì
五千仞 岳 蓟 北 涕 泪
cháng
衣裳
xiāng
襄阳
裳
多音字
chánɡ
初闻涕泪满衣裳。
裳:指下身穿的衣服,类似现在
的裙子,男女都可以穿。古人一般上
衣下裳。
shɑnɡ
现代汉语中的“衣
衣裳 裳”指衣服。
学写字
诗中的会写字,你都会写吗?
rèn yuè mó yí tì wū
仞岳摩 遗涕巫
左右 上下 结构 结构
半包围结构
框架结构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rèn
仞
左窄右宽,右边 是“刃”。
yí
遗
右侧上半部分是 “中”加一横。
wū
巫
两个“人”不要写得 太大,捺变成点。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人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吗?
白日放歌/须/纵酒,
诗人春天启程,此时 还没有启程返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 首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பைடு நூலகம்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