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金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钣金件设计规范范文

钣金件设计规范范文

钣金件设计规范范文一、材料选择1.钣金件的材料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使用环境和功能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

2.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产品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指标。

二、结构设计1.钣金件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确保合理分布载荷,提高产品的强度和刚度。

2.钣金件的结构设计应符合机械设计原理,避免应力集中、应力过高等问题的出现。

三、尺寸精度控制1.钣金件的尺寸精度应符合图纸和设计要求,尺寸偏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确保产品的互换性。

2.设计中应考虑到材料的收缩和变形等因素,合理设置公差,确保尺寸的精度和一致性。

四、工艺要求1.钣金件的工艺要求应明确,包括切割、弯曲、冲孔、焊接、打磨、抛光等工艺的要求和方法。

2.工艺要求应确保产品的加工精度、加工质量和外观要求,避免外表缺陷、毛刺和裂纹等问题的出现。

五、焊接要求1.钣金件的焊接应符合相关的焊接标准和规范,包括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的选择和焊接质量的要求。

2.焊缝应均匀、牢固,焊接点应充分焊透,避免焊缝开裂、气孔和夹渣等问题。

六、表面处理1.钣金件的表面处理应符合使用要求,包括防腐处理、表面喷漆、镀铬、电镀等。

2.表面处理应提供一定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美观性,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

七、装配要求1.钣金件的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装配的精度、装配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2.装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零件的变形、划伤和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八、质量检验1.钣金件的质量检验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尺寸测量、外观质量、强度检验等方面。

2.质量检验应覆盖产品的各个环节,从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到成品出厂,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合格质量。

以上就是钣金件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与相关的生产工艺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钣金件设计规范(20201127101155)

钣金件设计规范(20201127101155)

霰金件1.范围本设计规范规定了飯金件设计的一般要求和空调器需注意的要求本设计规范适用于内销和出口的空调器产品中使用的飯金零件,其他产品可参考使用2.相关标准QJ/MK02. 001-2001a房间空气调节器GB/T13914-1992冲压件尺寸公差QJ/MK05. 022-2002冷轧板喷涂件技术条件QJ/MK05. 910-2001连续电镀锌钢板及钢带QJ/MK05. 912-2001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3.内容3. 1冲裁件3.1.1冲裁件最小冲孔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厚度、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冲孔方式有直接关系。

在设计方孔、圆孔、长方孔、椭圆孔、异形孔等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自由凸模冲孔的最小尺寸见表一1,精冲圆孔的最小孔径见表一2,精冲腰形孔的emin/t见表一3。

表一1自由凸模冲孔的最小尺寸注:为材料厚度,冲孔最小尺寸一般不小于表一精冲圆孔的最小孔径注:薄料取上限,厚料取下限表一3精冲腰形孔的emin/t3.1.2冲孔边缘离外形的距离(孔边距)过小时,会影响冲件的质量-甚至模具的寿命,最小孔边距见表一4。

表一4最小孔边距注:精冲时薄料取上限,厚料取下限3.1. 3在设计弯曲件和引伸件上的孔时,孔边缘与工件直壁之间应保持一 定的距离,弯曲件和引伸件冲孔时的孔壁距见图一1。

图一 1弯曲件和引伸件冲孔时的孔壁距3.1. 4冲裁件转角处需设计合适的圆角半径,冲裁件的最小圆角半径见表—5、表一6o表一5普通冲裁件的最小圆角半径工件邻边间的最小夹角注:当t<lmm 时,以t 二1mm 计算表一精冲件的最小圆角半径3. 1・5冲裁件凸出和凹入部分的最小宽度与其长度及材料厚度有关。

设计冲裁件时需考虑此因素,普通冲裁件凸出和凹入部分的尺寸见表一7°表一 普通冲裁件凸出和凹入部分的尺寸注:聚氨酯冲裁件的局部凸、凹宽度一般大于2—4t3.1.6设计冲裁件时要考虑合理的精度等级范围及合理的尺寸公差,冲裁件的合理精度等级和尺寸公差见表一8、表一9。

钣金设计规范

钣金设计规范

钣金设计规范钣金设计规范是指钣金加工和设计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下面是一份钣金设计规范的范例,仅供参考。

一、材料选择和规范1. 钣金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ASTM等。

2. 板材厚度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力学分析进行合理计算。

3. 不同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物理、化学性能的适应性,确保材料的强度、耐蚀性和可焊性等性能满足要求。

二、加工工艺和规范1. 钣金加工过程中应确保对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产生过多的热变形和应力集中,使用合适的冷却介质和工艺控制,如冷却水等。

3. 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钣金件应采取适当的夹持装置和定位方式,确保其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

三、表面处理和喷涂规范1. 钣金件表面处理应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方式,如除锈、抛光、喷砂等。

2. 喷涂涂料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涂层的附着力、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3. 各工序之间应有合理的缓冲时间,防止过早的重叠喷涂或处理,造成质量问题。

四、焊接和连接规范1. 焊接工艺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接头的形式、焊接电流和电压的控制等。

2. 焊接前应进行合适的预热处理,控制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和速度,使接头处得到良好的焊接质量。

五、设计尺寸和公差规范1. 钣金件的设计尺寸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图样加工尺寸、公差限制等。

2. 钣金件的公差应根据其用途和重要程度进行合理设定,精度要求高的部件应采用较小的公差限制。

六、安全和环保规范1. 钣金加工过程中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如操作人员的防护用具、紧急停机设备等。

2. 钣金加工过程中应减少废料和废弃物的产生,合理利用资源,符合环保要求。

七、质量检验和测试规范1. 钣金件的质量检验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如外观质量、尺寸偏差、表面粗糙度等。

2. 钣金件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也应进行合适的测试和检验,确保其质量和使用寿命。

八、设计文件和记录规范1. 钣金件的设计图纸应准确、清晰,包含必要的尺寸、公差、材料信息、表面处理要求等。

钣金结构设计工艺规范

钣金结构设计工艺规范
对于门板类零件,其成型板厚H不宜过小。 6
3.台阶加工的处理
对一些高度较低的钣金Z形台阶折弯, 成形长度L不易保证,竖边的垂直度也不 易保证
目前台阶模规格: H=1.8 2.4 3.6 4.2 5.5
9
四.钣金件上的螺母、螺钉的结构形式 1.压铆螺母
名称:花齿压铆螺母 规格型号:S-M3-2
10
8.因目前铝材焊接技术不是很可靠,且焊后工件变形较大,因此建议铝材
零件尽量避免焊接,在满足使用条件下尽量用冷板材料替代。
2
二.孔缺结构设计规范 1.板材上的各种孔优先选用数控冲或冲压通用模具表格上登记的规格(附表)
3
2.对于板厚≤1.5mm的钢板上的螺孔,为获得使用可靠的螺牙,一般采用翻边攻 丝或压铆螺母的方式。 3.折弯件的孔边距一般要求:当加工工序采用先冲孔后折弯时,孔的位置应设 计在折弯变形区外,以避免折弯时孔发生变形,如图应保证孔壁至折弯边的最小 距离为5mm;如特殊需要可先打小孔,折弯后再扩孔。
机架此面不能有焊点凸起
20
2.氩弧焊: 生产效率高,焊点小,主要用于焊接零件各折弯接边(接缝)的加固 连接。
零件各折弯接边(接缝)在图纸上要注明该边上的焊接位置,如折 弯内或折弯外等。
21
3.碰焊: 生产效率高,焊点小,无焊点凸出,但焊点处有微小凹坑。
主要用于焊接较薄(通常为1.0mm以下)零件各折弯搭边叠加一起 的加固连接。
折弯刀 各种厚度材料折弯高H的最小值 与折弯刀槽宽W的大小有关 1.&=0.5mm H=4mm 2.&=1-1.2mm H=5.5mm 3.&=1.5 H=5.5-6mm 4.&=2 H=7mm
5
2.对于二次或二次以上的折弯,经常出现折弯工件与刀具相碰出现干涉, 如下所示黑色部分为干涉部分,这样无法完成折弯,或者因折弯干涉 导致折弯变形,在结构设计时注意避开折弯模。

钣金件设计规范标准

钣金件设计规范标准

3.1.2 冲孔边缘离外形的距离(孔边距)过小时,会影响冲件的质量甚至模具的
3.1.5冲裁件凸出和凹入部分的最小宽度与其长度及材料厚度有关。

设计冲裁件
注:孔公差取表中公差值,冠以“+”号;轴公差取表中公差值,冠以“-”号;长度、孔中心距、孔边距
3.2.4 工艺切口(槽)可防止弯件成型时发生局部畸变。

欲冲孔的弯曲坯料,当
3.3.2 引伸件的形状应尽量设计成对称。

3.4挤压件,挤压件的横断面应尽量设计对称,避免剧烈的断面变化。

3.5补充
自攻螺钉的孔,当壁厚δ<1.2时,应翻孔,孔径为φ3.2+0.10;当δ≥1.2时,可不翻孔,孔径为φ3.2±0.05;
电机支架上电机螺孔,当壁厚δ为1.2时仍应设计成翻边孔,以保证安装电机的牢固,避免螺钉打滑。

减少底脚与底盘的焊接接触面,增加喷粉有效面积,底脚设计应开方孔和增加高度,避免喷粉死角,防止生锈。

底盘的底部,需多设加强筋,以增加强度,若强度不够,则易引起振动及变形。

蒸发器边板、冷凝器右边板翻边的高度应小于6mm,否则上线焊接时,会挡住火焰。

销柜机室机左右侧板可使用冷轧板,所有其他钣金件则使用镀锌钢板。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规范钣金件设计规范是指针对钣金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钣金件是指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切割、弯曲、冲压、焊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零件。

下面是关于钣金件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1. 材料选择在设计钣金件时,需要根据零件的功能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用的钣金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

同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特性。

2. 设计几何形状钣金件的几何形状设计应具备合理性和可制造性。

应尽量减少零件的复杂度,避免过于细小的结构和过于复杂的平面形状。

设计时应考虑材料利用率和制造工艺的可行性。

3. 尺寸公差设计钣金件时,需要在设计图纸中规定尺寸公差。

合适的公差范围能够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可靠性。

公差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功能和制造工艺来确定。

4. 强度分析钣金件的设计应考虑其强度和刚度。

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等工具进行强度分析,以确定零件的最佳结构和材料。

5. 过冲与收口在钣金件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过冲和收口的问题。

过冲是针对冲压加工过程中金属板材的弹性回弹问题,而收口则是为了提高钣金件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6. 表面处理钣金件在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喷漆、喷粉、电镀等。

7. 组装与安装钣金件的设计应考虑其组装和安装的便利性。

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应合理选择,并且连接点应容易访问和维修。

8. 质量控制在钣金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设计师和制造人员要清楚了解设计要求,确保零件的质量符合标准。

9. 制造工艺钣金件的制造工艺有很多种,包括切割、冲压、弯曲、焊接等。

不同的制造工艺对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要求不同,设计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

10. 设计文件和验收标准钣金件的设计过程中应编制相应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工艺文件、检验标准等。

设计师和制造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制造和验收,确保零件符合设计要求。

经典钣金结构设计规范

经典钣金结构设计规范

经典钣金结构设计工艺规范一、目的:公司为了统一各产品部设计人员对钣金工艺知识的认知和运用,推进设计的标准化,保证所设计产品合理的加工工艺性,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含十项内容。

•板材选用规范•孔缺结构设计规范•弯曲结构设计规范•焊接结构设计规范•结构缝隙设计规范•表面涂层种类选用规范•表面镀层种类选用规范•图纸工艺性分析和审查规范•图纸尺寸标准规范•非喷涂不锈钢结构设计规范二、范围:本原则适用各产品部的板厚06mm的钣金结构设计工作。

三、内容:1.板材选用规范:1)为了保证材料利用率和冲折最少的换模次数,同一结构上04mm的板材厚度规格最多不超过三种,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结构可以采用在薄板上压筋或焊接加强筋的方式来实现(如图1,如图2);图1 图22)板材应优先选用《结构公司常用材料明细表》上登录的材料规格,如必须选用该表以外的材质或板厚,则必须经由工艺室确认后方可选用;(附表1)3)应避免零件的展开尺寸与原材料的外廓尺寸相等,以此避免原材料误差平行转移;4)对于有装饰面要求非喷涂板材,同类产品花纹方向应一致,有条状纹路(如拉丝不锈钢)的板材,以人立于的产品正前方为视角标准,纹路方向优先选择竖向(上下)和纵向(前后),对于次要零部件或产品的次要部位,为了保持材料利用率可适当采用横向纹路;5)对于折弯性能差的厚热板件(如电梯门机件)、硬铝、有功能性回弹的零件(如电插座簧片)等,应有纤维方向的技术要求,对于有避免折弯裂纹要求的零件,料单上应有剪切毛刺方向及折弯方向的要求。

2.孔缺结构设计规范:1)板材上的各种孔优先选用数控或冲压通用模具表格上登记的规格(附表2,附表3)。

2)钣金结构零件应倒圆,这从安全和模具寿命均有利。

短的突出宽度b》2t,长的窄条宽度B23t。

零件圆角、孔径等的最小尺寸值参照(如图3,附表4)。

图3附表4 推荐的最小尺寸(见图2)3)按图2(d),当D1 V1.5t(有色金属),D1v2t(黑色金属)时,将园孔或方孔开通成右侧的“U”型缺口即可保证良好的工艺性。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规范

Q/HRLM 新黎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新黎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5)1范围和简介 (6)1.1范围 (6)1.2简介 (6)1.3关键词 (6)2规范性引用文件 (6)3冲裁 (6)3.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 63.2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

(6)3.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 (7)3.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 (7)3.5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8)3.6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83.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8)3.8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及设计标注 (9)3.8.1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 (9)3.8.2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要求 (9)4折弯 (10)4.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10)4.2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10)4.2.1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 (10)4.2.2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11)4.2.3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11)4.3折弯件上的孔边距 (11)4.4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 (12)4.4.1折弯件的弯曲线应避开尺寸突变的位置 (12)4.4.2当孔位于折弯变形区内,所采取的切口形式 (12)4.5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 (13)4.6打死边的设计要求 (13)4.7设计时添加的工艺定位孔 (13)4.8标注弯曲件相关尺寸时,要考虑工艺性 (14)4.9弯曲件的回弹 (14)4.9.1折弯件的内圆角半径与板厚之比越大,回弹就越大。

.. 144.9.2从设计上抑制回弹的方法示例 (14)5拉伸 (15)5.1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求 (15)5.2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 (15)5.3圆形拉伸件的内腔直径 (15)5.4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 (15)5.5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其高度与直径的尺寸关系要求165.6拉伸件设计图纸上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16)5.6.1拉伸件产品尺寸的标准方法 (16)5.6.2拉伸件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 (16)6成形 (16)6.1加强筋 (17)6.2打凸间距和凸边距的极限尺寸 (17)6.3百叶窗 (17)6.4孔翻边 (18)7附录 (19)7.1附录A:高碳钢、低碳钢对应的公司常用材料牌号列表 (19)7.2附录B 压印工艺、压花工艺简介 (20)7.2.1压印工艺 (20)7.2.2压花工艺 (20)8参考文献 (21)前言本规范的其他系列规范:无与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无规范代替或作废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无与其他规范或文件的关系:无与规范前一版本相比的升级更改的内容:第一版,无升级更改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钣金件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设计规范规定了钣金件设计的一般要求和空调器需注意的要求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内销和岀口的空调器产品中使用的钣金零件,其它产品可参考使用
2. 相关标准
3.1冲裁件
3.1.1冲裁件最小冲孔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厚度、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冲孔方式有直接关系。


设计方孔、圆孔、长方孔、椭圆孔、异形孔等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自由凸模冲孔的最小尺
寸见表一1,精冲圆孔的最小孔径见表一
2,精冲腰形孔的
emin/t 见表一3。

表一1
自由凸模冲孔的最小尺寸
注:为材料厚度,冲孔最小尺寸一般不小于
表一2
QJ/MK02.001-2001a GB/T 13914-1992 QJ/MK05.022-2002 QJ/MK 05.910-2001 QJ/MK 05.912-2001 3 •内容
房间空气调节器 冲压件尺寸公差 冷轧板喷涂件技术条件 连续电镀锌钢板及钢带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表一3精冲腰形孔的emi n/t
3.1.2 冲孔边缘离外形的距离(孔边距)过小时,会影响冲件的质量甚至模具的寿命,最小孔边距见表一4。

3.1.3在设计弯曲件和引伸件上的孔时,孔边缘与工件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弯曲件和引伸件冲孔时的孔壁距见图一1。

图一1弯曲件和引伸件冲孔时的孔壁距
3.1.4冲裁件转角处需设计合适的圆角半径,冲裁件的最小圆角半径见表一5、表一6
表一5
注:当时,以计算
表一6
3.1.5冲裁件凸岀和凹入部分的最小宽度与其长度及材料厚度有关。

设计冲裁件时需考虑此因素, 普通冲裁件凸岀和凹入部分的尺寸见表一7。

表一7 普通冲裁件凸岀和凹入部分的尺寸
注:聚氨酯冲裁件的局部凸、凹宽度一般大于—
3.1.6设计冲裁件时要考虑合理的精度等级范围及合理的尺寸公差,冲裁件的合理精度等级和尺寸公差见表一8、表一9。

表一8 冲裁件的合理精度等级( GB/T 13914-1992)
表一9 冲裁件的尺寸公差( GB/T 13914-1992)
注:孔公差取表中公差值,冠以“”号;轴公差取表中公差值,冠以“ ”号;长度、孔中心距、
孔边距取表中公差值之半,冠以“士”号。

3.2 弯曲件
321弯曲半径过小时,变形区材料易产生畸变和微裂。

设计弯曲件时,要设计合适的弯曲半径, 板材的最小弯曲半径见表一10。

表一10
注:1、最小弯曲半径指弯曲件的内侧半径、弯曲时应使毛刺一边处于弯角的内侧;
2、弯曲线与轧纹的角度介于20 —60°时,可取表中垂直与平行的平均值;
3、冲裁后未经退火的胚料,应视为硬化状态;
4、弯曲角不同时,按下列修正系数乘表中数值:
弯曲角90 °60—90 °45—60 °
修正系数 1.0 1.3— 1.1 1.5— 1.3
322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太小时,会影响弯
曲件成型后的精度,一般需加大弯边高度, 然后待弯曲成型后加工至规定尺寸;或在弯 曲变形区内制成浅槽,再弯曲成型,如图一2
所示。

图一2 弯边高度和工艺槽
3.2.3 冲孔后弯曲,孔的位置应处于弯曲变形区外,孔壁到弯边的最小距离见表一
表一11弯曲件上孔壁到弯边的最小距离
3.2.4 工艺切口(槽)可防止弯件成型时发生局部畸变。

要采取切口以防止孔变形,如图一 3所示。

图一3防止孔变形的切口形式
3.2.5 弯曲件的形状比较对称时,可减少弯曲成型时坯料在模具内的错移。

为使坯料在模具 内定位准确,可增设工艺定位孔。

3.3引伸件
3.3.1引伸件的圆角半径过小时工件不易成型, 应根据引伸件的形状的不同来设计合理的圆角半
径,引伸件的圆角半径见表一 12。

表一12引伸件的圆角半径
11
欲冲孔的弯曲坯料,当孔在变形区内时,
引伸件的形状应尽量设计成对称
3.4挤压件,挤压件的横断面应尽量设计对称,避免剧烈的断面变化。

3.5补充
自攻螺钉的孔,当壁厚SV 1.2时,应翻孔,孔径为$ 3.2+0.10;当1.时,可不翻孔,孔
径为 $ 3.2 士0.05
电机支架上电机螺孔,当壁厚S为1.2时仍应设计成翻边孔,以保证安装电机的牢固,避免螺钉打滑。

减少底脚与底盘的焊接接触面,增加喷粉有效面积,底脚设计应开方孔和增加高度,避免喷粉死角,防止生锈。

底盘的底部,需多设加强筋,以增加强度,若强度不够,则易引起振动及变形。

蒸发器边板、冷凝器右边板翻边的高度应小于6mm,否则上线焊接时,会挡住火焰。

内销柜机室内机左右侧板可使用冷轧板,所有其它钣金件则使用镀锌钢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